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最后的诗句

剧情片中国台湾2017

主演:傅孟柏温贞菱黄迪扬姚以缇高群

导演:曾英庭

剧照

最后的诗句 剧照 NO.1 最后的诗句 剧照 NO.2 最后的诗句 剧照 NO.3 最后的诗句 剧照 NO.4 最后的诗句 剧照 NO.5 最后的诗句 剧照 NO.6 最后的诗句 剧照 NO.13 最后的诗句 剧照 NO.14 最后的诗句 剧照 NO.15 最后的诗句 剧照 NO.16 最后的诗句 剧照 NO.17 最后的诗句 剧照 NO.18 最后的诗句 剧照 NO.19 最后的诗句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8:21

详细剧情

对于阿施来说,千禧年夏天是最美好的年代。他遇见青春绽放的晓萍,一同牵手走过那缤纷的年纪,写下生命之诗的开头。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两人总是乐观且有计画性的面对。直至一次阿施父亲到军营中的探访,改变了长久相处的共识,陷落○六年那躁动不安的时代氛围中。出社会后,现实的压力却磨损了原本美好的爱情,使阿施的离去成为不得不的现实,阿施与晓萍在艳阳下相爱,在日落时分开,再拥抱已是四年的时光飞逝,两人清澈的双眸已被岁月折磨地悄然黯淡,距离当年灿烂的身影已越发遥远……。历经波折后的重逢,能使他们再念起那首描述岁月静好的生命之诗吗?

长篇影评

1 ) 选择,向平凡而生,向愧疚而死

习惯的偶然,在电影网站搜索近期的高评电影,就看到这部《最后的诗句》。一瞄是台湾片,还以为是惯常的文艺电影,但我很难给它套一个确切的标签,它并不唯美,也没有那么强烈的抨击,它只是非常平静,但平静地充满压抑。
影片可以理解为,是台湾社会虚假繁荣景象的影射,它并没有那么地“小确幸”,它是经济滞胀下的缩影。
在我看来,一切的命运都来自于男主自己的选择,他每走一步,都为他的人生烙下了沉重的印。毕业后开始服兵役,他没有选择一直留在空军当兵,他没有选择一直做理财投资,他没有选择一直做一个房产经纪。他不甘于平凡,他毅然离开爱人,来到大陆淘金,四年后被遣返台湾。
爱人再见,一切似乎还是那么熟悉,当他终于说出那句“我们结婚吧”,女主却在他睡梦中死去,一切似乎是从极喜来到了极悲,显得那么突兀,又那么自然。站在观众的角度,我不想理解为,女主是抑郁自杀在浴缸里,我宁愿看做她是意外摔倒而死,那样的话,剧情就没有那么强烈的因果纠葛与压抑。最后男主自杀前,影片也采取了对美好过往的倒叙,又回到了校园时的刹那青葱。
只是,当你踏出校园的那一刻,理想的气球便已开始渐渐漏气,你的每一个选择,都是气球上针扎的小洞,那么不明显,但回过头来看,却又那么致命。
影片的最后一句旁白是,“阳光,将拥抱我们在风中摇曳的脆弱,我将拥抱她,像拥抱一场,纯真的梦”。是无力的颠沛,是美好的逝去,但回首,都是自己的脚印。

2 ) 最后的诗句,是我们都回不去了

20年前的台湾,是如日中天的“亚洲四小龙”之一,是“奇迹的典范”。

但是这样的台湾早已不复存在。

现在的台湾,企业生存难、创业门槛高,产业创新乏力,政府对经济社会影响能力越发微弱,贫富差距扩大,阶层固化……

尤其是部分台湾民众对大陆的一无所知,和自身的坐井观天,简直成了人们快乐的源泉。

用台湾“中央研究院”的一位博士的话来概括就是“如果说20年前台湾被视为‘奇迹的典范’,那么今天再谈‘奇迹’就是个笑话”。

《最后的诗句》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它的故事。

故事发生于2000年的夏天,整个台湾都充斥陈水扁喊出的“有梦最美,希望相随”的口号。

唯独施人杰没有,因为他的世界被另外一个人塞满了。

这个人叫晓萍。

少年时代的感情来得简单纯粹,只是光凭一个人的身影,就足以让另一个人失了神。

所有的感觉,用施人杰的好基友在加油站说的那番话那样

我喜欢你

我喜欢这个世界

我喜欢大自然

所以……

概括来说就是,一见钟情。

“有梦最美,希望相随”。

陈水扁靠着这个口号俘获了大部分台湾选民的心。

而施人杰靠着一首诗和晓萍走到了一起。

那时候的施人杰义气风发,他向往未来,对未来无比期待,倒数着离开部队的日子。

教官问,退伍之后想干嘛

施人杰回答说:

