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淘沙2021

大陆剧中国大陆2021

主演:保剑锋成泰燊海清王文娜孙立石杜子名陈若轩孟子义王志飞潘之琳曾黎李依晓喻恩泰何泓姗何琢言王嘉郑奇

导演:嘉娜·沙哈提

剧照

大浪淘沙2021 剧照 NO.1 大浪淘沙2021 剧照 NO.2 大浪淘沙2021 剧照 NO.3 大浪淘沙2021 剧照 NO.4 大浪淘沙2021 剧照 NO.5 大浪淘沙2021 剧照 NO.6 大浪淘沙2021 剧照 NO.13 大浪淘沙2021 剧照 NO.14 大浪淘沙2021 剧照 NO.15 大浪淘沙2021 剧照 NO.16 大浪淘沙2021 剧照 NO.17 大浪淘沙2021 剧照 NO.18 大浪淘沙2021 剧照 NO.19 大浪淘沙2021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22 15:09

详细剧情

讲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建立中国共产党,并带领共产党不懈探索,走向成熟的伟大历程。故事以毛泽东为主的“一大代表”为视角,从1919年之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出发,以党的发展脉络为根基,展现了革命先辈们在党面临危急关头,在民族遭受危难时刻,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革命道路,最终取得了伟大胜利。

长篇影评

1 ) 还没见过这么拍党史的电视剧

电视剧《大浪淘沙》非常好,好就好在它细致地展现了党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是如何靠着自身的力量斗争以及血与泪的牺牲,最终找到正确路线的。

斗争不是意气之争,不是个人之争,斗争的目的是更好地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斗争的目的是集体的力量更加团结。基于这一点,党才走了一百年。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总想着把党史归结为个人之间的关系,那是唯心的,那样的话党是不会一次次团结的。

建党百年,相关影视作品层出不穷。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每一部都看完。对于这部《大浪淘沙》,我本来也是秉持着这样的态度,不好看一集弃就是,但看了第一集后琢磨出了一些不一样,于是一口气追了下去。然后才发现,原来主创团队是《恰同学少年》的导演、《东方》的编剧和《鸡毛飞上天》的制片。

当然,遗憾的是,这部剧目前在几大视频网站上还没有,只有卫视有。我也只能是在卫视的官网上看一看。但我还是要给大家推荐一下这部剧。

这部剧是不拍大事件的,五四、一大、北伐、四一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长征等这一系列具有历史隽永定格画面的大场面它都一笔带过。一方面考虑到是经费的问题,另一方面这也更凸显本剧的野心:

它着眼于大事件前的决策过程。

决策是吵出来的,是实践出来的,是斗争出来的。正确不是凭空出现在脑海中的,是经过大量的实践总结出来并指导人们的。所以正确是一个后验的东西。不应该也不可能是在没有能力与代价的基础上,只口头上说就成为正确的。

而大事件是什么?是尘埃落定。是历史的结果,是历史上所有人意志的矢量和。而这些意志各是什么?它们又是怎么来的?

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那影视作品就很容易沦为PPT演示页。写的人不懂,拍的人不懂,演的人不懂,看的人也看不明白。

这个问题一定要得到解决。

《觉醒年代》没有回避从新文化运动开始到建党这短短几年内的大量思潮,无论是封建帝制、君主立宪制还是议会制、多党制,无论是无政府主义还是共产主义,剧中都直接呈现了出来。在多种尝试后,当时的许多人和观众才最后意识到,只有共产主义才是我们需要的。

这是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

《大浪淘沙》不可避免地被拿来作了比较。它没有回避的是党在成长过程中的路线斗争。

《觉醒年代》解决的问题是:我们要走共产主义道路。

《大浪淘沙》解决的问题是:我们怎么走共产主义道路。

所以当看到片尾时,我是兴奋的。片尾回溯了党从一大走来的许多大事件,一大、二大、三大、四大、五大、八七会议、井冈山会师、六大、古田会议、遵义会议、瓦窑堡会议、洛川会议……

最后落点在哪?

在1945年4月的七大。

这一点很了不起。

如果结尾是1921年,那说的是党为什么出现。

如果结尾是1927年,那说的是党开始走向成熟。

如果结尾是1949年或1953年,那说的是党带领人民取得了胜利。

但1945年意味着什么?

1945年意味着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意味着党在这24年的历史中找到了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尽管这样的斗争是伴随着血与泪的。

毛泽东思想不是凭空出现的,是在长期过程中的实事求是的结果。是毛泽东等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后找到的能够走下去的路与很多人在「左」与右之间徘徊最后失败甚至牺牲,是动辄就是以组织为代价的血路。所以最后才找到了正确的道路。这是大悲情,也是大豪情。

认为可以直接照搬过往经验的,这是经验主义的错误。

认为可以直接沿用理论成果的,这是教条主义的错误。

所以整部剧其实都不用拍蒋介石,不用拍太多国民党。党组织的问题解决了,才能拧成一股绳向外,那时是无敌的。

从目前的剧情来看,我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这部剧在这方面上下的功夫。

先说一个建党以前。毛泽东驱张运动。

在很多人的设想里,驱张运动无非就是毛泽东等人要把张敬尧赶出湖南,而进行的罢课、宣传,争取同情和支持,在请愿的过程中完成了对张敬尧的驱赶。

但如果可以这样简单理解的话,那驱张运动就太简单了。一个第一师范刚刚毕业的学生,就能凭借一己之力做到这件事,这不符合唯物主义,既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也是对毛泽东的不理解。遗憾的是,我们很多过去的影视作品都是一笔带过,仿佛这件事容易得很。

剧中直接点明了这一点:湖南问题要解决,不能只看湖南,要看北方的直系军阀和皖系军阀之间的矛盾。

1918年北洋军阀南北战争时期,直系军阀吴佩孚打下湖南,却被主政的皖系军阀段祺瑞要求驻军衡阳,给皖系的张敬尧作屏障。此举不仅使得吴佩孚不满,原本就主政湖南的谭延闿更是不满。

等到段祺瑞失势,毛泽东等人便立刻利用这个矛盾,说服吴佩孚和谭延闿齐力驱赶张敬尧。从而达成目的。

这才是当时的背景,如果不了解这一点,以为只要写个请愿书,控诉张敬尧如何暴戾就能达到目的,那是书生之举。

当然,背景是社会矛盾,但光有社会矛盾是不行的,还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我们书中说驱张运动中毛泽东是主心骨,但这并不意味着整个大局中只有他在其中发挥了作用。如何借力打力、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这才是最重要的。毛泽东在军阀间捭阖纵横,事实上已有子贡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的大手笔了。

如果说本剧中描写驱张运动只是一碟小菜,那么它花在中共一大上的心血可以说非常令人赞叹了。

过往拍一大会议的,往往蜻蜓点水:代表们开个会,然后有密探和巡捕前来,于是大家转去嘉兴南湖。这些都是象征性的过场,非要做戏的话,也无非是多描写了一些密探和巡捕之间的互动,至于一大是怎么开的、目的是什么、过程是什么,没有人关心。

可事实上历史考证早已更新了,关于一大我们有太多的细节。编剧不下苦功夫学习只吃老本是不行的。

《大浪淘沙》是我第一次在影视作品里完整表现以下关于中共一大的细节的:

一、一大在上海7月开,与共产国际和远东书记处派遣的马林和苏俄情报人员尼克尔斯基1921年6月初到达上海后仓促启动有密切关系。

在开一大之前,事实上全国各地都已经开始了共产主义小组的筹备。上海、北京、湖南、湖北、山东都已经陆陆续续成立了小组。把各地党组织整合成一个整体,已经提上了日程,但为什么还迟迟没有动静呢?

