【沉睡的故事】
宏大的祭祀文明沉睡了千年,终见天日的古蜀文明那样惊艳,却似乎带给了人更大的遗憾——从1929年被发现至今,三星堆遗址的开采不过只进行了千分之一,热爱着这一事业的考古学者们矜矜业业,可还是笑着说出了这辈子无法解惑等后来人继续的残酷事实。仓库存放室的名字叫做“未来空间”,那是寄存了他们梦想的家园。
一共只有五集的纪录片看起来完全没有负担,反而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毕竟三星堆的内容,仅仅凭借着五集是无法完全说尽的。可纪录片还是很努力地涵盖了较为常见又全面的范围,从挖掘到修复,到文物医生的保护,再到科研,我们之所以可以在博物馆中看到那些被认定完毕的文物,就是有着这一群可爱的考古人员。围绕着考古打工人的日常去展现三星堆的文化,接地气的同时又让我们离那个遥远的世界更近一步。
这也是整部纪录片最让我感动的地方。
五集的纪录片真的看起来完全没有压力,面向B站年轻的伙伴们,纪录片整个都生机勃勃,考古人员们也都活泼、有趣。“坑厂”被坑给“坑”了,真的很好笑。上周三收尾了最后两集之后收获的真的是满满感动。当盗墓剧集无比热门的时候,我们还是要明白违法盗墓和科学地维护是两回事情。以及最后一集真是充满希望,黎海超教授也是一个人完成了四川大学考古系的招生增章。
其他的考古人员们也可爱得不性。两个年轻的女孩子们嘴馋,可是心疼钱,所以买一只兔头分着吃;以为工作结束就可以换下一个的研究生终于知道了这一项事业的永无之境,一做就是两年,也是一辈子的事业;喜欢刑侦剧就尝试用破案的手法去研究一下,黑色的房间一片宁静,突然闪现出的蓝色光芒,让所有人激动,跨越年前的蓝光证实了文物上血液的存在,是动物的血,还是活人祭祀?你们三星堆真的很会玩。
可正是因为三星堆的人们会玩,才带给我们现在这般的感动,不是吗?
难于上青天的挖掘一直进行,这一代努力着的考古人员和我一样等不到答案,可我很庆幸,虽然修复文物的曾大爷担心这门手艺无法传承,可其实里面那些考古人员是那样年轻。26岁成为了坑长;研究生们也纷纷下地;在北大上完课的教授立刻高铁回四川继续科研……考古的确是回望过去的事业,但是我们有年轻的血液,在这里还这一辈子干到底的决心,“深耕田野、环顾往昔、走向未来”,哪怕这一路没有风雨没有晴,也永无止境,却依然坚定不移。
PS:和学生安利了两周似乎没有什么大的回应,等学生错过了限免之后再想起,想再欣赏于是搜起了百度网页。我却不喜欢这样的行径。唯一授权B站的三星堆文化远不止那样VIP的价格。考古人员们的辛苦工作也并没有那样多金的收入。一杯咖啡钱可以支持了绝对意义上的版权,这是一件幸福的事。
我写博士论文的时候,宿舍时不时会来一个历史系的学姐。
彼时的我少年登科、春风得意。一路读了不错的学校,跟了不错的老板,发了不错的论文,还没毕业就定了不错的工作;万事俱备,只剩论文。得益于研究基础的扎实积累、逻辑思路的清晰整理、和年少精力,博士论文已经进入了最后的撰写阶段;巅峰时期,一天有效工作时间可以高达12个半小时,一天一万字。
彼时的她怀孕了。每天只能去工作室干3~4小时,中午来宿舍午个休;慢悠悠的抱着书,慢悠悠的中午跟我说说话。
她问我早晨写了多少,我说差不多4000了,下午这章就能结束。
我问她早晨写了多少,她说今早又找到了一份新的考古笔记,所以昨天写的那600,删了300多。
她其实是理科,本科计算机;毕业以后放弃了上海的offer,转专业考来读历史。
在她断断续续来的那1个月里,我知道了原来我校最厉害的的方向是元史;她老板之前去蒙古田野调研的时候笔记本被野生动物叼跑了损失惨重;她能熟练掌握英语蒙古语和日语;我们国家大量的元史资料(主要是第一手的考古史料)被日本人带走了,以至于现在我们还要去扒他们的资料做二手研究;她也会吐槽就业难,说不论是高校研究所出版社还是博物馆吸纳不了那么多就业。
我问她,你后悔吗?她说,不!因为我喜欢!缓慢,但是坚定!
