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

记录片美国2023

主演:约翰·威尔逊

导演:约翰·威尔逊

 剧照

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 剧照 NO.1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 剧照 NO.2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 剧照 NO.3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 剧照 NO.4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 剧照 NO.5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 剧照 NO.6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 剧照 NO.13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 剧照 NO.14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 剧照 NO.15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 剧照 NO.16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 剧照 NO.17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 剧照 NO.18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 剧照 NO.19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25 05:08

详细剧情

暂无简介

 长篇影评

 1 ) 生活流

经年海量素材积攒而成的vlog,却仿佛跨越国界的共享日志,导演从未对每一个问题事先做什么主观带入,但精心安排过的每一个镜头,普通人细碎寻常生活中的趣味和哀伤就这么迎面而来。也许人人都有生活的哲学,又也许人人都不愿有太多脑内战争。从未想过有一天,看着轰然倒塌的脚手架,心头也会涌上莫名的感动。生活不是纸上谈兵,不是自毁程序,不惧怕无常,不逃避忧伤,不对人生羡,不放弃自在。希望你我低谷的时候,这部纪录片能给我们一些能量。

 2 ) 边看边写

ep1:how to make small talk? 后现代社会意义感的丧失,说不上开心,说不上难过。 人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很多人、很多物、很多事,但却无法与他人产生联结,还是那么孤独。空虚是不会被酒精、毒品、性爱和百无聊赖的恋爱填满的。 ep2:how to make scaffolding? 脚手架的存在是为了保护人们不被从天而落的砖头砸死,但再多的脚手架都不能保障城市中生活的人永远安全,我们总会被生命中的无常击倒。 我们讨厌现状,但又害怕改变带来的恐惧,只有等到忍无可忍,才会采取行动。 脚手架也分三六九等,genteel的街区会搭起纯白的架子,尽可能地为购物者提供良好的体验。 You can only work with what you got.虽然脚手架很丑,但人们还是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把它变成不同的样子。

 3 ) 自得其乐

我曾经写过一篇读后感《人间很可爱,且读梁实秋》,生活很有趣,那就看《十万个怎么做》该纪录片讲了有趣的曼德拉效应,还有发生在纽约脚手架的故事。

台词:历史记录与集体记忆不符的现象

你越去挖掘,越会发现不一样的东西。

要解决一些你不喜欢的事物其实很简单,因为,如果你绝不承认你对什么东西有不满,那,你就不需要做出改变。我们多数都不会在产生不满时声张,然后问题就会越来越多,最后,你也没法想到会有什么改观。你可以以结束一段让你一无所获的关系或者你干脆就赖在其中,再不出来,因为这实在太难过,翻不了片啦。

如果你建了太多的脚手架给自己,你终会埋葬于此,但如果我们尽我们所能,一点一点拆掉它,最后,全部都会消失的。

攀谈是社会的调和剂

而真正会攀谈的人,知道要怎样抑制那种表达,假装情绪稳定。

所有的关系会是同一个轨迹。

 4 ) 纽约客的日式Vlog

几乎每集的开头都是Hey NewYork,那些若无旁人的自在路人,脏乱的地铁和街景,当然还有无处不在的脚手架,无不提醒你这里是纽约。但John Wilson的故事讲述却特别日式,微小,絮絮叨叨。日常得不会引起你的注意,但一提起却很有共鸣。

随便记几点随感。首先从整体风格而言:

  1. 拍vlog是件很微妙的事儿。看似vlogger应该是“最懂生活”的一批人,但是就我自己的经历而言,拍vlog却会让你失去“生活”,进入一种“剧场”。人可能天然在“被观看”时会有隐藏自己的倾向,取而代之一种表演欲。作为拿着摄像机的人并不会好到哪去,会变成“导演”,脑海自动升腾出剧本,自我实现的预言。而不是一种自然状态的生活。因此在家具覆膜一集,室内设计师直视拿着摄像机的John,两个人之间其实是隔着胶片的。她对John说到,拿着摄像机时,你是一种抽离的状态。有的时候你可以放下摄像机,只要做John就好。
  2. 这是本视觉化散文(《文化苦旅》预警),不得不感叹John是真的“视觉语言”大师。视觉和语言拆开来,他的旁白稿和画面简直完美衔接,让人忍俊不禁。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分摊餐费一集自说自话地抱怨不公平的分餐,配的镜头是偷拍的隔壁桌一个陷入沉思的小哥的表情,镜头长达至少三分钟,仿佛真的是小哥本人的OS。

