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夏甲
夏甲美丽至极。
于我而言、于我而言,
金色的雨洒在她的屋顶,
那正是上帝的阳光。
告别
两生之间
一生之内
生之当时
有那么奇怪的一瞬间
当你告别过往之所见
只因为它不再存贮于你
只因你应当忘却它
告别的一瞬是死亡的一瞬
告别是冬夜现身于夏暑
这是必然的
她会高升
凌驾于乌云与乏味之上
像是一位远方堂兄的过世
亦或其它也是
告别是特殊的
她的魅力
包含着
一丝骄傲
2 ) 观《教师》有感
“这是一个诗歌不受欢迎的时代。”在这个声音的背后,或许也有导演思辨的发声:对以色列民族性的透视、对道德与人性的反思、对现代性的预言等等。生活在一个有着深厚犹太教传统的国度中,又适逢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精神信仰该何去何从是加诸于民众身上的困惑。对这个问题的思索在《教师》中,尤其是当约阿夫出现在妮拉眼前的时候,得到了非常全面的体现。妮拉对于约阿芙的情欲如果细细品味,不难发现,在其背后有一个隐约的所指,那就是“上帝”,正是这种宗教态度及其变化,主宰了妮拉的行动。在我看来妮拉不是一位教师,而是一位由欲望主导的行动者,不过她的欲望在影片中并非表现为对金钱或者地位的贪婪,而是直指狂热的情欲,具体一点,就是对那个天才小诗人的情欲。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我们知道,对于最后的绑架妮拉并非出于恶意,但是她曾经有没有真的产生过“绑架”的念头呢?不仅有,而且她还曾向男孩的两位亲人宣布过。那么妮拉为何会对这个孩子有如此的行动呢?就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因为“这个世界不会去阅读”。在妮拉与他父亲谈话时曾说“谁能保护得了约阿夫,哪怕是他的保姆看待它都如同一个笑话……”她的言外之意就是,只有我能保护。其实妮拉病态的情欲是与社会现实一脉相承的,即她会祈求并剥夺孩子拥有的最亲爱、最中意甚至最神样的东西统统消失——绑架约阿夫离开他的亲人、朋友,认为这些人会阻止和监管他“作诗”的行动。但对于约阿夫来说,妮拉除了是像害虫一样的老师以外,还是整天在一起过日子的所有东西中最让他不快乐的东西。因为任何事情只要有强迫的成分,任何人都会感到沉重。妮拉与约阿夫的关系,除了年龄不同,强迫的情形尤甚。当情欲取代了道德,人就会迷失在癫狂之中,抛弃对“神”-“诗”的信仰,犯下罪孽。在基督教教义中,罪恶的根本就是对道德的迷失,因为这意味着与上帝的背离,从这一点看,磅礴的情欲,便是妮拉的原罪。它几乎促成了这部电影的人伦悲剧。
“这是一个诗歌不受欢迎的时代。”在这个声音的背后,或许也有导演思辨的发声:对以色列民族性的透视、对道德与人性的反思、对现代性的预言等等。生活在一个有着深厚犹太教传统的国度中,又适逢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精神信仰该何去何从是加诸于民众身上的困惑。对这个问题的思索在《教师》中,尤其是当约阿夫出现在妮拉眼前的时候,得到了非常全面的体现。妮拉对于约阿芙的情欲如果细细品味,不难发现,在其背后有一个隐约的所指,那就是“上帝”,正是这种宗教态度及其变化,主宰了妮拉的行动。