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罪

大陆剧中国大陆2015

主演:内详

导演:五百

 剧照

心理罪 剧照 NO.1心理罪 剧照 NO.2心理罪 剧照 NO.3心理罪 剧照 NO.4心理罪 剧照 NO.5心理罪 剧照 NO.6心理罪 剧照 NO.13心理罪 剧照 NO.14心理罪 剧照 NO.15心理罪 剧照 NO.16心理罪 剧照 NO.17心理罪 剧照 NO.18心理罪 剧照 NO.19心理罪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8:11

详细剧情

方木是绿藤市公认的犯罪心理学天才,在与警察邰伟联手破获一起离奇的校园连环杀人案中,经历了他一生难以弥合的创伤,因而颓废沉沦,甚至自欺欺人地选择将一切遗忘。然而魔鬼的挑衅却从未停止,又一起神秘的连环凶案让方木身陷囹圄。他不得不撕开自己永远不愿面对的伤疤,凝视自己内心的心理罪,与身份诡秘的魔鬼缠斗……罪犯心理到底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凶手为何与自己的黑暗面如此相似?魔鬼与天使的分界为何不再清晰?方木被迫站在了宿命的十字路口……是凶手更加狡猾冷酷?还是方木更加深不可测?一场天才之间以死亡作代价的猫鼠游戏已经展开,答案你永远猜不到……

 长篇影评

 1 ) 娴熟悬疑,精品猎奇

文/梦见乌鸦
   
    今天特别推荐一部网剧,爱奇艺的《心理罪》(一提爱奇艺就觉得像软广告,但真的不是啊,本来就是在爱奇艺上的看得,没法不提啊)其实本来叫我看网剧我是拒绝的,因为前一阵看伤了,网剧看得太多所致,且类型稀奇古怪,爱情、日和一堆,其中有几部不错的,但一路下来真的有些疲惫了。但这部《心理罪》却是例外。值得推荐的地方在于两点:其一这是一部少见的犯罪悬疑类网剧,其二制作水平当真不俗。

   尽管开场白有些软文的味道,但《心理罪》真心是一部非常特殊的网剧,起初看该剧的动力倒是不是因为该剧的原著,雷米所著的同名畅销小说尽管名声在外,但这次还真的没有看过,看该剧的动力还在于编剧顾小白,毕竟在影评圈子里,顾小白的名声在外,也是由影评人转型为编剧的成功例子。

  对于一部网剧来说,选择一部犯罪悬疑类题材其实是有一定难度的,如今网剧类型最多的大概要属于爱情和喜剧类,要么是如《小野兽花店》这样的偶像气质的爱情剧,要么就是如《万万没想到》这样的日和范喜剧,记得去年有一部《灵魂摆渡》倒是走得惊悚路线,但还是中小成本制作。而且在国内的大环境下,犯罪悬疑类型的作品一直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除去制作层面的上的经验不足之外,对剧作上的要求也是极为苛刻,要知道国内很多网友对国外经典悬疑电影几乎是如数家珍,最起码《名侦探柯南》当年一集的水准就要比国内如今很多同类电影要强,内地方面在悬疑类型的作品上的人才稀奇直接导致如今的同类电影真心营养不良,如去年的《全城通缉》就是典型代表。

  《心理罪》的原著在网络上评价很高,追这部剧的同时也要找找原著看了,但此乃后话。单说这部网剧,目前刚出了两集,但剧作结构和人物搭配非常成熟。一起猎奇杀人事件引发的疑点,两位男主角的配置,乃是同类作品中标准的路数。不可否认的是该剧的结构和角色配置都是在借鉴国外作品,这一点并不新鲜,但这种成熟的结构正是国内作品中所欠缺的。就拿两位主角来说,一位果敢逗比的侦探邰伟+一位高智商高冷的法律学研究生方木,邰伟负责大量的动作戏和搞笑段落,而方木负责案件推理,同时也有着心理不成熟的因素在里面,一冷一热,性格互补的搭配就这样出来了。尽管故事还没有充分展开,但这个合作方式却是很多作品中惯用的角色搭配,方木的推理和他心中隐藏的黑暗过去,邰伟一根筋的性格但有拼命三郎的本色,两位角色各种都有自己的缺陷,单独拿出来都无法进行下去,但两人合作却可以推进剧情,这样的角色搭配可以参考美剧《疑犯追踪》,该剧开场那一起残杀女性事件就是二人初步合作完成的,目前方木由于个人原因一直在抗拒着合作,同时也给该片主线“吸血鬼事件”埋下了伏笔。

  另外值得关注的就是制作,作为一部网剧可以看出该剧在制作层面上是下了工夫的,首先开场的追逐戏,动作场面极佳不输于美剧,甚至比国内很多电影都要强,另外就是故事节奏推进张弛有度,标准的电影化模式,更突出的是该剧的色调,阴暗比、纵深场景和镜头感完全是电影标准,以邰伟的特写镜头为例,面部明暗对比,周围场景的淡化这些元素是典型的电影色调处理和灯光手法,完全不同于一般电视剧的画面,能看出该剧在制作方面完全走得是电影化格式。我不太了解该剧的制作班底,但这些娴熟的影响风格让该剧顿时显得高大上,制作精良。

