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莱恩·约翰逊的《利刃出鞘》续篇中,侦探贝努瓦·布兰克将前往希腊,破解层层谜团,一众形形色色的全新嫌疑人也将一一登场。
写在前面:
以下有剧透!!!!
影评有很个人喜好的内容/笔者在TIFF看了一遍以后上映又看了一遍 但依旧对于一些剧情细节还是没有完全解析清楚
利刃出鞘的第二部玻璃洋葱,无论是从剧情设计上还是整体风格上都很好的继承了上一部的色彩。从整体风格上,依旧是阿加莎风格推理+喜剧的设计;从剧情展开的脉络上,导演依旧保留了“观众比角色少知道一点”的视角。
先说推理相关,富豪+小岛(密闭环境)+金钱纠纷,依旧是非常熟悉的配方,可以把人物分为侦探男主+核心女主+反派+嫌疑人团这样一个角色配置
剧本很妙的采用了“案中案中案”的一个展开模式,人物设计上非常多样化,给了剧情充分的发展空间。比起第一部一目了然的“一个家族的所有继承人”这样的关系,第二部在“嫌疑人团”的设置上,对于他们之间的关系买了个关子,也成为了悬疑设置的一部分。
从“嫌疑人团”的设置上,让笔者说的话,第一步是“金条战争”,第二部是“小时代”。
其中片头“嫌疑人团”的登场那段剪辑,真的很有流媒体电影内味了(?)
喜剧风格上,电影的喜剧风格被本人的朋友称为“不超过两个脑细胞”的笑点风格。得益于主角Benoit Blanc这个角色的设计上,操着一口浓重的口音,有一种浑然天成的土气感。而导演连续两部都把他扔进一群富人里面,自然而然带上了一种“土包子进城”“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喜剧感。
此外喜剧点也是导演经常用作为电影时间节点设置的手段,通过明显的喜剧点让观众能够清晰地把事件发生的时间节点划分成不同区间,在第二遍复盘时间线的时候能够作为明显的标志。
关于电影的主题上,也依旧承接了第一部的风格,在整体轻松的基调上,能够去讲一些深层的社会问题:上一部是移民+种族问题,这一部是流媒体时代+能源问题
第一步的关键意向是“刀”,所以主标题是knives out;到第二部关键的线索其实是glass onion,于是主标题也顺着改了。
所以这样看来,其实这个电影是很标准的侦探小说式的电影,侦探是故事的旁观者,是故事的叙事者,那么这样其实造成一个信息差。和第一部一样采用了到全片中间开启复盘签名的时间线,这个时候观众猛然发现前篇的诸多铺垫,信息量还是很大的,所以这个片子确实很值得看至少两遍。
但是这个到片中复盘的结构,其实会影片的结构的观感比较怪(?)本人第一遍看的时候看到复盘那段,一开始会以为就是个简单的复盘,但其实两遍时间线在全片的占比是差不多的,观感上会让人疲倦,让最后高潮给人的冲击力不强。
同样的一点是,第二部的高潮和第一部ransom拿到刺向女主、但碰巧刀是伸缩刀/女主说谎会呕吐的设定一样具有“巧合感”,那么这种“巧合感”在一个严丝合缝的推理片里其实是很致命的,但好在:
其一,这个片子具有喜剧感和小时代的drama氛围,配上戏谑的配乐(这部电影的配乐还是很值得夸一夸的,打火机和玻璃罩两个重音的运用还是很有意思的),最后的场面倒没有显得过于离谱;
其二,高潮的设置反而让片子的主旨上升了一个层面,从一般的侦探片“侦探侦破案件皆大欢喜沉冤昭雪”,到了一个对于司法系统的反思,让观众看到男主Benoit Blanc确实也不是无所不能的,但正是讲究所谓“证据”的司法系统导致了Andy的死亡。
同时把“人性”和“人心相背”作为最大的砝码和可变因素,虽然到片尾结束的时候虽然所谓的“正方(也就是女主Helen)”获得了其他人的支持这件事依旧值得推敲,但是确实让“反方(也就是Mile)”在物质(推广的能源炸掉了自己的房子和所有值钱的财产)和精神(所谓的朋友们、利益伙伴的背叛)双重层面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这里笔者主观来说,这也是为什么这部电影笔者只打了4星的原因。女主Helen最后选择打碎玻璃雕塑、炸掉房子、烧掉名画来报复反派Mile,先不讨论这种破坏和暴力行径可不可取,但如果女主争取不到所谓的“人心”,那么这个片子其实是不好收尾的,这种巧合感在推理片里,不得不承认是减分项。
高潮对于人物的塑造来说,女主的打砸玻璃、烧毁房子确实显示出了她身上幼稚的一面,而这一面笔者认为确实是这个角色很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某种程度上这样强调了Helen和她的姐姐Andy的不同之处。从笔者的观点,Helen和Andy确实有相同的性格部分,比如复仇的执着/极端情况之下的失控;但同时在揭开双胞胎的身份以后,通过对于过去Andy的闪回,其实能看出来Andy会更加成熟和稳重,会更多地在团队里有掌控全局的感觉,遇到问题会三思,而Helen其实是一个相对活泼外向的感觉,会和Benoit说俏皮话,两姐妹性格上的不同也可以通过穿衣打扮看出来。
而在高潮戏里,编剧很巧妙地通过递给女主可燃冰这个场面,把主角光环转回到了男主身上,形成一个势均力敌的配置,没有让并不在高潮戏场面里的侦探被抢了风头,同时也加强了BenoitBlanc这个角色“大智若愚”这样一个角色设定。
最后再讲一下被大家嘴过的本片LGBTQ元素吧,作为休格兰特的粉,在大屏幕看到休格兰特的一瞬间真的有在发疯,尤其是后来伦敦首映以后,本人belike我何德何能能看到他俩在大屏幕上给我演真情侣?
但是确实后来也讨论过这种设置的合理性在哪里:
第一,笔者的朋友认为,在一个案件中,如果和本片一样委托人是女性且是受害者一方的,那么委托人很容易展现出脆弱等情绪,就像本片中好几次笔者确实也觉得女主和侦探确实很有羁绊感。但是这样显然是有悖于职业道德的,那么把侦探设置成gay在这样一个喜欢紧跟社会热点的片子里其实是很合适的。笔者的朋友也举例比如像Sherlock Holmes或者波罗,也都是尽量塑造得非常怪人,不会产生与委托人之间这种羁绊感。
第二,设置为gay能够很好的平衡侦探局外人的一种气质,侦探是一个相对客观的视角,那么从性别上出发的话设置为同性恋也是一种做法。而在利刃出鞘这个系列里,无论是剧本设置,还是基于丹尼尔克雷格本人的魅力,确实很容易和正方反方两面的角色都产生羁绊感。比如第一部Benoit和Ransom/女主,同样在第二部里Benoit和Mile/女主也能够形成很好的拉扯感,无论在剧情上还是角色羁绊上,那么这种微妙的平衡和拉扯其实是有利于剧情发展和反转的,所以本质还是在为剧情服务。
以上。
说当初耐飞花大价钱买续集的时候我就在想,这玩意也配!?第一部就在故弄玄虚,逻辑狗屁不通,欧美是真的这些年没有出过好的推理电影了,在矮子里面选个水货将军大吹特吹!
