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秋日上海观影之《客旅秋恨》
秋日上海观影之《客旅秋恨》
04814917 藤井树 发表于:01-09-30 13:13
上海观影之《客旅秋恨》
9月29日,国庆长假前的最后第二天。很多人都在上班。下午,上海南塘浜路有一个原先是婚姻介绍所的地方放映香港独立影展。
这个放映活动是继101上海艺术放映后的第二个在上海办的民间观影活动,选择的片子往往比101的通俗些。101比较侧重大师级的经典名作,只是有时候这样的大师电影看上去很美却常常让人耐不住寂寞无法坚持。我承认自己是一个潦草的人,并且越来越潦草。
相比之下,这个在许多人根本没有听说过的南塘浜路放的电影在可看性和艺术性方面比较容易接受,至少我的感觉是这样。
9月29日是我第二次去这个地方看片。上一次去看的是《鬼子来了》。
这次整个下午一连放了三部香港艺术电影,其实晚上还有。晚上是放香港独立制片人的试验短片。可惜我晚上有事,走出去的时候心里满是不舍。
下午放了许鞍华的《客旅秋恨》,一部讲述香港法制疏漏的《等候董建华发落》还有陈果早已著名的《榴莲飘飘》。
而我最喜欢的是第一部:许鞍华的《客旅秋恨》。
吴念真的编剧。说母女关系,说隔阂,说分离,说寻找,说回归还有理解和宽容。
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淡淡的感伤,吴念真最擅长的叙事风格,许鞍华特有的情绪把握。看的时候不时想起杨德昌令我感慨万千的《一一》,有的人说文艺腔十足,假了。可是我说电影就是这样,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让人感到了疼痛或者忧伤,就是好电影。或者无奈或者喜悦,都是值得珍惜的情绪。
《一一》里故事背景很单纯,人物关系也很简单,所以显得平实朴素些。相比之下,《客旅秋恨》的故事被安排在战乱年代,人物牵涉到中日两国,探讨家庭关系的同时还有国家民族的情绪瓜葛。整部影片给人感觉内容充实丰满,张曼玉的风韵气质已露端倪,而扮演她母亲的那个女演员更是演的情真意切。
开始的开始是母女间的疏离与隔阂,日本人的母亲独自在丈夫家里生活。丈夫却不在身边,只有女儿是自己的骨肉亲人。可是女儿却跟爷爷奶奶亲。这个女人严肃拘谨,寂寞度日。好不容易等到了丈夫回来是无论如何不能再放他走了,要走也是跟着男人一起走。只是女儿已经跟父母渐行渐远,她没有跟他们走。留下来还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多年后,女儿大了,来到了父母身边。这时候她有了一个妹妹,而妈妈已经不再是印象中独自流泪的女人,变得跟周围的世俗女子毫无分别。整日打牌聊天,不做家务不关心任何人。但是父亲对她说爸爸从前欠妈妈太多,所以现在要补回来。年少气盛的女儿在15岁的时候再次离开了家,离开了父母。从此一个人念书一个人悲喜。
又是很多年过去。
妹妹出嫁了,跟着丈夫去了加拿大,而父亲早已去世。这个世界上在母亲身边的却是当初离的最远的大女儿。所谓宿命。
还是争吵还是易怒,性格刚烈的母亲想到了回家。回她年轻时为了爱人而离开的故乡,日本。
她带上了大女儿回她原来的家。
家里来接她的是大哥,当初同意把妹妹嫁给那个中国翻译官的就是大哥。
对于女儿来说,这是一块完全陌生的土地。说自己听不懂的话,吃自己没有吃过的菜。但是对母亲来说,这里是自己出生成长的故乡。有小学老师,有初恋情人,还有一起长大的小姐妹。
母女间的对话从这里展开,女儿终于开始明白母亲的寂寞偏执是因为什么。家意味着什么,亲人意味着什么,故乡是什么,爱与不舍是什么。
最后的最后,当初最远的变得最近,当初疏离的重新靠近。这个世界太多冰冷,所以我们要紧紧依靠。血缘的牵连是一辈子无法放下的结,我们谁也无法割舍。
很多感触积在心里,一时难以言表。只是在昏黄平缓的镜头下,可以清晰的感受到暗涌的激情和起伏。走到哪里,家与亲人都是一辈子的心事和想念。