  因此得见,《心理罪》在原著的基础上,经过了编剧和导演的处理,让该剧至少在目前阶段显得非常可靠(以后如何发展就不得而知了,因为没看过原著),但至少从前面来看水准是不俗的。前两集故事从节奏和动作戏方面都非常值得推荐,悬疑气氛做得很足,不过故事还没有展开,人物关系暂时点到为止,假如随后的故事能如前两集这样水准甚至等到故事展开之后会更加有料的话,该剧就非常值得推荐。而且作为猎奇类悬疑,电影有些血腥重口味场面,这一点是出于个人喜好问题,因为俺的口味就比较重。

 2 ) 莫名其妙的情节,诗词散文般的台词

忍着用正常播放速度看完未删减版,没有看小说原著,就不作比较了。画面还不错,色调都挺好。但故事来说,顶多十几集的内容,拖拉到24集,少点耐心都要弃剧。

先不论犯罪心理侧写(criminal profile)通常要团队合作,互相提观点,互相质疑,再定出结论才更准确,而警察又为何不找已毕业的,在职的,相关专业的心理学者帮忙,而要听一个当时只是法学系的在读学生的意见去破案(本身又没有相关履历,又不是有人力荐),主角本身已经不像是在分析推理了,简直就像占卜,每次给警察讲个人想法的时候,都言之凿凿,仿佛是一个上级在讲解旧案例,而不是在推理推测案情。一个法学系学生,直接对着警察这么拽,完全不像是大三学生,新出茅庐的警察都没这么不懂礼貌的。而邢局长,对男主基本从头到尾都言听计从,一开始还以为是他亲戚呢。

1. 强奸案。推断出犯人穿衬衫也就罢了,还很绝对地说是白色??到底根据什么断定是白衬衫的,难道没有其他的颜色的衬衫吗?被害人指甲被什么东西折断,一定要是手表吗?戒指不行?手链也不可以?袖口的纽扣行不行?心理侧写,只可以大概给出一个方向范围,例如学历高还是低,性格外向还是内向,生活态度之类的。直接来个戴眼镜,高中学历,是怎么回事?男主有上帝视角吗?

2. 吸血案。第一次看到在没有目击证人和监控拍到的情况下,居然都可以有一张和嫌疑人极像的画像出来,而且还凭这画像找到见过犯人的证人?虽然中文翻译成是“画像”,但不是真的能用笔画出来那种吧。一开始分析说犯人有血液病,后来证实那嫌疑人已经死了,又改口说是亲戚,还信誓旦旦说自己不会猜错,那之前猜的是病人,不就已经猜错了嘛,人家凭啥还信你?

最后的抓捕,犯人在忙着摆弄装血液的瓶子,又没有直接威胁人质,一大群警察都到门口看着了,直接冲进去抓不就完事了吗?非要爬屋顶,从窗户跳进去,关键还没有成功制服犯人,依旧让他有机会用刀子挟持人质。然后这时候男主用手机播婴儿哭声吸引犯人。这哭声男主一路上已经开始在下载,绝对是掐指一算,觉得需要用到的。那犯人听到婴儿哭声和男主朗诵般的引诱话语,都离开人质走向窗口了,那群警察居然还愣着??通常犯人挟持人质,不是应该一有机会就马上击毙犯人保护人质吗?难道警察没带枪?纯粹就为了等男主出来,上演只有他才能制服犯人的桥段?逮捕犯人后,人质父亲欣喜地抱起女儿,站着,喋喋不休的说着“还活着”,就没想过女儿被抽了血,有没有失血过多,有没有细菌感染,不赶紧送医院检查吗?亏你还是个警察......人质小女孩被救,进医院救治,人家也没表现出害怕狂哭什么的,男主却跑去跟她说被绑架是个游戏不需要害怕??如此误导,下次再遇到危险,那小女孩还不直接热情地扑向犯人怀里?危机教育很重要,难怪现在那么多小孩子出意外不懂自救。那小女孩的家长应该抽男主两巴掌才对。

男主去和犯人谈话,居然问出“你那么在意自己的生命,为何不在意别人的生命?”的问题,难道他不知道有“自私”这个词?何况对方还是精神病人。真不敢相信男主是读心理学的。

之后学校开大会估计是表彰吧,居然在不经男主同意,甚至没有告知他的情况下,让他上台讲感受,真不怕会被其他一些变态罪犯报复,甚至选为对手吗?而且把所有功劳往男主头上扣,是不是太浮夸了?就差把他当神供奉了。男主在大会的讲辞,简直就像散文一样,怎么看都不像是临时上去讲的,通篇点名感谢乔主任,感谢警察,就唯独没点名提及让他清醒的女友(虽然那是他幻觉)。还有,乔主任不是让他讲述吸血案的感受吗?怎么来了个自我检讨?完全没提过吸血案件。还一群警察(真没其他案子需要办,闲到来学校开临时表彰大会?),一群校领导,上台合照,如此高调的一个学校大会,真让人厌烦。

3.三年前的校园旧案。男主单凭一张借书卡尚有相关人员的名字,就断定受害人共同点是“基地班/尖子班”,难道只有这一本英语语法书大家都借过吗?共同看过的小说呢?共同去过的饭店呢?共同去过的店铺呢?不都可以是共同点吗?不经过仔细的调查,就说这是“唯一”的联系。邰队长说得对,男主真的“迷之自信”。

直接要求警方派人24小时保护借书卡上的人,尖子班各个系都有,就算可以把所有卡上的人集中在一起保护,那要保护多久?大家都不用上课不用生活了?总共又要多少警力?这会引起恐慌,会打草惊蛇,男主都不考虑吗?警方不答应要求,就说自己去保护,其实只是一心想接近自己的女神罢了。而男主所谓的保护,只是召集各人(居然就真的只是那一本语法书借书卡上的名字,没其他书了?),早8点晚6点在食堂见个面,这起到什么保护?被害者不都是深夜被害的吗?当年的男主自己任性,经验不足但又自负,而警察居然还像保姆似的跟着男主,不可思议。

男主还神到能瞬间比对字迹(字迹专家都要失业了),就断定凶手是那个退学的人,直接对警察说“去抓捕他吧”,局长都没他的霸气。退学的人被抓了,警察审都没还没审,男主就欣喜若狂的奔去女友宿舍楼下邀功,大喊凶手抓到了安全了话剧可以演出了。顶多是“嫌疑人”被抓到了吧,没审,没供词,没判,谁告诉你那就是“凶手”了?谁告诉你大家安全了?

