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葡萄成灰时
对许多谙熟港片的影迷来说,刘镇伟并非是靠一时好运创造了《大话西游》,他的才华并非灵光乍现,除了两部经典电影外,他更有《超时空要爱》《回魂夜》《无限复活》……
但转变始于05年的《情癫大圣》,故事中依然有刘镇伟玩不绝的无厘头遗风,只是故事性乏善可陈。那个时候,他第一次开始借用《大话西游》的经典效应,以“续集”的名义复制过去的爱情悲剧,多多少少有点因利乘便的投机嫌疑。
今天的《越光宝盒》,片名和故事已经诏告天下,其实这部电影贩卖的还是过去的《大话西游》。世易时移,《大话西游》已经不再属于刘镇伟一个人,所以贩卖《大话西游》不是个问题,问题是贩卖得是否合情合理。对于一部类似集体回忆的经典电影,导演有必要谨小慎微。
但是在电影中,我们基本不会看到《越光宝盒》的合理性,更残酷的是,它用廉价谄媚的姿态,破灭了所有观众对于那份回忆的遐想。《越光宝盒》不是在致敬,是在彻底的戏仿,整部电影中,他用戏谑的态度恶搞《赤壁》《泰坦尼克号》《无极》……最大的戏仿对象则是导演自己的《大话西游》,极尽可能的自我挖苦,娱己娱人,背后似乎能看到一位因为自己的小聪明而沾沾自喜的形象,而结果却是作茧自缚——葡萄最终晚节不保。
戏仿自己的电影,其实刘镇伟想达到的效果是“自嘲”,他的说辞是“《大话西游》已经十几年了,观众为什么还没放下这个包袱?”。而实际上没放下包袱的是他自己,原因只不过是因为《大话西游》是刘镇伟一生的巅峰,人到了一定的年纪,能想起来的只能是自己的辉煌。不停地说自己的过去,证明时光的确已经一去不回。其实观众们早已将经典放在了心里,不用太过提及,只是当事人太执着罢了。
刘镇伟的“无厘头”过去脱胎于日韩漫画,与日韩电影中一惊一乍的“脱力系”表演异曲同工。但“无厘头”之所以风靡一时,正因为在这种没有逻辑的叙事与表演中,创作人具备着一种智慧和审视能力,用嘲弄与荒诞来演绎着某种高级的幽默。而在《越光宝盒》中,基本已经不见了“无厘头”,而所剩的就是通篇滑稽低幼的疯狂胡闹。对许多人而言,这种粗制滥造的喜剧就是所谓的“山寨”,其实刘镇伟原本是许多山寨导演山寨电影模仿的对象,有着类似宗师与始祖一样的地位,想不到现在却自贬身价,降低到了山寨片的层次,从被戏仿到戏仿自己,对于身份和品质的无所忌惮,刘镇伟的行为实在让人大跌眼镜。在电影开头与结束部分,字幕打出了“技安”“刘镇伟”“菩提老祖”三大名号,在贩卖《大话西游》的同时,刘镇伟已经着力在贩卖自己了。
更为可惜的是,在整部《越光宝盒》中,充斥着相当多下三滥的下作笑料,大有赶超早年王晶之势,隔靴搔痒也就算了,却让人更多的醒觉到一种同情。这种电影除了证明导演的姿态是没有底线之外,或许证明了他确实已经江郎才尽。过去说《伤仲永》,其实非但是一个小孩,就算是一个成人,他的才华也是有所时限的。当然得出这样的结论,并不是只因为这部《越光宝盒》。
过去的港产片群星贺岁相当有看头,今年的《72家租客》如法炮制,相当具备港味。其实《越光宝盒》的明星也不少,出一个明星打一个字幕的方式也是早年群星贺岁式电影的公式。这么多明星愿意出现,应该都是源于欣赏仰仗刘镇伟的才华,只可惜他们都押错了宝,牺牲了自己,也没有成全导演本人。“亲爱的葡萄”其实已经不在了,没有激流勇退的人物不再有流芳百世的可能性。
我想起《半支烟》里黄秋生饰演的古惑仔,因为已经是明日黄花,便只能天天对着年轻人吹牛唬烂,夸张加粉饰,提及自己当年的英雄故事。
但愿刘镇伟的未来不是这样。
【网易】
2 ) 我记得那时候我爱过,只是忘记了对方是谁
其实就一部电影作品而言,给《越光宝盒》个四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那为什么扣掉一星呢?很简单,和你一样,为了我对它过高的期待,于是就产生了过大的落差。