其次从分集剧情来说:

  1. 先说资源难找一点的脚手架和家具覆膜指南。这两集啊,禁得确实不冤枉,特别家具覆膜指南,毫无准备。这两集的主旨是相似的,出于保护目的的产物会让我们失去很多东西。危险本身无法避免,所有痕迹都是生活的证据。
  2. 分摊餐费那集有太多偷拍餐桌的素材了,特别好笑。还有裁判协会的那一段。我觉得中国从来没有这种困扰,要么有人请客,要么完全AA,社会主义好。
  3. 闲聊和记忆力增强两集稍微没什么印象。记忆力那集学会了新的术语“曼德拉现象”。
  4. 最后一集,完美烩饭,谁能想到大结局居然如此正能量。疫情前后的对比居然就能把所有的分集主题串起来了。想到的事就要立即付诸行动,管他完美不完美。

 5 ) How to develop from a Vlogger into a documentary filmmaker with John Wilson?

这是我心中目前除Jonas meka之外最棒的对于生活的解构。

怎么small talk?怎么提高记忆?怎么AA吃饭?怎么搭脚手架?怎么做可口的risotto?

John Wilson有在很认真的和生活交朋友,半嘲讽半委屈地给出一个私人的生活指南。

你听或不听其实都无所谓,因为他也并未给出任何建设性的意见,也因为生命本来就不过一场浪费,一场空。而往往对生活如此悲观的人,又恰恰是在用全身力气在热爱着生活的人。

不过本指南于我有很建设性的意义,

一来,我开始学着John将自己每天的生活事无巨细的记在小方格子里。因为最近突然有的一个感悟,我对于自己正存在着(或曾存在过)的认知并不是来源于当下,也不是来源于某个汲汲渴求要追寻的理想。我的存在无限依赖着记忆——而我又是一个记忆如此之差的人,因而突然有些害怕对于被遗忘的日子仿佛从来没活过。尽管太过于纠缠回忆过往或许不是一件好事,John也在影片里吐露他记录了好几十本的生活没有任何意义,甚至回看起来还是一片空白。不过我还是想试试。

二来,创作角度,如标题所言,这个看起来像个vlog一样的自说自话,低清手持的街头巷角,能放在HBO上卖钱,绝非他看起来这么简单。credit里一长串的制作团队足以证明,这并不是作者简单心血来潮拿着相机随便拍拍配个旁白就完事的东西。 那么Vlogger和·John Wilson之间的分野在哪呢?

这个记录剧集特别的点在于,看起来随机且意外的事件比如:small talk那一集中作海滩偶遇的另一个格格不入的人,成为了尴尬的朋友,随即意外破解他心底的秘密;脚手架那一集中作者从纽约飞去另一个城市参加脚手架博览大会时途径的一座高楼,作者一边吐槽这个脚手架搭建的不太合格,随即在返回纽约后就在新闻上看见那座大楼倒塌的消息……皆为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惊喜。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是小说和电影编剧制胜的法则。而本片作为纪实类的作品,却能将这一点发挥到了极致,巧妙编织出生活,编织出偶然与必然,矛盾与冲突的交汇——生活是如此平平无奇却又充满如此多无关痛痒的波澜壮阔。

我看来这是一种很棒的创新,也能给观众带来一种非常诡异(in a good way tho)的观看效果。

其实观众公认的,覆盖面更广,影响力更强的纪录片多以《地球脉动》或《舌尖上的中国》为主,从外部,用较为客观的口吻来描绘“真实”的地球,描绘真实的火腿腊肉和包子饺子们,将物质世界的某一个切片制作成标本,让观众拿着放大镜细细品读——这是此类(及大多数)纪录片的作用方式。

而如同本片此类的第一人称纪录片,(我甚至想给其冠名为“自言自语式纪录片”),则是完全的从内部视角出发,从创作者,或者创作者塑造的这个第一人称形象出发,而观众拿着放大镜看见的,是一份心灵切片。

当然不能够将纪录片粗暴一分为二地割裂成为你中无我,我中无你的内部与外部这样两个块。纪录片的内涵其实非常丰富,所以有时甚至会令人产生一种错觉,是否只要拥有一个能够录制视频的机器(DV,数码相机,手机),进行真实的记录,就能称之为纪录片。这种错觉时常让我陷入沉思,如果这样放大纪录片的内涵去定义的话,是否vlog也能称之为第一人称纪录片在新媒体时代的一个全新变形呢。

