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公司

记录片美国2008

主演:迈克尔·波伦  埃里克·施洛瑟  

导演:Robert  Kenner  

 剧照

食品公司 剧照 NO.1食品公司 剧照 NO.2食品公司 剧照 NO.3食品公司 剧照 NO.4食品公司 剧照 NO.5食品公司 剧照 NO.6食品公司 剧照 NO.13食品公司 剧照 NO.14食品公司 剧照 NO.15食品公司 剧照 NO.16食品公司 剧照 NO.17食品公司 剧照 NO.18食品公司 剧照 NO.19食品公司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28 20:04

详细剧情

随着工业文明的高度发展,各种各样的食物也变得供不应求,但在这看似繁华的背后,食品安全却已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影片从快餐业入手,逐步向种植业、畜牧业、养殖业延展开去,揭露了大型食品公司经营者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不惜改变动植物的生长方式和生长周期,他们在经营上取得丰厚的利润,而代价却是公众的健康和安全。在看似清洁的食品加工流水线上,沙门氏菌和希氏大肠杆菌毫无阻碍渗透到食物当中,毒害着人类的生命。由于政策等方面原因,人们无法也无力拒绝大公司强加于身的迫害。在金钱和欲望面前,我们自取灭亡……
  本片荣获2009年华盛顿影评人协会最佳纪录片奖。 

 长篇影评

 1 ) 观影有感啊

看了食品公司,启示好多
1 原来有好多美国人的生活也是那么凄惨,当他们的社会已经高度发达的时候,人就快成了机器,少了很多那种原生态的东西,他们的农民被人暗中调查,被少数跨国公司控制经济命脉,使他们不得不听那些大公司的话,哪怕让他们生产的是不健康的食品,他们想反抗,又能怎么样呢?普通农民与跨国大公司,这种力量对比真的太悬殊了。原来我们看似多样化的生活,其实仅仅被几家大的食品公司控制的,原生农民正在一点点减少,真的在暗自窃喜,还好中国没有那么发达,我们根本没法达到那种大型机械化生产,我们还有那些特务无法到达的偏远山区,由此可见,并不是越发达越好啊,就像生活中也一样,当我们忙于去寻找“how”的时候,不妨停下来想想“why”!在不断追求那些很花哨很新潮的东西时,我们不妨想想那些最朴素的东西。
2 虽然那些大公司力量强大,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来反抗,我们可以多花一点钱让健康的食品更多的出现在市场上,虽然目标远大,敌人强大,但是我们仍然有成功的机会,那全在于我们自己去争取!
3 以后再也不想吃快餐,再也不想在吃上省钱,那个死去的kevin太可怜!

 2 ) 天天吃垃圾食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如果连垃圾食品都没有了,穷人能吃什么

本片更适合作为一部指责食品工业、倡导有机食品的宣传片。导演带有明显倾向性,和诱导性,反而使得可信度打了折扣。

比方说,全片不见任何有利于食品工业的说辞,也不见数据上的对比来谈食品工业化真正的危害性,而是诉诸比较情绪化的故事,失去儿子的母亲,失去生计的农民,以及保守糖尿病困扰的家庭。这样的倾向性不是一句字幕说xxx拒绝采访可以掩饰的,好歹可以采访中立的第三方科研机构专家的证词,即使那些食品巨牛,甚至可以控制全美所有的科研机构,那还可以请欧洲、加拿大或者澳洲的嘛。

即使依靠本片中的一些蛛丝马迹,也不难看出食品工业化的重要性。曾经的农业需要10%的人口工作,而今只要1%就足以养活全美3亿人,这还没有考虑水、土地这些无法简单乘10的资源。换句话说,你如果是有钱人,自然可以站着说话不腰疼,买有机就是了;但是作为穷人,你或者可以承担亿万分之一的机率可能会感染病毒,或者就是百分百的概率全家都饿死。随着金融危机伴随的美金贬值,直接推高大宗商品价格,导致粮食飞涨,再加上快速增长的人口,粮食危机愈演愈烈。被美化的所谓追求民主的阿拉伯之春,不幸做了最好的注脚。

作为逐利的资本,客户需要什么,工厂就生产什么,从这个角度说,所有的消费者都是帮凶。然而要批判自己是需要强大的内心的,远比不上把所有责任都一股脑推给一个预先设定就是邪恶的资本帝国来得省心省力。我很无辜嘛,我没钱所以只能去吃麦当劳,我没钱买不起蔬菜,所以我才得糖尿病的。我就搞不懂了,你没钱生俩孩子干嘛,没钱自己买面包做三明治不比麦当劳又便宜又健康?我不管,就是他们太邪恶了,我都是被逼的。作为一个处在市场经济的自由消费者,是不存在“被迫”这事的,一面要享受廉价的快餐,一面又想要健康的食品,什么便宜都给你占了,可能吗?莫非还希望有机的比垃圾食品还便宜?

