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归途列车

记录片加拿大 / 中国大陆 / 英国2009

主演:陈素琴张昌华张琴张洋唐庭岁

导演:范立欣

剧照

归途列车 剧照 NO.1 归途列车 剧照 NO.2 归途列车 剧照 NO.3 归途列车 剧照 NO.4 归途列车 剧照 NO.5 归途列车 剧照 NO.6 归途列车 剧照 NO.13 归途列车 剧照 NO.14 归途列车 剧照 NO.15 归途列车 剧照 NO.16 归途列车 剧照 NO.17 归途列车 剧照 NO.18 归途列车 剧照 NO.19 归途列车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8-27 20:38

详细剧情

本片获得《青年电影手册》2011年年度纪录片大奖。

长篇影评

1 ) 好电影,是有价值的

国外的朋友费了一整夜的时间传给我看,我看完后只说一句话给她,是部有价值的电影。
一个导演用三年时间拍了中国外出农民工的一个缩影。拍出了所有农民工的心酸。
今天看到南方周末上的报道:如果有得选,他们不会只在春节回家!
好电影,是有价值的电影,不管是社会价值,还是娱乐价值。
孔子之流,是应该唾弃再唾弃再唾弃之的!

2 ) 归途故事

该纪录片最有价值的部分在于它的企图:在宏大事件中着手最小的叙述,关照一个“中国制造”商标后面劳动的双手和灵魂,并利用广州火车站这一场景为这些个体和家庭做巨额的乘法,勾勒出历史的面貌以及于历史中我们每人身在何处。

宏大的火车站场景,鸟瞰火车在冬天和春天缓缓驶过雪山和平原,风吹过渡船上叙述痛苦经验的母亲,片子展现的“人性”和“诗意”让它得到西方评论的盛誉。观者很容易想象并体谅这部片子拍摄与制作的艰辛。然而在个体叙述的层面上,《归途列车》达到的却仅仅是一种对底层人物虚假的审美情感。

主人公对生活和命运的叙述让人不安,他们的话语精致、平缓、点到为止。影片中这样的场景随处可见:张春华和陈素琴两夫妇在结束一天工作后仰卧在床上,用一种演练后的书面语言为我们娓娓道来他们的矛盾和痛苦 - 这种画面和语言的纯粹性让今天熟悉中国的观众感到陌生。它们过于抒情和感伤,而感伤的背后空无一物。导演范立欣为这个家庭的复杂现实提供了一条简化的进入途径,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也终于暴露了自己:女儿张琴在与父亲的冲突中最激烈的时刻忽然转向镜头:“你想要真实的我?这个就是真实的我!”只有在这个时刻,粗糙的真实得以打破光滑连贯的叙事,也是“诗意”随着镜头背后讲述者的出现而消失,我们得以通畅呼吸的一刻。

3 ) 渺小又庞大,卑微却矜贵。

“你愿意为梦想花多少钱?”有没有人曾经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也许在很多人眼中,梦想是高贵的,它无法用金钱衡量。然而造梦的人太多,梦想便像是流水线的产物,以千篇一律的包装随着轰鸣的火车驶进城市,而城市真的能接纳这些梦想吗?《归途列车》里,女孩张琴与她的父母将自己的梦想寄托于广州这个大都市。然而广州却用春运时火车站的人潮告诉他们:这个城市的梦想已经超载,一个人的梦想也许只能永远被埋没在这无边无际的人潮里。电影《归途列车》携着奖杯和口碑从海外归来,即使拿到了国内公映的资格却依旧与大多数主流影院无缘,原因很简单:这些影院的负责人一致认为,没有会为这“廉价的梦想”买单。

我写给《奋斗》的影评里,有这样一段话:”在你很小的时候,你身边的人告诉你:在这个世上,有一个叫上海的白马王子。他不仅身份显赫人长得帅气,还拥有我朝最豪华最奢侈的宫殿。他有用不完的金银珠宝、喝不完的琼浆玉液以及穿不完的华裳丽服——只要嫁给上海,那么一辈子就不用再为生计发愁。于是你从不懂事时就开始刻苦用功,不管暑天寒冬一路悬梁刺股拼了命学习各种知识礼仪,只为了有朝一日能嫁给上海。终于你学有所成,顺利把自己带到了上海面前。正当你想将一生托付于他时,你却发现原来你只是后宫三千佳丽中的其中一位。没有人会为你的失落而难过,因为每个人都在忙着嫁给你的白马王子。“而这一次,在《归途列车》里,白马王子换成了世人眼中的暴发户——广州。

城市里的农民工像是蚂蚁一般渺小,而被称为”农民工聚居地“的广东省,农民工数量更是庞大得惊人。明后两年,广州的”农民工博物馆“就要正式开馆,农民工作为一个时代印记将彻底被印在广州的城市烙印里。然而即便是如此,他们的梦想在很多人眼中还是依旧如他们的存在一样卑微。《归途列车》里,女孩张琴执意辍学,要实现自己”自由自在“的梦想;她稚嫩的脸上写满了与年龄不对称的坚毅,天真的双眼透漏出对于梦想的执意和坚持。然而最终,她的梦想被埋没在一个又一个工厂和酒吧里,她纺着自己买不起的牛仔裤、端着自己喝不起的威士忌,在夜夜笙歌的南国茫然地面对着现实,在她心中,梦想是矜贵的,她坐上火车,熬了几天几夜将梦想带来这城市,然而城市却用霓虹灯毫无留情地骗了她。

