瑕不掩瑜,封神作+1
前面的铺垫有多么漫不经心,后半部分的主题展现就有多沉重
父亲,母亲,外公,弟弟,黑人,群像,人物有血有肉
弟弟的懵懂和不谙世事从一个纯洁的视角看到这个世界,只不过是站在白人角度
黑哥用行为掩饰那种无能为力的感觉,导演用力恰到好处,也给了一个从黑哥角度看世界,只不过是黑人角度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这个世界就是不公平的,外公和父亲都是这样的人,做和父亲一样的选择也是无奈之举,既然世界有错,而我吃到了世界的红利,见到了世界的肮脏之后,是否还能热爱它呢?回归现实,我们又怎么不是踏着别人的“尸体”才有今天的地位呢,这其中不乏惋惜之辈,生活的真相就是不公平和肮脏,常怀感恩,常怀善良
本片弟弟的演技对于懵懂和那种纯洁和赤子之心的演绎太过惊艳,选角之灵性,以至于入戏后让观众带入,通过两个孩子的“梦想”讽刺这个社会,明指1980,实指2022+,现在的社会也是千疮百孔,令人唏嘘
此外,这片的音乐水平也极高,各种背景音乐的浅入淡出,起承转合,情感铺垫,积蓄爆发,对叙事和主题深化极大帮助
这个故事太太太太窒息了
编剧兼导演的亲身经历
Jewish family式精英教育类比中国式鸡娃教育
同一个世界同一种家庭
但这部电影真正让我感觉到非常难受的是
我能在Paul的短短一个小时五十分钟的入学又转学风波里 完整代入自己的经历
甚至当下的我正因为经历着和Paul警局风波相似的优待而惶恐而内疚而自责而痛苦难眠
回家的车上爸爸对Paul说了这样一段话“it's unfair,and I know it hurts you,but life is unfair.sometimes,some people get a raw deal,and I hate that. it's the worst thing in the world,but you have to survive.so all we can do now is you make the most of your break and do not look back……I learned a long time ago,you got to be thankful,when you're given a leg up.”
也正正好跟朋友上周劝慰我的言语如出一辙
大概意思也是“这世界不公平是事实,既然个人无法改变,那就努力让自己在险恶中尽量更好地生存下去,感叹别人遭受不公,总比困苦降临到自己身上强,如果困在情绪里,自我折磨,不管你拥有什么其他人没有的东西,都是徒劳”
所以我没法judge任何一方的行为、任何人的立场、任何种族的遭遇
因为我就是那个Paul
所以我能理解家族对我的付出、父母对我的期待、还有他们为我的远大美好未来做出的所有努力、甚至包括他们的愤怒生气甚至抽打胁迫我都能懂得是为什么,他们为什么那样做
我能一万分理解,但内心始终有个声音不断纠正我不能认同
简单来说,我也在经历着我的世界末日
如果说Paul在公立学校就读时出了家门在外是自由的鸟儿,那妈妈作为学校的president of the PTA还要竞选district school board为他的自由保驾护航
过去那些年我以为自己也是独自在外毫无束缚的翱翔天际,实则我所获得的表面看起来潇洒恣意体面风光的生活背地里都是家里在为我的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行为买单
我们同在外部世界飞行,家人默默在为我们筑巢,以便我们获得更好的体验,也保护我们免受委屈遭遇不公,我们生活在隐形的象牙塔中而不自知
被迫转学到私立学校的Paul也和我一样
因为不再友好的环境不利于我们茁壮成长或者说因为家里对于我们加码的保护,不计代价为我们铺路
所以我们不得不面对新的环境更换新的赛道
而且还是一条旁人看到艳羡不已的康庄大道
看起来我们该感恩,确实我们应该感恩
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机会做这样的选择
比如Johnny,他不仅连书都读不了甚至连家也不能回了
而Paul却被塞进整洁的suit里,和名流当校友,享受1v1授课,俨然一副未来精英的模样
家里一直强调我们是全族的希望,我们要过得比他们都好,成为比他们更优秀的人,我们要一直不停往上爬,带给家族荣光,不负他们的期望
我们也想啊,我们也尝试听话,我们也打算屈服,可是心里始终有个声音,不停地叨扰提醒我们自己真实地渴望是什么,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没有人在意我们内心的声音,所有人都只期待我们能获得世俗意义上的绝对成功,我们真实的想法反而被嘲笑、被鄙视、被压制、被形容为异想天开不切实际
做人真的好难
做一个让大家都满意的人更是难上加难
最难的是,做让自己满意的人
于是有那样一个契机到来,我们想办法出逃想办法改变
也许我们因此做了不好的事情
竟然意外的不需要我们自己来承担相应的后果
这让我们感到内疚难过得要死掉
但是我们还要硬逼着把自己装进体面光鲜的皮囊里,去面对虚假的美好
但我们仍可以反抗,是么?
