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围城”中的方鸿渐
钱钟书先生的小说《围城》对“围城”的阐述是这样表述的:
“婚姻像一座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主人翁方鸿渐的人生经历,就是在展现其人生“围城”。
在爱情上,方鸿渐什么也没有,两头落空。首先是与回国同船的鲍小姐玩暧昧,后来才明白自己被戏弄了。原本方鸿渐的“围城”中有苏文纨小姐,然而方鸿渐却一心想挤进唐晓芙的“围城”,在这困境中,最终什么都没有,以失败而结束。
在事业上,方鸿渐供职于银行的“围城”之内,与周家不和,被抛出了“围城”。 他前往湖北三闾大学谋职,身处“围城”中,感受到处是被人排挤,倍感落寞。回到了上海后,不愿为敌伪做事,又没有了后台,他再次失业。只能在“城外”看“城里”别人的热闹。
方鸿渐的懦弱性格,是他没有勇气且没有能力去冲出“城堡”,独立人生。他在勾心斗角的“围城”中倾轧、角逐,无益地耗尽了可贵的青春年华和聪明才智。
方鸿渐注定是一个失败者。失败在他自身(性格和内心);失败在客观的社会环境。方鸿渐这一人物是当代知识分子的现实写照。
2 ) 20年前的剧,20年后的今天
陈道明简直就是一个活脱脱的方鸿渐,
英达简直就是一个活脱脱的赵辛楣,
甚至英若诚和我想象中的高松年别无二致,
还有,像梦中一样清爽的唐晓芙,实在让我惊讶不小。
看完片子,我倒是庆幸我先看的是钱老爷子的原著,并且在不止一遍的闲读细看之后,在我第一次读[围城]十年之后,才看到这部电视剧,才有了这种故人相逢的感觉。或者要说是钱老的妙笔不是后人附加的,看过围城的,谁不记得那个最后走在寒风中的方鸿渐,不记得那个高傲做作的苏文纨,不记得那个尖酸虚伪的李梅亭;也不得不说,是剧里演员的精彩表现,看完电视剧之后也无法否认,陈道明就是方鸿渐,吕丽萍就是孙柔嘉,甚至葛优就是不折不扣的李梅亭。
很难说原著和电视剧之间有怎样微妙的关系。钱先生的代表作当然要值得大力推荐的,但是在浮躁的人情世故里,不知道有多少人,是通过一部影视剧去了解名著的呢,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红楼梦而没有读过红楼梦,看过乱世佳人而没有读过飘,看过围城而没有读过围城。从这个意义上说,围城的电视剧成就了围城的小说,起码使它在更大意义上被人熟悉和了解,而一生博采众长,文识渊博的钱先生,最后也落得只能依靠大众传媒才能使自己的名字第一次被某些人的耳朵听说,不知道他老人家会不会觉得这是一种悲哀。
早几年我还在初中之前的时候,似乎觉得读书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可是前段时间和朋友聊天才知道,不用回溯到初中,现在的高中学生都已经蛮不把读书当一回事了,以至于语文教师提问有谁知道——还不是读过,仅仅是知道——围城一书的时候,竟无人响应,我喝着橙汁听着这样的新闻,只当是趣事,不是不想评论,一是没有了批评的热情,二是,现在的情况是,越是年纪小阅历浅的孩子,越是敢大言不惭地批评经典,我只怕是一发一轮,就被当成顽固腐朽的老土冒了。所以说,我现在只觉得,钱老的书,有爱读的人,总会去读,有电视剧,热衷视觉阅读的人,总也会去看。不管你心中的方鸿渐是一个模糊的想象,还是陈道明的面孔,比总比那些举不起手来的人多了一些精神的安慰和丰富,当然了,前提是,你得不怕他们把你当做闷头闷脑的臭书生,不过说回来,在周遭都是浮躁浅薄的人的包围中,再读一遍钱老的围城,却别有一番讽刺的趣味。
3 ) 城里的人想冲出来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原以为电视无法展现书中的精彩,看了才觉得书中各个角色都被演绎的极其到位.陈道明、吕丽萍、葛优、英达,这些个大腕们云集在一起演绎了一出绝妙的好戏。钱钟书先生写的绝,陈道明演得也绝,我想当今中国再也找不到一个更适合演方鸿渐的人了。似乎陈道明就是方鸿渐,方鸿渐就是陈道明。人总是很想了解自己,了解方鸿渐也许就是了解自己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方鸿渐究竟是个什么样性格的人呢?吃了鸡蛋难免要对鸡蛋有关的一些东西感兴趣,特别是《围城》这种意蕴丰富的鸡蛋更是值得不断地被解读剖析。方鸿渐没有得到自己想得到的,所以他不快乐孙柔嘉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却同样不快乐不仅是他们不离而散的结局如围城一般恰如方鸿渐所言“我近来对人生万事,都有这个感想。”
4 ) 以前看不懂的方鸿渐
高中时,一心扑在学习上,方鸿渐的一举一动都让我看不懂:没有跟唐晓芙解释清,也不敢追回——不争气;和鲍小姐眉来眼去,甚至人家未婚夫来了都是如此——太好色;明明不喜欢苏文纨,却还是吻了人家——太犹豫。
那时,甚是喜欢赵辛楣,经济独立,来去自如,和过去的情敌争得起,放得下。这句话最掷地有声了:这般的眼光,本来也不配做我赵辛楣的女人!
