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弹部队》(The Hurt Locker)和《刺杀本拉登》(Zero Dark Thirty)女导演凯瑟琳·毕格罗(Kathryn Bigelow)即将和《拆弹部队》编剧马克·鲍尔(Mark Boal)再度合作,拍摄一部讲述1967年底特律黑人骚乱的电影。 该片目前暂无片名,计划三月开始选角,今年夏天开机拍摄。 1967年的底特律黑人骚乱是美国历史上破坏性最大的种族骚乱之一,起因是警察7月23日凌晨进入黑人区一家酒馆逮捕黑人。这次执法行动引发黑人不满,他们闻讯而来向警察投掷石块和砖头。 后来警方增援到来,强行驱散黑人,但适得其反,黑人越聚越多最终引发波及全城的大规模骚动。这场骚乱持续了五天,造成43人死亡,许多建筑被毁、许多人受伤。骚乱还蔓延到伊利诺伊、北卡罗来纳、田纳西、马里兰州。 这部电影计划在这场骚乱50周年,也就是2017年上映。
种族问题是萦绕在美利坚文化深处的原罪和定时炸弹——对这一问题的讨论,自然是怎么都不嫌多。在50年前,发生在底特律的骚乱和暴动永远地改变了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命运。50年后,种族间的沟壑与伤疤依然难以愈合,极端主义的抬头再度将美国置于水深火热的灾难之中。
在这个时候,回顾漫长的平权斗争历程就显得格外重要。仅在过去3年,就有《冲出康普顿》《一个国家的诞生》以及《底特律》这样从不同时空角度描绘美国历史上重大时刻的影片出现,而《底特律》更因其台前幕后的创作者而引人瞩目。
作为奥斯卡获奖者的导演凯瑟琳·毕格罗和编剧马克·鲍尔在9年内的第三次合作(《拆弹部队》《猎杀本拉登》),《底特律》很好地保持了凯瑟琳·毕格罗令人神经紧绷的叙事和影像风格。很多场景,尤其是在第一幕的街头暴动,在镜头的抖动下有着强烈的纪实感——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保罗·格林格拉斯(《谍影重重》《菲利普斯船长》)的御用摄影巴里·埃克劳德,继《拆弹部队》之后再一次用他炉火纯青的手持摄影技法为影片增添了写实和震撼感。在没有60帧、高清摄影和IMAX技术的加持下,他证明了比起硬件技术升级,艺术上的卓越追求远远要更加令人印象深刻和肃然起敬,也同样能成功地将观众从被动的观察者,变成主动的见证者。
但这并不代表,电影本身所传递出来的信息也是同样的卓尔不群。事实上,即便《底特律》很好地在技术上捕捉到了暴动的混乱和力量感,及其对美国社会烙下的恶劣影响,但电影却依然缺乏复杂性,仅仅停留在激起观众的“共鸣”,“同理心”乃至群情激奋的层次上,而缺乏对事件背后的历史原因的纵深和讨论。
不可否认,本片会在本土的新闻行业和政治活动家之中有着较大影响,但对于普通观众来说,除了义愤填膺以外,是很难获得对历史的更深层认识的。
而这本身就已经是个足够危险的信号了。
和内特·帕克去年自导自演的《一个国家的诞生》相似,《底特律》同样改编自真实事件,以质朴的角度来回应当下美国的种族暴力事件。电影始于街头暴乱的肖像描摹,凯瑟琳·毕格罗将叙事的核心聚焦于当时一系列“12街暴动”犯罪活动中,于1967年7月25日在阿尔及尔汽车旅馆中发生的事件。该事件造成三名黑人男性死亡,七名黑人男性及兩名白人女性遭受无情殴打。借对此事件的再现,来展现强烈的阶级对立和种族冲突。而在事件结束后,将重心转向了对事件本身的再调查。在这一部分,由于过于依赖剪报和真实新闻片段来提供庄严感和使命感,显得单调和缺乏重量。简言之,12街暴动和底特律骚乱只是底特律地区以及整个美国的一个缩影,电影并没有很好地将这种以小观大的深层观察加以体现,显然其中有着不少取巧。
原因之一,或许是在主演的肤色之下,表现的是以白人创作者为主导的思维和视点。当然,白人电影人也可以拍摄种族主义的故事(如2012年的昆汀·塔伦蒂诺《被解救的姜戈》),也曾出现过白人导演拍摄的优秀黑人传记题材电影,比如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1985年执导的《紫色》。但《紫色》和《被解救的姜戈》类似,是有着黑人电影人参与主要创作过程的:如《紫色》改编自黑人女性小说家艾丽斯·沃克的作品,同时有着著名制作人昆西·琼斯把关。但这种参与的意识完全没有出现在《底特律》的身上:不仅编剧上缺少黑人视角,主要制片人也没有黑人的参与。这种全面的白人化,所引起的创作上的失衡,显然会导致对于素材上的理解偏差,进而让电影在思想表达上南辕北辙。