男主的迷之自信,间接害死了女友。这里是一个悬念,最后一集才揭示女友当时已死。而在男主的记忆里,自己及时救下了女主。故事是以男主的角度去展开,所以,故事到了第11集,女友是被男主及时救下了。本来,这个设定挺好的,还有一个镜头显示女主遇害后被抬上救护车作为暗示,不错。可惜,最终出来的效果太多bug,显得很生硬,观众也会很迷惑。

例如,话剧表演中,男主不知怎么的,就突然意识到女友有危险,冲上台及时在道具铡刀落下之前把女友拉出来。然后,又不知怎么的,在场的观众惊慌冲出会场。按理说,没有人受伤,没有流血,也没有大喊“有凶手”,也没有人解释那道具铡刀被换成真的,观众只是看到男主冲上台,应该是迷惑不解,议论纷纷吧?怎么就默契地一起逃离现场呢?

女友遇害之后,男主身边,没有一个人提及女主遇害,一句“人死不能复生,节哀”之类的安慰都没出现。这里可以解释为,男主因为及其内疚,而产生幻觉,替代了真实的记忆,而其他人为了不刺激他,故意配合。但是,周围的人就没有一个人带他去看心理医生?还让他自己读书,自己生活?要知道产生幻觉幻听是很严重的精神病症状,就这么任由男主沉浸在幻想当中足足三年,真的为他好吗?不担心一个不小心触动了什么,让男主疯狂而造成对他自己和其他人的伤害?还邀请他查案??犯罪心理学其他所有学生,毕业的在职的,在读的,真的那么废柴没法跟男主比,而非要由男主来才破得了案吗?

还有,女友的爸爸把自己的眼角膜换给女儿,眼角膜可以活体移植的吗??不犯法?就算活体可以移植给亲人,移一只恢复视力就够了吧?哪怕是捐赠者自愿,医生真的会答应夺走一个人的视力,来换给另一个人吗?两只都给了女儿,自己瞎了,又离开老婆女儿独自生活,说不想成为负担,到底是怎么想的?你自己都因为女儿受伤觉得心痛自责内疚,就没想过自己瞎了,女儿也必定会痛苦内疚?而且,叫老婆女儿不要来找自己,说当自己死了,那你干脆离婚啊。把眼睛给了女儿,但是却从家人生活里消失,等于让女儿失去父亲,让老婆失去丈夫,这是哪门子的父爱??逻辑真的说不通,观众感受到的不是伟大和感动,而是迷惑。

再说回校园旧案的结局,宿管孙阿姨,和凶手相好,因为一封分手信,凶手怕秘密泄露,所以杀掉有可能看过信的人。孙阿姨知道凶手身份之后,企图混淆视听,牺牲自己为凶手顶罪。半夜里,孙阿姨故意作出企图杀男主的举动,然后坠楼。第二天早上,男主想起孙阿姨女儿之前说有秘密,就去人家家里找那女孩。那个女孩见到男主,表现正常,显然不知道她妈妈已经死了。警察没通知家属?不通知学校的人或居委的人去安抚?而男主,就只是一心去查案,压根没打算告诉女孩坏消息,问女孩“想不想知道我的秘密”,在女孩明确拒绝说“不想”的情况下,自己依旧自顾自地娓娓道来,从而让那女孩主动告诉之前藏的秘密。在得知那大秘密之后,男主还让女孩不要跟姑妈离开,要等自己回来。看在这里,觉得男主挺渣的,完全没考虑那个刚刚失去母亲的女孩会面对什么,不恶心吗? 末尾还说自己跟女孩姑妈说好了,让她去孤儿院,男主你是她什么人啊?这不是亲属,监护人才可以做的事吗?而且还丝毫不问女孩的意见?

男主得知秘密后,去跟凶手对质。虽然他第一时间打电话给邰队长,没人接。但是,你就不会直接报警啊?110不会打?在男主以为凶手是在酒里下毒要毒死自己和室友时,就把事情扯开来对质。明知道凶手已经杀人杀到疯狂,你自己不怕死,也要考虑一下室友的安全吧?那封信,其实也无法作为定罪的直接证据,顶多只能证明不伦恋而已,其他的,全部是男主自己的主观推论而已。男主一个法学系学生,就这么去对质,如果对方坚决不认,你还能怎么办?凶手也奇怪,同为法学系学生,也知道那不是直接证据吧,但就这么直接认罪了。退一步说,凶手是打算同归于尽,所以很爽快地承认了,那么男主作为一个聪明绝顶的人设,就没想过凶手之所以这么爽快是打算拉大伙陪葬?还在喋喋不休的理论,完全不想想怎么让旁边两个听傻眼了的舍友先离开?凶手和男主之间的对话也奇怪,一堆堆的排比句,念诗做散文吗?这是电视剧,不是话剧啊,听着很尴尬。凶手向男主嚷着“你有在意过我的存在吗?”,男主泪汪汪一副委屈小媳妇的模样,回了一句“我不可能完全进入一个人的内心黑洞”。看着真的很无语。