张琴没了主意,只能走一步算一步;然而在这个乡下来的女孩眼中,城市是新鲜的。第一年,她和父母到广州火车站排队买票回家,她竟被浩大人群的阵势给逗笑了;母亲毕竟挨过哭,批评她不懂事这个时候竟还笑得出来。后来,他们等了三天三夜才挤上车,母亲以过来人的胜利姿态再提及她的笑,她依旧堵着气蛮不讲理不肯认输。也正是这股倔劲,让她与父亲在大年三十大打出手,她不肯妥协,不肯认父亲是”老子“,还口口声声说自己是”老子“,父亲一怒之下,一个巴掌狠狠打了过去。这一个农民工家庭用一句”老子“折射了整个中国的现状,对于我们来说,究竟自己是”老子“,还是国家是”老子“?

电影《钢的琴》里,沈阳工人为了国家奉献了一辈子的青春,然而最终他们一辈子引以为豪的事业顷刻间被化为乌有。作为”老子“的祖国本应为这些人干些实事,然而”老子“却净顾着说无心之话。可悲的是,”老子“这些兑现不了的承诺,却又被这群人一字一句听进了心里,他们是爱着这个国家的,尽管他们的爱充满了无知。也许他们一辈子也发现不了这种爱的愚昧,或者等到他们发现时,往往已经陷入泥沼无法自拔。即使有一天,这些群体意识到,”老子“只给了他们一堆空话却从未干过实事,他们也无力抵抗;就算他们决意奋起想要自强自立自己当”老子“当家做主,迎接他们的也只是重重的一巴掌。整部电影里,导演最动容的镜头,也是我认为最讽刺的镜头,就是这群打工仔目不转睛盯着电视看08年奥运会的情景。他们为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祖国却从未将他们真正摆在眼里。

《光棍儿》的导演郝杰,在接受凤凰卫视《冷暖人生》栏目组的采访时说道:”我们那儿有个水利局局长,从我们那儿出去的,可能是顾家沟出去的,我还不认识人家。说,他妈的拍这种东西,丢我们顾家沟的人,骂老杨啊,回去之后,我明天把你抓起来。“看,越是真实,就越是可怕;所以这些人宁可听一些谗言蜜语,也容不进一句不好听的话。这也是为什么,电影院的负责人总是对那些飞天走低无所不能的”变形金刚“大开绿灯,而对于这平常人家的真实梦想视而不见。

真实,就是纪录片。你会在纪录片里看到海豚被刺杀、也会在纪录片里看到父女大打出手,这些真实的不矫揉造作的片子,用粗糙的镜头展现出一个撕掉面具下的世界以及这个世界中生存的每一个个体。影像中的他们出身平凡、过着枯燥日复一日的生活、得不到童话故事的眷恋,也经历不了事先编好的狗血人生。他们是渺小又庞大的个体,他们的梦想卑微却矜贵,他们的的情感真切且直接。没有华丽台词和巧妙编剧,没有精致妆容和时尚戏服,没有牛逼特效和科班演技,这些人却用自己的真情实感,说着平淡却震撼人心的人事。只是,你愿意花钱去影院支持被粉饰得如童话般美好的剧情片,还是这真实得刺痛人心令人心碎的记录片呢?

我给本片打四星,剩下的一星献给为了这部影片的拍摄坚持了三年的台前幕后人员,你们不是造梦者,但你们是最棒的照相机!

4 ) 关于纪录片的介入边界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微 暗的火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纪录片之父格列尔逊曾定义纪录片为:对事实的创造性处理。

这里的“事实”,英文是“actuality,不是中文翻译成“真实”的truth。

纪录片可以对事实进行处理,但是不能对真实进行处理,这是底线也是边界。纪录片一旦对真实进行处理,那么便失去了记录的存在,变成了一种改编,便成了剧情片,成了仿纪录片,成了拟态纪录片。

安德烈巴赞的纪实理论认为:纪录片应当呈现完整的事实,作品中要对主体予以排除,再现生活的根本面貌。这走的比格里尔逊更远,认为任何层次的主观介入都是不能被允许的。

这两种理论一直都有争论,一直都争论不休,一直都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纪录片到底能不能主观介入,主观介入的边界在于什么?究竟什么层面上的介入是一种必然存在的事实,什么层面上的介入又变成了一种虚构,使纪录片本身丧失了记录性呢?其实这是很多纪录片创作者们都拿不准、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做的事。学校里只会教你如何去找到选题、如何去编排故事、如何去进行采访、如何去摄像、如何去记录,但是并没有告诉你“你应该怎么去呈现你所想记录的事儿”,而非“表现”。

这就好比刘明华老师在《新闻写作教程》里说的:其实所有的新闻的创作过程都不可能保持绝对的客观真实,它一定是有记者的把关存在的。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努力的让它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得以呈现,努力的保持一名新闻工作者的新闻专业主义,去制作出最符合客观存在的新闻。

纪录片和新闻其实是一样的东西,世界上所有的文艺产品其实都是一样的东西。没有什么作品是可以逃离意识形态,可以逃离创作者本身的主观意图,可以完全独立于这个世界而存在的,没有。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去呈现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呢?我们如何将客观世界的记录和自己主观意愿想要倾诉的观点得到完美的平衡呢?我不知道。

在这部归途列车中,导演做的很明显不好。他想去营造的东西,在电影最高潮的段落被主人公给点破了。在那个所有戏剧冲突到了最高点的长镜头段落中,小女孩突然指着镜头说:“你不是想要真实吗?这就是你要的真实。”