或许又要从纪录片的本体论开始聊起,纪录片到底在干什么的?纪录片的目的是什么?或者纪录片到底是什么?如果我们将纪录片归入艺术的范畴,那么不难得出,纪录片的目的,if not the only one, 无区别于任何其他的艺术形态,是作者手中的一个工具,一种载体用来表达观点,用来处理关系,处理和这个世界的关系,处理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处理与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突然想到另外一部Banksy的纪录片《画廊外的天赋》(exit through the gift shop),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里也有相似的描述,片子的主人公是Mr brianwash,一位开vintage服装店热爱影像记录者,最终成为了一个融合街头文化和pop art的“艺术家”。Mr brianwash和John Wilson一样,是一个狂热的影像记录者,房间里堆着不可计数的录像带子,但如果没有Banksy,Mr brianwash记录的这些影像或许只能称之为vlog, 或者是私人的家庭录像带,而从vlog 到真正的纪录片作品之间需要跨越的一个鸿沟到底是什么呢?

John Wilson在他的这部作品里面其实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尽管从vlog的井喷到式微,也不过是短短几年的时间。从qq空间 部落格(文字),到Instagram(图像),再到vlog(影像),或许对于一个非影视专业从业者来说,影像成为了除文字之外的更顺手的新工具,用以记录与表达生活。

但我们需要更多的vlog吗?在视频内容无比冗杂过剩的时代,看千篇一律的脸对着镜头机械介绍我今天吃了什么,干了什么,用了什么牌子的洗发水完全无法激起我任何的兴趣。或许我们需要的是,更多对生活的想象力。

用影像去思考,去进行小写的我与big Other之间的无声对抗。

又或许思考意义本身并毫无意义。

 6 ) 记者的观察点,提出的一些问题很有趣

第一集,讲怎么闲聊

闲聊是在需要和其他人共处一段时间时比沉默更好的应对方式。

话题日常、美好,而不是负面的,又或者可以说是没营养的。身上有显眼的地方可以给其他人找话题,拍一下对方肩膀可以表示自己中断话题走了,追逐大多数人的兴趣爱好来增加话题。甚至为了拉进距离、接话可以不必说真话。有目的的交流时不接题外话,直接了当的奔主题。

主持人可太接近普通人了,内向,因为不善表达给不了女朋友想要的爱情然后分手。社恐,逃避社交,不能自如接话,甚至在最好的朋友之间都没谈论过前女友的话题,明显他的朋友对与他交流这个话题感到不适应。为了缓解心中的烦闷又或者是增加谈资而孤身去旅游。常常与周围格格不入,在旁人看来稀奇古怪,难以理解。想要倾述却无人可说,透出屏幕的孤寂、尬尴、淡漠、游离于人群之外。为了融入而去干些不感兴趣的事情。

像一个外星人理智地研究如何融入人类一样,最后得出要找到对的人倾述,及时清理负面情绪,你的生活就会恢复美好。

怎么说呢,一个人干自己不想干的事情,肯定整个人是不自在的。那种来自心底的抗拒交流和不适应,别人是感受得到的。

所以没必要逼自己融入,没必要逼自己去干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在干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自然而然就能遇到志同道合的人。

没人倾述可以写文字啊,这是个很好的解闷方法。

不知道怎么接话的话,沉默就好了。认真注视和倾听对方,让别人感受到你的关注和用心倾听,这样两个人相处也不会尴尬。

我们在业余时间应该是关注自身想去干什么,而不是应该去干什么。相处时把注意力都放在“我喜不喜欢这个人、这个群体,我想不想加入他们”上,而不是“对方喜不喜欢我”,这样也能让自己更自如。

真诚,友善是基本要点。不侵害他人权利的同时做自己。

像说假话应和方面,如果只是萍水相逢那还好,如果是想深交,那还是得保持真诚才能让你获得真正的友谊。

第二集手脚支架

毫无疑问,手脚支架如果是临时用来保障安全或者装饰还行,如果长期使用,那只是建筑的外部一种延伸,并不能保障安全。

如果真的要保护人们不被坠落物砸的安全,应该定时检查建筑情况,然后爆破拆除才对。

第三集 关于记忆

嗯……记忆宫殿的记法在最强大脑里听过,也尝试过,但我感觉还是要记忆,只不过把东西转化成了图片,图片再进行联想,这和记本来东西没区别吧。可能不适合我,哈哈,采访的这个记忆冠军回答好敷衍。

