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爱的平等——解读《白》
爱的平等是什么?爱的世界里,平等真的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重要吗?一旦我们得到了自己所认为的平等,我们就快乐了吗?用我们得到的平等和我们在追逐平等的过程中失去的相比,哪一个更让我们失落呢?
《白》讲述了一个地位卑微的理发师与妻子之间的爱恨情仇。基耶斯洛夫斯基以独特的视角,从细碎的生活中挖掘,将他对生命的感悟,通过这样一个充满黑色喜剧色彩的故事,对男女关系中的平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阐释。
导演没有用双方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教育背景是否平等等社会性评判标准来探讨平等的问题,而是从个体的性能力不平等这个角度,纯粹从个体的自我本能出发,通过探讨因本能的缺失而引发纠葛背后所隐藏的人性问题,展示了导演对爱、对平等、对人性的哲学思考。
片子一开始就是一个硕大的旅行箱在行李传送带上的镜头,每当主人公卡罗尔的命运发生转变,这景象就反复出现。或许,导演正是借助这一意象暗示我们,个人是如何渺小,就如这只被不断搬来搬去的行李箱一样,在被叫做命运的传送带上移来移去,无法主宰自己。
卡罗尔藏在这只行李箱中,跟随年轻美丽的法国妻子多明尼从波兰偷渡到法国,然而等待他的却不是梦想中的天堂,语言不通加上生存的压力,卡罗尔变得萎靡不振,连基本的性能力都丧失了,妻子无情地将之扫地出门。流落街头,想念妻子,却被妻子在电话中快乐的呻吟所嘲弄。在波兰人米科拉伊的帮助下,又缩在行李箱中偷渡回波兰,没曾想这沉重的行李被盗,藏身其中的卡罗尔差点搭上自己的性命。重整旗鼓,卡罗尔奇迹般的发迹了,本以为以现在的财富终于可以挺直腰板平等地与妻子对话,邀请前妻来波兰,挽回自己男人的尊严,却被前妻再次拒绝了。于是一个有预谋的报复计划酝酿而生,卡罗尔对外诈死,让前妻来波兰继承自己所有的遗产。在卡罗尔的葬礼上,卡罗尔远远地望见妻子多明尼流泪了,这让他很满足。葬礼结束的晚上,卡罗尔在多明尼的房间里等待多明尼,这一夜,他重振男人的雄风。天亮了,心满意足的多明尼却迎来了警察,并被当成谋害前夫的嫌疑犯而逮捕。关在狱中的多明尼对着窗户打着手语:等我出来,我们再来一次。看到此景,依然深爱多明尼的卡罗尔热泪满眶。。。。。。
佛说,众生平等。一切众生的生命根本一样,以及生命的作用现象都一样。可是现实的众生相却演绎着诸多的不平等。
丈夫性无能导致妻子对两个人感情的背叛,我们不能指责妻子的无情无义,那是个体基本的权利。依然深爱多明尼的卡罗尔,期望用财富的积累来证明自己,并借财富来填平因生理障碍造成的不平等,却依然没能实现自己的愿望。报复,只因为内心的深爱无处化解。所以,我们看见卡罗尔在自己的葬礼上意味深长地微笑了,在多明尼的房间里志得意满地笑了,因为他赢了,报复让他非常快慰,而且他也从中发现了前妻内心依然存留着对自己的爱。
但是,片子的结尾,我们分明看见卡罗尔哭了,用望远镜望着铁窗里的妻子,满含热泪。此时此刻,卡罗尔的内心相当复杂,他虽然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居高临下地导演了一切,用这个天衣无缝的诈死计划,惩罚了妻子,报偿了自己曾经受过的屈辱。短暂的快乐,无法冲抵内心的失落,对前妻的挚爱,让他愧疚难当。
爱是一种过程,与结果,与道德无关。
两个人的战争,从来就没有真正的赢家。即使赢,也是输!
