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剧本由托罗与金·摩根共同创作,将基于1947年的同名影片改编,转为讲述一个贪婪的骗子与女精神病医生合谋诈骗病患钱财的故事。
在成为怪人向命运低头之前,每个人都曾有过精彩而辉煌的疯狂。
吉尔莫·托罗之所以圈粉无数,美学上的风格和情感底色都是不可或缺的原因。
这部《玉面情魔》至少没让我失望,我看得很肝颤。
渣手绘海报不自量力登场
这部新作美学上不用多说,氛围拉满,私货夹满。
故事呢,底本是1946年的一部小说。
——————含剧透——————
(汽车之上,伴随着斯坦的入梦,色调从暖色直接过渡到了冷色,暗示他的噩梦开始了)
对于黑色电影,基本遵循一个规则——主角难逃命运的捉弄,不得善终。
《玉面情魔》的结构粗旷来分大概平均分成两部分,结构本身也把故事转移到了两个不同的舞台。
前半部分马戏团和后半部分的大都会,可以说互为铺垫。
如果我们把第两年后的第二部分挪到最前面,变成怪人后的斯坦,在一个年轻人眼中,他的命运便如第一部分的怪人一般无二。
所以前后两部分的权重平衡和体量差不多,前半一小时,后半一个半小时。就像两种人生的镜像关系。
看似很多马戏团的戏份和后面的关联度很松散,显得有些冗长。
但个人觉得这整理有意思的地方。
如果换个思路去看这部作品。
马戏团部分完全可以独立成篇,有头有尾。斯坦学得一身本领,然后用自己的机灵劲,替马戏团解决了大麻烦,赢得了大家的尊重。于是开着货车,抱着美人,唱着歌,充满抱负和激情向着大城市奔赴而去。
如果斯坦的故事就到这里,这算是一个皆大欢喜的Happy Ending。
(蒙眼本来是为了节目效果,也同时暗示s斯坦根本不看不见命运)
第二部分开启的,似乎成了他的另一段镜像的暗黑人生。
这样安排的结果,强化了张力,更为斯坦的疯魔而唏嘘。
在人物的设计上,主角斯坦的视角和内心是主轴,其他大部分的角色都被安排成影响斯坦的因素,并弱化了其背后的动机。
更多时候这些人物更像是所谓拟人化之后的命运本身。
你知道命运为什么会捉弄你吗?没人知道。影片中的人就像命运一般影响着斯坦。
只要人有欲望,命运就不需要动机,所以人是渺小的。
但斯坦真是被命运安排?还是斯坦本来就是个白眼狼呢?
刚刚斩断过去的他,本来有机会重新开始,他的内心还确实存在一点善心,这点可以从他对怪人的态度感受到,但这善念其实很摇摆,也能从他受到危险就狠命殴打怪人的行为感受得到。再联想到他对待父亲的方式,斯坦的内心其实还是残忍自私的。
重要的是,他聪明。
讽刺的是,可能就是恰恰因为他发现自己很聪明,所以开始在内心涌动起一种不甘和高傲。
在这些他接触的因素之中,每一件事,都是伴随着利弊而来,坏和更坏(因为他们的营生本质是欺骗)但他选择了将其用在更坏的道儿上。
就像所有的学徒一样,无视警告,无视双刃剑的锋利,无视反噬。
三位长者的象征意味
魔术师皮特。
是一种启智的象征,是他给了斯坦点亮了一盏灯,让他一下子了解到原来智慧是可以用在欺骗之上。但他却阻止斯坦得到他的智慧,他很清楚,这种使用智慧的方式最终不会有好结果,算是现身说法。关于魔术师的死,影片处理的很暧昧,我倾向于斯坦故意毒死了魔术师。
(从之后的心理分析师口中几乎可以确定,但并不百分百清楚她是否说谎)
马戏团老板克莱姆(威廉·达福饰)
逐利和控制的引导者。老板有他的市井智慧,观察人,洞察人,控制人。所以留在他身边的人都很难逃离开。他总能找到别人的弱点,然后加以施舍,让所有人对他,或者说对这个马戏团产生依赖。
而斯坦学会了这些手段,学到本事之后选择自立门户,也算是一种背叛。
父亲
关于斯坦的父亲,我们知之甚少,但我们知道斯坦恨他,并用残忍的方式杀死了他——弑父。