其之一:《大话西游》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大话的是《西游》
很多年前,当《大话西游》已经颇有些OUT但仍然为一代人津津乐道的共同回忆的时候,当我还是个怯怯地到处参加讲座以期偶遇大师的教诲的大一新生的时候,我偶尔听了一场印象并不深刻,内容也很普通的讲座。主讲人是某知名大学新闻系的年轻教授,内容当然是关于《大话西游》的。讲座的题目我早已忘记了,但它主旨因为很简单,所以我竟然记得,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大话西游》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大话的是《西游》,而不是《三国》、《水浒》和《红楼》。”
其实,真理和真爱是很接近的两样东西。当你接受它的时候,它就是句废话,因为你已经时刻放在心上了。当你不接受的时候呢,它依然是句废话,除了供你嘲笑外别无用途。所以当时我听完这句话,也只当是听了一句无关痛痒的闲话。为什么很多很多年以后竟然又想起了它来呢?原因更简单,《三国》真的被大话了……所以真爱总是需要时间来检验的,真理也是。
葡萄做错什么了,人家花了心思花了钱,只为了一酬一群痴人多年的厚爱。但咱痴人又做错了什么了,投入了感情投入了银子,只换来一个半小时空荡荡的干笑。
我走出电影院以后,一直陷在对这个问题的沉思里,直到我想起了那位教授说的那句话,才觉得茅塞顿开,有点畅通。
为什么只能大话西游,不能大话三国水浒红楼?其实后者不是不能,而是要困难的多。《西游记》本身,就是儒释道三教大杂烩,就是作为正统的天神菩萨和尚集团(代表人物有如来佛观世音和唐三藏)和作为异端的被招安的妖怪集团(代表人物齐天大圣)之间从争斗走向和谐共存共同奋斗的故事。它不仅有浓烈的宿命感,还有很强烈的养成气息。这些全部都被葡萄所领悟到,并且成为了《大话西游》的主题。《西游记》本身价值取向的复杂性,开放了对它解读的各种可能,当然包括了无厘头式的消解。从学术的角度讲这个问题很复杂,介于当年那位老师已经讲过了,更介于我都忘记了,所以只把结论告诉大家。
那么《三国》又当如何呢?其实对三国的消解一直都有,倒不是说这部名著多么神圣不可侵犯,只不过一部名著就像是一个绝世高手,你想要跟它对话,是需要相当的实力的。《西游》给后来人开辟了一条密径,这条密径叫作无厘头,葡萄找到了,星爷找到了,于是我们这些凡人仰头望天感慨无穷。但是从这条小路,显然走不到《三国》那里。于是一众明星都宛如跳梁小丑,竭尽所能博得掏钱的上帝们一笑。其实笑也无妨,只是真心难给了。做人比较苛刻的,出了影院就破口大骂,以划清自己和小丑们之间的关系,倒是自在。像笔者这样比较善良的,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在沉默中消亡了。
其之二:顶尖的幽默大师都知道,幽默的本质是心酸。
葡萄说,你们只要笑就好。殊不知,能让人发笑的不只是喜剧,还有瘙痒婆。前者,是一种艺术门类,后者,巴甫洛夫告诉你,那叫条件反射。
整部《越光宝盒》只有两个段子是让我记忆深刻的。一个是玫瑰卸了假扮的西域大使的脸,清一色却突然跑进帐篷找她,她只得弄了两个假人圆谎。我们看着这痴情的傻女人如此手忙脚乱,不由纷纷乐不可支。还有一处自然就是在曹军船头,JACK一脚把ROSE踹下去那段。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无厘头就是需要如此急转直下变幻莫测。
顶尖的幽默大师都知道,幽默的本质是心酸。马克吐温如此,莫里哀亦如此。因为单纯的逗笑,那是江湖术士;而包着眼泪作内核的逗笑,那就变成了艺术。