我们在心底埋下不屈服的种子,跟随我们的成长生根发芽,总有一天,总有一天,我们要对这丑陋的世界说“screw all of you snobs”
无疑 这是今年最好的电影
詹姆斯·格雷,一位智商高达180的犹太裔美国导演,拍了一部《世界末日》,并大声告诉你“不要做白日梦”了,请死了这条心。
法国《电影手册》刚刚公布了年度十佳片,格雷的《世界末日》仅差1分位列第11名。
《世界末日》基于导演格雷自己的童年记忆创作,讲述了在上世纪80年代罗纳德·里根竞选总统时期,梦想成为艺术家的男孩保罗在家庭变故和转学风波之后心灰意冷的成长经历,几乎可以看作是一部格雷本人的自传式影片,被称为美国版《贝尔法斯特》?
《世界末日》是一个关于友谊与忠诚的故事,影片的开场点名了这一点。男孩保罗·格拉夫在六年级课堂上画恶搞画被老师发现,无奈地接受了惩罚。与他一起受罚的还有乔纳森·戴维斯,一个自称“詹姆斯·邦德”的黑人留级生,也是保罗最好的朋友,“一黑一白”的关系设定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绿皮书》。
1980年代的秋天,保罗和乔纳森在纽约城皇后区173公立学校就读,两个少年都深怀宇宙级别的梦想,因为视种族主义混蛋教师为共同敌人而成为好朋友,并深信彼此是同类。然而事实上,保罗的外公是早先移民美国的犹太人,母亲是家校联合会的会长,而乔纳森无父无母,和头脑不清的外婆生活在一起,两个人的差别不仅仅在于种族和肤色,更在于阶层的本质区别。
接下来是保罗的家庭聚餐,一幅全景式的家庭描绘,在这样一个空间矩阵中,严肃苛刻的母亲,一本正经的父亲,和蔼可亲的外公,自私霸道的兄长……每个成员慢慢抖落出千差万别的性格。
就像里根接受采访时所说的那样,“我们这一代是否正在见证世界末日”,人们都在担心着未来,城市是否会变为一个个罪恶之都,世界将走向何方?而《世界末日》的名字来自英国摇滚乐队The Clash著名的翻唱,可以追溯到1979年威利·威廉姆斯的雷鬼即兴演奏。
“是时候让我重新审视这座城市了,并尽我所能创作最具自传性的作品,以拒绝向外看就能给我们答案的想法。事实并非如此,我们无法理解关于宇宙的无限——它没有任何意义,仅仅是一个抽象的存在,我们所能尝试揭开的只是我们的灵魂……”
对于格雷来讲,他的大部分电影作品都有着城市的背景,这部《世界末日》让他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纽约,这个伴随了他整个童年的令人窒息的地方。但年少的保罗对这个家,这座城市,这个世界的认识才刚刚开始。
外公向保罗讲述,他的犹太母亲因为战乱而不得不逃离乌克兰,经历磨难一路生存下来,并最终来到美国。作为一个外乡人,他们以犹太人的身份,追逐着自己的美国梦。保罗会在梦里反复回味外公这些意味深长的话,但梦醒之后,他又和乔纳森回到孩童的欢乐状态。保罗鬼使神差地从家里偷偷拿钱给乔纳森,然后一起去古根海姆博物馆参观。
保罗在古根海姆博物馆里观看康定斯基的画作,看得入迷甚至幻想自己成为一个人人追捧的画家,宛如一个白日梦想家。而乔纳森则趁着老师不点名,带着保罗从学生群体中逃离出来,一起打电动,去克罗尼唱片店买专辑,还约定下个月去看Sugarhill Gang乐队(中文译为“糖山帮”)的演出。
乔纳森在地铁上向保罗讲述他遥不可及的美国航空航天宇宙飞行梦想——“戴维斯计划”,却被同行的黑人乘客出口侮辱。实际上,种族歧视不仅仅发生在白人和黑人之间,更发生在黑人与黑人的同类之间,一方面凸显了像乔纳森一样的黑人群体的生存境况,另一方面,也对两个少年的价值观造成了冲击。