三位长者,一位被斯坦杀害,一位暧昧的杀害,一位离弃而去,从某种宏观角度上来看,都是弑父的行为。
暗示着其后登场的心理分析师的分析是正确的。
三位女士
占卜师齐娜
斯坦出现时,齐娜翻开了象征命运的底牌。
逆位的星星,我没那么了解塔罗牌,我解读成秘密的恋情,所以之后才会出现齐娜勾引斯坦的举动。
对斯坦来说,齐娜是初尝危险的诱惑,占卜师让斯坦明白了命运,但同时也让他误解了命运。这是斯坦接触的第一位女性,也是危险的开始。
但危险总伴随转机,在最后一次为斯坦占卜的时候,在抽出最后一张牌之前。占卜师告诉斯坦,牌抽出来命运就定了,他还有选择的机会。但斯坦一意孤行,甚至将塔罗牌倒吊者的正位手动改成了逆位。
熟悉塔罗牌的朋友一定知道,逆位的含义大概是时机未到,无远见,无谓牺牲, 反省和顺从。
之后斯坦将逆位手动调整为正位,但命运并没有握在他手中。
电流女孩莫莉(鲁妮·玛拉饰)
在马戏团第一眼看见的电流女孩象征着爱情的初次绽放和变化的模样。她总有点被挟持的迁就感。我感到也许这就是斯坦眼中的爱情变化,两年时间,从那份热爱,变成了满足牢骚和抱怨。甚至暗中出轨。
所以女孩就象征着爱情的变化,到最后扮演亡灵,也有双关之意。
心理分析师莉莉丝(凯特·布兰切特)
可控的羔羊,初次遇到同类。
大魔王气场太足。我会认为大魔王本身就充满神秘,正因为保持了这种神秘以及动机,所以对观众,对斯坦都是迷人的。她就像一种未知,吸引着人们靠近去一探究竟。同时,她的这种未知之下巧妙地编织出让斯坦能够戳穿的伪装,让他误以为她是只可控的羔羊,是充满欲望的同类。
大魔王有种命运弄人的象征意味。
酒精和怪人
(好酒和毒药如此相似)
酒精一种依赖,斯坦一直强调自己不喝酒的原因也是他从心里认为,一路走来他的成功从未依赖过谁,这让他觉得骄傲。当然也可以解读成与其父亲有关,然后在魔术师的死和怪人的下场中得到强化。
酒是一种依赖,同时也象征了危险。最后当斯坦放松下来,开始饮酒,事件也开始滑向失控,危险的信号开始侵入。
怪人是自我崩塌放弃之后的妥协。在成为怪人向命运低头之前,每个人都曾有过精彩而辉煌的疯狂。
怪人在初次登场的时候,就在马戏团老板的吆喝声中,发人思考。
“他从哪里来,是人类还是野兽?”
黑色电影中几乎不会出现好人,《玉面情魔》也一样,所有人说到底都是骗子而已,故事专注地从斯坦的单一视角出发,至于其他人做出选择背后的原因,斯坦和你我一样,不重要,准确的说,和你我一样,他也根本不知道。
他以为他可以猜透所有人的内心深处所想,他忘了这是骗术而已。
他的结果,魔术师早就一语成谶。他误以为那些骗术带给他的力量都是真的。
说到底他根本看不穿任何人,他仅仅是个骗子而已,说故事的骗子。
最后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
当马戏团老板给斯坦讲了关于这个死婴的故事时,斯坦念念不忘。推测很可能斯坦出生时害死了自己的母亲,然后造成了父亲酗酒对他不待见。
注意看额头的第三只眼,和斯坦做通灵时候遮住眼睛的眼罩几乎就是同一种元素的变形。
在这个婴孩身上,斯坦看到了自己,所以斯坦才会说——我生来就是怪人。
最后的最后,说点肝颤的原因,当斯坦说出“我生来就是干怪人的。”那一刻他接受了命运对他的嘲讽和诡笑。
我忽然想起《送你一朵小红花》里面岳云鹏说的一句台词,大概意思是——即使是再乐观的人也有绷不住的那一刻。
也许这种联想并不是很恰当。
但我在想可能很多时候,坚强不过是我们的伪装,如果真的有一根稻草压碎了所有强撑,是不是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怪人?遗忘了心里对生活的向往,任命运摆布而活?
