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場景好看,但劇情人物表達不夠細膩
這個電影的場景看得出來非常用心,如果要做一個平穩敘述故事路線的話,劇情人物是很可惜的很多地方都不夠細膩。1.三個軍人從頭到尾,彼此的互動並沒有覺得感情很好。2.想要表達老兵想回家鄉的心情,但是卻把2爸這個角色,降低為兒童吵著要回家,對家鄉的思念表達太過表淺。3.當父親被國民黨抓走的時候,太太卻只想著拿毛線織圍巾這個表達非常不合情理,太過扭捏,而且當時人都在穿短袖。4.男女主角的感情,一直都是平淡又模糊曖昧,表達的沒有很清楚,突然女主角的坦白告知,兩人熱烈擁吻,缺少了之前的鋪陳跟情感累積,一直到最後也無法讓人感受到,兩人之間的感情,缺少了感情的張力和壓抑。
整片覺得人物的描述太過籠統,有這麼好的場景來襯托,但是卻沒有辦法發揮出來,真是覺得很可惜。如果細細的如實表達當時的時代人物場景,不要刻意去刻劃人物情感的描寫,可能會是一個不錯的作品。
2 ) 成功塑造父亲形象的台湾青春片
《对风说爱你》名字很文艺,听到的时候以为又是一部类似于《海角七号》这样的电影,结果开场的时候时间定格在1949年,颇有鸿篇巨制感,不禁想到《太平轮》。灰蒙蒙的荒原与形单影只的士兵,抗日神剧即视感。不得不承认虽然影片有刻意靠拢大陆市场的桥段,但它仍然散发着浓浓的台湾味道(比如说令人跳戏的港台腔和明显不符合那个年代的服装)。影片在台湾名为《风中家族》,内地以《对风说爱你》的片名公映(显然台湾公映的名字更符合这部电影的感觉和基调)。
还是从导演王童说起,8岁随父母移居台湾,几乎所有的电影都关乎台湾人文历史,且多年的美工经验让他的电影看起来总像一幅画那样隽永细腻。这一部两个小时的电影也不例外,导演显然是想拍出一部类似于“家书”的电影,于是试图以历史大背景下的人物群戏,勾连起台湾与大陆的分隔与重聚。于是我们看到因战争而结缘的三兄弟收养了孤儿“小奉先”,偶遇邱家人共赴台湾的故事。令人惊喜的是,格局虽大,但人物情感都把握的很到位,几位偶像剧演员也是豁出去了。前半段明显不如后半段,大概是演员们还太年轻把握不好那个年代的质感,于是怎么看前半段怎么有偶像剧嫌疑。至于后半段,则结结实实的让我想到了杨德昌和李安,尤其是李安,这个树立起台湾乃至华语电影里父亲形象的人多少给王童造成了影响吧。由父亲所支撑的大家庭,“失母”的隐喻,还有父子之间的对抗与理解,简直是把李安那三部曲的精华都融入其中,甚至盛奉先这么重要的角色都要李安的儿子李淳来演,简直有“接棒”的感觉呀。电影中对于风俗的还原我认为特别好,尤其是三次婚礼场景,尊重历史而且能够让人清楚的感受到时代变迁。很多情感处理的很细腻,很感人,整体不错。
3 ) 等待,是最长情的告白
片子初看打着史诗的旗号,叙事从一九四五年开始,到二零一零年止,但整体看下来还是一贯的台湾小清新,谈恋爱是主旋律。
盛鹏、顺子、小范带着在国共战争的战场里捡来的孤儿小奉先,从淮北到上海,从上海到台湾。从基隆到台北,挣扎、生存、生活。盛鹏只敢默默的想念山东的妻子和未见面的儿子,嘴里却一句都不敢提,只能写寄不出的信。他保护着逃兵顺子和小范,像对待新生儿子一样的疼爱小奉先。顺子无心插柳的开了面店,娶了米线摊的老板娘阿玉。只有小范,始终闷闷不乐,当被宪兵巡查不能出去工作、当顺子跟当地人谈上了恋爱,小范悲伤、愤怒,他大声的嚷,我想回家,我答应我妈收完租就回家,可是我一直没回去。小范后来托关系去了农村种梨,或许这种远离人烟的生活才能让他忘却有家不能回的痛。顺子在一次意外中丧生,留下了阿玉和肚子里的孩子。盛鹏、阿玉、小奉先和顺子的儿子,这几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像一家人一样生活。
