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第五元素
去年去里昂玩逛博物馆的时候被Michel嫌弃居然没看过这部😒在赶稿子暴躁如狗的国庆终于补上!
记得之前有看过说我们不断学习是为了跟上这时代,但这部20年前的电影看在今天却完全不过时呢。套着科幻片外壳的法式喜剧片。看评论这是吕克贝松16岁写的剧本orz看完开始思考Leeloo说的有关人类的天性,创造用于毁灭的东西。“time not important, only life important”在电影中被反复提及,不知道是不是导演想要突出表现的,包括leeloo这样一个存在:以恶制恶只会让恶更强大,有爱的(美好的东西)才值得被拯救。diva唱歌剧vs leeloo打异形那段好惊艳,有震撼到我,但也是真的被这个蓝色形态的不明物种吓到...lucy这个dj让我相信有些喜剧天赋这东西真是天生的2333
最后Mark一句人生真理,“别整天看电视,甜心,脑袋会生锈的”
2 ) 【短篇影评】世界变的更好了吗?
整理电脑时发现一部《第五元素》,饶有兴致的重温之后不禁陷入深深的感叹,这二十多年来,整个西方社会究竟发生了什么。
在那部1997年的科幻电影里,那时候的反派还敢设定是串通恶魔的资本家,不似如今的大银幕中企业家已经摇身一变为某某侠;那时候的主角还是路见不平义愤填膺的工农阶级,而不是如今电影里被按在地上打的鼻青脸肿的无产阶级暴徒;那时候对外太空的幻想是富丽堂皇的未来主义和宇宙歌剧,而不是如今的建立在肉体崇拜关系上的血与性的刺激和阴森诡异的撒旦文化,消极自毁的虚无主义。
曾经在踏入千禧年之前,整个欧美社会沉浸在欣欣向荣的积极世界观里,对前途充满了信心和想象。
现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从文艺作品中折射出来的东西已脆弱破碎,事实上,近年来已经鲜少有内核真正作为积极价值观的作品出现了——尽是些炸鸡啤酒爆米花的工业制造品罢了,真正的人文作品根本难以得到关注,譬如前段时间出的,改变自巴尔扎克的《幻灭》,观者廖廖。
互联网时代兴起的弊端,其实是给新一代的孩子们的,他们在肤浅的影音文字中学习,成长,长久的摄入罐装精神食粮,使观念更狭隘,更偏激,更自我纵切,更条件反射,更缺乏关于未来的想象力。这是时代的过错,是让孩子们逃不开暴力和痛苦的刻板印象,逃不开用拳头沉闷的殴打敌人和飞飙的血,也逃不开包裹在写满了食用标准和保质期的金箔里的爱,和愈加激烈的高举“新自由主义”旗帜对一切阻碍私欲道德戒律的反叛。
想起我之前做过的一个社会调查,“试着描绘出你想象中关于爱情的模样”,应者无几,问之茫然,偶有回复,却与其他人有着惊人的一致性。似乎人们失去了对未来,对爱情的想象,关于生活的概念,只剩下上班,赚钱。人的生命的全部内容,就是如此了。
心疼,被看似无限无垠的网络世界催熟的新一代的孩子们,纤细野蛮,精致利己,随波逐流,自我放逐。
仔细想想,他们其实都是无辜的,是我们这样的成年人,失职的,未能尽责的受害者。
3 ) 如果有一天,我们必须选择
看这个电影和看《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一样,让人有些想法。呵呵,那个没来得及写,但心里有很多困惑。
其实有时我会怀疑自己是不是上小学的时候语文阅读做多了,动不动就自作聪明地从每一个细枝末节去推测什么中心思想,写作目的。而那些暗示,隐喻和投射,或许根本是无中生有自欺欺人,纯属出题人吃饱了撑着想多了。
