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名字《瑞典女王》点明主角身份:国王。我认为以国王为主角的电影应该有三种版本的故事。第一种是这个国王如何成为国王的,是关于登基或者复仇的故事(中国皇子,哈姆雷特)。第二种是国王在位时通过战争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这是关于民族英雄的故事(丘吉尔)。第三种是国王的爱情故事。(埃及艳后,瑞典女王)
因为国王电影本身是根据历史来进行创作的,因此在观看电影的角度方面天然具有一个视角:电影里的故事被包含在哪个历史片段中。因此以下内容也是基于该视角而来。
电影开局的背景里三十年战争是欧洲第一次全面战争。这个战争也是一场宗教战争。战争双方是以瑞典法国为首的新教国家对抗以哈布斯堡王朝为首的天主教国家。主要战争发生在德国,导致了德国地区一半的男性都死了。不过他们不是在前线战死的,而是城市沦陷后被很多雇佣军发泄所杀。
欧洲的三十年战争本质是由于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衰弱所引起的整片欧洲的分裂。其性质相当于中国的周朝由于衰弱而带来的战国崛起。周天子就是天主教廷,诸侯国就是宗教革命里崛起的那些新教。不过不一样的是周天子太弱了,所以诸侯之间相互攻伐,只是表面任尊周为共主。神圣罗马帝国还没那么弱,所以那些新教国家都是团结起来直接正面对抗神圣罗马帝国。最后是以瑞典法国为首的新教国家取得了胜利。
在三十年战争里的瑞典和法国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而瑞典最伟大的两位君主,一位是被称为瑞典雄狮的古斯塔夫大帝,在电影开头刚出现就死了。
当时由古斯塔夫大帝统治的瑞典是第一个采用征兵制的国家。之前欧洲打仗都是用的雇佣兵。雇佣兵的人数不好管理,都是他们说多少就多少。而且当时的雇佣兵已经失去了以前的骑士团精神,前面说的德国地区一半男性被杀有很多不是战死,而是沦陷后被雇佣兵所杀。所以古斯塔夫大帝采用了征兵制,一个是可以进行更好的管理,不至于连个人数都不知道,还有一个是征兵相比于雇佣兵更加训练有素。关于征兵在电影里瑞典女王和大臣争议是否要签到和约时,女王让一个百姓发言,那个百姓就是被征的其中一个兵。
瑞典第二位最伟大的君王就是瑞典女王,电影主角。她和古斯塔夫大帝还是父女关系。电影原名是《Queen Christina》但瑞典女王在瑞典人的称呼里不是女王,不是Queen,她就是国王。瑞典女王是一个像埃及艳后,武则天那样的传奇女子,她在古斯塔夫大帝死时才六岁,就继位了,到十八岁当政。当时瑞典和法国在三十年战争中取得胜利,就像电影里展现的那样,那些大臣都想乘胜追击。二十多岁的克里斯蒂娜顶住了所有压力,和法国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欧洲由中世纪进入近代史的标志。我们今天所说的民族国家的概念就是由它而来。二十世纪南美洲,亚洲,非洲那些民族国家纷纷独立,而欧洲的民族国家形成于十七世纪,那时在中国刚刚清兵入关。还是拿周朝举例,《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就相当于周天子(教廷)承认那些诸侯国(欧洲各国)不再是周朝属国,而是一个个和周国平等的国家。诸侯国(欧洲各国)不再受周天子(教廷)统治。当然教廷是坚决认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一份渎神的和约,不过没什么用,因为大家已经以平等国家相处,有了正式的外交规范了。
有意思的是虽然瑞典是在克里斯蒂娜带领下来到巅峰,还在三十年战争中打败了天主教联盟,但在克里斯蒂娜让位给她表哥后,自己又信了天主教。所以后来她表哥死了克里斯蒂娜想重新当上瑞典国王,但因天主教徒身份被阻止了。嗯,虽然西班牙也是天主教国家,不过克里斯蒂娜改信天主教和那个西班牙使臣没什么关系。或者说,克里斯蒂娜和那个西班牙使臣本来就没什么关系。
A posteriori, it is plumb conceivable why Garbo proactively facilitated a biopic of Queen Christina of Sweden (1626- 1689) at the peak of her games, not just because of her parentage, our Swedish goddess must have been profoundly attracted by the similarity between them in a more personal way, the uncanny life paths both chose, Queen Christina abdicated her throne and converted to Roman Catholicism in 1654, whereas Garbo, bowed out from the screen once and for all in 1941 at the age of 35, both unmarried and childless, no to mention their alleged queer proclivity.
