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裔美国谭警官,与白人同事在追捕一黑人疑犯时,开枪射击未打中疑犯却穿墙打死一无辜黑人。随后单位工会、领导、同事都漠然应对,黑人社会民意汹涌甚至有人在谭警官家涂抹。谭警官最终被起诉,黑人女友也被牵扯进来。谭警官准备认罪并抛弃自购防身枪支时,却被警察打死。黑色幽默式的结局,美国的种族问题,不仅限于黑人哟!
这个题材应该是根据前几年那个纽约谭姓警官,跳弹误杀黑人事件。
这部影片里把白人至上的文化体现得淋漓尽致。不错白人或许表面跟你礼貌友好,但接触久了后,你就会发现,他们是不会承担任何责任的。
里面的白人同事警察,警察公会,法院,律师团体都是这样,这种深层次的文化歧视跟虚伪。没有进入白人圈子的是体会不到的。
这部电影在某种意义上是为了平息少数族裔之间的矛盾。但这种窒息的文化环境里,各个族群只有相互憎恨,且这种趋势无法阻挡。这是政策下的结果,华裔或者说亚裔的确让美国得到某种团结族群的氛围。但这种团结微不足道,亚裔注定是文化上的替罪羊。
这是“黄祸论”的变种,这次亚裔更直接面对的不是爱尔兰,苏格兰裔白人,而是黑人。从这证明了黑人已经跟上世纪初爱尔兰,苏格兰裔白人雷同了。同样的高犯罪,帮会众多,人间人惧的边缘人群。
不要忘了,清末的唐人街是几次被这些边缘人侵入屠杀的。从目前看,美籍华裔的处境已经有了类似仇恨的雏形。
好在不少地方的华裔购买了不少枪支防身,但避免不了“孤狼”式的袭击,得注意,有些“孤狼”,只是领头狼。
黑人运动的时代,华人是站在黑人运动一边的,彼此相互没有太多憎恶,几十年过去了,居然走到这个地步。
不得不说,这是“高华”(皈依者狂热)的功劳,白人至上主义者都瞠目结舌的更恶毒的种族言论,这种自我族群的歧视,大大激励了歧视华裔的氛围。
随着中美关系极速恶化,皈依者们充当毒化华裔族群生存环境的投毒者,鼓动美国对中国仇恨言论。这些人现在依然洋洋自得,有些人为此上位。但如果天真的自认为已经被纳入美国主流,这是必然是一个错觉。
“高华”人群的悲剧就是认为自己就必须跟华裔族群切割。他们自认为可以对中国施加影响力,却不知,其在美国都无法有半分影响力,只是一个边缘族群,中国人会买账这群人?
丝毫不知道他们中国族谱关系也从其这一代,断层了。不错,入华则华,入夷则夷。中国人两千年前的身份辩论已经给出了结论。
穿墙子弹 本片取材于真实的案例,影片的制作水准当然不能算是上乘,但是对华裔或者中国人来说,他选的视角,我们还是挺感兴趣的,选择了从一个华裔青年警察在执勤过程中,误杀一名非裔青年的遭遇入手。 美国警察枪击事件经常会引起社会舆情,尤其是针对少数族裔,种族问题立刻在这个敏感的地方开始显露出矛盾。种族问题是美国社会治理当中的一个节结,当有外界的一丝一毫的刺激,那个节结就会发生病变,暴露出来的是一个在美国社会治理弊病问题。 影片选取这样一个角度,是否也有一点“白人至上”的态度。影片选择一个少数族裔的家庭,连主角的女朋友也是非裔,律师处理这起案子的思路,也是从种族问题出发。虽然有这样的独特视角,然而从剧情的发展来说,却没有十分。发挥好,没有把少数族裔在美国的遭遇,表达出来,也没有把真实事件中华人声援的事实表达出来。 尤其是结尾更加令人不解,一个是主角麦克的意外死亡。真实案件中并没有发生,在社会声援下,只是被判缓刑5年。另外一个是两个失去儿子的少数族裔母亲,在商场里对视,好像这一切的发生都只是在少数族裔之间。
当地时间2016年4月19日,备受美国华人关注的华裔警官梁彼得一案在纽约布鲁克林州高等法院宣布量刑结果,梁免于坐牢,被判5年缓刑和800小时社区服务,原过失杀人罪减至刑事疏忽杀人罪,于6月20日开始执行。检辩双方均表示上诉。
听完韩裔法官丹尼(Danny Chun)的量刑结果后,梁彼得一脸平静走出法庭,迎接他的是在场外声援华裔的庆贺,认为这是华人群体早先发起大规模游行维权的成果。而这一结果也让非裔死者格雷(Akai Gurley)的家人感到不满,据《纽约时报》报道,格雷的姑妈在走廊高喊:“毫无公正!格雷的生命无关紧要!”