好了,到了第二部,已经不是水了,沦落到狗屁不通了,整个人物逻辑全都立不住!
首先说故事起因,黑妹!你的定位可是顶级大公司的创始人呀!!!大公司的领导人是什么角色性格和类型?编剧能不能看看大企业ceo和创始人都是什么类型再来编这个人物??!?一个纯纯的二百五!表面上雷厉风行,为了阻止能源计划马上决定带一半公司离开,看上去有智商,有良心,可就是没脑子!首先,要带公司一半,哪一个傻逼会直接说出来?给对手研究怎么打到自己?肯定是背后悄悄下手,杀个措手不及呀!第二,找到了证据为什么不直接交给律师,来个绝杀!还要给发邮件?圣母心泛滥?第三还有为什么要在家里单独人见这些人?不是应该在公共场合律师陪同?你不死谁死!?第四,你就真的把纸巾放在家里,你不怕被偷出意外?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要么藏在别处,寄给你妹妹也好呀!果然和凶手是可以做好朋友,一个没脑子,一个250
第二,凶手,电影里定位说他是蠢货,我看说是蠢货都抬举了,我们就不去说电影里自己都吐槽的不销毁纸巾的事情了,最起码得一点,你可以把纸巾信封放密码箱,保险箱,地下密室什么之类的只有你知道的地方,你要保存能不能好好弄?放在那里深怕别人发现不了????
第三,侦探角色,到底什么方面让我看出他是世界上最出名的侦探??想通过别人的口中和凶手提前准备的推理游戏体现他的能力,可是故事主线的线索是黑姐去弄的,他又到底做了什么,有什么关键作用?发现了什么线索?没有呀没有!!!!!!!!我怎么相信他是世界最优秀的侦探?我就觉得他是一中年待业躁郁男,爱显摆自己聪明,结果整个案子结尾他还是无能为力?聪明优秀在哪里??第一部我就觉得这个侦探到底哪里优秀了?还不如写小说的老头
其他角色我不想吐槽了,这个故事逻辑就站不住脚!不要和我说什么为了故事推进balabala 的,推理故事就是要严谨,人物立不住就是立不住,垃圾就是垃圾!看看阿婆的无人生还,估摸都一百年前的作品了,你连脚趾头都碰不上还来碰瓷暴雪山庄模式,丢不丢人!
最后和邦德说,知道耐飞给的多,但是给的多能不能好好拍,不是应付了事,我知道你也是项目负责人!还要和导演说,啥玩意,不会拍就不要拍!
心情很复杂,以下涉嫌剧透,只是看完后发发牢骚而已,纯属个人观感。
全片很好笑,让我感觉自己在看柯南剧场版,有开心到,所以给三星。但是,本片缺点也很多。 首先,我怀疑剧作方的绝大部分拍摄成本都用于支付演员片酬和制作廉价特效。众星云集,丹尼尔克雷格很有魅力,但整体来看花里胡哨,卵用没有,因为反派角色居然是个不讲道理的弱智!啊!我期待的精彩绝伦的对手戏呢?!没有!因为凶手会耍赖!他就靠耍赖!没有对线,只有耍赖,啊!! 其次,能不能不要在推理故事中使用替身/双胞胎和子弹刚好被护身符(在本片的情境中为姐姐的日记)挡住这样老套又容易预见的桥段?女主角的身份一亮明我就感到头晕,推理故事里的双胞胎?啊? 第三,如上所述,偷懒的地方比比皆是。受害者刚好有个妹妹,妹妹的长相刚好和她一模一样,此外受害者刚好有写日记的习惯,日记刚好传承到妹妹手里,好让男女主角了解事情来龙去脉以便探查嫌疑人的动机?这种设定是不是有点太方便了啊,这就不用满豪宅找碎纸机和保险箱里的日记碎片玩拼拼乐了?那编剧还是挺贴心的哦? 随后,正如热评之一指出,剪辑手法败坏好感。推理不靠逻辑,全靠蒙太奇隐藏关键信息,等需要的时候再用插叙揭示真相,极大地打击了观众参与推理的快感。一个推理故事却没有充足的线索,那算什么推理故事? 最后,严厉谴责大力出奇迹、一力降十会的强行破局方式。柯南都知道要用决定性证据来指证凶手,片中唯一收缴到手的物证居然没有得到妥善保存,结尾竟然还要靠主角和凶手对着耍赖看谁耍得过谁的掀棋盘方式解决问题,我,你,我,啊。
啊。
我现在只想替无辜被烧的蒙娜丽莎哭泣。
推理电影容易被挑刺儿,但也会得到一些宽容。
因为大家都知道,影视作品需要艺术加工,不能简单粗暴地复制现实的案件。
也不能让现实中可以复制影视作品中的作案手法。
所以推理片有些特殊的设定是可以被接受的。
曾经有一个推理的黄金时代,那个时代的作品被现在称作“经典推理”,或者说带着很多古早味道的推理。
因为黄金时代起源于英国,所以这种推理也弥漫着古早的优雅调调,带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
正因如此,经典推理的气质有时候并非那么讨喜,因为它需要专注于“案件谜题”本身,但谜题有时候并非是“诡计”,完全不能用其他伎俩来糊弄事。
《利刃出鞘》第一部带着这种经典色彩,虽然故事差强人意,最起码气质对味了。
但轮到《利刃出鞘2》的时候,似乎只剩下那个徒有其表的玻璃洋葱了,它没有“芯”。
以下有严重剧透,慎点!慎滑!慎拉!