在我看来妮拉不是一位教师,而是一位由欲望主导的行动者,不过她的欲望在影片中并非表现为对金钱或者地位的贪婪,而是直指狂热的情欲,具体一点,就是对那个天才小诗人的情欲。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我们知道,对于最后的绑架妮拉并非出于恶意,但是她曾经有没有真的产生过“绑架”的念头呢?不仅有,而且她还曾向男孩的两位亲人宣布过。那么妮拉为何会对这个孩子有如此的行动呢?就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因为“这个世界不会去阅读”。在妮拉与他父亲谈话时曾说“谁能保护得了约阿夫,哪怕是他的保姆看待它都如同一个笑话……”她的言外之意就是,只有我能保护。其实妮拉病态的情欲是与社会现实一脉相承的,即她会祈求并剥夺孩子拥有的最亲爱、最中意甚至最神样的东西统统消失——绑架约阿夫离开他的亲人、朋友,认为这些人会阻止和监管他“作诗”的行动。但对于约阿夫来说,妮拉除了是像害虫一样的老师以外,还是整天在一起过日子的所有东西中最让他不快乐的东西。因为任何事情只要有强迫的成分,任何人都会感到沉重。妮拉与约阿夫的关系,除了年龄不同,强迫的情形尤甚。当情欲取代了道德,人就会迷失在癫狂之中,抛弃对“神”-“诗”的信仰,犯下罪孽。在基督教教义中,罪恶的根本就是对道德的迷失,因为这意味着与上帝的背离,从这一点看,磅礴的情欲,便是妮拉的原罪。它几乎促成了这部电影的人伦悲剧。
3 ) 诗歌“在别处”
电影结尾,我们的小诗人站在坐凳上对着电话(向警察)口述旅店名字与房间号的时候,我们的耳边恍然回响起柏拉图在《伊安篇》中所阐述过的论点:诗歌不是一种技艺,乃是神力凭附的结果。这位一心痴迷于诗歌的女教师,虽然只被神灵青睐过一次,却在最后一刻以象征的方式升华为我们小诗人的缪斯,实在让人惊讶。在这儿,导演是否想表达:所谓“缪斯”,无非是一个能让诗人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我们不得而知。但这位女教师的形象,已经非常明显地象征出这种倾向,她一心所想的不正是要为诗歌艺术保留小诗人的天赋诗才吗?虽然她出于自身目的,甚至做出了出格举动。
从一开始,女教师将小诗人的诗作拿到业余诗歌教学班,便已暴露出她不轨的动机:也许出于对小诗人诗歌水准的好奇,同样也为了掩盖自身创作水准的不足,如此她才需要拿一篇儿童的诗歌作品来假充技艺的长进。但到了第二次,将“斗牛”那首诗再次展示予其它成员的时候,她基本上已经完全将小诗人的这首诗据为己有,她从认可中获得了从不曾有过的喜悦,同样的青睐来自男教师对其认识的转变:男教师愿意与她做爱正是基于对她诗才的欣赏。。可以说,通过约阿夫的这些诗,她不仅建立了自我形象的认可(虽然是假象),同样也获得了别人投射来的注目眼光。在认可与荣耀到来之际,她也正在化身为一位真正的诗人:(发生于与诗歌教师的做爱之前)在来回的走动中,如同她的小诗人,她写出了电影中唯一一首她自己的诗。
为此,我们也该来看看她所付出的代价,这是颇为明显的。第一个场景中,已经预示出夫妻间关系的裂缝。直至一场因为小诗人的来电而打断的做爱戏,更突出了诗歌笼罩于夫妻关系上的阴霾。这便可以解释,为何这些打断的暗示戏码会被诗歌老师所完成。因为与这位女教师建立爱的关系的是诗歌,而不是具体的人。她确实在这种抽象的爱情关系中爆发出诗才,那也是她在全片中唯一一首可以署名的诗。