这时候其实电影苦苦营造了那么久的拟态影像环境一瞬间全然崩塌,所有的努力都付之东流。当然这个段落这个镜头张力十足,让人感觉非常的酷,后劲儿很大,但是这是有损于整部电影的表达的,它在一瞬间击垮了整部电影的存在根基,让一切都没有意义了。

雕塑家罗丹曾经建造了一个完美的雕像,每个人看到之后都说,你这个雕像的这双手雕的真漂亮,后来他把这双手砍掉了,他觉得不能因为一个细节的高光就损害了整个作品的表达。而这部纪录片的导演显然无法做到这种割舍,他将这个直接打破第四堵墙的细节保留了下来,所以整部电影就变得不可靠了。

我们去怀疑一部电影介入的尺度如何,其实是要从细节去判断的。因为如果一部电影打着纪录片的旗号,其实去摆拍,其实去按剧本演戏,如果做的浑然天成是没有人知道的,顶多只能怀疑。

这部电影值得怀疑的地方很多,在那些地方的怀疑似乎又不值得推敲。但是这些草灰蛇线的细节汇聚到一起,在一瞬间被点燃,则形成了烧死整部电影的熊熊大火。

我开始发愁,到底一部纪录片应该怎么去做呢?纪录片到底要怎么去介入呢?我也不知道啊。我知道的一点就是这部电影做的是真的很差,我可以做的比它好,但是我又能好到哪儿去呢?

我顺便来给这部《归途列车》鞭个尸吧。既然已经骂到这份上了,就再添一笔:在热拉尔热奈特的叙事视角分类中,有内聚焦、无聚焦和外聚焦三种视角,但是这部电影很明显的视角混乱,三个视角都有,什么都想说,最后一锅大乱炖,表达出来的就是无表达。

我要是以后拍出这样一部无表达的东西,那我干脆把母带销毁了事。

关于《归途列车》我的三篇影评:
1、 这《归途列车》和列车又有什么关系呢? //movie.douban.com/review/12353058/
2、 对于纪录片导演的访谈原文记录 //movie.douban.com/review/12353069/
3、 关于纪录片的介入边界 //movie.douban.com/review/12353144/

5 ) 没有方向的列车

今天才刚刚在电影院看了这个片子,以前记得在哪里看到有提到这个片子,说是不错的纪录片,却一直未曾得见

回家,对于中国人的意义重大。团圆是夹杂在这个厚重文化背景中的一个重要原因。片中张昌华曾说了一句,如果春节一家都不能回家团圆,生活还有什么意义?这是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普通农民工的一句话,也是全世界最大人类迁徙活动-中国春运中上亿人所明白的简单道理。

这是一部记录一对普通四川农民工夫妇家庭生活中几次春运回家的电影,但是它反映的远远不止故事本身。这是一个缩影,来自这个社会这个国家甚至这个世界。

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对话,这些真实的记录无一不在体现各种问题和矛盾,家庭生活的矛盾,父母子女教育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城乡差距问题,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的矛盾,甚至全球经济一体化问题等等。它们带来的思考远远超出这个故事。

陈素琴,张昌华是一对普通农民工夫妇,为了子女能上学,远赴广东打工。他们在服装厂做工,辛苦赚钱,只为让子女能够接受教育。他们所坚信的一点是,要让孩子跳出农村,过上舒适的生活,只能通过刻苦学习,走读书的一条路。
正是如此,他们每次电话回家,首先问的都是子女学习成绩,考试名次。长年在外,由此也隐含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子女从小由外公外婆养大,欠缺父母关爱,和父母感情并不深厚,女儿张琴的对话中很明显得到反映。这并非夫妇愿意看到的,但这个存在于社会问题中的家庭矛盾却暂时不可避免。

张琴和弟弟都是普通的农村孩子,上学读书和做农活是主要的生活内容。和父母一样,张琴也渴望改变,她和村里大部分孩子一样,没有念完中学就外出打工。这让父母伤心不已,他们竭力劝女儿读书,但是张琴坚持自己的决定。她和无数打工妹一样,辛苦做工,只为向往城市生活,能够实现自己理想。张昌华问女儿到底怎么打算(继续打工还是读书),张琴说了句走一步,算一步。其实这种迷茫发生在所有年轻农民工身上,他们的路没有太多可选,怎样才能走一条能够通过自己努力就能实现价值的途径,这同样是社会问题。现在即使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也显得有些乏力,特别是没有背景的人。底层的人不能通过自身努力向中层流动,这是一个不健康的社会。

片中真实记录了08年遭遇雪灾滞停春运的广州站,整个屏幕人头涌动,极为震撼,数万人拥挤火车站大部分都是回家的农民工,一对姐妹在挤出人堆后,抱头痛哭。画面中的广州站大楼,旁边立着两个标语,“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而楼下,维持秩序的警察正在阻止想要进站的人群。张昌华一家在火车站守了几天终于踏上回家的火车。而这次回家团圆,父女的矛盾冲突到了高潮。因为与父母想法不合而吵架,父亲先动了手。
这个时候也是片中的高潮,张琴指着镜头吼叫,“他们不是想看真实的我吗,这就是真实的我……”这显然是导演之前跟他们说过的话,可是张琴的话却反过来让这个片子更加真实。导演范立欣后来说道,纪录片虽然是要记录真实,但当时他自己也忍不住上前拉开了冲突中的父女两个人,所以这段镜头没有结尾。

