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长大后才知道原来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恐慌
初中时候我写过一篇日记,描述了我一天的日常生活,结尾是上帝与手下的对话,大致上是说我们设计这个世界观察冉某的生活真挺有意思的。作为一个随处可见的故作深沉的初中生,我还在最后加了很装逼的话例如“我们都是上帝的羔羊”啥的。我记得当时的语文老师很好,看了我这篇日记也没说什么,其实当时我已经病态到了认定她看过之后一准会把我敲晕然后带到上帝那汇报:“老板,这家伙已经看穿了。”想想那时的我的确符合妄想症的所有特征。
现在分析一下,也许那时正是因为我的自我意识太强烈,而生活过于模式化,接触新鲜事物太少,与社会脱节,因此无法产生融入感,以至于想入非非走火入魔。不过这些都是那个时代正常初中生的通病,为啥别的娃虽然也是一副被作业压得蔫不拉即的鸟样但其心灵却如此单纯如此阳光如此灿烂呢?不由得令我怀疑---莫非我有人格缺陷?我是无法接受的如此可怕的事实的,于是我只能用“他们其实都这样想,只是憋着不说”来安慰自己。
后来看了《楚门的世界》,我热泪盈眶。这不就是我那篇日记的现实版么!再后来我发现藤子不二雄和手冢治虫都有若干个短篇说的是同样的主题,于是我湿了,我爽了,我腰不酸了,我腿不疼了,我上楼也有劲了!因为既然这么多人都为这个想法辗转反侧过,那它最多最多被划分为“青少年成长阶段中的一个常见心理误区”而不是“晚期偏执型妄想症的常见症状(备注:想吃点啥就吃点啥吧)”。就像另一种奇异感觉“既视感”一样,这种20%妄想+10%偏执+40%不真实+30%不信任的感觉也应该有个心理学名词才对,但我一直没找到。藤子不二雄的短篇里确实给这种感觉起了个名字,港版书翻译的是“疏离感”,我认为这个词只有七八分准确。
话说回来,那个语文老师也许真的是上帝的手下。因为当时我想如果她把我敲晕那就证明我想的是正确的,那么她也可能在想:这家伙现在肯定在想我如果把他敲晕就证明他想的是正确的,所以我偏不把他敲晕。于是我想:她知道如果把我敲晕就会证明我是正确的所以才不把我敲晕,所以正是不把我敲晕才证明她心里有鬼所以我是正确的...其实这就像玩剪刀石头布之前一人说“我要出锤”于是两人开始浪费脑细胞到最后两人都想晕了发现还不如蒙着出一样,一条无穷无尽的猜疑链,没意义没结果。
所以说呢,事实上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仍然不敢肯定这个世界是否就像我所看到的那样。
2 )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楚门是个普通人,普通得就像生活在我们身边。他有许多的欲望,又很容易满足。因此,他有时欣喜若狂,有时如丧考妣,大多的时候则彷徨郁闷,不知所措。这时,天才的导演又有了用武之地,他不断地制造新的刺激,使他的长剧变得波澜起伏,吊人胃口。他在楚门快乐的时候便给他制造些麻烦,在其沮丧的时候,则不失时机地给其开启一线生机。他让金发女郎如言情小说般突然出现在楚门的视线中,开启他爱欲的阀门,又让她突然离去,使其心灵坠入无底的深渊;他让楚门从未谋面的“已故父亲”突然现身,夸张滑稽的相认场面令其热泪盈眶,同时也赚取了电视观众的热泪;他又让楚门的知心朋友在其情绪恶劣的时候去关怀他、开导他,令其感受到这“荒漠中的甘泉”而重生信心,虽然那位朋友只是一个演员,而且正背着大段台词……
很佩服电影中那位才华横溢、不可一世的天才导演,他让人想到了上帝,同时看到那个软弱、疲惫、徨惑的楚门被一次次的虚伪所玩弄,还是对生活和前途充满了乐观时,我的内心就一阵阵地酸楚,我不忍面对——不忍面对一个真实的“我们”!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哲人如此感叹,但人生舞台上的演员——我们,是不是时刻都有一种演戏的自觉呢?还是在上帝的欺瞒和安排下,忘我地做着无意义的事呢?快乐,不足以使我们热爱这个世界;挫折,不足以使我们抛弃这个世界。上帝就像那个天才的导演一样,掌握着很好的度,他知道该在何时给我们当头一棒,何时又给我们烧起暖暖的火炉,他使我们在痛苦中保持希望,在希望中忍受痛苦,因为痛苦制造着剧情的波澜,也制造着收视率,希望则是赏给我们的出场费,使我们不至于中途罢演。
