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淑女伊芙

爱情片美国1941

主演:芭芭拉·斯坦威克亨利·方达查尔斯·科本尤金·佩里特威廉·德马雷斯特

导演:普莱斯顿·斯特奇斯

剧照

淑女伊芙 剧照 NO.1 淑女伊芙 剧照 NO.2 淑女伊芙 剧照 NO.3 淑女伊芙 剧照 NO.4 淑女伊芙 剧照 NO.5 淑女伊芙 剧照 NO.6 淑女伊芙 剧照 NO.13 淑女伊芙 剧照 NO.14 淑女伊芙 剧照 NO.15 淑女伊芙 剧照 NO.16 淑女伊芙 剧照 NO.17 淑女伊芙 剧照 NO.18 淑女伊芙 剧照 NO.19 淑女伊芙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8:25

详细剧情

哈林顿(查尔斯·科本 Charles Coburn 饰)和女儿简(芭芭拉·斯坦威克 Barbara Stanwyck 饰)靠行骗维生,父女两人靠着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天衣无缝的配合赚得盆满钵满。某日,在一条邮轮上,两人邂逅了名叫查尔斯(亨利·方达 Henry Fonda 饰)的年轻男子,查尔斯刚刚从亚马逊的热带雨林里归来,幸运的他继承了一笔价值不菲的遗产。

长篇影评

1 ) 笑点

笑点好多,用台湾综艺的话说,就是到处铺梗。

最明显的就是亨利方达老跌跌撞撞,光是家里宴会那场就跌倒了4次,换了三身衣服,开场是被苹果砸,然后是被绊倒,后面下火车跌在泥里。而结尾又是一个绊跤,呼应开头。

那匹马真是个最佳配角。

斯特奇斯的神经喜剧不够神经,更自然,对话不是那么密的喘不过气,节奏也不会快的眼花缭乱。

根儿上说,故事是老梗,穷骗富。但是穷骗富能演绎出不知道多少花样来,lady eve这片不算玩老梗,很多新颖的点子。角度也可爱,女骗子,富家公子。

斯特奇斯是在内华达的雷诺写的剧本,那时候他正在等第三次离婚的结果。人要经历多少,才能写出这样的凝练

2 ) 我要花痴Barbara Stanwyck

这部作为神经喜剧(screwball comedy)从剧本上看比神经喜剧的鼻祖"一夜风流"还是差点意思,Capra同学还是很有一手。这部有时显得太做作,特别是Henry Fonda,一看就是装傻充愣,我都受不了他了。

但是Barbara Stanwyck在里面角色太招人爱了,而且扮相比在Double indemnity里好看太多了,我发现她极耐看。另外那个说话声音哦,透着一股聪明劲。可惜这里面的衣服不太衬她的身材。

女主角精妙台词摘抄:
I need him like an ax needs a turkey

you don't know very much about girls. The best ones aren't as good as you think they are and the bad ones aren't as bad. Not nearly as bad.

3 ) 销魂

看这部片真是享受!芭芭拉·斯坦威克美貌,还有太多令人捧腹的笑料

balderdash这词放在现在估计都换成bullshit了吧,与oh my god 相比还是holy Moses文雅,当时的社会风气真好啊,连骗子都那么和蔼可亲

我太喜欢马格陶德啦!哈哈

4 ) 真正淑女的爱情是怎样练成的

作者:方汉君

电影真是神奇,好的电影犹如时光的魔法,总是在某个静寂的暗夜触及我们渴求的心灵。即便这样的电影过了八十年,即便他们早已不在人世,他们的音容相貌依然活灵活现。我想,没有比这更美好的事情。对于孤寂的人而言,他们就是划破夜空的星辰,仍不时给你的黑夜带来明媚的喜悦。

导演普莱斯顿・斯特奇斯(1898—1959)的电影就有这样独特的魅力。他的电影,在三、四十年代的好莱坞,非同凡响,悬疑丛生之余,笑料不断,却喜而不俗,镜语极其清澈,透亮冷趣之处,有一种自然、醒目又克制的诙谐。也就是说,他的电影并非为了笑料故意的制造,而是恰到好处的展现,不会让人感到生硬干涩,反而随着剧情的推进,观众觉得本来就是这样子。