《大话西游》里有大义,有宿命,还有很多也许没有答案但毕竟若有似无被抛出来的大主题。当然不能说《越光宝盒》里完全没有,只是太过轻若鸿毛,实在不值一提。
《大话西游》里的唐僧,我们记得那么清楚。无论他多么荒诞滑稽,创造出多少笑料,他本身却是严肃的,屹立不倒的。他说:“生亦何哀,死亦何苦”,他说:“外面只是一个更大的牢笼”,他说:“你会明白舍生取义的道理”,然后他唱当当当当当。他和吴承恩笔下的唐三藏有本质的冲突吗?我觉得没有。
再看《越光宝盒》,就像某些同好尖锐指出的那样,几十个三国群英,一个个都不成人形。其实如果换成《水浒》,一切都会好些。因为梁山好汉们比起刘关张可要平易近人的多。所以错就错在《赤壁》,咳咳。
整部《越光宝盒》,就这两处是值得玩味的,着实少了一点。更重要的是,它们都和《三国》太无关了。哦对,那只是一个布景,一个噱头。呵呵,拿一个你无法驾驭的高手做布景和噱头,就很容易被反噬。另外,过多的明星,不分轻重,几乎全部都沦为龙套,再没有唐僧,再没有白晶晶,没有猪八戒,也没有瞎子。葡萄倒还是挺抢戏,但就连葡萄,也变得淡而无味,味同嚼蜡。更不要说那两位主角,清澈的两双眼睛里,没有挣扎,没有悲哀,只剩下了呆滞。(其实孙俪还好些,只是跟老去的紫霞姐姐比差太多了。)
所以说,为什么只有把悲哀藏住,搞笑才能成为喜剧,成为艺术?道理很简单,就是需要轻后面的那一份重。全部都消解了,还有什么留下。消解不是目的,最高明的消解总会把最力重千钧的东西留下。比如你心里的一滴泪水。
那滴泪水,在康德那里,叫做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叫做美。在哥这里,就叫做意义,叫做回忆。
其之三:我记得那时候我爱过,只是忘记了对方是谁
我第一次看《大话西游》的那一年,并不是1995,而要到1997。确切的说,那一次并不是用“看”的,而是利用了几个课间时间,从头到尾,把两部戏的故事听我的同桌完整的绘声绘色地复述了一遍。因为那时候像我们这样的穷百姓并没有周末看电影的消费习惯,而我同桌因为改革开放率先奔小康了而家里有一台VCD机,看完盗版碟后异常兴奋就找我炫耀。
真正“看”《大话西游》,又过了一段时间,是某年除夕夜,央视某套连续播到凌晨。室外烟花爆竹声不断,为了不吵醒隔壁的爸妈我不断地随这声浪的起伏调整着电视的音量,一边用昏昏欲睡的大脑消化着对年少的我还算刺激的台词轰炸。那时候十几岁的年纪,正是情窦初开,但是当《一生所爱》的旋律响起,看着窗外模糊了的白昼与黑夜,竟已产生了几分人生的惘然。
其实不是怀旧,只是略略感到伤怀。看《越光宝盒》的时候我特意捡了一个影院半价日,约上三五知己一起抵御回忆。这三五知己,全是十几岁的时候就在我身边的人。但是当我从影院走出,发现我当年的同桌不在,所谓情窦初开时暗恋的对象不在,就连一路一起长大的这些发小,细细凝视,原来也早已不复当年的模样。呵呵,原来我已经很多年没有仔细看看你,根本不知道你已经长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也或者,过去,现在,未来,时间和你的面容一样,在我的心里,都只是一派模糊的影子。
隐约中,我记得那时候我爱过谁。只是再怎么努力去想,也记不起那究竟是谁了。
从前现在过去了再不来
红红落叶长埋尘土内
开始终结总是没变改
天边的你飘泊白云外
3 ) 在般若菠萝蜜中看另一场小团圆
胃痛,无法沉入“应该”的生活,以及随时可能冒出的孤寂感,三大因素导致我在这个大风大雨之夜一个人跑去翠苑看了越光宝盒。
原以为恶劣天气可以让我有个稍为清静的观影环境,未曾想又是满满的人。看来杭城影院的半价日营销颇为成功,又或是大话西游的号召力从未被时间蒙尘。