但现在,染了大学四年的书生气,觉得方鸿渐的形象愈来愈可爱,可亲,可近:
读书人的面子。
考不到学位便「混」一个,骗了个假文凭就罢了,居然还摆起读书人的洁身自好来,不希望家人宣传。这格外像中国式的谦虚:
「哎呀过奖过奖」——这是在用独特的礼仪和品质,来证明我是一个中国人。哪怕被拆穿,也是因为过奖者的错嘛;
「这都是外界的一些虚名/这门课太水了/我也不知道领导怎么想的,说来惭愧」——这是表面老子在江湖上也是有地位的。
明明连博士文凭都没有,当被告知只能当副教授时却大发雷霆,这可不是傲慢与偏见,这是中国人的面子。
优柔寡断。
爱过别人,也被人爱过,却都放不下。
明明爱着唐晓芙,却不肯与苏文纨说明。我想原因绝不会是担心挑明过后没法和唐晓芙继续联系,因为彼时二人已经有信件来往。只源于方鸿渐的个性,他几乎从不与人吵架红脸(家人除外,这点也格外有趣),他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人处世也没有单纯到毫无防备,但他就不懂得拒绝。
《武林外传》里的秀才也是一例,爱芙蓉,这是真的;被无双喜欢,这也不假。那选哪一个呢?
那就都要了吧。
结果当然是一个都抓不住。宁财神给了秀才个好结局,方鸿渐就没那么幸运了。
相比之下,其他人呢?稍微发散一下,似乎30年代上海滩和今天相去不远了:
洋买办:
别喊我树青,喊我Justin;别喊我王超,喊我Jack;别喊我吴迪,喊我Dick。
这个project明天就是deadline,但是我们team都没有focus,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我负责presentation,但怎么hold得住啊?
——好像现在越是高收入行业,这类中洋夹杂的口语便越是流行
前女友:
苏文纨,明明之前喜欢得不得了,在那样一个保守的社会,都做出了求爱、求吻的壮举。但她的勇敢都是结果指向的:被拒的丢人的痛楚远远大于任何其他,一场匆忙、做主且表面和谐的婚姻才能愈合这伤口。
女人表明自己很幸福,简直如同男人表明自己很忙碌,都是成功的不成文的底线。
前女友尤然。自己过得好不好别提,昨天才吵架摔碗回娘家,但今天见了前男友,一定得百依百顺、柔情似水。不然怎么证明我是多么珍贵的一个宝物,而你当初放弃我是多么错误的一个选择。
孙小姐的同屋是另一种前女友。自己求不得不仅要假装从未追求,还要做出比旁人更加唾弃、嫌恶的姿态。
这让我想起未名BBS的一条帖子,有人列出结婚前的注意事项,一个女同学说我就没这么做啊。有人便说:这说明你们价值观有差别嘛。这小鸟马上依起人来:我们结婚了,而且很幸福。再配上一个大度的笑脸。
债主:
所有的人都是债主。周家为甚。
作为老丈人,资助原女婿去留洋,确实心意可嘉。但这表面上的善意诚心,实际上不知道附加了多少条款:
登报宣扬,颂扬功德;找到新的女人要认我做干妈;早上出门要请安,晚上回家要准时,不然就得打报告……
说白了,方鸿渐终身不娶,或者娶回来一个丑极了、烂透了的女人才符合二老的心意。他们绝不是希望方鸿渐和另外一个温柔贤惠的女人开开心心,因为——和上面一样——只能证明他们错了。
「虽然你们做得很不错,但是我们更努力,所以就有机会做得更好。」这种价值观不存在于中国人的价值体系中。
看到鲍小姐落下的发卡哈哈大笑,为孙小姐要差旅费而心无所图,看到偷吃红薯的李梅亭而不戳穿,只是分餐时让他吃个小的作为惩罚;为解赵辛楣的围而谎称落下了帽子,哪怕被骂木头脑袋。喜欢看热闹但不想成为主角,希望自己永远是那个置身事外、嬉笑怒骂却自由独立的散士。
有血有肉,有踌躇有愤懑,有爱人也有被爱过,努力不多,迷茫不少。随随便便,却难得潇潇洒洒。嘻嘻哈哈,风流韵事,内心却寻求严肃。被女人的手段玩弄,不得不在感情上将就,却发现始终将就不得的是自己的书生脾气。