当然,诗歌赋予人内在魅力的同时也埋下来才能消失后将会带来的苦果。当假象被识破,女教师所面对的是一连串特权的丧失:首先来自诗歌教师的背叛,将她的可耻行为告知孩子父亲,父亲将约阿夫接到别的幼儿园,从而让她失去了与诗童亲密接触的机会。具有反讽意味的是,她当初诬告保姆将孩子的诗歌用来谋取职位,从而独占孩子的伎俩,现在却被施用于自己身上。这次,她自食其果了。这直接引发了最后的出逃。
出逃的设计,表面上是这个女人与孩子的“私奔”,实则寓示着携诗逃离的冲动。无非是在说:以色列国土已经不再适于诗歌艺术的生长了,诗歌“在别处”。而她,所做的便是当一位诗歌的情人(与约阿夫、与那位诗歌教师不都是如此吗),甘心让虚构之爱侵入现实生活(夺走了对丈夫与孩子的爱)。这种深刻又巧妙,通过一个孩子与幼稚园老师来探讨当今环境下诗歌严峻处境的方式,实在让人感动。想来即便是挚爱语言的法国人,也不曾拍出过相似题材;会出自最为热爱阅读的以色列人之手,实在不必太过惊奇。
4 ) 廉价的自由——《教师》观影速记
(部分内容基于导演访谈自述)
感性的幼儿园教师Nira为了拥护诗歌不惜铤而走险,她厌倦了被世俗价值观和无聊TV Show包围着的生活,想要冲破牢笼(比如参加诗歌班,诗朗诵会)却也从根本上缺乏诗歌创作的天赋。这理想与现实的差异注定了最终的悲剧。
在电影中,诗歌代表着理解,微妙,非线性思考,矛盾的消融,对效用理论的摒弃。影片把它安置在五岁的小男孩Yoav身上,似乎也在说,其实每个人在孩提时代初期,在行动(及想象)能力与语言能力完全不对等的那个短暂的阶段,都拥有无比的诗歌能力,只是后来在教育,家庭以及社会系统的规训下被逐步同化了。电影试图用幼儿园教师的行径强行逆反这类同化,却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个系统是多么得牢不可破。
五岁的小男孩出口成诗,这其实是导演拉皮德自己的亲生经历,而他在四五岁时候所作的120多首诗,也是他目前毕生的所有创作。
导演对镜头运动和角度的布置都经过了仔细的设计,但由于是拍摄儿童,镜头路线之外的很多东西都不可控。电影就这样游走在一份被某种定律和规则暗暗管辖的自发和自然中,它们之间的互动与影片主题形成互文。
很多时候摄像机把人脸贴的很近,拍摄环境时又相对祥和明媚宽广,这显示了导演想要展现的张力来自个人内心,而非外部世界。人与人的交流在这部电影中冷酷而直接,肥胖的身体占据大半个屏幕,直面裸露的生殖器,心平气和地表示我很愤怒,甚至报警的时刻都心如止水,导演通过这些细节毫不掩饰地揭露现代人的异化处境。
电影对情节和人物情绪的展示是片段化的,克制的,它通过音乐和舞蹈营造出深邃的思考和共情空间。虽然没有大规模或是血脉喷张的冲突场景,但三场“群魔乱舞”的戏(幼儿园的孩子,服兵役的年轻士兵,参加诗朗诵会的成年人)有效地升华了影片主题。很多时候我们就处在这样一种半自愿半不自知的舞动状态,难以解释具体每个肢体动作的动机,只是诉诸于感觉,感受。但仔细想想却又缺少灵魂。对于Nira这类人来说,自由是廉价的。舞动得越欢快,越狂野,就越意识到这无拘束表面背后的限制,压抑,和无从解脱。
5 ) 瞎写
一个爱诗成痴的女教师绑架一个天才小诗人。以色列人确实挺朴素的,那么有钱的也是开大众,路边停的都是马自达。我就是能看这种闷到爆的电影,像娓娓道来的一个故事,挺有意思的。晚上我们在读诗,但世界没在读诗。诗人确实很不接地气,偏执甚至有点变态,都是百分之百的理想主义者。难怪人家说诗人住在天上是神仙住你楼上就是神经病,一点错木有啊。以色列人真的好有文化,保姆都能随便说出几个诗人的名字,有才。