电影的末尾,楚门是觉悟了的,他对着摄影机,真的向“上帝”罢演了。天才的导演恐慌了,他将失去观众,他竭力挽留楚门,告诉他离开了导演控制的世界是很危险的,但楚门还是走出了那扇门,走向那个黑漆漆的未知世界,他说不管那个世界中等待他的是什么,他都不在乎。佛家有“顿悟”一说,并说人的本性自足圆满,是人世的尘埃覆盖了它,使它迷失。看来楚门是顿悟了,他要找回那个失去的自我,那个自足圆满、自由自在的本性。
3 ) 如果虚伪,别让我知道。
如果再也见不到你,祝你早安午安晚安。于是Truman走出那扇门迎接所谓的真实世界。
看到豆瓣很多人都担心,我是不是也活在这样的世界,没有隐私,你的朋友亲人爱人你的一切社交圈,走的都是剧本。我倒没有这么高尚人格才会担心的无聊问题,我只想说,如果都是假的,千万别出来一个充满同情心的好心人告诉我真相。被人无死角的观赏,我不知道,乐得自在。我可以很开心的每天道早安午安晚安,也可以撞见活死人,一场噩梦,生活依旧。
人活一份自尊,我很愿意活的无知。倘若Truman贫民窟出身,真的会有人愿意关注看他的生活几十年么,说白了,没人会在意底层人的忧愁,在意的都成了圣人伟人,也没多少人想对高于自己数个阶级的富豪持续关注,看久了自己也没他有钱,Truman这种平常百姓真是太合大众口味了,家长里短说三道四。不得不说背后的导演眼光足够独到狠辣,与现在不负责的媒体没有什么不同。
要么活的无知,要么就活出阶级。世界,到哪里都虚伪,只是不要否认,真的就会有那些可爱善良的好心人,救你或者毁掉你。
4 ) 我们的世界和楚门的世界
很多人第一次看了《楚门的世界》后,
都会震得半天无语。
继而,幻想我们是不是也生活在一个巨大的剧场里。
很多观众在看你生活的直播。
事实是。
楚门的世界它只是个电影。
我们,很多人和楚门的区别在于。
楚门不想表演,
他恰恰是个演员,有很多观众在看他表演。
当他发现他活在一个节目里,
他想做的是努力摆脱表演,
活真正的自己。
而,我们,很多人。
恰恰不是演员,
也没那么多观众在看,
却每天都在表演。
也许一个观众也没有,
表演也停不下来。
于是就活在了表演里。
5 ) 如果我再也见不到你,祝你早安、午安、晚安。
楚门,true man。
观众以为他们在看一场真人秀,可那个楚门是真正的自己吗?
他从出生开始就是一个牵线木偶,那个不可一世的天才导演,以上帝的姿态,为他创造了一个虚假的世界,完美的虚假。但是当那个封闭的所谓的世外桃源的真相被楚门洞悉,控制木偶的线,断了。他选择了抗争,选择了新的人生,选择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就算生命的轨迹被安排,就算生存在无数摄影仪的夹缝中,就算一切都是假的,包括亲情,友情,爱情;正如楚门所说,你不可能在我的脑中装摄影仪。在这个科技和媒体的触角无法到达的地方,蕴藏着可以冲破一切束缚和阻碍的力量。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部电影是一则荒诞无稽的人生寓言,是一部发人深省的黑色喜剧。楚门是生活在完美世界里的笼中鸟。而是事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有楚门的影子,我们想去追求属于我们自己的生活,想到梦中的“裴济”去,但现实总是有太多的阻碍,我们被迫选择无奈的退缩。
就像向往飞翔的鸟儿,被折断了羽翼。
是继续毫无意义的安逸生活,还是鼓起勇气,挑战人生?
是把残酷的现实当作借口,还是把它踩在脚下?
是甘心被人摆布,还是活出自己?