保罗回到家,正赶上外公生日,外公送给他一盒珍贵的颜料,然后一家人去电影院看歌蒂·韩主演的《小迷糊当大兵》,讲述了一个犹太裔美国女性的军营成长之路。值得一提的是,演员歌蒂·韩本人在十八岁只身前往纽约寻梦,最终成为了80年代好莱坞头号喜剧女星。格雷在片中留下了很多类似细节,让本片稍显刻意,但信息表达却极为精准。
回去的路上,一家人在车上聊着各自的“美国梦”,父亲大谈蒸蒸日上的房地产和家装行业,保罗却说自己长大了想当个艺术家,遭到了其他人的嘲讽,母亲说艺术是个很难的行业,况且家里没什么人脉,父亲说要送给他一本心理学家爱德华·德·波诺的《成功的艺术》,要他学习赚钱的技能,比如计算机制图等。与此同时,外公的腿疾犯了,更大的隐忧正潜伏在一个家庭的成功学说辞之下。
接下来,保罗的一系列行动都让他离成为大艺术家的梦想越来越远。乔纳森因为辱骂老师被惩罚洗画盘,保罗跑去帮忙,两个人偷偷去卫生间飞叶子,被老师发现,还被叫家长。面对这样一个“坏孩子”,全家人无计可施,打算将保罗送去特朗普支持的纽约皇后区邱森林私立学校,就连保罗最喜欢的祖父都表示支持。
随之而来的是,保罗面临着转学的危机,他和乔纳森那短暂而脆弱的友谊也因此变得岌岌可危。新学校呈现出一片令人恐惧的蓬勃和繁荣,并且规训无处不在。很快,保罗就意识到了这种本质的变化,他每天都得穿精致的西装,被迫接受那些成功人士输出的观点,在同学面前撇清自己和乔纳森的朋友关系,但他最想做的是直接跑开,逃避眼前发生的一切。
尽管《世界末日》表面上弥漫着格雷的怀旧情绪,但却以一种看似庄重的道德说教场景,将保罗的格格不入彰显出来,他对外部环境的抵触和反抗一点点变得强悍。
在对周遭失去信任感后,保罗将外公视为唯一想要倾诉的人,他们相约去法拉盛草坪公园发射火箭,外公戳破了保罗的心事,教他正确应对学校的压力,并给予他心理安慰。但事态急转直下,外公病重,骨癌手术也不成功,最终离世。
不同于格雷前几部电影中植入的那些暗喻,《世界末日》显得直白朴素,放大了更多的生活细节,于是才有了“父辈与子辈”在密闭空间内的多场对话戏,那些“前世今生”的人生过往都被一一道来,而保罗恰好坐在了那个最佳倾听者的位置。
但外公的离世对保罗打击太大了,保罗急于抓住那个他曾经承诺给外公的梦想——成为一个艺术家,于是他铤而走险,与乔纳森一起去学校偷电脑,为乔纳森筹集现金前往弗罗里达州,参军入伍进入航天局,同时自己也可以继续画画。
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他们的计划很快就失败了,甚至还因此被抓进了警局。警察对保罗和乔纳森表现出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哪怕保罗承认一切都是他主使的,但警察仍然对身为黑人的乔纳森嗤之以鼻,最终保罗安然无恙,而乔纳森却承担了一切。
“乔纳森”无疑是“保罗”成长故事主线的附属品,但格雷没有将两个人的友谊划归为一种道德困境,而是敏锐地保持着保罗对外部世界运行规则的模糊认知,他对少年的无力感有着深刻的理解。
身处美国这样的国家,白人享有特权,黑人被边缘化,这是保罗面对的现实。当父亲从他人那里为保罗争取来滞后的补偿,保罗则以对友谊的背叛亏欠了最好的朋友。影片处处散播着少年的失落,无法在安稳与冒险之间将生活过成艺术,于是遗憾越来越深。
《世界末日》挑战了传统叙事的清晰节拍,它在种族差异、阶级流动以及道德说教的美国梦的重重包围下开辟了一条分径小路——仅仅有关少年的青春成长。对于格雷来说,拍摄一部回忆之作可以成为对抗未来虚假愿景的精神力量,而年少的保罗根本无法理解他心爱的外公为何希望他“记住过去”,而一向追求实用主义的父亲却坚定地要他“不要回头”。