一个月后她因为身体的原因,停止了论文写作,跟老板请了假回家休息;一个月后我的博士论文截稿,也跟老板汇报完回家过年。
后来我们再也没见过面,仅保留着微信联系。
现在的我已经度过了青椒的阶段,辛苦但还算顺利的解决了“生存”问题,有了自己的研究团队,开始思考着发展、高质量的发展。
现在的她在大学里做基础教育,没有再走研究的路。
可是现在的我,在每年给新入门博士开会时,总会说这样一句话:我喜欢我的科研方向和工作状态。我希望有天,你们也能找到,自己的喜欢!
耳熟能详的三星堆背后的考古人,原来有着这么有趣的日常。对于喜欢历史解密的人来说,三星堆的一切有关话题都充满着神奇魔力,我们常常惊叹于历史造物的未知和神奇,所以爱屋及乌,对于考古人的工作日常,也是充满着敬畏,这种感情多数是建立在对一个陌生工种寥寥无几的认知上。《不止考古》这个纪录片,算是刷新我的眼界了。 我原以为以三星堆为背景的纪录片,多少会是严肃认真、很有学术氛围的,但是这个片子的视角真的很有意思,一只巨大的青铜面具因为断掉一只耳朵,要被送去修复,配音旁白解说的特别有趣,仿佛一只巨大的玩偶因为受伤要去找妈妈撒娇的感觉,目前更新的几集里边,这样有爱的片段有很多,是个一点都不枯燥的纪录片,阅片困难症的小伙伴是你的天菜了! 把镜头聚焦在考古人身上,我们才发现,这些每天研究历史的人真的具备超级硬核的专业实力,随便一个技能,就能让我们叹为观止了,印象很深的就是修复文物的老师们,都会自制一些小工具,个个都是手工达人呢。 老郭师傅自制竹刀修复大型青铜面具,用起来得心应手,用细细的鱼线来对付不好固定的青铜小人,不愧是修复大师,这双手真的想要。曾大爷也有自己的绝招和秘密武器,你能想象用修鞋工具来修复陶器吗,这脑洞真是胆大心细!看着修复好的酒器完好如初,曾大爷是化腐朽为神奇的魔法师吧!用实力推翻“差生文具多”这句话,这妙手回春的高超技艺,妥妥的一个个手工大神了~ 其实文物修复师在做的不正是“一种很硬核的手工”吗?他们的材料是历史和岁月的遗留物,“变废为宝”的神奇修复力,让我们对于国家的文化和历史更加骄傲和自豪,如果这些老师们开个号直播的话,一定能吸粉无数,毕竟我等手残党可太羡慕这种能创造奇迹的双手了哈哈哈。 文物修复师就像手握历史日记本的人,拥有点石成金的“魔力”,他们把自己的一生和文物缠绕起来,用悠久岁月赋予的高超技法,拼凑残缺的时光,才让我们有了更多与历史对话的机会。另一个时空的大门,正在被打开~
虽然在这些年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中,三星堆遗址早就成了国内文博圈的顶流,但考古学依然呈现“外热内冷”的态势。其中有两条新闻令我记忆犹新:一条是2020年湖南某留守女生高考676分,报考了北大的考古专业,但是网上很多人都不看好,劝她换一个更好找工作的专业;另一条是2022年敦煌某考古编制岗,仅有五六个人报名,最后又全部弃考。
不难看出,考古专业在很多人的眼里,依然是脏累、枯燥、没有前途的……就连以往关于三星堆的报道和纪录片,通常也以科教的严肃基调为主,以文物本身为主角,很少为展示考古工作者背后的故事,导致普通大众与考古专业之间总是隔着一堵墙、一层纱。