故事背景和现实保持了部分一致性,比如疫情对生活的影响。
但有趣的地方在于,除了侦探,其他角色的生活似乎并没有受多大的影响。
我不知这是一种讽刺的表达,还是仅仅是心血来潮想用这种方式让观众从疫情的感受上更相信这个故事的“真实性”。
影片开始,一群职业各异的人收到了一个神秘的包裹。隐约能够体会到,这些人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在不同领域,政界,娱乐界,网络KOL,科学家,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这个神秘盒子是一个谜题,看似B格很高,实则非常弱智。
同样的我不清楚是不是这种设定的一致性就是为了表达这个活动的发起者其实并非那么智慧或者聪明。
盒子上的三维立体画出现的那个箭头按下去,我就开启了我的吐槽模式。
如果真是这种方式开启第一步,我不用看三维画也OK啊,我用手指一寸寸按下去就可以了。如果真是想用这个机关,最起码用四个按钮吧,然后三维立体画可以现实数字的标序,如果再来点高难度,可以用加密的方式标注顺序。总之谜题玩法不至于这么弱智。
南北指针的设计也很搞笑,如果恰巧摆放的时候就是北呢?直接自动旋转了?是不是这个谜题就是个弱智的拼图而已。
音乐盒的谜题也是,整这么复杂的赋格,最后就是提一下中间的提手。
之后的四个谜题并没有明确的给出谜面和答案,从一个顶部截图大概可以猜测。
第一个关于黄金分割,剧中网红的妈妈说出来了关于斐波那契数列;第二个大概可以看清一个词Cogito ergo sum我思故我在;
第三个是张星图,我找了找,没发现特别一致的,大概猜了一下,天龙座,仙王座,武仙座,天鹅座,猎豹座,英仙座那一堆儿。最后一个是银的原子序数。推导不出来谜题的关联性,猜测没有关联性,每个谜题彼此独立,闯关一样的设置。
但似乎并没有所谓保险措施,疯狂尝试也可以解开,包括之后的女主角也证明了用暴力也可以拆解。
打开之后是一个机械洋葱,里面是一张邀请函。
之后我们的大侦探登场了,他因为没有案件可接所以很失落且焦躁(这点肯定是借鉴了福尔摩斯)。恰巧此时有人来拜访。
之后一个故作神秘的转场,几位刚才介绍过的角色在码头集合了。登船前有位类似管家的人给每人口中喷了喷雾。号称就不用戴口罩了。(看到全片我又想吐槽这里,既然这么牛批还搞什么能源啊,先搞这个啊,赚翻)
登船后,那位暴力拆解盒子的女士似乎不合群,而且似乎大家都对她颇有忌惮。
登上富豪岛(暴风雪山庄)富豪约见大侦探,询问如何得到邀请函,因为他并未邀请他。
每个人的故事也开始缓慢展开。每个人都有隐瞒的、不可告人的故事。
然后富豪精心策划的剧本杀,被侦探轻易破解之后,不出意外,真正的谋杀发生了。而且那位受人忌惮的女主角也别枪杀了。
咔嚓,又一个时间蒙太奇,讲述突然跳转到登岛之前,原来,那位暴力女主角是被邀请人的双胞胎妹妹。
她的姐姐遇害了,就是她委托了侦探来找到杀她姐姐的凶手。
故事大概就是这样。
但整个的探案过程只有两个字——莽撞——每一个决定和行动都莽撞。
而且每个角色的反应都是为了推进剧情而存在,只要女主角想要知道什么信息情报,角色们就会主动告知。而女主角要做的就是——偷听——和靠近他们。
收集情报是如此,找证据已是如此。
当女主角趁乱到处翻找证据的时候我的脑子一堆问号,这也太野蛮粗暴莽撞了吧。
好,如果收集情报这部分可以忍受,接受了这种方式的设定之后想要看看事情的结果。
结果整个案件还是非常松散,禁不起推敲。
巴结财富这部分没有问题,因为强弩的瓜不甜,狗急总会跳墙,这种铤而走险受到压迫的气氛可以为之后的故事发展提供张力。
可惜的是,为了财富背后捅刀子这种决定还是让我没那么容易接受,因为既然富豪可以收买人心,那女主也可以用同样的手段,从剧中流露出来的信息,财富原点的创意是女主想到的,这些朋友是女主靠社交主动接触的。从这些设定来看,女主最起码没那么蠢。但是在被捅刀子和重新发现证据提出制衡和威胁而被谋杀这件事情并没有显示出缜密的思路。
曲高和寡的人物背景。
也许全片是用来讽刺某种人,或者某种生活方式。因为玻璃洋葱这种隐喻,即便再精致也是没有芯的。
但我依旧坚持认为,即便是讽刺,也应该先把类型片的基础做好,先是一个好的推理犯罪故事,再去讽刺。
为什么曲高和寡?
因为就算把这些人的背景拿掉,变成一群想榜大款(并非富豪)的一群市井之徒,这个故事也可以成立。因为人,只要有点利益,就一定会有上钩的可能。
这么设定的原因,可能更多的是想表达,这些人的决定可以决定另外一群人的生活。同样,这是一种讽刺,但这种讽刺我们已经从太多的新闻中获得,不是说它失去了力量,而是被消费的频次太多人们多少都有麻木,所以才会需要艺术上的加工。
所以人物的设定基本失调。
再说诡计。
以下有非常严重的剧透,慎滑!慎点!慎拉!
按照剧中的设定,富豪是临时起意杀掉网红男。
因为网红男算是抓到了他杀死女主姐姐的把柄嫌疑。
这部分我们复盘一下。
按时间梳理:
创业成功——新型燃料分歧——合伙人发现证据给所有人发信息——其中一位传真给了富豪——富豪第一个赶到——陷害合伙人——合伙人死亡——网红男赶去合伙人家中路上碰到富豪的车——女主整理遗物收到邀请——女主约见侦探——封锁死亡消息——(一周后)女主假扮姐姐登岛
之后时间线是顺的。
邀请函在死亡前或者死亡后发出不重要。因为对于真正的凶手富豪而言,他知道合伙人已死,故意发出邀请可以减轻自己的嫌疑,如果之前发出邀请不撤回也可以解释自己不知情。所这个时间点不重要。
其中这个双胞胎设定用的草率,因为如果是一块认识的所谓朋友们吧,不知道朋友有一个亲生妹妹有这种概率,有但很低。虽然有人恍然大悟地想起来合伙人曾经提过,但纯粹是编剧封堵bug用的台词,交代的不清不楚。而且假扮本身确实是个鲁莽的事情。
然后用日记闪回介绍动机。说是富豪曾经帮助过这些人,这也尝试解释了为什么他们会集体捅刀合伙人。
但这部分仓促,过于机械。
我不知道一张纸的分量是否能证明什么(学法律的朋友可以解释下)。
对于一个“聪明人”对于一个商业“帝国”的背景,在这次商战分裂中表现的如此鲁莽,又是一次人物的叙事失调。
同时这算是推理片的作弊了,因为影片用“叙述诡计”隐藏了关键信息。
之后故事开始用女主的视角展开一遍,那些隐藏的信息全部出现了。
几乎全靠偷听,真是滑稽。
还有把录音笔草率的丢进别人的包包里,再收回。看到这我都笑了。
之后侦探开始剥茧抽丝,同时假死的女主利用这段时间成功找到了那张证据。
按照侦探的说法,这个案件不复杂,全都是临时的愚蠢拼凑。
我觉得这部影片和这个案件一样,充满巧合,鲁莽,运气和愚蠢的拼凑。
如果合伙人知道那张纸这么重要,怎么会如此草率呢?如果富豪是个蠢货,他杀掉合伙人是激情决定,那怎么会提前准备好毒药?不留下线索?过于走运?