更令人担心的是,作为逐利的资本,要是哪天发现工业化食品无利可图,这才是真正的灾难。一方面,不可能所有人都吃得起有机食品,另一方面,廉价的工业化食品又因为无利可图而在市场上消失,其结果就是粮食危机。天天吃垃圾食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如果连垃圾食品都没有了,穷人能吃什么。

 3 ) 跟网上其它文章一起看,就发觉,这其实是一场战争

“孟山都:不要插手中国粮食!”
http://pinglun.youth.cn/wztt/200906/t20090605_921427.htm

谁收购了我们的粮仓?
http://blog.qq.com/qzone/622004678/1259657199.htm

对要从美国来的转基因大豆,法国曾经抗争了很久,因为他们以前吃过美国所谓新粮食的亏,先让他们买种子,再买农药,再买化肥,再买......。买了一次,以後就买吧,反正贼船一上,包你买到死。法国网上还爆过,说法国政府有关部门之所以迟迟不对转基因大豆做评估报告,就是因为与美国财团有瓜葛。法国政府都如此,中国的咱就不说了。

这是孟山都官网的中文版,道貌岸然,一副农科研究所的做派。
http://www.monsanto.com.cn/about_us/globe_history.htm

贪心不足蛇吞象。痛恨资本已经很久了。但今天不一样。今天,在下是用右脑来恨你。

(这个不是影评啊。)

还有一个片子,叫 Black Gold。也要看。

 4 ) 我挺为孩子担心的

1996年,我家里买一头牛来吃,牛的重量是840斤价格是3500元人民币,牛的年龄是20岁。炖熟七斤牛肉要14小时。

2009年,同样的一头牛。牛的重理是850斤,价格是4000元人民币,牛的年龄是2岁。炖熟七斤牛肉只用了3小时20分钟。

20年里,我们吃到的东西不一样了。

1980年我出生,我们并不知道那市场上1毛钱一堆的菜、5毛钱一斤的肉有多宝贵。

2002年,当我第一次发现,超市里的有机蔬菜我买不起,野生的肉我买不起的时候,才发现每天吃的食物质量和20年前比,差距有多大。

公司里的美国老板给我们讲,中国现在就是七八年前的美国。

那么七八年后,就是我的孩子可能刚刚就站在超市的水果摊前寻找看上去好吃的水果时。而那时就像FOOD,inc里说的。可口可乐只卖1元-2元,一份快餐只要8元-10元,而一斤大白菜,要5元-10元。国企或太子part背景的私企占有着所有食物的生产、销售,我们只能站在那里,选几样买的起的食物。城管再也不用去追打小贩了,因为没有人再在自己家的菜地里种菜,小贩们无菜可卖。

我不知道我应该珍惜什么,或是说,我要怎么做才能改变几年后中国上演FOOD,inc.