这案子还有一些bug,在话剧表演出事之后,邰队长赶到现场,在门口和男主对话。男主问他怎么来了,邰队长就说之前退学的嫌疑人有太多不在场证据,所以他不是凶手,断定学校会出事,所以赶来。明明上一场在审讯室里,邰队长还坚信嫌疑犯是凶手,动拳脚让他交代罪行,嫌疑犯只一句“不是我杀的,我那几晚没空”,邰队长就立即冲往学校了,转头跟男主说“那人不是凶手”。你什么时候查过不在场证明的真伪了?就这么直接信了?虽然是信对了,但是作为警察,也太漂浮不定了吧。

在医院里,邰队长对男主说“话剧场的目击证人说当时戴面具的人身材浮肿,是个线索”,可是在后来在男主与凶手对质的画面里,在台上砍断上子的人就是凶手本人,被男主追,才进厕所自己磕破头假装受害。那么,“臃肿身材”从何而来?如果当时台上的是孙阿姨,那岂不是孙阿姨真的是杀女友的凶手?而身高上,孙阿姨跟凶手一样高大?臃肿可以塞衣服,身高呢?

4. 肢解案。第14集,男主依然活在女友还活着的幻想中,察觉女友身体不对劲儿,私下去咨询医生。医生也神了,在没有女友亲身去医院检查,没有任何病历和检查报告的情况下,说他女友是失忆症。难不成这医生也是邰队长他们的要求下,配合着哄男主?

守门员情侣遇害之后,男主和邰队长都认为是情杀,是一个爱慕女受害者的嫌疑人。结果发现嫌疑人在坐牢,不可能杀人。那猜错也就猜错了,没多大的事,但男主在图书馆彻夜翻报纸之后,打电话给邰队长,急切地说“我们找错人了,凶手不是那个追求者”,这不是废话吗?昨天邰队长明明都在长凳那里跟你说了不是那个人,干嘛重复?搞得好像是男主自己发现找错人似的。这里不知道是不是剪辑出了问题,居然有这么奇怪的对话。非要所有功劳都必须放在男主身上吗?

第15集,一个游泳池的全景,水还很清澈看得到水底,这时候清楚看到水底并没有其他物品,怎么突然就有个女尸在水底了呢?想要给观众惊慄的感觉也要合理一点吧?警察在游泳池发现第四名受害者之后, 男主又一次自信地在警察面前讲解自己的看法,断定自己之前都没有推理错,是凶手模仿杀人而被误导。那也就罢了,虽说凶手是对被模仿的连环案件很熟悉,但真的可以因此而把嫌疑人缩在三个人的范围吗?如果凶手打算模仿案件来混淆视听,就不能在打算作案之前,才去查资料恶补细节吗?非要平时就很熟悉案件的人才有嫌疑?而且男主你自己不也很熟悉说得头头是道吗?警察怎么不把男主一并调查呢?众人居然还很默契地直接把乔教授也排除嫌疑,查都不查,真是活该他们破不了案。到后来,终于打算查乔教授了, 居然是直接当面去问??男主还说自己不想因为个人感情遗漏嫌疑人,真是高超的洗白,什么话都被你说了,你明明之前就没有把乔教授放名单里。现在跑来问,一副“我问过了啊,到时候猜漏了不怪我”的样子。乔教授批评男主这些查案不严谨的行为,邢局长居然还帮男主说好话?

等到男主意识到之前的嫌疑人之一孟凡哲会是下一个受害者时,警察急匆匆在校园里找。之前明明也是要找孟凡哲,找不到,怎么不急而现在又很急呢?现在再找,在校园里逐个拉人问,找人是这么找的吗?宿舍,教室,舍友,同学,老师,这些不是线索?更奇怪的是,男主也在校园跑着找时,一个电话来了,来电显示“孟凡哲”,这就是说,男主应该一直有孟凡哲的电话号码。你有他电话干嘛不一开始就一直打电话而是要满校园跑?警方也不试着追踪信号?哪怕那个年代还没有这个技术,也不至于用在校园里逐个抓人问的方式来找吧。凶手用孟凡哲的手机打电话给男主挑衅并指引他找到孟凡哲。而这时见到孟凡哲正在画图的男主,在明知道受害者会被催眠而自杀的情况下,居然,很放心地背对着有自杀倾向的孟凡哲,后者就这么跳楼了。男主你到底在干吗?警察是不是该怀疑一下,孟凡哲是你推下楼的呢?

男主在孟凡哲自杀之后,焦虑着急要找到线索,整个人状态都疯狂了,像精神病发作似的随时会伤害自己,而警察居然就这么看着,放任着,没丝毫担心。虽然因为市长施压,要封锁消息,不能引起学生恐慌,但是连续在学校死这么多人,学生中真的完全没有议论?篮球比赛依旧进行,而好友刚惨死的校花,真的还有心情去参加啦啦队活动,去表白?观众散去的篮球场,只剩下男主的室友在协助校花表白,凶手先是从后面用迷药迷魂室友,但是镜头清楚看到,那迷药手绢,只是捂住嘴巴,其实并没有口鼻都盖住,所以,室友你昏倒是故意装的吗?算了,就当是剂量特别大,不完全捂住也可以昏迷吧。男主和邰队长及时赶到,凶手没有得逞,跑了。校花家人要把她接回家,跟邰队长说过两天出国,有什么事到家里说。邰队长和其他的警察还在缠着。人家都说了叫你到家里问话,又不是立即连夜去机场,是哪句听不懂吗?