片子里有两条爱情线,一条是盛鹏和邱香,一条是小奉先与邱梅。
盛鹏与邱香,温吞隐秘,船上初遇,台北偶遇,面店再见,每次话语不多甚至无话,只有眼神的交流,学琴、送书、送花,相会,离别,甚至最终远嫁美国的邱香回台湾参加邱梅的婚礼,见到盛鹏仍然只是淡淡的点个头。百年修得同船度,想想他们当初真的是做统一艘船去的台湾。虽然最终没能在一起,但是到老都能相见,却也是一种难得的缘分。
而小奉先与邱梅,就欢快明亮的多了,而且发生在六七十年代,有种很复古摩登的感觉。弹球厅、猫王、disco、摩托车都带有很深的年代印记。李淳的表演是个惊喜,头顶李安次子的光环,没有给父辈丢人,少年奉先的调皮不懂事被李淳展现的淋漓尽致,郭采洁的灵气已不需赘述,俩个人的戏很有看头(虽然在戏外郭采洁与片子里的岳父杨佑宁才是真正的一对吧)。
片子的主要内容的确是小清新谈恋爱,细节丰富有趣,真实感十足,整个观影过程中完全不沉闷,信息量很足。伴随着两段恋爱故事的发展,时间跨度以字幕的方式出现,可以很明显看出时代的变迁。导演王童以前是美工出身,时代背景的展示非常完美,与其说是厚重的史诗,倒不如说是轻快的时代剪影。
一众的偶像明星奉上了非常接地气的表演,郭采洁和柯佳燕表演功力早获肯定,李淳后起之秀不容小窥,胡宇崴和李晓川很好的表现出了一对思念故乡的逃兵,客串的张世还彪了几句四川话很是有趣。倒是一直以来以美貌著称的杨佑宁,展现了一次演技,让人惊喜,把疼爱继子的隐忍父亲,思念远在大陆妻儿的丈夫,两个兄弟的大哥,表演的很到位,尤其是眼神很传神。
全片看下来,盛鹏对大陆妻子的回忆与思念这条线的位置稍显尴尬,如果说这是交代盛鹏的另一条感情线,那么篇幅过少;但是结尾又回到这里,又不能说这条线没有存在的意义。我想导演的意图,大抵不在于展现盛鹏与妻子的爱情,更多的是对家的期盼、思念与等待,我想这也是片子的一条暗线。妻子和孩子,是象征意义上的家,就像最后两枚金戒指重于又回到一起,象征着什么我想大家都不言自明,这或许是每个台湾导演心目中都过不去的坎儿。
作为暑期档,我觉得这部是个值得一看的电影,不沉闷,信息量十足,细节接地气,节奏感明快,不乏笑点,就是略有煽情之嫌,但是鉴于现实更煽情,勉强也就忍了。
4 ) 厚重不再,徒留温吞
在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入围名单中,有这样一部画风清新、片名通俗的作品悄无声息地登上了银幕,拉开了它在热门片潮中求得一丝生存缝隙的短暂之旅,这便是王童导演的新片《对风说爱你》。
说起王童,对台湾电影新浪潮有所了解的观众大概不会感到陌生。最初以美工身份入行的他曾与胡金铨、李行等著名大导有过亲密合作,而后自发转型执起导筒,更是奉献了包括《稻草人》、《无言的山丘》、《香蕉天堂》在内的“台湾近代史三部曲”这样掷地有声、发人深省的经典佳作。如今,已年过七旬的王导仍奋战在光影造梦的前线,以《对风说爱你》道出这位老匠人对电影最长情的告白。然而遗憾的是,王导未能凭借此片在金爵奖的舞台上重现22年前一举摘得桂冠的荣耀时刻,与此同时,在院线上映期间,为刻意迎合大陆观众审美偏好而改名的做法却似乎没有起到太大作用,全明星偶像阵容的演员配置竟也没能达到预期的反响,导致该片在近两周的票房成绩表现上只能用一塌糊涂来形容了。