所以,最后斟酌一下,在那个和这个虚伪的语言和情感被恭维、学力和才子被学历和财子所定义、看重结果重于过程、赢者为王的社会里,我还是希望多几个方鸿渐这样的真诚的笨蛋。
他们做事,或者不做事,从结果上说,可能都是失败;但他们的自我,不是做事的途径,而恰恰是他们所追寻的结果。
5 ) 人的心要死多少次才会不想哭
看到前头笑了,看到中间揪心了,看到最后眼泪悄悄地落下。
陈道明,我感谢你对方鸿渐这个人物细腻真实的演绎。我甚至都觉得自己身上有方的影子。他不是一个完全的痞子,算不上真正的小人,也当不了彻底的有骨气之人,他是一切矛盾的结合,是书本智慧与现实压力的妥协。如果真的痞,他完全不会在唐晓芙痛骂他之后不再使用之前的假博士学位——可见他并不看重名,还有学术良知,撒谎时会难受。如果真的小人,他完全可以在第一次就讨好资本家张Jimmy和他那娇气的女儿,他也完全懂得如何讨好女人——可见他并不看重利,不会利用婚姻为自己换富足的生活,他还是重真情的。但他又没有足够的勇气坚持本心,经受不住鲍小姐的色诱,不敢早些推却苏小姐的爱意,对孙小姐的设计圈套一下就上钩了——因为好面子。
他真正爱过的人只有真天真的唐晓芙,可惜没成事,因为他从骨子里就配不上她。唐也真心爱过他,而且不是没有给他挽救的机会。那次唐在雨中遣人送伞,方错过了,因为他没有耐心多等等。那两次唐给方打电话,方误会为苏,不管三七二十一地破口大骂,可见他没有涵养,即使真是苏打来的电话,他也没资格骂人家,因为撒谎的人是他自己,不果断拖拖拉拉的人也是他自己。
他从未爱过苏小姐,曾经有过一丝敬重,那只是任何一个有知识的人对一位女博士及大家闺秀一致的敬重,那种敬重与对女性的喜爱是永远挂不上钩的——女圣人可以亵渎吗?后来呢,苏示爱有些太心急露骨没自重了,反惹方反感。后来在月夜花园中,面对苏送上门的红唇,方也一点不动心,反倒觉得为难,难堪。可见女人在爱情中不一定说不能主动,但至少要知趣。不能自己一味地单恋,而要用心去看去听去感受对方的心意。如果对方一点感觉都没有,女孩子还要一味地表示,投怀送抱的,就未免失了分寸,更惹人嫌。
其实,我之前还以为苏小姐是真心完全地爱方鸿渐的。后来,从她选了“四喜丸子”曹元朗,从她在方氏夫妇面前贵妇一般地显摆、挖苦,我才感受到:苏其实是剧中最俗不可耐的女人,这样俗气的女人,是恁多少知识、金钱、多高的地位都无法改变的。而这样的俗气,是绝大部分女人最终不得不走的路:一开始还遵从本心,喜欢谁就是谁,任性得像个小姑娘,并一心企盼意中人的眷顾。到后来就很实际地考虑谁最爱自己,谁最宠自己,谁能傻傻地把自己的一切不好都说成好,一切话都顺着自己心意说,一切事都顺着自己心意做。再到后来,就不仅仅是保障自己的幸福,还要去通过炫耀自己的幸福来奚落他人,破坏别人可怜的小幸福。这样的女人虽然后来换了更最时髦的发式,更高档的旗袍,更艳丽的妆容,但是,早已失了当初做单恋女博士时的纯真,变成戴面具伤人的贵妇。不过,对于苏,我也同情。或许,女人只有最后向生活妥协了,用华丽的妆容面具来保护自己,才能让自己不受感情的伤害吧。
说到女人用美丽的外表来装饰保护自己,那么男人定是用酒精来自嘲自解自宽自慰。虽然剧中方并不嗜酒,但我不难想象现实中的方在经历与妻子吵架出走后的人生阶段里,在那心死的后半辈子,估计也只能以酒诉说无奈了。
方对孙的感情也是一时一时的。深爱没有,一阵一阵的怜悯或感激之情倒也不乏。男人对女人的爱需要激。要么是那女子某时某刻美得惊人;要么是那女人在精神对话中与他相通相合;要么是其他男人来抢这一瘦弱女子,而男人出于本能想要保护或争抢个赢。孙小姐知道自己既无美貌,又无灵气,只能装弱,借他人之力引方先生的保护欲。孙对方的感情有多深我不敢说。但我敢说她是费尽心机的,连亲自造谣都用上,连父亲的信都伪造得出。可能她选中方也只是看到他坦荡大气的一面,却不知这个男人懦弱无用。孙是个有本事的妻子,对丈夫也很疼爱。但太“作”了。而她的作做又使得太过,脾气发得太过,所以方一开始还能半迁半就地讨好安慰她。但后来见安慰不过来反倒孙的一通毒舌奚落,也对这个并不美丽的女人失去了感觉。可见人对别人不可算计,至少不可算计太过。坦诚相待就好,孙小姐何必因为自己不美而用口舌为自己争气。需知感情是相互体谅,在对方疲惫时更需礼让,而不是步步紧逼。孙小姐要强,把懦弱的方鸿渐逼得太紧,让他渺小的自尊剥落一地。