再后来,邰队长终于想起来有必要怀疑一下男主是凶手了,在审讯男主的时候,男主居然说“请拿出铁证,而不要东施效颦,学我的方式,任意空侧”。男主是在主动承认自己的推理都是“任意空侧”吗?当邰队长拿出说是在男主床底下发现的图书馆大门钥匙的时候,男主又说“这是凶手给他造的铁证”。不是你刚才说要铁证的吗,现在人家拿出来了,你又说是凶手陷害你的,你是想说只有你说的才是对的?男主还说不想再解释,要求邰队长放他出去。这里不得不再次质疑男主的“法学系,犯罪心理学系”学生的身份了。哪怕邰队长找到的那些铁证真的是凶手陷害你的,但你在礼堂失控差点掐死校花是事实吧?有表面证据证明你有可能是凶手,你要求警察放你出去?哪家的法律准许你可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出去?

到这里20集,邰队长终于告诉男主他女友早就在三年前就被害,三年来男主一直活在幻想当中,几个警察也是在配合做戏,让他以为女友还活着。所以这群警察到底是为了什么三年来一直哄着男主?他明明有严重的精神病症状,幻觉幻听,不把他送精神病院治疗,还一直骗他?早一点告诉他女友遇害的事实,让他早点清醒不好吗?或者你可以骗他一辈子,但是要在精神病院里接受治疗,不能任由他就这么自由生活在校园里。如果凶手真的是男主,哪放任他不去治疗的警察难道不是帮凶?

邢局长向男主说起邰队长的心结,是当年做卧底的时候,被逼亲手杀了同为警察的发小。卧底会面临各种不同的危险局面和抉择,但面临为了取得信任而要杀人的时候,真的是被允许的吗?还被记一等功?作为卧底,就算是要下手杀个坏人,都可能让警察生涯完蛋,更何况是自己的好友,警察?当时的情况,是必须下手,否则可能所有卧底都得死,那能不能故意插偏一点避开要害啊?真的非要插心脏?哪怕是多插几刀但避开要害,还是有存活的机会啊,总比一刀毙命好吧?没得选择的情况下,被杀的警察可能会选择自杀来避免同僚为难,真要一个警察卧底杀另一个警察,虽然死的是一个人,但下手的人也同时被摧毁了。邰队长一直很痛苦,但在大庭广众之下喝醉,大声说是自己亲手杀了好兄弟,你真的不再合适当警察,而且应该及时看心理医生。如果有良知,会过不了自己心里那一关,如果没良知,自然也不适合当警察,勉强自己也无济于事,何必呢。

乔教授和邰队长说图书馆的孙老师才是凶手,男主也从警察那边逃跑了,找到凶手的秘密房间,里面有凶器和受害人资料什么的。里面房间居然还有编号,一个受害人一个房间?男主还逐个房间进去看,跟参观游览玩大冒险游戏似的,这时候不是应该第一时间去第7号房间看看还有没有机会救受害者吗?终于男主肯进入第7个房间了,看见孙老师企图行凶,而孙老师也乖乖地停了下来,询问男主怎么找到这里来的,于是男主就开始了话剧模式,在没有机会通知警察,也没有支援,并且自己双手被带着手铐的情况下,开始长篇大论解释自己怎么拆穿孙老师的谜题,并且时不时就背对着凶手。男主说是孟凡哲被孙老师抓住囚禁在地下室的时候,用自己过目不忘的能力,把地下密道的地图记了下来,并且在自杀案之前画了出来。这个是有可能的,就是想问一句,被囚禁了,还能如此自由地在地下密道行走吗?就算孙老师自信他走不出密道,没有绑着他,但就不嫌每次都要把到处乱逛的的孟凡哲抓回去麻烦?孙老师询问怎么发现是他的时候,男主说那个发帖子的人“犯罪心理知识非常丰富。他是在我,乔教授,孟凡哲和托马斯之后的犯罪心理专家”。天啊,这时候还不忘给自己戴高帽子,还把自己放在乔教授前面。而且男主还觉得孙老师是嫉妒自己在乔教授心里是最优秀的学生,而针对自己设下圈套和犯案。孙老师怎么说都曾经帮警方破案无数,而男主就顶多一个强奸案,一个校园旧案,就因为女友惨死,有心理疾病栽了没再起来,凭什么觉得自己比孙老师优秀??男主的迷之自信是越老越严重了,病的不轻!