2014年11月20日,28岁的梁彼得和另一名同是新手警察的白人同事在纽约布鲁克林一栋犯罪率高发的住宅楼内巡视时,在黑暗的楼梯内听到声响意外扣动手枪扳机,子弹射在墙壁并反弹向和女友路过下楼的黑人青年戈里,跳弹击中其心脏致其死亡。地方检察官汤普森对梁彼得提起控诉,今年2月11日,法庭就梁案做出裁决,包括二级过失杀人罪、官员渎职罪等控罪成立,梁彼得将面临最高15年的徒刑。
由于美国近年来发生多起白人警官对非裔公民滥用执法的事件,而梁彼得又成为同类警民冲突案件中唯一被定重罪的警察,华人群体认为梁彼得成为“替罪羊”。全美华人于今年2月20日在40多个城市和地区发起声援游行。
“这是一起意外,不是犯罪,”梁彼得律师沙克曼在法庭上说,“梁家是来自中国的移民家庭,他的爸爸是名厨师,妈妈是衣厂工人。梁彼得是一名好儿子,他很努力,在高中成绩名列第三,他是他们家第一个上大学的,从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毕业后,他实现了当警员的梦想。他从来没有想过当一名坏警察去伤害任何人。这是一场悲剧的意外,此前没有这样的判例,他不应入狱,应让他有机会重新来过。”
法官丹尼说,他收到超过4万封支持梁彼得的信件,他也查看了案发地的监控录像,“开枪和杀人是他最不想做的事,相信这不是一个故意的行为”。
检辩双方都表示将继续上诉,检方反对法官为梁彼得减轻罪名,梁彼得的律师则表示将上诉至梁无罪。而华裔社区也对该案的后续进展产生分歧,有人支持梁继续抗争维权,也有人在微信群中说希望各方各退一步到此为止,“中国文化重要的思想是中庸,万事不要太极端。”
————————————————————————————————————
(1)纽约警察误杀不是第一次了,但判罪是第一次,拿华裔开刀呗。没有种族歧视,但是媒体可以安装上种族歧视的锅,做为解压阀。
(2)电影结尾其实算是暴露了制片方的想法,白人警察的“正义误杀”,制裁?反正导演不敢说是制度性问题,也没有解决的办法。
这个题材应该是根据前几年那个纽约谭姓警官,跳弹误杀黑人事件。
这部影片里把白人至上的文化体现得淋漓尽致。不错白人或许表面跟你礼貌友好,但接触久了后,你就会发现,他们是不会承担任何责任的。
里面的白人同事警察,警察公会,法院,律师团体都是这样,这种深层次的文化歧视跟虚伪。没有进入白人圈子的是体会不到的。
这部电影在某种意义上是为了平息少数族裔之间的矛盾。但这种窒息的文化环境里,各个族群只有相互憎恨,且这种趋势无法阻挡。其实这是美国惯性政策下的结果,华裔或者说亚裔的确让美国得到某种团结族群的氛围。但这种团结微不足道,亚裔注定是文化上的替罪羊。
这是“黄祸论”的变种,清末亚裔直接面对的是爱尔兰,苏格兰裔白人边缘化社会群体,因为抢了他们的“工作”,而现在这个群体变成了黑人。从这证明了黑人已经跟上世纪初爱尔兰,苏格兰裔白人雷同了。同样的高犯罪,帮会众多,人见人惧的边缘人群。
不要忘了,清末的唐人街是几次被这些边缘人侵入屠杀的。从目前看,美籍华裔的处境已经有了类似仇恨的雏形。
好在不少地方的华裔购买了不少枪支防身,但避免不了“孤狼”式的袭击,得注意,有些“孤狼”,只是领头狼。
黑人运动的时代,华人是站在黑人运动一边的,彼此相互没有太多憎恶,几十年过去了,居然走到这个地步。
不得不说,这有“高华”(皈依者狂热)的功劳,如果观察这些“高华”的言论,恶毒,种族主义歧视的程度连美国红脖子的白人至上主义者都瞠目结舌,这种自我族群的歧视,大大激励了歧视华裔的氛围。
随着中美关系极速恶化,皈依者们充当毒化华裔族群生存环境的投毒者,鼓动美国对中国仇恨言论。这些人现在依然洋洋自得,有些人为此上位。但如果天真的自认为已经被纳入美国主流,这必然是一个巨大的错觉。
“高华”人群的悲剧就是认为自己就必须跟华裔族群切割。他们自认为可以对中国施加影响力,却不知,其在美国都无法有半分影响力,只是一个边缘族群,中国人会买账这群人的言论?