Raised as a boy as an heir of the throne, Christina becomes the Queen at the age of mere 6 when her father lays down his life in the Thirty Years’ War, her pacific attitude takes shape during the drawn-out warfare, and an adult Christina yearns for some sort of freedom unshackled by her monarchical duties and patriotic notions. During a secret outing under the disguise of a young man, Christina bumps into a Spanish envoy Antonio (Gilbert), who is on his way to meet the Queen in the capital, and after a jocose gender-revealing episode apropos of sharing a bed in a snowbound inn, they are smitten with each other, but Christina withholds her real identity, only to Antonio’s chagrin when they meet again formally, he is tasked with a marriage proposal from the King of Spain, but Christina reassures him that she only loves him and declines the proposal.
Impelled by her excitable and xenophobic subjects, who are whipped up by the envious Count Magnus Gabriel de la Gardie (Keith) and demand a pure-blood heir from their queen and Antonio should be expelled from Sweden immediately, Christina has a cardinal decision to make, a choice between her birthright responsibilities and her own free will. but what awaits her is a so-near-and-yet-so-far scenario due to a sorry quirk of fate and bad swordsmanship.
Here, under the ever-spectacular guidance of Rouben Mamoulian, Garbo makes the most of her epicene carriage to redefine what femininity entails: sharing a pre-Code mouth-on-mouth kiss with Christina’s favorite countess Ebba Sparre (Young), washing her face with a fistful of snow to embrace a new day, toying with fresh grapes and intoxicatingly memorizing everything in the room she has been sharing with Antonio; and when her duty calls, she is a gallant sovereign who can placate her people with words only, and in the climatic abdication scene, she augustly twins steely resolution with a thin but delectable air of reluctance.
John Gilbert, a silent-era matinee idol in his penultimate picture, who failed to sail through the transition to the sound cinema, and would die prematurely at the age of 38 three years later when his health is devastated by chronic alcoholism. In his fourth collaboration with Garbo, to whom he also stroke a romantic relationship before, Gilbert remains game and spry, but has no will to countervail Garbo’s towering pizzazz and charm. Only Lewis Stone, as the loyal statesman Axel Oxenstierna, manages to eke out a sustaining presence of great gravitas and gutted despondency on the side lines.
Mamoulian’s direction is meticulous but never unwieldy, his frictionless camera movement effectually counterbalances the film’s lofty setting, and the masterful soft focus on Garbo’s immaculate visage alone can leave QUEEN CHRISTINA enshrined as the ne plus ultra in her filmography, not to mention it is also such an emotional paean about pursuing what one’s heart desires, a freedom that few are lucky enough to own, shored up by its star’s unbowed strength and volition.