2 ) “平等”
这个故事讲述了报复与救赎,追求平等和平等的不可得,带有黑色幽默的成分。基耶斯洛夫斯基站在银幕后面提醒观众,所谓“平等”是建立在一系列基础上的,譬如夫妻间的情爱就要以财富和生理条件为前提。当卡洛放弃了祖国、失掉了谋生手段,不论在生理还是在心理上他就不再是一个完整的男人,于是也就没有资格和多米尼卡站在同一高度。
卑微者祈求的是什么?是平等吗?还是高贵者的垂怜? 在这个片子里,我看到的不是对平等的追求,而是卑微者以最极端然而也是最卑微的方式祈求爱的努力,而一切的一切,却只不过证明了自身的卑微而已。
3 ) 没有平等,消解的只是我们自己
白在"Trois Coleurs"三色系列中,应该对应着平等(Égalité)。在这个故事里我们很容易找到平等的影子:Karol从被Dominique抛弃,到成功地实现报复,他成功地证明了他男人的尊严。从一个喝口凉水都塞牙的客居异乡的无能男人(他在各地得到的奖项,决不象征着什么能力,倒是像是一种累赘,甚至是反讽式的映出他的无能),到一个事业有成,终于将自己和妻子(奇怪的是这场离婚官司打了那么久都没结束)定位在了高墙内外,这成功的报复,应该说是再好不过地实现他的平等了吧?然而这其中有很多问题。他得到的,不是共时的平等,至多只是历时的平等。如果我们把这九十分钟的电影在时间上作个平均,也许他们的位置是大致平等的。然而我们无法抵御的时间之流,却清楚地告诉我们Karol是在逐渐登上一个世俗所谓成功者的位置,从而可以操纵自己和别人的命运,与Dominique当时需要依赖外物(离婚诉讼里的法律,驱逐Karol时的警察,接到电话时身上的男人)实现自己的目的完全不同。两个人在达到征服与反征服的目的中,女人采用了适当的力量,男人却选择了过大的力量,其结果是没有最终把两人的关系推到一个平等的稳定状态,而是呈现一种过度,最后的Dominique以一种屈服者的身份出现在窗口,我只能说他们之间将永不会再有真的平等可言。
跳出这个格局再看,却还有另一层反讽:即使历时的平等,Karol也一样没有实现。我这里讲的历时性,不是前瞻式的评价,而是在这九十分钟内已经如此。使Dominique到达华沙的,不是Karol,而是Karol之死。以自身的消解来追求自身的尊严,追求到了又是谁的?Karol在葬礼后的出现,不能说明他的存在,这时他的遗产已经全都归Dominique所有,他连自己都没有了,只剩他的所谓尊严。脱离了实体的尊严,究竟还有没有意义,或者说还是否存在?因此那激情的一夜其实彻头彻尾的将Karol符号化,意图消解这个符号而换得自身存在的完满,却将自己完全符号化,自己跳进自己设下的局,最终全情投入一场能指的狂欢。
也许我们对平等的幻想应该落幕,毕竟说穿了就只剩一些符号的碎片。在这个世界,我们只有真正无根的漂泊,才会跟每一个萍水相逢两两平等。
4 ) 性之于爱情的平等
呃,发现这篇一不留神窜到第一页了,那我就说两句:本篇是05年写的,当时还很稚嫩,而且停留在剧透式影评的地步。现在我长大了 - -,略懂一些镜头语言了,于是后来又重写了一篇,感觉比这篇强。由于豆瓣不能发图的落后设置,所以那篇无法发在这里,有兴趣的点这里去看吧
“白色”经典镜头赏析:
http://xycq.online/forum/viewthread.php?tid=194651&highlight=以下是以前写的:
在基耶斯洛夫斯基执导的《红》、《白》、《蓝》三部电影里,《白》可能是故事性最强的一部了。我18岁的时候,曾津津有味地把它当一个传奇故事来看,压根没往深了琢磨。后来有了性经验,and还有过阳萎的经历-_-,这才算看懂这部片子。嗯,我要说的是,这是一部讨论性和爱情的关系的片子。