赵辛楣是让我先恶后喜的人。他一出场就傲气得很,霸气得很。要学知有学识——人家的美国文凭是真的!要地位有地位——外交部、报纸干活的好吧!要家世有家世,相貌也不差,很大气。所以想想,他看不起方也是情有可缘。他对苏的情感我一开始并不理解——因为我并不喜欢苏小姐,觉得她老气又矫情。后来,从他在三闾大学对酷似苏的汪太太的表白,我似乎明了了:赵是一个真正专情、传统的好男子。他喜欢的是那种传统有气质有思想的女子。他乐于保护所爱的女子,十几年不厌倦,并为她吃醋生气,动情冲动。他对方鸿渐看得准“你不可厌,但一无用处”,但也不嫌弃他。因为二者在精神上平等,能对话。也就是说,若单论精神层面,方鸿渐还是很不错的:有智慧、豁达、深刻、也有一定的原则。但在物质的实际生活中,方懦弱胆小没主见没果断,就变得“一无用处”了。赵呢,即是那种有傲气,也能圆滑;有知识,也有手段的人。他做事呢,果断,是行动上的豁达。比如,他追求了十几年的苏小姐另嫁他人后他虽然心痛得很但也没去砸场子,表明他有气度有理智。比如,他虽心知汪太太是有夫之妇,但也不畏惧去见她约她和她讲掏心窝的话——这里不是鼓励小三,因为赵顶多就算“意淫”,当真了也不会对汪太太做什么。但摊上事后,他也不慌不乱,立刻轻装去重庆,抛掉过去,一切重新开始。
后面几集中方与孙的婚后生活让我感触很深,觉得他们斗口角的那些场景我很熟悉——爸妈其实吵架时就是这样。也没有谁真的做错了什么,但总有一方先要挑个错,另一方忍了一会;前者不饶不让,后者忍不住了,说出更难听的话,于是舌尖上的硝烟就不可避免了。若单是二人吵吵也罢,但现实中还要摊上两个家庭,牵涉到工作、社会时局,种种大事小事,如果夫妻二人有一点不顺意,其它不愉快都会被放大一百倍。教我说,夫妻没有矛盾不可能,不吵嘴也不可能。关键是吵嘴时是不是得拿捏个分寸,不要太伤人,不要揭伤疤,给彼此留一点余地。吵嘴之后冷静想一想,不光为自己想,更要为对方想——如果真爱,就应该常把情绪的天平向对方倾一倾。当然,如果是单方面爱得深,那怎么努力都没用了。不知道不说了,婚姻这事应该很麻烦很复杂。即使配上数学家的头脑,哲学家的思维,文学家的言辞,军事家的果断都不能保证婚姻顺利吧。只能且行且生活着。
电视中的孙柔嘉并没有有些人评价的那么讨人厌。我还蛮同情她的。虽然工于心计,但至少她承担责任,她用心去维护一个家。这一点,方虽有相对的忍让和好脾气,但行动上实在不够大男人。但,我想说的是,孙再不满意自己的丈夫,但最终是自己钓来,那就不应该一再地瞧不起他。这就像每个人的选择。不管你在围城之内还是之外,你都有很多选择自由。如果你选择了一个,就不要埋怨。如果实在忍受不了,就放弃,再选其它。可你会发现,每座城都有它的烦忧。
最后方离家出走,在冰凉如水的秋夜上海大街上,在飘飞的落叶中弓身行走,口袋里连吃馄饨的钱都没有,只能在摊边长凳上小坐,那情景,真让人的眼泪没有理由的流下。怜他,也怜所有在世上难做人的人。
6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怅
小时候看书时,就觉得方鸿渐是个倒霉的角色,被鲍小姐引诱,被苏小姐栽赃,被最爱的唐小姐抛弃,最后又要和个无甚特色的孙小姐将就一生,不禁暗生同情。我想不通钱锺书为什么要在笔下和这么个人过不去,他虽没有什么大功大德,却也没有伤天害理。他只是个活在现实种种无奈之中的一个普通人。钱锺书却用他的笔为方鸿渐划上一道一道若即若离的伤痕。让我看着心中又痒又疼,却无法用什么东西去搔痒或抚平。