答案很现实也很无奈。

没钱。

办刊物要经费。

做宣传要经费。

甚至召集人来开会都要经费。

单经费问题,李汉俊和陈独秀就已经发生过许多次争执了。这个问题在无法得到解决前,要想召开一大是不可能的。

现在转机来了。根据包惠僧的回忆《一大前后》,这笔经费是由马林提供的。每名代表一百元路费,闭会后还各自有五十元路费。而当时上海普通警察的工资是每个月十元。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建党初期,大家还没完完全全有斗争的艰辛意识和准备时,虽然建党的准备都已经做好了,但如果没有经费让大家来开会,那从何说起?

所以我们也可以想见,当6月上旬马林和尼克尔斯基来到上海后,为何会议可以迅速召开在上海了。

二、一大开会地点的选择与王会悟的突出表现。

过去人们常常忽视女性在建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向警予、杨开慧这些就不说了,王会悟作为非党员,事实上承担了一大召开时的大量细致工作。

陈独秀、李汉俊和李达三个人都不是上海本地人。而1921年6月时,党组织机关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刚刚被查封,要选择一个新的开会地点,事实上并不容易。

会议场所是李汉俊选的,在李书城(李汉俊哥哥)家里。

代表住所是李达落实的,在博文女校。王会悟认识博文女校校长黄绍兰,是北大的黄侃的女友,因此代表们最终是以北大暑期旅行团的名义借用了校舍。

事实上,1921年前后的上海同时有公共租界、法租界和华界,其中法租界地价便宜、治安不好,对于当时的地下活动,有很大的自由。

所以上海法租界这一块,一直是新政治精英聚集地。孙中山、胡汉民、朱执信、廖仲恺、古应芬、丁人杰等都在这里有住所。而马克思主义、三民主义、无政府主义这些主义在当时尚未有严格区分,大家彼此往来密切,所以最后选在了这个地方,不是没有道理的。

三、法租界密探和巡捕不是奔着中共一大来的。

这一点往往是被人忽略的。

正如上文所说,当时的法租界,各种不同政治派别层出不穷,就在一大开会期间,还同时有全国各界联合会、全国学联、留日学生救国团同时在活动。

而当时法国巡捕真正要查的,是不是中共一大呢?其实不是。

1921年6月全国都有许多活动,李大钊在北京领导了讨薪事件(所以李大钊没有来参加一大)、安庆发生屠杀惨案,全国性的学生活动多了起来。因此上海更加作为一个联络中心,异常活跃。

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陈公博在回忆录里说,当时法国巡捕上来第一个问题是他是不是日本人了。

虽然陈公博到死都没想明白为什么法国巡捕关注他是否是日本人的真正用意,他在《寒风集》里写了好几个猜测的理由,事实上我们也是后来在上海市保存的许多档案里才窥探到真实的历史背景。

就在一大召开的同时,许多日本「过激分子」和朝鲜人,齐聚上海,召开学联。

而从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和上海档案馆资料看,法国巡捕是很早就发现了这批人的踪影并加以监视的。

当然,与此同时,这群人和中共早期党员有着密切的接触。

李大钊就曾加入过新亚同盟党,张国焘、刘清扬等人也加入过大同党,而李达则以留日学生总会理事的身份参加过学联。

而从目前可考的档案来看,直到开二大、三大时,全国范围也都没多少人知道陈独秀和中国共产党的存在。

所以当董必武看到《法租界取缔集会新章》时,自然就明白这不是针对的中共一大的行动,而是针对当时上海所有集会活动的行动了。

总之,在一大召开过程中,密探和巡捕的出现具有偶然性,也具有必然性。事先知晓这群人开的是中共一大的可能性是几乎不存在的。

这一点在以往的影视作品里从没被体现过。

四、何叔衡在中途离开上海回去了长沙,李汉俊和陈公博也因为暴露没有参加南湖会议。

在不知道多少相关影视作品里,南湖船上都坐满了人,苏俄代表在,何叔衡在,李汉俊和陈公博也都在。

如果说只有何叔衡在,而两个苏俄代表、李汉俊、陈公博不在,那还可以理解,并且后四个人不在现场是在各种回忆录里都已经明确说明的。但许多影视作品连这个工作都不愿做,直接就照搬了全员去船上。

而《大浪淘沙》好在哪呢?

它连何叔衡中途离去的历史细节都抓到了。

何叔衡来参加了一大,这一点毋庸置疑,在《谢觉哉日记》里就有直接记载。

这桩公案看似复杂,其实很简单。

在周佛海的回忆里,一大被密探查房当天夜里,只有毛泽东一个人回去了博文女校,这说明了何叔衡这个时候已经不在一大现场。

在萧子升和刘仁静的回忆里,南湖会议后,萧子升和毛泽东去了西湖边游玩,两个人都只说了只有两位,没有提何叔衡。

所以可以确定的是:1,何叔衡参加过中共一大;2,何叔衡中途离去没有参加南湖会议。

那么何叔衡为什么中途离去呢?

有一个细节是,张国焘在《我的回忆》里虽然提及了何叔衡来过一大,但却不认为他是一大代表。

但在1929年董必武给何叔衡的信里,明确提到了何叔衡是湖南代表。

这个出入是有趣的。而当我们仔细研究这封信,就会发现这封信是何叔衡在莫斯科时先写给董必武,询问一大具体情况的。这说明何叔衡确实中途离开了,所以具体内容是记不清的,但他在当时其他人的记忆里,依旧是一大代表。

从这里我们能够理解,为何张国焘会在回忆录里说何叔衡来过一大,但因为理论水平过低,又没工作表现,被张国焘要求不再出席大会。而何叔衡当时虽然是一大代表,却因为张国焘的个人原因,在回忆中不认他是大会代表。

所以何叔衡离去的最重要原因,其实是张国焘在会议上对他的排挤。这一点在剧中也有所体现。

剧中着重刻画了李达、李汉俊、张国焘、陈公博、毛泽东等人在党的路线问题上的不同看法,有的寄希望于先研究清楚马克思主义,有的认为要在政府里做官做事,有的觉得要直接搞工人运动,所有不同的想法都在会议上展开了交锋。这样的细节描写是过往不曾见过的,有的作品只哼了几句《国际歌》就胜利召开了,完全不理解什么叫开天辟地的大事业。

所以本剧为何叫做《大浪淘沙》?

