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音乐的故事》第五集的题目为“反叛时代(The Age of Rebellion)”,讲述了从瓦格纳逝世的1883年到一战爆发的1914年期间欧洲音乐的变迁。这一时期,由于欧洲有着大规模的移民运动,使音乐文化出现大融合的现象,并且科技的进步如电唱机、收音机的问世使音乐迅速传播,刺激了蓝调、拉格泰姆乐和爵士乐的崛起。仅31年里,音乐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动,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震惊了音乐界。
法国音乐的一系列转变使我印象深刻。首先,法国作曲家们推翻了19世纪晚期音乐巨匠理查德·瓦格纳。从法国开始,瓦格纳最讨厌的东西都复活了,作曲家的音乐风格追求简洁和清晰,这与瓦格纳追求高雅、复杂的音乐形式恰恰相反,在瓦格纳去世的50年后,德彪西和拉威尔领导了一场反对德国音乐统治的革命运动,其发起人埃里克·萨蒂打响了消除法国音乐中浮夸繁复风的第一枪,代表作品《吉诺佩蒂1号》。J.S巴赫简洁明晰的音乐风格开始受到法国作曲家的喜爱,在法国作曲家加布里埃里·福雷的作品中就有所体现,福雷的音乐风格相比之前的作曲家更为冷静。
俄罗斯音乐的迅速崛起也使我大吃一惊。在不到40年的时间里发生了巨大变化,虽然俄罗斯音乐在整个18世纪和大半个19世纪都在模仿西欧文化,著名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也不例外,但柴可夫斯基使具有俄罗斯特质的文化形式——舞蹈兴盛起来,他写下了一批史上最有名的舞曲,形成了节奏开始改变音乐本身的特色,并促成了俄罗斯音乐的觉醒的第一要素。第二要素是旋律与和声的改变,俄罗斯的一批作曲家不再向西方寻求灵感,他们开始对自身宗教传承的进行重新关注,并将东正教圣歌融入了合唱作品中。莫杰斯特·穆索尔斯基是俄罗斯音乐即将崭露头角的点火人,虽然他并不是职业作曲家,并未在专业的音乐学院学习,却形成了自己独立的风格,证明了俄罗斯音乐是可以走自己的道路的,代表作品《图画展览会》,穆索尔斯基于1881年离世,但他的作品在当时俄罗斯之外几乎无人知晓,一场于1889年在巴黎举办的展会——巴黎世博会,让俄罗斯以外的作曲家们第一次听到了穆索尔斯基的作品,其中包括克劳德·德彪西,使德彪西放弃了已存在百年历史的旧创作技术,学会了一种创作音乐的新途径。除此之外,德彪西还在巴黎博览会上听到了五声音阶,引发德彪西在音乐上的诸多尝试,为钢琴艺术开辟了新的领域。德彪西以东方标准重新调整了传统的西式音阶,开辟了不同以往属于自己新的风格,还基于亚洲声乐进行和声实验,甚至影响到半个世纪后的爵士乐。至此俄罗斯音乐走向了世界,而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则是为俄罗斯音乐开辟道路,并彻底提高俄罗斯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本集纪录片内容详实,条理清晰,向观众们揭露了反叛时期音乐所经历的各种变化,一些具有时代鲜明特征的现象如:音乐文化的大融合、地球村的实现、高科技的问世等等,令人眼花缭乱,感慨万分。
《音乐的故事(Story of Music)》在2013年首播,是一部音乐类纪录片,共有六集,每集时长约60分钟,由BBC制作,Howard Goodall讲解。第五集“The Age of Rebellion(反叛时代)”主要介绍了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音乐界的一系列反叛与颠覆,这是一个政治与音乐相互影响的革命时代。
这一时期各地域的音乐家在探索自己音乐风格的同时,音乐文化又相互融合,借助新发明电唱机、收音机迅速传播,刺激了蓝调、拉格泰姆乐、爵士乐的崛起,音乐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动,变化形式各种各样。
反叛时代体现在许多方面,叛乱的第一个目标是取代19世纪晚期的音乐巨匠理查德·瓦格纳。从法国开始,涌现了一批作曲家,他们的作品追求简洁和明晰,对德国音乐统治提出反抗。发起者埃里克·萨蒂在1888年创作的《吉诺佩蒂1号》打响了消除法国音乐中的浮夸繁复风的第一枪。
这场反瓦格纳运动的重要下一步发生在交响音乐领域,古斯塔夫·马勒接过瓦格纳在大型管弦乐和声乐领域的大旗,他的音乐以开放性著称,作品中引入各式各样的声响和节奏,交响乐中可以感受到犹太流浪音乐家的风格;他作品里逐渐成型的现代视角体现于毫不掩饰的真实与诚恳,用真正的磨难和欢乐来打动周围真实的世界,虽然马勒的音乐有悲伤和疏远的感觉,但也有一种难以置信、的对美好的希望。
马勒的音乐中还带有迷惑性,学院派叛乱应运而生,因为他的作品兼容并包博采民歌之长,也因为他试图传递强烈的情感,马勒的作品开始动摇传承百年西方音乐系统,代之以一套全新的体系,后来被称为序列主义或无调性,但最纯粹和严格的序列主义音乐在100年内都不能被普通观众理解欣赏,推崇它的作曲家也没法吸引主流观众。
理查德·施特劳斯是马勒之后德国首屈一指的作曲家,按当时的惯例,他的音乐生涯始于对李斯特的大力模仿和对瓦格纳的一点点参考,《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著名的序曲《日出》被斯坦利·库布里克的电影《2001太空漫步》进行一步发扬光大;斯特劳斯也能创作忧伤的、马勒式的微妙音乐,歌曲《明天》是斯特劳斯给妻子的新婚礼物。但他也用一部野蛮、情色的歌剧《莎乐美》震惊了整个中产阶级并引发了轰动,并赋予了“不和谐音”这个词新的含义。
从这个历史时期来看,音乐似乎将永远臣服于巴赫在1700年开创的德奥两国风格的统治之下,不过一股新力量出现了,要论暴动,俄罗斯可以说自成一派。柴可夫斯基具有某种俄罗斯特质的东西,它孕育着未来革命的种子——舞蹈,舞蹈文化兴盛的结果是节奏开始改变音乐本身的特色,让它变得更加强健,有力,令人兴奋。舞蹈的节奏,是促成俄罗斯觉醒的第一因素,而改变旋律与和声的第二关键因素是对于俄罗斯自身宗教传承的重新关注,1880年间崛起的新一代作曲家把对于西欧音乐传统的兴趣转向了本国,特别是数百年历史的东正教圣歌,它们拥有深沉的低音部以及8或16音块状和弦。
莫杰斯特·穆索尔斯基是19世纪晚期最具原创能力的作曲家,他不再向西方寻求灵感,拥有新颖的思想,独立于同时期的作曲家,原因之一是穆索尔斯基没有读过音乐学院,也不是职业作曲家,他自学成才,尽管风格稚嫩,并在当时引来人们的嘲笑,但穆索尔斯基证明俄罗斯音乐可以走自己的路。穆索尔斯基的纯正俄式国剧《鲍里斯·戈都诺夫》加入了各种颜色、声音、闪光效果,回荡着钟声和管弦乐齐奏。
这场19世纪音乐叛乱的种子,许多都来自一场成果丰硕的展会——巴黎世博会,它在1889年于巴黎特罗卡迪罗广场举办,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也正是在这里,俄罗斯以外的作曲家们第一次听到了穆索尔斯基的作品。其中之一是27岁的克劳德·德彪西,参观世博会改变了他的音乐和人生,从穆索尔斯基那里德彪西学会了一种创作音乐的新途径。不过改变德彪西音乐的最重要因素是世博会集合了全球各地的展品和文化设施,其中一座爪哇村庄甘美兰乐队的独特声效和音阶迷住了德彪西,他试图用钢琴再现这种东方音乐,第一个方法是运用五声音阶,第二个秘诀是让和声相互重叠,这为钢琴艺术开辟了新的领域,他主导的音阶与和声改革带来了听觉上的全新可能性,这也影响着音乐家们,特别是半个世纪后的爵士乐。