影片主人公卡洛是波兰小有名气的美发师,为了和他年轻漂亮的法国妻子多米尼克在一起,来到了法国。然而在法国,他感到人生地疏,失去了原有的自信和活力,甚至变得阳萎。多米尼克无法忍受他这一点,于是告上法庭,要求离婚。法院判决离婚,并把大部分财产都判给了多米尼克。卡洛走投无路,在地铁里行乞。行乞时他认识了波兰人米克拉伊,在他的帮助下,卡洛藏身于一个大行李箱内回到了故乡华沙。回国后,他不愿再当没有前途的美发师,经人介绍他投奔一位金融界人士,没想到工作只是给那个人当警卫。一阵子后,转折点来了:卡洛偷听到雇主和别人的秘密谈话,知道了他们将要买下某片土地,于是抢先与地主作了交涉并买下了那片土地,然后以十倍的价格卖给了他的雇主,从而发了财,还开了自己的公司,并拉米克拉伊入伙。成功后的卡洛决心报复多米尼克,他假装身故,然后把遗产留给了多米尼克。多米尼克来到了华沙,参加了他的葬礼。随后她回到宾馆,却赫然发现活生生的卡洛躺在她的床上。此时的卡洛表现得充分的自信,并恢复了性功能,于是两人疯狂做爱。早上,卡洛悄悄离开后,波兰警方拘捕了多米尼克,原因是怀疑她策划谋杀了一向身体健康的卡洛。卡洛忍不住对多米尼克的思念,冒险来到监狱窗口,用望远镜偷偷看她。多米尼克看见了卡洛,开心地笑了,打手势对他说:等我出去后,我们再来一次。卡洛放下了望远镜,泪流满面。影片到这里就结束了。
这部片子我看了好几遍,最初看的时候是从卡洛的角度出发的,非常讨厌多米尼克,对卡洛的遭遇感到同情,为他的发财扬眉吐气,对他报复多米尼克觉得无比正确和痛快。后来我的看法改变了,我发现多米尼克虽然出场镜头不多,但她才是影片的核心人物,要想理解这部影片,就要理解多米尼克这个人。就像《仙剑奇侠传》里表面上主人公是李逍遥、但其实赵灵儿才表现了游戏的中心思想一样(请参看我8.1和8.2的日志我亲爱的灵儿啊)。
红、白、蓝是法国国旗的三个颜色,分别代表了博爱、平等和自由。基耶斯洛夫斯基拍这三部片子就是为了探讨这三个主题。白色代表平等,那么在《白》这部片子里,平等是指什么呢?我认为,是指爱情中两个人的地位的平等。而性,是体现爱情中的平等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如果两个人没有性爱,比如卡洛阳萎,那么在他和多米尼克的爱情中他就是低她一等的,不平等的爱情是无法走下去的。(别砸我,我说的是我理解到的导演的意思,而且我觉得我理解的没错误哈哈)
在多米尼克的爱情观念中,性方面是否得到满足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她在法庭上违心的说出“我不爱他了”,就是因为她不能接受和卡洛没有性生活。随后,卡洛给她打电话时,她竟然让他听她和另一个男人做爱的声音,并且她叫得非常大声。然后,在卡洛的葬礼上,她痛哭失声。在发现卡洛在性方面重振雄风后,她发自内心的欢喜,在和他做爱时叫的声音比在那次电话里的还大。第二天早上睡醒时,她脸上挂着像小孩子一样的满意的笑容。在监狱的窗口她看到了卡洛,她没有如一般人所料那样或愤怒或忏悔或痛哭,而是满怀期待的对卡洛比划着手势,表示迫切的想和他再干一次。所有这些都说明,她确实是深爱着卡洛的,同时她对爱的要求也是苛刻的。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她对爱的要求并不那么苛刻,相反还很简单呢。她和卡洛是在一个美发大赛上相识的,当时卡洛获了大奖。据卡洛回忆说,那时她凝视着他。在法国的卡洛全无自信,笨手笨脚,多米尼克很狠的抛弃了他。在华沙的宾馆里,半躺在床上的卡洛表现得像将军一样有威势有男子气,这让多米尼克忍不住屈服于他,在他的身下、在他下身的猛烈冲击下彻底被他征服。我们能看出,她的要求很简单,就是找一个强有力的男子,可以让她有依靠,可以让她依赖,她爱的就是这样的男人。