感谢吴念真,感谢许鞍华,感谢张曼玉,在这个初秋让我觉得很温暖。
谢谢你看完了我的字。
藤井树
01/9/30 午后
藤井树的论坛
2 ) 重看《客途秋恨》,有关时间与救赎
这周林老师让我们找一个影片出来讲讲时间。恰巧今天为写剧本重看一遍《客途秋恨》,再看,感动更深。
这是一个有关救赎的故事啊!是现今的女儿对母亲一生的救赎;是母亲对自己过去的救赎;是透过爷爷,是新一代对中国历史的救赎。看到最后,看的泪流满面。这样的家庭与历史氛围孕育出来的善意、感悟、营养、启蒙、救赎......无怪乎成就一代有情怀、关注时事和民族命运的作者导演——许鞍华。
全片是从女儿晓恩的视角出发看妈妈的,从对妈妈的隔阂到理解为线索,贯穿起整个看似凌乱的时间与空间。观众与晓恩的视点重合,对母亲的理解有以下几个层面:
一,现在的母亲控制欲强,性情古怪,讲话酸气十足,动辄闹情绪;
二,曾经的母亲沉默严肃,被公公婆婆欺负,被街坊邻居蔑视,被亲生女儿拒绝,压抑而伤心;
三,两人来到日本,女儿重游一边母亲故土,就是重新发现母亲历史的过程:母亲当年在故乡失恋失意而负气出走,几十年未归;母亲当年被弟弟拒绝归乡,被人指为不贞;母亲当年在澳门语言不通,处境困难,正如现在的自己;母亲现在的房子要被卖掉,真正的无归土可言......
一层一层,对于晓恩而言,日本解释了中国的母亲,通过过去理解了现在,亲情里面,你只有我,而我理解了你,终于[最远的变成了最亲的]。
第一遍看的时候,我只看到这第一层,然而,救赎不仅仅于此,对于母亲来讲,时间扮演着更加暧昧,更加折磨人的角色。
是年轻时候日本生活的不如意逼她来了中国,而在中国数十年的苦闷和压抑却使母亲的心时时回到日本。日本是好的,日本的房子大,日本有亲人...日本在一年又一年的母亲的幻想里。然而真正回到日本,事实是日本还在那里,而时间早已悄悄将母亲变成了一个中国妇人。母亲穿着中国的时装,不着木屐,母亲发现日本的房子没有那么大了,洗澡也那么麻烦,日本的饭菜生生冷冷,不好吃了......时间改变了一个人的身份,改变着她的心理归属,而不回来,她自己也不知道。
但是,时间没有化解怨恨,没有让她与过去和解。她怨恨的面对旧情人说,他过的哪里有我好;他和弟弟大吵,你忠,你战后为何不切腹;她对每一个故乡的故人说,这是我女儿,刚刚从英国拿了硕士学位;她面对曾经的情敌,好像瞬间穿越到过去......时间很神奇,时间又好像没有让任何事情改变,它还让情敌之间互相嫉妒着,尽管那个男人早已娶了别的女人变成了老头子;它丝毫没有化解怨恨,反而让积怨越来越深...面对母亲的背影,女儿独白道:“当我看着妈妈走远的背影,我觉得我好想了解了她的心情,一度,我不是也曾经绝望的背弃过什么吗?只是那一年我才十五岁,而妈妈已经是快五十岁的人,她还能有机会像我这样得到抒解吗?”
影片走到最后,我们都为母亲这个角色心酸心疼,时间没有让她纾解,却让她变老了,却让她对人生这么个东西放弃了挣扎。回到香港的母亲变了,忽然间变老了,变得沉默而拘谨。她为了给女儿传达爷爷生病的消息等了一整天,你说这算原谅吗?或者,这算退一步吧。时间让妈妈变老了,时间让她停留在怨恨的过去,时间把怨恨放在那里,不多不少。
爷爷心心念念回到了祖国,回到了广州,却在文革中受尽了压迫。却看着孙女语重心长的说:不要对中国失望啊!镜头停留在看着母亲背影远去的脸庞,停留在爷爷病床前张曼玉那年轻的脸庞,哦不,许鞍华年轻的脸庞,那一刻,我觉得我对了许有了更深的理解。战争,文革,中国,日本,香港,历史,亲情,这些跟人有关的厚重沉甸甸的都落在了这个年轻女子的身上,带着爷爷的善意,父亲的勇气,母亲的救赎,面对未来,面对香港和大陆,面对电影和千千万万的观众。
据说,当年这部片子公映的时候,许特意将母亲安排回日本住一段时间,可知后来母亲又把电影借回家自己偷偷看,看的泪流满面。我想许鞍华借着拍《客途秋恨》的机会让自己得到纾解,但这对于她的母亲何尝不是有着重大意义。在影片里,直到最后陆小芬都没放下心里的郁结,我想那时荧幕前许的母亲应有所变化吧!