曼德拉效应我倒是也听过,也有过记忆和周围人不一样的情况。我对我的记忆深信不疑,但我看了梦的解析之后,更认为这是我梦中的场景。或者说,我的记忆被我自己无意识的串改了。离那件事已经有五六年了,因为太过迷惑,直到现在还有印象。我是倾向于唯物主义者,但我对平行宇宙什么的包容性也很强。也挺有意思。如果只看视频里的那些证据话,太具有主观性。还是记者拍摄的麦当劳气球那块的解释有理有据。

的确,如果所有东西都记得一清二楚的话,想记得不想记得的都记住了,那很痛苦。听说天生有这样记忆超强的人,他们都活不长久。比起放下过去,忘记反而能让我们自己过得更好,记得想记的,忘记不想记得的。携带筛选过的记忆前进,总比事无巨细的记得前进的轻松。双刃剑吧。

第四集关于保护罩

包皮很容易藏细菌然后发炎,对女性和男性都不好,这个他们不知道么?😂

为了保护某个重要的东西不被破坏而套上保护罩。

嗯……这让我想起《社交服饰》中关于牛仔裤的一集,就是那些复古的牛仔裤正是因为使用过痕迹才让它们变得独一无二,变得有故事感,可以表达自己的个性。甚至日本牛仔裤那一集,牛仔裤的颜色在使用中某个部分褪色很多,这是你使用过的痕迹,这件裤子因为你的使用而独一无二,才变得有意义。根据裤子的痕迹猜测前主人与这条裤子的故事,赋予了它价值。

所以用不用还是看个人想法吧,我是觉得买了的东西就是用来用的,而不是供着,但如果买来主要是为了炫耀,那珍藏也没问题 。

第五集 如何aa

中国聚餐好像是大家都点一两样,点的都是在场多数人喜欢吃的,然后一起吃,平均付钱。或者轮流请客。

也遇到过口水翻飞的情况,比如水煮鱼,n多人直接拿自己吃的筷子在锅里搅拌,那个菜跟洗筷子水一样。这种聚餐我都会吃的很少,去也主要是给面子。但哪能天天给面子,去了一次两次,最多三次就完了。下次再邀请直接说想去吃别的,你们去吧。

至于朋友在他生日会上刷税卡的事情,我感觉有可能是记者太敏感了。如果是真的很在乎记者的朋友,听到他觉得自己把他的生日会当偷税的工具,会很伤心吧。不过也可能是作者没有感受到他们的用心。偷税倒也不必聚餐才能享受,按记者展示的那样,日常开销,只要想就可以。

记者这个人情感很单薄啊,他没有感受到别人的真心,会不会是因为他自己也没付出过真心?也没让别人感受到真诚。他和他的朋友们很缺乏沟通吧?他或许需要的是换个朋友圈?

整个旁白很少情感流露,他把自己的情感封闭起来,避免受伤害。敏感又多疑。没有期待就没有失望。

至于偷税这件事情,真的是靠个人自觉了,公平这件事也是。打包吃回本这个思想哪里都一样啊,笑了。

第六集 如何做好意大利烩面

以做烩面为主线,但重点又不在烩面,是生活环境的变化,是烩面所代表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真的表现了计划赶不上变化和物是人非。

想做什么应该当下去做,而不是徒留遗憾。

第六集是疫情初的样子,好奇现在他们的环境怎么样了。

 7 ) 接地气版Woody Allen,宅男版Carrie Bradshaw, "屎尿屁"版戈达尔

看第一集的时候就想推荐给所有人,因为太好玩,甚至舍不得一口气看完。 每一集都由John Wilson相同的旁白开启,“Hey New York”(你好哇 纽约)。面对世界上最为人熟知的城市之一,对创作者而言,这里还有什么? Nerd气十足的导演本人举着相机走上纽约街头,他有点丧又野心勃勃,他想记录下自己生活中的一切,同时,他“想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来拍摄纽约”

而他在某种程度上的确做到了,用最spontaneous、最随意的”傻瓜式“记录素材,二次创作出令人拍案叫绝的作品。明明是我们熟视无睹的人群、街道、地铁、餐厅、超市,竟然都被他编成了一幕幕彼此关联的日常戏剧。

