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娜于二战后返回从集中营回到已成废墟的柏林,却发现她的公寓里住了其他人,即汉斯•默滕斯医生。他被战争弄得消极不堪,酗酒成性。苏珊娜叫他离开,但对方不想走,于是他们在苏珊娜的公寓里合住起来,甚至开始对彼此产生好感,直至相爱。这稍稍鼓舞了默滕斯,然后他得知布吕克纳上尉还活着,并且就住在柏林。布吕克纳上尉在二战中是他的头头,他在圣诞节那天曾经下令杀害一百多条无辜性命,包括许多妇女和孩子……
该片位列最伟大的一百部德国电影第六位。
本科的最后一节课,和教授讨论二战后德国,以及对比日本,对于战争侵略的反思,specifically 1940s和50s。我的观点是,虽然像maas反思了战争带来的伤害,但是并没有认定具体的德国人为perpetrator,而是塑造了一个oversimplified的villain角色,是“his fault but not my fault”,指责了别人撇清了自己;与此同时,战后重建又完全是基于女主和大部分基层女性的苦累活儿,并无视了她们的创伤。教授则认为,德国民众(主指男性)从完全的nazi propaganda到战后重建反思是需要过程的,如果没有1940s/50s的trummerfilm为心理铺垫,那1969s的改革和反思就不会这么彻底。我反驳说,这不就相当于是给criminal做therapy来“帮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同时底层尤其是女性还在被压榨,谁来给她们做therapy。教授回复,这就是个unfair world,并结束了本次tutorial。
总结,我真的一点儿也不喜欢和牛津老白男上课。
第20届法罗岛电影节第2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凶手就在我们中间》,下面请看前线的男男女女们寻找真实的评价了!
果树:
通过外在的情景成功还原了心境。
保嵩:
战争反思片,像马丁的《出租车司机》。
Morning:
这个电影的设置我太喜欢了,但是怎么一路下来各种费解的发展呢,我很疑惑。尤其是男主角的表演,我觉得是他本人演不过女主角在发疯,女主角很好,一上来怼脸拍,她就很好,不过中间消失了一小段,两人的表白西拍得挺好看,但那场戏我仍然费解,这电影倒是不遮掩,通篇哲思性的对白很多,男女之间的对话也隐藏着许多解读,还有影子的对白这种表现的单场戏,意义很明晰,但故事离我越来越远。
Not Here:
相对而言不算好,男女主之间的感情线太过空白。而可能受制于时代原因,战后心理的刻画也不尽人意。结尾是苏联要求改的?竟然改的挺好。
子夜无人:
作为战争反思片,从物理、生理、心理层面均拍摄出“满目疮痍”的质感,那些断壁残垣的场景是不需要后天构建的,那些废墟之上的苟且偷生更是来源于真实的劫后余生的反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完全成就于时代本身的电影。
SONGMJ23:
表现主义元素很好地融进了现实主义,加强了议题的感染力和反思力度。
FranzCamus:
二战后德国第一部具有反思意味的作品。打光和摄影有早期德国表现主义时期的味道。整体上还是趋于平淡。
#FIFF20#第2日的场刊评分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凶手就在我们中间》是二战后德国“废墟电影”的首部影片。废墟为被人类创造又摧毁的建筑,象征战争给人类造成的创伤,“废墟的运用能够让电影超越特定的历史时刻”(Mennel, 102),此电影的历史时间为二战后尚未得到重建的德国柏林,虽然影片几乎未还原战争场景,但废墟的运用作为战争的结果呈现,使其原因显得更加清晰且富有宏观意义。废墟多次在对白中被提及,废墟场景的大量出现也为影片奠定了“战后创伤”的主题,而情节主线则以一位德国医生的创伤恢复经历作为宏观上国家的影射。
在德国导演沃尔夫冈·施多德的此部电影中,德国表现主义的影响潜移默化地体现在场景以及光影运用的巧思上。真实的战后废墟给原本属于表现主义元素的“扭曲,倾斜,象征人物黑暗心理”的建筑附上现实主义色彩。当邻居在背后抱怨医生Hans酗酒时,灯光将他们巨大的面部轮廓打在墙上。当Hans来到求救妇人的小屋,一束光直射向妇人濒死的女儿,使其面部惨白的好像已经死去一般,而其身体均笼罩在黑暗中。影片的最后,Hans举起手枪准备杀死他曾经的上尉Bruckner,为他曾在战争中屠杀数十波兰人复仇。Hans并未出现在镜头中,而他巨大的影子打在面向镜头的Bruckner身后的墙上,由于光源出于镜头后方,Bruckner的影子显得十分渺小。在Hans即将扣下扳机时,Bruckner已完全被Hans的影子笼罩。