找工作啊,赚钱,结婚,生小孩。

晓萍则在等着施人杰退伍,早早地规划着两个人的未来。

忙着帮施人杰算钱,算他之后退伍,两个人每个月还要还多少学贷。

如果想买房子的话,是要买在台北市还是台北县。

要存多久的短期款。

希望以后每年可以出国一次。

他们俩和每一个台湾民众一样,对陈水扁,和这个新台湾,充满了希望。

只是事与愿违,生活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顺利。

由于施人杰的父亲生前欠了黑社会一笔巨款,黑社会们三天两头跑到施人杰的家里催债。

施人杰不怂,他说法律会保护他们的,既然他已经放弃了继承,这笔债务和他没有任何关系。

他笃信法律,但黑社会不认这个理。

父债子还,黑社会纠缠不休。

直到门口被泼红漆,直到他和晓萍养的狗被虐杀,直到他被埋进石碓里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他终于明白,法律并不能保护他。

然后是妥协,认命。

找了晓萍的姑姑借了钱,还签了分期,认了这笔债。

社会的不公平会轻而易举地消解掉一个人所有的坚持和信念。施人杰对生活所有积极和奋力抗争,从那一刻起,都烟消云散了。

前途是一场没有终点的奔跑,在这个过程中,施人杰已经找不到自己了,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只能浑浑噩噩地围着一堆债务活着。

而那时,台湾之耻陈水扁被踢下了台,马英九接棒上台。

台湾经济并没有好转,施人杰的境遇也没有改善。

从独立的大办公室,换到逼仄的小办公桌,反倒是越来越差了。

施人杰的人生仿佛没有未来。

他甚至不想对面晓萍的求婚,他觉得自己是失败的。

公平正义对于他来说已经只是童话,现实是,有钱意味着一切。

他怀疑生活,怀疑自己的爱情。

这或许也是大部分成年人的爱情的模样,没有物质就像一盘散沙,经不住任何的风吹雨打,不堪一击。

施人杰疯狂的敲打自己,他想不通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想不通生活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你可以说是台湾日渐坠落的经济,撑不起这样一个年轻人的抱负。你也可以说是他一次又一次做出的错误决定。但生活不是找理由,它无法被琢磨和参透,就是这样。

于是抛弃一切,远走他乡,大不了从头再来。

只不过衣锦还乡的故事似乎只存在电视剧里头,但施人杰并不在这部电视剧里。

四年过去了,他不顾一切地离开,换来的是从大陆偷渡回家。

蓬头垢面,惨不忍睹。

台湾领导人换成了蔡英文,而台湾的经济还是一蹶不振。

而晓萍呢?

被假富二代欺骗、堕胎、自杀未遂……行尸走肉一般地苟活着。

直到施人杰重新出现。

她的眼里,有了光。

但这道光终究还是熄灭了。

晓萍问施人杰:

你还记得那首诗吗?

可以再念一次给我听吗?

晓萍还在惦记着过去,而施人杰在想着面对现在。

施人杰到最后也没念出那首诗,那首他们定情的诗。

而是说:

我们结婚吧。

晓萍终于是等到了这句话,但故事已经不是她曾经期待过的那样了。

那一刻晓萍真正明白了,一切都回不去了。

然后,了结自己,了断过去。

故事并没有到此为止,施人杰要对生活喊最后一个“不”。

他买了枪,抓了那个辜负了晓萍的男人。

可意义呢?