有个作家(似乎是王蒙)做由自己文章出的阅读题时,被判不及格,于是痛批语文教学,质疑这种意淫作者意图的方式能否提高所谓阅读理解水平,因为按这种标准下来,最了解自身想法甚至不是主体,而是以己度人并意欲用自创模板平定天下的教育工作者。
现在看来这种方法错则错在一统标准答案并以此判定学生水平高下,然而在允许学生发散思维的前提下,那些问题的提出本身没有错——不停留于表面意义,寻求深层精神的探索精神是无可非议的。即使得出的不是符合出题者意愿的标准答案,也不是符合作者本意的正确答案,也不失为一次关于读者自身意义构建的精神冒险。
创作者想要表达什么?假定唯一主题意义不大。甚至有时创作者也并非想赋予一个确定的观点。事物的互相联系,千变万化。作品一走出来,就有了独立于作者的灵魂,他人的解读充实了它的意义。它更大的任务不是给定答案而是提出质疑,不是单向地教导什么,而是充当了引爆观念的导火索。答案对错无所谓,重要的是思维的乐趣。由此看来,我们小学做的阅读题还是有一些好处,如果我们可以根据兴趣选择去不去探索,如果真的去想问题,而不是背答案模板的话。
因为很多事情的确需要解释,不是生活中的一切用一句“你想多了”就能阐明。所以那种试图理解而作出的努力,在某种程度上近似于侦探——想想少年包青天的主题歌“一些漫不经心的说话,让我疑惑解开;一种莫名其妙的冲动,让我继续追寻”;另一种程度上,则类似于精神分析的自由联想技术和防御机制的还原。
——————————————————————————————————————————————————————————————以上废话
本片中,我们看到外星人不信任地球人,并且他们把在地球的唯一联系人设定为牧师,而不是科学家或政府官员,这是为什么?我觉得这点值得玩味。
一开头镜头就停在埃及,漫天黄沙,天然质朴的非洲小孩,作为原始交通工具的骆驼,有奇怪符号的金字塔——导演似乎力图为我们呈现古老神秘的东方美学。
与西方现代科技文明相比,牧师这个角色显得愚昧迷信。在科学实证观察的原则下,牧师啊,占星师那套理论,就是缺乏可证伪性,故弄玄虚,不可考证的,应当被时代摈弃的。
然而外星人没选最有钱,最有权或是最聪明的人,他们选了牧师。
影片中可以看到,XXXX年地球人的智力进化得相当高,而那个“友邻”星球的人智力更高出许多倍(有XX万个DNA)。这样高智慧的生物,却选择了我们视为落后的人来承担拯救世界的任务。
是否因为智力越高,反而越不在乎智力?而人们对思维能力的追逐,是否出于对自身低智的一种缺陷补偿心理。真正聪明的人知道,有比聪明更重要的东西。外星人站在某个制高点上,从一个宏观角度看,或许对人类智力的微小差异不屑一顾。
智力没有充当星际交流的纽带。因为智力这个东西要认真起来时没完没了的,所外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智力高,还有无数生物比你智力更高。就像你发达,还有无数星球比你更发达。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科学喜欢研究的对象。体现在精神上就是智力。把它们放在一起说,是因为它们都属于在科技手段下可被实证考察之物。
这些可被量化的东西,对外星人没有任何吸引力。对它们而言,只有“古老宇宙的通行语言”才是至关重要的,它像是一种共同的精神支柱,以它为基础,不同的生物才能互相感应,彼此沟通。
王菲唱过:“每只蚂蚁都有眼睛鼻子,有什么差异。相差有没有一毫厘,有什么关系。”而顾城说,“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从物理实在方面看,人和人,人和蚂蚁或者机器没有本质差异,也没有可辨识性;而决定人之“美如神”的,必然是不可测量之物,是除了风土水火外的第五元素。