说白了,导演深谙观众喜欢看什么,讨厌什么,在坚持自己的风格中有所取舍,这是很难得的事。所以,我们看到了与卓别林、巴斯特・基顿及哈罗德・劳埃德电影完全不同的喜剧样式,或称为普莱斯顿式的喜剧。这种纯粹的喜剧风格,可谓很美国化,不以一味的搞怪风格取胜,亦迥异于另一喜剧大师刘别谦电影所显示的独特性即“刘别谦笔触”。普莱斯顿的《苏利文的旅行》《20世纪快车》《春风化雨》都是响当当名作。他的《淑女伊芙》)(1941),聚焦于一航行中的巨大邮轮,一对男女的意外碰撞,到底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抑或火星撞地球。每次看完,余味甘甜,总想着会再看。情节的巧设和均衡,在于细节的精妙和绵密。

片中饰演女主角吉恩的,就是我最喜欢的女演员芭芭拉・斯坦威克(1907–1990)出演。没有她,我想我不会一而再的看,她的独特性不可替代,也不可复制,她的灵动和俏辣简直不可思议。的确,她是好莱坞历史上最著名的性格演员,亦正亦邪,皆可担纲。甚至,她出演的报复性角色,有点儿让人胆寒,但更多的,她对多重角色的演绎游刃有余,精彩之中,透出浓浓的本味,好像总是在演自己,又总是令人眼前一亮。她就是银幕上的火球,带着烈焰红唇的滚动,炽盛了整个光影交错的世界,经久不熄,所以,她被称为“没有拿过奥斯卡奖的最佳女演员”。

最好的演员总是有过苦难的磨砺,这种人生的丰富性,让她对于角色的多面性有更深的体味,这是蜜罐里长大的孩子所无法感应的。想起她不幸的童年,就让我难过。她三岁时母亲意外去世,被酒鬼父亲狠心的抛弃,自此过着寄养的生活,15岁有幸进入齐格菲歌舞团当了一名跳舞女郎,1927年,凭默片《百老汇夜晚》终于首登银幕,掀开了她人生崭新的一页,也让她的银幕形象穿越时空隧道,永恒的滋享着人类。 片中由亨利・方达(1905—1982)主演的男主角查理,一如方达般的温文尔雅。他的激情总是容易被迷惑,爱情看似被冷冻,却总是峰回路转。吉恩与查理,就像天生的相爱冤家,从哪儿相见,又从哪儿聚拢,这是他们乐见的唯一的终极心愿。查理父亲的扮演者,喜看好莱坞老片子,都会喜欢上这位总爱演配角的尤金・佩里特,一脸的严肃,配以胖嘟嘟的样子,不怒自威,简直就是冷幽默的模板,看着就想笑。查理父亲那位所谓的哈宁顿上校扮演者查尔斯・科本,虽是美国长大,却是典型的英伦范。片中这对父女的互动可谓精彩至极,老千生涯,终遇到了新的问题。

片头动画谐曲,配之一条顽灵的蛇,查理就是以一个研究蛇专家的身份离开了亚马逊河,坐上了返回纽约的“女王号”大邮轮,人们对这位文质彬彬的年轻人投之羡慕的目光,不光是他的绅士风度,更多的恐怕是他来自于富贵的派克家族。其中,船舷上,所谓的哈宁顿上校和旁边的女儿吉恩,以及同伙杰罗拉德,玩味的注视着查理上船。接下来的秀更吓人,船上的偌大餐厅,几乎所有的年轻女子都把目光投射到查理身上。 吉恩当然也不闲着,她点评着这些女人此时此刻的心情和品咂的滋味。查理不好意思的要离开,走到吉恩跟前,被她使了一绊子,摔倒的他睁眼一看,刹那被眼前这个亮爽得意的女人所电倒,服服帖帖地听从她的指挥,跟着到她的船舱帮她换鞋。男儿膝下有黄金。跪下的查理,倾心认真地给她换鞋,他不敢正视她灵犀的大眼睛。他慌乱了,她的香水几乎冲晕了他。然后,俩人就拥抱在一起,正正经经的那种。她抱着他的头,不停地抚弄着他的头发,他愣神的就像一个乖乖的大男孩。她可能就喜欢他羞怯的样子,但她让他离开,她需要沉淀和考虑。这个,查理当然理解。