然后在经过整整大半集的解释之后(期间可怜的邰队长嘴里一直被撑着一个拔牙时用的器具,估计口水都要流光了),男主痛斥孙老师是被自己的心魔打败走进黑暗,此时孙老师仿佛大受刺激,接受不了真相似的,恼羞成怒地举刀对着男主角,然后,自杀了......这要多大的主角光环才造成这样的结局呢。

还有一个地方,孙老师给空教室上课(估计也是疯了),说滥杀无辜的人罪无可赦,应该关注被害者和即将会受伤害的人,说得头头是道,正义凛然。转个头来又为了争宠去杀学生,很矛盾啊。

最后乔教授出面说自己才是幕后大boss,搞这么复杂是为了给男主治病。这也是一个很让人迷惑的地方。你说要治病不想刺激男主,费心安排几场假戏骗男主,还可以说得过去。直接滥杀无辜,制造新的悲剧,来帮男主克服另一个悲剧造成的心理问题,实在是不可理喻。既然男主这么封锁自己,足足三年,你怎么就这么自信这个新的悲剧不会让他再封锁三年甚至更久?而且乔教授作为一个导师,又不是什么黑社会大佬,又不是什么族长,总统之类的,你是要有王位给男主继承吗?没有的话,为何要男主学会什么“天才要杀死心中的善良”“要杀掉恶魔就要先成为恶魔”的狗屁论点?天才和善良哪里有冲突了?你可以了解对方的恶,但没必要自己也施暴吧?至于杀掉恶魔,你如果比恶魔强大,自然有机会杀它,乔教授是在暗示永远无法比恶魔强大?比恶魔强大的都只能是恶魔?乔教授这么会催眠人,居然也不试试用催眠来治男主,而是憋了足足三年之后,在患上退化症的情况下,设这么大的圈套,匪夷所思。

牺牲其他无辜者的性命,仅仅是为了给男主治病,主角光环再次上升到极点了。好像这部剧里没有男主,世界就会毁灭,所有人都会死,所以杀几个人来帮他治病是划算的。邢局长从一开始到结尾,都对男主有莫名其妙的呵护,到最后也拼命想阻止乔教授说出真相,生怕男主受丁点儿伤害。男主是你儿子吗?你要这么怕他受伤害,就应该把他送精神病院治疗,为何还想方设法拉他查案?剧中一直没有解释帮助男主逃离警察的那个神秘人是谁,也许男主真的是什么大佬的亲儿子,所以剧里全世界都围着男主转也说不定。

整部剧下来,都没看出男主到底有什么巨大的,不为人知的价值,在出现幻觉这么严重的症状,也没破过多少惊天动地案件的情况下,能让警察和导师护着哄着,不告诉他真相,不关精神病院治疗,最后还杀无辜的人来为他治病。如果说人脑在强烈的悲痛内疚刺激下,会因为保护机制而制造一些假的记忆来替代,或者局部失忆,都是有可能的,但是像男主那样,幻觉幻听,妥妥的是精神病症状。尤其是在邰队长和邢局长回忆画面中,还有在审讯室里,男主不单止是对空气说话,还把幻象中的女友和心魔的台词也一并说,这就不只是思觉失调,而有可能是人格分裂了。

几个凶手和嫌疑人的演员,演技很好,表情节奏都不错,就是台词太话剧,听着有点别扭。其他角色,主角和主要配角,都演技平平。

 3 ) 悲情老乔,凶手方木

看到16集以后,等不及后续就把原著给翻出来看了。不可否认这剧人物设定、对白、情景比原作要清晰很多,但这结局把德高望重的乔教授晚节这么毁的,真心心疼,而且没有任何吸收的价值,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随时杀人的节奏,都不解释的。原著里为了唤醒方木秒变邱少云的乔教授啊啊啊,太毁人不倦了。。。
还有逻辑也很混乱比如借书卡上时间和常理的漏洞,最主要是祝老四女网友只是祝老四和方木两个人在足球场上的秘密,而表彰大会回来后门上的便条上没有提太多信息,如果“对手”要杀方木身边的人,怎么知道的?方木在泳池边听到张瑶名字的时候就说是祝老四网友,可老四根本没提过名字,只是给他看了照片???不得不怀疑方木才是凶手啊,虽然最后证明了不是,可谁知道第二季怎么改呢,不是还有屋顶上无间道隐藏幕后没现身吗。
最后不是还有惊鸿一瞥吗,也许,也许有催眠大师的疗法也不定。
另外一个逻辑就是最后在密室,怎么也想不通倒计时到0之前开枪的话怎么就能救得了邓琳玥,即使逻辑感一般的我们也知道拿着枪近距离让对方丧失战斗力就行了,没必要非要等别人吵着闹着威胁着过来求死吧?除非故意的。
总之,这部剧后面有点毁三观。
当看到方木一成不变的大衣,跟陈希打着你的益达(红牛)广告的时候,也是醉了!

 4 ) 拉着进度条终于看完了,这部剧也只是还行

终于在考完试的时候,补了这部剧。以下只是一个小吐槽。
第一点,让我不太能接受的就是男主的声音,不知道是配音还是他自己的声音,总之听起来不太舒服。这里念得很尴尬。

第二点,邰伟的人设,我觉得有点太吊儿郎当了,原著中会比较沉稳,当然我有一个没看过原著的舍友觉得这个邰伟还不错,演技也比较自然。
孙梅的人设,原著中的孙梅虽谈不上风情万种,但好歹也是能让男人想入非非的,而剧里,我不能想象孙梅在吴涵怀里撒娇的样子。

第三点,关于陈希,在剧里把方木的幻觉直接扩大化,弄了个人格分裂?精神问题?剧里的陈希就是另一个方木,贤妻良母型的方木。还有高领毛衣梗,想想原著的陈希是怎么死的,你就能明白这个想象的陈希为什么老是穿着高领毛衣了。一个想逃避,一个想面对,想想一个开朗萌妹被改编成贤妻良母去开导方木也是蛮厉害的。活体移植眼角膜的故事也有点尴尬。

第四点,希望剧组能用点心,注意一些细节,网友的眼力都是很厉害的。

 5 ) 感觉被骗了!失望!非常失望!!!

