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黑胶时代 剧照 NO.1黑胶时代 剧照 NO.2黑胶时代 剧照 NO.3黑胶时代 剧照 NO.4黑胶时代 剧照 NO.5黑胶时代 剧照 NO.6黑胶时代 剧照 NO.13黑胶时代 剧照 NO.14黑胶时代 剧照 NO.15黑胶时代 剧照 NO.16黑胶时代 剧照 NO.17黑胶时代 剧照 NO.18
更新时间:2023-09-16 17:04

详细剧情

这出背景设定在1970年代纽约的HBO全新戏剧影集, 由大导演马丁史柯西斯、滚石乐团主唱米克杰格及知名编剧兼制作人特伦斯温特连手打造。本片透过巴比康纳维尔所饰演的唱片公司总裁里奇范斯特拉之眼,在他努力不毁灭任何人的情况下,拯救公司和自身灵魂的过程中,看尽充斥着性与毒品的音乐产业的百态。

 长篇影评

 1 ) 塑料爆炸不可避免丨《黑胶时代》的虚与实(EP2)

<图片1>

(一)

对于Black Sabbath能比Pink Floyd“传达出更强大的信息”这点,你们怎么看?

1973年3月1日,Pink Floyd发行了他们的第八张录音室专辑,《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音乐世界为之轰动。专辑封面上,一束平直的白光被三棱镜分解成耀眼的彩虹,明与暗的强烈对比暗示出这张专辑关于隐喻和解构的庞大主题。要知道,1973年,晶体管电子乐器和复音合成器尚还是未来时,难以想象Roger Waters等人是靠什么东西敲打出《On The Run》等等这样诡谲幽闭的电气声响。而专辑里隐晦的生命命题已经超过了当时几乎所有的摇滚音乐能承受的重量,艺术的保守和商业的矫饰在《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面前不堪一击。而几个月之前,Black Sabbath才刚刚完成他们的第四张专辑《Black Sabbath Vol.4》。

纵向上,这两张专辑能到达的时代深度的对比一眼就能看穿。但在横向上,进入七十年代Black Sabbath能够成为用“Heavy Metal”改写摇滚版图的先驱乐队之一,这一成就却也不是Pink Floyd能够完成的。正当他们的英国同胞Led Zeppelin辛苦地把“天国阶梯”搭遍北美大陆的时候,《Iron Man》或者《Paranoid》那股野蛮的速度和力量已经给大西洋两岸的人民身体里都种上了一颗预言性的种子。

这个预言说重金属开始加入战局,而摇滚乐的阴阳两极要开始重新协调。

穿着《Black Sabbath Vol.4》T恤的Richie在A&R会议上如同吃了火药一般全力开炮,他布置下的在两周内找到能签约的新艺人的任务在星探们看来简直难如登天。自从伴随着背景音乐里David Bowie的《The Jean Genie》踉踉跄跄地踏进自己公司大门开始,Richie身上的“中年危机”似乎开始全力反转。拒掉“宝丽金”的收购是破釜沉舟了,而拉Zak等人和众星探下水到底是确有信心,还是又是他身上一遍遍再现的机遇和“天启”?在废墟里面灰烬重生的Richie证明了美剧的“主角光环”再次灵验。不过我还是相信关于流行音乐历史唯物主义会战胜这种扯淡的设定。

<图片2>

而让Richie脑内的可卡因放肆荡漾起来的New York Dolls乐队随着演出大楼的倒塌也逐渐退出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舞台。一边是Pink Floyd正把摇滚乐的艺术重量无限放大,另一边是Zeppelin和Black Sabbath用重金属向世人展现摇滚乐最阳刚的一面。浓妆艳抹且惊世骇俗的New York Dolls两边都是异类。不但Zak等业内人士要说他们“一年前就过气”,连他们能代表的华丽摇滚本身都正在死去。

1973年2月,New York Dolls的第一张同名专辑生不逢时,甫一出世就要见证自己的流派开始跌落。几个月之后David Bowie将亲手“杀死”Ziggy Stardust,一年后T.Rex的Marc Bolan将在好莱坞宣布“华丽摇滚已死”。模糊性别的脂粉和慵懒乐音已经不属于接下来的时代。但就像New York Dolls在《Lonely Planet Boy》里自己唱的一样,在最后,这些是只属于他们的“孤独星球的乐趣”。

New York Dolls将为他人做嫁衣。他们潇洒而叛逆的姿态擦出了纽约朋克的一点火苗,为不久之后朋克摇滚的地下大火播下一颗原始的种子。Johnny Thunders锐利的吉他音色开宗明义,让接下来登上舞台的重金属的攻击性更加顺理成章。

而烟花之地适合埋葬过去,妖艳烈性的New York Dolls一夜狂欢,震塌了属于“寂寞星球男孩们”的一个华丽时代。


(二)

而这个故事里的“寂寞星球男孩”是The Nasty Bits。这一集虽然仅仅给了几分钟的剧情,但看到James Jagger和他老爹几乎一模一样的脸,我还是认定他们才是真正享有“光环”的存在。

而更惊奇的是,除了饰演主唱Kip Stevens的Jagger之外,The Nasty Bits的扮演者竟然是一支现实世界中的知名乐队——纽约布鲁克林的Beach Fossils。看到主唱Dustin Payseur这张人畜无害的脸竟然拼命挤出朋克青年的凶相,原本冬日暖阳般的Indie Pop乐队弹奏出刺耳粗粝的原型朋克的和弦,不协调的感觉还是非常明显。

The Nasty Bits


<图片4>

显然Richie还没有把The Nasty Bits太放在心上。Jamie认定他们会成为明日之星,而被安排来听试音的Juile对他们的糟糕表现直打退堂鼓。让一支朋克乐队弹The Kinks显然是为难他们了。不过有意思的是,Juile强塞给The Nasty Bits的这一首《All Day and All of the Night》却能很巧合,当然也不乏牵强地联系到接下来Andy Warhol的出场。The Kinks的这首著名单曲在1994年的时候收录进他们的双CD精选集《You Really Got Me》中,这张精选集的封面是一张波普艺术肖像,画的是哪位缪斯?笔者考证不能。如果这副大块黄黑色块冲撞的画像出自Warhol之手,那么把她联想成Warhol的宠儿Edi Sedgwick似乎有几分神似。但实际上这幅画的创作者是另一位波普艺术家罗伊•利希滕斯坦。他在八十年代的流行艺术界的影响力不亚于已进入事业晚期的Andy Warhol,卡通人物的波普化是他的艺术标签之一。而他最著名的作品就是那位快要溺死在海里的波普女孩“Drowning Girl”,以及她那些总是一脸愁容,或抹泪或侧身听电话的金红发分身。

<图片11>




我很怀疑《黑胶时代》的编剧是否真的如此细心,用这些容易让观众去考据和联想的细节不经意地把故事的前后脉络串联起来。但或许这部每一帧都填着可卡因,十足的马丁•斯科塞斯风格的美剧确实粗中有细,关键看我们怎么捕捉这根唱针的跳跃。

不过这一集的关键词还是“回忆杀”。The Nasty Bits和纽约朋克们的故事还得等一等,先让Andy Warhol和他的一众波普门徒登场吧。


(三)

在CBGB的朋克爆炸之前,纽约最蓬勃而颓废的摇滚乐都被隐藏在那些秘密的小角落里。

70年代,单飞的Lou Reed写过一首叫做《Sally Can't Dance》的歌。歌里面唱“Sally is losing her face/She lives on St.Mark Place”。Lou Reed写下Sally的颓然无助之前,关于自己青春的青灰色过往其实已经跃然于歌中人物的身上。这首传唱度颇低的歌映射了Lou Reed十多年前经历过的梦境幻灭,一如60年代“地下丝绒们“挥霍优美和才华的狂妄心气。这一挥霍远眺二十多年,到了Oasis的《Don't look back in anger》里,才得到了一句“Sally can wait”的回答。