我爷爷20岁左右加入中国共产党,打抗日战争,一直打到国内战争,全国解放。我想,祖辈们参加战争,是要改变后代的处境。

而我,现在,却什么都不能做。

 5 ) INC不是后缀名

插叙:原来写评论前还要勾评价。。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力荐 就为了影片最后的字幕就力荐下吧 正文: 在上大学以前 我应该都是没有看过纪录片的 或者从来没有对纪录片产生过任何的感情 上了大学的第一天 学校组织我们看的第一部片子就是纪录片 张以庆的《幼儿园》 真是用心良苦啊 (不过事实证明我们学校也只有开学教育的功夫做的比较好。。 。) 后来我就喜欢上了看纪录片 也学了纪录片的一些基本知识 但是越学越糊涂 我一直觉得 以后纪录片这个形式一定会流行起来 因为当人们对好莱坞的类型片剧情烂熟于心并且灰姑娘和白雪公主的梦被砸碎之后的时候 一定会更希望转向观察自己的生活 或者说 自己身边人的生活 因为八卦之心人皆有之 且真实的 更好看 更能满足大众日益膨胀的娱乐之心 就在我下了预言没过多久 超女就红了 谁说真人秀不是纪录片呢 从此 纪录片的界限被模糊 每当有部纪录片横空出世的时候 就会有许多人站出来痛心疾首的说 摆拍啊编导意识太强烈啊BLABLABLA 其实我是无所谓的 我之所以不觉得《北方的那努克》闷得原因就是因为我喜欢看那努克刺一只海豹上来抓着就啃的样子 因为我自己没这么生吃过海豹- - 所以 我一直狭隘的觉得 这就是纪录片 让人们知道另外一些人们是怎么生存和生活的 然后当看完片子回到自己的生活的时候 会有一些改变 这就够了 其实这才是正文: 我是电脑白痴 把片子下下来的时候还在想INC是个什么文件的后缀名啊? 看完片子才知道 原来我还是英语白痴。。 。 片子结构不错 很清晰 我喜欢这种段落式的结构 一层一层渐进 导演要说什么也很清晰 让我能看懂 这也是这部片子在视听语言上面的一个特点:规整 很规整的片子 画面上来说 构图均衡 拍的都蛮好看的 我记得有一个画面是说种植大量的玉米 一个带点仰角的全景镜头 堆成小山似的玉米和一个吊车 背景是很蓝的天和白云 有点逆光 这个画面给我印象很深刻 其实有的时候 拍摄的时候只是一个细微的点注意到了 整个画面就会很好看 还有一个被采访者的景别问题 这是我觉得这部片子细节做的比较好的一个地方 当凯文的妈妈接受采访的时候 给的是卡在脖子以上的景别 全片中只有另外一个地方用了同样的景别 就是导演自己在阐述关于工人被捕的内幕的时候 其余再也没有这么近的景别 我一直很喜欢一个词 叫做人文关怀 虽然已经被说烂了 但是真正做到的人很少 怎么才叫人文关怀?拍摄一个因为食品安全问题不过关导致食物中毒死亡的孩子的母亲叙述的画面时 用特写 拍摄食品公司对工人的恶毒对待时的阐述 用特写 放大这种悲哀 放大这种愤怒 我觉得这就是人文关怀 所以 这也牵扯出了另外一个敏感的话题 导演意识 我也隐约嗅出这部影片中导演“用力”的痕迹 他在用力的去阐述他的观点 或者说“呼吁” 如果到了“呼吁”的地步 那就有点过了 因为如果是呼吁 我总觉得里面似乎有些什么阴谋存在 片子的开头还是悠闲的 即便是第一段揭露鸡的养殖的黑幕的时候 只是让人触目惊心(不过我有羽毛恐惧症 随便一只鸡让我看看我也会觉得触目惊心- - )然而随着影片的发展 整个节奏变了 有点迫切 因为整部影片给我的感觉很娓娓道来的 这样一迫切 打破了平衡 有人说 虽然纪录片要求客观真实 但是如果客观真实的去拍一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纪录片 那一定不是一个好的编导 但是我也觉得 有的时候镜头就能说明一切问题 这是影像本身的力量 我觉得纪录片是要求有编导意识在里面 不然说明不了问题 但是问题只应该是被事实所展现出来的 而不是强制的要求观众接受 纵观古今 但凡优秀的文学作品或者影视作品 无不是能让观众心理产生多种感慨和不同的反思的 一千个读者之所以能产生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原因不是因为每个读者心里都有一个哈姆雷特 而是因为哈姆雷特本身所展现的复杂性和客观性能够让读者产生这么多种多样多姿多彩的对哈姆雷特的感受 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 近年来一直是比较热门的话题 这样的纪录片应运而生我觉得也是给一直不被大众所关注的纪录片形式出了一口恶气 这样的题材只能是以纪录片的形式表现出来 因为真实 他记录下这个年代我们在吃什么 是为了让下个年代的人能吃上更好的东西 虎头蛇尾了 最后补充一个本片我最喜欢的观点 就是关于那只猪的:如果一个文明社会 只会把一头猪看做是一堆没有生命的肉 一堆可以让人类把各种所谓创新的念头毫无顾忌的加诸其上的肉 那这个社会 对待自身内部的人民 和其他共存的人民 也会采取相同的态度 最后一句话 是字幕的第一句话 也是我之所以对这部影片力荐的原因: YOU CAN VOTE TO CHANGE THIS SYSTEM THREE TIMES A DAY