与此同时,巴黎世博会也让俄罗斯音乐登上了世界舞台,另一位活跃在圣彼得堡的音乐家尼古拉·里姆斯基-柯萨科夫。接过先辈们的火炬,挖掘斯拉夫民间文化宝藏,里姆斯基的歌剧中不仅引入民间故事剧情,更重要的是他开始借用俄罗斯民歌中的旋律成分。他引导学生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为俄罗斯音乐开辟道路,当斯特拉文斯基借用俄罗斯民歌的时候,他并没有照搬,而是用某种恶作剧棱镜扭曲它们。他对音乐传统的反叛不止是奇异的音阶,或者被他加进管弦乐里的古怪叮叮当当声,斯特拉文斯基与前辈一样希望找到组织音乐结构的新方式,于是他创造出一种蒙太奇,一种听觉的拼图,把一段段不同的旋律突兀地串联在一起,从此看来,芭蕾这种短小、躁动、繁复片段构成的艺术是斯特拉文斯基天生的创作载体。他和所有俄国作曲家一样,着迷于舞蹈中的紧迫节奏,但他对于这种节奏做了不寻常的改造,把同步节奏叠加在一起,这种做法后来称为“复合节奏”。
托马斯·爱迪生在1877年取得了录音的发明专利,但事实上,第一次录音发生在将近20年前的法国。录音者是爱德华-里昂·斯科特·马丁维尔,他采用声波记振仪录音,发明家的目的是用图像的形式研究声音,不过它不能回放录音。声波记振仪的发明彻底改变音乐的历史,就在爱迪生发明可以回放录音的机器后,几乎每个国家都诞生了一批音乐研究员,走遍穷乡僻壤说服困惑的当地人为他们表演民歌,并录制和保存它们,这些实地的录音员们成功采集了一批民歌音乐。但录音技术的真正未来在于重现经典的流行音乐,录音技术的发明让1900年积累的巨大音乐宝库向全球数百万人敞开,极大扩展了他们的音乐视野,录音技术还把民俗音乐和民族音乐带到了广大观众面前,受到录音技术推动最大的音乐是非裔美国人的灵歌。
英王爱德华时期的塞缪尔·柯勒律治-泰勒带着自己的作品三次赴美演出,引发了轰动,其中一首作品里能明显听出一种音乐的早期风格,这种音乐后来成为蓝调,塞缪尔作品中的蓝调痕迹,是所谓的降级音,出现在三音和七音的位置,在曲调下行的时候尤其明显。早期的蓝调音乐家们为自己创造了独特且恒久的东西,在与蓝调差不多同时诞生的拉格泰姆音乐里也能看到相同的风格和传统。拉格泰姆又称格拉,起源于圣路易斯和芝加哥的酒吧妓院,是室内钢琴师们模仿19世纪80、90年代流行仪仗队风格的成果,这种风格在乐队指挥约翰·菲利普·苏沙的指引下达到巅峰。为达到乐队效果,钢琴师必须在琴键上大幅跨越,用左手做出极高雅的低音到和弦的反复动作。在伴奏上拉格泰姆钢琴师上还会加上一层动听的旋律,用它带动节奏,这种技巧称为切分音,拉格泰姆中引入的切分音,带来一种非常欢快的氛围,它源自步态舞的班卓琴或钢琴伴奏。伴随步态舞的还有一种拉个泰姆变体,它是钢琴或乐队伴奏的强力切分音形态,诞生于新奥尔良的斯托利维尔区,即爵士乐,从此以后,这种音乐获得了生命,随着新式蓝调和它的众多后代们,人们开始重新定义流行音乐。
只受过古典音乐教育的作曲家们,发觉自己逐渐变得不受欢迎,面对不同的音乐风格,大众倒向了流行一边,不过在当时,面对刺耳的现代主义与大众市场的联合反叛,古典主义还是翻出了一张王牌,它选择用怀旧来应对混乱与变革的世界,爱德华·埃尔加最有名的作品《谜语变奏曲》就是典型,随着欧洲帝国之间的最后摊牌日益临近,这首曲子让人们想起即将消逝的东西,从埃尔加到英国的沃恩·威廉斯,挪威的格里格,芬兰的西贝柳斯,意大利的雷斯皮基,俄罗斯的拉赫马尼诺夫以及德国的里查德·施特劳斯,似乎有一种温和,老派的忧郁音乐风格,在试图挽留时间和发展的坚定脚步,这些音乐在今天十分流行,证明了它们持久的魅力。
19世纪末叶至20世纪初叶的欧洲进入了“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社会大变革、大改组的时代。社会运动、哲学思潮、文艺流派等方面的革命实践也在这个时期产生和发展。在这些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欧洲音乐艺术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形成了某些新的流派,对以后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音乐纪录片《音乐的故事》,由英国音乐家、指挥家霍华德·古道尔(Howard Goodall)讲解,这部纪录片共有六集,分别讲述了西方音乐中六个重要的阶段。第五集“The Age of Rebellion”(反叛时代)主要讲述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音乐界的一系列反叛。
一、背景
从瓦格纳逝世的1883年到一战爆发的31年间里,一系列反叛撼动了音乐界。俄罗斯音乐高歌西进,其他来自遥远的异域音乐也是如此;交响乐与歌剧都具有惊人的强度,让观众诧异不已,音乐中的现代主义诞生了;数百万贫穷的欧洲移民来到新大陆寻求庇护,加入当地白人、非裔美国人和华人劳工的群体,音乐的大融合;在新发明典唱机、收音机的帮助下迅速传播,并且刺激了蓝调、拉格泰姆乐和爵士乐的崛起。
在仅仅三十年里,音乐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动,变化的形式各种各样,有些令人激动,有些令人困惑。革命气息弥漫,一切法则和传统都遭到根本性动摇,音乐的世界里爆发一连串叛乱。
二、作曲家
这一时期各国作曲家的首要目标是取代19世纪晚期的音乐巨匠---瓦格纳。瓦格纳的思想、风格和音乐哲学,在古典音乐界曾一度广泛传播,本该出现一大群模仿者继承他的事业。但实际上,一场音乐界运动兴起,它的目的与瓦格纳截然不同,尽管不太好定性,但无疑是一次反瓦格纳的文艺复兴。
1、法国
从法国开始,瓦格纳最讨厌的东西都复活了。这一时期法国涌现了一批作曲家,他们的作品追求简洁和明晰,摒弃所有的虚伪和一本正经。感谢他们对瓦格纳的反抗,法国人即将迎来音乐的黄金时代,瓦格纳逝世后的50年后,也是法国音乐最辉煌的时代。
(1)萨蒂:萨蒂的作品,听起来与瓦格纳和德国音乐精神截然不同,如萨蒂在1888年创作的《裸体舞曲第一号》。让人想到一个吃饱喝足后漫长、炎热的下午,可以说它打响了消除法国音乐中浮夸繁复风的第一枪。
(2)福雷:在这批法国作曲家中,他可能是最有才的,并且在福雷的作品中能听到J.S.巴赫一般的尊严和聪明。听完勃拉姆斯、李斯特、瓦格纳或柴可夫斯基,再来听福雷就好像有人清扫并重新装饰了一个少年的卧室,他优美的音乐仿佛就在说“冷静”。
(2)德彪西:27岁的德彪西参观了世博会,而这改变了他的音乐和人生,在巴黎世博会上他听到了佳美兰音乐、爪哇音乐以及穆索尔斯基的音乐。
①受到穆索尔斯基音乐的影响:在穆索尔斯基的音乐中,德彪西学会了一种创作音乐的新途径,相对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创作方法,他是一种可替代方案。以前德彪西创作方法是选取一小段旋律或和一小段节奏,以它们为基础扩展出15到20分钟的乐章,而在穆索尔斯基的启发下,德彪西放弃了已有数百年历史的旧创作技术,从头开始。