年后,张琴去了深圳,在酒吧做服务生。08年底经济危机,张昌华夫妇的服装厂不再一片繁忙,空旷的厂房映射了失业的农民工。为了照顾上中学的儿子,张昌华让妻子回了老家,自己一个人在外支撑家庭。厂里的工人,只言片语谈论各种事情,厂里出口到美国的衣服,东莞成片倒闭的工厂,失业但没有各种保险的工人……画面的另一头,张琴和其他员工一起正在看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直播,烟花过后,大家一片欢腾。然而这些农民工的生活却不会因这个盛会而改变。

其实把这个家庭的故事生生地剥裂出来搬到屏幕是残酷的,他们的悲伤,纠结,劳累,卑微都是真实存在的。他们的故事或许只是千万农民工家庭的一个,却深刻再现了重重问题。

是谁让他们抛家离子,奔波在外?谁让他们辛苦劳动,却不能得到改变生活的回报?谁让他们通宵守候只为一张回家的车票?谁又让他们无路可走,不能通过努力得到改变命运的机会?

回家的绿皮火车在片中出现多次,他们知道哪里来哪里去,而生活的火车他们则无所适从,开往何处他们无法掌握

真实记录面前,一切都是那么有力,没有刻意安排的场景,灯光,对话或者造型,却足以震撼观众。

这部片子本身给4星,还要加1星致敬导演。在中国拍纪录片可能得不到回报,历时3年时间去创作,难能可贵。当前的中国,大家都很浮躁,花长时间去做没有效益的东西,可能很多人觉得没有意义,犹如很多实业都转作房地产一样。对比其他国产电影特别众多商业大片的不痛不痒,浮华光影,歌舞升平,看了这部纪录片就像是海市蜃楼消失后的沙漠,这才是这个社会本来面目。
感谢导演和制片组的呈现,没有粉饰的表演,而是真实刺痛的当下,这才是现在中国电影所缺乏的。

6 ) 至少希望从此,不再浪费粮食,不再心存鄙夷。

我没经历过春运,所以影片中2008年那场雪灾让人震撼得真想落泪。
因为断电,数以万计的农民工驻留在火车站。他们睁着一双双熬红的眼睛,不死心地等着。他们忍受着严寒,潮湿,驮着沉甸甸的编织袋,每个人都渺小得像一只蜗牛。每个人都想回家,所以一旦有什么消息走漏,人潮就开始骚动起来,警察拉起了人墙,竖起了栏杆,试图控制人流。但这时候,每个人都挤得面目全非,最后的理智和尊严完全崩塌,但他们所能做的,只是捡起包袱,擦干眼泪,继续走,走啊走,最后淹没在浩浩荡荡的务工潮里。

他们是国民生产链条中至为重要的一环,我们吃的穿的,很多都出自于他们的双手。然而在这种时候,他们却买不起一张贵一点的车票,连回家这种微薄的愿望都变得难以实现。这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哀伤,我觉得所有怜悯和同情或是词不达意的安慰,都有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虚伪。

我们最大的痛苦是无能为力,而所谓的承担只是逆来顺受。

以张琴奶奶为代表的那一代人,他们努力耕作了大半辈子,因为没有愿景,因而安于农村。而以张昌华夫妇为代表的外出务工人员,一心想用自己的牺牲换取下一代的出人头地,他们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默默忍受着心酸,却殊不知压力越大,反弹越大,孩子并没有因此爱上学习,反而只想离开家,为了自由,怎么样都行。
而张琴,则代表了最广大,茫茫不知所措的年轻人。她叛逆,对未来没有明确的计划。可如果说她的反抗只因为青春期不切实际的梦想,就未免有些冤枉人家了。本应该是嗷嗷待哺的时候,双亲就离家在外。有限的通话时间,也都是绕不开的学习话题。没人纠正过她的对错,没人关心过她自己的梦想。以至于她后来长大了,所能做的,也只是走一步算一步。在这场绕不开的家庭问题中,我们没有权利判断谁对谁错。我们只能深深地自省,是谁迫使他们骨肉分离,剥夺了她拥有一个健全家庭的权利。
片中有一场戏讲张琴去美发店做头发,当她顶着一头卷发走出理发店,太阳显得格外明朗,张琴偷偷地挺直了腰板,像极了傲慢的芭比娃娃。我们都知道这只是一场浪漫的美梦,虽然只有一瞬,但也足够了。


在这个故事里,我觉得最讽刺的,是这些人仍保持着对国事的关注。列车上陌生的旅客,关注着体育新闻,他聊到NBA,聊到姚明,他相信中国的奥运会金牌数量能超过美国。他觉得,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家,怎么会比不上拥有几亿人口的美国呢?还有张琴,当她和夜总会的同事们一起看奥运会开幕式的时候,我在他们脸上看到一种复杂的表情。他们很专注,眼神中透露着向往,希望,又或是无奈,悲凉。他们是正直青春年华的孩子,难道不应该像教科书写的一样,“成为社会的栋梁,为祖国添砖加瓦”吗?而不知怎的,他们却到了这声色犬马的地方,为阔少爷富小姐的狂欢收拾残局。

说实话,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还对这片土地抱有希望,现如今他们祖祖辈辈耕作的这片土地上,似乎已经没有了他们的位置。