3 ) 无题
写于去年深秋。。。呵
处处异乡 何处故乡
今年香港影展期间,某天我对同事说,我可能会离开北京回家乡去,然后她问我,你看《客途秋恨》了吗?
2013年第二届香港影展以“异乡情怀”为主题,所选影片皆拍摄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英联合声明》签订至九七回归之间,这并非巧合。彼时的香港,理论上将要走的道路已定,但香港人却不知道自己要去向何方,对殖民地时代的缅怀,对未来命运的迷惘,不仅促发了一波移民潮,也催生了大量以移民、离乡、归省为主题的电影。
影展开幕式上,策展人陈可辛导演说,现在的港片可能不会再拍出“异乡情怀”这样的主题了,在他们那一代,很多导演都有这种“异乡情怀”,许鞍华的母亲有日本血统,徐克导演是越南华侨,而陈可辛自己则来自泰国华侨家庭。那个主题属于那个时代。
我所知的离乡大概有两种。一种是被迫的,战乱饥荒天灾人祸,比如生活在眷村的老一辈人;就今天而言,离乡多是自发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故乡所无法满足的更好的生活——或者说想象中更好的生活。
影片《八两金》里,猴子(洪金宝)告诉表妹(张艾嘉),香港是世界上最大的唐人街。的确,香港就像一艘“巨轮”,搭载着岛上所有的人一起漂泊,有的人上船了就以此为乡,有的人只是路过,靠岸便下了。而在今天,不止香港充满异乡客,异乡可能是北上广,是港澳台,是美国欧洲加拿大。有区别,又没有区别。
与此对应,故乡也不再是一个地理位置,当人口流动成为常态,故乡也越来越演变为一个难以名状的概念。我想那应该是一个让人有安全感的地方。在异乡过得艰难不如意,更容易产生孤独无依的漂泊感,此时故乡便成为避风港,但是真正返乡后又难免会发现,隔阂早已产生,你离开了故乡,故乡也不会在原地等你,所以呢?留下还是再次离开?《客途秋恨》中陆小芬扮演的母亲,带着女儿晓恩(张曼玉)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日本,却已不能适应那里的生活,而一直住在乡下的哥哥,也要卖掉老房子举家搬去东京与儿孙同住了。归省在对故土旧梦的留恋与对异乡十五层高楼住宅的炫耀中挣扎,就像漂泊者的内心般,一生纠结。
另一方面,倘若移民或离乡得到的是一个happy ending,故乡的模样便更模糊、更具象征性了,百年之后,异乡又成为了子孙的故乡。如果影片一开始,晓恩毕业后获得了在BBC的工作机会,她还会从英国回到香港吗?
我看见生于长于安和桥北的宋冬野在微博上说,“并不是每个人面对故乡变成破砖烂瓦时都能不掉一滴眼泪”,也读过梁文道写的“许多人来了,然后又走了,过客而已,香港不在他们身上留下一抹痕迹。”
对于晓恩而言,有妈妈在的香港也不是故乡,故乡是澳门的老宅院,是院子里的秋千,是婆婆塞到手中的牛肉干,是躺椅上爷爷的怀抱,还有爷爷手里的旧蒲扇。是的,故乡就像那些再也回不去的旧时光,因为朦胧伤感,才显得更美。
如果说异乡是一种情怀,故乡又何尝不是呢?