吹尽黄沙始到金。

这是一部全景式的剧。很多剧都说自己全景式,结果只是这头拍一点,那头拍一点。但这部剧不是,它的野心非常大,从21年开始、45年结尾就能看出来,从它想拍一大代表的各种不同选择就能看出来,这么多的斗争之后,才会有从幼稚到成熟的中国共产党。

而有的作品想表达共产主义的优越性,甚至还需要通过第三方乃至敌人的肯定来呈现。这显然是没法真正深入理解的。

谈论建党,就要把共产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作对比,就要把实践和理论作对比。只有真正对沙过滤了,才能得到金子般的结果。如何大浪淘沙把真正愿意信仰的人聚集起来,如何在各地先建立小组,最后成立一个党。

每一步都非常难,不是动动嘴皮子唱唱《国际歌》就成立的。

讨论党的发展,就要把实事求是和教条主义、经验主义作对比,这时的对比是惨烈的,白区、鄂豫皖、湘鄂西,许多地方都有各自的行动,就是中央红军在发展过程中也有过八月失败、攻打长沙等失利。失利的结果是什么?是一个又一个同志的牺牲。

而他们本不必牺牲的。

没有什么事是万事俱备筹划好的。完全正确是一个后验的东西。27年以后,全国各地起义几百个,最后真正来到边区的有几个呢?

什么是正确路线?是无数个错误路线的祖国河山一片红集合起来的。你总想着做好准备做好准备,那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最后一定失败。因为做好准备和想着做好准备,是两件事。后者意味着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为什么从六大到七大隔了十七年?因为开大会是要把代表们召集起来商量出共识的,而这许多年里的共识商量是商量不出来的,只有实践。人凑不齐、思想不统一,那就不可能开七大。所以这部剧的结尾在45年,非常好。

所以就像毛泽东说的那样,边学边干。人民等不及。所以党走了一百年,走到了今天。


来公众号「书林斋」(Kongli1996)、微博「孔鲤」及豆瓣「孔鲤」。

2 ) 《大浪淘沙》——年轻人喜欢的党史剧

作者:毒sir 要从《恰同学少年》的背后功臣,导演嘉娜沙哈提说起。

这一次她重执导筒,毛泽东的扮演者换成了另一位。但同样是有经验的保剑锋。

拍正剧,好看的不是“史纲”。而是在粗线条的笔下,通常不被描绘出的“人”。导演嘉娜·沙哈提她擅长的,正是在一些我们看来很定式的题材里刻画人物。这一次又是她熟悉的题目。 讲嘉兴南湖上,“一大”前后那群年轻人的故事。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巴黎和会裁定中国割让领土,面对这国耻,最敏感的知识群体率先站了起来。北大教授陈独秀、李大钊上街派发传单。 游行的学生们扛着横幅,喊着口号,反抗强权和不公的呐喊传遍大街小巷。

在北洋军警的武装面前,书生喊的口号,算什么? 学生代表被捕入狱,陈独秀也因派发传单,被抓捕入狱。

长沙,见证了湖南总督张敬尧的暴行。 查封进步报刊、强制解散学生联合会、武力镇压学生运动……

毛泽东组织学生奔走湖南、广州、北京,希望借他山之力,驱逐张敬尧。可七次请愿,无一次有效回应。

北京的陈独秀、李大钊,湖南的毛泽东,和各地有识之士都开始思考: 救国,光靠读书人不行,需要更有力的盟友。陈、李二人顺着俄国革命的指引,看到了工人们的可能性。 工人们,此刻又如何呢? 最现代的城市上海,各地劳动者在都市底层谋生。 剧里一个场景,可见生存之艰辛。 黄包车夫,靠着血肉之躯奔波在城市角落,只为碎银几两。

当时上海70万工人里,一半以上是贫困民工,有的两口子都得务工,才能勉强吃饱饭,甚至连童工都屡见不鲜。 工人的苦难,让一些人,嗅到了中国变革的突破口。 怎么让工人认识到靠自己可以改变困境? 有人说,更新他们的观念,这很重要。为此,如《星期评论》《劳动界》等报刊得赶紧安排上。 但北洋政府查得越来越紧,资金也跟不上,刊物办不下去。

有人说,要先把马克思主义研究透。成立研究会,请来各路文化人士翻译相关书籍。

也有人认为,中国的局面,不容我们慢悠悠下去了。 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才能领导我们,领导工人。

意见百舸争流。任何人的主张或心愿,都不会轻易一呼百应。 《大浪淘沙》让一群性格各异的人汇聚一堂,先吵一架。在历史的浪流里激荡,最后能脱颖而出的是什么导演说,给她启发的,是每个人物不同的命运走向。动荡的年代,迎送过一个个才华横溢的有志之士。 他们都怀着热忱,冲在救亡的前线,相信靠自己的手,能转变这个国家的命运。 但在意气相投中。也有矛盾和分歧。导演在这部剧中,戏剧化地突出了每个人身上的特质。这版的毛泽东,重点表现的是书生意气。

书生,重在谦和与情谊。远赴北京,他把最后一点时间,留给了他的思想启蒙导师李大钊。深夜来访,不敢惊动师长,默默等到办公室灯灭。

临别之际,深深一躬。见到了,已心满意足先生保重。

他还有很多很多话想要聊。但国难之际,多少情谊,只能道一声“保重”。和开慧妹子走了半途,也只能抱歉地说:下次,我一定认认真真陪你大半天

与《恰同学少年》时期的毛泽东不同。这版毛泽东多了从容与冷静。紧要关头,他娓娓地把问题一层层分析透。比起其他人看到“驱张运动”成功的喜悦,他因依然找不到更好的救国方案而忧虑。

大会上,面对各地的代表,作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后生。他热情地总结湖南民主运动的经验。虽然现实骨感,他的话总能让人看到希望。

两次拍“青年毛泽东”,导演拿捏住了其中特质的变化。十多年前,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如今,已经是一个有组织领导力的中坚。其他人物,都有自己的着力点。 同样提倡翻译《共产党宣言》的三人,和而不同; 陈独秀(成泰燊 饰),冲在最前的先锋,激动而固执。

游行学生被捕,他不顾危险要出门,继续给舆论造势。 夫人劝他,该为孩子想想吧。 他义无反顾的样子说明,关心的第一位,永远是学生,民众,家国。

出版商找他聊出版事宜,认为以后刊物得涨价。 陈独秀严词拒绝:这是给工人看的,他们工资才多少

他比谁都迫切地希望改变现状。激情与宣传家的本色结合,他每一句话都更有力,更有鼓动性。但这倔脾气,没人拉得回。众人都希望他回上海主持大局,陈独秀非得在广州做出建树。

他认定了的事,谁都拉不住,除了李大钊。作为一路走来的同志,陈独秀对李大钊的信赖,比其他人多些。李大钊死在军阀手里的噩耗传来时,陈独秀第一次表现得像个无助的老人。颤抖的手,轻碰空杯,以此吊唁。他感慨和李大钊促膝长谈的时光,又自愧不如。南陈,徒有虚名北李,确如北斗