有人说,每个人都能从《围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有人说,应该让方鸿渐和唐小姐走到一起,但婚后并不如意,这样才更能体现“围城”之精义。看到这后面一句,我才明白,我的痛痒大半来自方鸿渐和唐小姐的爱情悲剧。我承认我始终是最偏爱方鸿渐的,不管他有多么自作聪明,玩世不恭,懦弱无用。开始,看着钱锺书笔下那个如水蜜桃一般清新可人的女孩子闯入方鸿渐的生活,我又何尝不为之喜悦,但隐隐地感觉这会是一段不被祝福的感情,因为苏小姐的存在不能视而不见。她是个卑鄙的人,得不到一个人就要毁了他的幸福,果不其然。如果排除方鸿渐自身性格的主观原因,客观上来说,她就是方鸿渐落魄不幸的罪魁祸首。她生生地捣散了一对有情人,让方鸿渐怀着失意与惆怅谋生他乡。但同时,我也渐渐地对唐小姐抱有成见,因为书中的一些细节让我耿耿于怀。还记得苏小姐对方鸿渐说起唐小姐,“你看她天真,手里抓着一大把男朋友玩呢”。不知道这是不是苏小姐故意说的,让人感觉唐小姐并不是一个非常纯澈透明的女孩,而且还有后面一个相照应的细节是,唐小姐回家后,她父母打趣说,“我们的女外交家回来了”。还有,她在听苏小姐栽赃方鸿渐后,对方鸿渐咄咄逼人的一番言辞,也让我心怀伤感。不管曾经的她有多么聪明伶俐,她终究是傻了,不懂得兼听,不懂得分析,而只听信了她那个表姐的一面之辞。还有,她最后说的那句话,“我爱的人,我要占领他整个生命,他要留着空白等着我”,让人感觉到这个女孩子的不可一世。我不知道这样的她是否会真爱方鸿渐,但这样看来,仿佛她和一个男人在一起,只是要占有他过去、现在和将来全部的爱,这样未免对这个男人太不公平。真正的爱,是在伦理和道德范围内,能够包容一切的,无私奉献而不计回报。但无论如何,唐小姐确是这个摩登社会的一桩稀罕物,是一个真实的女孩子,不矫揉造作,敢爱敢恨。据说钱锺书最钟爱的就是唐晓芙这个角色,他不想把她送给方鸿渐,所以就把他俩写散了。这一点,我对老钱很是不满。
或许一个男人终其一生,总要经历各色各样的女人。
张爱玲有白玫瑰与红玫瑰之说。后来有人说,男人这辈子都会暗恋过白莲花,亲吻过红玫瑰,最后娶了康乃馨。
鲍小姐代表肉体和诱惑,唐小姐代表真爱与梦想,孙小姐代表一个令人难以顺应却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至于苏小姐,虽然她曾经迷恋过方鸿渐,但方鸿渐最终对她只有愤恨,她该是他的无奈与羁绊。也怪鸿渐,当初既知无法轻松放下,就不该鬼使神差地随意拿起。
孙小姐也是个让人无法轻松的角色。和方鸿渐确定关系之前,她总是楚楚可怜的样子,脸上时常带着惊异的神情,动不动就脸红。一个字,装!“千方百计”地嫁给方鸿渐后,她的挑剔,她的心机,她的虚荣,她的势利,渐渐都映在方鸿渐眼里。最后那掷梳子的一幕,大概是让鸿渐最伤心的吧。毕竟他俩从确定恋爱到结婚,实在是太迅速。根本来不及考验,甚至方鸿渐根本来不及审视自己是否真正爱她。想必方鸿渐会真正明白老婆=Headache的意义所在了。
一千个观众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部《红楼梦》,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对于《围城》这样一部,据说包罗人间众生相的书,我看到的是,轻到令我不能承受的惆怅,看到一个男人坎坷的感情,或者说,是大多数人都不可避免的。赵薇说过一句话,人生的底色就是悲哀,我们做很多事情的目的,就是不断地冲淡这悲哀。这话算是悲观主义,但有些时候,我同意。
7 ) 语录
01-------------------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而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杨绛
孙太太:男人呐,四年变化可大了!