影片名字的浅薄、宣发手段的流俗、卡司阵容的年轻,每一项缺憾似乎都为本片贴上了粗制滥造的“圈钱”青春片的标签,而让人忽略它实为沉痛沧桑的命运史诗的本质。
故事发生在1949年到2010年这六十余载期间,讲述了盛鹏、顺子、小范这三个士兵带着战场孤儿小奉先在国共战争即将结束之际一路从淮北逃亡到台北,并于异乡扎根生存,遭遇人情冷暖的故事。以小人物的市井庸常反衬动荡时局的残酷无情向来是王导的拿手好戏,亦是他创作过程中贯穿始终一枚内核,在其具有强烈自传色彩的作品《红柿子》中,他便描绘了身为国民党军官的父亲在战乱时举家迁往台湾,而姥姥却依旧怀念着老家的红柿子树这般怅然泪下的心绪。此情怀在本片中亦得到了延续,比如在与妻子分隔两地之后,盛鹏的思念都化作了一封封寄不出的信件,凝成海峡这头默默守望的凭证,而这一切,不过是千千万万个流徙在外的人思乡情怯的真实表现罢了。故乡与远方,命运与时局,忍耐与挣扎,交织出一场不断纠葛的拉锯战,在角色和观众的心头狠狠摩挲着,直至在飘摇不见明日的黑暗里擦出一丝微光来。而这些,统统都是王童导演最为驾轻就熟的地方。
但与此同时,笔者却发现,相较于导演以往的作品而言,本片虽秉持了一贯的命题,倾注了饱满的情感,但在完整度上却始终欠缺了几分,致使我不得不联想到吴宇森导演饱受诟病的新作《太平轮》。对于一部具有宏大命题的影片而言,叙事框架的搭建、线索的铺陈显得尤为重要,但在本片中,我们几乎无法判断出故事的叙事主体为何,它从三个男人逃往台湾讲起,叙述了他们彼此的坚实情谊,又描绘了各自的生活、情感发展,最后又展现了子一辈的青春面貌,可谓是“面面俱到”,但实际上每条线索仅浮光掠影、点到为止,丝毫没有痛下力气重点打磨,致使整体观感反而轻描淡写了。其次,影片对情节逻辑的连贯性也没有做到细致考量,常有重大事件突然发生,但紧接着不了了之的状况,就比如街头”突然“爆发抓逃兵、女主”突然“提出出国嫁人、顺子妻”突然“跟盛鹏告白的情节等等,由于缺乏铺垫,加上讲述方式的过于简化,难免会给人造成一头雾水的感觉,特别是对于不太了解台湾历史的观众来说,恐怕真的只能“看看热闹”了。在镜头语言的运用上,本片的表现也几乎乏善可陈,四平八稳的运镜、中规中矩的角度,都让它更像是一部庶民题材的电视剧,而非具有质感的电影,甚至连王导那曾被高度赞赏的美术才华也未能在片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暖色调、大逆光,精致熨帖的妆容、几十年不变的模样,当笔者还妄图沉浸在如《悲情城市》般台湾史诗巨作的幻想中时,本片却早已把历史厚重感蚕食得一干二净。
在众多缺陷之外,影片最大的惊喜就要属演员们的表现了。在观看本片之前,笔者实在很难想象在《小时代》中以浮夸表演掳获人心的时代姐妹花们也能正常演绎一对情真意切的姐妹。温婉内敛的邱香、古灵精怪的邱梅,这两个性格迥然的角色仿佛就是为了郭碧婷和郭采洁这对女神量身打造,在具有年代气息的素色衣着的帮衬下,连眼神的顾盼流转都显得古典迷人。柯佳嬿、李晓川等几位绿叶的表演自是不用多说,以往的银幕形象虽与具有沧桑感的角色鲜有挂钩,但表演功力却早有肯定。倒是此次在片中有重要戏份的小奉先扮演者李淳(李安次子)却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他将一个表面顽劣、内心正直的典型台湾小生演绎得惟妙惟肖,也确实对得起“虎父无犬子”这一评价。当然,整部戏最大的看点还是集中在杨祐宁身上:盛鹏这个角色的复杂性自是不必多说,五尺男儿、离家千里、为爱苦等,压抑与血性的重叠让这一人物格外鲜活立体;而杨祐宁也确实恰如其分地诠释了何为铁汉柔情,精湛的演技甚至让人忘了他“明明可以靠脸吃饭”的事实。