拿到那张纸不少掉情有可原,因为之后可以说是自己写的。
但冷静来说,也许一张纸根本改变不了什么,但杀人罪被追究就一定会改变什么。
利弊权衡之下,人该如何选择,其实很简单,最起码很难冒险去杀人。
手机新闻的推送也过于巧合,而且这种称不上是威胁的危险,就促使富豪杀人,说不通。因为怎么解释都行,退几步将,比如,你只看到了我的车,谁也证明不了开车的就是我之类的。
如果用“只是蠢”去解释所有事情的话,那这部电影又没有黑色幽默的色彩。
被烧毁证据之后的反转也是奇怪了,如果用这种野蛮的方式去反转,其实不转也行。
野蛮粗暴几乎是对推理片的侮辱!
最后说下双胞胎的设定。这本来就是个在推理中慎用的方式,因为它本身就带有欺骗和巧合性。但如果用好了,确实能起到奇妙的作用。
那么就说下我大胆的改编方式。
如果真想用双胞胎这招,我会用在开篇就用暧昧的方式混淆其身份,让他们不清楚登船这个人到底是姐姐还是妹妹,让凶手不清楚死的人是姐姐还是妹妹。
这样做就会激发凶手更强的行凶动机。
同时修改女主这边的筹码。一张餐巾纸有些太轻了,不足以动摇和激发富豪的凶恶,让其铤而走险。降低打击目标,商业帝国未必要推翻,只要毁掉一个人就可以了。这也让角色可以更加复杂化。
同时修改富豪对合伙人的谋杀手法,然后把两个案件放在一起,让侦探同时去侦破两个案件,一个是安乐椅式的,一个是现场的。可以设定为全员恶人,甚至是计划反转杀富豪。
粗浅的想法,想的都挺好,我不行我不上。
总之,这片子太草率了,太难看了。
(自己弄了个公号,叫“电影药”,欢迎随手关注)
作为油画出身,电影最让我惊喜的还是层出不穷,连绵不断的对现代艺术的致敬和彩蛋。爱德华诺顿的这个别墅里挂的所有艺术品都有出处和映射,又不全是是真迹,很多都是现代大家名画的仿品和致敬仿作。这一点很有意思。可能是为了最后都烧毁戏而特意做了很多的别出心裁的赝品。这也算是对现当代艺术一种深深的致敬。现在开始进行找彩蛋游戏。
总之,都是高仿,但很有意思,拍到电影里很致敬。可能还有很多我没发现的彩蛋,大家一起来找茬。
观影无需先看第一部。
我想《利刃出鞘2》(又名:玻璃洋葱)很好地向观众展现了,如何通过更高级的讲故事方式,将简单故事讲述得跌宕起伏。在影迷们见识过越来越多花式案件后,传统侦探故事似乎愈发难以给予完全的惊喜感,于此,《利刃出鞘2》干脆放弃了高智商犯罪的构思,而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故事新鲜讲法的探索上。作为结果,我们得到了一趟thrill ride,但想要施展推理才能的观众恐怕会有所失望。一方面,导演从一开始就通过片段化信息故意误导了观众,使得中途解谜异常困难,也使得电影后半程充斥反转与巨大信息量的自我解释;但另一方面,当我们仔细分析这些自我解释,我们发现电影前半程早已埋下众多伏笔,与谜底相呼应。
在剧情层面上,除了同样有侦探Blanc,本片与前作没有任何联系,但在故事架构与风格上与前作有诸多类似。比如同样是全明星群戏,同样阿加莎式的全员恶人有犯罪动机,因为本片的群星以朋友而不是家庭为纽带,人物脸谱可以做到更为多元有趣。本片同样拥有反转,而且在喜剧节奏上不输第一部,娱乐性上乘,几个桥段成功让楼主在银幕前土拨鼠尖叫。另外,电影没有放弃社会隐喻。《利刃出鞘》第一部的社会映射是美国保守主义与新移民的冲突,第二部则是科技巨富new money与民权运动,尤其电影结尾的呈现非常夸张,颇具争议,楼主会在文章最后展开。
楼主在2019年给《利刃出鞘》第一部打了激情五星,如果第一部的味道曾让你的味蕾满意,也许应该再尝尝这一部。但同时,在我这里,平心而论,第二部还没有达到第一部的高度,一些故事细节并不是那么坚固,这也许是社会隐喻先行的结果,我会在下面详细的剧情分析中讲到,仅供各位参考。楼主从看完电影到写这篇文章隔了一段时间,若有记忆偏差还请提醒我,谢谢。
【剧透分割】
【剧透分割】
【剧透分割】
【剧透分割】
【剧透分割】
【剧透分割】
【剧透分割】
【剧透分割】
【2022.12.27更新】
首先试着回答几个大家的Burning Question,给不读长文的朋友一点信息。
问题1: 既然Miles是杀Andi的凶手,为什么要寄盒子给Andi?
答:Helen是在Andi家找到的Miles的盒子,说明盒子在Andi被杀前已经送到。因为Miles杀Andi是得知她找到餐巾纸后的快速决定,无法阻止Andi收到了盒子。即便Miles在Andi死后才寄出盒子,或者Miles杀Andi后从Andi家中拿走盒子,也容易给自己招来怀疑。因为其他人是登岛后才知道Andi已死,其他人对侦探Blanc表示过虽然Andi赴邀让人吃惊,但她受到邀请是正常惯例,Miles不寄可能会暴露他知道Andi已死。
问题2: 岛上时不时冒泡的路人小哥Derol是什么作用?
答:搞笑担当。对剧情没啥作用。但有人表示这个小哥房间里一大堆乐器,根据Miles毫无原创性的人设,说不定Miles在欢迎朋友弹的吉他曲其实是他教的。
问题3: 结尾Helen爆破Miles宅邸,烧毁蒙娜丽莎,是什么作用?
