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找了一剧剧场版看,挑了没看过的高斯奥特曼。蓝色皮套这一挂的奥真的都挺美的,开场武藏发现失去力量的高斯,像蓝水晶一样巨大又沉静,太美了。
以前看形容高斯是慈爱的勇者,完全没想到打斗场面会是这样搞笑的啊?无论是飞机拿拳头打怪兽,还是高斯的各种招式,太搞笑了……巴尔坦星人,老熟人了,迪迦里背着老奶奶满街跑的是他吗?分身的时候我第一次见到有奥特曼能跟他一起分身的!高斯基本都没被揍,锤爆巴尔坦星人狗头!体术真的太牛了,见招拆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特效真人一起上,虽然是蛮久以前的电影了但现在看也觉得还可以。
巴尔坦星人因为破坏了自己的家园所以来寻找新的栖息地,但最后还是选择了离开,与曾经的家园和解。其实寓意还蛮深刻的,不止是儿童,大人也可以看。小巴尔坦星人有点可爱!
整部电影看下来印象最深的是音乐老师说,梦是留给还相信它存在的孩子的。是啊,儿时做过的梦,还有多少人依然相信呢?只有心地善良的孩子,会遇到奥特曼,会帮助他,会坐在他的手掌上翱翔天际。也是孩子们,相信自己的伙伴。虽然武藏召唤不出奥特曼,朋友们嘲笑了他,但他们会帮他传递信物,会向他道歉,好单纯的友情,明明是搞笑的剧情我却有点感动。
首先是音乐,虽然全剧正片部分只用了一首歌《摇篮曲》,单独听的话,可能会感到幼稚,单放在这部电影,一点都不会突兀,每次放出来都会有不同的感受。第一次是小女主的轻哼,这是展现的儿童的天真可爱;第二次是用这首歌催眠了巴尔坦星人,让它沉睡了下去,这展现的是音乐的伟大兼容性,因为《摇篮曲》本身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各个国家都有,只是语言不同,但旋律完全一样;第三次是在巴尔坦自爆以后,地球人歌唱《摇篮曲》送走了幼体巴尔塔,祝福他们找到自己的家园。 其次是电影的选题,是非常标准的科幻题材:即将人文关怀寓意在科学想象中,这与《星际穿越》是一样的高度。 电影的背景,是人类提出了外星人搜寻计划(似乎是美丽国引领的),用1024hz的信号搜寻外星人(这是宇宙第一元素氢元素的波普频率,人类推测,如果存在外星人,一定也会把氢元素研究个透彻),这也就是电影中说到的宇宙通用语言——数学,另一个是上文提到的音乐。
但是,信号成功被巴尔坦星人接收到后,地球人(以一些大人为代表)不干了,要求消灭一切外星人,拒绝共处。这里其实是暗喻的老美,美国提出“维护世界和平”,但实际上年年发动战争,扰得世界各族人民不得安宁。影片发布于2001年,也就是911年,不说故意的吧,就是“巧合,天意”。巴尔塔行人暗指“外族人士”,大人们代表“本土白人”,后者决不允许前者与其共处,于是引发不断的战争。
反之,儿童则被寓意了希望,他们天真,有梦想,用原文说就是“大人们丢掉了梦想,只要追求现实,而孩子们不一样”。儿童们一开始也是大部分抵制巴尔坦行人,但后来经过了解,他们也认识了对方的可怜之处,主张和平共处。“小巴尔坦”们也是一样,他们在最后,选择了默默离开,去和自己的族人所毁灭的星球共存下去,并真切地希望“地球人能够带着梦想活下去”。在这一点上,儿童比大人们通透的多。
本片发布于2001年,联系那时的影界,以及大世界,人们都毫无意外的憧憬着新世纪的美好未来。然而,911的噩梦开始了,从此人们又陷入了现实的死循环中,不由得感叹“何时才能实现人类和平”。于是,仍存良心的圆谷公司(与现在的掐烂钱公司相比),将希望寄托在了孩子们上,新世纪的孩子上,希望他们能够引领人类走向和平,以及理想中的宇宙和平。
我也是一名新世纪的孩子,现在即将面临成年,重看这部电影,不由得一震,让我从迷茫的现实中清醒一段时间,至少是现在的笔者。“从古至今,由东向西,你的梦想,我的梦想,都是人类的梦想啊!”,希望你能够洗去沉浮,做一个像高斯奥特曼一样的清新的人,一个纯净的人!……