牧师不试图把人当作为机器去操纵,不把人的行为解释为刺激反应,不把世界还原成物质粒子。在牧师看来,世界就是世界,人就是人,都是完整的。因此对于自然,对于生命,有种本初的虔诚。他会说:“时间是不重要的,生命才是重要的。”
现代社会把时间看得相当珍贵,像机器般日夜劳作,争分夺秒地奔忙在生产线上,为了以时间为生产资本,转换成最大的金钱利益。但是一切奋斗都以物质为目的时,生命本身被遗忘了。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而像强调所有可物化之物一样只强调时间,时间组成的就不是生命了,那会是一种硬邦邦的,失去流动性的东西。
虽然片中未提,但我们可以猜测,在人们离开中世纪那个蒙昧黑暗的年代,如牧师这样的人本身处于社会结构最底层,必然对众生有平等的爱。而地球上战争破坏等各种疯狂皆由竞争和欲望而起,即使在满足生存需求后也不能停止,科技提供了更诱人的奖品和更先进的工具,智力鼓舞了更高明的手段和更大的野心。这又如何不是另一个蒙昧黑暗的年代?即使科技当道,也不能妄称人类慧根已开。科技和智力的利用没有人性的支持只能是危险品。人类的认知能力是有阈限的,那种自以为是的正确是可怕的。人性未被启发,种族的进步就无从谈起。所以人性是重要的,它令我们把力量导向保护而非破坏。有无人性是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梁漱溟把人性称为理性,以区别于“理智”,这种划分也类似于“心”“脑”之分。爱因斯坦也强调过良心和想象力的重要性。然而此处的人性应当不指伦理道德教条,而是基于一种生命最初也是终极的关怀。
片中另一个值得玩味的细节是,外星女人,一个完美的神人,跌入一个普通地球男人的车里。这个男人只是一个从部队退伍并因多次违规被解雇的出租车司机。他并没有特别的过人之处,他只是比冷酷的官员无情的士兵更像个人而已。他善良——宁可冒受罚危险也要救人;幽默——很多话语表现出他是个有趣味的人;他内心柔软的同时身体强韧——训练成绩优秀显示了他优秀的生理素质和适应技术;他有顽强的生命力——作为任务生还者需要坚韧的意志和生存能力,或许还需要对生命的热爱,对世界的信心和对未来的希望。这里我特别强调一下身体,有些地方说智力的拓展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身体的萎缩。我仍把智力看作物化的东西,身体则同心灵一样是有生命的东西。我这样划分可能不甚合适,但我乐意这么分。身体和意识有交互作用,这一点是确定的,笛卡尔“身心平行论”已提出,我认为假定决定身体与意识是对立或统一取绝于两者的动力方向。如果,身体与心灵同以服务生命本身为目的,则身心一体论成立。同为定向为外物,则在一定程度上此消彼长。身体是物质而又全然是物质,你是个人,它就是人的一部分,与意识统一;你是个物,它就是物的一部分,与意识对立。男主角是平凡的,可是在物化的人群里,他是个真正的人。他没有丢失那些作为人的基本特质,从而成为一个格外美好而真实的存在,他的为人之处即是他的过人之处。
人性,宗教,艺术,哲学都是不可证伪的,因而不可证实,问题不关乎是否值得与应该,只关乎是否相信与喜爱。然而它们不应被一种极端的科学观所嘲弄,因为我们需要真,也需要善和美。如果只求真不问善美,就会出大问题。我们知道爱情的发生是一连串化学元素在起作用,但爱情本身超越了多巴胺。尽管有些东西说不清道不明,但它们能让我们幸福。
如果有一天,我们必须面临二选一,你会选择科学,还是人性?会选择金钱,还是身体?会选择暴力,还是温柔?会选择权利,还是爱?