一个半小时以后,我一发不可收地爱上了刘镇伟,这个技安、葡萄、菩提老祖,他的奇思妙想,和他对人心深处某些柔软东西的关怀和坚持。
也许是我对一切怀旧都没抵抗力?原抱着看第二部东成西就的心态而去,结果却发现云集的远不止是众星。虽然独独缺了一个周星驰。而紫霞,露脸时间长不过一分钟,在一长串什么霞什么霞的描述之后,无比简洁无比真实地自我介绍道:“朱茵。”我心口如何便一痛。从来都要求电影要有个深刻内涵深远意蕴发人深省的思想主旨等等,对这一部,却突然没了要求。就像当时看张爱玲的小团圆一样。这一个半小时,我一路都在笑,竟也哭得稀里哗啦。那么多人,那么多角色,那么多元素,那么多桥段,无比密集地重聚和重现。看到后来,每出现一个姓名的字幕提示,都能让我心生唏嘘。片子结尾,所有剧组成员穿起片中的服装,一队接一队地在摄像机前合影留念,向日葵田中笑得羞涩而甜蜜,温情澎湃得让我想起当年梵音在台上齐声呐喊的经典那句“梵音剧社感谢您的支持”。还有拍铸剑那会儿,在横店的最后一夜,架起脚架连拍n张合照,多遗憾当时自己未能古装出镜。
以下是琐碎的一些:
1.惹我飙泪的,一幕不用说都能猜到,是郑中基对孙俪当胸那一脚和孙俪从水上到水下长达十数秒的深幽眼神;另一幕,是郑中基故作深情地念:“U jump,I jump”。
2.人,装一坨屎也比装尿容易。
3.关羽为什么从来脸红脖子粗?因为看黄书。
4.曹操为熟悉水性令部下习的摇摆舞,莫非是致敬《青蛇》么。
5.周瑜的古筝,难道是偷师谢天笑。。。
6.一开始我不明白为什么会冒出一个李力持来帮郑中基拔出宝剑,一开始我以为李力持说去美国只是一句冷搞笑就像后面出现的k歌炒股一样,而为什么片尾字幕里李力持的角色叫做神秘人。后来我才明白,能拔出紫青宝剑的只能是至尊宝,而去美国的正是周星驰。
7.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贱人。恨恨地说心房里住着不走的那个人是贱人,其实是因为心房的主人也正在犯贱。
8.阿娇依然很美。丑的是谁?是那些拿望远镜手机偷窥偷拍的人。
9.家的美好,在于里面有你爱的人,否则就只是监狱。
10.据说葡萄原也想重拍朱茵在城楼上的一幕,但考虑到让朱茵重登城楼必定很难受,对她太残忍而作罢。“我不会为了一场搞笑戏而出卖一个朋友”。于是重登城楼的换作了孙俪和如花。
11.五百年后的紫霞还是神仙,五百年后的至尊宝还是山贼,只是这一次至尊宝真的懂得了珍惜。但是你看,光有爱是不够的,两个人有任何一方装逼摒着不说出口就不行,五百年前的夕阳武士需要至尊宝附体相助,五百年后的山贼需要菩提老祖和二当家从中设计——不对,这计还是玫瑰仙子设的,你说说明了什么。
12.孙俪真正让我惊艳了,勇气和演技都是大突破。
13.黄渤的周瑜很老到。曾志伟的孔明至少没让人失望。王学兵的牛魔王很有爱。倒是郭德纲,从相声到演戏都不怎么能触动我的笑点。
14.我们都做过山贼,什么都偷过,只有一样东西不能偷,那就是女人的心,因为心碎了就再也还不回去了。
15.不知道周星驰看此片会作何感想。葡萄说,星仔以后一定会后悔,会真的说“曾经...”那段词,因为朱茵是个太好的女孩子。我虽不是男儿,亦从小对朱茵念念难忘,想当年心里唯一承认的两大美女,除了周慧敏便是朱茵。前不久我还翻出大话西游重温城楼夕阳武士那一段,一边听着一生所爱任心里潮起潮落。不知道星爷和朱茵,会不会看完越光宝盒各自低声哼唱:“苦海 翻起爱恨 人世间 难逃避命运”。
4 ) 般若波罗密,待我回过去。
今天看了刘镇伟新拍电影越光宝盒的首映礼,也看到了朱茵。
首映礼台上所有人都在卖力的表演,她在看演出,我在看她。
当《一生所爱》这首片尾曲再次唱响的时候,我的脑海里随着音乐像幻灯片一样回想着那些早就忘了但又记忆深刻的情节:至尊宝因为紧箍咒痛苦的放开了紫霞的手,城门的楼上猴子附体的武士不顾一切的亲吻他其实是很爱的那个女人...