别说报仇了,就连害死晓萍的罪魁祸首,施人杰都找错了。

谁都明白,所有的这些,源头都来自施人杰自己。

于是他回到家里,默写下那首诗。

我孤独地

在微凉的季节收拢双臂

等待午后的炙阳

给予我苍凉的生命

一丁点悲悯的温柔

也许走了 将不再痛苦和遗憾

醒了又是春暖花开的一天

只盼一天清晨醒来

我们都是美好的人

有着美好的人生

阳光将拥抱我们

在风中摇曳的脆弱

我将拥抱她

像拥抱一场纯真的梦

施人杰对着墙上的油画,回忆起过往的点点滴滴,那些温存,那些温暖的瞬间。

他深知已经不能从头再来了,那么就在这一刻,到此为止吧。

8分 / 10分

怎么说呢,我个人非常喜欢这部电影,一来是对这类气质的电影原本就爱不释手,二来关于施人杰和晓萍的感情,我确确实实是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我愿意把它推荐给你,希望你也能喜欢。

还是老规矩,后台回复“最后的诗句”可获取电影资源。

3 ) 一场荒唐吃人的梦

2017年3月4日,台湾青春片《最后的诗句》上映。虽是部青春片,电影中随处可见的政治镜头却折射出导演的野心。

电影将时间放置在陈水扁和马英九上台的2000年到2016年。电影中陈水扁当政当晚,一些人骑着机车喊着“有梦最美,希望相随”的口号。但在陈当政的八年期间经济一直衰退,他曾给人们刻画的美梦,成了一场荒唐吃人的梦。而承诺“马上好”的马英九,也未能拯救台湾经济。经济衰退的背后,是小人物们陷入困境的生活。

在这部青春电影的青春外衣之下,男主人公的遭遇是时代衰退背景下的典型牺牲品。电影在刻画爱情之外,还有更多的内容想让我们看见。

【民国八十九年,青春】

汗水、足球、操场、联谊,这些独有的青春元素,晕开了《最后的诗句》电影的开头。

阳光高大的施人杰对晓萍一见钟情,在第二次相遇便耍了点小手段让女主答应联谊。十几人骑着电驴穿越一个个山路弯道,风将他们的青春气息张扬地扩散,一路放肆兴奋着到达山间溪流边。

由于“施人杰”这个名字,不少人叫他“诗人”,被叫习惯后,他偶尔也写诗。找到机会跟晓萍独处的他提及这个绰号,引来晓萍的好奇,嬉闹着要他念诗。流水淙淙,炽热的阳光穿透树林后具有一股温柔的气质,满满的岁月静安。

这是民国八九年的“诗人”,也就是公元2000年。还读着大学的他,有要好的伙伴,有美好的爱情,更有慢慢努力可以变得更好的未来。谁曾想,这成了他人生最美好的时刻,成了他多年以后用枪抵着自己的脑袋时浮现的画面。

电影分别讲述了四个时间点男主的经历,从千禧年跨越到民国九五年(公元2006年),再到民国九七年(公元2008年)和公元一百零一年(公元2012年),和最后的公元一百零五年(公元2016年)。

【民国九十五年,自由】

六年后,正在服役的“诗人”接到一通电话,多年不见的父亲提着一袋梨子来看望他。草草聊过几句后,“诗人”便借口离开。没过多久,警察便让他去命案现场确认自杀者的身份。破旧的汽车停在荒芜艺人的河边,车窗贴满胶布,躺在驾驶座上一动不动的正是他的父亲,因做生意失败欠下两百万走投无路。

而在“诗人”接听电话的休息室里的电视上,正放着红衫军发起的“倒扁活动”,上百万人聚集一起游行,希望将贪污事件频发的陈水扁推下台,最终活动以失败而告终。

电影中还拍了他们将要退役,前辈希望他们能够签下来继续服役三年,过了三年就能存下一百万。大家嗤之以鼻,不停强调当兵有多辛苦,早想着脱离苦海。前辈提醒大家外面就业困难,却被人戳穿自己是因为信用卡使用过度成了“卡奴”急用钱才会签下来。此时的“诗人”,想着自己退役后的生活,赚钱、结婚、生孩子,认为自己前途一片光明。