referential entries: Ernst Lubitsch’s NINOTCHKA (1939, 7.3/10); Mamoulian’s DR. JEKYLL AND MR. HYDE (1931, 8.0/10)
1.为了美。这个不必多言。
2.为了点出主题。唯有伯爵死了,才能向观众明确地证明女王的出海,不仅仅为了男欢女爱,而是一种更崇高的理想——摆脱命运的束缚,热爱自由和体验生命。
所以,大家不用吐槽大使之死,把目光放到爱情以外的地方吧,这个片子是有点深度的。尤其是嘉宝的表演,有几段是真的好,像是一种来自灵魂的渴求,呐喊着——"做真正的人,比做符号更可贵"。她塑造了一个特别的国王形象,睿智下有纠结和疑惑,责任下有欲望和冲动,这个形象充满了生命力。
在结尾,国王以坚定的决定诠释自己的意志——抛弃王冠,去大千世界当一回真正的人。西班牙人的死就是为这一景而服务的。
电影名字《瑞典女王》点明主角身份:国王。我认为以国王为主角的电影应该有三种版本的故事。第一种是这个国王如何成为国王的,是关于登基或者复仇的故事(中国皇子,哈姆雷特)。第二种是国王在位时通过战争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这是关于民族英雄的故事(丘吉尔)。第三种是国王的爱情故事。(埃及艳后,瑞典女王)
因为国王电影本身是根据历史来进行创作的,因此在观看电影的角度方面天然具有一个视角:电影里的故事被包含在哪个历史片段中。因此以下内容也是基于该视角而来。
电影开局的背景里三十年战争是欧洲第一次全面战争。这个战争也是一场宗教战争。战争双方是以瑞典法国为首的新教国家对抗以哈布斯堡王朝为首的天主教国家。主要战争发生在德国,导致了德国地区一半的男性都死了。不过他们不是在前线战死的,而是城市沦陷后被很多雇佣军发泄所杀。
欧洲的三十年战争本质是由于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衰弱所引起的整片欧洲的分裂。其性质相当于中国的周朝由于衰弱而带来的战国崛起。周天子就是天主教廷,诸侯国就是宗教革命里崛起的那些新教。不过不一样的是周天子太弱了,所以诸侯之间相互攻伐,只是表面任尊周为共主。神圣罗马帝国还没那么弱,所以那些新教国家都是团结起来直接正面对抗神圣罗马帝国。最后是以瑞典法国为首的新教国家取得了胜利。
在三十年战争里的瑞典和法国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而瑞典最伟大的两位君主,一位是被称为瑞典雄狮的古斯塔夫大帝,在电影开头刚出现就死了。
当时由古斯塔夫大帝统治的瑞典是第一个采用征兵制的国家。之前欧洲打仗都是用的雇佣兵。雇佣兵的人数不好管理,都是他们说多少就多少。而且当时的雇佣兵已经失去了以前的骑士团精神,前面说的德国地区一半男性被杀有很多不是战死,而是沦陷后被雇佣兵所杀。所以古斯塔夫大帝采用了征兵制,一个是可以进行更好的管理,不至于连个人数都不知道,还有一个是征兵相比于雇佣兵更加训练有素。关于征兵在电影里瑞典女王和大臣争议是否要签到和约时,女王让一个百姓发言,那个百姓就是被征的其中一个兵。