导播这时候长时间的把镜头留在朱茵的脸上,我看到了再怎么保养,岁月的痕迹也遮挡不住,我看到她的眼睛里闪着光。现在她已经不是主角,明日黄花,能获得这么一个机会就已经让她很开心了,首映礼上一直感谢刘镇伟给她这个机会,而且哽咽的说,从一开始的《大话西游》,到现在的《越光宝盒》,中间隔了十六年,一个女人能有几个十六年?我突然也很开心她能有始有终,仅仅作为一个影迷,仅仅作为一个曾经闷骚的小男孩。
在你美的倾国倾城的时候是谁说要爱你一万年的,是谁又永远的离开了你?
在这个唱片公司和电影公司新人层出不穷的平民时代,早就看不过来新人了,加上年龄的增长,什么明星啊,偶像啊什么的,我也也早就过了哈他们的年纪。前两天在电视上看到一个组合在又跳又唱,随口说了一句:唉,这些山寨小明星都是谁啊?然后邻居小朋友居然跟我大吵大闹,搞得我很是受伤,难道我真的老了吗?我在笑他幼稚的同时,也在笑我自己,因为我没有告诉他,在像他那个很闷骚的年纪的时候,我也偷偷地在《第一次的亲密接触》里放了几张朱茵的照片做书签。
5 ) 喜剧结尾的重点在于原谅
恋爱的时候谁没有受过伤?他对你不体贴,只知道和哥们出去玩;他总是忘记要把东西先给你吃要先给你添饭,而别人的男朋友总是知道嘘寒问暖;他总是喜欢和别的女孩子说说笑笑,不管跟你保证过多少次再不和女生说话;他说话没轻没重,伤了你的心都还不知道……可这些不满这些抱怨又怎么能和被自己爱的人推出去相比?如果她真的离开了,如果她没有原谅,如果她知道他后悔后还是没有再给他一次机会,那这个电影都是一个悲剧,爱情也成了一个悲剧。其实悲剧与喜剧之间只差了一个原谅。
6 ) 刘镇伟犯傻逼
刘镇伟老先生犯起傻逼来也不是盖的,可以傻逼到如此地步,也是一种才华和天分。犯傻逼谁都会,陈凯歌犯过、张艺谋还在犯,现在刘镇伟犯犯也不过是跟风。这片子还有很多人说很好,我觉得给3星的观众都要问问自己是不是笑点已经低到了熔岩层。郑中基和孙俪的难看程度在这电影里发挥到了极致,可能是刘镇伟腹黑故意把他们拍得这么难看。
恶搞到了刘镇伟现在的手里,就变成了恶(三声)搞。往恶心了里搞,搞来搞去,情节越来越没有力量,就连那些模仿和颠覆,都显得是手淫后再做爱,一点儿他妈的激情都没有。刘镇伟大师啊,您的激情是不是都变成了基情了啊?
7 ) 到底谁贱?
有人说《越光宝盒》把孙俪拍的很贱,拍成了一个结婚狂一样的女人,死皮赖脸狗皮膏药一样的贴着一个不爱自己利用自己最后才勉强喜欢上自己的男人。听完这个,我怎么就那么想笑呢。因为我想到了《越光宝盒》里的那句话:爱的时候她什么都好,不爱了她就是一个贱人,所以,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贱人。
说实话,这句话真的让我欢喜到无法言语。
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贱,而且心里都装着贱。试问,有谁不贱呢?