作为概率极小的随机事件,我们的生命如此偶然而宝贵。我们来到宇宙是为了做人。或许,我们不需要太有钱,太有权,太聪慧,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只需要珍惜这仅有的机会,把人做好,就足矣。人生如是,夫复何求。
4 ) 我以为是超级英雄,没想到仍然用爱拯救世界
一直很喜欢吕克贝松的电影,不是因为特效多么宏大,不是因为打斗多么精彩,而是因为他总是能给观众一份新奇的惊喜,创意满满。
第五元素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未来生活演绎的很精彩,当我以为这又是一部布鲁斯威利斯的孤胆英雄戏,最后却成了大秀恩爱啊,我承认我猜错了。
开头就是金字塔的外星飞船,虽然外形不好看,却是和平友善的好外星人,堪称外星白求恩。然后就是落魄的前特种精英布鲁斯威利斯的落魄生活,感兴趣的不是他的颓废,而是蜗居的新奇设计。米拉·乔沃维奇的出场相当惊艳,两人的相遇也是相当有缘分。在失乐园,最大的亮点就成了啰嗦到欠扁的DJ和那个惊艳的蓝色外星歌姬,高音飙的实在太精彩了,哪怕说的鸟语,也一样动人。布鲁斯威利斯例行公事般的打倒几十个外星雇佣兵,成功的逃离,我甚至都觉得有点麻木,因为老布一直这么爆裂,爆裂到让人觉得他的威猛理所当然。最后在金字塔,第五元素原来是纯爱,地水风火只是陪衬而已。
我理解不了其中深刻的内涵,就是觉得留着头发的布鲁斯威利斯还是挺帅的,女主身材一级棒。养眼的大明星,有趣的未来生活,反派其实很搞笑,大boss是一颗星球,枪战还不错,配角很出彩……虽然是一锅大杂烩,但是味道还真不错。
5 ) 拼贴而成的大杂烩
《The Fifth Element》
父权文化下的完美女人形象
通过暴力制止黑暗入侵只会助其膨胀,使用爱意感化第五元素方能拯救世界。高科技横行的未来,有错综复杂但井然有序的立体交通,和位置不定但迅速响应的外卖摊位,引入眼帘的是一个浮夸华丽的“理想新世界“,生活各个方面都实现了机械化与自动化,高效到不近人情。小巧的樱桃不慎阻塞呼吸没有机器能帮到你,人类之间的信任缺失把希望付托于冰冷的科技,电话那头的母亲言辞激烈而只在乎自己宣泄,亲人之间的体贴关照被沟通不畅的机械设备劫持。当人们还为金钱与权利争得不可开交时,世界正在面临无法抵挡的毁灭。对救赎的探讨贯穿电影始终,既是为了地球上数以百亿计的生命,也是为了唤醒早已麻木不仁的人性。热核武器与生化实验的恐怖影像摧毁了完美外星生物对拯救的坚定,最终被男主角饱含爱的亲吻唤醒,从而集齐五个元素组成终极武器,击退袭来的威胁,净化邪恶的人性。
法式幽默与美式英雄拼贴而成的科幻大杂烩,讲述了一个爱情至高无上的反战故事。
6 ) 很强的配乐
这是我极喜欢的一部电影。电影非常的好看,男女主角非常的喜欢,再加上喜欢的导演。不过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因为非常喜欢里面的音乐。推荐听一下原声OST。
外星女高音就不说了,被很多人推荐再推荐了。我个人喜欢女高音唱段的后半部分。
说说别的几段我特别喜欢的。
首先是Korben Dallas出场时的音乐,这可以说是Korben 的theme吧,我这样理解。这段音乐很有节奏感,又有很迷乱很颓废的那种感觉。门外那个本来想抢劫的家伙被Korben 吓住后,装模作样跳的舞,也和这段音乐的旋律很契合。
之后是DNA复制出美女leeloo,随着一支装置发出嗡嗡声,骨骼什么的慢慢出现了,而随着这个嗡嗡声,Five Millenia Later这首曲子渐渐响起来,这段音乐伴随leeloo复制完成,苏醒,出逃,直至纵身跃下掉进Korben的出租车为止,比较长。我想这首曲子是想表达一种漫长时光后重新认识世界的感觉吧,我觉得这是一收很SF感觉的曲子。