最后,说个题外话,我在一篇评论上看到,老张夫妇买不到回家的票,他们知道电视台的人有路子,但他们太老实,从没向摄制组讨要过任何帮助。这时,我感到很庆幸,毕竟他们还是挺直了腰板做人,并没有因为贫困而丢失了尊严。


我觉得中国人都应该看看这部纪录片。记下农民工的平凡与伟大。至少希望从此,不再浪费粮食,不再心存鄙夷。

7 ) 回不去

在小柯博客上看到的电影归途列车,一直很想看,近来找到,看的时候,基本上是一路压着眼泪,有熟稔的场景,有辛酸的凄凉,有身临其境的感怀,有无处申诉的痛楚,有折返不了的怀旧,到最后实在忍不住,干脆哭了一场,然后冲了个脸,生活又像每日凌晨初生的太阳,什麽事也没有发生一般。

“我以为发现了问题所在,可我并不知道该如何解决”,无力回天的感觉便是如此,譬如农村孩子的教育,豆瓣上有“父母皆祸害”小组,我以前也把问题孩子的责任推在父母身上,现在觉得还不一定,父母是直接原因,但他们自己也正是受害者,深层的原因可能正在这个文化体制,以及教育制度上,举个例子,农村父母的无奈是要赚钱养育孩子,他们每年大规模迁徙的目的是期盼自己与下一代的生活过得好一些,他们以过来人的口吻,老生常谈地告诉孩子,要好好学习,才能跳出农们。事实也是,读书并非让孩子在城市生活的唯一途径,但在选择有限的情况下,读书可能就是最佳途径。我有个当年的玩伴,近年来,他靠在城里包接水电工活计,混得风生水起,但是合工大学生宿舍的马桶漏水,他可以马上派人去维修,但不是第一次做马桶的时候便用最好的材料,而是故意要让它存在隐患。选择多了之后,同时水涨船高的还有心眼和算计。

孩子又因为没有父母在身边,有心事无处诉说,加上有些从小会背负沉重的体力劳动,稍有机会,逃离劳作,他们便会用腿投票,相比困兽一般被锁在学校与村子田地,一刀刀切着喂猪的野菜,电影中叫琴的女孩有句话说“自由就是快乐”,打工艰辛,但可以有凭劳动所得的收入,可以相对自由地支配,可以去烫个时兴的发型,这就是莫大的幸福了。至于在农村,孩子心理若是得不到有效疏导,被人顺手一指,他们往往便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与父母争吵之后的琴,独身来到深圳,做了酒吧服务员,那里群魔起舞,乱象丛生,她以后命运会如何,便不得而知。

不妨拾取电影中的几个片段。首先,自始至终,父母与子女都存在严重的沟通障碍,比如父母回家时最为关心孩子的是成绩,他母亲找叫“龙”的儿子要成绩单,便说儿子的成绩倒退了,以前是第三,现在是第五。中国父母普遍的问题在于大多要孩子拿第一,不是第一的,就算没努力,甚至就算倒退,但一个班只有一个第一,第一下面的孩子,日子大多都不怎么好过,不是被父母批评,就是被学校遗忘,或者作为互文的两者,兼而有之。甚至考第一的孩子也未必好过,据我观察,有不少父母的做法是,给考了第一的孩子一个奖励,譬如许诺给ta买什么东西,甚至有直接像做买卖交易一样给予孩子钱财,这样做并非鼓励孩子自主学习,而是有目的地引诱,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事并没有可见的“收获”,尤其是理想,爱好,精神等虚无缥缈的东西,那么如果一旦看不到这些有形收益,孩子学习与培养的动力也便可能丢失。

孩子们并不需要过早沾染大人们斤斤计较的契约约束,相反他们更需要在这个并不美好的社会培养兴趣,看到光明与希望,这些希望有一天他们可能会发现只是从人造手电筒发出的,但如龙应台儿子对她的疑问那般,“我才十七岁,不要教我那么多黑暗好不好…我才十七岁,我总得相信些什么吧”。如果可以说人不痴情妄少年,那么也可以将痴情换作天真,纯真,无知,等,到什么年龄做什么事,并不需要拔苗助长。让童年属于玩耍,便是要让成绩差也有存在的理由。

我妹以前天真,父母试图用自己的阅历来约束她,我觉得该放开,便劝说家人,让她出去走一趟,她回来俨然又变了个人,她自己也说这一行让她比以前知道了很多,至于到底有没有知道多少我又不得而知,至少她自己认为有收获,她也哭过,而有收获就一定就伴随有成长,眼泪也在某种程度上正好契合成长。眼界往往不是父辈们苦口婆心便能传输的,而是非得经过自己身临其境的一番体验才行。至于父母对于子女为什么有种种期许,恰恰是因为父母深知没有知识给自己带来的痛苦,无论是租住毛坯房,还是没有起早贪黑的忙碌,还是挤进火柴盒一般的车厢。我之前工作的小镇,工厂里有大量的四川民工,没事我就去车间找他们聊天,大热天,他们说自己睡不好,房间蒸笼一般,加上工业污水严重,绕着小镇的河水乌七八黑,蚊虫乱生,若是不用蚊帐,蚊子肆虐,但用蚊帐小电风扇的风便又被挡去了一半。逼仄的空间,转不开腰身的房子关起门来就活像一个密不透风的大暖袋。我们村里有位老人以前常说的一个笑话是,他早年跟某某一起进城,不知道厕所在哪,内急就找了个相对隐蔽的地方,正小解,被红袖章逮了个正着,抖抖嗦嗦的没尿成,还被罚了几十块钱。在多数农村父母的眼里,学习好就约等于以后可以进城生活,再推论就约等于可以在城里找个好工作,可以住上大房子。当然这些推论过程严重约等不了,那么父母是从哪里得来这些观点的?