电影几乎都是在密闭空间里拍摄的,诡异的道具和暗沉的色调不停地强调,这是一部适合一个人看的片子,它讲述的是人性中最黑暗最不能为外人道的部分。给3星纯粹是因为它太过于黑暗压抑了。
本来是想看读心术,智力博弈的,没想到还是讲人性。
最后,马戏团老板那段怎么把一个正常人变成geek的描述,有没有让你想到平时老板是怎么PUA下属的?It's just a temporary job...当然这里诱饵不再是酒精,而是金钱。
我看了第一遍的时候有种感觉,不大确定,所以看了第二遍,略有点明白。
女医生肯定是害怕并且恐惧Ezrac ( 以下称富豪吧,中英文切换太麻烦)的,因为富豪有过对她治疗能力的否定和身体上的伤害。
首先,医生不在乎钱,这点结尾处斯坦和她本人都确认了。那么她在乎什么呢?其实在斯坦第一次去她的办公室就说了,“受人瞩目,和所有人一样”,她自己补充道“找出让他们害怕的东西,然后卖给他们”。应该承认心理医生也是靠“读心”获取名利的,从她大量的案例录音带可以看出,她做得很不错,并且得意于此。
然后,她遇见Ezrac后,她失败了,她说“他在我这求诊过很短一段时间,此人阴晴不定,反复无常”,从“很短一段”时间可见,她的“治疗”方法在富豪身上失败了。不仅如此,她差点丧命,佐证在,心理医生展示她的伤疤的时候,她说“如果你得罪了不该惹的人,the world closes in on you very very fast”,“是命,life happened to me”(我看的版本这两句话翻译的不大到位,所以用原文),并且眼中含泪,是真实的伤痛。所以她对富豪的恨来自于能力被否定和身体被伤害的恐惧。
第三,富豪肯定是有某种暴虐可怕的心理的,最直接大佐证就是他自己说“这么多年我伤害了很多年轻女性”,“我在她们身上寻找你的影子”斯坦问“你做了什么”,富豪说“我伤害了她们,我伤害了她们”我觉得斯坦此时也明确或者更肯定,女医生身上的伤疤是富豪所为。还有一个佐证,斯坦把收集到关于多莉的信息给莫莉的时候,有张报纸上是多莉的死亡新闻照片,照片中的女性仰面朝上,双手染血,小腹略上方有大块血污,然后下体处的衣服有大块血污,这两块大面积的血污之间是干净的,可见两处是分别受到伤害,如果是斯坦所说的“你逼迫她堕胎”,只是堕胎的话,小腹略上方怎么可能有大块血污?标题是“young woman found dead”,并且嫌疑犯位置用了黑色阴影和问号。还有一点,斯坦“偷”来富豪的诊疗录音带里富豪说“我没法认领她的尸体,那会毁了我的” 非常肯定不是堕胎意外死亡,有可能是富豪虐待致死。
第四,法官的事情是她的试验,斯坦搞定了法官,法官自然会带斯坦去见富豪,她是知道的,因为开始法官不愿意告诉斯坦将带他去见谁,转头医生就告诉了斯坦将要见到的人就是富豪。
第五,是她引导斯坦最后的计划失败,两点佐证,一个是她告诉斯坦“要有血,手上和身上都要,画面约震撼他越不敢细看”,富豪是变态,虐待年轻女性,怎么可能害怕血,相反可能兴奋都不一定。还有就是引诱斯坦喝酒让他无法清醒,容易犯事,容易杀人。这样,她除去了斯坦,因为斯坦威胁了医生掌控人心的事业,她也除掉了否定她能力和肉体伤害的富豪。
先这些吧 ~
作为“墨西哥三杰”之一的吉尔莫·德尔·托罗,继2017年备受好评的《水形物语》之后,时隔四年,终于推出他的最新电影力作《玉面情魔》,并获得了第94届奥斯卡四项提名,包括最佳影片、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
跟前作《潘神的迷宫》和《水形物语》一样,影片《玉面情魔》同样是一部以20世纪为故事背景的时装电影。对于特定时代的执着,再次折射出托罗导演深藏内心的童话情结。
显然这便是托罗的选择。他既不会刻意追溯遥远的古代,去挖掘鲜为人知的传说;也不会跟当下贴得太近,以免现实的况味损害童话应有的质感。