纪录片《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就打破了这种“惯例”,它由B站播出,面向年轻人,因此《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的旁白更加风趣幽默,并且用了更多篇幅展现考古工作者的生活日常。某种意义上说,《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不仅仅是一部关于三星堆的科普纪录片,也让年轻人重新认识考古专业,甚至在年轻人心中播下了对考古学产生兴趣的种子。
纪录片《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将镜头对焦在那些日复一日、孜孜不倦从事考公工作的幕后工作者身上。他们有的是来自北大考古专业的高材生,有的是有着几十年文物修复经验的手艺人,甚至还有当地帮工的村民……从遗址勘探、发掘,到文物修复、布展,镜头中,这些人的工作纵然脏累、枯燥,但也有着一份穿越了时间的静谧与浪漫。
普通人眼中没有什么分别的一片片黄土,像变魔术一般,在他们手中画出一条条曲线,勾勒出千年前城郭、建筑的模样;沉睡了三千年的青铜、陶瓦,也在他们的手中神奇复原,重现精美的线条与光彩。
纪录片中考古工作者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项工作,就是他们拿着刮刀,对着坑壁,小心翼翼地一层一层刮泥。这项工作看起来非常枯燥,尤其是小小的刮刀对比几个篮球场那么大的挖掘工地,让人觉得似乎要刮到猴年马月。但考古人的心情却像是开盲盒,因为他们知道,现场刮下的每一层泥土,都可能是三千多年前古人留下的痕迹。
前几天无意间在B站刷到了这部《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的预告片,然后去看了第一期,感慨颇深。 一直以来都很爱看考古纪录片,对三星堆也略懂一二。和常见的考古类纪录片不同的是,小破站的这部纪录片确实“不止考古”,而是把镜头更多的聚焦在三星堆坑里坑外的考古人身上。
原以为考古学者们都是雷雨这类德高望重的专家,看完才知道原来三星堆里也有这么多的年轻人。 在北大授完课就马不停蹄跑回三星堆、在八号坑的层层象牙里挖文物的坑长赵昊 在坑外满地划线、用洛阳铲开盲盒、寻找古人遗留不动产的乔钢 还有膝盖受伤后坚持挖土的何晓歌,乐此不疲的给小伙伴们展示自己发明的“圆规式起身”,还自我调侃“自然得像个正常人”。 也许在大多数年轻人眼中,对于考古的第一印象就是枯燥和辛苦。考古人们在土层中发现文物后,而光是清理土层就能耗费掉他们几个月的时间。并且这样的发掘只是一个开始,之后还有大量的鉴定和修复工作。 但对于在三星堆的这群考古人来说,他们虽然日复一日的在进行不一定有收获的工作,但成就感就是他们在考古工作中维持自己热情的助推器。他们都很热爱自己的事业,也因此聚在了一起。看到大家一起给何晓歌过生日、送上太阳轮蛋糕的那一段,真的会被他们的革命友谊打动。 因为热爱,一切付出都值得,致敬这些普通又伟大的考古人!
在坑外满地划线、用洛阳铲开盲盒、寻找古人遗留不动产的乔钢
也许在大多数年轻人眼中,对于考古的第一印象就是枯燥和辛苦。考古人们在土层中发现文物后,而光是清理土层就能耗费掉他们几个月的时间。并且这样的发掘只是一个开始,之后还有大量的鉴定和修复工作。
但对于在三星堆的这群考古人来说,他们虽然日复一日的在进行不一定有收获的工作,但成就感就是他们在考古工作中维持自己热情的助推器。他们都很热爱自己的事业,也因此聚在了一起。看到大家一起给何晓歌过生日、送上太阳轮蛋糕的那一段,真的会被他们的革命友谊打动。
因为热爱,一切付出都值得,致敬这些普通又伟大的考古人!