哈宁顿上校十分关注女儿的进展。她说希望他给我的是一个惊喜。老头说那个可怜的傻瓜。但她看到查理带回的蛇,吓得上蹿下跳,逃之夭夭。好在船上无聊,他们还可以一起玩牌。查理能玩几下扑克小魔术,还赢了哈宁顿的六百大洋。查理忠实的仆人马克西忠告他,那是他们串通好故意输给你的,好能钓个大鱼。查理笑着说你不是有病,他们你也怀疑。是啊,他的魂早被明朗动人的吉恩勾住了。他迫不及待地一早起来就要见她。她当然会来。这次玩牌,吉恩看到查理输了,就不想他再玩,她深知其父那老辣的手段。她说我到船头等你。但他迟疑了会,跟上校玩起了快赌,即刻输了三万二。 焦急的吉恩回来质问她为何不听她的话,不好意思的老父拿着查理填好的支票撕了,查理感到了上校的诚意,更感到了她的爱意。两人在船头迎风依偎,她说空气真好,感觉心旷神怡。查理激动地说在这我领悟到了什么,好像你找到了一条回家的路,你在变小,你像一匹小马,我像一头小牛,我真的爱你。脸颊贴着脸颊,她被融化了,我也爱你。但查理的男仆可不是吃素的,他认定他们是老千,于是找船上警察,搬出派克家族的名望,督促他们拿出相关资料。果然,他们就是老千。

马克西拿着资料甩到查理手上,这下你傻眼了吧。查理拿出资料,他们三人被证明的确就是游走于邮轮上的老千,且臭名昭著。他颤抖了。怎么可能。怎么不可能。他在作思想斗争。吉恩兴冲冲过来。看来你今天兴致不高。他甩给她资料。一看,她难过说我本来是想到了纽约告诉你的,也许我想你多爱我一点点。但他僵硬的脸表明他是不会饶恕她的。她生气地说如果你以为我低俗就可以伤害我,那你现在做到了。她愤而离开。纽约是到了,巨大的邮轮不再劈波斩浪,不安静的却是他们的内心。查理怏怏不快跟在行人的后面准备下船。哈宁顿三人在前面一边看着。吉恩咬着牙说,一想到没宰着那家伙,我就热血沸腾。老父说都怪你混淆了爱情与工作的关系。我不会再相信他了。老父得意地从口袋拿出揉成一团的支票。你不是撕掉了吗。一旁的杰罗拉德笑着说捡起来用熨斗熨几下就好了。她开怀地说,那我现在好受多了。

纽约的赛马场。这三人遇到自称阿弗雷德爵士的老头,说住在布里奇菲尔德,都是有钱人。吉恩眼前一亮,那你认识派克一家吗。当然,他们是有钱人,酿酒业的大老板。能不能让我装扮你的侄女,从英国刚回来的。她老爸着急了你这是干嘛呢。她淡淡的说,我们还没有了结,我需要他,就像斧头遇到了火鸡。她目光如此坚定。好啊。看来这所谓的爵士当年也是有名的老千,同行多多关照。 说到做到。某夜,吉恩手挽着老爵士参加派克家的夜宴。一下车,就被查理的男仆盯得死紧,绝对是她,不管她什么装扮,我都认得她,但他在窗外一激动就踩进了阴沟。伊芙美人跟查理老父哈瑞天生就能玩到一起,她是老头喜欢的儿媳标准,真正的相谈甚欢。是的,没人不喜欢她,她的美丽,她的笑声,她的幽默,点亮了全屋,所有的宾客齐聚在她身边。款款下来的查理看到她惊呆了。男仆抢先告诉他就是船上那个女人。但她说我从没去过南方更不要说坐“女王号”邮轮了。

查理,毕竟不是查理大帝,一下就乱了方寸,连摔了三个跟头,用餐时也被菜汤淋了一身,糟糕透了。但这就是爱,就是他不露声色又波涛汹涌的爱。看起来,开心的只有她,只有查理的老父哈瑞。终于,他俩的婚事就这样定了。谁让他还这么爱她,他窃喜还来不及呢。举办过隆重的婚礼,两人一起坐火车踏上蜜月之旅。原本开心的旅程,被她活生生搞黄了,她编了一长串男人的名字,诉说自己从16岁起就开始跟男孩私奔,然后同和曼,还有约翰双胞胎等等,他简直要晕过去。刚才他还说我们需要有一颗伟大的宽容之心,但他此时心脏胀痛,实在受不了她的无穷情史。