【民国九十七年,风暴】

时间走过了两年,男主被黑社会追债,让他偿还他父亲欠下的两百万。已经办过抛弃继承手续,法律上他不需要承担这笔债款,相信法律和警察的“诗人”挺着腰杆子,正面怼回他们,甚至在他们走后认为他们不敢做什么而不采取任何行动。

但没过多久,家里养的狗被他们杀害,无奈之下逃到宾馆居住的两人报警,警察却百般推脱。一次下班路上,买完晚饭回宾馆的“诗人”被推上车,活埋在石子堆中,只露出一个头。被百般折磨的他终于明白黑社会的“能力”,绝望地在欠条上按上手印,在女主的姑姑帮忙下还了两百万。

而在“诗人”买饭的小餐馆里,电视机上正放着“重申九二共识,将与大陆进行协商”的新闻,那是陈水扁结束执政的2008年,一片动荡。

【民国一百零一年,求婚】

再过四年,他才终于把欠条上的金额还清。但与此同时他已经被磨光了所有志气,挤在拥挤的房屋中介所磨着时间,不敢结婚,甚至与有妇之夫在空房间里大战几百回合。

而同事跟上司聊起房子卖不出去的原因,提到的“买房的人想再便宜三十万,卖房人觉得房价会涨不肯便宜”,还有“诗人”完事后被对方质疑卖房能力时说“卖房人多,买房人少”,寥寥几笔写出了当时台湾的买房压力

面对女主晓萍的逼婚,他借着寻找机会的理由去大陆发展。镜头扫过出租房里的电视机,上面放着马英九连任的新闻。在马英九上任前,他制定了具体的“633”的经济发展目标,即经济增长率达到6%以上,失业率降到3%以下,人均GDP达到3万美元。然而,台湾经济并未改善,“633”一项都未实现,贫富分化加剧,失业率上升,物价上升,房价高涨。马英九连任的八年,更将这一场噩梦不断催化。

【民国一百零五年,返乡】

四年后,“诗人”蓬头垢面,偷渡回台湾。导演并未交代他落魄的原因,但从“诗人”一句“他有种就不要回台湾”可以看出,“诗人”为寻机会去了大陆,却被台湾同胞欺骗。

回到家乡,他才知道女主被富二代骗到怀孕流产并患上抑郁症自杀。他找回女主,晓萍温柔地帮他剃掉胡子理了头发,并未提及四年前他的狠心抛弃。干起出租车生意的“诗人”,在晓萍细腻的照顾下,终于体会到晓萍的好,向她提出求婚。命运不曾厚待他,本以为岁月可以安稳,晓萍却在当晚割腕自杀。

而在“诗人”跑出租的时候,导演安排了这样一个镜头:乘客打着电话说“人家靠关系靠法令扣你个帽子把你扣死”,挂完电话听到收音机里讲着“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去捍卫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还嘲讽地说“没事讲这些干嘛”。

面对晓萍的死,“诗人”联系上曾经比自己还债的黑社会人士,用钱买下了一把手枪。交易地点和当年还钱地点一样,一个废弃已久的桥洞,外面阳光普照,走进里面一片漆黑,不知掩盖了多少罪恶。枪支贩卖、威胁恐吓、人身攻击、高利贷、黑社会,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太多。

拿着枪,他逼问富二代为何欺骗晓萍致她不堪绝望自杀,富二代笃信晓萍怀的不是自己的孩子,因为他们之间什么都没发生。面对富二代在枪支威胁下也不曾更改的回答内容,“诗人”不敢面对是自己导致晓萍怀孕并流产进而患上抑郁症自杀,是四年前他嘴上说着去寻找机会实际上是抛弃了她,更是自己四年后回来,给她身上放了最后一根稻草。是自己,晓萍深爱的自己,辜负了晓萍的自己,将她推入深渊。

最终,他回到出租屋,写下最后的诗句,举枪自杀。

-The End-

《最后的诗句》像是一面镜子,照出我当下平稳生活背后的脆弱,启发我去思考如何避免陷入生活的困境。

2000年台湾大选,政党第一次轮替,华人历史上首次发生的不流血和平政权转移,陈水扁成为首位非国民党的中国民选总统。那时未来一片光明,无论是台湾还是“诗人”未来的生活。