这部带点神经质的絮絮叨叨的短剧,似乎需要花一点时间看上一两集才能明白它是什么。这些无法被简单归为「纪录片」的视频总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又总在结尾处真情流露,让准备好一笑了之的观众们无法不正视生活本身的诗意与深邃追问。 第一集标题是Small Talk(闲聊),John Wilson在节奏飞快的纽约城里四处晃啊晃,看纽约客们都是如何闲聊的。 他飞去坎昆,偶遇了一个独自前来参加狂欢派对的男人,闲聊的最后却是他告诉Wilson自己的好友一个月前自杀了,Small talk变成了heavy talk。”It's brutal, man“,纹着大花臂的及时行乐者眯起眼睛说。 后面一集比一集脑洞大开,从「脚手架架设指南」到「如何给家具覆膜」「如何增强记忆力」,标题看上去越实用的,内容越出人意料,根本猜不到半路跳出来怎样的人物和故事。

最后一集的拍摄背景是新冠疫情爆发之初,Wilson像个脱口秀大师,把前面五集出现的主题一一call back,也提醒着我:前面的五集,其实是他过去两年的生活。

我太喜欢导演John Wilson了,因为他拥有我既欣赏又嫉妒的能力:持续在日常中发掘新奇,永远保持着敏感的观察力和新鲜视角,能把隐藏在生活每个角落里的古怪、荒诞、牢骚、温柔、伤感悉数挖出,一顿乱炖后,端出以小见大的奇妙。 同样是纽约电影人,John Wilson像一个接地气版的Woody Allen,他把暗中观察与犀利思考从中产阶级的精神生活移到街头和普通人的家里。剥离了红酒、文学、知识分子高谈阔论这些小资产情调的生活本身,竟然还是很动人,值得细细观看。 Wilson也仿佛我爱的Carrie Bradshaw宅男版,一次随机散步都能引发他浮想联翩——“I couldn't help but wonder...”

他甚至让我想到那个沉迷拼贴手法的戈达尔,他们都以某种方式创造了画面与内容之间独一无二的关系,只不过一个关于革命与浪漫主义,一个关于不着边际和“屎尿屁”。

他还让我想到了《假装我们在城市》里的Fran和五条人的歌。

John Wilson在采访里说,“我一直有一种冲动,就是把我生活中的一切都拍下来,然后把它做成艺术。” 从今年开始,我重拾写日记的习惯(以前也断断续写过几年,但从未真正找到写它的动力),我把我的日记叫做#Todaywellspent(今天好好过)。本质也就是普通人的流水账,我试图每天花一点时间,写下今天见到了谁,发生了什么对话,吃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我也尝试在日常中抽丝剥茧出一丝新奇,例如去餐厅的路上看到某个路牌很像鬼脸, 爬山时在半山腰看到一把凭空出现宛如佛像的椅子。

日记写着写着,我发现原来每天的生活还蛮有意思,即使是在「朝九晚五打卡」的上班族时期,一天的信息量也常常会超过我的想象。

直至今日,在世界上最伟大的一些城市居住过、也旅行过十几个国家之后,如果要问我哪一段人生过得最多姿多彩,我大概仍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纽约。

纽约当然是激动人心的,这个巨大容器本身吞吐着无限可能性,但我仔细一想,其实更可能是因为在纽约的那几个月,我每周都在写「纽约客」专栏,把这一周的吉光片羽统统记录。即使只是一个在公车上跳舞的乘客、一位因为买二手家具闲聊起来的台湾老奶奶、一支在时代广场地铁站即兴演奏的乐队,或者一个枯坐图书馆时因为观察他人而突发奇想的念头。

或许还是刘瑜在许多年前写过的那句话,「我相信是一个人感受的丰富性、而不是发生在他生活中的事件的密度,决定他生活的质地,是一个人的眼睛、而不是他眼前的景色,决定他生活的色彩」。

而当一天发生的大事小事,外界环境扔给我的所有互动和在我脑海里弹跳的所有想法都被记录时, 当我认真对待每个灵光一现时,或许我才能说,这一天是well spent的。