瑞典第二位最伟大的君王就是瑞典女王,电影主角。她和古斯塔夫大帝还是父女关系。电影原名是《Queen Christina》但瑞典女王在瑞典人的称呼里不是女王,不是Queen,她就是国王。瑞典女王是一个像埃及艳后,武则天那样的传奇女子,她在古斯塔夫大帝死时才六岁,就继位了,到十八岁当政。当时瑞典和法国在三十年战争中取得胜利,就像电影里展现的那样,那些大臣都想乘胜追击。二十多岁的克里斯蒂娜顶住了所有压力,和法国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欧洲由中世纪进入近代史的标志。我们今天所说的民族国家的概念就是由它而来。二十世纪南美洲,亚洲,非洲那些民族国家纷纷独立,而欧洲的民族国家形成于十七世纪,那时在中国刚刚清兵入关。还是拿周朝举例,《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就相当于周天子(教廷)承认那些诸侯国(欧洲各国)不再是周朝属国,而是一个个和周国平等的国家。诸侯国(欧洲各国)不再受周天子(教廷)统治。当然教廷是坚决认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一份渎神的和约,不过没什么用,因为大家已经以平等国家相处,有了正式的外交规范了。
有意思的是虽然瑞典是在克里斯蒂娜带领下来到巅峰,还在三十年战争中打败了天主教联盟,但在克里斯蒂娜让位给她表哥后,自己又信了天主教。所以后来她表哥死了克里斯蒂娜想重新当上瑞典国王,但因天主教徒身份被阻止了。嗯,虽然西班牙也是天主教国家,不过克里斯蒂娜改信天主教和那个西班牙使臣没什么关系。或者说,克里斯蒂娜和那个西班牙使臣本来就没什么关系。
瑞典瓦萨王朝(1521-1654)末代国王克里斯蒂娜·奥古斯塔(1626-1689在世、1632-1654在位)在“北方雄狮”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1594-1632在世、1611-1632在位)于1632年11月的吕岑会战(属“三十年战争”第三阶段,瑞典国王率领瑞典与新教诸侯联军与华伦斯坦率领的神圣罗马帝国军队的战役)中阵亡后,他6岁的女儿克里斯蒂娜继承了王位,由总理大臣阿克塞尔·奥克森谢纳辅佐,1650年在她18岁时加冕亲政,纵使朝臣经常谏言她与战功卓著的姑表哥卡尔亲王联姻并履行诞下继承人的职责,但她认为婚姻决不可能与爱情共存,坚决不肯结婚;她于1654年6月5日退位,并禅位予卡尔,称卡尔十世·古斯塔夫(普法尔茨王朝国王 1654-1660在位);退位后她旅行于欧洲多地,大部分时间定居于罗马;1689年病逝,安葬于圣彼得大教堂教宗墓室(目前仅有三位女性享此殊荣);1702年,教宗克雷芒十一世下令为克里斯蒂娜立碑纪念(图9),以表彰她皈依天主教,也感激她为罗马文化的诸多贡献。至今,意大利人还是把她生活在罗马的时代称为“克里斯蒂娜的十七世纪”。
除了她谁还能演?!
片子拍得没啥特别之处,看的完全是嘉宝的个人魅力,太合适这个角色了(比茶花女还完美),本身便是女王气质啊,而那句“我将孤独终老” 竟也戏谑的印证了嘉宝自己的人生,影片最后与情人告别使人潸然泪下,迎风出航却也不失豪迈自在
年青时的嘉宝有着一副温柔、秀美的面容,她的面庞和济慈在诗的幻象中看到的一模一样:迷人、娴静
“雪就像一片宽广的海,一个人也许可以走出来,也许会迷失,最后忘掉这个世界,忘掉他自己。”故事前面很能让人入戏,后面就萎了,但在那个年代这样的中性扮相已经很超前意识,嘉宝表演经典,方额广颐,皇族风范,充满古典美德脸部线条使得那个年代朗诵式的念白从她嘴里念出来很自然不做作。心水~
小时候电视上看的,感觉最后她伏在他身上恸哭的镜头,一直跟随了记忆很多年
1933年约翰.吉尔伯特已经被有声片淘汰,此时的嘉宝坚持要求制片方让吉尔伯特当<瑞典女王>的男主角,2011年,相同的戏码在<艺术家>的剧情中出现.但是与<艺术家>不同的是,<瑞典女王>并没有拯救吉尔伯特的事业.他因酗酒过度而早早陨落.可以这样说,吉尔伯特的逝世间接导致了嘉宝以单身终生的宿命!