偏执的陈独秀,第一次垂头丧气了。他怀念李大钊,也是在感慨自己的无力回天。国共合作破裂,党组织危在旦夕,儿子死讯传来……一连串的打击,仿佛宣告着。属于陈独秀的时代,已然要过去。当时的第二人,李汉俊,陈独秀信任的上海党组织代表。他锐意进取,也多了份变通。

遇到对立,他更懂得忍让。坚信社会主义道路,可当苏联特使马林表示你们要接受苏联共产国际的指示。他眼神一下尖锐,提醒马林注意措辞,我们是平等的。

在对方完全不顾当下困境,自顾自地“布置任务”时,他愤怒了。我不想向你报告

同伴劝解后,他意识到没了苏联的援助,一切无从开始。一个苦笑,默默接受。也是这份忍让,让未成形的组织能在夹缝中取得生机。

戴季陶,身上保留着传统知识分子的谨慎;长袍大褂,与同座的陈、李二人形成鲜明对比。

比起他们坚定地执行社会主义思想,戴季陶则认为时机未到。当务之急,还是继续办刊物,传播思想,启发民智。下一批青年志士,导演会用许多小心思去展现人物的性格特色。许多通常在主旋律中被隐形的“灰色人物”,在《大浪淘沙》中,也罕见登场。张国焘,备受青睐的后生才俊。他的踌躇,来自于急需一番表现来证明自己。受到同学赞扬时,他脸上藏不住的喜悦。

而被指责好高骛远时,他搬出各种各样要完成的任务,证明自己不是没有建树,是任务太多顾及不过来。

太过在意别人的眼光,无形中分散了精力。周佛海,留学日本的精英。接受新潮思想,获得陈独秀的肯定,他的确有过人的能力。可陈独秀部署工作时,谈服务精神,他心思全然不在,只盯着钟表。比起组织,他更记挂心仪的女孩杨淑慧。

革命史不是永远都一本正经,义正言辞。它同样参杂着不同人的脾气、志趣和局限。导演嘉娜·沙哈提用女性的细腻,在每个人物的戏份和动作表情中都融入了性格特点。冥冥之中,牵引着他们走向不同的结局。嘉兴红船上,有13名“一大”代表:

上海:李达、李汉俊 北京:张国焘、刘仁静 武汉:董必武、陈谭秋 长沙:何叔衡、毛泽东 广州:陈公博 济南:王尽美、邓恩铭 陈独秀指定代表:包惠僧 旅日代表:周佛海

但他们只是被推举到历史最顶尖的浪花。上世纪20年代,每个闪现过的侧影,也该有自己的戏份。导演嘉娜·沙哈提说,带着敬畏去创作。 一个个群像,才能还原出时代的肌理。在以往正剧创作中,作为绿叶的女性角色,也有了展示风采的机会。高君曼,丈夫陈独秀抛头颅洒热血之际,她不忘默默守护身后的家。同时,她也有自己的三尺讲台。教导女学生,什么是新女性该有的人格、自信。

王会悟,陋室之中,依然与丈夫李达一同撑起组织工作,为会议筹备四处奔走。

嘉兴红船之上,她自愿担负起了警戒周围的任务。成为13人之外,不能忘却的一抹红颜。这份勇气与冷静,在日军入侵,叛徒上门搜捕时,也依然不减。眼神里,有不输须眉的坚毅。

面对时代的洪流,她们也在坚守自己的信念。展现这一点,是导演的敬意所在。这种敬意,会分给每一个人,无论功过,伟大,或渺小。不管题材如何变化。历史如何翻云覆雨。在我看来,拿捏好人物,是这部剧的亮点,也是拍好历史剧的密码。这些或被大浪淘去,或被泥沙掩埋的人物,都有值得在屏幕上闪耀的一面。有人坚守,等来了曙光;有人奋进,倒在了黎明之前;有人踌躇,走向了另一处航线。他们是觉醒时刻闪耀的群星,剧方给了他们足够的戏份,而功过,则留给每一个观众去评判。这,或许就是导演所说的敬畏。不止是改编有底线,尊重先辈,也是尊重当代的观众。观众有情感,在看一段故事时,可以接受到更复杂的人格与情感。《大浪淘沙》在历史与剧作的空隙之间,容下了时代的每个个体。由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让观众感受他们的血肉。这般叙事,历史剧才不会成为单纯的“编年史故事”。也只有把一个个人物群像立到人们心里。观众才会自发地接近,走向这段历史。

3 ) 陈独秀托派、张国焘叛逃,这剧真懂

标题不是噱头。

党的创始人之一陈独秀最终因不满中央的路线而在党内自己成立小组织而被开除出党,红四方面军的领导张国焘搞分裂受到处分后不甘心最后找到机会叛逃投靠国民党,这两件都是党史上极其著名的事情,是极其典型的以个人凌驾于组织的表现。

所以当这部《大浪淘沙》选择拍摄了这两个片段时,我们可以很直接地说,这部剧懂党史。

什么是党史?对很多人来说,第一反应就是1919年五四运动、1921年中共一大、1924年国共合作、1927年秋收起义上井冈山、1928年朱毛会师、1929年中央苏区、1934年长征与遵义会议……但这不是完整的党史,这叫党的正确路线,这叫党内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一部分党员摸索出的正确路线的一部分。

认为这是全部党史的话,那就太理所当然了。

所以,什么是党史?

党史的主语是党,而不是人。虽然党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但牺牲个人四个字不是说说而已的。

这不是意味着要每个人作为螺丝钉,如果只是这样的话,那也不构成一个现代化组织。

这是在说每个党员都以党的利益为最重要的利益,从而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得党组织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为了理解这一点,我们来看看《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目录和标题。

党史的这种书写逻辑是过去的史书所不曾有过的,它讲述的是一个组织的诞生、兴起和发展。这告诉我们,每一个为了党的利益的党员的奋斗过程,最终集体达成的就是一个完整的党组织。

很多人读不下去这类书,而热衷于看各种地摊文学乃至一些海外著作里的权力斗争,也热衷于用《让子弹飞》这类电影来影射人物关系,但这样的话最终会流于唯心主义、变成英雄史观,说得更不好听一点就是帝王史观。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按照传统的史学书写体例来书写毛泽东,那会怎么写?

如果按照帝王本纪,那就不该着重书写陈独秀、李大钊这类人物。想想《史记·高祖本纪》《明史·太祖本纪》,在这类史书的书写中,传主是天生异种,是一开始就必须以他们的视角来描写。陈独秀呢?那只能是郭子兴了,而党组织就只能是红巾军了。

从这个视角入手的话,21年到27年就是传主在积蓄力量的过程,27年到34年就是他独立到最终夺权的过程。

这是党史吗?不,这不是。这甚至都不是一个合格的毛泽东的个人传记。但大量的读物都会不自觉地将毛泽东的个人传记写成这样的成功学,这是完全去组织化的。

帝王史观的史学书写,是以帝王的独特性为视角一路往前的。

如果这样做,那么从党组织的角度看,毛泽东是什么?