②世博会:改变德彪西音乐的最重要因素是巴黎世博会,世博会集合了全球各地的展品和文化交流的增加,让地球村开始变成现实。其中一座爪哇村庄让德彪西深深沉迷,里面有一只佳美兰乐队,它用锣、种、碗和像木琴的风铃进行演奏,佳美兰乐队的独特声效和音阶,迷住了德彪西。他试图用钢琴再现这种东方音乐,虽然也复制不了佳美兰里面的锣、钟,还有其他铁质乐器的独特音质,也没有精确的亚洲式音阶,但他还是有两个模仿方法,第一个方法是利用所谓的五声音阶。它是由五个常见音组成的音阶,在东方音乐中尤其盛行,在钢琴上,只弹奏黑键就会出现五声音阶。
③作品:在德彪西的前奏曲《帆》里,有一整节都用五声音阶写成。其秘诀是让和声相互重叠,相互共鸣和回响,这种技术在钢琴上,可以产生有序的共鸣或者泛音。源自琴弦震荡,自然泛音史隐藏的音符,通常有很高的音调,任何声音里都有泛音,就像白光的光谱里有额外的颜色,而如果用钢琴上的毛毡制音器压住琴弦,就会停止发出自然泛音。德彪西想做的恰恰相反,他让琴弦像竖琴弦一样发声,让制音器离开琴弦,再弹奏和弦的做法,而这可以说是回归自然。
④贡献:德彪西为钢琴艺术开辟了新的领域,他主导的音阶与和声改革,带来了听觉上的全新可能性。钢琴第一次那么有异域风情,这么丰富多彩,德彪西以东方标准重新调整传统西式音阶。他的音乐激烈地背离了曾经伴随他的经典风格,德彪西基于亚洲声乐进行的和声试验,仍影响着音乐家们,特别是半个世纪后的爵士乐。
2、德奥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德奥音乐占有重要地位,主要以马勒和理查.施特劳斯等作曲家为代表。
(1)马勒:接过瓦格纳在大型管弦乐和声乐领域大旗的作曲家,把自己与瓦格纳的差别做到了极致,他推崇瓦格纳歌剧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主导地位,但他也是瓦格纳最鄙视的犹太人。
①音乐风格:马勒的音乐以开放性著称,不同于瓦格纳的是马勒从维也纳周边喧嚣嘈杂的东欧人社区里,引入了各式各样的声响和节奏。
②交响曲:马勒的交响乐是通往20世纪音乐的大门,是音乐里的纽约埃利斯岛,让疲惫压抑的欧洲人,找到庇护和新开始。而他们留在欧洲的音乐文化,在马勒兼容并包的交响乐里安家。
③现代视角:马勒的音乐作品里逐渐形成的现代视角,这可以体现于毫不掩饰的真实与诚恳,这种坦率是对旧时代的大决裂,更像20世纪而不是19世纪的音乐。如在马勒之前的作曲家,想写一段关于孤独、绝望或沮丧的音乐,会用“夜曲”“悲怆”或者“悲怆奏鸣曲”这种泛泛地标题。而在歌剧里,如果你想让歌手表现情感或者政治问题,要先穿上花俏的戏服,打扮成另一个时代的人。
但马勒停止了这种角色扮演,他要用真正的磨难和欢乐,来打动周围真实的世界,不加装饰。实话实说,马勒把我们最坏的恐怖放进了音乐,这种理念现在听起来没什么,但是在1900年,它是惊世骇俗的新思想,如其作品《亡儿之歌》。
(2)理查.施特劳斯:是马勒之后德国首屈一指的作曲家,他的而音乐生涯,始于对李斯特的大力模仿,和对瓦格纳的一点点参考。
①风格:理查.施特劳斯的作品非常有气势,如其作品《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就很典型,它著名的序曲《日出》被斯坦利.库布里克的电影《2001太空漫游》进一步发扬光大,库布里克借它的力量,强调人类在进化之路上的额大飞跃。电影试图说明:思想的力量与人类发现武器的历程,所以需要雄壮的配乐,而理查.施特劳斯的这首乐曲就再适合不过了。
不过万能的理查.施特劳斯也能创造忧伤的、马勒式的微妙音乐。例如歌曲《明天》,它是理查.施特劳斯给妻子的新婚礼物,表面上歌词对未来充满乐观,“明天太阳依旧会照亮”,但它也有奇异的哀伤,事实上好像在暗示明天不会来到。在这个时候斯特劳斯似乎还继续准备用这种忧郁和传统的风格作曲。
②作品:理查.施特劳斯创作的歌剧《莎乐美》,这部作品在题材上较为个性,在音乐创作中配上了最不和谐、最愤怒的音乐,而这些使得这部作品震惊了整个中产阶级,并在音乐界引发了很大轰动。
3、俄罗斯
从这个历史时期来看,音乐似乎永远臣服于德奥两国风格的统治之下,不过一股新力量出现了,它是二十世纪初欧洲最振奋人心的声音。在19世纪的最后十年,沉睡的俄国巨人觉醒了,音乐将被永远改写。
(1)柴可夫斯基:整个19世纪的俄罗斯几乎都在孜孜不倦地延袭西欧文化,俄罗斯贵族认为它们比国内的一切都要精妙有趣。如在1880和1890年间享誉世界的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虽然此时柴可夫斯基也在模仿贝多芬和勃拉姆斯,不过柴可夫斯基具有某种俄罗斯特质的东西,它孕育着未来革命的种子---舞蹈。
①舞曲:如果说意大利人表达热爱音乐的最高形式,是充满感情的咏叹调,那俄罗斯人就是舞蹈,柴科夫斯基写下了一批史上最有名最难忘的舞曲《天鹅湖》。
(2)穆索尔斯基:他是一位真正有创造性的开拓者,也是19世纪晚期最具原创能力的作曲家,他拥有新颖思想,独立于同时期的作曲家。原因之一是由于穆索尔斯基没有读过音乐学院,也不是职业作曲家,他自学成才,所以很幸运他意识不到自己打破了作曲规则。尽管他的风格显得独特,并在当时引来人们的嘲笑,但穆索尔斯基证明俄罗斯音乐可以走自己的路。
(3)斯特拉文斯基:斯特拉文斯基在世界乐坛的闪亮登场,是谢尔盖一首策划的,谢尔盖是一位富有创业精神的艺术、舞蹈和乐队经理。1909年,他在巴黎成立了俄罗斯芭蕾舞团,目的是筹办一年一度的网络丝现代芭蕾舞节。他委托斯特拉文斯基创作配乐,乐曲以古老的俄罗斯神话《火鸟》为基础,斯特拉文斯基受命时还是无名小卒。而三年后,他是全欧最臭名昭著,又是最被热烈拥护的作曲家。
①创新:斯特拉文斯基对音乐传统的反叛,不只是奇异的音阶,或者被他加进管弦乐里的古怪叮叮当当声。斯特拉文斯基与他的前辈穆索尔斯基和德彪西一样,希望找到组织音乐结构的新方式,不再依赖于曲调本身的发展。如斯特拉文斯基特别想用不同的形式展现他的芭蕾舞故事,他创造出了一种蒙太奇,一种听觉的拼图,把一段不同的旋律,突兀地串联在一起。以此看来,芭蕾这种由短小、躁动、繁复片段构成的艺术,是斯特拉文斯基天生的创作载体,如舞剧《彼得鲁什卡》。
②民歌:斯特拉文斯基借用俄罗斯民歌的时候,他并没有照搬,而是用某种恶作剧棱镜扭曲它们。在实地采集民歌的过程中,受过良好教育的富人斯特拉文斯基,发现了一个原始、迷信的世界,远离工业文明的边境,他明智地重新包装了它们送给了观众,如作品《火鸟》。
③节奏:斯特拉文斯基像所有俄罗斯作曲家一样,着迷于舞蹈中紧迫节奏,但他对那种节奏做了不寻常的改造。在他之前,马勒曾经重叠旋律,让它们像绳子一样纠缠不分德彪西也曾让相邻的声音相互覆盖,但斯特拉文斯基更进一步。他把同步节奏叠加在一起,这种做法后来被称为“复合节奏”。
三、新发明
由于技术的变革,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新发明,而这些发明也开启了改变音乐的历史。