这大概就要归结为父母自身的教育不足以及社会分配不公给他们造成的心理错觉上了。农村父母毕竟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少,他们朴素的脑子里对于孩子日后的前途,并没有太多的选项,除了弯腰刨地,自己深受打工之苦,便不愿意孩子也像自己一样加班到晚上九十点,本来强健的体魄在日日劳作中严重耗损。他们在试图为孩子规避着这些痛苦,于是若能看到某某人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日后将父母接在身边,便容易以此为榜样,用它作为孩子的励志梦想。

不过随着如今出路的增多,以及现实中大学生找工作的压力,有些父母又走上另一条极端,便是不再逼着孩子上学,而是放手随便,你上学也好,不上也罢,辍学了便赶着他们出去打工,毕竟眼前有利可图,到手的是红绿绿的毛票子,我们村里就有不少这样的父母,譬如我有个叔叔,他家儿子每个月在义乌会有多少收入,他说起来骄傲的神情便难以言表,随后还也会鼓动其他人,“你还不叫你家孩子出去打工,上学有什么用,现在大学生反正找不到工作”。

再看电影中一个冲突达到极点的桥段,就是琴的父亲因为琴自称“老子”,气不过,与琴大打出手,扇了她的耳光,将她打趴在地下。看这段,我撕心裂肺,问题远远不止在父母的教育,而更多可能是父母与孩子交往时心理埋藏的地位等级(这个词说来沉重,但我想想还是用了它),在中国文化的传统观念中,父父子子的权力结构,那是不能乱了顺序的。父母可以骂孩子,但孩子却不能口出狂言数落父母,即便父母是错的,否则就是忤逆,这个罪名很可以大到将人判刑,像卡夫卡有篇小说那样,父亲要儿子去跳河,儿子二话没说,居然真就去了!前些年村里听到一家孩子将父母告上法庭,三五成群的大妈大叔聚在一起,便会暗骂世风不古,子女不孝。但是孝道的前提同样是建立在平等对待的基础上,孝道更是个民主的过程,有父母小时候虐待孩子的,孩子长大,父母老了,躺在床上动不了,他便冷暴力以回复。发展到极端,像天生杀人狂里的例子,不堪折磨的女儿干脆伙同恋人将父母碎尸万段,这类报道在现实中也屡见不鲜。问题便在于这种自高自大的文化体系下,父母的作风威严,孩子的谩骂便是对他们威权的挑战。“老子“那是只有父母才能跟孩子说的话,除非是“反了,你”!

初中时有个同学,他说话便喜欢带口头禅,那种惯性的骂娘满嘴乱飘,我们私下里便会在心里琢磨,他在家里会不会也这样跟他的父母说话。说白了,这种”父父子子“的观念根深蒂固,每个中国人大概都有感悟。我记得我有一次顶撞父亲,那是我与父亲发生碰撞最为激烈的一次,他以付不起学费为由,含沙射影,要让我退学,我那会好像是高三,一下子来劲,把身上穿的那件衬衫一撕,上面的纽扣瞬间四处飞迸,我不愿意,不想把这些年的汗水白白浪费,便跟他吹鼻子瞪眼,要不是前面太太辈的赶来劝阻,我险些要跟他动起手脚。但后来我并不觉得自己做得对,而是为此谴责自己很长时间。

正是文化的这坛酱缸需要改变,或者至少可以说应该修正,才能顺带纠正父母的观念,他们不大会沟通的教育方式,他们内敛隐忍的情感与行为。打工为孩子,孩子却并不希望父母都出门打工,这绝非一个不能解决的悖论。既然出发点都是好的,为什么父母的愿景总与孩子达不成一致?我想我们缺乏的正是这样一种心理辅导机制,我们的教育是在灌输观念,却不怎么反省观念本身正确与否。就好象中国人养儿送终,为父独尊的理念,一杆子打死本身就有有待商榷的地方。

另一个让我觉得很无力的地方正在于文化观念的改变绝非一朝一夕,它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立足当前,通过教育才能大规模修正。而且这个过程可能并不会短,那些受转型期影响的人们,势必又会伤痕累累。

而我们的教育在干什么?它会叫人应试,甚至有些人,连这种受教育的机会都被剥脱,这几天报道的北京民工子弟学校陆续被拆除,叫停,(报道在此: http://vnetcj.jrj.com.cn/2011/08/16015210745551.shtml), 多出来那么的孩子该如何安置,民办学校层次不齐,设施落后,手续繁杂,公办学校需要各种证明,这无疑又是给开后门,找关系留了条正当的腐败之路。再提一个教育问题的例子,是我姐姐的两个孩子,她们在集镇上上幼儿园,幼儿园分大小班,共计五十人左右,但只有一名老师,这位老师没上过什么正规的师范,也没有过什么正规的幼师经历,但她是当地教育局的亲戚。她的证明都是当地教育局颁发并认可的。

奥威尔(?)说过一句话,大意是这样,要是想治理好一个国家,最好的办法是让它的民众尽量处于蒙昧状态,他们一旦觉醒,或者接触到外面的新鲜思想,便会用来对比自己身处的世界。毕竟好与不好正是对比出来的,若是没有了对比对象,便没有了批评或好坏的维度。我老是觉得,国家教育投入不足,是有意的,它便不想让人们知道得太多。像这日益封闭的互联网,像要把人重新闷死的铁屋子。