现如今,主题先行、情怀当道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更何况本片着眼于“动荡命运下的归途旅人”的这一选点确实有振聋发聩的力量。然而,叙事上用力过均、对市场的过度评判则又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它粗糙但动人的本质,最终流于平庸委实在所难免。
5 ) 个人觉得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内战
【3.5星】
1、男主的大舅子——小马是个逃兵,和男主回到台湾的2个手下也是逃兵,男主自己感觉也是个逃兵——他都没怎么受伤,就那点伤就退役了,真会玩
2、呵呵🙂大小姐来你一个路边摊吃牛肉面,现实中是随便走到哪里,穷人根本就看不到真正的有钱人,人家出门就是汽车、商务座飞机、商务座高铁,电影真是不知人间疾苦
3、“这也不能教,那也不能教,就是给学生洗脑,我这系主任还有什么干的?”台湾和大陆真是一体两面,中国来自儒家思想的治国理念就喜欢愚民这一套
4、笑死我了,外面起火了,那个胖矮女的一直哭,然后手伸向着火的房屋那里,然后给其他人说里面有人,自己就是不进去,直接开始为里面的人哭丧,真牛皮
5、爱情有了新高度:死于盼望。真会吹
6、生活化的电影,有一点人生的无常在里面,但感觉比较浅,不能触动我。就是以内战为背景,国民党逃到台湾,那些退伍士兵在台湾想念在大陆的亲人,因为时代而被割裂的家庭,平平淡淡,没有奇迹,男主最后和女主也没有在一起,最后男主也不知生死
7、女主挺好看的,还有那个去山上种梨的,虽然脾气不好,但还是挺帅的。男主和女主的相遇虽然含蓄,但是套路比较多,男主送深红色头绳
6 ) 爷爷的那个年代
昨晚看了《对风说我爱你》这部影片,好几个瞬间仿佛被带回爷爷那个年代。很诧异多年以后我会如此牵挂一个从未谋面的亲人。而他在这个地方所留下的画面,也只有那张挂在厅堂的黑白遗像,我却想象出了那个拥有浅浅笑容的年轻男人的某个走路动作,某个思虑,某种心情。他在某个夜晚,是否也思念着台湾那边的亲人而辗转反侧;他在吃某个食物的瞬间,是否迸发出“啊,台湾那边也有”的雀跃心情;他在娶奶奶之前,是否也曾对初恋的情人念念不忘。
我会想。他在拥有第一个儿子之时是怎样的心情?他何时决定就此留在大陆里的这个艰苦村庄?还是他从未放弃落叶归根的期盼?在他弥留之际,是遗憾的心情多一些还是释然的心情多一些,亦或是疾病所带来的苦痛使他无法思考?爷爷离去时,我爸爸才三个多月。爷爷是否遗憾未多宠爱些他尚在襁褓的小儿子?他在离去之前,又对奶奶说了些什么呢?我曾问过奶奶,是否还记得爷爷。奶奶说四十多年了,早忘了,但记得他曾说:”苏家代代都有大学生。“
那个拥有些浅浅笑容的年轻人,在浅浅微笑时被时间定格的那个青俊男人,谢谢你给我们带来了生命。
偶像演员还是很难撑起这几十年的跨度吧,除了服饰的变化,看下来都没太多时代感的代入,尤其是顺子死了三兄弟这条线断了之后,接下去的一年又一年,就像草草翻了几页一样敷衍…于是乎,最后真的也没什么唏嘘的感觉,不过全片最到位的还是戒指的几次使用。