纵观托罗导演以往所聚焦的故事,往往都是停留在20世纪前半段。二战、法西斯、冷战、大国博弈、边缘个体,这些元素便是构成托罗暗黑童话的串珠。
回望这些“多事之秋”,无论是极端政权下的怪异奇谭(《地狱男爵》),还是神话与科学彼此交织的永生传说(《魔鬼银爪》),总能让人感受到不经意间的会心一击和温暖治愈。
相比之下,托罗的新作《玉面情魔》有着更为黯淡的底色。准确来说,影片脱胎于上世纪40年代好莱坞的黑色电影,改编自作家威廉·林赛·格雷沙姆创作于1946年的同名小说,讲述的是一名马戏团男演员靠着操纵人心的骗术,联合女心理医生诓骗上流富豪钱财的故事。
该小说甫一出版,便大受欢迎。在被20世纪福克斯公司迅速买断电影改编版权后,导筒便落到极有天赋的导演爱德芒德·古尔丁手中。恰好时值大明星泰隆·鲍华急求转型之际,他瞬间便看中了这个极具黑色气质的故事,遂而便在1947年诞生了这部黑色电影经典。
鲍华版《玉面情魔》尽管在后世备受赞誉,但在当时,由于担心这个故事可能会影响泰隆·鲍华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影片便遭到了一定程度的雪藏。就连一开始的公映,福克斯公司都是以B级片的量级采以小规模发行。
而这一经典故事之所以能吸引托罗这位怪咖,确实在于它本身的魅力和多重寓意。
鲍华版《玉面情魔》中,男主角斯坦顿从一开始就以风流潇洒的浪子形象出现。当他在马戏团中得见赞娜、皮特两夫妇身怀绝技,能够当众表演蒙眼猜物的把戏时,他瞬间嗅到商机。
斯坦顿先是勾引赞娜,拿到了这一把戏中的关键——暗语。随后他又勾搭上马戏团中最年轻漂亮的女孩莫莉,并教会她蒙眼猜物的技巧。习得诀窍后,斯坦便带着莫莉离开马戏团,前往远方的大城市,到酒店和奢华的夜场表演,赢得了满堂彩。
在此过程中,斯坦结识了女心理医生莉莉丝,并在她身上找到新的商机。莉莉丝在为上流权贵治疗时,往往都会录下后者的谈话,因此她的手中握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斯坦顿敏锐地发现,只要他神不知鬼不觉地掌握到这些富豪们的隐秘私事,并同时利用蒙眼猜物的把戏,便可以当众上演通灵之术,进而就可以从富豪们身上诈取金钱。
虽然斯坦顿的这一设想在初期卓有成效,但随着富豪权贵们的要求不断变得严苛,甚至要求离世多年的亲人爱侣在阳间现出真身,他的风险便随之而来。无奈,斯坦顿的骗术最终还是被他人识破。此刻他才发觉,那位看似从旁帮助他的女心理医生莉莉斯,竟然背后插刀,将其出卖。
影片结尾处,斯坦顿在警方通缉和身世落寞的双重打击下从此萎靡不振,最终沦为了马戏团里的“怪人”。所谓的怪人,便是被马戏团团主恶意营销,打造成一个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怪物形象,啃食活生生的牲畜,以此为噱头来赚取票钱。
然而,受40年代好莱坞的电检限制,该片并没有以斯坦顿的悲惨下场为结局,而是让一直爱慕他的莫莉与其再次邂逅,并最终拯救了斯坦顿。
可以说,鲍华版《玉面情魔》虽然基于种种原因,留有一些遗憾,但作为一部古典好莱坞后期的黑色电影,至今依然拥有其独特的影史魅力。加之泰隆·鲍华、琼·布朗德尔、柯琳·格蕾和海伦·沃克等明星的闪耀出演,足以让人感受到独属于曾经那个时代的银幕星光。
而托罗版的《玉面情魔》,虽然在整体的故事框架上与原版保持一致,但很多的情节设定和角色性格层面,却有着不小的差异。这些差异,便源自于托罗独特的暗黑笔法。
在原版当中,斯坦顿从一开始就汲汲于富贵,哪里有商机进阶之路,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当他得知赞娜懂得绝世把戏后,便利用男色套取了这位半老徐娘的信任;当他明白蒙眼猜物的把戏想要成功,得靠一位更有魅力的年轻女孩时,他找上了莫莉;而到了大城市后,他又在莉莉丝身上瞥见了投机取巧之处,便又三度移情别恋。