除了第一集还有点依据和看点外,后面的简直是渣!男主从剧集开始到结束一天到晚文艺装13各种忧郁就算了,里面的警察完全就是摆设,没看出有什么用处。男主画个眼线眼圈就变黑化也是醉了,第一集后的各种案件推理侧写完全没有逻辑,如果硬要解释用男主的解释就是“直觉”……有种在看玛丽苏在自认为拯救世界的即视感以及一群人在挽救一棵即将凋零的小花← ← !一部剧看下来像在看一部闹剧!说实话,很失望,非常失望!不明白为什么好评还这么高的说!赶紧回去看法证和重案压压惊!(以上纯属个人观点)

 6 ) 【转自知乎】网剧《心理罪》整改

这剧和小说我是看完了的,但是看到网剧被下架的消息还是挺不爽。虽然想看的人还是能够从网盘等地方找资源,但是可能更多的人还是会因为下架看不到这个剧或者将来看到删减过后的剧。在知乎上看到了这个关于网剧为什么下架的回答,透露了网剧“不合规范”的一些细节。我想,最起码,我们应该拥有知情权。

原帖地址:http://www.zhihu.com/question/34279897
知乎原作者:我桃桃渡河而来

这事儿还真是很突然的。以前有过因为上面意见以及网站自审甚至有被举报而导致网络剧下架的情况(下架了就没再出现过,比如乐视的一系列擦边球剧),但这一次是上面明确通知修改的(据说一开始都不是修改,也是直接枪毙)。

至于原因么,今天顾小白接受专访的时候说了一部分。

骨朵:《心理罪》下线重剪的事儿大家都挺关注的。您方便透露一下需要改的地方有哪些吗?也等于是给以后做网络剧的人提个醒。

顾小白:对,正在修改中。需要修改的地方包括警察不能骂脏话,不能抽烟,审问的时候不能用暴力,包括语言上的态度,不能去威胁嫌疑人等。血腥暴力的地方其实还好改,尽管这些元素是这种类型片的要素,但还是可以用别的形式去呈现。唯一比较难弄的就是故事里说连环杀手是精神病人,修改意见说这个有歧视精神病人的嫌疑,还有就是说不能同情反派,因为剧中每个犯案者心里都有原因嘛,也就有了他不得不做、控制不了自己的时候,类似这些就挺难改的,改了戏都连不上也与“心理罪”这个主题不符了。

出自:【独家】“血浓于水”的热门IP是怎样炼成的
(新闻也被和谐了)

似乎有一根看不见的弦在悄悄拧紧……刑侦类、悬疑类的网络剧,大家当心……

 7 ) 这部剧有你们说的那么好??

男主的演技一般,毕竟是新人,可以理解
第一集,强奸城市和主角的出场。方木:他不是在强奸这些女人,他是在强奸这个城市,这句话在看原著的时候惊到了
第二集,女博士勾引快递小哥的故事,还有方木跳车过激行为,这个让我吐了一口老血
第三集到第六集,吸血鬼的故事,其实有种都市传说的feel,然后开始回忆,讲述第七个读者的故事,与女主陈希的相识,对了,女主念英语那里太尴尬了,强行装bi?
第十二集跟第十三集,真相,凶手,砍头,还有陈希真的死了啊,没见她出来都自带光环的吗?
第十四集回忆结束
然后开始讲画像的故事,大体上跟原著差不多,剧情可以接受,和谐后的版本真的很干净啊,还是可以一看的。

 8 ) 确实花了钱的,但编剧、演员不行啊,配音太水

     我是因为在朋友圈看到马伯庸这家伙的推荐去看《心理罪》的,然后一口气6集就给整完了。看完头晕脑胀,出去跑了3公里,冲个凉,然后开始码字。先给个个人评分:7.3
     《心理罪》在国产网剧中是少有让我想一直看下去的,确实在制作方面比较精良,在很多场景的拍摄上达到了电影的制作水准(毕竟许多电影的制作水准其实也不怎么样)。编剧顾小白是写影评出道的,宣传上说是张艺谋的御用编剧有点言过其实,其实也就参与了《山楂树之恋》的创作。他另外的作品《红色康柏因》也是部文艺片,从既往作品上不太能看出他在这种悬疑侦探片方面的能力。事实也证明顾小白这位老文青并不是很擅长推理类的类型。当然,《心理罪》确实好看,说明顾讲故事的能力还是很强的,懂得调动观众的兴趣,但是逻辑能力太差。如第一集中根据罪犯是建筑工人但又很清高就推测对方一定是高考落榜、一定每天穿着白衬衣(想让自己与其它建筑工人与众不同不一定会通过这种方式吧),这未免太过牵强。可能是日本的推理小说看多了,对这种水平的推理实在是无法接受啊~
     抛去编剧逻辑性不足,《心理罪》与美剧最大的的差距应该在演员上面了。无数次让我出戏呀。可能是为了省钱吧,用了些新演员,但主角陈若轩的表演实在太差了,也就颜值还差强人意。还有他女朋友付枚也根本不会演,长得也不咋地。这种悬疑剧的观众应该以男性为主吧,那就应该把颜值分多给女性角色呀,搞两个帅哥在那里是要闹哪样。全片也就男二王泷正和演大壮的韩烨州还会点演技。
     据传《心理罪》单集成本达到了300万,虽然小说IP授权费可能不低,顾小白拿的钱也不会少,这个费用还是有点虚高。毕竟演员的档次在那里,电视剧其实大部分成本都是在演员上。另外《心理罪》的声音应该都是后期配的,实在太烂了,或许网剧都这么弄,但听着实在难受。本来看国外的剧因为主要看字幕所以配音影响不大,但是既然是国产剧,那就不能不在这方面较真了。
     虽然吐槽很多,但是这部剧确实还是很值得一看,也相信它会火起来。其实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悬疑推理剧在国内是有很大的市场空间的,主要是大家憋了这么久确实都憋坏了,稍微有一部尚可的片子就赶紧抓着看吧。另外优酷有做一部网剧叫《奇妙世纪》,类似日本的《世界奇妙物语》,虽然在制作水准上比不上《心理罪》(主要是砸的钱不够多),但在剧作创意方面还是很不多的,值得一看。
     