但后来,经济一片低迷,“诗人”从理财产品推销员有着一间独立办公室,到后来干起房产推销员与一群人挤在同一个空间,就业情况一年不如一年。而在生活上,年轻人只有靠家人出钱才办得起婚礼,更别说买房子。如果说父亲带来的高利贷追债是“诗人”颓废的起因,一连串生活的压力则是将他打垮无法翻身的成因。

有命运的捉弄,更有诸多政治因素的参与,我们好像离政治很遥远,但它又间接影响着我们生活。看电影时,友人说“倘若大陆的经济稍微出现点下滑,我们也有可能像‘诗人’这样生活陷入绝境”。整个社会就是一台运转着的机器,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被时代裹挟着向前,不论是好是坏。

这不禁让我想起刚刚播出的《极限挑战》所拍摄的内容:四十年前,结束十年动荡的中国恢复了高考,一大批知识青年参加,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三左右。他们在没有机会的时代,不放弃自身努力,等到机会来临时有足够的能力抓住机会。四十年后,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使得就业竞争激烈,就业机会不少,但想要拥有一份好的工作需要更高的水准。

在《极限挑战》第四季第二期的最后,他们来到崇明高中举行了一个活动。六个嘉宾各提出一个关于父母是否给孩子带来便利条件的问题,若回答是便可站在前一列的起跑线。六个问题回答完,六条远近不同的起跑线上,还有四五位同学站在最末端也是最开始的起跑线,而有的孩子已经站到了第二条起跑线。发起开始口号后,所有人都拼命往前,画面上浮现“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的字句。

人生这场马拉松,无论外界条件如何,最终决定自己人生的还是自己。

最后,附上“诗人”所写的诗句:

我孤独地 在微凉的季节

收拢双臂

等待午后的炙阳

给与我苍凉的生命

一丁点悲悯的温柔

也许走了

将不再痛苦和遗憾

醒了

又是春暖花开的一天

只盼一天清晨醒来

我们都是美好的人

有着美好的人生

阳光将拥抱我们

在风中摇曳的脆弱

我将拥抱她

像拥抱一场纯真的梦

4 ) 奔跑这一幕

女孩的美。

诗人最后的诗:

我孤獨地

在微涼的季節

收攏雙臂

等待午後的炙陽

給予我蒼涼的生命

一丁點憐憫的溫柔

也許走了,將不再痛苦和遺憾

醒了,又是春暖花開的一天

只盼一天清晨醒來

我們都是美好的人

有著美好的人生

陽光將擁抱我們

在風中搖曳的脆弱

我將擁抱她

像擁抱一場,純真的夢

5 ) 一场安静的爱情祭殿

社会:整个故事以时间轴展开,展现的是一个有着欠债自杀父亲的男主与被姑姑抚养长大的女主爱情悲剧,反映的是一潭死水的台湾经济下底层台湾青年的无奈。

政治:1.这部电影试图与时代和政治相串联,其中一个场景,是台湾省大选中陈阿扁的当选,一个阿伯说的“我们台湾人终于写出了自己的总统。”这反应的不仅是对果党这个外省党的不满,更明确表达了部分的心声,阿明党是自己的党,所以现在不管这个烂党做出多大的丑闻,地位依然屹立不倒的原因,果党未来不要说当选,恐怕连最大在野党的地位也保不住。2.第二个场景是男主开出租车时接到一个大陆游客,该游客一边说着关系,一边说着罪名,广播上却播放着民主法治与此形成强烈的对比,表现出很多台湾人对大陆的刻板印象。

剧情:剧情本身非常简单,就是围绕着时间线发展,角色也很简单,就男主和女主,不像香港电影配角都很出彩。单就角色而言,你可以说男主很渣,有一个不离不弃的对象,甚至帮自己还债,得到的却是出轨和远走他乡。你也可以说女主很深情,忧郁症的结束在一句我们结婚吧。但两人的悲剧性格早已注定,一个是看到没钱日子下婚姻悲剧的男主,一个是被姑姑抚养长大渴望属于自己家庭的女主。唯一出彩的地方可能就是那场出轨戏,虽然整部电影平淡但不寡味,但是也说不上上乘,感觉评分过高了。