1、声波记振仪:由爱德华.里昂.斯科特.马丁维尔发明,这是一部神奇机器,发明者的目的是用图像的形式研究声音,不过它不能回放录音。2008年,美国工程师们用复杂的数字技术,把纸上的声波标记转回了声音,1860年的法国民歌手奇迹般地再度歌唱,声波记振仪开启了彻底改变音乐的历史。
2、录音机:爱迪生发明了可回放录音的机器,而录音技术的发明,让1900年积累的巨大音乐宝库,向全球数百人敞开,极大扩展了他们的音乐视野。曾经昂贵的、精英阶层的音乐,变成了普通商品,这是一件好事。录音技术还把民俗音乐和民族音乐带到了广大观众面前,这些音乐曾经只属于本地社群,受到录音技术推动最大的音乐,是非裔美国人的灵歌。
四、流行音乐
这个时期人们除了关注古典音乐以外,还不断的挖掘流行音乐。
1、蓝调:英王爱德华时期的爱缪尔.科勒律制.泰勒,带着自己的作品三次赴美演出,引发了轰动。其中一首作品里,能明显听出一种音乐的早期风格,这种音乐之后被称为“蓝调”。在20世纪和未来,它会以各种形式风靡音乐界,塞缪尔作品中的蓝调痕迹,是所谓的“降级音”出现在第三和第七音位置,在曲调下行的时候尤其明显。在19世纪的最后数十年里,蓝调音乐在美国黑奴社区里稳步地发展,并且一直坚持使用降三、七音,今天依然如此。以至于后来人们称这两个音为“蓝调音”。
2、拉格泰姆:(1)由来:拉格泰姆又称格拉,起源于圣路易斯和芝加哥的酒吧妓院,是室内钢琴师们模仿19世纪80、90年代流行仪仗队风格的成果,这种风格在乐队指挥约翰.菲利普.苏沙的指引下达到巅峰。为了模仿整支乐队---包括低音、伴奏和弦与曲调,钢琴师必须在琴键上大幅跨越,用左手做出极高雅的低音到和弦的反复动作。在伴奏上拉格泰姆钢琴师上还会加上一层动听的旋律,用它带动节奏,这种技巧称为切分音。
(2)切分音:拉格泰姆中引入的切分音,带来一种非常欢快的氛围,它源自步泰舞的班卓琴或钢琴伴奏,步泰舞是由种植园工们发明的一种滑稽舞蹈。它用来模仿和嘲弄白人们装模作样的交谊舞,那些把人也曾经有兴致地观看奴工们的步态舞会,完全没想他们眼中滑稽可笑的黑人舞步,其实就是讽刺自己。伴随步态舞的还有一种拉个泰姆变体,它是钢琴或乐队伴奏的强力切分音形态,诞生于新奥尔良的斯托利维尔区,即为爵士乐。
从此以后,这种音乐获得了生命,随着新式蓝调和它的众多后代们,人们开始重新定义流行音乐。
综上所述,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文化艺术领域中,作曲家在对以往的形式与观念否定的同时,艺术家们从广泛的角度进行追寻和探索,以致于涌现出各种思溥充斥着艺术领域的氛围。可以说,这个时期西方无论从社会的哪个方面来看,所呈现出的皆为不同风格并存的局面。并且,这一时期的音乐为之后的流行音乐也奠定的一定的基础。
发现时代
公元前九千年,一部分声音从单纯的工具性用途中脱离出,音乐诞生。随着社会发展,音乐逐渐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活动,除了呼应劳作的节奏,音乐还被人们赋予了热烈、魔幻、诱惑的色彩。
古希腊文明中出现歌唱比赛,音乐开始呈现职业化趋势,古希腊人还发明了欧洲戏剧和音乐剧,借古罗马人的手推广到整个地中海区域。
公元3世纪出现基督教单音圣歌,没有伴奏,没有突出的节奏或和声。公元8世纪,童声被加入圣歌,于是曲子有了高低配合,听起来更饱满,八度音阶诞生。公元9世纪,从事宗教活动的僧侣音乐家开始在圣咏的单线条旋律下方加一个平行四度或五度的曲调,所加的曲调与原来的旋律构成了一种简单的“复音”形式,被称为“奥尔加农”,后来,奥尔加农这种“复音”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即在圣咏旋律上方加八度、四度、五度音程。声部间的独立性增强,圣咏旋律不再是音乐的主线条,旋律变得复杂,声部之间的对位逐渐严格,“复调音乐”正式产生。到12、13世纪,世俗音乐繁荣,音乐走出教堂,走上舞台中央,吟游诗人游荡各地,咏唱优美的的旋律。
公元14世纪,三度和声出现,包括大三度、小三度,之后出现四度、五度和声,三和弦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来。公元15世纪,人们发现三和弦以不同形式混合起来,会有不同的听感。后来人们才了解到这与和弦的构成音符有关,之后出现和弦的“原点理论”,基础和弦“一三五”被作曲家使用,统治了音乐世界。此时,宗教音乐和世俗音乐曲调相同,但是填词不同。
公元15世纪下半叶,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提倡用民族语言举行宗教仪式,歌颂赞歌,揭开宗教改革的序幕,之后的欧洲经历超过百年的宗教独裁和政治恐怖,上层社会被宗教赎罪主题音乐笼罩,以意大利世俗音乐代表的下层音乐此时是另一番景象,这些作曲家们关注人和人的情感,而不是众神和恶魔。
公元17世纪,意大利作曲家蒙特威尔第在米兰开始歌剧创作活动,歌剧诞生了。在歌剧里,音乐为剧情服务,蒙特威尔第歌剧感情色彩浓厚,重视对人物心理方面的刻画,并首创以管弦乐队来伴奏歌剧,为音乐的展开提供了广阔的余地。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音乐逐步具备了表达复杂、微妙和意外情感的能力,蒙特威尔第的歌剧是当时音乐集大成者。
创造时代
公元17、18世纪,社会飞速发展,改革接连发生,音乐和科学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一时期,音乐的结构得到改变,见证了纯器乐的崛起和管弦乐队的起源,音乐从小众娱乐走向大众盛事。
热爱芭蕾舞的路易十三国王推动了小提琴的发展,单把琴独奏到组琴的合奏,后来人们在琴组里加入声音更低的大提琴,演奏相同的旋律,是现代弦乐团的起源。同样痴迷芭蕾舞的路易十四国王喜欢舞蹈开场前漫长的器乐演奏,即序曲,这一形式被歌剧借鉴,成为后来交响乐的前身,不过用不同音乐速度组织音乐的理念,直到19世纪末期才在交响乐中普及。
17世纪末期,意大利小提琴大师科雷利把弦乐器编成不同的组交替演奏,以突出强弱乐句的对比,创作出协奏曲。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进一步推进大小乐器组的思想,让一把美妙的小提琴与整个乐团形成对比,小提琴协奏曲登上舞台。维瓦尔第的协奏曲巧妙运用和弦组合,营造出一种向前的动感,让听众如痴如醉。这一时期,英国牛顿发现万有引力,音乐家们发现和弦之间也有吸引力,把和弦有规律的串在一起,可以推动乐句前进,即“和弦进行”。几个常用的固定和弦组成“五度循环”,利用第七音作为和弦间的过渡,从和弦五到和弦一,17、18世纪的音乐家们发现了这些不朽的和弦走向,并把它们发扬光大,很快,它们就可以独立构成一整段音乐,而不需要格外的旋律。
公元18世纪,音乐脱离意大利的统治,音乐的重心一路向北,越过阿尔卑斯山,直抵德国。此时的德国经历宗教改革,扫除了天主教会的浮夸,新教致力于用音乐让福音书变得简明易传播。受维瓦尔第影响,德国教会作曲家巴赫以缓慢推进的圣歌为核心,华丽炫目的器乐编写,创造了音乐盛宴。巴赫创造的对位法,把不同的旋律融合,实现主旋律的交叠,即“赋格”。巴赫也促进了十二平均律在欧洲的流行,解决了器乐移调问题,钢琴走上历史舞台。多年之后,全世界无论是乐器还是人耳,都逐步适应了平均律,因此一些采用另一套调音系统的传统音乐,听感就偏独特,陌生而神秘。十二平均律的出现和普及,成为工业化社会的通用标准,它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音乐思维模式,就像本初子午线,让人们知道自己在地图上的位置。