虽然身为女性导演,凯瑟琳·毕格罗的电影作品中有着独特的美国男子主义气质,这在他的早期作品中尤其明显。这种英气也帮助了《底特律》的前半部分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但从整体来说,电影的角色显得有些脱离历史和表面化,缺乏深层认识。更为关键的是,电影将整个底特律暴乱微缩到了一场冲突,却在不知觉间忘记了将其表现为是时代的选择:电影中的种族和阶级冲突,似乎并没有带有历史性。这种历史观的缺乏,让几位主演虽然表现出了应有的状态和反映,却在有缺陷的整体设定下带有刻板的感觉,同时电影也没有为冲突提供思考或解决的方式。受影响最大的当属约翰·波耶加,而表现最为出众的则是威尔·保尔特,无论是戏份还是表现,都是电影中的最大亮点,甚至可以说是他职业生涯中最出色的表现。
在阿尔及尔汽车旅馆事件中,虽然没有黑人女性的身影,但电影中黑人女性角色的缺乏,毫无疑问是最大的败笔。《底特律》尽管花了相当多的时间来描绘汽车旅馆以外的冲突,却对黑人女性扮演的历史地位不感兴趣,也没有给予她们应有的关注。
总的来说,凯瑟琳·毕格罗在《底特律》中展现出来了一种看似水泼不进,实则错误不断的复杂状态。她所擅长的动作和气氛塑造显然非常有效,但和克里斯托弗·诺兰类似,无力捕捉人物的丰富情感状态和更深层次的社会意义,从而难以捕捉到真正的历史感。和2015年的《聚焦》相比,《底特律》的确捕捉到了种族冲突和平民伤亡,但同时也显得中空,更忽视了司法系统,以及城市或社会本身在冲突中所扮演的角色。
在黑人电影人话语权逐渐提升的今天,我们遗憾地看到,《底特律》虽然有着很强的可看性,但从潜在的政治惊悚,走向了纯粹惊悚,甚至成为了《稻草狗》那样着力感官体验的剥削电影,丧失了人物、时间和地点的历史特殊性,除了激起人们的愤怒,是很难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和意义的。历史观的缺乏,使得《底特律》最终还是离一个个人很近,却离人民和种族都很远。
这是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是巨大的可惜。
如果仅仅描绘令人作呕的暴力行径,却不对其背后的思想进行批判,又怎么能够阻止种族主义继续分裂国家和人民呢?
答案在风中飘。
底特律 Detroit (2017)
奥斯卡最佳影片《拆弹部队》导演凯瑟琳·毕格罗的新作,毕姐保持了一贯女汉子的本色,强悍,霸气,对电影的控制力丝毫不逊于大名鼎鼎的前夫。真正的女权可能就是可以让别人忘记性别的标签。最起码对于我来说詹姆斯卡梅隆和毕姐只能选一部,我选毕姐。
故事没有什么好说的,就是五十年前底特律大骚乱。由当地警察查封一家无牌黑人酒吧引起,最终演变为了全城骚乱,数十人死亡,数千人受伤。在警局,州警力不从心的情况下,直到国民警卫队的介入之后,事态才得以控制。电影的着力点阿尔及尔汽车旅馆事件,在五十年前的美国司法体制下,已有定论。可是在毕姐极具张力表现形式下,还是惊心动魄令人唏嘘不已。只是1992年的洛杉矶,2014年的弗格森,还有耐人寻味的2017年夏洛茨维尔,悲剧还在上演。
川普当选总统以后,美国电影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涉及社会和政治题材的影片,很容易判断出导演当初有没有投票给川普。由此可知美国社会族群分裂的情况应当非常严重。毕姐无论如何也不会投票给川普吧。这部电影在IMDB的评分还不到8分,对于从林肯时代开始,就把世界上只要还有一个奴隶,自己就没有真正的自由,作为崇高理想的美国人来说属于偏低了。原因在于既然川普能够当选,现在的美国人大多数对于毕姐表达的情绪并不待见吧。
一部好电影在看了之后很长时间都会陷入一种深深的困惑之中。
我自信自己没有种族歧视,也不认同区域歧视。在北京时有个董存瑞的故事挺时髦,经常有人口沫横飞时在座就有河南的朋友。我总会觉得很尴尬,有时忍不住会抱打不平。有点历史常识的都知道,说白了中国人都是河南人,其他地方说白了都是被征服被殖民的待遇,唯一能和河南叫板也就陕西东边的一小块,其他地区都没这个资格。