答:不是简单的爽文式发泄。一来通过宅邸能源Klear被引爆,展示Miles的新能源的危险性,让朋友们对他的前途失去信心;二来因为Miles隐瞒保险公司安装了打开保护罩的按钮,蒙娜丽莎烧毁有Miles自己的责任,尤其他已经安排了一周后在这里进行Klear进军市场的发布会,这样蒙娜丽莎被毁,使Miles陷入名誉与赔偿双倍打击,鼓励大家站出来反对Miles。
除了侦探Blanc外,本片着墨的角色众多,但主要人物都属于一个以富豪Miles Bron为中心的上流朋友圈。富豪Miles Bron是新能源公司Alpha的领导者,自负且浮夸,喜欢炫耀自己的小聪明。外放的性格与科技巨富的身份,使人联想到的是今年出了风头也出洋相的埃隆马斯克。电影开篇便是Miles邀请朋友们来私人岛屿参加每年举行的趴体,他不仅把邀请信藏在未来感十足的多重谜语盒子中,还在聚会中设计了一款谋杀解谜游戏(不过被Blanc闪电破解后,Miles解释说设计游戏的不是他,而是他雇的小说家)。
这群上岛的朋友们自称Disruptor(破坏者,变革者),每个人都个性鲜明,但似乎也各怀鬼胎。我们通过人物表,作简单整理介绍,以防在稍后剧情分析的众多人名中迷路。
电影的总体戏剧结构,由两起谋杀案(Andi与Duke之死),以及一起未遂的谋杀(Helen受枪击)所嵌套组成。三层谋杀像洋葱皮一样包裹着的,是同一位凶手(Miles)。三起案件的作案手法虽不复杂,但导演打破了时间呈现的顺序,再加上误导性的叙事支线多,我们需要一层一层剥开它来分析。
首先来看第一起谋杀,Andi之死。电影中途的大篇幅闪回中,我们了解到Andi的死发生在岛上聚会前数天,起因与Disruptor们的爱恨情仇密切相关。Disruptor这个小圈子最早是Andi经营起来,并引导Miles加入的。而能源公司Alpha的早期想法,也是Andi起草的,证据是她当年画在酒吧(酒吧名为Glass Onion/玻璃洋葱,点题)餐巾纸上并署名的公司架构图。抢夺这张图纸则成为后续故事至关重要的线索和Miles的杀人动机。
在Alpha公司蒸蒸日上的时候,Andi和Miles对于他们开发的新能源Klear,一种氢晶体,的安全性产生了巨大分歧。因为Klear燃烧不产生温室气体,Miles认为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但Andi担忧Klear容易带来氢气泄漏,易爆易燃,不宜市场化,并威胁带走Alpha的知识产权来阻止Miles。他们的分歧最终导致了Miles在公司内排挤Andi并切割Andi与Alpha的知识产权。Miles不惜威逼利诱Disruptor的朋友们,在法庭上谎称最初有Alpha架构想法是Miles而不是Andi。
Andi在被逐出Alpha公司后,发现Miles伪造并报道了自己画有公司架构图的餐巾纸,所以在岛上聚会前,愤怒的她找到了多年前那张真餐巾纸,可以作为反驳他们谎言的证据。于是她头脑一热,给除Miles外所有朋友们发了封威慑邮件,把餐巾纸放在红色信封中合影附上。这个鱼唇的举动引起了朋友们的骚动,一个个来到Andi家准备交涉,但都无人应门。
因为在其余所有人到达Andi家前,Miles已经抢先一步从Lionel的传真里了解到情况,开他的豪车直接去Andi家,通过饮料里下安眠药迷晕了她。Miles将不省人事的Andi拖到她的车里,发动引擎,关闭车库门,发动机消耗氧气/或者产生一氧化碳让Andi窒息而亡,制造出自杀的假象。
谋杀Andi后,Miles在Andi家翻箱倒柜,找到并带走了藏着真餐巾纸的红色信封,藏到他伪造的餐巾纸相框后面,这个相框放在Miles房间甚至曾给Blanc看过。后来Lionel表示Miles太蠢了没有直接毁掉原版餐巾纸,用官方吐槽填补故事漏洞。
故事的一大反转,是揭示Andi有个双胞胎妹妹Helen。Andi死后,Helen不相信她会自杀,怀疑Miles或者Disruptor中有人谋害了她。所以她推后了Andi自杀的消息发布,誓要调查个水落石出。
于是她找到了号称世上最伟大的侦探Benoit Blanc。
在Helen登门造访前,Blanc疫情隔离在家百无聊赖,在浴缸中连线几位客串的奶奶辈明星,玩捉杀手的网红游戏Among us,并输掉了裤子。
Helen带来的线索是Andi死前收到的谜语盒子,Helen一看就是成大事之人,真正的Disruptor,三下五除二就拿锤子砸开了盒子,发现了Miles的邀请信。
Helen请求Blanc上岛,调查Disruptor中谁是谋杀Andi的凶手。因为Blanc是聚会的局外人,谎称受到邀请过于瞩目,所以献计Helen假扮Andi应邀一起上岛帮助刺探情报。因为只有凶手以为Andi已死,看到假Andi出现若大惊失色可能会露出马脚。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所以Helen驱散心中怯意,决定铤而走险。
隐藏故事线到此结束,我们带着上帝视角回到电影前面剧情。
众人来到Miles在希腊的私人小岛,因为Andi与大家的决裂,假Andi带来一阵骚动,而Miles也确乎疑惑为什么Blanc会受到邀请。但Miles一拍他的榆木脑袋,肯定是某人重置了箱子,让大侦探来陪玩一下这个“聪明绝顶”的谋杀游戏。
在岛上,Helen跟踪,录音,鬼鬼祟祟,试图从大家嘴里套出有用的话,认真标记每个人是否有杀人动机和杀人机会。Helen发现他们每个人在Andi死亡当天都去过Andi家,所以他们都有杀人机会。至于动机,她认为Claire支持新能源政策而且连任竞选受Miles资助,利害相关。Lionel更是在公司工作,为Klear背过书,可能想除掉Andi这个他们背书的对立面。而Duke希望讨好Miles上位,Birdie更是在事业上全然依靠Miles,也都可能帮助Miles杀人。分析不出唯一的凶手,使得Helen和Blanc不得不转变思路,才去找被偷走的餐巾纸与信封在谁手上。
Helen说,也有可能是Miles杀了Andi。Blanc说他不会傻到亲自去杀法庭上的敌人的。
可事实是,Miles就是这么傻。
贝叶斯统计中,奥卡姆剃刀原则可以表述为,对一个现象的解释,越简单,假设越少,便越有可能。Andi一案中,相比于推测其他人投奔Miles而对Andi怀有杀意,最简单最可能的解释就是,Andi公开的敌人,同时是Andi找到餐巾纸的直接受害者——Miles去Andi家杀了她,没有拐歪抹角。而Blanc对案情的早期误判,一是对Miles高智商滤镜,或者疫情封闭后的他太想要一个复杂精明的案件了;二是技术上说,他没发现Lionel把Andi的威胁邮件传真给了Miles,而排除了Miles是凶手的可能性。
这也是为什么《利刃出鞘2》的英文标题叫做Glass onion(玻璃洋葱)。导演赖恩约翰逊曾表示,玻璃洋葱源于披头士的同名歌曲,这首歌起初是他们讽刺歌迷们过度解读他们的歌词,因为洋葱皮层层叠叠,似乎将主旨隐藏至深,但玻璃的材质让歌曲一眼见底,所见即所表达,并没有那么多嵌套着的深意。若无必要,勿增实体。电影使用这个名字一语三关,首先Disruptor早期聚会的酒吧叫玻璃洋葱;由此,Miles将他岛上住宅设计成洋葱形状的玻璃大房子,玻璃洋葱便是故事发生的主要地点;更重要的是,玻璃洋葱也指观众通过大侦探Blanc的视角,他什么复杂的案件都见过后,不自觉地对一个简单案子过度思考,忽视了那个最简单最可能的谜底。
Miles是凶手这种摆在桌面,我们却看不到的“隐藏”现象,在电影中多次出现。Blanc在众人面前大摇大摆地来到岛上,参加没邀请过他的私人趴体;双胞胎Helen拉直头发其实就变成了Andi;以及Miles把真餐巾纸藏在假餐巾纸的相框中,给寻找真餐巾纸的Blanc看,都是显而不易见,唬住了多少见多识广、神机妙算和火眼金睛。