理解了多米尼克,我们再回头看卡洛的经历,就会明白为什么影片的绝大部分篇幅都用在表现卡洛忽高忽低、令人悲喜交加的起起伏伏上,因为多米尼克是影片内涵所在,卡洛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满足多米尼克的要求。于是乎,卡洛潦倒,那就得不到她;兴起,他才有可能得到她。他到底能不能满足多米尼克的要求,由于这个悬念,影片牵动了观众的揪着的心。比如说,片中卡洛在法国说这带有浓重波兰口音的发育,举止抠抠索索,笨拙可笑;他藏在行李箱里回国,表现出他的命运就像行李一样身不由己、被人控制、受尽侮辱。梳子本来是他的美发工具,但在地铁里他却用它当乐器来吹奏;唉,理发这一行业什么好处都没有给他带来,让他沦为乞丐。这样的他,怎能满足她的要求?他发财后,举手投足间派头十足,像国王一样左顾右盼;他买下了一座大厦中的房产,踌躇满志的说:“华沙在我们脚下。”在宾馆里的他,说着口音纯正的法语。这时的卡洛,才是她想要的人。影片结束时他得到了她的爱情,但他却泪流满面。我觉得,这时他们两个人想的一定不一样,多米尼克是在想将来的性的快乐,而卡洛是在想以往的艰苦历程。
影片分析就到这里了。对于我个人来说,我之所以喜欢这部片子,最大的原因是多米尼克这个人物。她就像我喜欢的那类女孩一样,美貌,冷酷,苛刻,屈服于强者。为了多米尼克这样的女人,我要变得更强。and……嗯,还是说出来罢,我觉得她在高潮时的叫声实在太tmd让我热血上涌了,听着她的声音,我简直可以闭上眼睛手淫了。
扮演多米尼克的是法国的女演员朱丽黛尔比,在《红白蓝》三部曲的三个女主人公里她是最吸引我的一个。扮演卡洛的是波兰著名演员扎马霍夫斯基,不过他以演电视剧为主,极少上电影。导演么,基耶斯洛夫斯基,不用介绍了吧,呵呵。
再写点,当作是关于《白色》的补遗罢。
片中有一个情节很有意思:卡洛在地铁看到了一个酷似多米尼克的雕像,他忍不住偷了它,并把它带回了波兰。雕像后来摔坏了,卡洛细心的把它又修补好了,只是上面还是有裂痕。卡洛常常看着这雕像,有一次还情不自禁的闭上眼睛吻了它的嘴唇。这暗示着卡洛的爱情观,他认为爱情即使有了裂痕也还是可以走下去的,他不会因为这裂痕而减少对多米尼克的爱。多米尼克在卡洛心中的形象在法国被摧毁了,卡洛要在波兰重塑。领会了这个情节之后,我觉得在爱情方面,卡洛真的很坚强,我非常欣赏他这一点。同时,片中卡洛和多米尼克在一起的时候不多,雕像成为非常重要的联系他们两个人的工具。
米克拉伊这个人物在一定程度上,衬托了卡洛的形象。他很有钱,而且有深爱他的妻儿,可谓相当成功;但他却想自杀,自己又没有足够的勇气下手,于是请卡洛代他动手。卡洛冲他开了枪,一声震耳欲聋的枪响后,米克拉伊心旌摇驰,软倒在卡洛怀里。然而这一枪是空包弹,米克拉伊没有死。在从鬼门关走过一遭后,他再也不想死了。他获得了新生。这暗示着回到波兰后的卡洛也获得了新生。
在法国,卡洛受尽侮辱,多米尼克处处掌握着主动权;回到波兰后,卡洛占了上风,多米尼克处处受制,不但无法把握卡洛,甚至连自己的命运都无法掌握,并且入了狱。看到这一幕幕我无比郁闷:难道在爱情中,总是要一方控制另一方吗?爱情是否真的只是控制和反抗控制的游戏?我不敢再想下去,我也不敢再写下去。
只有在两个场景里,卡洛和多米尼克在爱情中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一个是在他们的婚礼上,画面笼罩着不易觉察的白色,多米尼克身着白色婚纱走出教堂,回过头来和卡洛深深接吻,然后画面被一片纯白色充斥,再没有其他。还有一个是他们在酒店做爱时,多米尼克接近高潮,叫声越来越响,在她最高潮的一刹那,她的呻吟变成了呼喊,此时画面同样被一片纯白色充斥了。
也许爱情就是这样的罢,双方都在努力追求平等的地位。《白色》为我们展示了平等严重失衡后两个爱人的遭遇。在十多年后的今天(本片发行于1993年),我认为它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完全可以被称为经典了。