李立三就曾经公开表示过,毛泽东在中央苏区的行为完全与中央的意见不一致。

换言之,李立三的这个表态,如果放在封建史观里,无非就两个可能。

从李立三的视角看,如果我们封建化地理解这个关系,毛泽东这是以下犯上,是割据一方的诸侯在跟中央叫板。

从毛泽东的视角看,如果我们封建化地理解这个关系,他这是在吊民伐罪,以一己之力和一切看起来不对的事物抗衡的救世主。

但实际上呢?

答案显然都不是。

结果是李立三的错误路线让党组织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本人也被要求去往苏联进一步地学习与改正错误。

所以我们读党史,一定要理解,视角是党组织。任何党员的行为都要以是否有利于党组织来衡量。

单以毛泽东来看,从27年以来,其实他在党内的职位是逐步加重的,但很多人反而有了他一直在被打压的感受,这是为什么呢?还是视角问题,很多人默认的党史范围无非就是井冈山、赣南闽西、中央苏区、长征沿路、陕北,但事实上这些只是党组织视角下的一部分正确路线罢了。虽然是最正确的路线(目录标题中特地提到了是毛泽东开创的),但也只占据了整个土地革命时期的5/31。

只有主语是党,才会让人觉得遵义会议是拯救了党,而不是觉得谁谁谁都是垃圾然后一个救世主终于回到了应有的位置上。

现代化组织之所以不同于封建人身依附,就在于此。

电视剧《大浪淘沙》,好就好在它想表达这一点。

什么叫民主集中制,就是党内只有职务高低,没有地位高低。

在党组织的决定下,你的能力更适合行政,所以你来政府工作,他更适合军事,所以他去负责打仗。

党组织可能会有错误的决定,但这不是抗拒组织的理由。

宁都会议以后,毛泽东不被允许参加军事会议,只能去当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他的路线也被视为错误路线批判,虽然没有直接批判他,但谁都知道罗明路线的批判对象。

他在被冷落的过程中有没有继续发表不同意见?

有。他只要一有机会就去表达自己的看法。

他在被冷落的过程中有没有怨言?

有。面对彭遨的牺牲,他大发感慨这是博古的错误。

但他在被冷落的过程中有耍小性子不工作吗?

没有。

他在被冷落的过程中有拉帮结派吗?

没有。

他在被冷落的过程中有甚至不服气到脱党吗?

没有。

换句话说。党的决定你觉得不对,你可以有自己的意见,你可以在任何你可以发言的场合说出你的意见,但这个决定你要不要接受、要不要执行?

要。

要接受,要执行,也要有个人意见。这才是党组织最重要的核心。有了这一点,党才是可以成为无数个党员的合力。每个人都往一个方向努力,那即便是有了错误,也可以纠正过来。

《大浪淘沙》把党从21年到45年的各个错误以及自我净化的过程拍了出来。

毛泽东之所以是毛泽东,一方面就是因为他的意见代表了正确路线,另一方面更因为他坚决执行了党的指示。甚至在他被误以为开除党籍后依旧任劳任怨地为革命操劳。

所以说《大浪淘沙》是一部紧紧抓住了党史逻辑的剧。它表现的是以党组织为主角的一群人在探索道路上的波折。主角不是某个个人,而是党本身。

所以剧中有毛泽东、周恩来、陈独秀、李达、张国焘、陈潭秋、周佛海、陈公博、邓恩铭、包惠僧、邓中夏……

当然,限于篇幅和成本,《大浪淘沙》还只能主要从一大的十几个代表入手,着重表现这些人最后是怎么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走上天安门城楼的,没法拍摄更多人,这不免是个遗憾。

与此同时,要想把这么多人之间的联系表现出来,也是通过这么少的集数无法完成的,所以剧中使用了现代戏。比如一边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失败从而红四方面军转战西进,一边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这些事彼此之间有联系吗?有。但在戏剧上需要通过更复杂的结构才能完成,所以必须通过现代戏(以后世的全面的发展的视角)把它们串起来。

在这样的剧集里,我们通过许多组对比,才能感受到:

1,如果一个人真正要成为合格的党员,是要牺牲自己的利益(包括精神利益)以完成党与人民的利益的。

2,党员的人性和党在一起了,党性就变成主体性了。这就叫把一切交给党。

3,党员可以有自由意志,但党员的自由意志服从党的意志,而党的意志是可以自我净化的。所以党员的自由意志仍然是能动的。

过往的很多经典红色电视剧,比如《井冈山》《红色摇篮》《秋收起义》《伟大的转折》《毛泽东》,还有很多我以前写过的(红色主旋律影视观看指南),它们都很好,但它们说的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中央苏区根据地史等,这些剧更多侧重的还只是一个面,而不是完整的党组织。

一个完整的党组织,是会表现出漫布在党组织的每个机理下的每一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后续结果。

那么不接受的呢?

这就是陈独秀和张国焘了。

一个固执己见,不接受中央的决定,一意孤行,最后甚至非要成立托派组织。

一个妄自尊大,对自己党内地位极其看重,终于走上了无法回头的不归路。

这两个人都不服从组织的决议,无论他们的意见是对是错,都不可以犯小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错误,更不能搞分裂。遇到问题总想着自己,而不是一切以党为重心,那最终造成的分裂也只能他们自己承担。

毛泽东和这两位的对比,就在于一切是个人优先,还是组织优先。

陈独秀在被开除出党后,看起来成立了托派组织、搞起了舆论战,但实际上毫无作为,最后只能在监狱里度日,抗战后被放出来也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陈独秀终究还是死了。

而张国焘也终究还是没能在国民党里大放异彩。他想不明白,他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就,不是他个人的能力太强,而是他一直依托于党、依托于人民群众。

正如我上次说的,路线斗争不是意气之争,不是个人之争,斗争的目的是更好地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路线斗争的目的是集体的力量更加团结、更加纯粹。

每一个把这些视作个人之争、看作权力之争的,那一定会被大浪淘沙。

宁都会议后的毛泽东、中共五大后的陈独秀、两河口会议后的张国焘,以这三个人为主,陈潭秋、邓恩铭、李达、包惠僧,这一群人构成了一部比较完整的党史。

吹尽黄沙始到金。


来公众号「书林斋」(Kongli1996)、微博「孔鲤」及豆瓣「孔鲤」。

4 ) 《大浪淘沙》好就好在,写出了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过程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大浪淘沙》船行中程。

从5月11日开播以来,观众跟随着陈启航的镜头,见证了颇多的历史大事。自五四运动伊始,中共一大、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南昌起义、秋收暴动,到如今正在播出的反“围剿”战争,昔日志士仁人的欢喜与血泪,一桩桩、一件件展现在我们眼前。以独属于青年的平瞰姿态。

建党百年,相关影视作品层出不穷。从制作看,《大浪淘沙》似乎不占优势。

它是少有战争大场面的。仅有的数次爆炸戏,还满是纪录片粗颗粒的味道。它是少有大事件的,以今人视角转场,过往大书特书的一些重头戏一笔带过。

但正是这份少,才彰显《大浪淘沙》之趣。在剧中,南昌起义只有短短一个镜头,但起义之前的会开个不停。吵了吵,争了争,决策的过程就“活”了。

《大浪淘沙》是革命剧,也是青年剧。是对党史的信仰回眸,也是青年人对党史的自我学习。它细致地阐述了共产党从无到有的全过程,更难能可贵地写出了党内的实践与斗争。它以凛冽粗犷的姿态,对昔日的“不敢说”秉笔直书。

毛泽东思想是如何形成的?