拍这部电影的目的,首先是为了高斯TV的宣传,毕竟平成三杰完结之后就只是重播了一遍迪迦,拍摄了几部剧场版和一些OA作品,现在需要思考新的奥特曼企划了,最终决定拍摄以爱和勇气为主题的蓝色的奥特曼:高斯。然后就需要预热一下,这部剧场版于2001年7月20日公映,高斯首播于7月7日,正好用来吸引人气。也算是探索新的宣传方式。其次就是01年是奥特曼诞生三十五年周年,就找到了参与《奥特Q》,《奥特曼》的饭岛敏宏,我们可以看到编剧和导演都是他,巴尔坦星人也是他命名的,来源于战火纷飞的巴尔干半岛,并且两个标志性的大钳子也是他加的,当然巴尔坦星人本身是由成田亨设计的(其实成田亨一直有意见,他说有智慧的外星人长个大钳子也没法进行复杂工作啊)。于是饭岛敏宏把巴尔坦星人有搬出来,作为剧场版奥特曼的主要对手。
剧情上,由于要体现高斯的主题,与TV对应,所以对手不能是穷凶极恶的来侵略地球的外星人,或者地球坏兽。但是肯定要有阻力来推动剧情发展。防卫军就回到了昭和时期的那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基本上都帮倒忙。该出现的时候没了,因为要将刻画戏份留给主角(TV中是EYES,这部电影中就是SRC)。其实我不太喜欢TV中的防卫军刻画,感觉就有一集开虎王坦克的那个哥们高光了一下,为了戏剧冲突太忽视合理性了,还有一集让那个土井垣开最不擅长的战机执行任务,最后他克服了自己的弱点,那个队长会做这种安排,战队又不是没有其他人了。
说到剧场版,用巴尔坦星人由于暴力毁灭了自己的星球,只能寻找新家园,这个例子来劝导孩子们是最合适的了。片中的SRC小队面对怪兽时打拳击,给巴尔坦星人放摇篮曲音乐虽然看起来挺离谱的,搞得和赛特队一样了,但是也是用这种方式呼唤温柔,最能给孩子们留下深刻印象,就后来的市场表现来看还行,至少高斯的收视率还行,虽然大环境下比盖亚又下降了一点。
其实和平这种题材很难处理,搞得不好就成为圣母了,明明对面使用暴力还要用爱解决问题,像55话“最后的测试”,外星人跑过来说要测试地球是不是危险,武藏还在呼吁不要用武力对付加莫兰Ⅱ。幸好高斯足够强,有资本解决。要是高斯本身是个实力一般的奥,又是另一番故事了。当然TV处理的还行,特别是有了不考虑实际情况,一直莽,改造个海兹王都不研究清楚,就装备了,很多时候也感觉问题不大。
进入新世纪,我看高斯的深刻印象就是CG变多了,诸多场景包括基地,飞机都是CG,很多场景反复使用,像是那上架防卫军飞机被打爆,我都不清楚看了多少遍了。虽然由于年代,CG感特别强,不像之后的作品那样丝滑。但是用了CG,奥特曼和飞机可以做出各种匪夷所思的动作,旋转和跳跃基本上不用考虑皮套演员的体力和能力,战斗的速度可以非常快,带了惊奇感。还有个有点就是省钱,基本上全是野外战斗也说明这一点,每次都说要进入市区了,但是城市战斗极少。
TV说了不少了,回到剧场版上面,我感觉片中最令我感到有趣的那场孩子们和防卫军抢夺辉石的戏,镜头压得比较低,以孩子的视角,配上欢快的音乐(好像是个名曲,但是音乐方面我一向是孤陋寡闻)。视线在孩子和士兵间反复穿梭。士兵们从骑着滑滑车的武藏头上蹦过时音效也比较卡通。士兵们身材高大,抓小孩反而不太方便,小孩子们在大人间穿梭,种种滑稽场面,很自然感受到孩子的单纯。最后乌龙球打到队长身上,音乐戛然而止。本片警示我们的大概就是小巴尔坦星人的话:大人们抛弃梦想,只顾追求现实,造成了我们星球的毁灭。最后少年武藏和高斯承诺,不放弃梦想,高斯离开地球。
剧场版还有一些和TV对应的地方,比如说辉石的由来,那个机器人克莱巴贡等,但是看完TV武藏亲生父亲的去世,EYES队的成立缘由之类的基本都没有用起来,我想是非常令人遗憾的了。此外我想最令人深刻就是诸多当年初代奥特曼的成员客串。
闲的没事,匆忙写就,文简事繁,图一乐。