p.s.: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分析这部片子,也是挺有意思的。那时波兰刚从社会主义演变成资本主义,波兰人仇视社会主义,因此当强盗们从卡洛手腕上抢下手表后发现是前苏联生产的,立刻骂着脏话把表扔的远远的。获得新生的波兰发展迅速,涌现出了向卡洛这样的一批新兴起的资本家。在波兰,只要有钱,什么都能买到,所以卡洛可以用钱铺路,很容易就制造了自己身故的假相。
5 ) 波兰草
重温《白》,觉得比第一次看时更喜欢了。
影片第一个镜头:一个大大的行李箱在传输带上缓缓移动,富含寓意的一个场景,一下就抓住了我。(箱子的色泽以及拴在一边便笺纸之类的小细节也是喜欢Kieslowski的一个原因)接着是主人公的脚,步履匆忙而犹豫。然后镜头上摇,出现了一张不那么英俊的脸。法庭这场戏在法语和波兰语的切换中进行。导演Kieslowski借男主人公之口申诉:“难道就因为语言,我被拒绝了吗?”(虽然和法国演员合作成功,Kieslowski在自传中说一直觉得语言是个障碍。)当法官问Dominique是否还爱丈夫时,她回答:“Avant oui;maintenant, non plus.”从丈夫的眼神中,除了绝望,我读出一种决心,求证爱的决心。
随后是银行卡被冻结,此时我们才知道主人公的全名:Karol Karol。当时一下就想到Lolita里的Humbert Humbert。名和姓是同一个词,在西方作品中无一例外地象征了一种身世不明、无根的状态,(no issue, no continuity)。去Dominique的美容院,失败而落魄逃走。晚上打电话到她的住处,听到的却是她与别人交欢的呻吟,每一声都叫得Karol心寒、窒息。无能的Karol不知道怎么办,只好说了一句:“Dominique, je t’aime!”挂断了(这也许是他唯一说得溜的一句法语)那一刻的痛苦,以及语言的束缚所带来的尴尬与无望,和性无能之间有着某种相似。Karol爱着Dominique,但他无法用语言、用身体表达自己。
Karol在地铁站认识了同是波兰人的Mikolaj,求他把自己装在箱子内运回华沙。Karol真是倒霉透顶,呆在箱子里竟然还遭劫。那帮匪徒撬开箱子,自然免不了痛打他一顿。同情Karol之余,那个场景想来就让我哭笑不得:165镑重的大皮箱里,不幸的Karol憨憨地抱着一尊象征Dominique的极易破碎的半身石膏像。举目四望,白色的雪地、白色的飞鸟,anyway回家了!(钢琴键入,苍劲有力但又抚慰人心。之前一直以为和Karol在地铁吹的哀伤的歌一样是波兰的曲子,后来才知道是探戈。)
回到自己的理发店,Karol重振旗鼓。(那个兄弟出来我才想起,男主角和他联袂演过Decalogue中的第十诫,话说那是我觉得十诫中最有意思的一个故事了,那个片里两人也是演兄弟。)
新生活的转折点是Karol“射杀”了好友Mikolaj。(Tirer à blanc,呵呵。)自此,Karol的生活蒸蒸日上,他和好友一同去滑冰,两人仿佛回到了孩童时一样。那段探戈的旋律再次出现,欢快而清冷。(觉得Mikolaj这个人物也挺有意思,有爱他的妻儿,有体面的生活,在别人看来真没什么好抱怨的了,可就是他不想活了。也许他的内心有我们不知的巨大悲痛或绝望吧。他的职业是打桥牌,bridge,桥梁,暗示了一种联系,至少是他筹办了葬礼,促成了Dominique到华沙同Karol重逢。但正如他说的,好记性是打桥牌的首要本领。我牵强附会的解读是“不会遗忘,生活没法继续”)
片中还有一个Karol学法语的细节,Kieslowski对语言真是敏感啊,特意挑选了dormir(睡觉), plaire(取悦,使愉悦), partir(离开)这几个词的动词变位,竟然还是虚拟式,意味深长阿,佩服佩服!