Sally所居住的这条“圣马克街”,是Lou Reed和地下丝绒的发迹之地。这个位于纽约东村,“垮掉的一代”,摇滚乐手和众多地下边缘艺术家聚居区的街道在60年代是个潦倒天堂,贫困艺术家和异己份子塞满了廉价酒吧和旅店。就连摇滚乐,这里也要一直等到几年之后纽约朋克和新浪潮开始涌动之后才能浮上街道。那个时候Ramones、Blondie等乐队众人将频繁地出现在街上。而在60年代的Lou Reed面前,关于“圣马克街”的记忆都在一栋不起眼的公寓里。

<图片12>


这个叫做The Dom的公寓是Andy Warhol和他的艺术家朋友们的“爱巢”。外表红墙和白窗框平淡无奇,内里的四栋公寓墙全被打通。1966年4月8日,纽约城内的时尚名流,艺术家,漂亮的演员模特,怀揣野心或梦想的文艺投机者,毒品贩子...全都聚集在这个灯光昏暗的公寓里。Andy Warhol和他的助手们打着投影仪投出充满启示录感的人物投影。投影前,地下丝绒乐队正在演奏他们的歌曲。

这个演出将持续一年,Andy Warhol将它命名为“塑料爆炸不可避免”(Exploding Plastic Inevitable)。

“塑料爆炸不可避免”剧中


“塑料爆炸不可避免”历史


“塑料爆炸不可避免”是Andy Warhol主导的一个多媒体实验演出。结合了摇滚乐,灯光艺术和舞台艺术等等多种形式。地下丝绒乐队是摇滚演出的主角,而Andy Warhol拍摄的短片或者幻灯片会随着他们的音乐在灰白的墙面上起伏流动,另外,来自Warhol的工作室“The Factory”舞者将穿梭在Lou Reed等人之间,挥舞皮鞭摆出一些不可名状的姿势。天花板和墙面的灯光炫如迷宫,地下丝绒乐队的歌曲犹如巫毒,舞者们跳起了性和毒品暗示的舞步...这一切的迷幻从人群的眼睛和耳朵里渗入他们的身体,张开了一朵朵欲望之花。在剧集中,主人公Richie和他未来的妻子Devon便身在其中。

这一切的操纵者Andy Warhol冷静地站在投影仪前,墨镜深黑如洞穴王国,把幽暗的光打在每张如痴如醉的脸上。

<图片13>


还是Lou Reed,不过时间要远隔至1990年,Andy Warhol此时已经离世三年。Lou Reed和John Cale两人重新聚首,合作出一张叫做《Songs for Drella》的专辑。第一首歌《Small Town》,里面歌词说:

“When you're growing up in a small town
You say, no one famous ever came from here

......

I hate being odd in a small town
If they stare let them stare in New York City”

这个从Small Town一路走向New York City的故事的主角,就是Lou Reed的好朋友Andy Warhol。二十岁的Andy Warhol携带二百美元和一本作品集,从匹茨堡郊区小镇只身前往纽约。此后三十八年他将打造一个属于他自己的艺术王国,而纽约,将成为他最亲密的家。

在Andy Warhol凭借商业艺术活动和他的表象主义崭露头角之时,他逐渐完成了他最伟大的艺术创作。1964年,Warhol选中东四十七街和第二大道附近的一间厂房,租下整个第四层,让得力助手Billy Name用喷漆和箔纸将楼层内部全部涂装成银色,不但墙壁天花板,连电器椅柜,甚至马桶都漆成了银色。在这层楼里永远顶着银色假发的Andy Warhol真正和自己的创作融为了一体。这个冰冷而自恋的空间,就是Warhol著名的工作室“工厂”(The Factory)。



Bob Dylan访问“工厂”


这个宽敞的工作室里堆满了颜料、画布和制作他标志性的绢印画作需要的材料。除了绘画以外,Andy Warhol在“工厂”里拍摄了许多前卫电影和短片,内容通常都只呈现吃饭、睡觉、接吻等等毫无意义的单一事物,探索一种以虚无回应所有有关“意义”的诘问。

而虚无很快滑向享乐的深渊。“工厂”吸引了大批纽约的艺术家、演员、模特、颓废文人和摇滚乐手,这个原本私人的工作室渐渐变成以Andy Warhol为中心画出的社交场所。也不可说这是Warhol无心的结果,这个自小自卑的天才成名后对于名声有近乎狂热的爱好。他是一个可以将迷恋转化为财富的成功投机者——一手组建地下丝绒乐队打入摇滚圈,创办专访名流的杂志《Interview》,给“滚石”设计专辑封面借此留名主流世界......而在自己的王国“工厂”里面,他更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把控名声带来的狂喜与创作激情。他在此地“培植”着地下丝绒和“塑料爆炸不可避免”,穿梭于来访的名流和巨星之间左右逢源,观察着那些对于纵欲和消费主义有着同样热情的边缘人士。

面对在“工厂”里驻足的明星,他将十六厘米摄影机对向他们。在这个叫做“试镜”(Screen Test)的创作面前,明星们随意摆弄表情,隐藏意图,串联起一幅幅无情节无意义的黑白默片。这像是专属于Warhol和朋友们的无声交流:Lou Reed、David Bowie、Bob Dylan、列侬和洋子、艾伦•金斯堡、达利、Nico、Edie......Warhol那四百多卷胶卷展开来,不啻为60年代最完整的地下群像。

Screen Test


“工厂”后来几易其址,对三教九流又来者不拒,Andy Warhol最终为此自食其果。1968年6月3日,激进的女性主义作家瓦莱丽•索拉纳斯因为剧本被拒,怀着满腔愤怒和仇恨闯进“工厂”新址朝Warhol连开三枪。虽然内脏几处破裂,但他仍然侥幸活了下来。不过,想必经此一劫,他已经对“工厂”敞开的大门心有戚戚。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在The Dom和“工厂”串联起来的纽约下东城区,Andy Warhol一手打造出了一个以摇滚乐和摄影为双核的地下王国。迷幻的声波和淫靡的光影震荡交织,一代另类人士把光鲜亮丽的皮囊和年纪都交付给了他。

也难怪1973年这位双眼疲累,形神苍老的Devon如此怀念那段时光。但我说不好她究竟是怀念Warhol的镜头更多一点,还是更不舍初遇Richie时的那份炙热和激情。那几个镜头里Devon开着车独自恍神,连孩子们都忘在了快餐店。她幻想自己是唱着《Yesterday Once More》的卡伦•卡朋特。这首同样创作于1973年的经典流行歌曲在《Now & Then》这张专辑里作为一个引子,用多首翻唱作品拨动起了人们对于1960年代尚未褪色的回忆。在这一集里,如果说New York Dolls的崩塌再次点燃Richie对于摇滚乐的冲动和激情,是一种爆炸般的领悟的话,Devon身上的流动的光始终平静。韶华易逝,Andy Warhol也无法为她保留。

波普画像和丝绒金粉已经挥霍殆尽,埋葬在旧时代的回忆里面。既然“塑料爆炸不可避免”,干脆让接下来将挎琴而上的浪子们爆炸得更猛烈些。


(更得慢....)