公元18世纪中期,观众走进演出大厅,登上历史舞台,音乐不再只服务于主教和贵族。德国歌剧作曲家亨德尔充分利用18世纪初的欧洲音乐在技术和题材上的进步,创造大量严肃的意大利歌剧,受到伦敦人民的喜爱,之后,他又创作了用英语演唱的清歌剧,在这些作品里,亨德尔吸取意大利歌剧元素,结合清唱剧和协奏曲,加入路德教会音乐风格,并与伦敦当地的赞美诗风格结合,力图吸引听众,大获成功。与巴赫所作的《马太受难曲》及其大部分作品不同,亨德尔的作品虽然取源于宗教故事,但本质上还是商品,需要主动迎合大众口味。当时正值英国国力强盛,亨德尔用音乐表达爱国情感,民族集体感情,受到欢迎。亨德尔的歌剧表明,用音乐表达民族情感,已经成为了音乐的一项重要职能。
优雅与感性的时代
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欧洲社会剧烈动荡的时期,社会、政治、艺术发生颠覆性变化,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相继出现一批才华横溢,影响深远的作曲家: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门德尔松,肖邦。这个时期的作曲家一改巴赫、亨德尔的道德沉思,转为取悦听众的耳朵,以抚慰贵族为己任。当时,音乐中所奉行的道德与信仰被享乐主义所替代,用交响乐塑造了和修有序的幻想世界。这一风格由海顿开启,到莫扎特发扬光大,之后传到英雄作曲家贝多芬,交响乐变得更雄浑、瑰丽,到后期,作曲家才开始用音乐反映社会现状。
以奥地利作曲家海顿为首,作曲家迷恋简洁的结构和形式,复杂多变的和弦被简化的三和弦取代。海顿擅于塑造和延展短旋律,他让乐句间形成平衡的对称美,并应用于整篇乐章,征服了整个音乐世界。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恣意的才华将交响乐推向新的顶峰,他将海顿的技法运用到极致,创作了大量优美瑰丽的乐章,影响了后世无数作曲家。莫扎特也创作了奇幻题材的《唐璜》《魔笛》在当时较另类的交响乐,人们开始在他的音乐里瞥见生活的阴暗面,作曲家塑造的端庄体面的面具渐渐无法遮盖残酷的社会现实。莫扎特的音乐竭力表现人性中美的一面,即便是平静的旋律,也能引人入胜,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纯洁。
当德国作曲家贝多芬跳出莫扎特、海顿的桎梏,便轰动了音乐世界。贝多芬开创了作曲家以内心世界驱动音乐的风潮,通过用音乐表现情感,听众震撼于贝多芬音乐中的真挚的情感,急促的变换,音乐不再遮遮掩掩地表现恐惧、痛苦,成为直面黑暗的艺术。同时期的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擅于通过描绘环境来表现人性,他的音乐抒情自然,优美柔和,与现代歌曲伴奏在形式,意向,情绪表达上已经非常接近。同时期还诞生了“描绘性音乐”,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作品以优美华丽著称。门德尔松用音乐描绘自然,赞颂自然,赋予作品一种诗意的典雅。不同于门德尔松的风格,以《贝多芬第七乐章》为代表的另一种喧闹、强劲的风格出现,交响乐变得沉重、宏伟,如同磅礴轰鸣的工厂。
19世纪二十年代,史诗级别的《贝多芬第九乐章》发布,雄浑壮丽的合奏号召着世界大同,将交响乐的发展推至巅峰。晚期的贝多芬又创作极具现代感的、私人的弦乐四重奏,音乐不再大气雄浑,而是回归贝多芬哀伤、隐蔽的内心。贝多芬认为“交响乐不应该只是音乐,更是人类解读世界的工具。”贝多芬重塑了音乐的目标,他独力将音乐从上流社会的餐后娱乐,变成了文明人类内心的一部分,影响了之后数十年间众多年轻音乐家。
受贝多芬晚期风格的影响,波兰作曲家肖邦的音乐安静优美,透着细腻与温柔。他的音乐没有大音乐厅里的热闹,更像是私人空间里的一次详谈。肖邦用眼花缭乱的弹奏技巧,展现丰富有层次的和声,一改海顿、莫扎特引领的简约风潮,音乐的钟摆再一次走向复杂。
19世纪早期,钢琴走进新兴中产阶级家中,以钢琴为中心的业余音乐修习时代开启,留声机和收音机还未诞生的当时,钢琴成为家庭获得音乐的来源。
悲剧时代
19世纪,音乐大步向前,更大胆、喧闹、残暴,音乐的主题逐渐向爱情、命运、死亡靠拢,
音乐走向美丽、被诅咒的一代。作曲家对音乐的定位日益分化为两级,讨好观众还是为艺术殉道。1829年,才华横溢但是精神不稳定的法国作曲家柏辽兹,其开创性作品《幻想交响曲》打破传统的交响乐曲结构,丰富的想象力、新颖的构思,音乐从他混乱的内心宣泄出来,深刻影响了当时的作曲家。与柏辽兹的孤僻不同,意大利歌剧仍然保持欢欣的景象,并成为风靡全国的大众文化。
19世纪下半叶,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保持了漫长辉煌的高水准职业生涯,创造二十八部脍炙人口的歌剧作品。威尔第成功地将复杂的情感和情节以悦耳易懂的意大利歌曲形式表现出来,散场时普通观众甚至可以哼出歌剧里的旋律,然而到后期,威尔第也开始在作品里加入死亡、命运元素,并加入性元素。威尔第为意大利歌剧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并将事业传给后人,如作曲家莱翁卡瓦洛,马斯卡尼,普契尼,后者把歌剧带入20世纪。
受伯辽兹影响,匈牙利作曲家家李斯特成为开创者、实验者、启发者,他快节奏恐怖音乐风格统治了19世纪下半叶的音乐界,是当年所有音乐家的标杆。李斯特编写出“恶魔所能拥有的最好的旋律”,满是黑暗,阴沉,突兀的和弦和琴弦摩擦声,引发惊悚音乐的热潮。李斯特的音乐有癫狂的一面,让观众目眩,也有明亮闪耀的一面,让声音向印象派绘画一样融合,模糊又灵动,影响了法国“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1857年,李斯特的浮士德交响曲中有一个独特的小节,十二个音符的组合听起来不怎么悦耳,却与后世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提出的音乐创作新模式“十二音列体系”异曲同工。
19世纪后期,李斯特将贝多芬式交响乐的精简化,编写并命名交响诗,将音乐从纯音乐转为描绘某种具体事物,以表现非音乐类的艺术,即一个场面,一种角色或一个印象,是后世电影配乐技术的源头。这种开创深度影响了德国作曲家瓦格纳,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