当然,我非常希望这仅仅是我的小人之心。

8 ) 很多父母不知道,能好好被爱对孩子来讲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导语:

被爱是可以让人变得越来越柔软可爱,明亮和开阔的。被爱有着无穷上升的力量,所以有能力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努力爱人,是要让对方感受到爱的那种。

\

讲的是归途列车,但电影就是每个观众在里面找到投射出自己的那个影子,所以其实我看到更多的是父母与原生家庭那层关系。

其实还挺感同身受的,同样是个缺父母爱的留守儿童,问题少女。那时候虽然没有要做那么多农活,但也得干很多活,因为在姑妈或外婆家寄人篱下的感觉也特别不好,而且还被(爸妈,亲戚,包括她们自己)各种劝说要努力去给她们减轻负担,所以一点也谈不上被照顾,只觉得自己千万不可以做一点点觉得有麻烦到她们的事情,处处担心自己哪哪又做的不好了惹她们不高兴了,她们那种不高兴的情绪就时常动不动就挂在脸上让你生畏,让你不知所措,在这种环境下也完全感觉不到爱,于是就抱着这种小心翼翼过完了叛逆期(建立较完整的人格期),现在发现那时候的自己异常讨好型人格,后来因为自己挣脱出来了那个环境就努力改善了很多,但肯定原罪还是在里面的,一剥开就能看到,那些顽疾一直都在,青春期各种很拼了命的抓住一点亲密关系(姐妹关系)把友谊看的大过天,要死要活的,那时候对爱情真的是没有开窍过。(虽然现在好像也没怎么开窍)包括现在的各种完美主义害怕不被人喜欢…等等等等。

所以青春期一直都很有和片子张琴这女孩一样的不满情绪与戾气,怪爸妈不陪在身边照顾自己,怪妈妈永远嫌弃自己,啰里八嗦一大堆,总挑自己毛病,对自己什么都不满意,“反正你什么都对” 这句话我也对我妈说过好多次,当时张琴那个表情简直就是我的附身。

只是我从来没有和父亲打过架(挺佩服这个小女孩的)但吵架吵到泪流满面满脸通红,离家出走想自杀,想断绝关系这些事情是常常有的,确实是相同的矛盾与冲突,直到现在也不知道怎么和父母相处。

但有一点令我感到不适的是,这位父亲因为面子挂不住而去那样真的揍自己的女儿时,让我觉得他很没有当父亲的样子,很不合格,我前面一直觉得他默默承担了好多很不容易,也是个冷静睿智的人,但没想到男人都是一个生物,触及到他们那种大男子主义丢失自尊的事情就要跳到三尺来抓狂六亲都不认,更让我心寒的是母亲这时还一直在说这个女孩不是,那女孩该有多难受,多心寒,全世界都可以背弃我可是我最爱的你们,你们是我的父母,怎么可以这样对我呢?我完全能想象那种痛苦,就觉得外面随便一个陌生人都比你们温柔,能让我感到温暖,而你们是我最爱的人,你们带给我的永远只有伤害,太清楚了,这都是我曾经经历过的,换成我妈也会是这样,典型中国式教育,完全不懂得要怎么去看到心理那层问题,用的都是最残暴的方式,让一个女孩一夜长大,长成他们口中最没有女孩样(温柔纯良)的样子,一个本该活泼烂漫天真可爱的年纪却永远眉头紧锁带着解不开的心结对着这个操蛋的世界叛逆下去。

而且最后陈素琴说“我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希望她能改邪归正。”这话听着挺可笑的,最怕的就是这些原罪父母不自知自己无形中给那个年纪的少女们带来多大的心理重创,还试图要她们变乖变好变成她们心目中想要的完美女儿。

殊不知让对方感知到自己满满的爱这件事比爱本身(尤其是父母与子女这层关系上)要重要的多得多。

整个电影院就我一个人,中间看的好几次鼻酸要流泪,但我要流泪的片段不是描述她们人物关系的剧情而是一些空镜,或是特写,环境,或是一些不重要的镜头。

说到纪录片本身,和父亲打架这里张琴说到“你不是想看真实吗?这就是我真实的样子!”这让人不禁感叹,这绝对不算是个成功的纪录片,就像阿德说的,如果导演觉得这一段达到了导演想要的高潮和立场,我也还蛮对导演引起不适的。三年拍摄里既没有做到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观察者,也没有和她们融为一体的感觉,该是对这个镜头有多大的怨气和烦躁啊,一个纪录片导演能做到这样,也是很… 如果是这样的话,顶多是个设置好情节冲突的剧情片吧。

不过说到剧情这个剪辑的逻辑线还是理得很好的,就很羡慕这种后期能把逻辑线理得清楚又让人想看下去看的清晰且感人的后期(毕竟我是一个大脑无逻辑常常不会结构剧情的后期)虽然最后落幕的时候看到这个后期团队还蛮多人的,自己也只是一直都在一个人在做后期而已,路漫漫其修远兮,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很有编导的思维与逻辑结构吧,不管是前期和后期。

还有一点非常不想说的感触是,觉得现在的自己太不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客观一点来看自己现在在北京的生活已经比我身边的同龄人(尤其是老家那些)生活水平和精神层次方面好太多,但自己却只是一味不停地挥霍,总有一天,面对不懂珍惜的人老天迟早会把这些幸运全部收走的。