托罗版中,虽然斯坦顿的这一渣男属性并未改变,但其行为转变的过程却并不相同。比如在最开始,他其实并没有打算勾引赞娜,相反是赞娜自己耐不住寂寞,撩拨于他。甚至对于蒙眼猜物的把戏,也是赞娜和皮特主动在他面前演示后,他才慢慢开始产生兴趣。
饰演新版斯坦顿的布莱德利·库伯,少了些鲍华身上的风神潇洒和渣男魅力,但却多了一份蒙蔽世人的老实与真诚。这也是为什么当他找上莫莉时,我们绝对不会怀疑他的动机,因为库伯身上天然有着那种穷小子追女仔的质朴和憨厚,让你自然而然地就放下心防。
对于斯坦顿这个角色的设定,托罗的改编其实还是挺大的。在影片中,托罗特别交代了斯坦顿的人物前传———他如何失去父亲,以及如何进入马戏团。这一点,鲍华版中毫无交代。
当你看到一个刚失去父亲的穷小子,孤苦伶仃地前往马戏团谋求生计,并且想要通过习得一技之长出人头地,这其实已经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但托罗的巧妙之处正在于,他留了一处惊人的后手,即斯坦顿父亲的死另有玄机——斯坦顿蓄意让老父暴露在寒风中,使其活活冻死,并在父亲耳畔留下恶狠狠的咒骂。
由此,托罗实际上讲述的是一个一波三折的故事,这里面的叙事机制,让原版中单调的情场渣男转而焕发出更为丰富的人性光谱。这也是为什么在托罗版中,爱情的链接变得虚晃且可有可无,而人性的明暗显得更为波澜壮阔。
除此之外,托罗版在处理开头和结尾时,也有着两个较大的改编。一个是对“怪人”命运的交代和铺垫,另一个则是对莫莉拯救斯坦顿的彻底删除。
先说说第一个改编。在鲍华版的开头处,斯坦顿的悲剧宿命感其实并非由“怪人”挑起,而是由赞娜的塔罗牌进行预示。先是赞娜在为皮特占卜时,出现了极为不详的征兆,之后在影片的中段,赞娜到斯坦顿家中拜访时,又为他进行了占卜,出现的是跟皮特类似的情况。
这种带有神秘色彩的宿命暗示,乃是那个时期好莱坞黑色电影的共性风格。这在比利·怀尔德导演的《失去的周末》《倒扣的王牌》等影片中也不乏其例。
而托罗采用的策略是,将马戏团那位“怪人”的命运进行细致的展现。在此,既有斯坦顿和怪人之间的对视和博弈,也有两者头部伤口处的相似勾连。此外,托罗还特地安排了斯坦顿和马戏团团主聊天的戏份,后者向斯坦顿详细地道出如何制作马戏团“怪人”的残酷过程。
除了“怪人”之外,马戏团团主收藏的那个让人毛骨悚然的婴孩标本,更是成为某种恐怖命运的象征之物。当然,这些带有怪诞收藏癖意味的奇观式视觉元素,同样也是托罗作为邪典片导演的私人酿藏,只不过这些元素正好跟影片中的人物命运形成巧妙的融合而已。
而托罗对影片结尾大刀阔斧的删改,则体现了他想要完成鲍华版的《玉面情魔》当年所未能完成的银幕遗憾。托罗的这个举动,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优秀的导演给予影史经典的尊重。
影片最后,当我们看到库伯那张满脸胡须的面孔,早已逝去华彩的双眸,以及他知晓自己命运后的自嘲大笑后,终于感受到那份从斯坦顿的记忆深处暗涌出来的苦涩与懊悔。
或许,只有到了这一刻,他才终于懂得皮特在死前的那个夜晚所道出的真谛。
作者| 花无宴;原创|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吉尔莫·德尔·托罗的《玉面情魔》在奥斯卡上获得众多提名,口碑却并不好,最终空手而归。擅长拍小怪兽的托罗在《玉面情魔》中完全没有涉及到怪兽的实体元素,而全片的怪兽,却是存在于人物内心的念想与欲望。
我没有看过老版的《玉面情魔》,却十分喜欢新版陀螺的《玉面情魔》。2021版片长大约两个半小时,却不觉得乏味,就像是做了一场心灵的按摩,观感极佳。