 6 ) 关于《食品公司》最后的几句话

看完美国人拍的《食品公司》,感触良多,连美国这样的国家,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情况都如此严重,令人触目惊心,建议爱带小孩去吃麦当劳,肯德基的朋友能看看这部纪录片。
 
最后影片的建议没有翻出来,觉得需要让更多的人知道,翻译如下:

你可以改变这个系统,通过一日三餐。

从那些尊重工人,动物和环境的公司购买食品

当你去超市的时候,选择食品时,请选购当季的食品和有机食品,通过阅读标签知道你所购买的食物构成及成份。

要知道你所选购的食物,需用通过1500英里的运输才能到达超市,所以请选购当地出产的农产品;在农家自己的店中购买农产品;在花园自己种植农产品(尽管可能很小)

和家人在家一起做饭并共进三餐。

每个人都有权利获得健康的食品

确信你购物的市场中食品有有效的检验印章

请要求您所在的学校提供健康的学校午餐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及美国农业部支持并保护您的和您的家庭。(我们可向“有关部门”提议么?)

告诉议会提升食品安全标准并重新提交“凯文”法案。(我们能向“人大”建议么?)

祷告时,祈祷食物能保全我们及整个地球的健康。

强调:你可以通过自己的每一口食物改变这个世界

 7 ) 是甚麼改變了我們的食品工業???

當初在郎咸平的博客里看到孟山都傾力購買大豆種子的事情時 一直沒弄明白植物種子專利是怎麼改變一個國家食品系統的我 覺得這其實除了改變經濟面貌 操縱食品價格和糧食安全外只是跨國公司的擴張需要 覺得這和作為個體的自己沒有甚麼必然聯繫 一直到今天 當我看毒食難肥看到把胃里的泰國雞肉全吐出來 才瞬間懂得我們生活在一個多麼岌岌可危的食品世界里

記得大概9歲的時候家人告訴我 中國兩個農民生產出的糧食夠多養活一個城市人 而美國一個農民生產出來的糧食足夠養活32個人 言語里自然充滿了對資本主義社會科技農業的無限羨慕 而今 一個美國“農民”生產出來的“食物”足夠養活120多個美國人時 百分之99.9的美國人的健康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脅 玉米和大豆成就了所有的超市製品(從蕃茄醬、橘子水到電池) 大型快餐業主宰了食物鏈 試問當一個漢堡里充滿了上千只牛肉的肉時 誰來保證沒有一只是病菌培養皿? 這也就自然而然地解釋了 為甚麼昨天我從tesco買回來的牛肉是那麼的希奇古怪肥瘦不均而纖維又粗細不等導致最終成型的土豆燒肉難以下嚥 最後5.99磅(其實不只 還有我買土豆的錢呢!)進了垃圾堆

我們教會了魚吃玉米和避孕藥(增肥) 我們把牛的胃打開往裡面倒飼料(快速) 我們給豬吃死掉的同類(經濟) 然後教我們的小孩愛護環境保護動物幻想不要肥胖癌症或糖尿病!

我好想家 好想去成都近郊的山上買一只土雞 然後細嚼慢嚥真正肉的味道!

ps 請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們遠離超市香腸 ham 以及 漢堡 當你看到我身邊該死的tesco m&s sainsbury's里的食物是多麼面目猙獰時 就會後悔為甚麼沒有多去國內那些偉大又充滿野性氣息的菜市場!

 8 ) 作为一个食品行业的学生,我深感到的是惭愧

我原本是在关心82届奥斯卡的,出奇的让我看到了这一部纪录片。
说实话,刚开始的时候,我是非常吃惊的。
虽然我知道,美国原本就是一个大胆的国家,其中完全不乏有敢于直言之士。
但是这个纪录片在我看完以后,我还是要万分的去敬佩所有参与过制作的人员。
这是一个巨大的冒险。
现在,它成功了。

如果把这个放在我们国家,呵呵,我敢打一百二的保证,
绝对,绝对。是没有人敢拍的。
而且,也不可能成功的。
而我最最想说的却是,
你知道吗,中国的现状比美国要糟上千百倍!!
但是,我们却一无所知。
且甚至不愿意去了解!
我们的国民似乎比那些美国胖子还要不关心自己的身体。
我们还有很多别的东西要担心,不是么?
房子啊,没有的话我们住在哪里?
车子啊,面子啊。。。。
健康,被我们放在了最最末尾的位置。