6 ) 在这么黑暗的时代,每一位诗人都是奇迹,他要对抗世界的本性
<图片1>
电影《教师》是一部以色列的影片,导演通过讲述一个嗜诗成癖的幼儿园老师妮拉在这个仇恨诗歌的时代里面,奋不顾身的保护一个5岁的天才诗人约阿夫去对抗这个世界的本性,却最终失败的悲剧,来探讨诗歌在当代的命运以及人类面对强大时代潮流的无力感。
影片一开头画面中间就是一个大脚丫,妮拉的航空工程师丈夫叉开腿挂在沙发背上,惬意地看电视里面主持人在吐槽希特勒的一张穿裤衩的相片,妮拉对这一切不感兴趣,她沉浸在幼儿园一个5岁的天才诗人约阿夫的一首诗里面:“夏甲美丽至极,于我而言,于我而言,金色的雨洒在她的屋顶上,那正是上帝的阳光”,她满怀期待地朗诵给丈夫,但丈夫听完以后,非但没有欣赏,反而觉得很悲哀,认为这个孩子有问题,需要帮助;在片中的一次亲热中,因为一个电话里面涉及到约阿夫的新诗歌,妮拉立即停止了亲热而去用本子纪录下这首诗歌,她完全沉迷在诗歌的世界里,诗对她来说就是一切,胜于一切,丈夫虽然不反对妮拉的沉沦,但他却也完全无法理解,更没法跟她一起探讨。
妮拉在生活中唯一的乐趣也许就是参加每周的诗歌研讨会,这是她对抗平庸的生活所采取的一种方式。当她在研讨会上盗取并朗诵了约阿夫的这首《夏甲之美》,得到了组长极大的赞美:“写这首诗的人遍历生命之美”,她感到极大的满足,下一周又再次盗取了约阿夫的《公牛》,再一次得到组长的赞赏:“诗人和公牛一样,都是不服从,他们战斗至死”。约阿夫的保姆米丽在试镜的时候也同样盗取了这首诗歌,赢得了导演的青睐,顺利入围。妮拉无法容忍这种米丽的盗取行为,向约阿夫的父亲告了状,导致米丽被辞退,讽刺的是,后来幼儿园的另一个老师也跟约阿夫的父亲告了妮拉的状,导致约阿夫换了一家幼儿园,不许妮拉再见到约阿夫,才会引发最后妮拉“绑架”约阿夫的悲剧。
当妮拉在研讨会上朗诵约阿夫的诗歌时,她并不认为自己是在盗取约阿夫的诗歌,反而觉得是一种保护的行为,让约阿夫的诗歌得以更广泛的呈现和传播,但保姆米丽却是出于商业的目的,让诗歌蒙上了粗俗的味道,重要的是,她害怕存有利用之心又完全不懂诗歌的米丽如果继续待在约阿夫的身边,诗歌会消失的更快,她曾经明确的跟米丽说过:“诗歌在消失,多少伟大的诗歌都是在熄灯前一刻写下的吗?充满了黑暗,充满了欲望。”她深信因为米丽的不当照顾以及不重视诗歌,导致了很多诗歌的消失,所以,她在向约阿夫的父亲告状的时候才那么心安理得,义正言辞:“莫扎特4岁的时候就可以哼出一个完整的曲子,国王贵族都给他亲自递糖果,但约阿夫不同,他是一个诗人,深处一个仇恨诗歌的时代,谁来保护约阿夫。”第一次见约阿夫的叔叔,诗人亚伦时(约阿夫的启蒙者)也提到:“当我环顾四周,看着幼儿园里我的那些学生,便意识到在这样的世界做一名诗人有多难。在我们的世界里做一名诗人,就是要对抗世界的本性。他(约阿夫)很可能曳然而止,他长大后又会发生什么呢?被洗刷,被伤害。”甚至在影片最后,约阿夫把她反锁在浴室里面,自己打电话报警说被老师绑架,妮拉也尝试着说服约阿夫:“这个世界没有你这种人的容身之地,再过两年你就什么都不剩,你会变成一个影子。”
为了保护并激发约阿夫的诗意,她会让约阿夫担当话剧中的主角;在约阿夫面前捏死蚂蚁,说“罪恶”,打自己一巴掌,说“暴力”,捏自己手臂,说“痛苦”,甚至在下雨天跟约阿夫站在院子里面,说“这是大人眼中的庭院”,然后趴在地上,“这是猫咪眼中的庭院”;但约阿夫只是觉得很累:“老师,我可以回去睡觉了吗?”