影片讲述了一个男人为了生活加入马戏团靠谎言赚钱,最终在与外人来来往往的过程中被谎言吞噬变为怪人的故事。一个关于人性的故事,在陀螺手中充满迷幻剂的味道。无论是在场景的塑造还是在人物的表演,2021版《玉面情魔》都让我十分满意。
首先是场景的塑造,《玉面情魔》中的马戏团充满了奇幻的感受。这种奇幻不是华丽的奇幻,更像是《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中的马戏团,放眼望去充满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而细致地观望,则又弥漫着一种泥泞的脏,这种脏在代表人性的“怪人坑”里体现得最为直接。在摄影师高水准的运镜下,观众仿佛做了一场奇妙的梦。马戏团的主体段落过去之后,男主与女友过上了完全不同的生活。画风一转,金碧辉煌的餐厅内,满脸油光的男客与穿着华丽的女客正在观看男主二人的读心术表演。灯光的暗淡昏黄却将凯特·布兰切特的角色更加突出了。
《玉面情魔》事实上是男主的一部成长史,只不过这部成长史是以一个悲剧结尾的。凯特·布兰切特的角色的工具属性极为明显,这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好处是让男主的成长史变得无比丝滑,推动情节发展的重担几乎都在这位玉面情魔身上。但坏处又十分致命,也就是说相反,玉面情魔大魔王过分的工具属性直接导致这人物的扁平,存在感直线下降。在主宣传海报中,凯特·布兰切特的角色甚至占据了绝对的C位,但电影中这位玉面情魔不仅仅是出场晚的问题。
影片的镜头感非常强,极度舒适。运镜的丝滑程度堪比德芙。但摄影的强悍也无法掩盖镜头设计的短板。《玉面情魔》中的暗示与伏笔虽多,但是过于明显与重复。这让我想起今年《引入尘烟》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引入尘烟》给男主反复的动物保护协会的镜头,不停地替换动物保护,不仅没有任何意义更是失真的体现。《玉面情魔》中镜头反复停留在“人参宝宝”,两次其实就可以了,过于频繁地出现只会显得廉价且幼稚。相反,结尾男主在车厢鸡笼中的俯拍镜头则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首尾呼应,这种前文点到即止的铺垫显得更为高级。
弦乐的运用在影片中不止起到了烘托环境的作用,更是整体感的维护。脏乱迷幻与金碧辉煌的两种不同风格在配乐的辅佐下不会断层,在整体偏黄的影调下别有一番风味。
陀螺版《玉面情魔》,不烂。它的风格与拍摄方法都比较符合现代观影审美。在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中找到了平衡。这场谎言的艺术意味深长,在梦幻的镜头中做了一场美丽的噩梦。
看完了《玉面情魔》注意到电影中的两个细节,在影片最开始Stan和Zeena第一次见面时,Zeena翻开桌上最后一张塔罗牌,是星星逆位,牌面的解读是希望的破灭和好运的远离。后来在Stan的房间Zeena帮他算塔罗时,最后一张是倒吊人逆位,解读为惨重损失和心不甘情不愿的牺牲。查了资料才知道电影原著小说的作者 William Lindsay Gresham 不但对塔罗牌颇有研究,就连小说22章节的解构也是按照塔罗牌中22张大阿卡纳牌设置的,然而他笔下主人公的遭遇似乎也预告了自己的晚年生活,在酗酒精神错乱和失明之后,他选择在创作《玉面情魔》的酒店里服安眠药自杀,再多欺诈技巧和布阵洗牌都没能扭过命运埋好的伏线。
nightmare alley虽然不卖座但真的好好看,上一次给我这么大冲击的电影还是小丑。每个你觉得无聊的小情节都有不同的伏笔,然后反转出来总觉得非常意外又情理之中。