一年时间内,Karol已摇身变成了体面人。是时候策划葬礼了。感觉Karol的策划(虚假的葬礼、旅店的激情、悄然离去)对Dominique来说更像是一种惩罚。(因为我自始认为Karol并没有要复仇才诈死的,他是深爱着妻子的,那个石膏像就是佐证。)但至少,当Dominique打电话给Micolaj说“Je l’aime”时,Karol的求证成功了——Dominique还是爱他的。Dominique在旅店被警方盘问时,波兰语同法语切换的场景正好与影片开头巴黎法庭那场戏相呼应,所不同的是这次,Dominique处于下手。
印象中上一次看,之后电影闪回到结婚的白色场景就结束了,多少有些残酷,但想来符合斯拉夫人的品味。可这次看不知怎么多出来一个监狱片断的结尾,莫名阿。。。
6 ) 身处劣势,如何不工心计
这部片子老叫我想起金基德的坏小子,卡罗尔和坏小子两位同学追求自己爱情的方式本质上如出一辙:如果不能和你抵达同样的高度,那就和我坠落到同样的深处。
他们要的是平等。
爱里面什么是平等呢,身高长相收入智商情商性能力?不,这些只是爱的前提,当你爱上一个人,这些都不再是问题。然而爱可以不要回报但不能不要回应,一个爱上你的人,必然要求你以爱回应。
这里面有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谁爱谁比较多,二是对爱与被爱者的体谅。
计较谁爱谁比较多,那是小孩子的游戏,暂且不提,说第二个好了。
何谓体谅。这是一种感同身受,你完全体悟对方的痛苦和快乐,并因这痛苦而痛苦,因那快乐而快乐,昆德拉说,同理心是人类最为高级的感情形式之一。没错,感同身受,通常是爱情的开始。
卡罗尔显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从以前一文不名落魄寒酸的阳痿男人变成意气风发的有钱人之后,做的第一件时就是让多明妮戈身处和他当年同样的窘境。他安排假葬礼说她是他的唯一财产继承人,然后突然出现跟她春宵一刻,再人间蒸发,拿走她的钱和护照,让她身陷异地百口莫辩。
这是报复吗?觉得没那么简单。不然,卡罗尔最后为什么要去救她,多明妮戈比着手势说“我爱你”的时候,他为什么哭?