传说中的“零表情”结尾,一人气场撑起整个故事甚至从根本上改变影片质量的的前无古人、目前还是后无来者的典范
没啥好说的,超级经典的老片,迷一样美丽的嘉宝留下来的最美丽的形象。。。连女人也会为她疯狂和尖叫。。。
在我的眼中,此后(特别是80年代后)的那些浮华空洞的女王爱情戏没有一部达到这样的水准。能够和女王最后伫立船头特写相提并论的,我看也只有卡比利亚之夜最后的微笑。构图造型非常精心,人物塑造也很成功。虽然这是理想主义的浪漫梦幻。似乎不怎么看的出来当时好莱坞积累剪辑的模样,镜头转换和景别变化都相当流畅。那个柔光镜打的呀。。。
影史经典一刻:“什么都别想”。她失去了国家,她失去了爱人,她“将独身死去”。PS:多年以后,贝尔托鲁奇的“梦想家”向这部影片致敬,Eva Green模仿了Greta Garbo抚摸房间柜子的镜头。
格蕾丝·凯利是女性进化的终极样本。奥黛丽赫本则是天使下凡。而嘉宝分明就是天神。哦,我的女王!我的神!
Media Resources Center的DVD。人物塑造的分寸感把握得极好——剧情既没有陷入宫斗阴谋的泥潭、也没有堕入苦情窠臼,典范的“没有表情”——容纳了一切未曾说出却可在观者心中延展的思绪。
历史上的克里斯蒂娜女王退位原因是改信罗马天主教,电影里改为和法国大使的为爱私奔。仅仅表现出她好学爱民,放大了女性和国家责任的冲突,却降低了她本人的政治、文学、神学才华。其实后半生四返罗马,二度退位也很值得一写,这个安东尼奥原型是不是红衣主教阿佐利诺呢?
林青霞,哪儿有~~ 故事有点不咸不淡,然而嘉宝绝对是女王,比“The Girl King-2015”好。
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剧情比较单薄,就是一个女王面对江山还是男人之间做出的抉择——退位、私奔——然而私奔对象决斗被杀了。但是优点是:嘉宝很帅、这部片子也没有像同时代的一些电影那么冗长,整体氛围把握得还算是不错。
那个年代的片子,从剧本来说,Bug实在是太多了,当然我们不能以现在的一夜情后遗症+爱德华八世退位来阐释这个片子的内容走向。在豆瓣能上8分+是因为大家为了标榜自己的品位,可以说泰勒好莱坞感太强、鲍曼像个木头美人、赫本永远端着。因为嘉宝足够历史久远和相比较小众,她未婚夫吉尔伯特完全没有说服女王成为赵敏的说服力,嘉宝在这个片子里太自私了,如果她不是非要让她未婚夫而是奥利弗来演……我相信是有足够说服力的。最后一个镜头零表演?我觉得嘉宝真是是被电影人捧得太高了,虽然我也认同罗兰巴特对嘉宝的脸的评价:嘉宝给人一种人类生灵的柏拉图式意念,是不是人类进化的终极我觉得这是仁者见仁的事,看过好几部嘉宝的片子,总觉得她比赫本还要放不开……也许是她绝世容颜和绝世独立的性格以及她的同性恋传闻为后来的文艺青年们提供了YY滋养地
挺一般的故事,却被嘉宝的个人魅力生生抬高了几个层次,据说本片当年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还有那无数人慕名而来的最后一分钟的表演自不必多说。以及,葛丽泰·嘉宝的美貌真是放在哪个时代都不会过时啊。
这部影片告诉大家,做名女人难,做名女人的男人更难。在三十年代的好莱坞,头号女神竟然演了一部爱情悲剧,为了恋人放弃王位,最后恋人却死了。嘉宝真美,她出现的时候光一定是柔和明亮的。
嘉宝演的冰雪之国的女王,喜男装,好骑射,不愿结婚,憧憬着自由,因为对一个西班牙使臣的缱绻,退去王冠的桎梏,载着被杀的使臣的尸首,到那产葡萄的国土去了。阿佳妮的玛戈王后,满裙血迹,伸出手轻轻摸割下来的爱人的头颅,手指触及他冰凉的脸。嘉宝和阿佳妮,我爱的两个伟大女演员。眠去
其实故事是很老套的,但成为殿堂级的理由只因为嘉宝那张毫无表情却表达千万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