帮助Blanc联想到Miles是谜底的,是第二桩谋杀,Duke的暴毙。Duke的死在时间顺序上晚于Andi,但却是电影呈现的第一桩凶杀。Blanc推理出杀Duke的凶手是Miles,也对Miles的高智商祛魅了。
Duke的死亡发生在Blanc破解谋杀游戏之后,大家无事可做。本来从不喝酒的Helen,借着酒劲(喝了莱托少爷的康普茶,一种带少量酒精的饮料),和大家发生了激烈口角,最终被气走继续她的线索搜查。鉴于观众看到假Andi被气走前和Duke有过对峙,我们第一个怀疑是Andi怄气毒杀了Duke,这便掉入了导演的陷阱。
而且导演设置的陷阱还不止于此,Miles提供的不少虚假信息也起到了掩人耳目的作用。Miles谎称Duke是误拿了他的杯子,恶人先告状,称凶手的本意是下毒杀他。
在前情很难捕捉的镜头中,实际是Miles主动把他的杯子递给Duke。而Miles说谎时,电影展示的是Duke主动拿起桌子上Miles的杯子的虚假镜头,误导观众以为一开始就是Duke误拿的。
另外Duke的死因也不是下毒,而是致死性的菠萝过敏。楼主恰好也经历过急性过敏,在接触过敏原后会迅速出现心脏休克或喉咙肿胀窒息,符合Duke手握脖子干呕的死状。后来Blanc解释道,Duke对菠萝过敏的伏笔早在他上岛时就提过:“Duke don’t dance with pineapple.” Miles作为Duke的好友,对此了如指掌,甚至前情中有Miles把菠萝汁倒入自己杯子的镜头一闪而过,但当时观众即使注意到也大都觉得人畜无害。
让观众更难看清真相的是,Miles所谓有人要杀他的说辞,并不是无根无据的。虽然Miles的朋友们在法庭上曾替Miles说谎,但他们与Miles的关系显然不是铁板一块。Blanc在破解Miles的谋杀游戏后,他向Miles警告,你的朋友们都有杀你的动机,你的谋杀游戏是引狼入室,相当于枪放桌上关上灯让他们在黑暗中对你开枪。
电影前半部分在任何凶杀出现前,把大家对Miles的杀人动机渲染得呼之欲出:
Birdie在泳池旁酸酸地感叹当年自己作为名模风光无限,Miles要对她点头哈腰,现在却需要Miles才能活下去。而且Birdie最近错误地把自己厂牌外包给孟加拉的血汗工厂,只因为她误以为血汗工厂(Sweatshop)是生产汗裤(Sweatpants)的工厂。她的助手Peg向Miles求情,求他不要逼迫Birdie承担这个丑闻的责任,似乎Birdie与Peg都与Miles对立,但Peg不知道Miles同时保证赔偿Birdie辞职的经济损失。
Miles和Claire与Lionel的矛盾再次出现在新能源Klear上。晚餐前Miles向大家展示Klear,并宣布他已经提前准备好将其投入市场了。Lionel和Claire大为不悦,表示还需要至少两年完成安全性测试。Miles说他的玻璃洋葱宅邸全靠Klear供能,就是安全性的证明(简直儿戏!)。如果之后Klear的安全性出现差错, 背过书的Lionel就有责任。而且Claire不巧刚刚签署核能源的项目,和Klear进军市场直接冲突。
甚至死去的Duke在电影前半程,偷看自己女朋友Whiskey和Miles偷情,拳头紧了,头上绿了。让人误以为他也有杀Miles的动机。
这些真真假假的人物关系,让观众迷失在有人要杀Miles的误导中,让我们猜不透恶人的位置。直到Miles被脱下羊皮露出狼相,也给后面剧情带来了一次彻底的内外反转。
巧妙的是,同样这些人物关系,也真切地铺垫了Miles反过来谋杀Duke的动机。Duke死前,电影表现过他喜欢设置大量google消息提醒,手机嗡嗡嗡叫个不停,也使他第一个发现了真Andi的死讯。
Duke当然不是真的想杀Miles,他女朋友Whiskey和Miles偷情是他的美人计,因为他有求于Miles,希望对方用Alpha新闻部为他宣传。而他看到Andi死讯后马上意识到是Miles杀了她,因为他当天骑摩托去找Andi交涉的路上,看到了Miles那浮夸的蓝色豪车飞驰而过,呼应了Miles很早表示过他到哪里,他的车也会在哪里。这次相遇,Duke甚至曾在泳池边的对话中有影射:他曾经差点被Miles压成饼(pancaked)。但因为当时Miles立即转移话题没有提是什么时候。
意识到Miles是Andi死的最大嫌疑人,而他可以证明Miles去过Andi家,Duke没有声张,打起了勒索Miles的小算盘。他给Miles看了手机,说我们得谈谈Alpha新闻部了。
Duke死也没想到,Miles面对他的勒索,如此心狠手快。Duke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杀死Duke后,Miles偷走了Duke的手机,以防其他人了解Andi的死讯,并且顺走了Duke从一开始就携带着的手枪,瞄准了假Andi。正所谓契科夫放在第一幕的手枪,一定会在第三幕派上用场。原本为了增加谋杀游戏刺激感而设计的断电突然生效,和Blanc警告Miles的朋友会在黑暗中刺杀他恰恰相反,Miles受到启发,在黑暗中枪击了假Andi/Helen。
子弹射穿玻璃,洞入Helen胸口。在观众都以为Helen已死的时候,电影带我们进入大段回忆,等回归主线,只看到Helen又站起来,子弹卡在了她胸口的笔记本里。
虽说有玻璃的缓冲,但笔记本挡子弹的骚操作,显然没有故事其他段落的缜密。Miles枪杀Helen的动机似乎也没有详细说明,不过Blanc在后来复盘时讲,Duke死后Miles伪装成受害者,趁大家不知道凶手是谁,也是自己身上所受嫌疑最少的时候,企图一把杀掉假Andi,也是少见的Miles的精明了。而观感上,黑暗中的枪击使惊悚感陡升,带给观众肾上腺素的刺激;另外由于导演在Helen应声倒地之时选择断掉故事线,用大量的回忆转移了视线,回忆结束后,又用大量Blanc对前两起谋杀的推理情节回避了这第三起未遂的谋杀,被海量信息轰炸过的观众不见得还有气力去思考枪击动机了。
在Helen死里逃生后的一刻,Blanc灵机一动,拿出了电影的大笑点:晚餐前Miles送给他的,号称Jeremy Renner(鹰眼的演员)冠名的辣椒酱。Blanc用辣椒酱伪造Helen身上血迹,一滴入魂,让大家以为她死了,还将辣椒酱沾到自己眼睛,来了一段辣哭的体验派表演。
这样,趁着Blanc支开所有人进屋的时间,Helen爬起来去寻找Andi那存着餐巾纸的红色信封了。因为没有在其他人房间找到,Blanc建议去Miles的办公室搜索,这样也佐证是Miles偷走了它。
果不其然,红色信封藏在Miles办公室,藏在伪造的餐巾纸后斐波那契螺线的相框中。
Duke的死和Helen被枪击,为原本Andi的谋杀案增加了更多层次,在非线性叙事下,使剧情反转和悬念感飞起,但这几起凶杀背后都是Miles相对简单的作案手法,体现出Miles并不是什么高明的罪犯,没有跳出玻璃洋葱透明的特性。
和《利刃出鞘》第一部异曲同工,我们发现导演赖恩约翰逊并不仅仅满足于一个娱乐观众的侦探类型片;他将自己的社会表达融汇到全片,而且毫不吝啬地拿出大段戏份进行价值输出。
本片的结尾便是一段近乎挑战观感的社会演绎:趁着Helen展示真餐巾纸才有的玻璃洋葱酒吧logo,Miles无耻地烧掉餐巾纸,销毁了指控Miles的关键证据。没有证据,一切的逻辑和推理,都无力对抗社会资源丰富的富豪Miles,所以此刻大家在肃杀中沉默了。Blanc曾在电影早些时候说,他不是蝙蝠侠,这也许是本片超脱英雄主义叙事但更具现实感的表现方式;所以作为侦探,Blanc只能帮助 Helen于此,关于正义,关于制裁,已是他职责之外。而通过构建这个无力的受害者困局,导演讨论了一个普适的社会问题——
我们要怎样夺回正义?