可能有些梗有点老,男主和大魔王在那唠daddy issue mommy issue的时候有点串戏,但它开头和结尾相呼应的时候简直升华了全剧的主题,结尾男主苦笑着说I was born for it 的时候给人的感触五味杂陈,虽然后面戛然而止,但前面漫长有些无聊的铺垫完全能让观众在结尾时联想到后面会发生什么,就更加觉得荒诞又无奈。
两个女主我一开始还以为是搞雌竞一个女朋友一个小三,但后面发现男主才是最傻的那个。Molly和大魔王都很清醒以自己为中心。一个清楚的知道自己什么时候have enough,男主败露后直接潇洒离开;一个从一碰面就开始拿捏住男主,算计他达成自己的目的。只有男主因为自己的贪心和自作聪明变得一无所有,从一个轻蔑地说自己从不喝酒的人变成一个落魄的酒鬼。
大魔王梳着精心打理的金色卷发,涂着鲜艳的红唇踩着高跟鞋,眯起眼睛含着大仇得报的泪水,边抽烟边对男主说you are a small small man的时候真的太帅了。里面除了那个富豪憨憨没有一个人是傻白甜圣母,但就连那个憨憨都有意想不到的结局,我同学本来都睡着了,突然被那一幕吓醒说了句wtf直接给我笑拉了。结局的时候就觉得酣畅淋漓又爽快,可能我一直站在大魔王的角度看了哈哈哈
还有最后大魔王说的“you don't fool people Stan, they fool themselves"真的是点睛之笔,个人觉得完美诠释了当今陶白白白桃星座塔罗牌手相面相盛行的原因和现状。
大魔王出场之前,全是铺垫,节奏又慢,看得人昏昏欲睡。小白兔这个角色吧,好像前期整个去掉对剧情也没什么影响,后期的作用感觉就是为了满足大魔王的目的达成而设置的一个“演出失败”,就很刻意。而且,让大魔王演个心理医生也不让人信服,哪个病人遇到这种“白雪公主后妈”型心理医生能放松得下来啊,一看就不是个普通医生嘛。倒是场景、构图、色彩很美,基本也是帧帧如画的程度。不过剧情实在是槽点太多了,导演想表达的内容太满,反而导致重点模糊。转折也很突兀,故事叙述不够流畅。
完成度自然不用说,毕竟团队在那摆着呢。陀螺的美学真的是淋漓尽致的展现,众大牌也算各司其职,呈现了不错的群像。可真的就是太!长!了!
一种“高考作文叫你写800字你非要写1600字”的观感
就很傻 很漫长 laughable 看起来辗转反侧这个那个的 然鹅我只是觉得突兀又做作 看得好尴尬,然后payback看起来是好像挺厉害让人深思的,然而我的耐心已经被折腾完了,一落幕就迫不及待的离场了,坚持到了最后结束只是替自己不值得,一秒也不想多浪费了,还没有crimson peak好笑
我睡了醒,醒了又睡,简直了,而且真的好长……和以往一样对陀螺的片喜欢不起来,服化道好精致,复古格调一流,Bradley Cooper大概又能奥提了!
空洞且肤浅的剧本一塌糊涂。这本来应该是一个表面激烈内里复杂的剧本,拍出来冗长儿戏,上气不接下气。演员都已经尽力了,身兼男主和制片的库神非常帅气,演得也不错,无奈这个角色被写成空心人,没有纵深,没有回味空间。三个女配更不用说,纯纯的工具人。难怪颁奖季颗粒无收。
美术等技术层面还是出色的,就是这故事节奏很奇怪,前面铺得太长了,让人误以为真有些超能力元素,结果从库珀单干之后就彻底开始效仿好莱坞黑色电影,加上这个骗局故事实在没有吸引力,结尾库珀变成了酒鬼重新去马戏团应聘,也是和他师傅一样的命运轮回了,建议托罗这么爱怪诞马戏,应该去执导一季美国恐怖故事才过瘾。
我一个麻辣本质粉却被大魔王迷死了。拖沓,时长改成2h以内会更好。/这位导演的镜头场景太美了
6.8/10 关于狂欢节,关于马戏团,关于那些惊奇诡异的体验,也正是关于电影曾最本质的视觉吸引力:无数奇观的反复交叠。但无论是叙事节奏,还是与大时代背景的结合(二战宛如不存在的底噪,毫无与剧情的实质互动),还是转场(黑屏的淡入淡出时常显得突兀),或是男主的创伤背景(拖沓到结尾的潦草插叙),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硬伤,以至于无数Film Noir的技艺和奇观的堆积都未能够转化成统一的氛围,也就在情感上泄了几分气力。前半段在过量向观众展示那些古早的“科学的”戏法之后,突如其来的“两年后”的转换让后部分在视听上都稍显疲软,一时无法适应。许多可被进一步刻画的恋物般的物件都沦为简单地服务于结构的工具,并未能蕴含属于自己的符号意义,最后也只能是走马观花。