我们常说,真理越辩越明,道理越讲越清。《大浪淘沙》本质上,是共产党人寻找真理的道路。党的真理是什么?是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写入党章的毛泽东思想。《大浪淘沙》,讲的就是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的过程。

大家都知道,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由毛泽东倡导并在二十世纪中国革命中大范围实践的一种政治、军事、发展理论。但这一思想,不是凭空出现的,也不是突然落实的,它是在不断的失败挫折中,艰难求索找到的一条路。革命的道路上,没有先验可以依靠,更没有救世主降下信号

所以我们看到,《大浪淘沙》里共产党人在不断地开会,不断地斗争。开会是为了明确目标,斗争是为了找准方向。斗争不可怕,因为它非个人之争,不是谁当领导谁来干活之争。争的是道路怎么走的问题,吵的是共产主义的明天。

新民主文化运动的时候,争的是走哪条路,马克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各有拥趸;1920年的时候,争的是要不要建党,当时的时机是否成熟;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时候,争的是以何种身份加入国民党;武装斗争的时候,又有线路之争。

如今来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无疑是天才的想法。但对当时的共产党人来说,这条路没有太大吸引力。一则,俄国十月革命走的是先城市后农村的道路,苏联老大哥能成功,我们自然要效仿。二来,知识分子对农民阶级始终缺乏正确的认识,不是所有人都像毛泽东般,有着领先时代的远见卓识。故此,长沙最终是没能守住。同志牺牲了,大家才知道“立三路线”是行不通的。

但光有斗争是不成的。斗争与实践,应当是两条腿走路。于革命而言,闭门造车,出门是合不了辙的。什么是正确的道路?是在不断的实践摸索中总结出来的。是在实事求是中依据规律运行的。是张开嘴、迈开腿拼命闯出来的。

1927年,大革命轰轰烈烈,形势正好。彼时,共产党人开展工运的同时,也在积极领导农民运动。但当时的党内领导人,对日益壮大的农民力量,始终持有迟疑态度,不愿进一步发展。更别说,几乎从未接近农民的国民党高层了。

为答复党内外的怀疑与争议,毛泽东回到湖南老家,在那里开展了32天的实地考察,写出了足以“藏之名山”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就农民问题的严重性、组织起来、打倒土豪劣绅、“糟得很”和“好得很”、“过分”问题、“痞子运动”、革命先锋以及十四件大事8个问题做了阐述,指出中国的几万万农民是共产党应当也必须依靠的重要力量。

剧中详谈了毛泽东前往安源调查的全过程。煤矿工人生活如何,每天做什么,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知晓。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和他们聊起才知道,他们对知识是渴望的;下了矿井才知道,“贱命一条”并非夸大其词。两次前往萍乡,让毛泽东了解了工人的苦痛,也为后面安源路矿工人罢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何叔衡与毛泽东的一番对话很有意思。何说,“文化书社,自修大学,组织罢工也成功了,怎么再难的事到你手里就能成功呢”?我想,关键是实践。共产党人能“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正是在不断实践中搞定的。

千淘万漉,吹尽黄沙。《大浪淘沙》描摹的就是这样一个披沙拣金的过程。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毛泽东思想,就是在一次次的碰壁之中,一次次“左”与右的交锋之中,一次次血与泪的牺牲之中,九转功成。

从未见过如此敢写的群像戏

《大浪淘沙》是一部群戏。众所周知,群戏难出彩。老舍的《茶馆》,写了七十多个人物,被誉为“浮雕式人像展览”,但主要人物也不过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秦仲义。《大浪淘沙》明显野心更大。它不仅写了13位一大代表,南陈北李两位创始人,更写了建党24年里为党不断奉献的党员与志士。

对毛泽东的刻画,编剧下了一番苦功。他出场就是教员。在湖南的小学,向孩子们讲述山东被外国列强霸占。他以书包举例,道出了列强的丑恶嘴脸。

《觉醒年代》里,毛泽东尚稚嫩,李大钊授其马克思主义;到了《大浪淘沙》,革命的大旗被这群年轻人接过。保剑锋十年前在《湘江北去》中演过青年毛泽东,如今从青年演到中年,更显功力。这一次,厚积薄发的效果展现出来了。

开篇,毛泽东的戏份主要在驱张运动上。一个第一师范刚刚毕业的学生,要赶走凶悍的湖南省督军张敬尧,俨然是不可能的事。但毛泽东就做成了。

不过,驱张之功绝非一己之力,更多的是一种驱虎吞狼的无奈。要解决湖南问题,就得介入直系军阀和皖系军阀的矛盾。倒有些合纵连横的意思了。

开辟井冈山根据地之后,毛泽东更成熟了。秋收暴动之后的接连失败,想必让他想了很多。农民拿起枪就是战士,但这群战士也有自身的局限性。直到古田会议,确定了“党指挥枪”的决策,工农红军才真正踏上了脱胎换骨的道路。

比起从日本回国时的意气风发,建党后的陈独秀有些束手束脚。他的脾气依旧暴躁,但要考虑的现实问题明显增多了。在北大的时候,他是文科学长,一个月280大洋。到了上海,筚路蓝缕,初创的共产党处处缺钱,他也拿不出来。

和出版社争吵的那场戏,道出了共产党人早年的无尽心酸。商人逐利,杂志变厚了,就得涨价。陈独秀不同意,本就是劳工专号,涨了价工人如何买得起。也正是因为缺钱,中共一大迟迟开不起来。宣传费何处来?路费何处来?

革命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能成功的,也不是单纯民不畏死就能成功的。前者是“衍圣公”们的古道热肠,后者是恐怖分子常行之举。都说打土豪、分田地,在建党初期,在武装斗争意识还没有完全培养起来时,一切都困难重重。

李达和王会悟的伉俪情深,是《大浪淘沙》中少有的暖意。李达是一大代表,王会悟承担了一大召开时的大量细致工作。虽然因不愿加入国民党,李达选择了脱党,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永志不变。这对夫妻皆是共产主义的信徒。

《大浪淘沙》更难得的是,详细讲述了女性在革命中的功劳,尤其是王会悟。中共一大的开会地点,最早定在李汉俊哥哥的家中,代表们住在博文女校,校长黄绍兰是王会悟的挚友,托关系以“北大暑期旅行团”借用了三间宿舍。

等到开会场所被撞破,代表们更是来到了王会悟的家乡嘉兴。过往的党史剧中,这段戏份往往一笔带过,但《大浪淘沙》没有。高君曼给女学生上课的场景,也令人记忆犹新。“论女性的人格”,这一处实则可以管中窥豹。当时,全国都在为女性发声,胡适写了《终身大事》,吴澄在云南办了报纸《女声》…...