爱情真残酷。是残酷。当看完白色,你或者可以理解何以这样。“身处劣势,如何不工心计,流露敬畏试探你的法规。”歌中早有答案。
7 ) 没看懂
首先声明,我不打算给好评,但也不会差评,因为我基本没看懂,也就无法解读,只是谈谈感受,说说话。
《蓝》《白》《红》三部曲,我是严格按顺序看的,顺序据说来自于法国国旗的颜色,从左至右排列,分别象征自由、平等、博爱,个人感觉幸亏是按顺序看的,因为一部比一部难懂,一部比一部枯燥。
第一部我起码看出女主角从失去丈夫和女儿的巨大生命挫折中走了出来,逐渐摆拖了逃避和孤独的情绪,最后即将启动新的生活,音乐很好听,画面也美(也可能是女主角朱丽叶. 比诺什美),如果说主题是在探讨自由的话,那可能就是指人不能被束缚,不仅不能被坏的东西束缚,同样也不能被好的东西束缚,比如爱情和亲情,名誉和地位就更不用说了。有一点不知道我看得对不对,快接近结尾的时候,那个女主丈夫的朋友也是暗恋女主的对象坚持要把女主未完成却一度要销毁的乐稿完成,或许也表达出一种自由的精神,不顾及,不迎合,爱你却不见得事事都得顺从你,但似乎又有点矛盾,这不是给直男癌找借口吗?你到底想不想跟人处对象啊?可能人家艺术家就喜欢这样的?老实说,艺术家的世界我们真不懂;
第二部《白》不是讲艺术家的事,但却更看不懂了,有人说这是一个ED男复仇的故事,这跟平等不知怎么就扯上了边,这编剧对嫌弃ED的女人是得有多愤恨,对那事儿不行的男人得有多同情,愣是最后将可怜的女人送进了监狱,然后男主在监狱的窗外对着心爱的女人流泪—麻烦编剧,这逻辑真够难为我们的,是男主设的套将女主关进监狱的好吧?平等体现在哪里?体现在报复成功?体现在男女在性事这事上不对等?或许一切都是隐喻?上世纪94年的片子,东欧巨变刚发生没几年,男主来自于落后的东欧国家罗马尼亚,女主则是西欧的法国人,两个国家存在落差,再猜想到本片的主创是罗马尼亚人,他老人家可能对落差的体会更深一些,自然对平等的感受也更强烈一些,但拿男女关系去比喻政治或国际风云的事,毕竟有点玄乎,我还是猜不透。当现实片或爱情片看吧情节有点扯,当寓言片或隐喻去解读又有好多地方说不通,最后我只能承认自己水平太浅,还需多多修炼,总之两个字:太累;
还有更累的,三部曲的最后一部《红》,不好意思,为了对得起“博爱”,对得起豆瓣的8.7分,我愣是分四次,睡过去三次才坚持把它看完,这也创下个人阅片史的纪录了,对不起,真对不起。
老法官与女主之间的对话听不懂,两人之间的关系有些暧昧也就罢了,穿插进来的年轻法官,快结束了我才知道他不是女主电话中的男友,这里我想说的是:电影创作者们,搞艺术创作的时候,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现自己的艺术水准很重要,但照顾一下观众的接受能力,体谅一下他们的应变能力是不是也很重要?电影情节的递进以及桥段的衔接和镜头的切换是不是要避免让观众产生误会?反正我是误会了,也可能一开始我就不认真,漏掉了什么,也不打算再去回放,我的原则是你既然设计了情节,就要用它去抓观众,最好是抓了你自己国家的观众,再多抓外国的观众。
如果您坚持把这三部电影都看完了,又听我瞎扯到这儿。然后,您告诉我,你不懂,这三部曲是高水准的文艺片,人家可是得了金狮奖的,没看出好来是你水平不够,好吧,我承认文艺片相对小众,我也再次强调并承认我能力太低,欣赏水平极其有限,但我想说我们是不是也要避免“光环效应”和“名人效应”?一听说这是某某大师拍的片子,就要先跪下再去欣赏,有时候文化差异摆在那,不是在人家那叫好的东西到你这你就真的能理解,理解不了就感觉自己特自卑,还要不懂装懂的发一通不着边际的评论,当然,像我这样的表达感受另当别论,嘿嘿。
还有评论特别推崇这三部电影的镜头语言以及色彩色调,这个我可以苟同,但假如仅以这些元素评判电影优劣的话,那就不要苛责我们的老谋子等喜欢整这些事而不以剧情取胜的本土导演了。
或许真的是曲高和寡,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再高档的餐厅,它也不会盼望食客越少越好。
我一直坚信:雅俗共赏永远是艺术的最高境界。
三色里最喜欢的就是白了
Julie Delpy年轻的时候真美。PS,最后的哑语是:等我出狱后,我们一起离开,或者我留下,我们结婚。
一個一無所有的中年男人的奮鬥史與復仇記。三部曲中我最不喜歡這一部,雖然我不能否認世上的確有這種男人的存在,但也不能讓我接受他那無聊的做法。因為復仇以後,結果是什麽?換來兩行熱淚?