这届CP粉素质太高了吧,哈哈哈反诈教育片,魔兔全程零交集,不开心
继上次带dating对象看了大型厌男片《soho惊魂夜》之后,我又干出了带热爱小动物的素食主义者去看神经病咬断活鸡脖子这么刺激的事,Jeez
不愧是三杰里面最无感的一位,陀螺这回倒是满足了自己的情怀和恶趣味,但用如此老套的执行来致敬实在是暴殄天物,愣是拿着王炸阵容顶级制作拍出来一坨又臭又长的裹脚布。魔兔如果没数错就同台一次交流不超三句,布莱德利库珀的演技也完全没法撑住那些怼脸大特写,实在不明白这种老白男覆灭的烂俗故事有啥翻拍的必要性。
电影美术营造的氛围应当受到表扬,这是导演的强项,从外表上看很精致,但好像根本没打算邀请观众进入其中。节奏缓慢,大部分叙事空洞,虽聚集了优秀的演员阵容,但他们之间几乎没有化学反应,库珀和布兰切特的对话像站在河边的聋哑人之间的交流。虽然演员们试图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但情节却削弱了他们的角色,因为导演太专注于艺术美,而不是真正重要的故事跟节奏,他显然忘了让故事变得有趣。附言,1947年的原版《玉面情魔》尽管受到审查的限制,但在讲故事方面可要好得多。
太老套了!都什么年代了,这种故事不带点新解读又何必翻拍呢……这片子甚至过不了Bechdel测试。鲁妮玛拉和大魔王竟然没有互动真是太让人失望了,这简直是卡司诈骗好么◡ ヽ(`Д´)ノ ┻━┻
继《SOHO夜惊魂》之后,2021令人崩溃的名导新片和观影体验。。。。原版《玉面情魔》1947 真香,新版让我想无限吐槽。
【玉面情魔@伪君子】库珀比起泰隆·宝华多了几分乡下人的憨厚,狡黠的笑容让人有些不寒而栗。很可惜,这不是一部女版的《恶魔》,凯特·布兰切特和鲁妮·玛拉最后没有走到一起,三个出色的女性表演成了一盘散沙。
服化道都很好,看着也很好,但是这个故事就完全照搬原版、几乎没有改动,这么原模原样的用新技术重新拍了一遍,这就让人觉得这样毫无全新内容和解读的翻拍到底是为了什么呢?而且,片长也算是个问题,第一幕马戏团的部分有点太长了吧,2个半小时的全片也是没啥必要的长了。
看陀螺的作品美术和视觉永远是享受,前半段马戏团拍得那么细我觉得纯粹个人趣味,本以为他瘾就过到此而已了还好高潮没让我失望,但是剥离个人风格这一亮点整个故事真的是又臭又长……
完成度很高,故事看似复杂,其实很简单,主要是前面一半太拖沓了,让人感觉意味不明,后半部分渐入佳境,结尾最好。这部片子最亮点的,其实是BC和CB两位的x张力,双A强强太带劲了。
观感基本和老版持平,从黑屏圈出转场到画面冷暗调色,托罗都极力让全片的质感接近于老派的黑色电影,而后半程室外戏的雪景返照与室内戏的高明暗对比甚至让彩色影像具备了黑白片的神韵,被大大增加了篇幅的马戏团部分成为了托罗的托德·布朗尼之梦,又是对童年回忆的再现,骗子于此习得骗术而行骗天下,幼时的托罗也于墨西哥马戏团与恐怖电影中获得养分以影像的“骗术”扬名立万,犯罪悬疑元素自然是托罗的心头好,但不同于原版的黑色宿命论,他更关心的是威廉·达福囚禁的“怪物”,结局命运的轮回告诉观众虽没有超现实情节,但这仍是一个讲述“怪兽”如何诞生的故事,如同雪地见“亡魂”的高潮,他从未忘记失利的《猩红山峰》乃至他痴迷的一切,本片对托罗来说或算是金狮和奥斯卡后调整状态与把玩趣味的一部昂贵“小品”,接下来该考虑《疯狂之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