Hans对Bruckner的复仇是尚存良知的德兵对无情屠杀的德国军官的复仇,也是一位饱受创伤的医生对战后重建的资本家的复仇。这赋予了影片主要对立方,正义与邪恶,双重含义。临近结尾我们看到,战时圣诞,Bruckner和军官们面对耶稣受难像唱着颂歌,于此同时波兰百姓正在被屠杀。在战后圣诞的破旧教堂中,我们通过Hans的视角扫视德国百姓唱颂歌,一个横摇镜头将其衔接到此时Bruckner的工厂,同样的歌声环绕在为资本主义劳作的工人之间。影片通过“圣诞”这一时间标志成功在幕终高潮时明确了主要利益,将“正义”与“邪恶”象征式地强调了出来。
好吧,我承认一直被刘德华冰雨里的“筷子手”误导,直到刚刚搜片名《刽子手就在我们中间》标记。
战后电影脱离室内剧的狭小空间,柏林的残垣断壁都快成为各方拍摄的热门,多处地点也出现在《德意志零年》。战争犯逍遥法外不少见,因故堕落的医生角色在心理斗争决定寻仇,却被突如其来的爱情打断,编剧安排这样的结局脱离现实,不过再添加一部银幕人性美道德剧。
在剧本的初稿中,默腾斯真的击毙了布吕克纳,后来按苏联有关方面的意见进行了修改,理由是不宜宣传自行裁决。影片充分利用了光线的明暗对比手法(好几处的灯光投影不错,尤其是结尾刺杀上尉的那场戏,给力!),反映出主人公的复杂心理,回顾了德国的“昨天”,探讨了人与历史的关系。导演的技法加分!
德国大妞最喜欢啦。
The first impressions I got of this utterly destroyed town and its inhabitants were so dreadful that, despite all efforts, I could not put them down on paper. Whatever you may have seen in the newsreels gives you only a feeble impression of the real extent of the destruction of Berlin. //Hardt U. From Caligari to California: Eric Pommer's Life in the International Film Wars[M]. Berghahn Books, 1996:176-177.
“废墟电影”杰作,列德国影史第六位。表现主义手法,尤其注重光影运用。非平衡构图,仰拍脸部特写,高对比度布光,诡秘的道具布景,刺耳的环境音,甚至还深受苏联蒙太奇影响。到处皆断壁残垣,墙里屋外,人心左右。抚慰创伤的同时,不忘抛出重笔:无法审判,可以申诉。
东德早期的作品,由于当时还没有形成斯大林主义,风格方面更接近魏玛时代。前半部有点闷,但仅凭后半部就值得我打一个高分(在此感谢晚安和翻译人员)。影片原定的结局是枪杀刽子手,但剧组后来接受了苏联官方的建议,于是修改了结局。
镜头和表现手法。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片段。
7。中规中矩,用光不错
光影用的好好,感情戏makes no sense但是是有必要的,除了这一点整个的逻辑都非常之清楚啊,怪不容易的。。。
Soviet propaganda film with some nicely written lines and impressive camera angles inherited from the Weimar expressionism
看看这个再看看布达佩斯之恋就知道什么叫世风日下……40年后人们终于承认了一个事实——想杀就杀吧
战后的伤痕
其实战后第一年就能做出这样反思度的电影还是非常难得可贵的。剧作本身也很不错。
新现实表现主义
悬疑片的路子,将嫌犯定位在了两位男性身上,最后由他者揭开帷幕。内核是反战反保守主义的,要求对过去犯下罪行的坦白、忏悔。
结尾太有力量了
8.5,东德战后的第一部电影,隐隐有新现实主义的影子,对柏林战争留下的废墟极大的利用,导演的镜头语言流露出强烈的表现主义特征,战争刽子手摇身变成富商的故事,是不是跟当年国统区的接收大员有几分相似的地方,哈哈
1946年,二战反思电影~
柏林残穹下,芸芸众生相,黑光白影间,爱比死更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