从本质上讲,《世界末日》超越了友谊和忠诚的故事架构,讲述的其实是保罗与父辈的关系。譬如作为一家之主,外公亚伦·拉宾诺维茨一直为自己的犹太身份而困扰,他努力将社会经济稳定与维持稳定的代价相协调,但当保罗和乔纳森遇到麻烦时,他却充当了破坏两人友谊的帮凶。他不是圣人,无法消除美国各阶层之间的割裂现状。
对比强烈的是,保罗的父亲表现得脾气暴躁、执着上进,他是出身底层的电工,尽管时常陷入绝望的焦虑之中,却始终对成功抱有幻想。
就像影片中,外公一直强调保罗要想成为艺术家,首先就得学会在自己的艺术画上签上名字,导演詹姆斯·格雷也为这部关于他少年记忆的自画像加上了一个郑重其事的标题,听起来比任何其他电影都更像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
《世界末日》维持着格雷一贯的真挚温柔,两个小演员的表演完成度颇高,尤其是迈克尔·班克斯以不断累积的绝望感撑住了“保罗”这一角色纯真童年的最后一口气。在保罗故事的尾部,他的梦想归于黯淡,他将浩浩荡荡的历史翻页,从说教的温室内出走,拒绝做这白日梦,然后一切陷入了独自一人的夜晚。
ELEVEN FILMAG
撰稿|阿do
排版|鹿川少女
审核|NAMU
这不是又一部白人小孩的come of age电影。
这也不是功成名就的导演回望自己少年岁月的深情(或矫情)的memoir。
它是导演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去审视成人的残酷世界,是自省,是救赎,是对这不公世界的呐喊。
看前半段时,会猜这是部典型的回忆录式电影,年少时的buddy,慈爱的外公,少不更事的我和焦虑的父母,自己的喜爱与家人期待的错位……追忆似水年华;
看到换学校时,猜是青春期方向,讲对新环境的失落与惶恐,对严父的反抗,叛逆少年想逃离想出走;
直到最后1/4,看到导演真正想表达的,然后悟到前面那么多铺垫都是为了这个主题。
作者想探讨,白人是否生活在一个privileged的世界?黑人是否遭遇体制性的不公,系统性的压迫? 共和党对self-made, self-reliance的信仰是否牢靠?美国是否真的是一个机会平等,靠自己努力都可以出人头地的社会?
听上去都是白左的议题,是国人觉得陈词滥调、过度炒作的话题。但作者回忆的,是40年前的美国,是在他年少时困惑他,让他到如今都难以释怀的问题。
所以回过头,理解了为什么一直出现里根,“美国是一个观念”;理解了为什么出现特朗普小姐,you earned your way there. 最后还以老特朗普的话结束,you are the elite.
理解了为什么要讲外公那边的犹太人背景,乌克兰,Ellis Island, 为什么外公对歧视黑人的言论那么气愤,为什么父亲那么讨厌里根,喜欢外公。为什么中间要插一段黑人在地铁上看不惯Johnny的段落。为什么有空军、NASA, Johnny爱听the Sugarhill Gang, 而Paul家听的是the Beatles……
当然,最点题,最敲打Paul内心的,还是父亲的那番话:
Some people get a raw deal,and I hate that. It's the worst thing in the world.
父亲讨厌这不公平的,势利眼的世界,讨厌依赖岳父母的力量让孩子进私立学校,但还是得为了孩子,向自己最厌恶的事低头,谁又能说成年人不难呢?