 2 ) 电台发明了摇滚乐


第一集 | 导演马丁斯科塞斯
开头便是一个长达110分钟的大闪回
而且闪回镜头里还有闪回
男主角身上多多少少能看出斯科塞斯的影子,一个布鲁斯死忠粉

1973
New York City
开场就向斯科塞斯的《出租车司机》致敬
我刚入行的那会儿摇滚乐是这样定义:
两个犹太佬加上一个美籍意大利人,用一轨录音机录下四个老黑的演奏。
现在的摇滚乐已经和以前大相径庭了,人们很难想到,这居然就是那个曾经令人谈之色变的东西。
1973
Germany
宝丽金唱片
Nasty Bits贱男孩
Cat Stevens英国民谣摇滚的代表人物
Slade
Suicide
齐柏林飞船美国首演
格林威治
David Bowie的歌在美国电台播放
黑人的嘻哈音乐
蓝调
二战留下的创伤与仇恨被没有因时间而流逝
维京人还会唱歌ABBA
朋克
电影不时的闪回到了20年前他刚入行时布鲁斯音乐开始进入大众视野的事情
你不应该把你签约的歌手当产品而不是当朋友
安迪沃霍尔
Bo Diddley
电台发明了摇滚乐

 3 ) 祖鲁民族,奔突野火丨《黑胶时代》的虚与实(EP3)

<图片1>

(一)

Lester Grimes不知道Herc为什么要同时用两台唱机来放歌。

对于他来说唱机里面出来的音乐如果跟Blues无关,多半也再不会让他有什么兴致。只不过Herc放唱片的手法吸引了他——Herc的手指按在唱片上轻轻地来回搓动,仔细校准着唱针要对准的凹槽。当另一台唱机兀自转动放出让人起舞的节奏的时候,Herc用监听耳机捕捉好另一张唱片里他需要的段落,Lester和其他人却听不到这张唱片发出的声音。时机成熟,啪地一下!Herc松开手指的同时切换了两台唱机的音量。一首Kool & The Gang的《Jungle Boogie》竟然能天衣无缝地对接上James Brown的《Get Up》的高潮段落。看到Herc不需要更换唱片就能让两首歌完美衔接起来,Lester不禁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图片2>

此时,在Lester和Herc居住的纽约西布朗克斯区,因为黑人专精的传统布鲁斯音乐的颓势,乐队和艺人现场驻唱表演的酒吧已经不再是主流娱乐趋势,取而代之的是迪斯科舞厅,人们不再静坐微醺地听音乐,而是由响亮复杂的音响系统播放Funk和Disco,随之起舞。在这种更迭下,那些擅长操纵唱机切换歌曲的DJ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明星。1972年,绰号为DJ Hollywood的Anthony Holloway第一次见识并学习到了唱片的“混音”技术,只要操作得到,歌曲之间的切换就能做到毫无阻滞。这位能一边控制唱片一边通过麦克风吟诵押韵诗的DJ当时或许只是隐隐觉得这样的表演能让自己浑身兴奋。他没有意识到自己作为DJ正在成为一个艺术家。

虽然迪斯科舞厅嘈杂,放纵,但仍然不是那么自由自在。1973年左右,要想进迪斯科舞厅跳舞,第一个条件就是必须年满十八岁。其次,还必须穿上正式场合的衣服,至少看上去足够有钱。简而言之,迪斯科舞厅是供成年人消费娱乐的场所。不过,显而易见的是,虽然囊中羞涩,但青少年才是这种新兴娱乐真正的受众。DJ和派对组织者正想办法把跳舞音乐从迪斯科舞厅转移到家里或者街上。Herc正是这样一位家庭DJ。

DJ Kool Herc,原名是Clive Campbell。1973年8月11日,他的姐姐Cindy Campbell要举办生日派对。在他们位于塞奇维克1520号的公寓里,Herc的那台双唱机音响系统终于派上了用场。他们租下了公寓地下的娱乐室,手写制作了一些宣传单,上面写着“DJ Kool Herc’s Party”,等待他们的同学朋友鱼贯而来。在狭小的家庭地下室里,Herc面对这些跃跃欲试的黑人青少年,催动起了他的唱机。这些年轻人大多不喜欢听诸如WBLS等主流电台经种族主义眼光筛选出来的音乐,也不要布朗克斯的迪斯科舞厅里DJ们播放的那些正经兮兮的舞曲。于是Herc挑选了他自己也喜欢的Funk音乐。James Brown的《Give It Up Or Turnit A Loose》,Booker T. & the MG's的《Melting Polt》……这些歌曲原始而粗野,带有强烈的贝斯节奏和老式合成器的迷幻氛围,让这些黑人少年欲罢不能。特别是歌曲的高潮段落,鼓点抖动的时候每个孩子都在幻想自己就是James Brown,跟着节奏飞旋起舞。为了应对这样对高潮乐段的强烈需求,Herc在原有的“混音”技术的基础上发明了一种新的DJ技巧。他让两台唱机播放相同的唱片,反复切换各自的高潮段落,让原本只有短短几十秒的高潮段整整延长为一首歌的时长,再替换新的歌曲。这一技巧需要DJ有更高的专注度盯紧唱片的转动,于是Herc不能像DJ Hollywood一样在操作唱机的同时说话或唱歌了。他选择了分工,一位叫Coke La Rock的歌手在Herc的伴奏下说唱歌词。这两人成为了一个组合,而这种DJ+MC的搭配有史以来第一次像一个乐队一样开始了表演生涯。

这样一来,1973年8月11日,纽约布朗克斯的塞奇维克1520号公寓,成为了Hip-hop音乐的生日和诞生地。

<图片3>

布朗克斯区一直以来是美国非裔和拉丁裔人口的聚居区,治安松散,暴力事件频发,特别是在70至80年代,黑帮统治街头,割据而治。在这里黑人也对白人的种族隔离反其道而行之。Richie重遇Lester的那晚,Herc正在公寓里举办派对,如果不是黑帮地头蛇拿枪吓他,说不定Richie能见证一个音乐历史的诞生。而恐吓和抢劫也是黑人DJ们在派对上最害怕碰到的事情,不论演出是在室外还是在俱乐部里。Clive Campbell因为生来魁梧健壮,得了一个“大力神”(Herc是赫拉克勒斯的简称)的绰号,大部分黑帮不愿意招惹他。但是那些外表没那么起眼的DJ就不太好受了。Joseph Saddler,绰号为“大师闪电侠”(Grandmaster Flash)的DJ就在一边研究如何改进打碟技巧,一边躲避黑帮的困扰。

Saddler认为Herc的打碟最大的缺陷在于,他不能完全精准地捕捉歌曲高潮段落的起始位置,在切换唱片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拖沓。一次偶然的机会,Saddler发现在开启唱机音量的时候来回搓擦唱片,比靠视觉和监听找到高潮所在的唱片凹槽要更容易抓到乐段的起点,并且这样的搓擦还能让唱机发出独特的电流声,细加练习之后,这种声响的刺激感一点不亚于真正乐器发出的音效——“搓碟技术”被发明了出来。就像他的绰号“闪电侠”一样,Saddler切唱片和搓碟的速度快得惊人。他让DJ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将唱机用成了乐器。在他的手指“蹂躏”了一张又一张唱片的同时,DJ的音乐家属性也越发凸显出来。

而Saddler的“闪电侠和狂怒五人”成为了Hip-hop音乐第一支具有影响力的组合之一。他们花了几年时间就从南布朗克斯第63中学的操场签约到了传奇的黑人音乐厂牌“糖山”,先后和Blondie、Queen和The Clash这样的摇滚乐队合作。1980年,Blondie的专辑《Autoamerican》里有一首名叫《Rapture》的歌,可以听到主唱Debbie Harry罕见的Rap段落,这首歌就出自“闪电侠和狂怒五人”手笔。MC之一,绰号“Cowboy”的Keith Wiggins,后来发明了“Hip-hop”这个词。