这是我们的可悲之处,且是所有人的。
我见识过注重养生的人,我的老师中也有很多致力于在这些食品安全方面奔走。
但是,法规的千疮百孔和怠于修缮,
让我们日新月异的日常饮食变得更加天翻地覆。
只有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但是国家,却置若罔闻。

我看到了美国人能够面对错误和权势的勇气。
其实,社会如果没有争端,没有矛盾,还如何进步?
我们和谐和谐,和谐到最后,说不定还在倒退。
我们连面对错误的勇气都没有,
多年以后,我们来拿什么来教育我们的孩子?
我们还能拿什么东西,来喂养我们的孩子?啊?!

最为一个大三的食品科学的学生,
此片看的令我分外心寒。

但是我还是想要推荐给大家看,希望有人能够从中领悟到点什么。

我不得不又要用古代文人的迂腐来安慰自己,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如此尔尔。

 短评

1、我不知道它想说什么。2、云大的话:他引用的材料不能说明他想说明的问题。3、我讨厌一切带有偏见的意见,自以为是的揭露和封杀一样可怕,因为它更具有隐蔽性。

7分钟前
  • vshiu
  • 较差

与之相比,我们只有“舌尖上的中国”的粉饰太平

9分钟前
  • 成知默
  • 还行

说服力在哪?

10分钟前
  • 小米=qdmimi
  • 还行

就思想性而言,不够深入。如今的食品问题,归根结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问题。影片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不够彻底,却幻想以有机产品理论来化解其根本矛盾,这无疑是新的障眼法的诞生。

11分钟前
  • 向阳花
  • 推荐

以后再不敢吃肯德基和麦当劳~~~那些一生都看不到阳光的鸡让我觉得想吐了%……

12分钟前
  • 有爱狐狸霍尔顿
  • 力荐

只有美国才会拍并且公映。连美帝国的食品都长期危机,我TMD真想自己养头牛了!

17分钟前
  • who's 劳人?
  • 推荐

原来麦爷爷是动物届的希特勒

21分钟前
  • 西西弗斯
  • 力荐

change the world, for you and for me

25分钟前
  • 桃子
  • 力荐

看的让人发指,但是作为纪录片,具有倾向性的话太多了,影响观众自我判断。

29分钟前
  • 仁慈的父
  • 推荐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毒药

34分钟前
  • 皮皮鲁西西
  • 推荐

这确实是个新鲜马铃薯比M记加工过的薯条还昂贵的时代,不过对于一个喝三聚氰胺长大的石家庄少年,也就是我来说,这一切都不过是浮云罢了。

39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近来研究养生,看了几部纪录片。不看不知道,一看魂吓掉。都不知道该吃什么了。理想生活看来是凑点钱跑去乡下弄几亩田,养牛种菜,自产自销,才能吃点健康的东西……从饮食到作息,发愿彻底调整生活方式,以更接近自然的、环保无害的方式去活。

44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對一個生存在現代中國的人類,食物沒有問題才算新聞。"

45分钟前
  • 胖猴子
  • 力荐

最应拍出这部纪录片的是中国

47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理想者的呓语。良心怎么敌得过利益?

52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推荐

ABC还嫌中国人吃animal内脏,他们不是更上一层吃animal shit么

55分钟前
  • 豆牙丸助
  • 推荐

玉米``

56分钟前
  • 力荐

现在别吃大豆油了,我在网上查了下中国市面上的大豆油基本都是转基因的,只有东北有93牌的大豆油是非转基因,且只在东北自产自销,而且听说被转基因油挤的也快开不下去了。。。目前倒没听说花生油有非转基因,改吃花生油吧,贵点就贵点。

1小时前
  • 推荐

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使毒食物成为了最严峻的全球化问题。当你知道美国90%以上的鸡是抗生素养大,牛都携带超量大肠杆菌,每年都在爆发食品瘟疫的时候,你又会做什么?最多感慨个两三天,又会走进麦当劳去买汉堡和鸡翅了。

1小时前
  • 亚比煞
  • 力荐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毒药。。。

1小时前
  • LifeArtist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