<图片2>
妮拉无法理解天才诗人思考世界的方式,她企图通过常人的手段来进行引导,希望涌现出更多的诗歌,注定是徒劳无功,甚至还会有揠苗助长的可能,她第一次见亚伦的时候也毫不掩饰自己的焦虑:“如果让我决定,我会马上联系出版社,我想去找他爸爸,拿到授权书,我就能料理他的事业”。她简直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孩子的成长并不重要,竭尽全力的挽救那些诗歌才是首要考虑的。在她带约阿夫参加诗歌朗诵会,让约阿夫站在讲台上朗诵自己的诗歌,下面的观众大吼:“你在剥夺这个孩子的灵性。”同时向台上扔糖果,约阿夫蹲在地上很欢快的捡着,他只是个孩子。但她相信自己看到了诗歌的悲剧:“今夜我们读诗,但世界今夜不读诗,亦如其他的夜,世界也不读诗,即使是最美的诗,世界将会从最美的诗歌中获益,即便我们恳求它,即便我们深切恳求,也得不到认同。”所以,她无法容忍没有诗歌的世界,不惜抛夫弃子,与世界为敌, 也要保护好约阿夫,最后采取绑架约阿夫,带他远走高飞的极端方式。
诗歌在当代的命运是“没有人买诗集,且体制漠不关心”,约阿夫的叔叔亚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出过一本诗集,如今在一家报纸写写诗,维持着温饱的生活,他想离开这个地方去国外,但是没钱,只能在妻子留下的公寓里面拮据地度过余生,他自己也清醒的意识到:“三年后报纸就会消失,自己就会失业”,但他无能为力,诗人在面对现实的世界往往是无能为力的,他们只能活在诗意的世界。
虽然他开启了约阿夫的文字世界,但约阿夫的父亲并没有为之感激,他是个开饭店的商人,吸毒,妻子是同性恋,离婚以后抛弃了约阿夫,他对约阿夫的说法是妈妈已经死了。他非常鄙视波兰克:“一个50岁的人,还在给25岁的小文盲纠正拼写错误,最好的情况下,一篇文章也只能得300谢克尔,他能成为记者只是因为没有别的成年人愿意为报纸写稿。我不能容忍那些牢骚满腹,不得志,脱离社会需要帮助的人,那些哭哭啼啼的人,那些看不清世界进程的人。也可能他们看清了,但选择视而不见。”他对儿子约阿夫被称为天才诗人也并不感到惊喜:“我儿子是不是诗人,我不感兴趣,但他觉得有趣,我也无所谓。但我无意鼓励他往这方面发展。”他代表了这个社会对诗歌的主流观点,在任何时代,中上层阶级的人总是对诗歌有一种敌视的态度,那些爱好诗歌的人也往往穷困潦倒。
整部电影有很多镜头是关于妮拉脸部表情的大特写,她总是很严肃,面无表情地,忧虑地看着周围的一切,不苟言笑,纵然是最喜欢的诗歌,也无法帮助她派遣内心的苦闷,约阿夫每次作诗的方式是跟鬼上身一样,开始不停的来回踱步,口中喃喃自语:“我有一首诗,我有一首诗。”然后一句接一句,美妙的诗歌流淌出来,妮拉在片中做的唯一一首出色的诗歌也是采用这种方式,突然开始不停的来回踱步:“我有一首诗,当天色变暗,我坐在宽敞的客厅里,这空间里,我孑然一身,家人在邻近的房间里踱步,当人们都能理解我,我也会读懂我自己,幸福的火星在跳动。”
她活在一个没有人能理解她的世界里面,“在这么黑暗的时代,每一位诗人都是奇迹。”
欢迎关注原创微信公众号:谈笑有白丁
6/10。痉挛般的镜头运动任性地触犯观众和画框的间距,譬如开场对话中教师丈夫撞到了身后的摄影机,或者教师带着小诗人在海中孕育出诗歌,人物身距的不断变化碰撞着影像,这代表观众对小诗人天赋的质疑,逐渐被教师激进的痴迷所打消,来重新审视教师身上的言行不一:她偏执捍卫小诗人天赋的同时又把他的创作占为已有,甚至通过绑架侵占创作者身体,始终搞不清楚教师到底享受的是诗歌,还是自己获得的荣誉与关注,相互违逆的处境到结尾更为明显,教师不想像爸爸一样放任小诗人的天赋埋没,甘愿背负绑匪的罪名让世人看到他的才能,最后为表达信任,竟配合把她浴室门锁上的小诗人向外界报警,证实绑架的真实性。导演喜欢在视听构成中寻找不稳定因素,教师借黑人保姆的形象回忆小诗人遗失诗作的幻想段落,打破了客观视角,陷入与教师言行同等的混沌状态。