大概,生活能够承载的想象没有尽头,用John Wilson自己的话来说——“从固定一个电源插座开始,到火山边缘结束”。

 8 ) 个人观影指南

ep1 How to make small talk 闲聊指南

在MTV的现场,因为背对着人群,所以每一个镜头都拍到了他,除了歌手的脸就是他的脸。

念白说道“生活中会有负面情绪,你需要筛选出来,然后扔掉”,对应着铲起猫砂冲马桶的画面。

ep2 How to put up scaffoldding 脚手架搭建指南

给脚手架小哥按工种命名的时候特别好笑,“roll-dog”负责开车带人在不同地点转移,被字幕组称为“好机友”哈哈。

纽约市民找到了脚手架的使用方法:客厅、卧室、洗手间、健身馆、棋牌室、办公室。

随处可见的脚手架,本应是保障行人不受到飞来横祸。但实际上,随着脚手架越装越多,对脚手架的日常护理和检查,也在额外支出这个城市的财政;否则,脚手架就变成了飞来横祸本身。应该把脚手架往更好的更艺术的方向改进吗?抑或是,跳出脚手架这个框架,找到更适合保护这个城市和市民的方法。

ep3 How to improve your memory 记忆力提升指南

念白说道“我的记忆力不好,这让我很没有安全感”,画面是一个路人的头,白色长发却顶部秃秃。

马上接“所以我在记录”,一整个柜子的录像带。还有五个黄色的笔记本,翻开,一个个小方格里面藏密密麻麻的小字,很仔细地凑近才能看清今天发生了什么。但事实上,认真读完反倒会让自己陷入自我怀疑,真的有发生过这些事吗?

用记忆宫殿法来记忆购物清单,每一件商品都对应着离谱却有共同点的街边物品。

到了商店,自然而然开启了「曼德拉效应」的篇幅,从商店男子的介绍,以为要进入思考了,结果转头竟然错入了电影片场,感觉很戏谑。参加讨论会,内容推到这里感觉开始要往诸如平行宇宙之类深奥的地方走了,落到了自己拿贴纸去改变现实中可能被记错的商品名。

「如果你今天过得不好,没关系,明天的记忆会美化今天。」

ep4 How to cover your furniture 家具覆盖指南

养猫了会发现,如果没有给猫咪足够的磨爪子工具,它就会盯上家具,尤其是沙发这种毛茸茸的、巨大的。但没想到NYC竟然是用塑料透明罩来裹家具,虽然能看到内馅儿,但使用体验一下子下降了。对比起来,本土群众用五花八门的针织物覆盖家具就显得「温暖」很多,何况还是手工的。

很有趣的是,卖塑料罩的店家,自己家里不用。

人用塑料罩防止小动物或者汤洒等意外,而城市则有自己的办法来防止人这个意外。椅子隔板越做越高,为了防止流浪汉躺平睡个好觉。酒店外的直角弯围栏,为了防止人因为抄近路而踏入自己的私有土地。相当尖锐的自制障碍物,在这个城市里随处可见,仿佛它想告诉你什么,噢,原来是FxxK YOU(画面)

甚至,由这个「覆盖与保护」的主题,找到了一个试图让包皮重新生长出来的公益组织。

ep5 How to split the check 账单分摊指南

聚餐分钱是个问题,尤其当那个点了四罐啤酒的酒鬼要求AA酒钱时。

那位坐在餐厅里的男士,把鸭舌帽推到头颅,一手托着腮,满脸分不清愁还是倦,观察同伴在分账单。这一段画面真的太写实了,和念白陈述的账单苦恼完全一致。

去裁判聚餐的时候,我竟然也怀有一丝期待这会是完全公平的聚餐。事实上裁判遇到钱也变回普通人,锱铢必较,打包汽水填补餐费。

ep6 How to cooke the perfect risotto 完美意大利烩饭烹饪指南

本以为是给房东太太报恩,期间展露了炸厨房的技艺。结果放置在新冠的背景下,变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宝贵联系。这不是意大利烩饭烹饪指南,是完美邻里关系升温指南。

以上是观影后印象比较深的一些桥段,很日常,但却在精巧的叙事和不可多得的画面中突出了荒诞和戏谑,几近还原了日常生活的模样。

John Wilson属实是鬼才呐。

 短评

孤獨的人觀察力最強,而且關注點會比較奇怪,可能看似無聊沈悶,但是能自嗨。

2分钟前
  • *
  • 还行

把月曜、发国新浪潮和一个nerd放锅里煮,会获得本剧。嫉妒到不想给五星

6分钟前
  • 🍞
  • 力荐

最搞笑的剧本来自于真实,比如《波拉特》;最高级的幽默莫过于讽刺,比如《pretend it’s a city》。本片两个都做到了极致。一本正经搞笑,搞笑中透着些许丧,丧中又带着某种哲理,配上nerdy宅男画完音,直戳心灵。最后半集首尾呼应加升华,从五星提到了六星。Thank god,这种片子真是可遇不可求。