前几天无意间在B站刷到了这部《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的预告片,然后去看了第一期,感慨颇深。 一直以来都很爱看考古纪录片,对三星堆也略懂一二。和常见的考古类纪录片不同的是,小破站的这部纪录片确实“不止考古”,而是把镜头更多的聚焦在三星堆坑里坑外的考古人身上。
原以为考古学者们都是雷雨这类德高望重的专家,看完才知道原来三星堆里也有这么多的年轻人。 在北大授完课就马不停蹄跑回三星堆、在八号坑的层层象牙里挖文物的坑长赵昊
在坑外满地划线、用洛阳铲开盲盒、寻找古人遗留不动产的乔钢
还有膝盖受伤后坚持挖土的何晓歌,乐此不疲的给小伙伴们展示自己发明的“圆规式起身”,还自我调侃“自然得像个正常人”。
也许在大多数年轻人眼中,对于考古的第一印象就是枯燥和辛苦。考古人们在土层中发现文物后,而光是清理土层就能耗费掉他们几个月的时间。并且这样的发掘只是一个开始,之后还有大量的鉴定和修复工作。
但对于在三星堆的这群考古人来说,他们虽然日复一日的在进行不一定有收获的工作,但成就感就是他们在考古工作中维持自己热情的助推器。他们都很热爱自己的事业,也因此聚在了一起。看到大家一起给何晓歌过生日、送上太阳轮蛋糕的那一段,真的会被他们的革命友谊打动。
因为热爱,一切付出都值得,致敬这些普通又伟大的考古人
获取更多文娱资讯,欢迎关注 “ 文娱一线 ”微信公众号(wenyuyixian)
考古不停,记录不止。
- 作者:艾洛菲
- 来源: 文娱一线(wenyuyixian) (原文链接:相信我!这波入“坑”不亏)
从新闻报道到纪录片《探秘三星堆》《又见三星堆》,三星堆考古成果带来的惊喜一直未曾间断。那么,三星堆“坑”里的考古人有着怎样的故事?
10 月 20 日,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 站”)播出平台自制纪录片《不止考古 · 我与三星堆》。从文物发掘、修复、保护和研究等多个维度出发,将三星堆考古人真实、生动的日常生活呈现给观众,打破大众对考古人的刻板印象,让观众在一个具象立体的考古世界,看一看或许从未想象过的文物“背面”的世界。
着眼于考古人以三星堆祭祀坑为核心范围的发掘工作,室内室外“两坑”并行,在目前播出的两集中,考古人在“坑”里有着怎样的故事?
一切从一段珍贵影像开始——镜头“下沉”到装着三星堆祭祀坑第八号坑的玻璃工作舱内,大口尊“艰难”的出土过程,让八号坑负责人赵昊和他的同事们铆足了劲儿。
在人力和器械的共同努力下,大口尊缓缓“破土而出”,离开了沉睡三千年的土坑。
类似这样的工作场景在片中并不少见;而片中也多用到近景、特写,以及时不时来冒出的微焦镜头、第一视角的镜头,让观众能更沉浸地“入坑”观看。
“反向躺平”是种怎样的工作体验?
走进钢架玻璃工作舱,低头望去,升降板上趴着的一个个白色身影正在坑底紧锣密鼓地开展发掘工作。
舱内考古人的主阵地是考古坑底的升降台,而趴在升降板上则是工作舱内的考古人们唯一可以让自己的身体得到放松的姿势。
一铲铲刮土,一点点挪移,看到文物独特的样貌时还会忍不住调侃两句。
这天,K8祭祀坑里,大家对着一个刚露出面目的青铜器疯狂输出。
枯燥的考古日常,在文物“大白”们的调和下,变得鲜活有趣。
由于长时间趴案工作,赵昊的腰板,他的同事何晓歌的膝盖开始亮红灯。
文物出土时,身在升降板上的他们由于没有很好的站起发力点,再加上要将沉重的青铜器(比如K8坑里最大的、镂空式青铜神坛)在不受损坏的情况下,从土里缓缓“捧”出,这些给他们的腰腹带来了不小伤害。
从趴姿到起身,也在消耗着他们膝盖的生命力。何晓歌带伤上阵并自创圆规式起立动作,她的老师也因为考古工作而磨没了软骨。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因为热爱,所以即使是身体伤痛也无法阻碍他们对考古工作的热情。
与赵昊他们一墙之隔的三星堆遗址考古队员乔钢,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他和三星堆考古技师曾卷华,三星堆遗址发掘负责人冉宏林,需要用探方考古法对考古遗迹进行定位,在一铲一划一杵中,找寻古马牧河的踪迹,明确当时古蜀先人们是先铺土还是先盖房等问题。