4 ) 客途秋恨
喜欢许鞍华,应该是在多年之前的一个黄昏,静静地看了《半生缘》的唏嘘之后。
虽说将张爱玲的小说搬上银幕,总是难免惹得一身诟病;而且她还不止一次地知难而进。然而相比于《倾城之恋》所遭到的冷遇,《半生缘》至少也可以达到毁誉参半的地步了。
其实我本人比较欣赏许鞍华的这次尝试,尽管仍然无法像原著那般让人欲哭无泪,却也似乎找到了字里行间的一丝感觉:那一低头的冷清与羞涩,那一转身的华丽和寂寞……吴倩莲的曼桢与梅艳芳的曼璐尤其印象深刻。记得后来和朋友一起看她的专访,她说自己很庆幸当年决定破除万难从香港移师上海来拍这部电影,事实证明,这一步没有错。我当时在想,值得庆幸的应该是我们。
之后的《女人四十》、《男人四十》再次让我领略到她在香港、乃至华人影坛特有的美丽与哀愁。没有呼天抢地,没有歇斯底里;貌似平平淡淡,实则如泣如诉;许多情绪都只是一笔代过,并不刻意地对之进行渲染,常常在镜头之中追求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客途秋恨》,这是我最新看过的一部许鞍华的作品,却是我的收藏中她的最老的片子了。同样是一个黄昏,同样是一个人静静地看完,沉淀下来的,是一丝淡淡的乡愁和伤感,一股浓浓的母女温情。据说这部电影带有半自传的性质,许鞍华的母亲就是当年战乱滞留在华的日本女子,怪不得如此感同身受啊。
影片的第一个镜头是一个自行车轮的定格,然而是经过处理了的,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其实仔细看也看不出,还以为一面沉静的湖水上微微泛起了涟漪。直到影片真正开始,才发现车轮一转,小恩(张曼玉)骑着单车出现在我们面前。
这是小恩在伦敦读大学的最后一年,她甚至已经拿到了BBC面试的通知,却最终因为赶去参加妹妹小惠的婚礼,放弃了这一难得的机会,回到了阔别的香港。正所谓“近乡情更怯”,小恩的返乡却因为自身的经历,更有着与众不同的愁绪。影片于是在这里开始穿插许多回忆性的镜头,并从此将整个情节放在回忆与现实的交错中展开,传递着一种怀旧和伤感。
回到香港与母亲葵子(陆小芬)的第一次交流,便不难看出这一对母女之间关系的复杂与微妙。影片的张力便在这里。
原来葵子是一个日本人,抗战结束之后染病为一名中国军官(李子雄)所救,因感恩而独自随夫留在中国生活。由于对中国语言和风俗习惯的陌生而被婆家冷落,心中没有安全感,空虚,寂寞,甚至亲生的女儿小恩也和自己有着不小的隔阂。直到随夫迁离婆家广州,才逐渐投入香港妇女的生活圈,变成一个喜欢打牌玩乐的居家女人。
长女小恩从小便与爷爷奶奶有着很深的感情,对母亲却一向感情冷淡,在母亲负气与父亲迁至香港之时,她仍然愿意留在广州生活。等到成年之后搬回香港,却已经发现与母亲、与父亲、与这个家有些格格不入了。绝望的她决定背弃这个家庭,一个人搬去学校宿舍里住。即使是父亲在她临走前告诉她母亲是日本人这一消息,年轻的她也无法理解这与她们冷漠的母女之情有什么关系。
毕业后小恩便直接去了伦敦读大学。香港的家对她而言,似乎只是一个码头,一个渡口;而自己,就像一个永远的旅客,无牵无挂;也只有广州,才能勾起内心深处那一抹马不停蹄的忧伤。也正是如此,我才理解了小恩为什么无论在哪里,都总是万分关注电台那边的中国,那边的广州,以及电视里的文革。
其实小恩对葵子的感情是复杂的,并不仅仅因为从来没有得到母爱的眷顾而怨恨,也不仅仅因为没有陪在父母身边尽孝而歉疚。在改善母女关系这一问题上,她无疑是主动的、耐心的,至于最初无法取得相应的效果,那完全是因为时机不对。
机会来自妹妹小惠的远嫁。
小惠出嫁移民去了加拿大,无可奈何的小恩只能头一回一个人陪着母亲生活。刚开始的那段日子无疑是一种煎熬,幸而小恩是耐心的,在葵子做出赴日本省亲的决定时,不放心的女儿毅然同母亲一起,踏上了另外一个异乡的旅程。也只有到了日本,当周遭的一切突然变得陌生——陌生的风物,陌生的语言,陌生的人情,只能俯首埋声,孤单惶恐——小恩才彻底明白了母亲当年的处境,才理解了常人所无法理解的那种“客途秋恨”。
影片的高潮是在母女二人深情的依偎中出现的,那轻轻的相拥,足以化解任何藏埋在心底的恩怨情仇,足以沟通任何母亲与子女的心灵!