“闪电侠”和朋友,左边是Blondie主唱Debbie Ha


这些是后话。1973年冬天的时候,“闪电侠”还只不过是个15岁的DJ小鬼,63中学的操场勉强算是他的一块地盘。不久之后,一位名叫Ray Chandler的俱乐部老板和派对组织人向他和乐队敞开了大门,“闪电侠”开始在“黑门”俱乐部中驻场表演。这个俱乐部因为定期向一个叫做“卡萨诺瓦”的帮派上缴保护费而较少被其他黑帮团体骚扰。“卡萨诺瓦”之上,更大的黑道组织是“黑桃帮”。这一组织60年代起家,横行于布朗克斯街区,并且在80年代向全纽约,乃至新泽西和康涅狄格扩张,至今仍是美国最令人闻风丧胆的非裔黑社会之一。在70年代初,“黑桃帮”和“野蛮骷髅”、“野蛮牧民”等几个大黑帮组织分割了整个布朗克斯的地下世界,特别对区域里的迪斯科舞厅、派对现场等娱乐场所严加管控,DJ和歌手们不能交流,更不能互相捧场,这对早期Hip-hop音乐的传播阻碍甚盛。并且,这些DJ、MC和跳霹雳舞的孩子们往往争强好胜,互相之间本就有摩擦,这又给黑帮的控制提供了有害的品质。

时间回溯到1964年,英国影星斯坦利•贝克拍摄了一部以“安哥拉 – 祖鲁战争”为背景的电影,片名就叫《Zulu》。影片里19世纪的祖鲁土著军队以多取胜,在伊山德瓦纳战役中挫败了装备精良的英帝国的入侵。将近40年后,彼得•杰克逊以此为灵感塑造出了《指环王:双塔奇谋》里的“圣盔谷之战”。而在美国,这部片子要直到1991年才得到正版DVD和录影带的发行许可,没能在当年收获什么像样的票房。不过,一个名叫Kevin Donovan,魁梧得有些吓人的“黑桃帮”成员看了这部电影,感到了一股说不明白的兴奋。

<图片5>

Kevin Donavan成长在布朗克斯河区,这一带迪斯科舞厅和派对文化繁荣,也是“黑桃帮”的主要管辖区域。面貌凶狠,颇有黑人“教父”风范的Donavan让其他帮派成员望而生畏,但是他的志趣却并不在打架斗殴或贩毒等勾当。Donavan是一位出色的DJ和派对组织人,作为DJ他擅长从各种风格的音乐中切出适合跳舞的段落来播放,而不仅仅局限在Funk或者Disco中。而身为“黑桃帮”成员,他常常需要穿越布朗克斯区错综复杂的黑帮分界处理事务。这个一门心思都在音乐和派对上的黑道人士对于帮派割裂音乐场景的现状非常不满。他从“黑桃帮”中分化出了一个独立的组织,不参与暴力、仇杀等犯罪行为,而致力于将DJ活动和跳舞派对推广到整个布朗克斯区。这个黑道背景的组织比起一般的团队更容易混迹于势力杂乱,暴力滋生的DJ圈里。Donavan从那部让自己浑身发热的《Zulu》里挑了个名字给这个组织——“祖鲁民族”(Zulu Nation)。他本人则在一次访问非洲的旅行后,把名字改为了“非洲•巴姆巴塔”(Afrika Bambaat)。

布朗克斯那些年轻的DJ、派对爱好者和霹雳舞少年风闻“祖鲁民族”和巴姆巴塔的大名,从四面八方赶到布朗克斯河区看他们的演出。他们完全不顾穿越帮派势力范围带来的危险。而巴姆巴塔看到了跳舞音乐确实有和祖鲁族武士一般的力量——他们可以用DJ、MC、霹雳舞者的划分,取代掉布朗克斯争斗不休的黑帮和暴力。

<图片6>

于是,到了70年代中,纽约出现了以三位顶尖DJ为领袖,将早期Hip-hop场景分别集中在西、南、东布朗克斯的音乐势力。这三位DJ就是“大力神”、“闪电侠”和“非洲•巴姆巴塔”。说唱乐和跳舞派对在各个区域彻夜作响,DJ们比斗彼此的打碟技艺,霹雳舞者争相跳出华丽的舞步,涂鸦画家也试图给自己所在的派对圈子画出精美的宣传单和街头涂鸦。纽约闻风而动,派对爱好者和先进的艺术投机家蜂拥到布朗克斯的公园里来听这些前所未有的音乐,翻录的磁带和唱片又被他们带到各个角落播放。这时候,这些扛着手提式大录音机的黑人少年已经比黑帮分子更加趾高气昂。说唱乐不用靠广播和唱片公司,像一辆辆载满祖鲁族武士的战车一样,骄傲地穿梭在整个纽约城内。

<图片7>

唱机飞旋,霹雳舞的脚步高高腾跃起来,麦克风吐出黑莲,“嘻哈国”诞生了。


(二)

The Nasty Bits在这一集里躁翻全场的这歌有名有姓,乃是根正苗红的“原型朋克”代表作之一。

这首《What Love Is》的原唱并不是来自纽约的乐队。1974年4月14日,正当Television乐队第三次站在CBGB的舞台,而台底下站着的Patti Smith即将受到感召和Lenny将他们的双人配乐诗朗诵组合转变为一支野马般的朋克乐队的那个复活节仲春,700多公里外的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有了一些动静。这座大型钢铁工业之都绝比不上纽约的开放和怒火争鸣,它孕育出来的浪子们默默无闻。要不是虚拟的The Nasty Bits在今天的电视剧里面翻唱了Rocket from the Tombs的这首《What Love Is》,恐怕谁都记不起来这里曾经也喷放过一星半点的朋克火苗。

<图片8>

Rocket from the Tombs短短一年左右的组队期内没正式发过一首作品,如果你听他们15年之后那些被翻出来草草灌录拼凑的“专辑”,保管听不完一首就想掐掉——好似贝斯和吉他的弦从没有扭紧,而鼓手又很难打对任何一个节拍。这里面没有任何能取悦耳朵的成分。他们的现场,想必也是要被砸啤酒瓶的。

混了一年之后Rocket from the Tombs悄无声息地解散,它分化成了两支乐队。主唱David Thomas和吉他手Peter Laughner拉起了一支叫做Pere Ubu的乐队,其他成员组成了Dead Boys。很惊奇的是,前者居然是一支后朋克乐队。此时,距离Sex Pistols在曼城开唱(76年6月4日),而底下的一干英伦儿郎在以后分别组成Joy Division、The Smiths并引燃后朋克的黑色浪潮还有很多年。比起在Rocket from the Tombs里的表现,Pere Ubu的David Thomas演唱清晰、紧凑,带有那时后朋克尚未觉醒的神经质质感,听起来竟然有点像我国后朋教父杨海崧。虽然David Thomas一直勤勤恳恳经营Pere Ubu这块旗子直到今天,他也甚少被认可为后朋克摇滚的先驱之一。铁路纵横的克利夫兰没有把Rocket from the Tombs或者Pere Ubu带到更远的地方。

<图片9>

这两支乐队的吉他手Peter Laughner24岁就离开了人世,比倒在浴缸里的Jim Morrison之辈还要着急。像那个年代很多搞地下摇滚的年轻人一样,他崇拜着Lou Reed和地下丝绒,但另一方面他却也很喜欢Robert Johnson或者Woody Guthrie这样的布鲁斯或民谣伟人——“Lou Reed是我的Woody
Guthrie﹐有足够的安非他命﹐我能成为一个新的Lou Reed!”他可以把吉他弹得像拾音器里灌满了安非他命,而当他放下吉他时,却以作家和乐评人这样一个优雅的身份开始另一份工作。他去世后,同样靠笔头吃音乐饭的著名乐评家Lester Bangs撰写了一篇名叫《Peter Laughner死了》的悼文来纪念他。