《大浪淘沙》还果敢直言了那些党内“叛徒”的事迹。如陈公博、周佛海、戴季陶以及张国焘。陈公博与周佛海都是一大代表,更是最早叛变革命的那批人。前者破坏党纪,后者动摇信仰,后来更是为汪精卫摇旗呐喊,成了汉奸。

很有意思的是,这两人的妻子李励庄、杨淑慧,都是民国知名的大美人。陈一大请假时,用的还是“枪响妻怯”的借口。更有趣的是,这两名学识明显不如丈夫的女子,却比丈夫更懂得大是大非,反倒劝说丈夫以大局为重。

写到此处,忽然想到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中说的,向来男性的作者,大抵将败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大浪淘沙》还了她们一个公道,我很欣慰。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革命是大行,情感是细谨。剧中对情感的细腻描摹,有三处让我颇为动容。其一,是邓中夏与李惠馨的革命爱情,那日,北伐军胜利的消息传来,可谓双喜临门。谁料没多久,邓便英雄就义。

其二,是李大钊和陈延年牺牲后,陈独秀月下独酌之悲情。一边,是党内的矛盾不断;一边,又与知己、长子阴阳两隔。这一刻,他不是党的总书记,也不是名扬天下的新文化运动领袖,他只是一个父亲,一个朋友,一个老人。

其三,是杨开慧的牺牲。毛泽东的“霞妹”从此去了,再也没有人在他困倦之时端来鸡汤了。“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令人泪垂。

还有李大钊、董必武、何叔衡、周恩来、刘少奇…各有详略,皆有味道。

如果将革命比作一首律诗,那么首联必然是浪漫的,充满激情的。而颔联和颈联,也必然是残酷的,痛苦的,怨刺的,决不放弃的。《大浪淘沙》1921到1945年这段时间,无疑就是中间两联。它或许没有那么浪漫,但它足够真实。

刚开播的时候,这部剧没有网播平台,观众只能在浙江、江苏卫视准时蹲点。好在,这两天视频网站上线了,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B站都能观看。还是希望大家去看一下这部剧。毕竟,好东西是不应当被埋没的。

5 ) 从来没有为一部电视剧流过这么多眼泪!

终于看完了40集,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真的是从来没有为一部电视剧流过这么多眼泪。我永远爱大浪淘沙!!

最让我震撼流泪最多的自然是各位革命者的牺牲,李大钊 李汉俊 王尽美 邓恩铭 杨开慧 何叔衡 瞿秋白 陈潭秋 毛泽民等等每个革命者和战士的牺牲都给我极大的震撼,眼泪都要流尽。我党从成立开始一路走来太艰难了,承受了太多的牺牲和鲜血。他们用生命践行了自己的理想,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自己的信仰!

信仰,这是看完整部剧给我最深感触的词,也是在最后包惠僧反省自己的时候提到的,信仰不是为了好听,说说就算的,信仰这两个字是要用全身心付出才能承受得住的重重的两个字!剧里也较为详细地展现了一大十几位代表的人生,这更是令人感慨,周佛海、陈公博背叛了自己的信仰,站到了人民的对立面,最终只能自食恶果。

说来惭愧这部剧是我第一次看到建党初期到抗战胜利这么完整和细致的历史,虽然历史政治书上常常看到,但也确实没有电视画面来得细致鲜活震撼,这部剧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我们党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艰难历程和几次路线错误带给我们的惨痛教训,但我们党总能纠正错误,实事求是,最终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也真不是说说而已!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的是我们的革命先烈们拥有怎样强大的革命精神,我无时无刻不为之而感动,愿我们以后也能继承先辈之精神,永远坚守自己的信仰!

6 ) 《大浪淘沙》穿越时空,指引我们走上信仰之路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一部别样的党史学习教育佳作《大浪淘沙》吸引了我,说它别样是因为这部剧以二十一世纪现代青年的视角来讲述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5年 “七大”召开这二十多年间,中国最优秀的一群先进分子找到了马克思主义救中国的真理,并选择信仰共产主义思想,他们共同建立了共产党,并以党的发展脉络为根基,在中国遭受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所进行的不屈不挠、坚苦卓绝的奋斗史故事。 因此,这样一部致敬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大浪淘沙》让我加入了追剧的行列。 “既然我们已经有了前进的方向,那么就让我们迈开脚步坚定地走下去。” 这是第八集中共“一大”上,参会代表通过毛泽东说过的这句话让大家群情激昂,有了的理想、有了信仰的共产主义,未来的征程之上也有了正确的航向。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这艘游船上诞生了,这便是“红船会议”,“一大”代表们在南湖的一艘丝网船上完成了大会议程,会议上建立三人组成的中央局,选举出陈独秀任书记、张国焘任组织主任、李达任宣传主任。党的第一个中央机关由此产生,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当我在观看这一段儿时,心一直随着剧情的发展起伏着,“一大”的胜利召开真的非常艰辛,起初会址原定在李汉俊家上海法租界一幢二层小楼里,但由于遇到警局的暗探,会议只能被迫终止,陈公博也因为害怕退出了“一大”会议,最后大家只能在了嘉兴南湖游船上继续召开会议。 这次会议,大家通过不记名投票选举张国焘为组织主任,他宣布我们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关于党的目标的第一决议案》,并选举产生了中央的领导机构,完成了原定的全部议程。从他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他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对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革命道路的野心,为了能够取得最终胜利可以挺身而出、力挽狂澜, 因为他们明白只有共产党才能真的救中国! 其实,选择走这条路是要鼓起很大勇气的,其中的艰辛作为现如今的我们也许还无法深刻地体会到,因为目标和理想是很难轻易的达成。可是,我们的第一代共产党人并没有放弃,他们淬炼思想、锻炼意志、坚守信仰、迈开脚步坚定地走了下去,从此带领这我们走上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富民强的崛起之路。 “记住,无论问什么都说不知道,毕竟你们是客,警察不会太为难你们,我是已经准备坐牢,你们出去以后要继续干。” 在第九集陈独秀被捕入狱后他对同在狱中的杨明斋等人说了这样一番话,坦诚爽直、性格刚烈的陈独秀知道自己也许会被判七八年,但在他心中信仰才是最重要的,因此,他告诫杨明斋等人,出去后一定要继续开展工作。后来,在各界的施压下陈独秀被保释出狱,那一天,青年们高唱着《国际歌》迎接他出狱。 这样的一位把顽强与坚韧刻在身上的第一代共产党人,让追剧的我感慨万千,今年的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将建党一百周年,在这重大时刻,我们要回望历史,铭记初心! 如今,当我们回首那段激情澎湃,力挽狂澜的燃情岁月时,一定要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若没有革命先辈们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我们怎会生活在物质与精神越来越丰富的祖国怀抱中。 所以,我们不能忘记由革命先辈们前赴后继铸换来的和平,要记住信仰的力量,吾辈当自强!