最后的小恩,终于得以再次回到广州这一心中唯一的“家”,得以见到了自己深爱着的爷爷和奶奶,尽管此时的爷爷由于受到文革的迫害而中风。也只有回到这里,小恩才知道这里才是自己永远的家!
这时耳边响起了小恩的一段独白,也是这部电影的最后一声叹息:
“当我看着妈妈走远的背影,我觉得我好象了解了她的心情,一度我不也是绝望地背弃过什么吗?只是那年我才15岁,而妈妈已经是快50岁的人了,她还有机会像我这样得到赎解吗?”
我不是女孩,或许不能理解一些母女之间感情特有的复杂,但这却并不妨碍我喜欢这部电影;就好像许多女孩都不可能和我一样,对《大河恋》中的父子、兄弟之情有着那样真实、切身的体验,这也依然不能影响她们对它的热爱。
后来才知道,“客途秋恨”这个片名,出自粤曲名伶白驹荣的南音;而台湾有一个名叫曾淑勤的台湾女歌手,也曾唱过一首叫做《客途秋恨》的歌曲,歌词很凄美,甚合我心,可以作结:
秋天的风 就这样吹了一生
忧伤的味道尝到现在
生命是一条任性的河川
急急缓缓 甜甜酸酸
秋天的恨 躲在她的裙摆
忧伤的眼神藏到现在
命运是一粒客途的尘埃
朝夕不定 海角天涯
5 ) 所谓的乡愁都是现实的否定
此前在《许鞍华说许鞍华》一书的勒口看到对许鞍华导演的简介描述:辽宁省鞍山人。1947年生于中国东北。母亲为日本人。幼年在澳门生活,在香港念小学及中学。1972年香港大学英国文学及比较文学硕士毕业,赴伦敦电影学校攻读电影课程。1975年回港从事影视工作至今。看了觉得这样的人生经历实在是太独特了,许鞍华如何成为许鞍华,感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出生香港人都是中国现代史的缩影。后来得知她早已经将这些经历拍成了一部电影《客途秋恨》,更意外发现这部由她亲身经历改编的剧本居然是由吴念真写的。
这是一部关于母女和解的个人史,误解都离不开时代的捉弄。片中通过现在和回忆的来回穿插讲述就是许鞍华的前半生, 英国、香港、澳门、日本、满洲、广州,时空和空间的变换。影片开头她和大学同学相约在伦敦街头踩单车,当时她是自由、欢快、无束缚的状态。这是她伦敦的最后一年,此时她并不想回香港,觉得香港的家并不是她的家。妹妹即将远嫁加拿大才匆匆返港参加婚礼,回港后发现一切都是这么陌生,妈妈变得横行专制,更难以理解,争吵不断难以沟通。她觉得妈妈以前不是这样的。但她又了解几多?十五岁那年她就搬离这个家独自居住。
镜头闪回到五十年代的澳门,展现的是她回忆中的澳门幼年生活情境,仿佛在梦境,妈妈的日常的沉默以及嫲嫲对她的溺爱。 嫲嫲不喜欢妈妈,处处针对,爸爸在香港工作,妈妈过的苦闷无人倾诉,无法融入这个家庭,整天绷着脸,郁闷,于是对她不好,嫲嫲又处处维护,矛盾更加激化。最终随爸爸搬回香港。随后爷爷嫲嫲返回广州居住,她只能跟随爸爸妈妈在香港读书。生活中爸爸处处迁就妈妈,她叛逆和不解,争吵不断。直至十五岁那年她搬离这个家前,爸爸告知她妈妈是日本人。可以想象在异国,语言不通,陌生的环境,解放后跟随爸爸回到澳门的妈妈人生路不熟,嫲嫲对日本人的油然而生的各种憎恨又投射到妈妈身上,没有接纳的意思。或许爸爸对妈妈千依百顺是对妈妈的补偿。但即使如此,在不知不觉间,即使妈妈一再怀念日本,环境还是改变了她。但此时她仍不理解她妈妈。