Laughner嗜毒并且因此丧命,他幻想以偶像Lou Reed的姿态过一种靠安非他命维持生命的癫狂。Lester Bangs的回忆里,他最后一次见到他是在纽约街头,墨镜皮衣,打满破洞的红色T恤,浑身像个黑洞一样吸满了绝望。或许因为Lou Reed他渴望触摸纽约地下这块柔软而滚烫的朋克沃土,却把自己烫得体无完肤。在CBGB,Laughner死命爬上舞台想要和Patti Smith的乐队一起Jam,却被Lenny Kaye狠狠地踹了下去。在Lester看来这位悲伤的朋克就像拼命追随着老嬉皮们的波希米亚青年一样,他想学他们流浪、吟诗、演奏和嗑药,他想成为他们。结果老嬉皮却反过来对他说,“你太颓废了,我们不能再跟你混下去。”

<图片10>

十多年前地下丝绒在Warhol的公寓里引爆塑料的炸药,十多年后黑色的烟气助燃了一些人吉他和麦克风里的熊熊野火,也烧毁了一些人对纵情爆炸疯狂的迷恋。

Lester Bangs和Peter Laughner因为《Creem》杂志相识。这本在七、八十年代号称“美国唯一摇滚杂志”的刊物启迪众生,影响颇丰。Lester因为撰写一篇Alice Cooper的专题采访而加入杂志编辑部。虽然好友因为迷恋Lou Reed而死,但Lester同样对地下丝绒报以强烈的认可和至诚态度,他认为这支乐队对于摇滚乐现代性的开创是无可替代的。而MC5,The Stooges等乐队尖刺毕露的姿态已是一种超前的声响,不该再被60年代的硬摇滚和车库摇滚裹死在它们的框架里。1971年五月,《Creem》杂志开宗明义,摇滚乐里首次有了“Punk Rock”这个词。

<图片11>

 4 ) The Nasty Bands,The Big Time丨《黑胶时代》的虚与实(EP1)



(一)

1973年:

1月,Kiss乐队在纽约皇后区考文垂剧院举办首演

2月,David Bowie完成麦迪逊广场花园的演出之后,在后台因为精疲力竭而崩溃

3月,Pink Floyd发行《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4月,Paul McCarteny单飞之后首个电视演出在ABC电视台播出

5月至7月,Led Zeppelin“登陆”美国

7月,David Bowie宣布永不再表演“Ziggy Stardust”,十天之后,Queen发行首张专辑

10月,“1973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黑胶生产原料严重短缺,下半年大量唱片发行被迫停滞

12月,CBGB开张

......

维基搜索“1973 in music”,你会发现这些显赫,且自带乐音声响的名字排成长长的列表等待检索。70年代风云涌变,越南战争进入尾声,而世界冷战的对峙局势仍然以白热化状态上升,反战和自由思潮从狂热而集中的“伍德斯托克”开始散布到整个流行音乐的躯体上,催生了一大批色彩鲜活的新时代音乐巨擘;“后披头士时代”的英国摇滚乐队再次入侵美国,滚石、Pink Floyd、齐柏林飞艇...伦敦和纽约之间的航道成为摇滚乐音密切交织的纽带;76年,雅马哈公司推出了首款CS-80模拟合成器,极大地推动了音乐制作的精进,并且铺下了前卫电子音乐孕育的基石......

无疑,从历史的角度看,流行音乐代表的年轻的政治思潮,前卫和极具突破性的艺术是贯穿一个时代文化生态纵横两向的引线,对于后人也有启示作用。但所谓“当局者迷”,不论是60还是70年代的音乐人可能都没法把自己的使命和价值看得那么远那么重,他们还是习惯用最便捷,最明确的一套方法来给自己的音乐归纳重点,引领潮流——商业,就是方法之一。

唱片公司、电台和排行榜三足鼎立的流行音乐产业自形成以来就在给音乐以一个明确的流程和分野:唱片公司推出艺人,电台推广艺人,排行榜淘汰艺人...并不因为音乐,特别是摇滚乐的艺术和反叛性这个简单而模糊的新陈代谢模式就不奏效了。当然个中奇巧和手段不一而足,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清楚的。唱片公司作为这个链条的牵头者,在流行音乐的版图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的故事绝对没有巨星们在舞台上那么耀眼热烈,作为音乐这棵枝叶茂密的巨树的“根”,它在商业黑土中深扎延展的挣扎或许也就是摇滚乐的暗面所在。

远至Muddy Waters一辈黑人布鲁斯和R&B的大家庭切斯唱片的沉浮,再到第一家黑人嘻哈厂牌“糖山”因为白人在嘻哈音乐中商业运作而没落,甚至近至Jay-Z的流媒体新贵Tidal最近的版权和股东困境......围绕印在唱片上那个小小的Label,凝聚的心血其实已经远超唱片里十几首歌的简单意义了。

<图片2>

《黑胶时代》第一集里,主角Richie Finestra的唱片公司American Century面临被德国“宝丽金”Polygram收购的危机。1999年以前的音乐世界,“宝丽金”是规模最为庞大的唱片公司集团,一路开疆拓土,吞并的唱片公司名单长得能摊一桌子,A&M、Motown、Island等现在乐迷都耳熟能详的厂牌都名列其中。单以ABBA,Bee Gees等迪斯科乐队为例,任何一次音乐浪潮中红遍世界的乐队或巨星基本都离不开“宝丽金”的商标...因此,故事里Richie的唱片公司被收购,如果放在历史上只不过是“宝丽金”王朝的一个小小插曲。新世纪之前的唱片业以“宝丽金”马首是瞻,那些独立而眼光独到的小唱片公司战战兢兢发掘出优秀的音乐人,最后也难免并入“宝丽金”的留声机王国里。“宝丽金”究竟为何能执世界流行音乐的牛耳近半个世纪?最想当然的原因可能是它旗下的飞利浦直接发明出了卡带和CD这两种关键的音乐介质,一副“武林至尊,倚天屠龙”的即视感。

以上这些,就是《黑胶时代》的背景。


(二)

<图片3>

Richie Finestra,这个正在被生活狠狠地“撞着腰”的男人很明显正在经历一系列的中年危机——辛辛苦苦经营起来的唱片公司正面临被行业巨鳄收购;手下最赚钱的“天团”Led Zeppelin跟自己撕破了脸;新的乐队签约不见起色,旧的唱片被阴谋踢出电台播放资格;一颗单纯的摇滚少年心却要和各色人等勾心斗角......从最早发掘Lester Grimes去追赶布鲁斯音乐的最后一班黄金班车,到嗅出ABBA的巨大潜力,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流行音乐,Richie有着最敏锐的听觉和眼光。但是或许,他算不上一个合格的商人。

牵挂和回忆是促使一个人对自己的人生道路做出选择最最重要的背景,就像你没法想象波拉尼奥如果没有经历政治戕害和对祖国的惦恋,他还能写出《2666》等散发着永恒流亡气息的著作一样,1955年,电影《黑板丛林》里的那首《Rock Around the Clock》对幼小的Richie Finestra就像是某种天启一样,给他心里埋下了一颗炸弹。十几年后,酒吧里面Lester Grimes和他精湛的布鲁斯演唱又是另一个人生概念——机遇,给Richie打开了“音乐商人”这一阵营的大门。随后,浪潮起落,入行如入海,危机接踵而至,一腔热血和信心已不足以解决一切。机遇之后又有新的机遇,更难看清也更难抓住。在这个故事里面,The Nasty Bits或许就是Richie即将要看到的曙光。

如此看来,《黑胶时代》免不了俗地被解读为“越过山丘,人生海海”,这是时代里奋斗者的群像。在Richie的身上,则是一个特例。我们清晰地看到了摇滚乐的起点,布鲁斯的末班车,经典摇滚和重金属的盛世,迪斯科的萌芽,纽约朋克的暗流涌动......