短评

因为《觉醒年代》轻易弃剧的实在太可惜!此剧刚好衔接觉醒,且质量很高!但是有些人有偏见了!导演拍过《恰同学少年》《走向共和》《1566》。或为导演,或为副导演。是绝对的大才女!剧中女角色也非常出彩!

8分钟前
  • 枪与玫瑰
  • 力荐

保剑锋演的好不亏是二次演绎这个导演也真的很厉害这么多人物,这么多形象,这么多故事,居然还拍的这么细腻。

11分钟前
  • 尾指一勾
  • 推荐

本来做好了看不下去的准备,结果看了觉得还行,尤其是第三集之后渐入佳境。全剧有两条线,一条是青年做视频纪念先辈,一条是党史发展脉络,可以说本意是好的,帮助串起剧情,且用青年的口吻直接点明了许多历史事件/人物的走向,是一个比较讨巧省力的方法,但问题也就出在这个青年的视角上,这条线本身缺乏内在逻辑性。//本剧的另一个问题是布景太“干净”了,很不符合历史的场景,从渔阳里2号到窑洞,演员和场景都太“干净”,不真实。//本剧塑造地比较成功的人物是张国焘和李达、王会悟夫妇,剧里给张国焘设计了不少小细节,写出了这个人物的复杂度,而不是一张扁平的纸;李王夫妇的戏份几乎贯穿了始终。//保剑锋的mzd好像看着也不违和,周恩来的演员和周总理的浓眉配不起来。//一大的十三位代表,走到最后的竟然只有那么几位,令人唏嘘。

13分钟前
  • 墨先生
  • 推荐

党史群像可排第一

18分钟前
  • 东方白
  • 力荐

比光荣与梦想好,比觉醒年代差一点,这版陈独秀更有感觉,暴躁大家长应该更像是这个样子。保剑锋竟然还不错不出戏,海清拿腔拿调不知道演的啥,不如周显欣的高君曼温婉坚韧,陈若轩尚能接受,孟子义又被塞进来了。

23分钟前
  • 那那
  • 推荐

现代线时常显得突兀,影响观感

28分钟前
  • 伍零一
  • 推荐

想想和他们站的是同一片土地,是同样的国籍,看的是同样的太阳和月亮,我就感觉离他们很近很近。

32分钟前
  • •᷄ࡇ•
  • 力荐

支持所有的女性视角革命剧,请不要忽略她们。

34分钟前
  • 阳光彩虹小白马
  • 力荐

陈独秀的大家长作风表现得很明显,虽然有暴躁向的脸谱化。正是一次次的选择党组织才能吹尽黄沙始到金。毛主席虽经历挫折却始终不放弃。难能可贵的是基本没deng什么事情,没有刻意凸显。

35分钟前
  • 笙歌绝笙箫默
  • 推荐

有生之年从未想过保剑锋可以演毛主席,关键还毫无违和感,这样的历史正剧应该鼓励多拍,多普及年轻人看看。

37分钟前
  • GAKI
  • 推荐

以往的「重大革命历史剧」,多执果索因,多少存在一些「幸存者偏差」,对历史呈现不够全面。而《大浪淘沙》锚定「一大代表」,以十三人的人生道路分野为主线,串联出中国革命艰难前行的历史画卷,对党史在电视剧中有更为多元化、完整性的表达。

38分钟前
  • 山微漾
  • 推荐

这部剧真的不错,不该被埋没

40分钟前
  • 推荐

评论里对比觉醒年代的,拜托大家不要先入为主!不要先入为主!不要先入为主!明明这也是一部难得优秀的片子,不要因为先入为主而忽视了这个片子的闪光点呀。剧本真的看得出来太用心了,台词中许多在党史中都是有原文的,而且镜头的运用,画面的美感,还有所有演员的原声台词功底,包括别具一格的叙事手法,还有女性的视角,都是这部片子值得期待的地方啊

43分钟前
  • 努力努力再努力X
  • 力荐

从剧情的设计来看,大浪淘沙已经不再是仅突出毛朱等个人主线的拍摄手法,更多地将有血有肉的革命人物出现在荧屏之中,这是国产革命剧的进步。个人而言,我很喜欢剧中对于坚定地走向革命、在革命中踌躇、以及反对革命的各种人物的刻画。对于共产党的百年历程来说,一些人虽然只是其中的过客,却又难以绕过,值得书写。

47分钟前
  • sweet song。
  • 推荐

确实蛮新颖,对一大的12个代表和陈独秀的一生有了一个完整的交代,不回避也不隐藏。但现代直播上课的插入简直是个扣分项。

50分钟前
  • fallingraining
  • 推荐

我喜欢这部剧甚于觉醒年代。原因有以下几点:1.通过这部剧学到了很多党史。2.这部剧不是个人传记,而是一部群像戏。主体是党,什么时期该什么人出现就什么人出现,不以最后的结果论英雄。每个人都是党的一部分,初期,中期和后期,是不同的人在发挥着作用,领导着党。因此每个参与的人都是有描写的。反观其他一些剧,大多数都是结果论英雄,毛主席占很大篇幅,事实上,在初期和中期他的地位是不靠前的。3.敢于直面历史,从建党初期到抗日战争胜利,中间走过很多弯路,出现了很多叛徒,这是不光辉的一面。但是这部剧,该是啥就是啥,对于周佛海李公博张国焘,都是有很详细的描写的,觉醒年代中,张国焘出现的画面就很少,按理说,他是五四运动的重要学生领袖,应该有很多画面的。直面史实,是一种自信。

53分钟前
  • 记忆存储
  • 力荐

十多个代表,每一个的人物形象都非常鲜明,一点也不混乱,让人很容易记住。整体而言都很不错,只是刘仁静的戏份少了些,尤其是其政治观点的转折上以及托派方面,阐述较少,可能是对于托派问题,有些不好定义。包惠僧最后那场过寿,以及内心的自我解剖,拍的尤其好。

56分钟前
  • 铸剑师
  • 推荐

好有野心的一部剧,品质也是难得一见!全景式展现了我党是如何从幼稚走向成熟。只有看懂了我党走过的路,才能真正理解我党组织的先进性,制度的优越性。

57分钟前
  • 凌晨4点20分
  • 力荐

第一次真正对近现代史有了感受,那些枯燥的背诵和难记的名字之后,都是无畏、热血的先行者们,他们最早醒来,用生命铺就了我们的现在。

60分钟前
  • 力荐

NO

1小时前
  • 阿勒曼尼亚酋长
  • 很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