直至她陪妈妈回到一直念念不忘的日本,才深切理解妈妈这些年的感受,和解成为可能。到日本,犹如妈妈初到澳门,陌生的语言,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令她各种不适。她妈妈也找不回故乡的感觉,即使是看到以前熟悉的地方、熟悉的人。但此时此刻的妈妈早已被香港同化,但又不自知,回到日本才发现,各种不适应,跟日本的亲人依旧是争吵不断,误解、隔阂早已形成。什么是乡土?身份是什么?“所谓的乡愁都是现实的否定?”最后她和妈妈都是香港人。妈妈总觉得她不像她。真的不像?当年妈妈抗战结束放弃返回日本跟随爸爸留在中国,这种决绝和她十五岁那年决定离开家庭寄宿学校何等相似。关于她们矛盾与心结,并不是她们不像,“是因为太像,不像是指生活时代变迁的表象,但骨子里的优缺点继承的很完美”。
和解的还有妈妈和嫲嫲。当得知爷爷得了中风卧床不起。妈妈叮嘱她一定要返回广州探望。此时此刻的广州正处于火红年代的末期,镜头呈现出来的是异常得安静气氛。爷爷最后对她说,不要对中国失望啊。爷爷是老了,你还年轻啊。寄托许鞍华的家国情怀又油然而生。这是那一代香港人的情怀。
片中还有很多暗线值得一看再看,许鞍华说即使这个故事不是讲自己,也会讲自己的感觉,这是她从真实生活提炼的经验。她对这部电影完成度很不满意,觉得浪费了这个优秀的剧本。觉得她的责任很大。真是无比谦逊的一位导演。
6 ) 秋来如何不遗恨
凉风有信,秋月无边。——粤曲《客途秋恨》
很久没有看这么引爆泪点的电影了,虽然是90年的老片子。据说这是许鞍华的半自传电影,我信。里面的感触只有羁旅之人才能表现。
一气看了两部用这首曲的电影:《胭脂扣》《客途秋恨》。这首小调在《胭脂扣》中被唱得风情万种,在《客途秋恨》里却是一阕凄凉的尾音。葵子多年羁留异国他乡的恨,可以在回乡之后消散吗?片中说,母亲从日本回来以后变得拘谨,甚至一夜之间老了。也许是数十年的回乡梦被现实打得破碎,葵子清楚,她再也回不去了。
客途中有恨的何止是葵子?晓恩的爷爷奶奶回“祖国”效力,爷爷却被红小兵弄到中风。人在故乡,但他们是否真的回去了?
在这个时代,很多人都有一个回不去的故乡。魂牵梦萦的是当年,回乡却只是一个炫富叙旧夸耀怀念的符号了。
梦中的故乡,还是你回去的故乡吗?
飘在外面的人,秋来如何不遗恨?
看到晓恩的舅舅说:“你父亲说要和我喝酒,喝到醉,可是他没有来。你代替你的父亲,陪我喝,喝到醉。”瞬间又触到了泪点。请干一杯吧!为了人生中无处不在的错过。
“凉风有信,秋月无边”。胡金铨监制,取材家事,情真意切。每个角色都演得很好,情感的展开有条理,有力度。看过这部,才能理解许鞍华作品中的古典文学情结、历史感和她的政治热情。
这才是许鞍华最好的片子哪。
因为是吴念真X许鞍华,这样的组合甚至是超越侯孝贤的。
这么苍老的肚子,恐怕再也承受不起这个孙女的重量了吧。
母子两代的心结,惟有在寻根之旅中才徐徐化解,因为——路途是最能看出一个人品格的。《客途秋恨》可能是最政治的一部许鞍华电影,然而抗战、解放、文革,国仇也不过是家恨的画布。咿咿呀呀的“阳关三叠”催动离愁。
不理解是因为不曾想过去了解;越亲的越远,越远的越亲;记忆里长辈的模样,永远也忘不掉。
爷爷的故乡是广州,客途是澳门;妈妈的故乡是别府,客途是满洲和香港;我的故乡是澳门,客途是伦敦和香港。故乡与他乡,家国与天下。这样的格局大概只有吴念真能写出来,而许鞍华的手法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这番格局。张曼玉最后一场哭戏还没到《甜蜜蜜》的火候,不过演员全然不是本片的重点。
总是要把对方撕碎,才能重新整理出一段原本缺失的感情...