方鸿渐(对鲍小姐):在船上生气是要晕船的。
周经理:这个自由恋爱啊,就没有一个好结果!
02-------------------
方鸿渐母亲(对方鸿渐):娶媳妇要同乡人才好,外乡人的脾气啊,总有点不合适,你娶了她也不受用。
方鸿渐父亲:嫁女必须胜吾家,娶妇必须不若吾家。
方鸿渐:留学四年,回来看到的还是四年前的那些人,说着四年前的话,做着四年前的事情,一点变化都没有!
方鸿渐:叔本华说现代欧洲文明的特点啊,第一就是——“杨梅疮”!
周经理: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
张太太:越是不会打(麻将),越是会赢啊。
女人的职业就是丈夫,没有丈夫的女人就等于失业。 ——《怎样去获得丈夫,并且守住他》
方鸿渐:我这个人就是幽默得不够彻底。
03-------------------
方鸿渐:女人原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啊,虚虚实实,以退为进。政治上要想成功,就要学女人。
唐晓芙(对方鸿渐):我们看戏的可以不来,你们唱戏的怎么好不来呢?
苏文纨(对方鸿渐):我真是没道理的女人,要你背后生眼睛。
旁白:方鸿渐想,政府还可以迁都,自己倒不能换座位,太痛苦了。
方鸿渐:遣将不如激将。非有大敌当前,赵辛楣的本领是不会显露出来的。
唐晓芙(对方鸿渐):
女人要是不傻,那她也绝不会因为男人摆阔而对他有好印象。
可是你放心,女人都是傻的,正是男人所希望的那样傻,不多,不少。
苏文纨(对方鸿渐):你这个人啊,就是爱吃醋,吃不相干的醋。
唐晓芙(对苏文纨):“请了我才来”有什么稀奇?“请了我不来”才叫伟大呢!
曹元朗:诗有意义是诗的不幸。
方鸿渐(对唐晓芙):你表姐(苏文纨)是个有头脑、有才学的女人,怎么说呢……她是天生叫笨男人向她倾倒的。
方鸿渐:女人有女人的聪明,聪明的女人不要当才女。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毛诗》
楚先生:如果人没有身体,只有心灵,那该多好!
04-------------------
苏文纨(对方鸿渐):多美啊!4月15,属于情人的月亮。
方鸿渐(对苏文纨):我没有做傻事的勇气。
旁白:在这种场合下,用外国话来谈尴尬的事,就像政治犯躲在外国租界里活动一样地觉着方便。
唐晓芙(对方鸿渐):方先生人聪明,一切可以逢场作戏。可是我们这种笨蛋,把你随口开的玩笑都当真了!
唐晓芙:我爱的人,我要占领他整个生命!他在碰到我之前,没有过去,留着空白等着我。
方鸿渐父亲: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嘛!
苏文纨:你还记得曹元朗先生吗?
唐晓芙:就那个“四喜丸子”吧?