从孩子的视角看世界,总能给我们成人很多反思的机会:大人们以为的“好”的学校,孩子看来可能完全不是那样,大人们认为的“不好”的小孩,可能是孩子最好的朋友,大人们认为的触犯底线的事情(如抽大麻),可能小孩的出发点并没那么糟,大人们认为的“为你好”,可能小孩并不领情,而大人们认为无可厚非的事(如为了保护自己背叛朋友),在小孩那儿却是触犯原则、不可饶恕……
因为最后的事情,Paul终于领悟到,并非白人小孩不犯错,而是犯了错总有股力量保护他们,让他们有机会再回到suit and tie中,而黑人小孩连第二次犯错的机会都没有。他年少无知时的一段stray away,可能就是黑人玩伴的不归路。
当他领悟到这些时,他就“长大”了。
我们离童年太久了,可能都忘了,旧的世界的崩塌,新的系统在废墟中一点点建立,往往只是经过一件事,一番话。大人们常常惊讶于孩子怎么突然间这么世故了,气急败坏于他们童真的过早丧失,殊不知,正是他们在孩子面前说的一些话,做的一些事,让孩子们忽然看明白了。
孩子们不说话,他们只是在静静观察。
从此他们将把破碎一地的东西扫起,重新出发,对大人们台面上的那些美丽词藻嗤之以鼻。
他们把这叫“长大”,而导演把这称为他的Armageddon Time。
不是自我感动,唏嘘于忽然一夜的长大,而是多年以后,回首来路的一些人、一些事,内心越发感到内疚。
推己及人及社会,反侧自消,不可谓不真诚。
类似的片子,我想到台湾的一一,新加坡的《爸妈不在家》,阿富汗的《追风筝的人》。
所幸,在世界末日中,父母、外公都不是不公社会秩序的捍卫者,而是无奈的适应者,而这也让Paul没完全认同这套体系,没成为那种认为自己理所应当值得这一切的elite。当在警局里,Paul坦白了是自己的主意,其实是呼应了前面外公教他的you’re gonna to be a mensch. (当然,如果他出于怯懦而什么都没说,效果会更好)
而这些经历也让导演一直没放弃思考这些不公,就像父亲说的,
you got to be thankful,when you're given a leg up.
这也是导演想跟我们说的,我们也许无法改变这些不公,但我们得心存清醒,意识到我们是很多不公的既得利益者。很多人没我们混的好,不是因为他们不努力,是因为他在起点时就输了。当我们有能力speak up时,多为他们发声。别活成当初自己讨厌的那种人,得了便宜还卖乖。
这部电影在某种程度上打动了我。觉得不好看且闷的,我觉得大概是年龄小阅历少或者喜欢看类似漫威那种商业片。我喜欢看这种慢悠悠的电影,而不是打斗的视觉盛宴。
电影叫世界末日,应该是导演对当下这个时代的悲观看法。虽然电影发生的年代在八十年代,但即便2022了,很多社会问题仍旧存在。某种程度上来讲,疫情三年,全世界都不容易。人们对现实不满的堆积越来越多,很多人甚至盼望世界末日的到来。“累了,毁灭吧。” 这个时代变得越来越糟了。如果你看过《不要抬头》(don't look up)大概会理解美国人对他们的社会有很多失望。
说回电影,导演透过这个小男孩发泄了自己对现实不满的情绪。电影里唯一正面形象的角色是爷爷,爷爷能理解他,鼓励他。但爷爷死了,也代表他的精神支柱远离了他,也是精神上的一种“世界末日”。
电影里儿子年龄还小,懵懂不知生死。爷爷去世了,他看上去并没有很悲伤。他阅历太少,还不懂生离死别这么沉重的话题。他是个梦想家人格,喜欢冒险,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也是一个善良的人。只不过想法太多,不能脚踏实地。正是因为小孩被父母保护的太好了,没有经历过现实的毒打,才会格外理想主义,不接地气。
很不幸运,两个孩子没有完成这次离家出走的计划。其实,这世界没有理想中的世外桃源,Nasa不是,迈阿密也不是。就像大疫情时代下,很多人看不到未来。有的人想润出国,有的人想回国一样。不过是想逃离这个时代带来的悲观情绪罢了。
电影最后小男孩逃出学校继续漫无目的地出走,表情却很坚定。但这么小的小孩能去哪里呢?哪里又能实现他遥不可及的画家梦想呢?显然这不是一部励志电影。
🐑第三天,听着外面大风呼呼的咆哮声,玻璃被吹碎到地上,及楼下电动车报警的声音混合到一起,如同世界末日般的狂欢。