7.所谓艺术审美中着力描绘生活的本质规律,而非具体的事。影片叙事自由,摄影机动静结合,镜头深浅相错(基本确定全程是变焦镜头),平低视点共存,但什么场景用什么镜头语言看起来也没有具体含义,极端的大长焦注视人物思考的特写是真。除古典叙事,极简配乐外,就剩下个理想主义者面对个人外冲突的执念,至于解读就看社会学掌握的怎么样了。
里面的意味有种道不清楚的迷人感觉。她在追寻什么?想向什么臣服?我感觉她在逐步脱离现实生活,而向某种深信的东西跪下,像是在为宗教献身,但那“宗教”到底是什么?是小孩子?他的诗?又或是他的诗所指引出来的世界?还是小孩子写诗这件事情本身?说不清楚。不过它确实很电影,现在有些电影故意接近现实,反而扁平,失真。可是这个导演就很会拍,抓住了感觉:只存活于电影世界的影像。说回来,这些不可解不能称之为神秘,因为她的目的性很强,只是我看不出她最终目的是要通往何方,诗歌本身?世界深处?广义的美?还是说导演故意去掉这个,只是为了表达这种近乎变态的献身式追寻只能落于惘然?一切终将无功而返。(她被她的的“工具”/“神”/小孩戏耍)我坠入她本人的网中了,在疑惑中思索她,代替她,进入她,而也许只有这样,我才能知道她的谜底。
视角不错。
这是一个有着太多欲望的老师,对诗歌的喜爱只是掩饰她对现在生活的强烈不满。她觉得目前这种优裕中产阶级生活太过单调,总想抓住青春最后的尾巴,结果最后成功地毁掉了自己的生活。那个小诗人演得真好,他作诗的情节,是全片中最为动人的,他的的诗歌总有触动人的地方。真有天才一说吗?
4.5。是不自知的天才还是患上失语症的诗人?是被自私裹挟的艺术追求者还是为超越之美而僭越律法的赡妄者?轻盈和笨重的质感在摇镜下亦步亦趋,拙劣偷窃不自觉被诗化、提纯为极端。正是在精确到帧的镜头运动中,拉皮德不断在大人/小孩界限的边缘游弋,打破矛盾而再生(最终定格回神秘),方才创造出如此丰富的多义性。对孩童来说每一刹那都是瞬息万变,诗也必然扎根于此,它在矛盾里拼搏消长,哪怕今夜世界无人读诗。
此作影像更具作者性,个人偏爱18年那版。可能是因为先看的关系。
更喜欢这部,也因为发现了更多相似的手法和一贯的脉络,觉得这是一个值得追踪的导演。比如他对主观镜头的使用尤其是切换,非常有趣,还有他总是让角色之间进行那种暧昧又危险的凝视,进而逼出某种多义空间,特别是他对演员表演的整体控制,那种不动声色或者说逆来顺受的超然感(在这个五岁演员的身上尤其明显),给他的电影赋予了一种独特的气质,好像是在明显地暗示我们,所有此时此地的困境,都有比一个具体的人的年龄漫长得多的原因。
伟大!倘若将玛伦阿德置于电影手册与Cinema Scope的中点,拉皮德就像是她滑向CS一极的形态,极其罕见的人物状态,近乎神奇的超验电影。角色不断在超长的非自然动作、凝视中细微扭曲现实,复杂室内调度建立的“真实”空间不断被打破,电影由三维坠入二维,声音也不再从属于“真实“空间,将观众一同压缩至神秘平面,谱写一曲吟诵的《出埃及记》。任一个空间被创建之初未知的被压缩去向,都使得平面的人与诗成为电影演进的动力,恰如《阿曼达》结尾的网球戏或《地球最后的夜晚》中张艾嘉的舞蹈,拉皮德尝试着让每场戏都如此结束。唯独可惜结尾如拉扎罗般被表达欲破功。