有时,乔钢还要催一催帮他们挖坑的嬢嬢们“快一些”“动起来”,让她们帮忙把盖在探方上的塑料布揭开。
辛勤付出并非一直一无所获。随着洛阳铲的一次次打入,古马牧河的故道得以确定,而这又将成为三星堆祭祀文明研究的新助力。
然而天马行空的古蜀人,带给乔钢惊喜的同时也留给了他不少问题。
同样从事户外考古的三星堆遗址考古队员王瑞,需要跟队员们一起在位于月亮湾的三星堆遗址“抠抠凿凿”,找寻古蜀先人的遗迹。26岁的王瑞,这天迎来第一次带队工作。
虽然开工的历史惊喜只是一块石头,但“石不可貌相”,经王瑞的分析,这块意外惊喜具有一定研究价值。
快速吃着早饭(一块紫薯)的王瑞,见闻帮忙挖掘的工作人员挖出来一块陶盉,难掩欣喜。
然而“探方”过程中并非时常有惊喜铺路,更多的是解决难题。怎么办?每到此时,王瑞便会向“身兼数职”的冉宏林请教。
虽然琐事繁多,但只要有空闲,冉宏林就会到舱内舱外各个现场看一看,也就是他所说的“串方”;同时,他也会利用这样的机会帮助年轻考古人解决一些疑难杂症。
与王瑞一同奋斗在田野考古第一线的还有同队队员许丹阳、傅悦。
从舱内来到舱外,许丹阳的主要工作围绕着一方特殊的黄土展开。
另一方土坑里,傅悦面对让她“水土”不服的黏土层有些发愁;同时,土质杂、探方深、时间紧都成了她的难题。
解决这些难题,不仅需要专业知识更需要一些信念支撑。
验收勘探成果时,傅悦基本确定了城墙的边界,初步探明了城墙和壕沟的年代关系,对此,傅悦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原本忧心忡忡的她也在王瑞的帮助下渐渐找回了良好的心态。
然而,胜利的脚步临近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又搅乱了计划。复原被积水压垮的方坑成为另一大难题。
提振精神,抓紧时间调度,抽水、舀水、搬运泥沙、重新划线……“抢救”工作有序进行着。
事后,王瑞吸取教训,提出了更加周密严谨的预防措施;许丹阳则仔细理清了工地记录,确保探方的每个细节都保存完好后,淡定地笑言:“下雨了就可以休息了嘛。”
最终,几乎被雨水“影响”的方坑逐渐恢复了原貌。随着麦收季节到来,考古工作也暂时告一段落。
1986年,三星堆一醒惊天下。一号、二号祭祀坑出土大量造型神秘的文物,让关于三星堆文明来源的各种说法火爆一时。当年的考古人,用锄头、洛阳铲一点一点地刮着土地,将神秘的三星堆带到了世人面前。
现在,三星堆的祭祀坑工作已经推进到八号坑。在考古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的当前,祭祀坑不仅被装进能调节温度湿度的钢架玻璃工作舱内,满足考古工作诸多需要;还有多样试验方法和新科技,成为三星堆考古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狠活儿”。
赵昊在排除多种方法后,引用刑侦破案手段里的鲁米诺试剂,初步验证了金箔上“红斑猜想”。
乔钢遥控着无人机,拍下挖的方方正正的坑位全貌,将影像输入电脑中做进一步分析。
人与技术都在为这一文明的完整面世不断努力着。
“他的‘驴’很快,用惯性漂移过弯”
“K8这个坑,有点儿深”
“赵昊不仅低估了坑的深度,也高估了腰的强度”
“显然他还不明白不动产的重要性”
如果说片中风趣幽默的源泉是考古工作者和他们的工作日常,那么集正经感和吐槽式为一体的解说,融灵动性、活泼感为一身的BGM,以及后期动画、花字形式的科普小知识等,则是快乐源泉的“最强辅助”——让这部纪录片在拥有趣味性的同时也铺满知识性。
片中,暂停或结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考古工作后,赵昊、何晓歌、乔钢、王瑞、许丹阳、傅悦他们也回归到拥有烟火气的生活中,享受片刻闲暇时光。
或许数千年的古蜀先民们也跟他们一样,在结束了一天劳作后,躺平家中,仰望着触不可及的星空,任思想的野马在田野上奔腾、驰骋,最后将思绪具化成现在深埋于坑内的精致器皿。