电影《世界末日》讲述了一群青春年少的熊孩子为了实现自己梦想而奋斗的故事。在这个叛逆期里,他们在寻找自己的道路时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摆脱家庭和学校的禁锢,以及如何正确应对身边的人和事。 电影展现的一个观点是:接近不良人物会对自己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虽然这种观点可能被一些人视为保守或者压制,但是事实上,我们可以从古人的智慧中得到启示。例如,《孟子》中提到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教诲,意思是接近好人会变得更好,接近坏人则会变得更坏。同样,《孟母三迁》也告诉我们,在孩子无法判断是非的情况下,应该远离负面情绪和思想的侵蚀,引导孩子正确发展。 在电影中,熊孩子们因为自己的叛逆心理和错误选择,往往会与不良人物结交。比如,主角格雷因为一时的冲动,结交了一个渣队友,并误入歧途。这个场景给我们一个启示:在青春期的叛逆时期,孩子们常常会误入歧途,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引导和帮助。所以,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方式引导孩子、教育孩子,帮助他们认清生命中的正反面,积极向上地发展。 同时,在电影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熊孩子们并不都是不良少年。他们追求梦想、有热情、有想法,只是由于自己的年轻和经验不足而做出错误的选择。因此,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也要注重引导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培养他们自信、坚定和自律的品格。 更进一步地说,电影中的情节也让我们反思当前社会对青少年的关注和扶持是否够到位。事实上,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他们需要得到更多的尊重和关注。因此,我们需要为青少年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机会,让他们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同时,家庭和学校也需要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和安全保障,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爱和关怀。 总之,电影《世界末日》通过一个动人的故事,向我们传达了珍视青春、坚持梦想、避免不良影响的重要性。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引导他们正确的行为和价值观,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让他们能够成为自信、坚定和自律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C+】怪不得是格雷场刊最高,原来是格雷最差啊😅说是美国童年往事家庭片结果又是小黑传记,来戛纳搁这冲奥呢😅
还能看到几次霍普金斯
预告片稍带误导性 移民、种族、家庭、教育问题都有所涉及 但叙事上属于东讲一段西讲一段 尤其是开头吃晚餐的戏拍得很奇怪 感觉在硬凹出人物性格 高潮也出现的有点晚 总体就是想表达一些有深度的想法 但拍出来又不够复杂 和《四百击》比差太多了
从领悟到人生残酷与不公的一瞬就等于长大了,反之亦然。剧本太牛了,小演员的表演水平可以拿奖。
格雷的片子还是喜欢不起来,虽然这部私人化的比星际探索迷失之城更容易有感一些,全片儿童眼中的阶级、种族、移民、艺术等问题,平平淡淡,因人而异自我感动吧,最后他爸想挑起祖父引导家族的重任实在不太行啊,安东尼老爷子公园长椅那场戏最好
讲了很多事情,并且都讲得很好。反感美式政治片的人会不喜欢,但这部处理得非常好。可能是因为有半自传性质。
与无谓的社会反思都无关,格雷拍下了一种敏感,以一个孩子出发,看到敏感如何从抽象变成形状,发展成听觉、颜色和话语,所以直到最后,我们才看到格雷的标志性蓝色从男孩的画笔中溢出到影片本身,笼罩天空,这是脆弱的逃逸线。
又一部写童年经历的作品,虽没获奖也是2022年口碑很高的影片。据说是导演的半自传体,可贵的是编导将孩子之间的事织入了时代、历史背景之中,产生了“以小博大”的思想内核,不容易。老演员霍普金斯演绎的爷爷形象,非常突出。唯一的小Bug是哥哥在家庭中的形象似乎不准确,为突出主角弟弟将他抹得过淡了;对比《亲密》中的哥哥一角色的描写,就可看出高低。