许的自传式电影,有很多怀旧的元素,香港澳门广州日本……爷爷说的“不要对中国失望”那一段看得人鼻子发酸。而编剧,竟然是吴念真呢。
我总觉得妈妈是张艾嘉演的...
许鞍华自传,“不知身是客”,伦敦-澳门-香港-别府-广州以及闪回中的满洲。前半段真是不怎么抓人,完全就是在看演戏,陆小芬的表演痕迹尤重。后面到了日本,才慢慢开始找到感觉。剪接既像害怕煽情,又像生手操作,好在母女故事情真意切,哪怕是念旁白都会感人罢!以及“不要对中国失望”
背景是巨大的国族历史问题,处理得比《人在纽约》踏实。剧本降落在母女关系的和解,而客途、秋恨并不仅止于此。这片子大概是理解许鞍华的钥匙,若文艺便要谈生命,若政治便要谈仇恨,“越亲的越远,越远的越亲”,刚刚好找到一段暧昧的距离。
二战对个人家族境遇产生的后遗症,整个东方人对家国及故乡的情感真挚而又暧昧。这种电影越经过时间的洗涤越能呈现出其价值,六七十年代的港澳,以及电视上的广州(内地)及日本,时间这把杀猪刀啊。
以家庭个体经验,呼出香港本是客途,却最终变成归地。而隔岸遥望国家,已成秋恨。以小托大,全片皆是个人的体验。却让人感到能与历史相接,收尾时气魄很大。那句 要相信中国,中国会好起来的。令人垂泪。自传题材能读到导演不少个人密码。那些东西在以后的作品反复出
181215许鞍华真是毫不掩饰人坏的那部分,母亲回乡让女儿重受自身之苦,将“英国”女儿与“加拿大”女儿只充当炫耀的筹码,讥讽旧情人,母亲最终用一种复仇的方式夺回自己的人生,也是对历史的复仇。//半自传的影片,起伏的母女关系。张曼玉美得脱俗,远走他乡的追逐最后仍然要回归。
许鞍华自传式的书写,倾注了大量私人的情感和记忆,但丝毫不影响整个影片的情绪力量。“在路上”的辗转追寻母亲记忆的痕迹,人物的挖掘带出时代的隐匿变化。许鞍华的笔调轻描但却无比深情,同时也蕴含着对时代或是个人的和解。尽管结尾爷爷口中的语义是“不要对中国失望”“希望在你身上”的希冀,但于晓恩、于许鞍华,可能更是一种对新时代的惆怅和迷茫。
通片探讨两个字:隔阂——文化的隔阂,语言的隔阂,母女的隔阂,历史与现在的隔阂。英国、香港、日本、大陆,一部中华儿女的流亡史。极容易用力过猛但成熟圆润,讲的是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无力。满腔家国情怀,但没有上升到史诗视野,而用年轻一代寻根式的视角代入。未曾想不到100分钟的电影可以承载这么多内容,足见许鞍华的掌控力之强。
借碟的时候,朋友说,就听歌好了,电影不好看,可是看完后,我倒是不赞成他的说法。是很旧的片子了,有问题也不奇怪,但是感情上,我觉得还是不错的,其中三段是印象深刻的,其一是母亲和小舅吵架后酒后大哭,“我要让他们看看,他们有的我都有”;其二是母亲回忆父亲当年挽留她留下的情节,“我的记忆中,他是这样说的,‘我希望你留下来永远和我在一起’”;其三是爷爷对晓恩说,“不要对中国失望”。回头再想那首歌,更增唏嘘,大时代下的小人物的命运是那么可悲,“生命是一条任性的河川,急急缓缓,甜甜酸酸。秋天
每次看许鞍华的片子,总觉得他无法是个香港导演,更像是一个温情而犀利的脱北者。让我想起她的《千言万语》和《投奔怒海》,连片子的音乐都这么没有任何香港的脚气。
陆小芬总感觉太年轻,而且表演情绪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