没等她说完,车一停靠,他就拎着皮箱冒着大雨跌跌撞撞下车,狼狈不堪的陷入了泥坑。的确,就是她故意给他挖了一个坑。形单影只的她感到这样的报复是不是太过分了。她懊悔了。上校哈宁顿说狠狠地宰他们一下,你手上抓的是同花大顺。她说不,我要跟查理讲清楚。哈瑞一家乱套了,面对的离婚诉讼理赔将可能的天文数字。吉恩实在忍不住,主动打电话,哈瑞,请查理听电话,我不要钱,我只希望他能来纽约见个面。旁边的喽啰齐声地说,去纽约那是阴谋。查理凝重的摆手说,不,想让我听她的电话,就等着下辈子吧,除非铁树开花。哈瑞为难地说他不听。哈瑞还是喜欢她,不相信她就是一个骗子。 坐立不安的吉恩再次打电话,哈瑞说查理离开了,要去亚马逊,这小子还是要回去研究他的蛇。蛇,现在,查理就把她当成了一条毒蛇。她马上撂下电话,离开。这时的吉恩才是真正的淑女。仍然是“女王号”邮轮。查理独自走到餐厅。路过用餐的桌子,依然被人绊倒,不堪回首,怎么又是你。不,你确定时光没有倒流吗。他再也控制不住,对视之中,俩人紧紧拥抱在一起。人们为他们的幸福鼓掌。他拽着她就跑,来到他的舱室。她激动地抚摸着他的头发,就像第一次那样,你是我这辈子唯一爱的人。他也说我永远爱着你,但是我结婚了。她笑着说我也是。男佣偷偷从舱内摸出来,眯着眼说我确定,绝对是同一个女人。

真正淑女的爱情是怎样练成的,明明爱着却要努力考验对方的耐心,好在为了真爱,这些折腾都是必须的。如果问这世上还有没有纯粹的电影,那我想,《淑女伊芙》就是,她提升了喜剧电影的可贵品质,以及无限的想象力,不会让人感觉到庸俗无聊。

我理解的纯电影,自然集合了电影本身所有的“零部件”和精髓,它更像是为了电影而电影,没有太多电影之外的因素,甚至不承担教化的功能,这注定了它有别于商业电影,也有别于文艺电影中的作者电影、作家电影或诗电影。说白了,纯电影就是更像电影的电影。三、四十年代的好莱坞有很多这样体现电影本身的纯电影,这几十年越来越少,当然是因为电影中的商业元素太多或独立电影的风生水起,这距电影本身当然是越来越远了。商业电影要玩很多噱头去吸引观众,就有了流水线上的简单模式和相同介质,经不起推敲的诱惑情节,不用费脑子,倒像一种传染病,极易博得观众的喜爱。

独立电影,更多是作者的个性化表达,更接近文学艺术的创作,这离电影本身的元素就越来越远,它只是借助镜头去捕捉作者内心的真实世界和潜在的秘密,无疑它提升了电影的外延和内涵,但它天生不属于纯电影。纯电影只为电影本身而设,它既考虑观众的感受,又需要从电影本身出发,及而精确至胶片的每分每秒,就如同《淑女伊芙》这样的电影,她纯粹的犹如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们的惬意,更照见了我们毫无压力又绝不黏糊糊的样子。

2019、6、20

5 ) 从变形者到蛇蝎美人:爱情真的可以原谅一切吗?

变形者的概念源自坎贝尔在《千面英雄》的阐述。所谓的变形者,是指那种表面和真实性格之间存在强烈反差的人物角色。虽然直到新好莱坞时期,坎贝尔才影响到电影文本的写作。但早在制片厂时代,编剧们就多多少少的在实践故事创作里的原型人物。变形者作为最具有戏剧冲突的一类角色,也早已成为银幕上最常见的人物形象。

变形者最常出现在两种电影类型当中,一种是喜剧片;另一种是悬疑片。前者的代表作当然包括《热情似火》、《罗马假日》这类经典喜剧;后者则涵盖了希区柯克的大部分电影。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基本上所有的戏剧冲突都由角色的反差来推动:如果《热情似火》没有男扮女装,《罗马假日》里不存在身份反差,很难想象它们的冲突将如何推进。