自19世纪中期,欧洲爆发一系列民族革命,语言、文化相同的民族意图从超级大国的掌控中获得独立,民族文化在大国竞争中渐渐展露头角。饱负学识、见多识广的中产阶级作曲家从民族音乐里获得灵感,并将它们粉饰一新,带进演奏大厅,出现如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的作品。受到这种风格的影响,催生了许多深受喜爱的19世纪经典,如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 爱德华·格里戈《挪威舞曲》, 维托里奥蒙蒂《查尔达什》, 柴可夫斯基舞剧《天鹅湖》。民族风格改编之风同样吹到彼岸的美国,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受邀到美国教学,他从北美土著民歌、黑人音乐中吸取营养,创作了具有北美大陆风格古典音乐。
19世纪晚期,德国作曲家瓦格纳以“巨人”形象走上音乐、历史舞台,他在歌剧里大量使用增、减和弦技巧,渲染痛苦或悲愤的氛围,作为不详的征兆,创作了大量复杂的旋律。瓦格纳无视意大利人建立的歌剧传统,重建了歌剧,他融合了当时的一切艺术,开创了新的艺术表现系统,意图创作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并用音乐带领它们。晚期的瓦格纳在音乐里大量使用“主导动机”“半音化和声”技巧,淡化和弦的等级,放弃音乐中“回家”的概念,有意避免形成主调或主和弦,让人感到居无定所、动荡不安。瓦格纳的音乐才华横溢,他想要引导人性走向他所构想的启蒙,要把一切艺术纳入他为人类命运构想的音乐蓝图,然而,他的音乐被崇拜者贴上“严肃音乐”的标签,追随者们得意地建立起日益排外、倨傲的小圈子,并对欧洲大陆其他国家大众化的,轻松诙谐的音乐表示不屑。
此时奥地利的勃拉姆斯正在钻研交响乐,斯特劳斯在研究华尔兹,法国的奥芬巴赫喜欢辛辣的讽刺贵族,比才创作了性感的卡门,由此,高雅音乐和通俗音乐之间产生对立的鸿沟。
反叛时代
19世纪末至一战前夕,创新式、反叛式变革层出不穷,音乐的现代主义诞生了。
瓦格纳死后,法兰西大陆从从德国的音乐统治下寻求突破,形成了自己的平静、微妙风格。犹太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兼容并包,博采民歌之长,在音乐里引入不同的声响和元素,童声、行军乐、犹太人音乐,重叠的旋律,让它们像绳子一样纠缠不分,马勒的音乐里有对残酷现实的真实表述和对美好的向往,是新纪元的看门人。序列主义从学院派中走出,无调性音乐的推崇者们致力于彻底拆毁熟悉的、运作了数百年的音乐系统,其中,奥地利作曲家斯特劳斯用一部野蛮、情色的歌剧《莎乐美》震惊了整个中产阶级,引发轰动。
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凭着《天鹅湖》《睡美人》等一系列舞剧,让俄国舞蹈文化风靡欧洲大陆,节奏开始改变音乐本身,音乐变得更加强健、有力、振奋人心,由此,俄罗斯音乐爆发式兴盛。自学成才的穆索尔斯基无意间摸索出俄罗斯音乐自己的道路,打破了海顿、贝多芬等塑造的音乐规则,即将一段短旋律扩展为整篇乐章的创作技术,在巴黎世博会上演奏的《图画展览会》影响了德彪西等一众音乐家。
20世纪初,俄罗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从盛放的俄罗斯音乐中汲取养分,创造出以古老俄罗斯神话为基础的芭蕾舞剧《火鸟》 ,彻底提高了俄罗斯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火鸟》中人类公主的配乐是由俄罗斯民歌旋律衍生,基于西方音阶,幻想生物和角色的配乐,基于非西方化的八音音阶。之后,斯特拉夫斯基希望找到组织音乐结构的新方式,他打破传统的音乐结构,将一段段不同的旋律,突兀地串联在一起,创造了蒙太奇式的听觉拼图,是今天音乐剪辑,混音混录,随机播放的前身。《春之祭》里斯特拉文斯基把同步节奏叠加在一起,创造出“复合节奏”,在非洲部落鼓乐中有很长历史,舞台上舞者们的史前仪式与现代工业的噪音共同响起,历史和现实在同一维度并存,造出复杂但壮观的场面,达到现代主义的巅峰水准。
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受穆索尔斯基的和甘美兰音乐五声调式的影响,放弃了百年历史的旧创作技术,以东方五声音阶进行创作,同时,德彪西让相邻的声音相互覆盖,产生共鸣和回响,在钢琴上产生泛音,为钢琴艺术开辟了新的领域。他主导的音阶和和声改革,带来了听觉上的全新可能性,钢琴第一次充满异域风情,丰富多彩。德彪西基于亚洲声乐进行的和声试验,影响了之后的音乐家,尤其是半个世纪后的爵士乐。
1877年,爱迪生发明出留声机,得益于录音技术的发展,民间音乐、民俗音乐被音乐工作者们走遍乡野地成功录存,带到听众面前。非裔美国人的蓝调走出本地社群,进入大众视野。蓝调音乐起源于早期黑奴劳动时呐喊的短句,融合宗教音乐、地方民歌,形成独特的节奏和韵律,这种音乐包括两个降级音,降第三音和降第七音,形成一种不和谐、略带哀伤的美感。
数百万贫穷的欧洲移民来到新大陆寻求庇护,加入当地白人,非裔美国人,爱尔兰凯尔特人、华人劳工群体,音乐文化的大融合,刺激了蓝调、拉格泰姆乐、爵士乐的崛起。拉格泰姆音乐是室内音乐家企图模仿军队行军的结果,用“切分音”的技巧带动节奏,形成欢快娱乐的旋律,音符跌跌撞撞地前进,随时会倒下。流行音乐被重新定义,在大众群体中受到欢迎。
千百年来稳步有序发展的旧体系正被摧毁,面对刺耳的现代主义与大众市场的联合反叛,古典主义音乐选择用情怀来应对混乱与变革的世界。老派、温和的忧郁音乐风格,提醒着人们即将消逝的事物,试图挽留时间和发展的坚定脚步,往事被套上精美的包装,过去成为给现代人的礼物。
流行时代
进入20世纪,免费的音乐被普罗大众享受到,音乐发展倾向多元化。受序列主义的影响,此时的古典主义音乐先锋派更加追求实验性、先锋性,放弃叙述、完整的音乐风格。先锋派音乐越走越远,直到斯特拉文斯基突破了荒诞的超自然主义和守旧模仿之风。二十年代末,德国歌剧《三分钱歌剧》因其高度反映了时代背景,在一战后萧条的欧洲引发共鸣。德国希特勒掌权,流行音乐被禁止,同样的事发生斯大林统治的苏联,欧洲现代主义音乐的发展遭到停滞。二战中期,苏联作曲家开始创作爱国主义的作品,表现经历战争的痛苦,肖斯塔科维奇创作《列宁格勒交响曲》, 极大地鼓舞了苏联人民的爱国情感。
美国作曲家格什温创作发表《蓝色交响曲》,受到广泛欢迎,爵士乐与古典音乐的区分标准既清晰又模糊。一战结束至经济大萧条,享乐主义大行其道,美国人民沉迷在“爵士时代”的灯红酒绿中。才华出众的黑人音乐家们创作大量蓝调音乐,爵士音乐,在歌曲里反映现实,诉说情感。
二战结束,受歌剧《西区故事》影响,美国群众开始走进剧院观赏音乐剧,曾经在欧洲广受喜爱的通俗歌剧,填补了美国市场的空白。古典音乐家与电影导演合作,让古典音乐走进电影院。20世纪五十年代,不同于爵士音乐的随性,一批音乐家将注意力放在打击感,每小节精准的四拍节奏,诞生出摇滚乐,深受青少年群体的喜爱,青少年作为独立听众群体走上历史舞台。
脱胎于蓝调音乐,简单生动的乡村音乐,充满激情的福音音乐诞生了。六十年代民权运动如火如荼,人民对越战的态度被写进流行音乐,激发了美国社会的良知,古典音乐逐渐失去为多数人的希望和恐惧发声的能力。
六十年代,英国乐队披头士融合盎格鲁凯尔特民歌和音阶,戏谑又新奇的音乐,古典主义音乐,印度音乐等多种风格,创造出自己的风格。披头士在流行音乐里引进弦乐团,弦乐四重奏,各种各样的乐器,极大丰富了流行音乐可听性。七十年代,美国音乐家旺达运用古巴街头节奏,创造出一系列唱片;美国音乐家保罗·西蒙斯把充满活力的非洲音乐带向世界。