当看到Helen把怒火发泄到打砸Miles的宅邸时,说实话,我并没有感到爽快。因为我的第一反应是,暴力寻仇是短视的,即便没有复杂化现有矛盾,也不会在法律意义上解决任何问题。
我们之所以意识到这段打砸戏的的社会隐喻,也源于电影对身份符号的角色分配。首先上流富豪作为反派和讽刺对象,与社会左翼运动一以贯之;更重要的是,导演刻意选择Helen为黑人女性,担任电影的反抗者。在美国社会这两年Black Life Matters和乔治佛洛依德事件引起的大规模黑人抗警运动,以及今年本质上反女权的反堕胎法案,让人很难不联想到,结尾的Helen便是这些运动走向激烈化的社会缩影,也是导演坚定地支持近期平权运动的体现。
但对于现实,很多人也有矛盾心态,一方面痛斥川普执政时美国的右转,恶化了黑人和女性的整体性社会不公;另一方面,自发性的黑人运动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打砸抢事件也越来越多,虽然这不是运动组织者的本意,但确乎伤及了无辜被砸的店主民众,不但远离了马丁路德金当年的非暴力原则,也使得治安问题和警察暴力执法成为一个解不开的恶性循环。所以,真正有现实思考价值的电影,我想还不能只有zz站队和情绪宣泄。
然而,今年10月以来涌动的社会讨论,让我对结尾有了新的也可能是一厢情愿的理解。
这层理解源于Blanc的那句话:I can only give you some courage/我只能给你一些勇气。因为Blanc是对着Helen说的这句话,我原本自然以为Blanc给予勇气的对象是Helen。
但真正需要勇气的是Helen吗?Helen铤而走险假扮Andi,找来Blanc为Andi伸张正义,与Miles斗争。Miles烧掉餐巾纸后,她怒火中烧,她把Blanc给的Klear晶体抛入火焰,引爆整个玻璃宅邸。她是在场人中最不缺勇气的。
更需要勇气的是叫做Disruptor的这群人。他们对Miles的新能源并不是没有异议,Claire和Lionel都担忧Klear的安全性,不希望万一出事,自己变成替罪羊;他们对Miles谋害自己的朋友敢怒不敢言,害怕指不定谁会因为和Miles不合,成为下一个被谋杀的Duke或Andi。
这种恐惧成为Miles操纵大家的木偶提线。相比于Miles,他们知道自己力量薄弱,看不到赢的希望,所以他们不敢作证Miles烧掉了餐巾纸,也不敢作证是Andi而不是Miles创立了Alpha公司。如果他们作证,Miles有的是办法迫害他们:作为公司高层的Andi,因为与Miles的决策分歧被谋杀;Helen因为调查Miles,被Miles枪击;而Duke的谋杀,Miles分分钟内就完成了。
所以,我觉得Helen实际在做的,是给予他们一些勇气。当Helen打破几件玻璃雕塑,Miles无动于衷,但Disruptor们兴奋了,他们鼓起勇气打碎一些无关痛痒的玻璃,为自己的无力和绝望,索性一起发泄。
但当Helen的破坏规模越来越大时,他们慌了,他们也许和看电影的楼主一样怀疑,这样发泄是否过火?
但Helen的破坏所带来的,也不仅仅是无能狂怒。Helen把Klear供能的整个宅邸引爆,向大家展示了Klear多么不安全,Miles推广这种能源是多么错误。用来打开蒙娜丽莎保护罩,集合着Miles自负的按钮,也被Helen拍下,将神秘的微笑付之一炬。因为这个按钮是Miles背着保险公司安装,租借蒙娜丽莎的他必将受到赔偿与名誉上的双重打击。而像尼采所言:这种胜利所带来的最好之事,莫过于解除了对失败的恐惧感。所以在Miles的嚣张势头受打击后,大家终于与Miles和他危险的新能源决裂,站在了Helen一边愿意为她作证。
Blanc曾问Miles,什么是Disruptor? Miles讲得特别抽象,说在一个庞大体制中我们打破一点点,然后其他人会受到鼓舞,即便体制本身会反弹,但受到鼓舞的人会继续打破,引起更大的变数,直到大家都慌了,但谁也无法挽回,体制就会崩塌。而这个最早让体制裂缝的人,就是Disruptor。回头来看,我们发现Miles形容的不是他自己,而是Helen,导演用打破玻璃这样具象的呈现,诠释Helen才是真正引发多米诺效应的Disruptor,而受Helen鼓舞,鼓起勇气参与进来的,是Miles的这些朋友们。
有意思的是,今年拿上流社会开涮的左翼电影在欧美大放光彩,既有戛纳金棕榈《悲情三角》,也有美食惊悚片《菜单》,甚至严肃冷峻地批判古典音乐界的《塔尔》也有类似表达。《利刃出鞘2》结尾这种直接和激烈的社会演绎,能让欧美影评人们满心欢喜地吃下,除了道理讲得言之有物,也算适应了当前Eat the rich的大风潮吧。
Ps.