这是一部关于流行音乐的时代组曲。


(三)

Bo Diddley,Screamin' Jay Hawkins,Joe Houston...这些“古老”的名字借着Richie和Zak的对白从尘封的往事中来到2016年。他们是Rock n' Roll的“祖宗”,对于像Richie这样从摇滚乐里敲骨吸髓的商人来说,数典忘祖必是大忌之一。

Richie的生日礼物,那把方形盒装吉他正是Bo Diddley最著名的标志。1955年春天,Bo Diddley在芝加哥最负盛名的布鲁斯和R&B厂牌切斯唱片中灌录了自己的同名单曲《Bo Diddley》,由此开启了半个世纪的职业生涯。这位凭借着自己精湛的木匠技艺自制这把奇特造型的吉他的布鲁斯乐手能够让他的作品发出独特的非洲部落音乐的节拍,这在任何的芝加哥布鲁斯乐手的指尖都从未发生过。这种极具匠心的开拓风格对于摇滚乐早期的突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Bo Diddley的演奏影响了包括Eric Clapton、Jimi Hendrix和The Yardbirds等等在内的一批布鲁斯摇滚后起之秀,是这一流派不可替代的引路者之一。他的方形吉他和制作技艺,后来则演变为了著名吉他品牌“Gretsch”。

<图片4>

但即使Bo Diddley的地位摆在这里,也没人敢说他是摇滚乐的开创者。虽然他所在的切斯唱片既有他,又有Chuck Berry这样真正的“摇滚活化石”(很多人没有意识到Chuck Berry还活着,已经89岁高龄),但这一厂牌对于早期摇滚乐在懵懂状态的美国国民中的推广力仍然非常有限。Leonard Chess,这位披荆斩棘的厂牌创始人在卖掉切斯唱片之后,死于心脏病发,没能见证70年代开始流行音乐的辉煌和巨变。Muddy Waters,Little Walter,Howlin Wolf,这些名字也更多地只是成为Mick Jagger等人口中的老前辈褒以敬仰,巨星的光环没能青睐过他们。

但摇滚乐在主流群体中的大爆炸,却是有迹可循的。它就出自剧中Richie叙述的那段童年往事,米高梅的电影《黑板丛林》和它的配乐《Rock Around the Clock》。就在Bo Diddley录制同名单曲的1955年,由Bill Haley和它的乐队演奏的《Rock Around the Clock》在黑白电影中面向全美观众亮相,这首原始粗野,充满简单强劲晃动感的音乐对于那时大部分的美国人来说前所未闻。它低俗的节奏让家长们如临大敌,孩子和青少年却感受到不一样的新鲜体验。这种叫“Rock n' Roll”的音乐Boom地一下炸开了锅,也炸在了Richie和那一批生着新时代耳朵的人的心里。

<图片5>

(四)

Lester Grimes在第一集中的际遇,可以看做是1960年代传统芝加哥布鲁斯风光的没落。正如Bo Diddley和《Rock Around the Clock》带来的粗犷节奏,布鲁斯的婉转甜涩以不再被主流的耳朵青睐。包括Willie Dixon和Big Bill Broonzy在内的一些黑人布鲁斯歌手选择前往欧洲开辟新的阵地,而如Muddy Waters这样的切斯唱片元老,也慢慢接受了摇滚乐的套路,改变自己的表演理念。

60年代,布鲁斯没落,与摇滚乐“分庭抗礼”的则另有两大乐种。之一是名为“Doo Wop”多人重唱流行音乐,是一种相对柔和,更适应市场和主流白人群体的黑人R&B音乐。剧中Richie的回忆里,Lester被唱片公司强迫接受演唱的就是这种Doo Wop音乐。Frankie Lymon,Hank Ballard都是Doo Wop在60年代最热门的艺人。

<图片6>

而摇滚乐的另一个敌人,说来讽刺,它是彻头彻尾的摇滚在商业病毒的感染下产下的变异种——Bubblegum,泡泡糖摇滚舞曲。顾名思义,这是一种轻佻,适合少年儿童,但实质上毫无营养的摇滚乐。Bubblegum在六、七十年代大规模人造,由商业制作人完成谱曲编曲,雇佣短期艺人来演奏和演唱歌曲,而这些艺人通常都被赋予一个不存在的乐队名,从而给外界“这是一支真实的乐队”的假象。

<图片7>

第一集里,反复从众人口中提及的Donny Osmond就是Bubblegum音乐的代表艺人。60年代中期开始,他和他四个兄弟组成了The Osmond演唱组合,并在70年代开始火遍全美,Donny Osmond也在单飞之后成为青少年偶像,其受欢迎程度一点不亚于今天的Justin Bieber。当然也正像Justin Bieber在如今摇滚群体中的不受待见一样,Donny Osmond对于当时绝大部分的摇滚人来说就是个十足的小丑,羞于提及此人的名字。

不过,Donny Osmond和Bubblegum音乐的存在至少证明了,摇滚乐仍然具有商业价值。而能不能接受改造,则是另外一回事。


(五)

<图片8>

1973年,Led Zepplin北美巡演。开始于5月4日,亚特兰大,结束于7月29日,纽约。7月27日之前,麦迪逊广场花园的三场连演的门票就已经全部售罄。

Led Zepplin是第九支踏上北美土地展开剧院级巡演的英国摇滚乐队。这一年3月,Zepplin刚发行第五张录音室专辑《House of Holy》,也由这张专辑开始,音乐风格逐渐显露出更快速,更硬的重金属的雏形。另外,这其实是第一张所有音乐元素完全由乐队成员自己把控,不受制作人等外部影响打造出来的Zepplin专辑。因为这些原因,Zepplin,特别是经纪人Peter Grant将它视为乐队重要转折之作,竭尽全力要推向全世界。73年北美巡演,某种意义上也正是《House of Holy》的宣传高潮。

Peter Grant,说起来渊源颇深。1963年,他作为助理巡演经理,第一批带巡演的美国艺人里就有摇滚老宗师Bo Diddley。66年,就在The Yardbirds乐队的账务一滩烂泥的时候,Peter Grant接手成为他们的经纪人。不过可惜的是为时已晚,The Yardbirds仍然很快因为一系列问题解散。不过这段小失败也让Peter Grant吸取经验,决心更好地为他的下一个乐队,Led Zeppelin服务。

<图片9>

Robert Plant口中亲密的“G”老谋深算,极具攻击性,对乐队事务事无巨细,涉及到钱的问题更是容不得一点亏。这些性格在第一集里演员演得非常到位,不过至于他是不是真的那么恨德国人,这点难以考证。历史上,Polygram也并未染指过Led Zeppelin。可以这么说,Led Zeppelin在70年代能跃升到摇滚乐殿堂的巅峰地位,这位不停出击的经纪人功不可没,他对Zeppelin几乎投尽了心血。鼓手John Bonham去世后,Peter Grant一度崩溃。