当年备受追捧的《大话西游》刚上映的时候,刘镇伟的信心满满换来的是香港的惨淡票房,骂声一片。可是几年后呢,又被内地的大学生捧上了天。谁贱?
当年看《大话西游》里的爱恨纠葛让人为之痛彻心肺,当时的青涩少年都为了那一个城墙之吻伤心不已。可是现在呢,一个个长大成人,谁还记得初恋的样子?又有谁为了蜗居可以当小三?谁贱?
想当年,刘葡萄带着骂声逃到了美国,就像徐娇他爸一样。全国上下,一片怀念,我们亲爱的cult片祖啊,你在哪啊?现在呢,刘葡萄回来了,可是骂声又起。仔细一看,发声的竟然是同一个群体,他们叫70、80后。
对啊,就是他们把刘葡萄骂的死去活来,活来死去的。按照刘导的话说:不带像你们这么搞我的。
他们抱着当年的《大话西游》说这是经典,这是后现代,这是解构,却指着地上的《越光宝盒》骂,这是无厘头,这是恶搞,这是山寨。这让85后的我困惑。在我看来,这么一部适合阖家观赏的笑片本来就和《大话西游》不同,是你们的欣赏水平提高得太快我们跟不上,还是你们根本就没有往前迈步呢?如果说当初受《大话西游》的感动的70、80后们,是看懂了刘葡萄那份颠覆的心意,宣泄了自己年轻的心力,埋葬了自己青春的故事。那么现在《越光宝盒》来了,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时代跟导演共鸣一下呢?少了共鸣的片不是好片,可是为什么在你们没有共鸣的时候也一口咬定我们也不会有共鸣呢?
共鸣在哪?如果你理解了这些,你就理解了共鸣。你们肯定没看懂为什么周瑜说诸葛亮我发现你什么都是借的。那是因为他真的嫉妒诸葛亮,因为太多人连借都不会借;我敢说,你们肯定没看懂为什么要编关公看黄书,因为真正的大英雄从来不道貌岸然的装叉;我敢说,你们肯定没看懂为什么清一色要把孙俪一脚踢下船去,那是因为每个男人真的要经历过把女人当贱人的过程才能开始真正爱上这个女人。
你们觉得熟悉么。当初的大话西游怎么来的,不就是借了西游记然后让你们笑的前仰后合,哭的死去活来么?当初的大英雄是谁,不就是至尊宝这个山贼,他曾经不装叉不搞笑,可是俩女人爱上他,等到他装叉成孙悟空了,我们突然就觉得他狗屁不是了。当初的贱人是谁,不就是那个傻里傻气的紫霞仙子么,被至尊宝当作贱人,后来失去了又抱着狂吻。
所以,你们觉出来了么?这说到底,谁比谁贱?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没有周星驰。
屎还好装,尿最难装
2.5 屎尿屁大集合
太烂了
还蛮好笑的~~
《越光宝盒》也是个山寨片杂烩,只不过演员已经换成了香港的明星,他是在《越光宝盒》脉络上的一个经典段子大杂烩,让原来的80后再次体验一把当年《大话西游》的感动。
珍爱生命远离烂片
有些地方触动到我了
只能说西游题材养活了不少人的同时衍生剧也有同样的作用,孙俪不好好挑好题材的电影就白瞎了好演技了。
看的我想哭了
& outman。
不错,有创意,有逻辑,比大话西游make sense,最重要的是国语配音不错
朱茵還是像當年一樣年輕,還是有touch到我笑點的某些部份 ~
今年看过的最烂的电影,刘镇伟重演当年陈凯歌“无极”之烂雷巨制,这片子和去年的《熊猫大侠》一样烂!!!看来内地人民确实高估你了
这么多所谓的明星,顶不过一个周星驰
1屎不难学,尿才难学。2地球有危险啊~~~~
周星驰哭了,王晶找到了活下去的勇气
屎不难装,尿才难
清一色不是至尊宝,孙俪也不是朱茵。有些当年找不回来是只能放手的,刘镇伟你是不懂还是不舍得?
唉,想起票价还是笑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