6 ) 千万不要在17岁爱上一个人,因为那是你这辈子最爱的人

我们都以为自己会和别人不一样,其实 到最后,我们和所有的人都一样。

我不知道施人杰和李晓萍有没有设想过自己的未来,但是很可惜 这个未来再也不会来了。

这是一个很简单很简单的爱情故事,他们像平常的情侣一样,偶遇、相识、相恋、争吵、分手、重逢,没有浪漫诗意的眷顾,有的只是无穷无尽的命运捉弄。

这个故事教会我要珍惜身边的人,不知道为什么 这一刻 我脑海里出现了你的名字。

电影的时间轴非常清晰,和大多数的青春电影一样,他们是同校同学。他喜欢打篮球,她喜欢慢跑。

他们因为一场联谊郊游 顺其而然的就走到了一起。「青春」二字果然轻松又盎然。

专门截了温贞菱慢跑时的图,太好看了。如果说「一把青」里的墨婷是有女初长成的话,这里的李晓萍是真的已经亭亭玉立了。

团体联谊郊游,他们单独走到了瀑布边的小溪涧。她问他为什么绰号是诗人,他说因为自己的名字叫做施人杰。

「他们都叫你诗人,我以为你会写诗。」

「被他们这样讲一讲,无聊的时候开始会写一下。」

「那你有想过以后当诗人吗?」

「怎么可能啊。我只是没事打发时间用的而已而已。」

「那你念一首诗来听听好不好?」

她希望他念一首他写的诗,突然就没有了。电影放完的时候,才续上了他念诗的这一段。看完电影时再回头看这一幕,难免有些唏嘘。

民国九十五年,爸爸过世了。但是这里的定义词却是「自由」。放下了一直压抑自己的,那就是自由。

爸爸是自杀死的。

他第一次阐述父亲的一生是在警察局因为自杀事件做笔录。生意失败、妻子偷跑、负债累累,所有中年男人最害怕的事情都出现了。

临死前来他服役的空军军事基地找过他。带着一袋梨子,可是这个碌碌无为的父亲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并不喜欢吃梨子。父亲的一生都是失败的,就算最后一点时间里面竭力展示出来的父爱都是失败的。

我想我大概能懂得这样的感受,但是又多少有些不愿意承认。

还有十八天就要退伍,教官是一位女中尉。他毕竟足够优秀,她是希望他可以留在空军基地的。听到他要退伍的时候,女教官不免和他谈开了。

他说:「找一份好的工作啊。然后赚钱、结婚、生小孩。」

说完之后,嘴角就忍不住扬起一抹甜蜜的微笑。那个时候,他对未来还是有憧憬的吧。

比风暴更可怕的是噩梦,比噩梦更可怕的是噩梦一直不会醒。

做人有些时候就像做噩梦,只不过做噩梦至少还有机会醒。

爸爸临死前借了200万高利贷,这对于刚刚开始实行憧憬生活的施人杰是一剂暴击。

这笔债务,就像爸爸临死前带来的那袋梨子一样,他拼命的想要甩掉 但是却无论如何也甩不掉。

即使他放弃继承只代表银行和国家 但是根本约束不了高利贷的追讨。他终于体会到了人生在他脸上掴的第一记耳光。非常非常痛,我说 非常非常。

但这个耳光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为了恐吓,高利贷杀了他们饲养的一只流浪狗。他回到家的时候只有一根血淋淋的狗绳和哭得不成样子的她。他们提着渐变的行李,搬去附近的廉价宾馆。在电梯里,他眼神麻木的抱着她。那个紧紧的拥抱不但是想要保护他,更是想要保护他们的未来。

他被高利贷折磨得体无完肤,她逼于无奈只能向姑姑借钱求助。他坐在浴室里,她走过去从背后抱住了他,这一次 换做她来保护他们的未来。那个时候,他们或许都开始察觉到了,那个叫诗人的施人杰已经一点一点地死掉了。