古典音乐与非古典音乐在“极简主义”找到交汇点,由美国作曲家史蒂夫·莱许将其发扬光大,同样发扬的还有“采样”技术。往后的日子,古典音乐与非古典音乐之间的交流越来越普遍,音乐技术、电子设备帮助并加速了这一交流,机械化、电子化逐渐走进现代音乐,推动音乐的进一步发展。
人类文明中的音乐,一开始就是一种自由放任的、不成文的、自发的口头传统,完全基于普通人的生活,爱情与希望。尽管音乐在发展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复杂,它的基本目标从来没有改变多少,我们有旧音乐消失在过去,也会有新音乐出现在未来。
作为一名音乐生,我们平时不仅要听音乐,而且要多看音乐纪录片,我认为这可以充实我们的知识储备。而《音乐的故事》这部纪录片是非常值得推荐的,这部纪录片由英国音乐家霍华德·古道尔(Howard Goodall)讲解,他的讲解通俗易懂又不失专业性,不仅满足音乐学者们还可以满足广大音乐爱好者们对于西方音乐史的学习需求。
笔者对于《音乐的故事》第一集“The Age of Discovery”推荐理由如下:
1.按照时间发展历程
第一集总时长将近一个小时,整集基本按照时间顺序对西方音乐史进行讲解。霍华德·古道尔先从史前32000多年法国南部的肖维岩洞壁画开始讲述,后历经了6世纪的格里高利圣咏、9世纪的奥尔加农、12世纪的世俗音乐和15世纪的三度和弦等,直至16世纪的歌剧。而按照时间顺序讲解可以让我们更了解西方音乐史的发展脉络。
2.本集讲述了早期西方音乐史中较为重要的历史事件
(1)记谱法的诞生(15:55):在公元800年之前,僧侣或修女在唱单声圣歌时,他们必须背下所有的歌曲的旋律。在3世纪左右,人们开始尝试在歌词上方记录曲调,直到几百年后,纽姆谱出现了。而纽姆谱不能标出某个音符具体的音高,有一定的局限性,之后11世纪法国音乐理论家、作曲家圭多发明了四线谱。四线谱的诞生为之后五线谱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和声的发展(21:23):12世纪法国作曲家佩罗坦对和声有大胆的尝试,但当时的和声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在14世纪之前作曲家在创作和声时(26:34),通常只会选择的“纯洁”的八度、纯四度以及纯五度。而在14世纪之后作曲家们开始采用三度,为其后和声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歌剧的发展(49:55):1600年歌剧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诞生,在此之后意大利作曲家蒙特威尔第将这一体裁发展至新的高度,其代表作有《奥菲欧》《波佩亚的加冕》等。
3.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相结合
这集霍华德·古道尔在讲述古典音乐的同时,还融入了我们如今耳熟能详的流行歌,这一做法也彰显了霍华德·古道尔独特的讲述风格。笔者认为采用当代流行歌作为例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并且以流行歌作为例子,更易于听众理解,激起听众的情感共鸣。
(1) 00:23 美国流行女歌手Lady Gaga-poker face。
(2)19:44 霍华德·古道尔在讲述圭多的四线谱时,以美国流行男歌手Bruno Mars-Just The Way You Are 为例。
(3) 30:52 霍华德·古道尔在讲述三和弦时,以英国民谣歌手Cat Stevens-Morning Has Broken为例。
4.素材充实、语言通俗易懂
霍华德·古道尔以自身独特的风格讲述西方音乐史,如自己弹唱音乐史中有关的音乐片段(51:03)、邀请合唱队演唱有关的音乐片段(13:58)、丰富的图片素材(16:42)等等。这些都使得这部纪录片更加生动、有趣。
总而言之,我认为《音乐的故事》第一集“The Age of Discovery”是非常值得推荐的。
* 文中(15:55)(21:23)(26:34)等代表视频中的时长。
《音乐的故事》第三集《优雅与性感时代(The Age Of Elegance and Sensibility)》讲述了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的一群性格鲜明的音乐巨匠: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舒曼、门德尔松和肖邦。这些音乐家们生活的时代背景动荡不安、战争频发,如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等,但在19世纪之前的音乐中,并没有反映出这混乱的社会背景,这是由于,这一时期的社会、政治和艺术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曾经巴赫、亨德尔音乐中信奉的宗教与道德被推翻,海顿和莫扎特等音乐家致力于发掘受观众喜爱的音乐,不再试图教化观众,从而扭转了作曲家的社会地位,这一举动始于海顿,被他的好友莫扎特发扬,而最后一棒则交于贝多芬的手中,也是在贝多芬时期,作曲家由门童变为贵宾,海顿所谓的“大众风格”获得了巨大成功。 海顿、莫扎特、舒伯特等一些作曲家他们的音乐推崇“享乐主义”,一些原本很黑暗、龌龊的现实经他们创造之后,变得迷人、感性,他们的音乐内容包罗万象,极少出现让人不安和紧张的成分,但这也使音乐没有了思想深度,也不能反映出音乐诞生的时代背景,纪录片中以海顿《第99交响曲》为例,风格欢快明亮,对比当时皇后被送上断头台这一事件,效果显著,引人深思。据纪录片介绍,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大多是无忧无虑的,而和弦是旋律的基础,因此当时所使用的和弦较之前的更为简单,可用的和弦减少到六个,反复使用一、四、五级和弦,这种一直到50年后,贝多芬的作品中也有体现,并且在摇滚乐中,三个主要和弦的地位依旧不可撼动。 除了喜欢简单的和弦,这个时期的作曲家还和建筑师一样,追求简洁的形式和结构。象征主义与对称美是海顿和莫扎特创作的重要原则,找寻完美的乐曲结构是他们创作的重中之重,这对交响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交响曲由曼海姆乐派的约翰·施塔米茨奠定基础,经海顿完善形式,莫扎特作为海顿的学生,八岁第一次创作交响曲时完全采用了海顿的创作形式,但其喷发式的旋律创作是谁也不能比的。 贝多芬的介绍相较于其它作曲家,在纪录片中占的比重较大,同时也刷新了我对这位天才音乐家的认识。首先,根据主持人Howard Goodall的讲解,贝多芬不是一位作曲家,而是三位,最初的贝多芬是莫扎特的克隆,有着钢琴家的天分,然后又变成“海顿二世”,最终由于耳聋使他与世隔绝,创作出使人震惊、沉醉的传世佳作。这一说法很好的概括了贝多芬一生的音乐历程。其次,虽然贝多芬在世人的眼中总是特立独行的,但在其音乐事业的初期,也是迎合和适应音乐潮流的,纪录片中将一位捷克作曲家扬·杜舍克(Jan Dussek)和贝多芬的一首奏鸣曲进行比较,不难听出贝多芬的这首奏鸣曲中有着强烈的杜舍克音乐风格,差不多在《悲怆》问世七年后,贝多芬不再模仿杜舍克、贝多芬和海顿,开始创作前辈们无法想象的音乐,如1804年的《英雄交响曲》,由于当时的人们长期受固并习惯于海顿的音乐模式,因此对于贝多芬这种嘈杂、急切换调的音乐不大能接受。这首作品后,贝多芬逐渐转换了音乐风格,重塑了音乐的目标,使音乐从上流社会的餐后娱乐变成文明人类内心的一部分,并取决于作曲家的内心,不仅音乐融入了作曲家的个性,大自然也一样。贝多芬将大自然赋予人性,成为艺术家情感的隐喻,如他1808年的作品《第六交响曲—田园》,这首交响曲也成为后世用音乐描写自然的典范。