然后是众人登上飞船去那个什么太空中的娱乐场所(就是女高音表演的地方),有个梳一头辫子的家伙在为飞船填充燃料,这个时候的音乐在ost中叫做Heat,节奏感很强,让人忍不住想跟着跳跳,配上飞船起飞(黑人主持人和空姐调情等等细节),非常的有趣。不过单听ost的话这首曲子就不那么有味道了,甚至可以说很单调怪异。
总之极力推荐。
7 ) 拯救者与女人(私人向笔记式记录,观点备考自用)
#文中引用、融合观点出自戴爷的《电影批评》电影理论相关学习期间的读书笔记式记录#
二度打开吕克贝松的这部《第五元素》,初次观看的时候还是因为站在现代观影习惯的高度,对模型摆拍时期的科幻片接受度还是比较低(感觉怎么看都像在看奥特曼啦:D)。《第五元素》也算是全球化时代里的一种文化奇观了,吕克贝松这种法国本土派导演的初次好莱坞世俗神话尝试,用的还是自个儿16岁时候写的处女剧本,无数戏谑有趣的人设定杂糅,完全就是披着好莱坞科幻大片皮的法式喜剧片啦!
主流电影在后工业文明时代仍发挥着某种昔日神话与民间故事的社会功能,但是产生并接受这一功能的社会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第五元素》中的类型序列是互补叠加的,第一序列的叙事的主要构成部分:邪恶势力袭击元社会,英雄要背负信仰拯救世界,第二序列则是担任起拯救世界的英雄的自我拯救部分。每一个故事中,无外乎饱含着社会/个人双方面的拯救。在社会神话层面上,我们在战胜外来威胁(本质其实是某种社会在困境的外部投射)的过程中,重新整合人类自己的社群。而在个人神话部分,则会用一个英雄(往往是在现代社会中遭受挫败、体认着匮乏的个人)在拯救社会的过程中遭遇到真爱或治愈创伤,最后重获生命的完满意义。而此类影片的成功与否在于——能否给出社会/个人的双重的抚慰和双重满足。
历险-动作-科幻-灾难类型的杂糅的影片,在二战后的好莱坞迎来全盛,原因无外乎是因为战争粉碎了人类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带来人类全面进步、把人类带向光明的信念和意识形态以及现代文明所创造的空前规模的杀戮与残暴(或许还有原子弹的心理阴影)。于是人们将这样的恐惧在电影中进行了想象性的转移,用战胜一种来自外星、外在的神秘力量(战胜不可战胜)以获得巨大的抚慰。同时在个人神话层面上强化对“人”本身的高尚与潜能的发掘与信任。
在《第五元素》里有有一个比较巧妙的片段:莉露在学习人类有关战争时期的一段快剪蒙太奇片段,用莉露的啜泣落泪展现出这一类型影片中被设计遮蔽的真正叙事动机:人类对于自身毁灭的恐惧和想象,正源自人类的历史和现实自身,人类文明,尤其是现代文明自身包含着巨大的自我毁灭的因素。当然,这部电影的本质依旧是好莱坞的传统白人男性神话,比如宇宙联邦的总统是黑人,看似是政治正确,实则只是“主流文化面对黑人民权运动风起云涌半个世纪后的应对策略”——黑人总统看似威风实则毫无用处,而全片最愚蠢的孟加罗人变身人类之后,也无外乎是黑人形象,包括最后拯救全世界的莉露也不过是欲望客体服从于男性的胜利锦标。用一个短评结束。
“在喧哗炫目的后现代光影元素中,《第五元素》包藏的是再古老不过的白种男性幻想:三百年后,中国人还在纽约卖烧腊;美国总统与超级偶像变成黑人,拯救世界的却仍然还是白人英雄;至于女人,终究必须是美丽的性别。”
那段歌剧太经典
这种片再没人拍得出来了
笑死人了笑死人了,把科幻大片往B级片的思路拍,哈哈~
红发神人的美丽酮体,蓝色歌姬的天籁之音,让孩子的我久久难忘!