第二记耳光。

故事来到民国一百零一年。当看到「求婚」的时候,我以为是不是代表终于可以苦尽甘来了。

我猜对了一边,虽然「苦尽」,但是并没有「甘来」。虽然他偿还完了所有的高利贷负债,但是他面临着新的「苦」。工作的不顺利和感情的危机。

作为一名房屋经纪中介,他比我想象中要更诚恳一些,但是运气也要差一些。

他带着一对新婚夫妇看一套20年的二手房,提到壁癌漏水,对于新婚燕尔有些秽气。这一幕好像只是他日常工作的缩写,但是实际上却为电影结尾埋下一处伏笔。

这一处伏笔我很喜欢。

感情危机。

他们从无话可说 开始变成争吵和暴力。

到这里,我一直以为她要离开他了,可他们最后还是哭泣的抱在一起。我以为爱情已经淡化成了亲情,但是实际上 爱情是不会变的。而那时候的施人杰都还不明白。

要出去闯荡,要衣锦还乡。

他抱着一种突出重围的信念去了大陆发展,可惜返乡时却无比落魄。他是偷渡回来的。

他从朋友的口中知道,在离开的四年里 她并没有结婚,遇人不淑、堕胎、抑郁症、自杀。每一个关键词都像一个榔头敲打着他的脑袋。

他去找她。她为落魄窘困的他理发。

四年前,她在机场送走他时,转身就泪崩。

四年后,她打开门看见他,只是看着他淡淡的笑了一下,说:「你的胡子好长哦。」眼泪就流下来了。

看到这里,我忍不住也流下眼泪,因为那个会爱的李晓萍,已经死了。

第三记耳光。

一个主人有一匹老骆驼,它一天到晚任劳任怨地干活。

有一次主人想看看这个老骆驼到底还能装多少货物,于是不断地加、不断地加,但是老骆驼还是没有垮,最后主人想是不是已经到了极限呢?

于是轻轻地投了一根稻草在它背上,没想到就是这一根稻草使老骆驼轰然倒下。

分享一个我很喜欢的细节。

家门口的小桌上一直放着的照片,是他们当年一起联谊郊游时拍的集体照。最好的时光也永远定格在了那个时候。

半夜墙壁漏水,他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这所破旧的老屋的壁癌已经超乎他想象的严重了。

也让我联想起了,很多年前他在做房屋中介的时候,一对新婚的夫妇拒绝一套二手房的原因:有壁癌的房子很秽气。

太讽刺了。

施人杰可能永远也想不到,这个不太有象征意义的预警会这么准确。李晓萍在浴缸里割脉自杀了。

她自杀是不希望变成他的累赘,不希望他是因为责任和愧疚选择和她结婚。

所以说,千万不要在17、8岁的时候喜欢上一个人,因为那个人会是你这辈子最爱的人。

真的好喜欢这个结局,他站在旧居的一副油画前,是再平淡不过的笔触描绘的丛林溪水,但是他却不由得回想起他和她一起第一次出游的场景。

画挂歪了,他把头顺着角度慢慢的往右扭,慢慢的、慢慢的就掉进回忆的漩涡。

「他们都叫你诗人,我以为你会写诗。」

「被他们这样讲一讲,无聊的时候开始会写一下。」

「那你有想过以后当诗人吗?」

「怎么可能啊。我只是没事打发时间用的而已而已。」

「那你念一首诗来听听好不好?」

「我孤独地 在微凉的季节 收拢双臂。等待午后的炙阳 给予我苍凉的生命 一丁点悲悯的温柔。也许走了 将不再痛苦和遗憾。醒了 又是春暖花开的一天。只盼一天清晨醒来 我们都是美好的人 有着美好的人生。阳光将拥抱我们 在风中摇曳的脆弱。我将拥抱她 像拥抱一场纯真的梦。」

短评

是啊,这才是普通人的生活吧。总有刚刚好能拖垮你精神的灾难,总有看似年轻优秀的人最终比平庸还要落魄,总会从一开始就爱上错的人,总忍不住互相伤害,总不舍得放手,总是女人爱的更多更投入,总是分离,总是流泪,总是抑郁,总是怀念,总有撑不下去又不得不撑下去的时刻。