电影有大量明星客串,楼主最惊喜的是网球巨星小威廉姆斯出现在岛上健身房的大屏幕上,看起来是Miles请的私人教练。
本片核心的冲突根源是迈尔斯和女主对于公司股权的争夺而引发的谋杀,而这最底层的冲突就跟闹着玩一样,基本上就代表了这部电影主创的创作态度了……
片中迈尔斯的公司有点类似于特斯拉、meta这个级别的科技巨头,股权分配为什么能够开玩笑一样?
这种级别的科技公司首先很明确地说,不可能不通过一级市场进行股权融资来发展和壮大(现实中公司并不是说有个天才点子就瞬间成为五百强的,并且大概率片中的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这些都意味着这家公司一定有完整的董事会和清晰的股权治理结构。一张餐巾纸就能把公司要走,一个点子就能决定股权,那美国还是法治国家吗,公司法是白纸吗?之前明晰的股权结构都不承认了吗?
从根上说,谁的点子压根不重要,谁写的餐巾纸,who cares?结果一部两个半小时的电影为了个莫须有的原因折腾了那么久,一部悬疑侦探片,竟然能这么不严谨,也就不奇怪后续的推理跟过家家一般。
美国佬,拍完川普撞地球,再拍马斯克烧蒙娜丽莎,不错不错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凶手所犯乃杀人之罪,你能做的也只是打砸抢烧一通,然后在利聚而来利尽而散的小人集团中因势利导,借由新的利益格局 make him pay. 很不幸,这真的,很不幸。
比第一部还要差劲,已然不能够作为推理电影,只能算作悬疑电影,并非两者之间水平存在高低,而是叙事上彻底放弃了让观众与银幕中的角色们斗智的权利,反而以事前掩盖关键信息事后再用闪回等技法揭示补全的方式,将本片的观影乐趣由本该高度持续沉浸的解密快感变质为转瞬即逝的反转刺激;更加遗憾的是这个灵感明显来自赫伯特·罗斯《勾魂游戏》的文本,案子实在称不上复杂和精彩,同首集一样,完全没有利用好群像来营造障眼迷雾,只顾着往一个个角色身上赋予同破案没有太大关系的自以为幽默的讽刺符号,故事真正的高潮甚至和真相脱钩,当然这个结局十分复合目前好莱坞的基本价值取向,只要队没站错口号喊得足够响,电影好不好看都是其次;最后请不要在此类电影中使用太多廉价CG甚至是软科幻元素,当影像中的世界都被察觉到虚假时,一切都不会让人信服。
22LFF#6玻璃洋葱,一眼就能看到底,这类迷题说简单也简单,记住相信你相信的,别被新的线索干扰,可惜线索太多,怎么能不被干扰,又怎么知道哪个是第一条线索而深信不疑。轨迹设计的还好,尤其前半部分,大爱,很阿加莎的感觉,后面开始玩起来了新花活。BTW,这部配乐很赞,首首都喜欢的。喜剧效果千禧一代会爆笑,老人可能理解不了一些梗诸如NFT之类。BBTY,片尾字幕才意识到富豪是爱德华诺顿演的,他这么老了吗?我看的时候感觉这个人像马斯克和吴京的结合体7.5-8 今年商业片top5(今年也实在是没看到什么特别精彩的商业片)
没有金钱的友情的就像一盘沙,不用风吹,氢燃料一下就爆炸了~
非常讨厌这个结局,打砸烧,破四旧吗?小孩泄私愤?编剧技穷编不下去了?对谁有意见也不能把钢琴砸了把名画烧了吧?满足底层仇富&仇恨文化心理?这种廉价快感&低幼价值观太可怕了。。。。最后用NKC的《Mona Lisa》监介癌都犯了,烧名画很浪漫吗?编剧脑回路和那些脑残环保主义没有任何区别
先标,等下补评,可能是刚看完的缘故,居然觉得比第一部还要好…
glass onion肯定不止是玻璃装饰,抽丝剥茧的结构才能对得起这个名字。事实证明做到了!还有希望环保人士不要因此受到启发,毁坏艺术品来抗议。蒙娜丽莎是无辜的!
冤有头债有主蒙娜丽莎心里苦……
一集的钱,可以拿去拍十三季《大侦探波洛》,季季9分的那种。
前半段有点散漫不紧凑,最后又倒戈得太轻易,没有那种圆满的satisfying的感觉。。。不是很喜欢。但我还挺看好这系列拍下去的,现在认真做原创剧本的太少了
我大概再大的仇恨也不会毁了《蒙娜丽莎》
相比较第一部,贵剧组真是戏里戏外都有钱到更上一层楼啊。照旧是貌似全员恶人的设定,明线和暗线的杀手很好猜(关注该系列的应该早就知道了),但不耽误观赏过程中的娱乐性。电影节奏把控得很好,步步层叠,非常抓人。结局依然是爽文剧情,而且是真·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不愧是多伦多电影节最受期待的电影之一,值得一看!
#TIFF2022#制作成本直线上升,然而剧本质量却没有放松,相对第一部的本格推理,这部更加接近某种程度的叙述诡计,而在孤岛上更加考验cast的dynamic.Janelle Monae不仅电影里惊艳,在映后Q&A部分更是steal the show. 另一方面,007之后,Daniel Craig似乎又找到了新的“养老保险”,第三部估计很快就会提上日程。
烂,难看,前一个小时罗里吧嗦的说什么呢,观众想看的是悬疑电影,导演第一部成功后,就晕了
已经没有任何的推理成分,就是一个硬设定的所谓悬疑迷局推着观众往前走,没有巧思也没有伏笔更没有什么引人入胜,观众只能干等到一个小时的时候才看到姗姗来迟的凶案和随后更加冗长的自我说明过程,所以这部140分钟的电影里真正属于悬疑的时长一共才多少?而在没有证据的大前提下主人公又是以怎样一种方式完成逆转的?本来第一部里克雷格靠着诈口供的办法忽悠美队就够下三路的了,这一部简直是连智商的遮羞布都不要了,还是那句话,奈飞出的片子,这种水平丝毫不让人感到意外
剧情不输前作,案中案的小岛剧本杀,感觉这个剧组真是从头到脚的壕啊。丹尼尔·克雷格是怎么做到基里基气但又土了吧唧的,他老公开门的时候我真的哈哈了一下...
“比蒙娜丽莎更美的是烧着的蒙娜丽莎”……这作死的结局 哈哈哈
感觉这个反派人设有点浪费爱德华诺顿 还有比起推理 我更倾向于观赏Daniel Craig和Hugh Grant演两小时极品基老伴
#LFF42 除了好笑之外很难发现亮点。第一部还丝丝存在的阶级问题到了续集里只变成了富人打架。如果说第一部还有阿加莎·克里斯蒂的风骨,那么这一部充其量就是个名侦探柯南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