这些人丝毫不知道他们中国族谱关系也从其这一代,断层了。不错,入华则华,入夷则夷。中国人两千年前的身份辩论已经给出了结论。
“高华”是美籍华裔的毒药,甚至那个群体可以充当红脖子的开路先锋。因为,他们自认为自己是白人,其实他们不过是“黄夷”而已,他们只是一群思想上的野蛮人。
电影很明显是取材于真实事件,几年前的亚裔误杀黑人事件,姓梁的那个警官。
很不幸,电影本身乏善可陈,没有一丁点闪光点。人物、剧情、对白,镜头,统统不及格。导演看中了这么一个题材,他可能觉得只要拍出来就有爆点,以至于在电影本身懒得下一丁点功夫。
用一个最近正在流行的调皮的句子来表达:有没有一种可能,对于美国人来说,现实中的种族歧视目不暇接,比任何电影都精彩多了?
跟梁警官误杀黑人小伙比起来,几年后的那个弗洛伊德当街被白人警察跪杀,爆炸性强太多了。
要判断美国白人真的正视种族歧视问题,看日后有没有人把弗洛伊德事件拍成电影就晓得了。
至于这部穿墙之弹,真的一点都不好看。
题材很好,对传统华裔家庭那种傲慢自大的控制狂母亲和不乏理智却懦弱的父亲所造成的压抑和窒息感描绘传神,但仅仅如此吗?这个剧中的警察做了那么多stupid的事情,难道他就不能智商正常一点吗??
种族话题,用亚裔对黑人的伤亡事故,不知道想表达什么立场,拍得很沉闷,亚裔很像中国人
要么做一个完全的善人!要么做一个完全的利己主义者!千万别左摇右摆!命运不济者总会踏错点儿,因为善良和正义而走向灭亡,因为这是末法时代!!
一个不错的选题 没拍出该有的样子 黑白矛盾成黄人开枪了 倒是中国妈妈塑造得很贴切了
结局说明倾向,华裔警察的命由白人警察审判了。标签政治玩到黑命是命,白命也是命,其他不是人就很糟心了。
种族标签一个又一个
中华文化当底子,讲述美国故事了。华人和黑人其实还真是蛮像的。
亚裔美国谭警官,与白人同事在追捕一黑人疑犯时,开枪射击未打中疑犯却穿墙打死一无辜黑人。随后单位工会、领导、同事都漠然应对,黑人社会民意汹涌甚至有人在谭警官家涂抹。谭警官最终被起诉,黑人女友也被牵扯进来。谭警官准备认罪并抛弃自购防身枪支时,却被警察打死。黑色幽默式的结局,美国的种族问题,不仅限于黑人哟!
确实不知道想要说什么!看不下去。
黑白恩怨,黄种人买单,终究还是白人骨子里的种族歧视所致,而内敛的亚裔骨子里的中西碰撞左右摇摆~感觉就像第三者,连争取都不知道要争取什么,尴尬的米国处境。
作为一部电影,拍得如此沉闷,无趣,不管导演和编剧本身的立意如何高大,都是不可原谅的。
the wall 种族对立的墙 结局当然是无尽的幽默 判刑与否 墙都在那里 点到为止
太具有讽刺性的故事,大胆描写了美国政治正确,枪支问题和警察问题的现状
美国有色人种现状,误杀黑人,然后再被误杀,刻意的营造轮回。电影里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对于犯错后事情的处理方式,都让觉得窒息
人和人之间莫名其妙的仇恨。
最怕虚假的种族问题讨论
就看在外的华人了
这是一部挺用心的作品,对在美华人的生存境遇描写得非常真实,直面了非常敏感的种族问题。演员的表演相当自然、生活化,男主的无奈无助、母亲的絮絮叨叨、父亲的沉默寡言都表现得非常好,结局有点突然,意外,而且十分刻意地让两个失去儿子的母亲在超市相见,相对无言,戛然而止。其意或为,黑、黄冲突终止于白。
导演是不会表达,还是不想表达?
6 亚裔跟非裔居然被白人搞得反目成仇……所以最后主题想表达什么,黄黑一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