 短评

第一集超赞,后面开始拖沓,主要尼玛对白太尼玛中二了简直完全不能忍啊好伐 自打脸,就尼玛第六集那个长镜头就够甩卫视国剧了~~~

6分钟前
  • L-Dumbledore
  • 推荐

竟看到有人挑剔剧本糟糕,呵呵呵。不得不佩服导演的调度能力!主角的颜值和演技就不用说了,连配角都选得那么好!那个东北腔的胖子演得好可爱!而且,片尾曲竟是去年中国好歌曲裸儿的《会飞的野马》!这个剧追定了!安利!(7月12日补:今日追完,结局很赞。)

8分钟前
  • 四十四次日落
  • 力荐

个人觉得挺好看的,喜欢看这类型的电视剧,我觉得男主破案的时候好帅!

12分钟前
  • 随风的蒲公英
  • 推荐

比一般的网络剧好,但也没传的那么厉害,摄影不错,可作为一部推理剧,推理过程薄弱的让人无法信服,很多时候甚至都还没推理了,男主就像看过剧本一样知道凶手长什么样,挺无语的。

13分钟前
  • 重庆森林
  • 还行

这么棒的国产剧你们不装B会死嘛(某笔记回来看的+1

14分钟前
  • 无需追忆过去
  • 推荐

有些神推理没有给出任何令人信服的依据,仿佛上帝说要有光,于是有了光,这种欠缺推理的推理剧,非常遗憾,暴露出编导们的不足,不过,整体来看,有明显进步,值得鼓励。

15分钟前
  • 梅林
  • 还行

四星半。总的来说除了男主捉急的演技和耽美式的配音,邰伟稍微有些用力过猛的肢体动作以及他和法医莫名其妙插进来的感情线,全剧组都是一股东北大碴子味的普通话之外,这部剧作为国产网络剧还是非常不错的。导演心很大,第六集一个三分多钟的长镜头和最后一集的倒放镜头意外的处理得很好,期待下一季。

17分钟前
  • 飞机飞过五月天
  • 推荐

很良心的网剧,这部剧制作水准还蛮高。这部电视剧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饰演邰伟的王泷正了,演技很棒,喜欢他身上的烟火气,很接地气,痞气中带着正义,简直是行走的荷尔蒙啊,痞帅😊

22分钟前
  • 柒柒♀
  • 推荐

结尾把乔教授改成大Boss出乎意料,挺赞,只是他的变态很牵强,没有理由吗?本剧算是小说改编比较成功的,虽然有时有点话剧化,剧情也有未交代透彻的地方,但总体而言,不错。

25分钟前
  • 夏日梧叶
  • 推荐

个人觉得非常好看,尤其是那场追逐戏,简直甩其他国产剧几条街。唯一受不了的就是男主那张忧郁脸。

30分钟前
  • 無憾
  • 力荐

第一季真不赖,方木演员演技一般般,但配角特别是邰伟的演员演技惊艳。故事对原著有些改编,可以接受,以网剧来看,完成度蛮高的。

34分钟前
  • ᥫ᭡້໌
  • 推荐

首先这是一部网络剧,其次这是一部制作团队加主演全是小透明的网络剧,某些看过几部美剧就迫不及待来秀优越泼冷水的装逼侠们出门右拐好走不送

36分钟前
  • 三笠
  • 推荐

好赞,好多伏笔~

40分钟前
  • 大玩家YI
  • 力荐

陈若轩的方木真的很不错,整部剧吸引我的不是破案过程,不是那些深不可测的答案,而是方木这个人。

45分钟前
  • 茹影随形
  • 推荐

整体来说还是一部不错的剧的,喜欢邰伟和胖子,男主感觉有点神经质,虽然是人设,但是不太喜欢,剧情还好,但有些地方经不起推敲,不过比电影版真不是好了一点两点啊

47分钟前
  • 嘉兴路派出所
  • 还行

国内很少有这么惊悚的电视剧,看了两集觉得好爽

51分钟前
  • 娱乐圈梗姐
  • 推荐

陈若轩莫名有点帅,剧情很棒,喜欢看这种悬疑剧

55分钟前
  • Giroro
  • 推荐

国产剧最怕的就是拖沓,在原作品好的情况下,编剧非要加那么多不必要的戏剧台词和场景,很不合时宜。

59分钟前
  • 小岩井
  • 推荐

有点拖沓了

1小时前
  • 🐈
  • 推荐

号称是网剧里面最高制作水准的剧(不过《暗黑者2》似乎准备砸钱更多?),每集110万的制作费,故事就给我编成这样?感觉男主角就是胡拽一通然后案子就破了嘛,他是心理侧写师还是神棍啊?而且每集的节奏也太慢了吧,明显就是为了骗钱拖集数。

1小时前
  • 刘康康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