一朝沉浮总有时,像Led Zeppelin这样以高能量站上顶峰的摇滚乐队,它的跌落也必然格外黯淡。Zeppelin之后,很难再有哪一支英国乐队能在纽约造成空前巨大的轰动。而纽约自己的摇滚乐早已借着伦敦的种子生根发芽起来。Andy Warhol和Lou Reed的艺术圈子已经闪耀着更具地下色彩的光。在第一集里,Richie的妻子Devon在生日派对上和名为Ingrid的朋友的对话里,已经预示着Warhol和Reed即将在接下来的剧集里登场。这位Ingrid,我也怀疑可能就是Andy Warhol画过的女演员Ingrid Bergman。


(六)

<图片10>

Kip Stevens,剧中The Nasty Bits乐队的主唱,演他的演员James Jagger正是《黑胶时代》制片人之一,“滚石”主唱Mick Jagger的儿子。凭着一个“我爸是李刚”的光环,我相信Kip Stevens和The Nasty Bits乐队即将在接下来的故事里扮演重要戏码。

毫无疑问The Nasty Bits是一支朋克乐队,音乐毫无技巧可言,以“Fucking,Fighting,Nothing”为核心理念,他们骨子里的这种虚无主义未来会被很多朋克乐队继承。再往后说,纽约的朋克摇滚达到高潮之时,正是新浪潮音乐崛起的契机。有一个细节,A&R部的星探Clark强行摘掉初听The Nasty Bits的Jamie的耳机的时候,问她刚才那是不是Suicide乐队。Suicide,正是合成器朋克和新浪潮音乐开始显露头角时的代表乐队。他们在CBGB的朋克场景中也占有重要地位,甚至在80年代成功进入主流。显然,The Nasty Bits要想到达Suicide的地位,要付出的努力还远远不够。

1973年12月3日,CBGB俱乐部在纽约曼哈顿开始营业。这个原本想着接纳Country、Blues、Blue Grass音乐的俱乐部,将要迎来持续数十载的朋克野火的纵情燃烧。摇滚乐的俱乐部文化和俱乐部演出也将随着CBGB的文化现象成为该乐种的全新模式。The Nasty Bits在第一集里面扮演了一个再Zeppelin等等巨人的光环下毫无前途可言的可怜孩子,但陷入绝望Richie手里突然有了这么个苗子,他会怎么用呢?不久之后纽约地下的朋克野火,就快要烧到他的脸上了。


(七)

火苗在The Nasty Bits身上,未来的曙光则仍然蛰伏在暗处,它需要等待Richie自己去发现。

——一筹莫展的A&R会议上,星探们手持一张瑞典乐队的唱片,上面印着ABBA四个字母,黑胶唱机里卷出来这支乐队充满强劲冲击感和跳舞节拍的独特音乐。沉迷于摇滚乐的星探们对这种有些浮夸,缺乏爆点的音乐毫无兴致,嚷嚷着快关掉唱机。只有年轻而且显露出音乐嗅觉的Jamie嘟囔了一句”You can dance with it“,而对ABBA的音乐似乎很感兴趣的老板Richie面对星探们的态度不以为然,“You’re all hearing this the way?”

——瘫倒在车内,因为Robert Plant的态度和抨击备受挫折的Richie在司机的驾驶下经过一片黑人公寓。他听到奇怪的电子鼓的声音和节拍从公寓里传出来,街道上挤满了随之起舞的黑人男女。Richie不知道这种音乐是什么,他很感兴趣,想要一探究竟,却被黑人地头蛇拿枪指着脑袋让他滚蛋。同时他看到多年以前因为自己的无奈和无情而痛毁前程的Lester Grimes如今的落魄,脑子里一片混乱,电子鼓的强烈的节奏拧在对布鲁斯的回忆里面。此时的Richie并没有意识到,两头巨兽正在以匍匐蓄力之势等待着扑进流行音乐的浪头里。

一头巨兽拥有五光十色的身体鳞甲,敏捷,面带狡黠;另一头凶狠深黑,四肢上全是陈年旧伤,但目光里却有着一股坚毅和不屈的影子在闪烁不息。

Disco和Hip-hop要来了。



(未完待续,非授权情况下,切勿转载)

 5 ) 相比大尺度情节,我更关心他如何把头从屁股里拔出来




就为了每一集里出现的100多次“FUCK”我也决定把这部剧看完,简直就是70年代美国摇滚乐的一部史诗。

70年代的纽约很迷人,朋克和迪斯科舞厅盛行,人们无休止的嗑药和性爱,连看门大爷都去酒吧听摇滚现场,顺手搂上两个年轻的姑娘回家震地板。

在摇滚乐的眼中,华尔街西装革履的只有两种人:混蛋和人渣,在精神世界的上流社会,搞唱片的才是贵族。他们才不会压抑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甚至种族歧视。
里奇说:
当我刚开始搞音乐的时候,摇滚乐被翻译为这样的东西:两个犹太人和一个几内亚人,在一个声道里录下四种黑鬼的声音。

所有人都是摇滚的,他们的身体在摇滚,他们的床在摇滚,整个美国的灵魂都在摇滚。你甚至无法想象High翻现场的真正意义,就是把整栋大楼都震塌了。

如果你对摇滚乐不感兴趣,对美国70年代发生了什么一点也不想了解,至少你可以从整部剧大尺度的情节来感受一下来自于荷尔蒙深处的冲动。

livehouse里,走廊里遍地的玻璃碴子和避孕套就像通往天堂的地毯,角落里的男男女女旁若无人的OOXX,墙壁上涂满了体液和小广告……

办公室里,当那个星探跟助理说KJ那两个字的时候,我特么已经看是用拳头在砸墙了,更加让我无法忍耐的是,他竟然还成功了,代价是一盎司的某植物。

但是我想告诉广大的吉他手、贝斯手、鼓手、键盘手一个非常令人悲伤的事情,即便是在70年代的美国,姑娘们最喜欢睡的还是那些装逼的主唱。

你以为这是一部HBO拍的成人电视剧么?

你错了

这是一部配了好听到爆炸的音乐的成人电视剧

甚至音乐比情节更重要

 6 ) 一个列侬梗,一个性手枪梗

据说黑胶时代第二季被HBO砍了,不知道真假的,有点可惜。
我还希望这个剧能像广告狂人一样,做一个小十年的跨度。
毕竟里面有Lou Reed,Ramones,New York Dolls,Andy Warhol,John Lennon等等我想象中的人物,以及从未经历的摇滚时代。

其中有一集,是男主的老婆Devon去酒吧,碰到了列侬带着一个姑娘,她问摄影师借了一台哈苏相机,并给他们拍照。看到这个姑娘的时候第一反应肯定是小野洋子啊,但乍一看一点都不像,特别像一个华裔姑娘。后来我才反应过来,这个人应该就不是小野洋子,应该是列侬的情人庞凤仪。(当然也有可能就是找了一个不像洋子的演员,但我觉得此处其实是庞凤仪)

1973年列侬和小野洋子的婚姻出现危机,列侬和祖籍中国山东(如果没记错的话)的庞凤仪同居一直到1975年。庞凤仪此前是列侬和洋子的私人助理,后来与列侬相爱。对此小野洋子是知道的,并且跟庞凤仪说,“列侬将开始与别的女人约会,我希望她是对他好的女人;他曾说过你很性感,你也没有男友,不如和他在一起吧。”

与此同时,Richie最后跟警探谈话的酒吧,说要改成演出的酒吧,主要是blues,兰草什么的,那就是CBGB,CBGB在1973年12月创立。


另外Nasty Bits 在给纽约妞暖场的时候,应该也是1973年,他们刚发行了同名专辑。而在观众中我们能看到Joey Ramone,实际上他们也是看了 纽约妞的现场后,在1974年组建。并在1974年8月第一次在CBGB演出(和上面酒吧那一段吻合)。