只能说这个题材真的不新鲜了,时间拉的越长就会越像编年史(liushuizhang),不停想起太平轮+悲情城市。美术(王童)不错,柯佳嬿不错。杨佑宁值一座金马影帝!配乐这尿性一听就是范宗沛,为什么一悲伤就得是提琴呢。|| 字幕太不严谨,干嘛/干麻交替出现,难受。
断断续续看了几天,剧情非常无聊,大陆逃往台湾的人却一口台湾腔。不过里面三爸发狂说要回家回大陆那幕触动到了我,孤身一人去往人生地不熟的台湾,看似永远无法回家与亲人团聚的绝望,所以一同的战友变成了最亲的人。那时,台湾真的是我们的亲人啊,两岸都盼着对方。想想此时的境地,令人唏嘘。
王童毕竟是美术出身,影片的年代感把握得比较准确,剧情确实有点电视剧式的滥觞,但导演还是有所克制了,至少没有陷入庸俗的剧情推进。没想到这居然是我看的王童导演的第一部影片,我买过很多张他的碟,还下载过他的大部分导演作品,但居然至今都没有看。
#2015SIFF#内地片名太坑爹,还是原名风中家族契合。有格局,有跨度,但这样的故事还是有些空中楼阁,离现在观众品味离市场都太远了。但是王童到底是大师,叙事稳健,全片一气呵成。只是演员都不太给力,过于年轻化,不具备当年杨贵媚那一代人的质感。
细细流长,慢慢道来,是我喜欢的电影类型,很感人,其实人的一生就是这么一点点的经历的,不会太轰轰烈烈,能拍成电影的就已经很有故事
对于一个时代而言,有些大人物左右着时代的命运;也有些小人物的命运一直被时代所左右。这部电影就讲述着一些被时代所左右着的小人物和他们所折射出的大时代。通过对一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家族”的描写,刻画出了因内战被迫客居台湾的人们的离乡、思乡之情。影片大段的留白让故事更深刻和富有回味。
支持时代姐妹花!
并没有觉得剧情狗血,反而我觉得这是一部很平淡的电影
第一次看台湾(合拍片除外)拍的国共内战背景的文艺片,虽是以爱情为主题,却是时代的缩影,就像是看台湾的发展史,画面的年代感做得不错。
本片和《太平轮》完全不具可比性,倒是很像日本的《三丁目》系列,讲述小人物群像在大时代下的变迁。其实故事讲到1974年儿子大婚完留白就非常好了,结尾多两段延续到2010年的交待反而俗气毫无必要。挺好的作品在豆瓣只能打这点分,可惜了。
1.王童这次的作品少了黑色、幽默和讽刺,更多的都是在浓浓的温情和化不开的悲伤之中。在悲伤前,我的泪腺被磕磕碰碰,一次又一次;2.适合在影院观看的除了科幻大片,如此细腻温和的剧情片在影院观赏也是如此美妙的一件事。
犹有风骨,传统循旧。
中国现在能有这种片也不错了,视角很好,不过海报什么鬼,这两个人一出来就打青春牌,喔漏,不负你妹啊不负,青春你妹啊青春。明明宣传点不应该是这个的。啧。
想起和王童老師在走廊一道抽煙的日子。拍電影不容易,就算資深如他,在面對市場、資源、團隊問題的種種時,也不免呈現出尷尬。casting、服化道一系列的粗疏,讓觀影感受一直游離於故事之外,缺乏時代的質感
跟《太平轮》一样,不是烂片,却拍的无比散漫温吞,观感比烂片还难受。
给差评的估计都是商业电影狗
流水账啊。还不如直接让杨祐宁跟柯佳嬿谈恋爱
完全明白那个时期的状况,望穿秋水,思念如海!超出想象的惊喜之作,感动不断的推动着剧情的发展,这是一部好听又好看的故事。PS:→_→郭采洁是因为这部电影才跟杨佑宁分手的吧。。。。。★★★☆
什么鬼,以为自己是三丁目再世么?人家那是国民电影,这样滥情刻意政治正确的片子注定只能得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