“这是成人的视角,这是猫咪的视角。” 整个片子看下来,观众似乎更像一个幼稚园小朋友,不知道故事会如何发展,而Yoav的才华、行为和动机更是近乎理解无力。这样的观影体验比影片本身究竟意欲何为更有意思。
给拉皮德跪下了!许久没有片子让我看得这么浑身颤抖的五体投地了!这片子竟然只去了影评人周还是展映???诗写得好是一个方面,剧情脱俗且讨论得深刻也是一个方面,主要的让人拜服的原因是拉皮德真的在很多意义上重新定义了一些视听语言的用法,时常让我想起“解放了的摄影机”这个表述。运动镜头那么有创意,游走自如,又经过精密计算,但丝毫不嫌匠气,他是怎么能找到这么刁钻却又这么准确的运镜方法啊。这部比[警察]和[同义词]都要厉害太多了。不禁对拉皮德新片充满了期待!可以重新评一下十年十佳了……
Ummmm WTF??!! Interesting premise, but very poor execution. 完全没法sympathize女主。还有那么多sexual undercurrent是怎么回事???
A / 或许是一次《警察》方法论的细腻化重述:“舞台”的权力?生活的权力?镜头的权力?到底是人物的政治牵引着电影美学,还是电影的美学缔造了现实的政治?
Bravo! Nadav Lapid, Bravo! 摄影机机械性及自动性的大展示,恐怖如鬼片,暴力如战争片。一对逃命鸳鸯,女人被男人反锁上门。“告别是特殊的,她的魅力带有一丝骄傲。告别。”
于我而言,这种观影体验确实有些许被“冒犯”到。究竟是有心的记录还是无意的搬演?摄影机看似不在场,却时刻能接受到来自对象的挑衅和提醒。景别的紧、摄影机的连贯环绕跟随,两者在某种程度上是互斥的,和视角的切换对照着来看,是两者不同的困境(状态)展现,自知或不自知,以一种不完全对立的姿态,在空白处流淌。导演的确很有才华,但总觉得非我杯茶吧。
在Nadav Lapid的影像中,景深意味着一种可能,置换被观看主体的一种可能,在镜头的摇动与变焦之中,摄影机开始模拟不停踱步的小诗人Yoav。《教师》并不是一部关于Soulmate以及对周遭平庸化的控诉,或者关于恋童癖的性隐喻,通过摄影机的运动暗含着一种强烈的愿望:获得一种生成,或者“占有”儿童的观察视角,从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创作灵感,比起恋童癖更为淫秽的占有欲望。随后,这种妄想被证明是不可能的,当她模仿Yoav不停踱步,作诗时,我们看到摄影机处于一种稳定而沉重的运动速率,“成年人”的感官。最后10分钟,在一种近似黑色电影般的“复仇”中,《教师》对“儿童”类型影片完成了一次“元评论”,当我们作为成年人在观看这类影片时,我们究竟在观看什么?
指望一个孩子替你完成你的梦?这是种意淫狂的犯罪。
诗是一瞬就会熄灭的光,沉重灰暗的世俗生活才是永久的。
充满幽默的荒诞喜剧。“被知识分子化”的小孩子;“偏执庸人化”的成人。诗为何物?
原来是那部《幼儿园教师》的原版,可见翻拍版本无论是在内容表意与视觉风格上都缩水了太多。全片都以一种过紧的景别来呈现占据视角的主动性这件事有多重要,因为无法将身高差距明显的成人与幼童收纳在同一画框内(如电影海报),大多时候取景需要在高层的成人与低层的小孩之间做出抉择,如果要达成一种视角的共通,则需要大人俯身或是将小孩抱至胸前。所以报警一场的选取太厉害,不是翻拍版本用浴室里的老师与房间内的小孩对切,而是始终站在小孩身边,他占据最终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