尽管一直是作为子供向的奥特曼,但主角却常常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有时甚至是一个哲学性的旁观者。虽然不时也会以孩子为叙述主体(以杰克和艾斯为主的诸多昭和奥为多),但能以孩子为主角的奥特曼作品实属少见。
尽管理解受成本和孩子演技的限制,以童演为主演有一定风险,但我觉得能真正反映出孩子们诉求与感受的作品还是赢为孩子主演的作品。
而这部高斯奥特曼却大胆打破了这个限制,由此也在为TV造势的同时也使这部作品成为特摄作品中不可忽视的一部。
说实话,按照个人观点,我很不喜欢这个标题的译名——《日月第一击》。
尽管这听起来很酷炫,也很吸引人眼球,且更好的体现出高斯奥特曼的特点——但这同时也是问题所在。它只体现了高斯的特点,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第一次接触”这类质朴的标题,它意味着高斯与武藏之间的纽带就此开始,颇有种萌发的意味。
幼时初见这一幕就没震撼到了,身怀伟力的巨人就这么静静地躺着,像水晶一般令人怜惜。如今更是不得不感叹旧圆古的艺德初心,在那个好莱坞声光电横行的年代,用有限的经费做出精致的画面。
本片的内涵可深可浅,笔者自认无法驾驭反战,人与自然和谐等高深话题,彼岸与大家分享一二见解。
时隔多年再次回顾这部剧场版,触动我的当然很难再是奥特曼现身救场惊喜,也不是对军官“猪队友”咬牙切齿,反而是个似乎微不足道的一节。
这句话从小武藏口中冒出来真是如此的自然,浑然天成,但又是如此的亮眼与触动人心。见到奥特曼的武藏一心想与亲朋好友们分享这份喜悦,可惜无论是叫朋友还是叫爸爸,他们却都只往周围看。
好假,声音的大致方位人耳怎么会听不出来;可是转念一想,溢出屏幕的真实却扑面而来……
谁会在明知好友在远方时相信他在奥特曼的手中飞翔;谁会在知道自己孩子在外时,在奥特曼的帮助下实现小心愿?
“也许他们看不见吧。”整天要埋头忙于公务的巡警,家教颇严,忙于学业的女生应该不会想到有那么一天,只要抬头仰望天空就能见到飞翔的奥特曼。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部剧场版,我至今都有抬头望天的习惯,无论是晴空还是晚穹,谁知道你哪次抬头会不会看见奥特曼呢?
以及首尾呼应,贯穿全片甚至于之后TV的“真正的勇者”,我觉得正如开头小武藏那稚嫩又坚毅的表情,应该可以很好的诠释了。
“虽千万人,吾往矣”
在倍受质疑之后,仍能坚持自己的信念(说实话,如果是我,我怎么都会动摇地去稍微怀疑自己);但并不是无坚不摧,也有脆弱的一面:
但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将心比心,与巴尔坦星人的孩子交心。
“真正的勇者”并不非要流血牺牲,绝不放弃梦想的勇气,将心比心的勇气,悦纳他人的勇气,适应新事物的勇气,坚持初心的勇气,又或者仅仅是在大雨天里,眼见兄弟逃跑也坚持要看月全食而在外过夜的勇气。
拥有这些勇气也同样可以是“勇者”。
最后以巴尔坦星人的孩子来呼吁我觉得很有意思:
ps:这就是我目前对这部《高斯奥特曼 “第一次接触”》的一些回看时的浅见,以及有个彩蛋不知各位注意到没——
圆谷嘛,老致敬怪了。
这部剧场版解释了武藏和高斯之前相遇的故事,应该可以说是高斯奥特曼的前传!武藏拯救了受伤的cosmos,并且和高斯一起在天空飞翔,可是当他和别人提起这件事的时候,除了博士他们却没有人愿意相信他,甚至嘲笑他!最后cosmos为了拯救地球出现在了众人面前,高斯奥特曼确实是非常温柔的一部作品,就连巴尔坦都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过得开心才想要得到地球,武藏和cosmos约定要成为像高斯一样的真正的勇者,在tv的最后一集,他终于得到了高斯的认可,成为了真正的勇者,并且为保护怪兽和地球不断地努力着!