对于这一切,我们还有选择的权利。
别人永远无法监视和控制我们的思想,正是这种思想决定着人生的方向。要想活出精彩,活出意义,就要有去自己开辟人生的勇气和力量,不做任何人的附庸,活出自己。
而除了现实的压力,有些时候是我们自己的思想在阻拦自己,比如软弱,比如畏惧,比如害怕吃苦。
楚门在找到那个封闭世界的出口时,他就站在了选择的十字路口:
向左,是没有自由却安逸无比的生活,继续饰演楚门,
向右,是未知、黑暗却令人向往的世界,可以做自己的世界。
在这个时候,基斯督所创造的阻碍已经不存在了,唯一可以阻碍楚门的就是他自己的思想,而基斯督也试图去利用这一点,他劝诫楚门外面的世界同样充满欺诈和虚伪。楚门还是胜利了,他转身,迈向那道漆黑的门,从虚假通向真实。去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
“如果我再也见不到你,祝你早安、午安、晚安。”
他说了无数遍的台词,在这一刻,承载了多少的悲哀和欣喜。
观众在欣赏这场所谓的真人秀时,有把楚门当作一个true man吗?楚门就像动物园里被围观的猴子,人们表面上喜欢他,内心却没有给予他应有的尊重。他只是一个玩物而已。但是当他站在门口,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当他逃离那个世界,所有人为他激动和喝彩。 也许只有在这个时刻,他们才把他当作一个真正的人。
这种发自心底的尊重与认同源于他选择了自己想要的生活,选择活出真正的自己。
做真正的自己,或许一切都会变得未知,但是我们还是愿意活在这种未知里,因为至少它是真实的。正是不可预知、不可名状的前路让人生有了意义和美丽。
6 ) 给自己的世界开扇窗
我们用怎样的方法来了解、认识周围的世界?自己所生活的世界与其他人的世界是一样的吗?电影《楚门的世界》(The Trueman Show)给人们构造了这样一个概念:一个人的看似十分开放,正常,无所拘束的世界,实际上也有可能是大大被局限以后的.这种局限可能会令人吃惊,但是在你识破它之前,却几乎觉察不到.
主人公Trueman从一出生起就被安置在这样一种"局限"之中.在电影中,他的生活中的所有事物都被用作舞台的布景:住所,办公室,朋友,甚至是他的妻子和他头顶上的天空!早上,洗漱的镜子前的一系列动作构成了Trueman的第一张Show;出门的招呼,朋友的客套,报亭中的细节,都毫无例外的重复着.这样几个简单的镜头,在Trueman的朋友的眼里,是一种表演,做作;在这个肥皂剧的导演的眼里,是一种真真假假的混杂;在肥皂剧的观众眼里,却很有可能是无一例外的真实.但是,在Trueman自己眼里是什么样子呢?在我们--电影观众的眼里,又是什么样子呢?
这也就是在说,你的世界有没有像Trueman一样被束缚?这里面包含了两方面的因素.其一,是观看电影的技巧.电影为提示观众这个世界的非真实性,故意设置了许多的细节.如摄影棚顶上掉下来一件奇怪的东西,被说成是直升飞机的故障.事实上我们在电影中没有看到飞机的任何踪影;"海滨日落"被描绘得美妙绝伦,从未踏出西海文的小城半步的Trueman甚至也玩弄起地球仪,准备去菲济去远行等等.如果观看者注意到电影导演故意设置的这些细节,他会很快将"自己的世界"与"Trueman的世界"划分开(因为一般情况下,观看者总是随着主人公的视角而动的).其二,便是因人而异的思维世界,也就是说,将自己的角色与人切换,换位思考的能力.会不会有这样的人,及时没有导演的上述暗示,也会迅速地将这种局限打破,意识到:Trueman的世界不是我眼中的世界,我应该以自己的眼光去看电影中的每一个人物而不是Trueman的.可惜的是,我从一开始就被电影中的圈套所"俘虏"了,成了现实中的Trueman(在整个电影的前半部,我都以为这个电影是反映人与人之间猜疑之类主题的,在Trueman触摸到"天空"的一瞬间,我才知道Trueman原来受到如此大的局限!)
当然,电影中的情节是虚构的,但类似的情节--一个人的半生的一切都在另一个人的控制之下,在现实世界中大概也不会发生.但是,不能否认的是,类似的例子在思想领域存在的普遍性.由于思想观念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又受其主观因素的制约,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一旦一个人的思想被某一观念或某一类的观念所主宰(就像那个刚出生的婴儿被一个蛮横的导演盯上一样),他周围的一切便被刻上了这种观念的印记(演员在Trueman的眼里成了家人,朋友,同事等等),从而构建出一个完整的世界,一个Trueman的世界,难以冲破.在思想领域里,这些被称为禁锢.
我又想到另外一个问题,如果电影在前半部分嘎然而止,也就是说,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并没有被揭开,那么在电影观看者的眼里,是否会产生两种相反的观点,甚至引发争论?在电影《美丽心灵》中,纳什的主观意象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世界,造成他挥之不去的思想阴影,而这点好像并没有被导演明确说明,或者
说,不像《楚门的世界》这样明确的揭示,导致很多观看者认为,查尔斯等人都是存在的,还不停询问他们最后的下落.
相同的世界,对立的答案.这就是真实的世界.
愿每个人都为自己的世界开扇窗.