10分钟前
  • 小羊不亦乐乎
  • 力荐

爆尬之中又有一丝寂寞,平中见奇,发人深思……满满的Nathan For You之geek感,还以为是Nathan Fielder恶作剧伪造了一个身份在说话,一查原来真有John Wilson此人。

11分钟前
  • ハヴィエ
  • 推荐

约翰·威尔逊总是有他独特的视角和幽默感,而且又很巧妙地呈现出来。而在开心了五集半之后,最后却突然滑向伤感。

1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应该是自媒体时代内容生产的最佳范例吧

15分钟前
  • 鸡头井。
  • 推荐

Nerdy weirdo白男的旁观视角纪录喜剧片和写给纽约的情书。每一句话都能有一个对应的片段这是有多少素材啊…回味无穷,有跟High Maintenance一样的energy,两位主创估计能做好朋友吧。(看出他跟我住的地方在同一neighborhood,不知道能不能撞见呢

17分钟前
  • 倪克斯
  • 力荐

怎么办从看到纽约人对街头遛猪见怪不怪那刻开始憧憬了,感觉是很适合怪人生活的地方。

19分钟前
  • 羊皮糖
  • 力荐

看完好想自己拍。p.s.放到上海或者广州能拍出来,北京永远不可能。

23分钟前
  • 康堤
  • 力荐

目瞪口呆 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tv show

25分钟前
  • oo!oo
  • 力荐

纽约漫游者,或是影像单口喜剧表演艺术家。因为絮语的体裁,所以作品和作者是高度同一的,Wilson很难在镜头前伪装出一个人设,而观众爱死了他的那些奇特的联想和微妙的尴尬——我们知道,他是谦逊的,善于在无聊日常里发现有趣细节的,因而可以信任的。每个主题下盛放的是孩童般的好奇心和成年人的生活困惑,而他有刨根问底的精力和深入思考的毅力,于是每次升华都是那么自然,给予我们解决问题的全新角度。笑足了五集,然而在季终猝不及防地大哭了一场——新冠入侵、被迫隔离,时刻陷入失去的恐惧之中,所爱之人离我们愈发遥远。愿你我都能更勇敢,愿善良的房东太太永远健康。

27分钟前
  • 晚不安
  • 力荐

John Wilson拍得太好了,是21世纪的浪荡子,影像时代的漫步者。

31分钟前
  • fushia
  • 力荐

看到他写得满满的日记本就懂了为什么他能拍出这部片,有趣的生活需要有趣的灵魂来发现

34分钟前
  • Aviana
  • 力荐

神一般的影像表达形式 so much more than vlog 会讲故事的人太牛逼了

35分钟前
  • Jus
  • 力荐

表面看似很丧,但实际上充满了奇怪的正能量?

38分钟前
  • 小虎队解密卡
  • 力荐

作者对生活的解析如同他对素材的捕捉利用一样敏锐

43分钟前
  • 睿蕊
  • 推荐

爱到跳楼,辞典型纪录片,整合素材的能力简直是未来机器人水平。生活没有剧本却如此情景喜剧!socially awkward nerd的遛弯总结,虽然你已经不再是从前那个纯粹主义者了但你依然能感受到这份纯粹快乐!最后一段call back太强,像是揉面团一样拉长成六个三十分钟的深情凝视,爵士乐一样零碎的漫步迎来舒缓的收尾更爱纽约一点,我紧握他手说:you are so my SOULMATE,hiya NYC,empire state of mind

44分钟前
  • 根斯巴克连续体
  • 力荐

请认准「英美剧漫游指南」的翻译,不认准也没办法,因为只有我们翻译了😂。这是英美剧漫游指南的首次翻译,完全出自对本剧的喜爱,NEW字幕组网站有全6集,B站有其中4集(某2集不给过我们又不想打码)(update:弯弯字幕组也翻译啦!)

46分钟前
  • 陆小鸟
  • 力荐

Joe Pera + Nathan Fielder 2020 年的写实主义经典

47分钟前
  • Jin
  • 力荐

🧡💛💚💙可能就是我一直最想拍的那种美妙狗屁吧💙💚💛🧡

50分钟前
  • crankyanny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