基耶的电影不要求理解,但要求接受。一个致命的逻辑是:不理解怎么接受?于是在电影放映的每一秒,我的眼睛都在规劝我的大脑。我不知道他用了什么魔法,让那些不可理喻的行为在电影世界里通通自洽,通通不需要解释。当我在现实中愈发小心翼翼地给予我的爱,他让我置身爱的狂潮、爱的激流,让我目瞪口呆,让我难以自拔,让我不愿再循规蹈矩地生活下去。他还有一种能力:让自己的女主角在镜头下容光焕发。我无法不相信朱莉·德尔佩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而为了她男人可以做出任何事。
虽然三部曲里面最喜欢的不是这部,但不得不说这部的剧情冲突是最强的。白色是空白,白色是圣洁,白色是平等。男主复仇一系列举动,本质还是因为爱的太卑微,爱情是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才能长久下去。人活着如果太卑微,就会变得狭隘自私,感觉怎么样都是为了卑微而活。
①探讨爱情上的地位嬗变与平等,间或有政治隐喻。②法国-失语-贫穷-阳痿-匮乏,波兰-暴富-假死-满足-复仇。③白色弥漫的婚礼闪回,雪地,头梳,鸽子,女神雕像,高潮时的纯白色尖叫。④困顿中瞅见的戈达尔[蔑视]海报。⑤听录音学法语挑的词真是绝配。⑥空枪后的膨胀时间,体验过死亡方知生的可贵。(9.0/10)
“卑微者祈求的是什么? 我看到的不是对平等的追求,而是卑微者以最极端然而也是最卑微的方式祈求爱的努力,而一切的一切,却只不过证明了自身的卑微而已。”其实这也是你一直和我说的,我只是把自己觉得最好的给你,却不能给你爱,即使离开,你依旧觉得爱得卑微。我只能说抱歉,我受不了让我窒息的爱
卑微者祈求的是什么?是平等吗?还是高贵者的垂怜?在这个片子里,我看到的不是对平等的追求,而是卑微者以最极端然而也是最卑微的方式祈求爱的努力,而一切的一切,却只不过证明了自身的卑微而已。
比蓝有趣
好像爱情里付出的比较多的总像是失败者。披着爱情的幌子,我们都做了太多的荒唐事。他的爱多么卑微和落魄,像乞讨一样祈求妻子的一点爱意,以至于用死亡换来一次会面。一旦伤害开始,便陷入了互相摧毁的深渊。白色的婚礼那么圣洁,可这桩婚姻却是灰色的。
心里面装着一个人,人往往就有了目标。在爱情上,两个人都输了,也都赢了。
金钱让男人坚挺,高潮唤回爱?
玩得挺开心,还挺好笑。地域阻隔带来人的困境和东西欧的关系寓言性强,后来的情节发展拿到今天一看还有预言性……单看爱情的话,实在有点感同身受,如果说忘掉旧爱一靠时间二靠新欢,那么证明旧爱则一靠金钱二靠死亡。以上都是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记仇的小男人真可怕。
于是,卡罗尔决定用一场阴险的计谋,狠狠给妻子一个报复。然而当卡罗尔得逞后,他又能换来什么呢
基老师的喜剧,故事很离奇(所以不奇怪后来的[天堂]),寓言性很强(还有比东欧丈夫西欧妻子这种故事更强的么,“死亡”之于冷战终结之类)。音乐很好,普莱斯纳有点模仿皮亚佐拉的调调。确实不及[蓝色]。
《蓝》《白》相比,我更喜欢《白》的故事,当然,《蓝》的配乐比《白》更胜一筹!—— 今天才偶然发现《蓝白红三部曲》的豆瓣电影条目都是「阿北」于「2005-05-07-15点多」创建的,不过创建条目的先后顺序则是《红》《蓝》《白》。-2017.11.15
真糟糕,心都凉透了,三部曲里最不喜欢这一部,都不给一点活路走。
三部曲里,我更喜欢这部
导演用该片表现法国国旗三种颜色中象征“平等”的白色,他的精巧构思令人感叹,片中也多次出现主人公身着白色服装出现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