而在众多的变形者角色中,同样存在一种独特的女性形象,即被称作蛇蝎美女的角色类型,今天看来这个概念过于歧视女性,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们代表了文艺作品中一种典型的女性观念。所谓的蛇蝎美女,是指那些表面上看上去单纯善良,但实际上隐藏着强烈目的性的女性角色。这一类角色经常出现在剧情片或者悬疑片当中,例如《本能》里的萨朗·斯通,再比如《白日焰火》里的桂纶镁。

固然从概念上来看,蛇蝎美女属于哪类过于扁平化、过于卡通的人物设计。但在具体的文本写作中,蛇蝎美女的构建难度远远大于它的概念本身。原因在于蛇蝎美女的所有戏剧张力源自她身份揭露时留给观众的错愕,因而编剧必须在前期情节铺垫中构建一个让人喜欢的人物角色,然后,再在关键情节里摧毁这一表面特征,从而呈现复杂的人物性格动机。

因而构建蛇蝎美女的关键就在于保持平衡,既要让观众对角色建立认同感,但同时又要通过细节来暗示或铺陈后面的身份反转。任何过激或不自然都会激怒观众,让他们对角色产生厌恶的情绪。在我看来,《淑女伊芙》显然就属于这种没有把握好平衡的人物角色,它的问题在于还没有给芭芭拉建立角色认同,就匆匆展开人物的另一重身份设定,也因让观众失去了对角色的认同。

没错,我明白芭芭拉本质上是一个好女孩,她单纯、直率,甚至几次停止欺骗方达,但问题在于这些内容都是人物真实身份被揭示之后才得以确立,它并没有摧毁观众对角色的最初印象,也即她现实、精于算计的一面。是否我对待芭芭拉过于苛刻?毕竟任何人物都有符合他存在的空间或情境,而道德评价无益于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人物。首先,我必须否认自己对芭芭拉的不满并不是源自某种道德感的焦虑——但我也要强调电影是一门大众艺术,任何试图挑战观众道德的影片都存在风险。其次,我们也必须明白,人物构建好坏的标准不在于是否冒犯观众,而在于创作者是否给予人物足够的活动空间。

事实上,那些冒犯了主流道德、但观众依然喜爱不已的角色太多了。我们考察创作者在构建这一类角色的时候,无一例外都能够发现创作者有足够的耐心去铺垫他真实性格里的另一面。想一想《彗星美人》吧,黄金时代的作品中哪个女性角色能比艾娃更功于心计、更善于利用他人、更符合蛇蝎美女这一标签?但即便艾娃坏到这样的程度,观众还是对她充满热爱啊。原因正是编剧在开场段落中小心翼翼的建立起观众对角色的认同感:当艾娃讲述自己悲惨的过去的时候,观众怎么能对她不同情?即便后来观众知道艾娃的讲述都是谎言,但这依然没有摧毁我们对她的第一印象。

但在《淑女伊芙》里,创作者在人物推进上过于急躁了,他过早的暴露了芭芭拉的野心,而忽视了观众的心理感受。即便在高潮情节里,创作者试图以爱情消解一切人物引起的负面影响,但这时候已经晚了。没错,电影有着充足的戏剧效果,情节也称得上一波三折,可这又怎样呢?当芭芭拉一开始想着欺骗方达的时候,她就必须承受观众对她的苛刻。

很多时候我们说编剧是一项系统工作,系统的意思是说任何可能的缺陷都会影响到整体的效果。因而编剧不得不小心的在各种因素里保持平衡,张扬与克制、想象与真实。与其说这是带着镣铐跳舞,不如说这是带着镣铐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让所有努力崩塌。作为一部八十年前的电影,我的批评并非是故意刁难,而是从那些伟大的先行者身上寻求庇护,从而窥视到作为艺术的电影的不朽光芒。

6 ) 缅怀优雅年代

亨利方达的木讷与沉稳恰巧为其拓宽了戏路而且风格独具。可以硬汉可以智者可以幽默,都能别有风味其中。
倒是女主角,高大的个子能演出可爱来,虽然仍旧有点强势的痕迹但已然难得,表演上的自然推进得益于剧情的流畅,总之,是一部可以让你轻松度过时间的片子。
当然,最值得怀念的一点,正如有人所评论,那个年代的喜剧,之绅士,之优雅,之从容,是一去不复返了。