方鸿渐:这女人要傻起来呀,也没个底。
05-------------------
赵辛楣:教书一样是干政治,很多大政客都是教书出身的。这样一来可以把握青年心理,二来呢,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干部。
方鸿渐:过去啊,愚民政策不让人受教育。现在呢,是让人们受某一种教育。不识字的,要上人的当。识了字呢,要上印刷品的当。
方鸿渐父亲:可长日思家,而不可一刻恋家。
旁白:有句骂人的话,说道——这人不是死了,就是教书去了。
方鸿渐:一个人,如果找到一个比较如意的爱人也好,成立了一个比较美满的家庭也好,就像把肉骨头吞到肚子里一样,而这时候他最想念的是水中那肉骨头的影子。
赵辛楣:借书是男女恋爱的初步,一借书啊,问题就大了。
方鸿渐(说李梅亭):我宁愿他是个色鬼呀,还有点人的味道,否则连人味都没有。
赵辛楣(对李梅亭):有了这上半箱的卡片,中国的书就是都烧了,李先生一个人也能教中国文学。有了这下半箱的药,中国人全病死了,李先生一个人还能活。
06-------------------
旁白:上三闾大学比上西天还难哪!
墙上题字: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
方鸿渐:李先生不得了,了不得啊,你解决大问题啦!
李梅亭:这就是孟尝君结交鸡鸣狗盗的用意。
方鸿渐:孙小姐,我刚才可不是生气啊。
孙柔嘉:刚才,李先生是嘴里的热气,你是鼻子里的冷气。
赵辛楣:饿的时候不能笑。
方鸿渐:女人最小气,生性多疑。让女人去求女人,大半碰钉子。
旅馆老板:这么大的地方还不能吐痰哪?还要痰盂干什么?
方鸿渐:情敌比情人之间的彼此想念还要多。
方鸿渐(对孙柔嘉):不但鬼长不大,就是你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在你心中也是风采依然,永远不会老。
顾尔谦(对方鸿渐等人):你们留洋的,走不惯中国的路。
赵辛楣:最劳苦、最麻烦的时候,也就是一个人最本性毕露的时候。
赵辛楣:经过长途旅行,彼此不讨厌的,才能做朋友。
方鸿渐:这次旅途感想如何?我这人讨厌吗?
赵辛楣:你不讨厌,可你这人全无用处。
07-------------------
旁白:科学家与科学不同。科学家像酒,愈老愈可贵。而科学像女人,老了便不值钱了。
旁白:这些好像20年前的昆虫,都进化成了大学师生,需要高校长如此费心地运筹帷幄着。
方鸿渐:做系主任啊,就和结婚一样,先进门的为大太太。
方鸿渐(对赵辛楣):我成讨饭的了!给什么吃什么,连点菜的资格都没有。
孙柔嘉:我刚从政治系出来,他们正在开座谈会,满屋子的烟。
方鸿渐:政治家开会,当然是乌烟瘴气的。
赵辛楣:话是空的,人是活的。如果说过一句话就至死不变地照做,这世界上就没有解约、反悔、道歉、离婚这些事了。
方鸿渐:一直叫得凶的狗,咬起人来就不行了。
赵辛楣:不知为什么,外国的好东西到了中国,没有不走样的。
08-------------------
旁白:做媒和做母亲是女人的两个基本欲望。
汪太太(对赵辛楣、方鸿渐):你们这些新回国的留学生,随身的本事就是用不完的财产。
范小姐:你看我这腮红怎么样?
汪太太:你这女生指导还要我来指导吗?
汪处厚:有鸡鸭的地方,粪多。有年轻女人的地方,笑多。
汪处厚:教授乃像夫人,讲师呢像通房丫头,副教授那就等于如夫人了。丫头收房去做姨太太,那是很平常的事。可是姨太太要扶正当大太太,那就不容易啦!
汪太太(对赵辛楣):千万不要在一个女人面前说另外一个女人好。
汪太太(说赵辛楣):胆子只有芥菜籽那么大。
旁白:通常猴子蹲着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它向树上爬去,爬得越高,后部就露出来供大众瞻仰了。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标志。
09-------------------
方鸿渐(对孙柔嘉):你的消息好灵通啊。怪不得间谍常常要用女人。
李梅亭:对不起,孙小姐,打断你们的情话了吧?
方鸿渐:知道是情话就不该打断。
方鸿渐:叫你说得结婚那么可怕,简直是众叛亲离。
赵辛楣:不是众叛亲离,是你离亲叛众。
方鸿渐弟媳(说孙柔嘉):我们这位大嫂,恐怕是我们方家媳妇里破纪录的人。
孙柔嘉(对方鸿渐):好不容易千方百计嫁给你这么一个丈夫,那敢不好好伺候啊?