纪录片《音乐的故事》第四集的主题为“悲剧时代(The Age of Tragedy)”,讲述了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欧洲音乐的变迁。这一时期的音乐追求超自然爱情、宿命、死亡等主题,作曲家们迷恋于悲剧性爱情、命运等题材,这股风气最早要追溯到1829年,法国作曲家埃克托·柏辽兹创作的《幻想交响曲》,《幻想交响曲》的灵感来自《浮士德》的传说,作品具有自传性,极富戏剧性,使得大批19世纪的作曲家为之吸引。 歌剧作为当时大众性的娱乐,却并没有受到这股风气的影响,意大利歌剧中的悲剧,并不源于和魔鬼的交易,而是来自人类(男性)的恶行。19世纪下半叶,意大利歌剧的领头人物是朱塞佩·威尔第,一生创作了28部歌剧,并成功的将复杂情感和情节用动听、易学的意大利歌曲表现出来。于1853年首演的《茶花女》,即使放到现在也是十分受欢迎的,威尔第在创作这部作品时,是在当下流行的悲剧、命运题材中,又加入了性的元素,讲述了交际花维奥丽塔的悲剧爱情故事。威尔第为意大利歌剧创造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并影响了后世一大批的作曲家,如莱翁卡瓦洛、马斯卡尼、普契尼等。 但在意大利以外,弗朗兹·李斯特统治了19世纪下半叶的音乐界,纪录片中一共讲述了他的七大创新:一、快节奏恐怖音乐风格。为了充分的表现死亡和命运主题,他用和声创造出令人不安的情绪,如作品《死亡之舞》,引发了惊悚的、万圣节式音乐的热潮;二、“集会狂欢”。李斯特利用钢琴弹奏出各种出其不意的音效,如作品《大加洛普舞曲》中的轻快讨喜风格。由于对钢琴的各种花式“敲击”,迫使当时的钢琴商将钢琴的木质结构换成了铁质结构;三、“第一印象”。李斯特创造出一种明亮闪耀的风格,使声音和谐的融合在一起,代表作品《喷泉》;四、交响诗。李斯特发明和命名了交响诗这一体裁,是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是按照文学、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作成的大型管弦乐曲,李斯特共写下13首交响诗作品,音乐重点描绘某种具体事物。五、“惊悚音列”。在其作品《浮士德交响曲》中,开篇主旋律的12个音是用来西式音乐里的全部音符,且不重复,听起来并不悦耳,却是后世奥地利作曲家阿诺尔德·勋伯格提出的“十二音体系”的导火索,并且这一应用还牵扯出“民族主义音乐”;六、“我命由我”。李斯特在其故乡匈牙利爆发革命起义被镇压时,创作了钢琴组曲《匈牙利狂想曲》,引发了“音乐民族主义”运动,推动了19世纪许多经典音乐作品的诞生;七、理查德·瓦格纳。瓦格纳是受李斯特影响最大的作曲家,也是李斯特的女婿,他是19世纪晚期的音乐巨匠,虽然在作品中借用了许多李斯特的技法,但瓦格纳音乐中的旋律远胜于李斯特。 本集纪录片除了带领观众探究了这一时期音乐风格的发展,还加入了同时期丰富的音频、视频资料,以及大量的美术作品,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仿佛身临其境,观感极佳!
2020-12-4 拖了很久才看完,反正即使有字幕也看不太懂那么多乐理知识了
「沿袭」和「回溯」的游戏。
自学过几本乐理以后,总是对其中的各种和弦以及各种变来变去的头大,所以一直想了解音乐的历史,买了几本厚厚的音乐史书,倒也没有合适的心情读下去,今天刚好看完这个音乐的故事,也算是简单的梳理了一下音乐的出现、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以及各种音乐技巧、标准、风格等等融合交叉,稍微平复了我之前的很多困惑,又可以开开心心的玩音乐了。。但愿我的原创歌曲早点出来----慢慢来吧
第一二集涉及古乐,虽然基本都是些入门级的作品和作曲家,但是从另外一个层面看还算不错
音乐,好难。。
Howard Goodall也太全能了,弹琴唱歌样样能来,脚本也写得很好,种草了好多没接触过的音乐类型(但是一说乐理我就犯困啊啊啊)。《布兰诗歌》的创作背景竟然还跟纳粹有关,虽然一说出来也变得很合理了……
牛逼
Howard Goodall的思路很清晰,有讲乐理有讲时代政治,措辞和运用的比喻都很贴切,相当不错的普及,而且不失幽默感。
各种艺术的共通点是什么?乐由心生,人变了,音乐才会变
信息密度高,一集看下来都有点消化不良。每隔两年应该重新复习一遍
前面就挨个膜拜古典大师,兜兜转转到最后一集,我还是不得不对着虫大喊出一句:fuck it!pop music rules the world!!!!💥
比起过去的世代,我们更容易识别巴赫的要求。我们只要按下“播放”键,就能出现无数的风格、声音与听觉色彩,那些回音和声响仿佛透过一扇开启的窗户迎面扑来。我们就好像拥有千百种游戏的孩童一样。终于,我们抵达了一个目的地,在那里没有人会告诉你应该喜欢什么或不喜欢什么音乐——只有一个令人雀跃的简单规则:“播放”(play)。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QNuUaKJvEpoP4OTYb2NQ8lihO--M1J99
讲解很专业又不失幽默感 音乐小白也能跟上
一鼓作气啃完了
几乎超越了市面上的音乐史著作,不从风格和流派角度梳理音乐思潮,而是紧扣音乐本身,抓住那些为音乐史贡献了新因素的作曲家,并考究这些新因素中真正的原创成分和因袭关系,不发空谈,不谈主义,非常耐看。
力薦!對古典樂小白來説,樂理知識的講述非常直觀清晰,大叔對諸位音樂大師的吐槽也相當精準到位,哈哈哈哈哈~
开场曲Poker Face。(1)发现篇:纯四五、大小三。(2)创造篇:和声进行,重力效应。(3)优雅与感性篇:一四五和弦,红白蓝三色。(4)悲剧篇:博斯《人间乐园》。(5)反叛篇:蓝色狂想曲,交响情人梦。(6)流行篇:披头士,极简风。
主持人较为偏重李斯特、瓦格纳~本Bach迷有点不爽~当然,他还是相当开放、包容,不会搞鄙视链那套。这片有个特点,每个阶段的音乐,比如巴洛克、古典主义时期……会配以相应时期的绘画作品,不仅能更好理解那个时代音乐、绘画的整体艺术风格,也能帮助记忆,比如看到绘画会联想到对应时代的音乐,反之亦然。后面对现代流行音乐,尤其是美国黑人音乐的分析,提到了华工的影响,是多种文化交流后的产物,蛮有意思。以前看的,补记,忘了不少。当然,这种纪录片不可能只看一遍,没事拿出来温习。
这人家得学一年的西方音乐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