7 ) 好莱坞通俗艺术创作逻辑下,对男女差异的其中一个假想!它的立足点不在于严谨,而在于趣味。

上个世纪的电影其实大多数难以经得起非常严谨的推敲,但是每个类型的创作顶点依旧来自于上个世纪,我对好莱坞的兴趣更多来自于它通俗艺术的一面,而非它的严肃艺术,后者事实上在好莱坞我几乎从没有看到过,包括从库布里克,希胖和奥逊威尔斯等大师的作品里,也显少有无可挑剔的严谨性,好莱坞的通俗艺术体系创作了很多雅俗共赏的好作品,比如这部,也扼杀了太多可以创作更完整、更严谨艺术的天才,或者至少使得艺术不完整。 这部作品依旧是好莱坞比较擅长的通俗艺术,整部作品最大的魅力来源于它傻瓜式的创作逻辑之下故事的巧妙 ,坏女人和不断被骗的好男人,好和坏是否绝对?对女人来说,并不绝对,但对于男人,通常绝对,这或许也是男女之间可以假象的一种差异,所以,创作才显得充满趣味。 影像80分 剧本85分 导演85分 表演80分 创新80分 作品分82分 内容系数0.85 影史分70分

8 ) Do you know who I am?

这部电影极妙,妙在不落俗套。电影的氛围是轻松的喜剧,我看完之后却有些不轻松的想法。 男女主双方地位差距很大,此类爱情故事并不少见。但这个故事处理得很不俗。 首先,是男女主的角色都个性鲜明独特。男主处境优越却偏偏不恋荣华,喜欢看书追求知识有自己的研究兴趣和癖好但又木讷而老实。女主呢,是一个见惯人情冷暖,精通骗术演技绝佳的江湖女郎。 其次,妙在剧情走向出人意料。最初,女主有如一个老到的猎手窥探着男主的处境,把男主和周围一众女人的心思都尽收眼底;接着是她的表演时间,把“在亚马逊呆了一年”的男主挑逗得情难自已。但很快,故事迎来了第一个转折,“吉恩”假戏真做了。呃,应该说到这里,一切还在有经验的观众的意料之中。而看到这里,观众如我也确实对他们这种发展很快的感情有隐隐的担忧,缺乏了解,过于虚幻。 果然,很快,在忠仆尽职的调查之下,吉恩和她的“父亲”的真实身份被揭露了。这么快,是出乎观众意料的,如果是俗套的故事,身份揭露似乎已经接近故事的尾声了。但是,故事还在进展,残酷的真相是在亚马逊待了一年的天真的男主所不能接受的。他没有接受女主的解释。到这里,男女主都没有做错,女主所为是她的生存状态,男主也没有错,毕竟欺骗是事实。他们分手了,而相互的伤害夹杂着真情使得彼此都难以忘怀。 实际上,当他们分手之后,剧情已经不是观众能预料的了。这时,一张揉得皱巴巴的支票重新吸引了观众的目光,而剧情也随之再起波澜。女主“恶狠狠”的宣言表明,一切远未结束。 当女主再次闪亮登场,已经是Lady Eve,英国的贵族小姐。男主即使在忠仆的提示之下依然看不出吉恩和伊芙是同一个人,虽然有点扯,但片中也给出了解释。彼时相爱时,眼光含情;当情潮褪去,眼光复归如常。但不管怎样,这似乎都显示出激情的不能持久和感情的虚幻。而男主很快又爱上伊芙,甚至连表白的话语都一样,令人大跌眼镜。我不晓得编剧和导演的用意,但在我这个观众眼中,男主又似乎太轻浮了一些。 当然,也不是不能解释。相同的外表可能使得男主移情于伊芙小姐,这一点结尾处片中有提到。而此时伊芙小姐的身份又显得颇为可靠,同时,伊芙小姐仪态万芳,很轻易地再次虏获了男主的心。之后的一度我很担心报复成为剧情的主线,但是忽然的快进至于结婚又一度让我莫名其妙。在蜜月旅途中,火车车厢内女主大肆逗弄男主,男主痛苦而纠结的表情让知道真相的观众大感好玩。这里还有一处很值得一提的就是男主表现出宽容和对婚姻的认真态度。而女主的报复也确实过分了一些。 故事的高潮发生在男主拒绝再和女主见面,一个人坐船离开家乡(准备去亚马逊?),途中又遇到了吉恩。当然这一定是女主的设计。最后,两人紧紧拥吻在一起,影片到此戛然而止。我想强调的是,男主最后再次表露出真诚和坦白,我想这是打动女主也打动观众的很重要的一点。 但有一点让我不解,为什么男主突然原谅了吉恩的欺骗,而且很显然他依然分不清两人实为一人。大团圆结局本来是俗的,但是在这样的曲折之后倒是颇能给人安慰。女主的主动和善于表达其实吃定了男主这样的性格。 另一篇影评提到影片有讽刺贵族或者上流社会的用意,大概是我阶级意识不够强,观影时并没看出来。 最后,我的感想正如题目所讲的,你知不知道我是谁?如果换了个身份和环境就让爱人都分辨不清,到底是男主太呆,有眼无珠,还是这本就是人类社会的常态?而在这样的人世间生存,相互之间的了解又是多么困难呵,事实上,男女主和世人相比已经颇为真诚了。