6分钟前
  • /name-?P=0/
  • 推荐

一直都4星,最近是不是標準太低?但我覺得我首先看就把他當成電視電影來看,章節式也無可厚非,這種觀看的方式本身就要預計我們會一直暫停跳出來做其他事,然後或許我真的本來毫無預期,但演員表演跟一些詩意呈現都滿好看的,愛上溫貞菱,好想找他演戲哦。當然離電影有段距離,但這種片還是有價值的

9分钟前
  • DINGAYIN
  • 推荐

男女主角的演技在线,现实够残酷。

11分钟前
  • 气急败坏女疯子
  • 推荐

傅孟柏86年的,前途无量。

16分钟前
  • 璐璐的阳台
  • 推荐

2017最喜歡的電影,跟推拿一樣,片尾曲讓人不斷回味。傅孟柏成功扮演隨時代沉淪 ,永無出路的台灣年輕人,雖然有點退縮、窩囊,但本質上誠懇、個性不壞,試著在社會上立足,但不知怎麼地,就再也爬不起來了。

19分钟前
  • Jumpdc
  • 力荐

近年台湾佳片...压抑的社会压力家庭压力个人压力,促成这个令人惋惜的悲剧故事...天花板的霉漏如同主角的心病,只能腐化...女主温贞菱很有味道,耐看,动静皆宜,带有一种病态的活力...陆台关系背景下的爱情悲剧...

22分钟前
  • pksky
  • 推荐

这不是台湾版的《后来的我们》吗?只不过是更残酷更犀利,特别是后来的后来那个部分,有一种青春无法承受的痛,悲剧的导火索没有道理可讲,却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让一片生命坍塌。

27分钟前
  • 望潮
  • 推荐

男主到最后可能都没有懂得相互拥抱到底是为了什么,彻底的个人悲剧

31分钟前
  • #烧光光#
  • 推荐

16年的无路可走、无梦而绝

35分钟前
  • 曼特宁
  • 推荐

我说不清楚压死他和她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但他的父亲或许是让他走上与父亲同命运的不归路的第一根稻草。还好那个男人在我20岁时就跟我说“你自力更生吧,就当我早死了”,感谢他的抛弃让我活了下去。

38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所以说,千万不要在17、8岁的时候喜欢上一个人,因为那个人会是你这辈子最爱的人。真的好喜欢这个结局,他站在旧居的一副油画前,是再平淡不过的笔触描绘的丛林溪水,但是他却不由得回想起他和她一起第一次出游的场景。画挂歪了,他把头顺着角度慢慢的往右扭,慢慢的、慢慢的就掉进回忆的漩涡。

41分钟前
  • 曼靑
  • 力荐

好像之前就不止一次看过类似的故事,却看着看着还是心痛、悲伤、想哭。等到片尾曲结束之际,再那最美好的青春回忆结束之后,天空依旧是蓝天白云,却传来一声枪响。悲恸、绝望之后的解脱。傅孟柏演得很好,温贞菱更不用说,早已是她的粉丝。

46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是好看的。我们总以为,爱和成长会把人带到更好的地方,却没想过,终点会是死亡。

47分钟前
  • Raaachael
  • 推荐

你为生活写下了一首诗,生活却把它变成了一坨屎。

48分钟前
  • 阿怪
  • 推荐

能把这么狗血的剧情拍的这么好看,足见导演功力的深厚

53分钟前
  • aaadzy
  • 力荐

除了表演得不错,一无是处了

55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较差

原谅你的人仍会一直原谅你 只是你的错也让她背负起来了 这一点 你如何也不能被原谅

60分钟前
  • Настя
  • 还行

他們二十幾歲,騎著摩托車兜風的日子,怎麼會想到往後的人生能那麼苦。斑駁的牆面,漏水的屋頂,頻頻摔倒,無名怒火,任憑怎麼折騰都是在浪潮裡打滾。(很稚嫩,模仿➕套用,但太真實,真實到每一聲無奈的嘆息,每一句炙熱的爭吵都彷彿在耳邊回響。)

1小时前
  • 还行

最后两人吃饭的画面看着想哭,本是美好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两个人,却被现实虐的体无完肤,生活里看不到希望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

1小时前
  • 不要不开心哦
  • 推荐

人生这场马拉松,无论外界条件如何,最终决定自己人生的还是自己。

1小时前
  • Monsieur W.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