10-------------------
旁白:上海这地方简直像个魔岛,好好一个人来了,就会变成畜生。
方鸿渐:我看哪,你姑妈最喜欢的不是你呀。
孙柔嘉:那是谁?
方鸿渐:是那条狗啊!
方鸿渐(说柔嘉姑妈):她呀,这么喜欢和狗在一起,就不配和人在一块。
方鸿渐:家庭、学校、社会,彼此彼此,都一样。
方鸿渐(对孙柔嘉):我不给你姑妈气死啊,就算长寿啦!
孙柔嘉:男人吃不饱,要发脾气的。
孙柔嘉(对方鸿渐):你这人一点良心都没有。
方鸿渐父亲:我们这种人万万不可贪小利而忘大义。我之所以宁可做难民而不肯回乡为日本人做事,也不过是为了这丁点气节。
柔嘉姑妈:对男人,不治是不行的。
方鸿渐(对孙柔嘉):你姑妈来了,丈夫挨饿是应该的。
孙柔嘉(对方鸿渐):你不但没有本事,你连志气都没有,别再跟我谈什么气节!
那个年代,心无旁骛,演的个个出彩
鲍及时行了乐,苏终是足了面子,唐没有丢失自尊,孙千方百计嫁了,赵实现了抱负;他,什么也没有。
后来似乎吕丽萍再没演的这么好过。结尾方鸿渐一个人走着,流泪,不好,哭,大抵还是不甘心,对未来也还有期望,可方鸿渐有吗?
现在才发现,原来是方鸿渐和赵辛楣的爱情故事
最好看的还是旅行和三闾大学这两部分,其他的像小说一样,太琐碎了。
那时候电视制作的水准真是高。主要是演员都太厉害了
人生最悲哀的两件事,就是对爱的东西,没有勇气去追求。对不爱的东西,没有勇气去拒绝。
吐血推荐,从小看到大,定期复习。
围城就是照着红楼梦写的,十个龌蹉男子也比不上一个汪太太,那是王熙凤和尤三姐的合体,众女子又更衬出唐晓芙的可贵。
毕克的旁白威武!
看完了书,一鼓作气把剧也看了。「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没想到这部电视剧比我的年纪还要大了。非常遵照原著的改编,很多台词甚至场景都和原著一摸一样。方鸿渐的人生好像一条清晰的抛物线,人生到达某个顶点之后就是一发不可收拾的失去。而这个故事就是从方鸿渐的人生顶点、或者说抛物线向下开始的。正值青春的翩翩公子、欧洲留洋归来、邮轮上有两位美女倾心,这样的注脚不管在哪个时代都属于人生赢家级别了。可是,之后发生的一切却越来越不尽人意,被有名无实的岳丈敢扫地出门、苦恋一位女生却无果、战火中艰难的去湖南的大学任教、与孙柔嘉结婚却万分失意。钱钟书先生写的是方鸿渐的故事,但是把书里的每个人都写得活灵活现,人物性格惟妙惟肖、金句不断。
演员个个出彩,如得神助。
看完后特地找了一下陈道明的访谈,听听他真实讲话的声音是怎样的,发现剧里他的确是故意换了说话的语速和腔调,很配这个不够聪明、但又自以为是的角色,果然是做足了功夫。看完再仔细回味一下,每个角色都很恰到好处,无论你喜欢还是讨厌的人,多少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是立体的。201703
经典就是经典,想不到第二个人能把方鸿渐演得这么好了,再次重读围城,脑海中浮现的形象也就是陈道明,葛优这些人了
在没有特效没有收视率压力的年代,拍出来的电影、演电影的人都是有灵魂的。这个时代搭建了恢宏的电影工厂,却成就了背后的一个个欲望。可悲不过如此:浅薄得自以为深刻,深刻的屈就于浅薄。
豆瓣为什么没有六颗星?总共看过三遍,分别在9岁,16岁,21岁时。最经典的原著改编电视剧,没有之一!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杨绛
这剧看完了!表示最后的结局,基本上是孙柔嘉同赵辛楣吃醋,方鸿渐夹在中间两头受气的悲催ending。孙柔嘉就是那种把婚姻当职业的女人,就算读了大学学历,这个学历的用处也是钓丈夫。一旦得手,就原形毕露。
当年觉得陈道明长得和我爹好像啊....小说也看了很多遍 最后的结局 每每看看 每每唏嘘...
重温 每个人物都掐得神韵 读小说时最喜欢的是赵辛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