其实当我坐在电影院看到第一个画面的时候我就发现原来自己看过,之前老师在课堂上放映过,只是没有放完整,基本的故事线和表达的东西我们都看到了,所以对这三个人和他们的家庭关系印象很深刻,只是不知道原来这就是《归途列车》。

其实片中导演还想表达一种意思,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出来,就是重男轻女的观念真的充斥在这个家庭里。不论是从外婆那里还是这对夫妻身上,这对夫妻给女儿买手机对女儿更多的是亏欠和不知道怎么化解尴尬相处的气氛,对儿子似乎有着更多的爱和责任,外婆也是口口声声说洋洋给外婆在城里买大房子什么的,相信这些话女孩应该在家里听了无数遍,女孩背玉米那个重量都要压过那个瘦瘦的身体,不难想象在那种封闭的环境下她说出“自由比什么都好” 这种话,而同种环境下,儿子明显是比女儿活的更天真烂漫无害的,大部分的偏见和隐隐疼痛都是由女孩默默承担的,所以还有“带把的”“老子”这种抵触男权社会的字眼,也许是累积的久了爆发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看到那个女孩在迪厅里起舞的画面,不知道她会走上什么样的人生,但真的很希望她好,能好好被爱。

短评

一阵阵的寒战

7分钟前
  • Jimmy
  • 力荐

从赵亮《上言方》里陪母留京不停申诉,最后黯然回乡戏剧性地“认贼作父”结婚生子的女孩;到季丹《危巢》里心机缜密,早熟得令人吃惊的姐妹花;再到范立欣《归途列车》里敢于和父亲对打的张琴,这些花季女孩都长着中国式的圆脸蛋儿,婴儿肥,时常紧蹙眉头,她们的理性务实有着和年龄不符的残忍。

9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何止是心酸,简直是心痛。

13分钟前
  • 過期罐頭
  • 力荐

回不去的家乡,没有归途的归途。

15分钟前
  • 白暖暖
  • 力荐

【MOMA】这是一次能让我甘心承认北京比上海的文艺事业更活络的放映。当我们把世博等排队形容成春运自己却从未真切体验过那玩笑本身时,画面上无数涌动背着行囊变成质点的人却是年年都要痛苦焦灼屈辱地走这个流程。触目惊心。小女孩对着镜头喊出的那句“你不是要看真实的我吗这就是真实的我”抛砖引玉了

17分钟前
  • 小岩菽
  • 力荐

其实这个也不能算真正的纪录片了

2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沉重

23分钟前
  • 生·人
  • 力荐

⑴万恶铁道部⑵这个社会对不起那些明知前路艰难、未来渺茫,却仍在努力挣扎、坚忍、对生活只有最低要求的人们⑶大多数人都被迫远离亲情、故土的国家,即使拥有奥运盛典,河山壮丽,也不值一提⑷我们凭什么比他们活得有尊严和有保障?⑸「你们不是要真实吗?这就是真实」

24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推荐

真实的力量

27分钟前
  • juan2m
  • 力荐

中国应该成为一个纪录片大国,这里有太多东西需要记录下来

32分钟前
  • 老晃
  • 推荐

【先锋光芒·镜容】我不是仅仅想拍一个空巢家庭的故事,所以我花了三年时间和他们一起生活,但是当道德尺度难以把握的时候,你会感觉这是属于一个纪录片导演的尴尬。火车经过六盘水,有个雪山间车体通行的俯拍,我等那个镜头等了三天,我想用那一幕说明这种生存状态是务工者的群像。——范立欣

36分钟前
  • Obtson
  • 推荐

春运只是个幌子,这片子其实是讲父母和儿女关系的(而且道理很universal不局限于农民工),要看到最后一刻才知道"last train home"到底是什么意思。加拿大的纪录片资助体系真好。

40分钟前
  • bayer04
  • 推荐

导演开拍前带有自己的情绪,那一家子有被其利用之嫌,不能说是真正的纪录片

43分钟前
  • MiaH
  • 推荐

有幸看了国内首映,反映的现实很真实,很能打动人

45分钟前
  • 怀山鹿
  • 力荐

太贴近生活了……

50分钟前
  • EVANGELION
  • 还行

生活是狗娘!这简直就是一个单薄的伪纪录片。这东西如果也就打着纪录片的幌子震撼一下老外,作为中国人,我总之是都见怪不怪了,别跟我说你没有亲身经历过春运,没看过新闻。这闺女倒是演技不错,可以考虑以后往电视剧发展了。★★

5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较差

就没人注意到妈妈在许愿时说的这句吗:“菩萨保佑我的女儿,让她听话。我也不晓得我做错了什么,请你保佑她改正归邪”

60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当琴琴对着镜头喊出“这就是真实的,你们不是想要真实的吗?这现在就是真实的!”的那一刻,我对纪录片导演应有的立场产生了质疑,这就是你一直在等待发生的戏剧性高潮吗?

1小时前
  • 阿德
  • 还行

上个月在UCCA看过了。可看性是不错。广州火车站的场景很震撼。但是,说实话有点迎合西方人口味。某些场景摆布的痕迹太重,搞得更像剧情片。后来也问过他家摄像,他说确实有诱导性提问,和人为加快故事进程的问题——这些手法我觉得对于人文类纪录片来说,有点问题。

1小时前
  • 熊猫儿
  • 推荐

终于看了,广州火车站春运场面完胜北京

1小时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