至今都是我最爱的科幻片。
语录:时间并不重要,只有生命才重要。
抛却所谓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此片基本上就是一部好莱坞流水线作品。类似的哲学主题和象征臆想无法挽救电影简单粗暴的故事推进。也正是从这部电影开始,吕克贝松和自己的固有风格渐行渐远,但回到电影本身,在其彻底向好莱坞靠拢前,本片依旧具有相当的娱乐性。
会玩,骗我说这是影史著名的非典型烂片我也信。反过来看《超体》就不会觉得有意外了,实际上创作思维差不多,只不过越来越在意观众,才导致从烂得奇葩变成奇葩得烂。吕克·贝松的天赋还是显而易见的,把后期的表现形容为江郎才尽其实也并不准确,好奇一下今年的《星际特工》。
外星人歌剧的音乐绝了. 别的实在还好
吕老最娱乐的电影。年轻气盛的威利斯和平胸吕嫂,还有粗俗的某星人和唱出跨世纪旋律的蓝色歌姬迪娃。其实吕老最会拍的还是商业片,这点被众多小资影迷忽略了。
吕克贝松的幽默和悲观是需要注册的
笑点集中,gary oldman的造型无力吐槽,年轻时候演了不少反派呀。外星diva的演唱太美了
100遍了还费什么话
虽然超爱Luc Besson,虽然超爱Bruce Willis,可对这部科幻片,始终不感冒。
还以为吕克贝松只会拍点艺术嘻嘻的电影。。。其中艳丽的色彩和外星人歌剧让人记忆深刻啊!
竟然是老吕16岁时写的,还是第一次写剧本,无语了
拜读完戴锦华老师关于《第五元素》的结构主义与世俗神话批评,不由得感叹戴爷一针见血的敏锐洞察力。其指出好莱坞电影作为世俗神话的现代新兴变体,其文本结构通常属于两个功能序列的结合,其中第一序列为拯救世界的恢宏叙事,第二序列为个人自主意志的主体神话,即英雄的自我拯救。在现代逻辑与个体生命史中,好莱坞叙事中的英雄标识着某种男性生命的挫败与伤痛,其与布鲁斯一直以来的明星形象形成巧妙互文。而丽露这一形象作为救世主与传统女性的双重象征完美融入到影片的两个功能序列中,其既是唯一能解决宇宙危机的英雄,又是使科本获得自身认同和从挫败与放逐中获救的传统女性。就此而看,好莱坞电影的本质是创造安抚美好的梦境。
现在看都不过时的科幻片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是不太想承认这算科幻片,但是我愈加感觉,这片子是神作……关于《第五元素》,印象呗儿深。起码是三四年前,在电影频道看的。瞅见加里奥德曼那鬊鸟二五仔的倒霉头型,还尼玛扣了半片塑料(可能是从塑料瓶上剪下来的),我就呗儿你妈想骂街。心里话儿:玩儿呢弟弟,介都嘛倒霉玩意儿?哪你妈有这样的科幻片?还吕克贝松呢,吕克呗儿紧也没用啊,幼稚鬼,哼唧。如今再看,很打脸。《第五元素》是真朋克,充斥着种种非主流的亚文化。或该称为“科幻喜剧”?反正就是拿全宇宙开玩笑。同年的《黑衣人》好像也是走的这路子诶……关键这还是人家16岁写的剧本……所以人家的确是幼稚鬼啊……也正式因为这份幼稚,让电影中对于“爱”“战争”这类严肃话题的反思不显突兀,而是画龙点睛。真朋克,自风流。
第五元素原来是爱,make love,make peace。吕克·贝松展示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细节够精彩,人物够喜感,尤其太空歌剧实在是太赞了!另外,很萌那个空中小饭店。BTW,这是贝松写的第一个剧本,16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