Cannes75/ 《童年的你》,满屏窒息感的故事此刻还发生在神州大地的各个角落里。但真的受够了这样温水煮青蛙的叙事,蛰伏了一个半小时的郁闷才换来最终失败的反击。想要穿越回一些少不经事的日子里,痛骂那些伪善的大家长。两个男孩隔着铁网一幕想到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世界不过是个巨大的camp。
上周刚看完安托万五部曲再来看这种充满中产white guilt的拙劣模仿,实在是对格雷的不公平。另外对于一部少年成长题材,从小演员到父母都带着太强的表演痕迹,让人无法入戏
虽然也还是看进去了,但多少还是有点难以relate。小主角躲在厕所里哭着嘀咕I hate the family的时候,我心中不免疑惑:Seriously?就这?No offense虽然也知道敏感是艺术家可贵的品质,但格雷如果生在咱们这,职业生涯大概已经拍了十部这样的片子了,每一部都沉重到能泪洒戛纳大厅八百回的。
太平庸了…小演员选的也没有灵气
被各种无语竞赛片炮轰的第二天看到了不错的James Grey 我真就是改不了喜欢英语片(美国片)的老毛病 带着滤镜怎么都讨厌不起来 但种族问题从来都不觉得被说烂 因为我们还生活在恐怖的仇视和歧视中 这一切从未因为所谓政治正确而过去 但喜欢这片的原因还在于 从一个白人的视角剖析了那种面对同伴被当权者“隔离”的无奈和爱莫能助 每个人都被权力链条深深捆绑着 每人能逃脱当权的每一次碾压 这个视角的自反性带给我们的除了对特权二字的无限思考之外 还带来同盟者之间互相理解的共情 但为什么演员名单里没有Johnny的名字(?)4.8/5
86/100 关于一个人目睹他身处的政治环境越来越差,并必然眼睁睁看着环境慢慢影响他自己的悲剧性,润都无法润,这不只是美国的困境。关于一个人想要对抗他父亲的失败、想要成为斗士的失败,他看到了自己观念、意识的逐渐苏醒,但无法改变什么,离成为一位反抗者还很远,计算机与太空只是虚空的幻想:一种试图起飞而发现困局与徒劳的末日心理。关于美国梦的暗面、个人史与美国史之间的蒙太奇、美国历史与当代的对话与重复。并且,电影更想说的远不是简单指出种族分裂等不公平的社会环境,而重点在于男孩具体的心理症候,其中情绪意味极其复杂。最好的21世纪导演自传电影之一。
James Gray失手的一部,说是个人经历,但几乎每个角色都走向刻板印象,非常别人嚼过的馍。风蚀残烛的Anthony Hopkins,加上Clash的两首翻唱,勉强补上一星。James Gray小时候确实跟朋友偷过东西,但不是学校的电脑,而是《星际迷航》的飞船设计图,大概价值50美元,被商场保安逮住,后来他爸把事给平了。
#Cannes2022 第六场。刚刚看完苦大仇深的《柴可夫斯基的妻子》,这一部简直小清新啊,像是《贝尔法斯特》+《甘草披萨》的混合体,走自传式回忆的路子。这是一个非常美式的“望子成龙”的家庭,通过白人小孩和黑人小孩之间友谊的发展到渐行渐远,努力地从孩子角度看待种族议题,同时父母与亲子的互动,则将移民问题、种族歧视、学校教育甚至人生实现等诸多议题编织在一起,展现出这个家庭努力融入美国社会、实现“美国梦”的努力与不易。讽刺川普的一段也是令人会心一笑,劳模姐也惊喜客串!小男主的表演非常出色,可惜Jeremy与Anne的角色有点扁平化,其各自的社会关系还可以进一步延展。
堪称世界末日级别的灾难剧本,人物糊作一坨,故事莫名其妙,感情别扭的一本流水账,詹姆斯·格雷到底在拍什么啊?哦,原来是拍给他自己看的回忆录啊,那没事了,打扰了。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业内知名的「高智商」导演代表,影片中出现了很多说他小时候智力不够的台词,想必在拍摄的时候,格雷应该有种打脸了全世界的快感吧。
A. 心中的金棕榈。本以为会是格雷的《甘草披萨》,结果不仅没有任何怀旧滤镜,甚至解构了“美好”本身:既是对美国模范家庭和所谓“开明”形象的颠覆,也是对建立在排他和幸存者偏差上的“美国梦”的证伪。格雷在政治锐度和成长痛感的合一里做到了举重若轻:他轻盈地撕开美好的幻象,又沉重地将它压在一个男孩的身上。从肥皂泡走进世界末日的路上有太多问号,而当结尾镜头如《浪荡儿》一样,在火车轰鸣声中抽离熟悉的房间时,那一半无奈一半执着的“远走”,或许就是名为成长的答案。
AMC I'm so tired of watching coming-of-age story of middle-class white boys. 你们白男导演除了自己的童年就没什么可表达的了吗??哦,毕竟生活太顺遂了,人生最大的挫折也就这么点破事了,还十之八九是自己造成的。
还行。我主要不喜欢美国电影的那种“触及但又没完全深入问题”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