短评

男主实在太可怜了,爱来爱去都是同一个女人,各种姿势的摔倒、各种手段的被骗、各种狼狈,倒霉到悲催;最有趣的要数火车上的“坦白”,剪辑很不错。

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前面很有趣,后半段转正生硬,剧情有点敷衍了事。自曝情史与火车外电闪雷鸣的天气混剪那段很有想法。亨利方达太适合演这种憨傻角色了,芭芭拉斯坦威克演这种带点坏的女人也很讨喜。所以一个男人是可以蠢到同一个人娶三次都没发现的。

5分钟前
  • ibelieve
  • 还行

Barbara真的是非常的迷人!抚摸Fonda头发的一段不愧是经典的性感场面,许多对话也很精妙.

10分钟前
  • Marty McFly
  • 推荐

斯特齐斯的经典喜剧,可怜的亨利方达被三番四次玩弄,让人忍俊不禁,芭芭拉·斯坦威克确实是个高贵典雅、灵动活泼的优秀演员,虽然还是很难忘记她在双重赔偿中那个毁掉她形象的发型。结局稍微有些令人惊讶,不过皆大欢喜的结局是喜剧片必须的。

11分钟前
  • 莱尼圆
  • 推荐

剧情确实挺无聊的,但通过通过镜头的巧妙组合来展示喜剧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15分钟前
  • Arcadia
  • 还行

我不是淑女我最爱骗钱,希望找到钻石王老五,抚过他的头发我的手

16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造就電影的时刻】观看片目: 一个靠赌牌出千的父女搭档在渡轮上遇到一个书生心生爱意,電影在轮船火车别墅最后又回到轮船上;男主那狼狈的窘态給電影充当了很多笑料,至于小姐为什么改邪归正的爱情至上感觉说服力不够;以为最后要“教训”一下自以为是的男主,结果雙雙坠入爱河,電影皆大欢喜的匆匆忙忙结束,似乎没有看解气和过瘾。至于女主真的漂亮发挥的浑然天成,給電影增色不少。【2021-1-27U盘收藏再看】

19分钟前
  • 与碟私奔
  • 还行

别玩他头发啦都秃了

21分钟前
  • luc1en
  • 力荐

台词偶有闪光之处

22分钟前
  • 马西吼吼吼
  • 还行

8。这片都让我喜欢上Stanwyck了,方达的充楞倒没什么意思。

23分钟前
  • Mannialanck
  • 推荐

故事最后Charles重新爱上Jean有点牵强,但总体讲了个好故事。撩头发是法典体制内的性感。Fonda有点……冷面笑将的潜能?(全场最佳)“I can't take you to the cabin.I'm married.”“So am I.”