7 ) 西蒙妮 vs 楚门的世界
在好不容易的一个休假的下午,看完了西蒙妮(S1m0ne )。之后,我就不由自主地把这两个片子做了一个小小比较,而其时,我还不知道任何西蒙妮(S1m0ne )的任何背景资料。呵呵,今天上dvd完全手册一查才发现,《西蒙妮》的导演兼编剧和《楚门的世界》(the truman show)编剧其实是同一人,安德鲁·尼科。
这两部片子的区别在于,楚门里却只有一个人被欺骗,所有的人都知道真相,而在西蒙妮里,只有一个人了解真相,所有的人都被欺骗了。好象后者的气势更大一些,毕竟骗一个人是可能的,骗全世界是困难的,不过阿尔帕西诺在西蒙妮里说了,骗十万人比骗一个人容易得多,嘿嘿,maybe it's ture。两者最大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在寻找一个真实与虚假的界限。
楚门和西蒙还有一个想象的地方在于,楚门里的金凯利一改往日无厘头的作风,变得稍微正经起来,而西蒙里,阿尔帕西诺更是一改往日的酷样,头发蓬乱,一副落破状,两者都让我根本不敢认。
在大学时候看楚门的时候,用的是15寸的破电脑,却给了我深深的震撼,关于人关于世界,甚至怀疑自己的世界是不是也这样被另外一个虚拟的空间所包围着,那种落寞是心底深处的。
而看西蒙妮的时候,只觉得是轻喜剧,很新奇于其中帕西诺的新形象,故事情节觉得有些拖沓,毕竟这些年来,我们一直为这样的故事所包围,比如骇客帝国等等。不过看完以后,也担心,自己最爱的影星是不是也是这样泡制出来的?呵呵,潘多拉的盒子一旦被打开,我们都得面对真实与虚假的考验。
in any case ,这两个片子都是很好的片子,值得推荐。
就算是已经完全知道剧情走向也还是被震撼被感动。就算你能摄影我的一切也无法在我脑内安装摄影机。
原来植入广告那都是人家美国人玩剩下的玩意儿……
Good morning, and in case I don't see ya,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and good night!
不止一次的怀疑所有人都在演戏,而我却蒙在鼓里
当你望着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回望你。楚门之外的世界,又会有怎么样的窥探?最怕的是,我们永远无法求证自己身处在哪个世界。
他用别人的相片拼凑出她的样子, 在这个虚假的,冷漠无情的世界里只有这份思念是唯一的真实
打开这道门,即便现实再最肮脏也请让我自己感受!关掉你的镜头,即使现实再无奈你也必须自己体验!
那个导演好恶心,那群观众更恶心,反乌托邦就是要反这班偷窥成狂的上帝。自由的意志是不能任人摆布的,如果我是楚门,但愿你永远不要让我发现真相,不然我将诅咒你们所有人——FUCK OFF, SCREW YOU ALL!
这是一部每个中国人和每名中国同志都应该看的电影,我们就是无数的楚门,生活在这个时代。我们的命运被操控在他人手中,大多数人还并没有发现,更多的人发现了也无力挣脱。心灵的顿悟是人生的必修课,你不去选择它,它就会左右你。“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换句话说,他的生活就是真实的生活,如果什么也没出现什么也没发现。再换句话说,所有的配角被迫清醒地站在这个虚拟的边缘,吃喝拉撒24小时待命,意识到此刻的高潮被以亿计算的人类消费着,除此之外生活的区别只是没有摄像头对着,不用去区分真或假。精神病和真实一线之隔。坚持到底你就赢了。
“如果再也不能见到你,祝你早安,午安和晚安。”
安德鲁·尼科尔总能带来这种概念特别好的本子
我是不是也在楚门的世界活着?
最讽刺的难道不是电视旁的所谓观众么?导演老头子都比他们真情实感多了 观众为了他落泪欢呼击掌又如何 之前却从未想过让他离开 之后也只是换了一个节目频道罢了
年轻时候的金凯瑞真TMD 帅。尤其一头柔顺的头发。
楚门最后走出小岛时,有一个声音说其实外面才是最可怕的。我想到了现在中国的体制内的工作,一成不变。但是确少有人敢于离开,其实我觉得离开是解脱也是一种冒险吧。人的一生也有很多的路可以选择,有人选择安稳,有人选择冒险去追逐!我们每个人只能决定自己的人生而不是其他人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
#继续补看250#剧本创意很赞,怀疑这根本不是电影,而是生命终结时的彻悟;走向所谓真实世界,虽也有谎言有伤害,但残酷的真实总好过虚假的美满;智勇者追求真理,胆怯者苟安于世,庸碌者永不察觉。
还记得第一次看完后的震撼。从一出生就在全世界关注下,父母朋友亲人甚至所有30年的人生轨迹都在设定中的楚门,在逐渐剥开疑团揭露残酷真相后,他有勇气走出这个巨大的牢笼,而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楚门,都在某种程度上被设定被限制被禁锢,又有几个会寻找自由挣脱桎梏。
要想阻挡我 只有杀我
每个人都向往自由而不仅仅是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