舱内,赵昊的K8祭祀坑提取依然在继续,器物表面红斑的谜题也需要更多的实验分析;舱外,乔钢祭祀区房子的边界也越来越清晰,他们正在一步一步地解开;田野上,随着王瑞、许丹阳、傅悦的认真“推敲”和规划,星星点点的探方正在重构一座恢弘的古城;而三星堆考古人的故事也在“惊喜”被一次次发掘的过程中,继续讲述。
主编:依梧
作者:艾洛菲
编辑:周柳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声明】标注“原创”的文章系文娱头版独家稿件,文娱头版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如需了解转载及合作事宜请添加微信13521859160。
记录三星堆考古工作者的日常,平淡、认真、执着,这些可爱又单纯的人们,从细微见匠心。
看完第一集我真的仔仔细细的研究咋挖土研究到了两点
历史的是人的记录,难得从考古的角度切入,看到一部分工作人员的现场、思考,背后是更多的一个个人的坚持,这样的纪录片不带观点,就完全放给你看到一直跟随三星堆人的苦闷与欢乐,在这个年代沉甸甸的闷头做事,实属难得。
第二集许丹阳小队在外场发掘挖到一个盒子大小的宋墓,里面有两块石头,瑞过来帮忙挖,打趣说:“可能是哪个小朋友的石头死了”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能笑两天救命!最后一集没及时看,转会员了。看过的前四集是可爱的,赞
喜歡這樣輕松的紀錄片,B站在這一塊一直做得挺不錯的
考古人与考古现场
哈哈哈,这是考古专业招生宣传片吧,好可爱的纪录片啊!
很可爱,第一集讲老张低估了任务的难度却高估了自己腰的强度怕是要把我笑死hahahaha。终于有一部讲生僻行业的纪录片,立意不再是建立在凸显这个行业和大众主流有哪些差异,他们多么多么惨多么穷,多么居陋室不改其心境,这些刻板印象都没有,太舒适了!真正的尊重,是不把别人当“异类”,他们也是人,挖掘人之为人的普遍性,而不是去放大每类个体的特殊性,这是优秀的故事与糟糕的故事最大的区别。
关于考古人的考古日常“记录”片,有在祭祀坑发掘文物的,有在田野刨坑找遗迹的,有修复陶器的,有保护象牙的,还有为吸渣体质犯愁的,直观理解了我妹(挖土人)说的“取样(土)品(渣儿)”、和“靠想象写论文”。
我本来以为会是讲文物的纪录片,没想到是个考古打工人的纪录片。就挺好笑的,不同部门的人互相diss。打工人要保护好腰啊!旁白听上去真的越来越年轻……其实已经是个将近50的中年人了,听着像刚上班的。
很喜欢历史,大学还选修过考古课呢!真的好好奇三千多年前三星堆的故事,希望能有一天可以窥探其中一二。
第一集特别喜欢!赵老师乔老师坑内外的“battle”很可爱,迷茫很真实,新方法探索下的发现更令人振奋,重点是,老师们都太可爱了!神秘华丽精美奇特的三星堆看得很多了,这里提供了一个更朴实、更接地气的视角,不仅看见了三星堆,更看见了跟三星堆有关的一个个鲜活的考古人,也因为他们,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三星堆跟我距离不太遥远。真好,真好!
就等周四了
北大博士仍然上来说女同事/校友又胖了您要不要低头看看自己能不能看见脚
很好看。没有将重点放在讲解三星堆文明的诸多未解之谜,而是聚焦三星堆的考古人,展现他们日常工作的样子,亲切又令人敬佩。不得不感慨三星堆考古的科研经费真的好充足!相比各种先进的设备,大量的年轻人作为储备力量在考古现场实践成长更是巨大的财富。黎海超教授请加油啊!
热爱能抵岁月漫长。
B站的纪录片带来的风味令人眼前一亮,整体上像是偏向于综艺风格的纪录片,对比以前的官腔感的纪录片,这样的风格更能让人产生亲切感,而不是冷冰冰的”玩泥巴“,也回应了标题:不止考古。
就没人觉得这帮人像在上世纪似的?一个人干活,一帮人围观,一个个心态好的不行,上班族的卷消失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赵昊和乔钢那段隔空互相diss也太好笑了吧。btw真的越来越感觉考古 是真正迈向未来的职业!能把考古拍的这么轻快动人真是太好了,本身就是很有魅力的事情,本身发掘这世上最伟大的文化之一就很幸福,自然应该是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