24分钟前
  • 基顿不抹口红
  • 推荐

非常流畅有趣,《淑女伊芙》是一个心机女如何巧妙征服男人的故事,这个稍微有些欺骗性质的把戏带有较强的负面性质,但是最后都会被爱情所化解。与此同时,在它内在的核心里,也阐释了爱情这东西的两面性,这也完全符合神经喜剧的定义,它不光是乖僻、癫狂,本身还带有讽刺的意义。

29分钟前
  • 韩伯愚
  • 推荐

又一位女神煉成,可惜後知後覺,芭芭拉小姐早已仙遊. 19分02秒開始那段真唔係浪得虛名,最浪漫時刻確難尋,十二怒漢鐵漢錚錚嘅亨利方達, 萬里狂沙西部第一梟雄嘅亨利方達, 被個美人或說蛇美人迷得五迷三道神不守舍, 還不只一回, 被迷魂了二回, 希治閣大師的首本的巔鋒-迷魂記原來也不過是抄的.

30分钟前
  • 影毒肥佬
  • 力荐

7.7 我要当方达给芭芭拉穿鞋子!!!

33分钟前
  • 失意的孩子
  • 推荐

绝对是影史最佳爱情喜剧之一!1.前半段是慢节奏(大量长镜)的一见钟情浪漫戏,后半程陡然转入快节奏的神经喜剧(各种剪辑),而危险不安的气息也潜隐其间,整体观感跌宕混合,曲终留香。2.芭芭拉·斯坦威克的纯熟演技与动人美貌都在本片中喷薄激荡(斯特奇斯的剧本也是为她量身打造),Jean/Eve融优雅惯骗与无脑花痴于一身,一如芭芭拉能自如游转于黑色电影与神经喜剧之间,在欺骗中保持诚实,于说真话时运思狡计。3.木讷老实、不断跌跤出洋相的Charles也是亨利·方达少有的颠覆性角色。4.男主为女主脱穿高跟鞋及女主熊抱男主并抚弄头发(由3镜头组成,第2镜长达3分15秒)的段落,是我看过最具性张力又风趣幽默的诱惑场景。5.压缩时间的极佳蒙太奇:女主预想-讲述-旁白+成真现实(突出掌控力)&秀情史与暴雨+汽笛穿插(彰显挫败与愤恨)。(9.5/10)

38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Barbara Stanwyck撩拨抚弄Fonda头发的那三分钟看得我整个人都不好了——所以说审查制度也可以让电影工作者变得更有创造力不是吗?

43分钟前
  • 鶩習
  • 推荐

9.5/10。影史地位最高的神经喜剧(一种介于高级喜剧和低级喜剧之间的喜剧)之一。故事引用短评:心机女主为了报复因为“以为她是为了钱结婚而甩了她”的男主,假扮成自己的妹妹装英国口音走近他,然后在新婚夜用编造的浪荡情史把男主吓回自己身边的故事。前半段在游轮上后半段在游轮下,结尾回到游轮上团圆结局。电影笑点有:初见男主那段对着相机屏幕解说、后半段各种slapstick(如男主被沙发绊倒那段)和一本正经的瞎扯、讲浪荡情史那段不断把火车前进的画面和火车内讲情史故事的画面并置在一起、等。不过电影前半段虽然可说是为后面铺垫,但终究有点无聊了,故9.5。

47分钟前
  • 持人的摄影机
  • 推荐

被芭芭拉·斯坦威克圈粉了(严肃脸),电影的成功几乎全靠她的那种让人根本无法让人怪罪、而又不黏腻烦人的调皮感。电影仍旧是属于那个时代的,不论是过分仰仗情节和视觉技术美感,还是人物性格和价值观的保守和时代感。但一切都进行得太快了,傻愣老实保守的查尔斯遇上了举手投足间都是戏的简,心机很重对爱情却单纯而至死不渝。仿佛戏中简已经看不出演戏的痕迹,也可能依赖于周遭一众滑稽角色的衬托。往往就是这一类电影,全程都是让人无法移眼的开心,使人想起美好的好莱坞黄金年代和自己曾经爱的美国电影的样子。听说斯特奇斯是那个年代难得的抵抗好莱坞主流的作者导演,想将他的电影多补几部。

50分钟前
  • 三十
  • 推荐

蠢萌富二代与行骗大美女的爱情故事,现在看来无论是人物设置还是趣味桥段都有些过时,当然,芭芭拉·斯坦威克的美永远不过时。

53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前半段还挺严肃的谈情呢,后面就成神经喜剧了,不过芭芭拉·斯坦威克是真漂亮啊,服装也很棒。

5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