另外,片中A&R那个姑娘,Jamie,但从造型来说,我猜有可能原型是性手枪bass手sid的女朋友Nancy。所以如果有第二季的话,应该就会有CBGB和Ramones, 以及Nasty Bits的主唱Kip早晚得和Jamie吸毒过量死掉吧。

随便再说一个有可能不准确的,披头士吸毒据说是Bob Dylan教的,而性手枪的Sid吸毒是纽约妞的吉他手Johnny Thunders教的。Johnny Thunders去英国的时候看见Sid还在玩叶子之类的,跟他说,扎针儿才是男人干的事情。。。

没了,挺喜欢的。

 7 ) 黑胶时代里出现的大牌摇滚明星们

罗伯特 普兰特

著名硬摇滚乐队齐柏林飞艇主唱

这里展示了他们刚来纽约

以及他们难缠的经纪人G

地下丝绒

摇滚乐的先锋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买了地下丝绒唱片的人后来都组建了自己的乐队

安迪 沃霍尔

著名波普艺术家

地下丝绒就是他一手创建的

拿着相机拍拍拍 太真实了

大卫鲍伊

华丽摇滚的代表人物

这里出现的是他的经典人格ziggy stardust

就在这一年 他亲手杀死了ziggy

爱丽丝库珀

有趣的是 虽然他没签剧中的单飞合约 现实中后来还是单飞了

剧里生动展示了他的蛇和他们乐队表演时的断头台

Elvis

大名鼎鼎的猫王 只不过在70代已经过气了

披头士灵魂人物约翰列侬和情人庞凤仪

此时披头士已解散

纽约娃娃

朋克的先驱

此时距离性手枪在伦敦组建还有两年

CBGB

最后改名的著名的CBGB俱乐部

不知多少摇滚乐队在这里表演过

再放两张主角想要更有气势穿的乐队T恤

一件平克弗洛伊德

一件黑色安息日

完全是两只风格迥异的乐队

1973年真是神奇的一年,70代真是摇滚乐的黄金时代。

 短评

2016.2.21 101112分钟的一集啊,看的都要疯了,快进也不能缓解不好看,HBO竟然播了一集就续订了,是因为看过后面的了?还是信赖这些producer?实在喜欢不上来,估计要弃了吧,怎么竟是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第一集的故事好松散了,根本没有继续看下去的欲望,也没有什么精彩的地方,就是时代还原。

5分钟前
  • xixi嘻嘻
  • 力荐

终于看完了,有马丁在确实够逼格,摄影剪辑剧本群戏BGM哪个拿出来都够秒杀一众美剧的,虽然其实并不太算是我的菜。整个剧集有如最后一幕的癫狂,上世纪70年代唱片业的疯狂百态。第6集亮瞎眼,王尔德真拼啊,近乎三点全露了,还有鲍耶叔的cos,真是意外的致敬。

10分钟前
  • zykmilan
  • 推荐

ost简直炸掉我的耳朵,从摇滚到蓝调,从贩卖音乐到杀人嗑药,70年代那个混乱的没有网络跃进又空虚奢靡又颓废的时代真特么是个适合孕育好音乐的年代!

12分钟前
  • 微阳
  • 力荐

摇滚版的广告狂人

17分钟前
  • 二嗲萌
  • 力荐

我只想对整个中国歌坛说你们真弱鸡! 你们努力100年都不及这个摇滚年代。

20分钟前
  • 麻将转起来
  • 推荐

我觉得还蛮飞的 虽然一直怒其不争

23分钟前
  • 麦子麦子酱
  • 推荐

最后一集预示着CBGB时代的到来,活的七十年代流行音乐史。演Lou Reed的哥们有点丑,David Bowie和Andy Warhol还挺像,Mick Jagger的蛾子真帅,看得我想回到这个时代去做groupie。

26分钟前
  • 赛珞璐
  • 推荐

第一集是马丁拍的,嘎写实,长度就是一部电影。摇滚舞台背后的故事。贾格尔儿子也被捧得不错。电影业唱片业某个阶段都跟黑道金主有扯不清的关系吧。所有乐队甚至沃霍模仿都失败。整个编写团队对音乐的理解都很对味。布鲁斯到哪朝都不会死。

31分钟前
  • 九命猫@victor-eyes
  • 推荐

马丁爷爷和滚石主唱联手呈现#70年代#摇滚乐鼎盛时期,毒品和当代艺术井喷#纽约城#蓝调走近尾声,前朋克暗潮涌动,硬#摇滚#前卫摇滚正值盛世,放克正转型为迪斯科,华丽摇滚风光无限,最后出现#CBGB#一部摇滚史也是时代年轻人写照

36分钟前
  • oh la la
  • 力荐

HBO为什么要停掉第二季!

37分钟前
  • orangebecky
  • 力荐

杠杠的!如果老马丁拉上科波拉帕尔玛弗莱德金施拉德卢卡斯斯皮尔伯格这几个老鬼一人导上一集,那这套70年代流行文化超百科就真的齐活了。

42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力荐

风格整体模仿《广告狂人》,人物塑造又略弱了一点。三星半吧

45分钟前
  • Amber
  • 推荐

An epic of the most glamorous era of music history! And so many names and good jams! 每看一集都觉得不能再棒了,Richie不能再fucked up了,直到看了下一集。

49分钟前
  • 异叟
  • 力荐

音乐9 画面10 导演8 故事8 表演10 印象7 平均8.4/10 因十三个原因小演员吸引来看,却被整个阵容惊到。首集叙事结构如毒师,再加之勾人的摇滚音乐,令人上瘾。全集下来如歌单推荐,厚重的历史感也仅体现在场景的时代还原上,有点可惜。

52分钟前
  • 终结者
  • 力荐

几个高仿欧巴真是没有一个能看的,硬伤太多的一个剧,也就音乐给力……老马拿了奥斯卡之后真是越来越不认真了,那条黑帮的隐线叙事线就这糊弄样,太不应该,也就给贾大嘴过了把剧作隐,他鹅几身材不错,那小蛮腰像爹

56分钟前
  • tata
  • 还行

五星力荐,告诉你什么是摇滚乐,以及为什么摇滚乐是摇滚乐!

58分钟前
  • 乌托邦Rick
  • 力荐

好看炸,表演,镜头和配乐合在一起完美呈现嗑药状态,被穿插进剧情的著名音乐人和经典音乐场景的出现像隐藏彩蛋一样令人兴奋,最后一集为下一季做了铺垫,CBGB时代要来了

1小时前
  • 走马
  • 力荐

第一季选择配乐的人是groove老手,让人放心。问题是过于表现音乐圈的脏乱差,而忽视了唱片公司的牛逼和音乐的美好。70年代比如大西洋等唱片公司的高层是既懂音乐又懂商业的人才,这些人应该出现在本片当中。另外像almost famous中一群人在大巴上唱tiny dancer,vinyl要多拍拍那样音乐主宰心灵的场景

1小时前
  • redhousepainter
  • 还行

我喜欢70年代但不喜欢这个只表现poser的70年代,拍得和现在的hipster无异,未免太浮于表面,太小看那个时代了。音乐选得尖,第一集老马导的好,单集就是一部唱片业goodfellas,里面的julie跟harvey keitel简直一模一样!后续疲软证明了老马的确难以复制,各种狗血套路,最后也乐队模仿秀能看看。

1小时前
  • Rhodesia
  • 推荐

老马啊,他一定是想起美好的70年代了,可惜他两脚离地了,迷幻的大筋就关闭了,斯皮尔伯格和乔治卢卡斯就占领高地了

1小时前
  • 马夫蒂纳维艾林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