那一年暑假,我认识了一位朋友,他的名字是春野武藏-高斯奥特曼。65集TV加上三部剧场版,让我收获了许许多多的感动,以及深刻的认知、感悟与反思。在这之中我最钟爱的是《高斯奥特曼剧场版 日月第一击》 茫茫宇宙中高斯正在竭力阻止巴尔坦星人的“移民计划”,在激战中高斯失去了光坠落在丛林,被武藏救下。这是我喜欢的第一个理由,武藏很聪明;当巴尔坦星人公布计划时老师问我们能和宇宙人和平共处吗,武藏回答说能,确实是这样,艾斯奥特曼最后说过的话:热忱之心不可泯灭,体恤弱者,互相帮助,就算不同的国家的人们也能成为朋友……这体现了武藏的善良;SRC用童谣让巴尔坦睡着,看起来很傻,其实这是和怪兽和平共处的方法之一;最后高斯对武藏说的坚持自己的梦想也很有道理,而作为本作的反派的防卫军一直用武力解决问题,这也讽刺了当时青少年普遍暴力的现象。 所以我把这部剧场版看完了再看也不会腻,慈爱才是真正的强大,100分的话我会99分,那一分丢在巴尔坦的技能有点恶心,一排排的刀片啊(汗)
日月这个设定绝了
好温暖,虽然是儿童片但是却不低龄,道理的灌输也不生硬,同时,巴尔坦星人的塑造更加充实了,不过奥特曼cg真的很僵硬
思想刻画的很好,不是简单的超人与怪兽战斗,而是很有一个好的故事核心。外星人的“人性”表现很不错。可以当作一部标准的科幻片来看。虽然主角是个孩子,可以当作一部儿童片来看,但是对成年人来说,感觉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幼稚”的地方。
个人很喜欢,很好的儿童片,寓教于乐,故事比现在的简单粗暴模式化有趣多了,而且角色感情刻画得非常好,演员表演也比较自然。最喜欢奥特曼带着孩子飞翔的场景,盖亚里也有一集,很温馨很感动,仿佛回到童年时代那无忧无虑做梦的时光!cg技术的尝试运用为后来的奈克瑟斯空战奠定了基础。
巴————尔————坦————!
如果能够互相理解的话。
尼玛 第一个怪兽好像年兽。
第一次是十几年前和我妈一起租碟看的,之后又在老旧 VCD 上看了数十遍,这一次和女友一起看,还是一样的感动,《第一次接触》是一个完整的科幻故事,即便脱离了奥特曼的背景,也是一个难得的好故事。
曾经我也是那种期待过得到一块奥特曼亲手送出的宝石,并背着我去天空飞一圈,告诉我奥特曼是存在的,你是我选的继承人去拯救世界吧骚年,奥特曼不来假面骑士我也可以接受。但我一直没有等来。如今拿着手机玩着最新的漫威手游,上亿票房的电影主角我握在手里,带它刷副本升级升阶,游戏画面远比梦里的英雄真实,我现在也觉得梦是实现不了的。我依旧没有忘记曾经的期待,虽然我己经不期待我曾经期待的事到来,但我,永远不会忘记。奥特曼,假面骑士,蜘蛛侠,英雄。突然间我觉得人活着的意义就是这样,总有一些东西不愿意忘记。
我小时候TMD就这么喜欢奥特曼啊。每个都记忆犹新
满门忠烈巴尔坦!
浪漫的不只有《流浪地球》,还有重建丧失生机家园的巴尔坦星人。我们找寻新的星球生活究竟是移居还是侵略呢?新世代之前的奥特曼真好啊,总是裹藏着需要我们穷尽一生去相信和寻找的东西。也许那个时候的奥特曼们是多么地希望父母能陪着孩子们一起去看呀,将他们所代表着的温柔、善良、勇敢、希望以及对人类美好的愿景去说给孩子们听。这既是通过新生代对人类可拯救性的实验,也是自己浪漫和希望的残喘。
那个女老师太好看了吧!奥特曼带着武藏在天上飞那个场景记忆犹新 真的怀念小时候
“永不放弃梦想!”高斯和巴尔坦星人的打斗很精彩,特效特棒!巴尔坦星人的学区房问题,武藏爸爸的斯巴达式教育。SRC拳击方式打怪兽和强宝石这两段实在忒幼稚了……
时隔数十年后,巴尔坦之父饭岛敏宏先生再次执笔导演巴尔坦星人。相比较于当年的初代,这次的高斯与之后麦克斯巴尔坦星人的相关,都能看出饭岛敏宏先生温柔了许多,从更多其他方面去赋予巴尔坦星人不同的刻画,不知道有生之年还能否再看到饭岛敏宏先生负责巴尔坦星人的相关。制作方面是个缺点,高斯刚好卡在皮套和cg特效的交接点,cg突兀感较强,没有麦克斯时期的顺畅,是个可惜的地方。
#陪娃#
看的第一部奥特曼大电影,有喜欢有害怕的东西,当时也很想像武藏一样坐在奥特曼手里吗飞行,当时也没有电影的概念,只是感觉这个奥特曼时间好长,这是我的青春。
好家伙 是巴尔坦星人太弱了 还是高斯本体太强了 月神形态打得有来有回
主题曲到现在也忘不了。
只要是为了高斯TV预热,但是故事非常像话。很完整,有深意,并且契合TV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