话虽如此可是年纪越大就越无法用二元思维思考问题,一生二,二生三,不是老子一说所有人都会明白。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正确,也没有绝对的错误,一切都在运动和变化之中。最近几年好多了,二十年前我在广州白天绝对不会一个人去三元里,晚上多少人我也不去。十年前北京的纺织大厦和沈阳的西关也一样。我知道种族歧视绝对是错的,可我真的不去三元里吃宵夜,多好吃我都不去。
九八年我陪一位上海朋友去北京路逛街,正走着,听见后面传来拳打脚踢的声音。两个穿着制服的中年人,对一个十一二岁的金发少数民族小孩大打出手。北京路的客流量广州朋友应该知道,不到一分钟有多少人围观可想而知,可却没有人出来制止。我们两个当时也是二十出头热血青年,管你是警察,辅警还是保安,当然忍不了。指着二人的鼻子制止他们,一个说东北话,一个说上海话当时就把两个讲白话的搞蒙圈了。两位大叔普通话肯定是不太熟练,被我们的气势压制的哑口无言,最后从那个小孩的衣服里掏出了我的钱包。当时谢过那位大叔是一定的了,我们也没有朝小孩踹两脚,也没有去治安亭做笔录,灰溜溜的消失在人群之中。这件事到现在我也搞不清自己应该站在哪一边,这就是所谓的困惑。
这部电影开始的部分,直接把我带入了这种困惑之中。假设我住在美国,当我每天上下班都能看到一群和我儿子同龄的孩子,唱着嘻哈,跳着街舞,在街边游荡,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搬家。我无法做到驱赶他人离开我的社区,但是我肯定会选择放弃远远的离开。我知道种族歧视是错的不容置疑,可这种选择是不是就是种族歧视的表现,令我十分困惑。
电影开始部分骚乱刚起,一位黑人议员站在汽车上劝阻自己的同胞。大意是需要改变,正在努力改变,但是不能选择毁掉自己家园的方式进行改变。这话放在豆瓣会有一溜的跟帖说这个五毛党是在洗地。下面这段在宋大饼那部看完后,想写长评的,可那部的最终命运我是有预见性的。资源一出来,我就不断提醒微博,微信的网友,没有时间看也要保存到硬盘,而不是百度网盘,结果一语成谶。既然都想到这了,写不写也没意思,一直放到了今天。
那年我才上高一下学期,只是凑热闹的旁观者。那段时间我过的蛮滋润的,因为我家到学校经过沈阳市政府广场,那段时间是沈阳人最多的地方。因为这个缘故我几点去都没有老师过问,老师也人心惶惶的,年纪大点的都怕像从前一样被小将揪出来。我开始热情挺高的,晃晃悠悠九十点钟来到市府广场。在东工的阵地听一会,这货东北的,声挺大都是口号没意思。再到辽大的阵地听一会,这个蛮子口齿不清道理倒是一大堆,听到激动之处也跟着鼓掌喊喊口号什么的,真正他们说什么懵懵懂懂不知所以。玩累了到学校把饭盒一热吃完就回去再听,听够了回家。
没几天规模越来越大了,马路上连交警都没了。我家到学校挺远要坐做四十分钟的公共汽车。一天早上正在车上打盹,一群农大要到市府广场的学生拦住了汽车。他们本来是靠腿走的,真远恐怕得走两个小时,走累了现在要征用公共汽车。车上的乘客肯定是不愿意了,很多人和他们争论起来,我也不愿意,可我没敢吱声怕学生急眼了踹我两脚。僵持没几分钟,司机带着哭腔哀求乘客下车,那家伙可能因为害怕太激动了,叨叨咕咕说啥都听不清,有一了句有地方车都被掀翻了的话,最终让乘客们下了车。还有些怕被扣工资,奖金的大人,在车站焦急的等待下一辆。都这样了还等个屁呀,来了能不能挤上去不一定,挤上去了谁知道坐几站又被轰下去了。小爷向后转齐步走回家睡觉去了,这次逃学我老子都不会批评我。
上件事并没影响我的热情,我还是在上学途中听几个小时再去学校,公共汽车不好做,我改骑自行车了。可是我发觉广场上不是学生的人比学生还多了。我从初中开始就是名副其实的街头少年,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物认识不少,我发觉张王李赵刘的哥一上午我得叫十几遍,大哥给烟的就得有十几根,我刚学会抽不久,那么多根抽的我晕晕乎乎的。
人多了的地方自然有商机,一些头脑精明的在广场做起了生意。五六月份沈阳也开始热了,卖雪糕的最多。那时卖雪糕挺辛苦的,不是顾客在冰柜里自己挑选。要用泡沫之类保温的箱子再包裹厚厚的棉被,托在自行车上去卖。一箱百十来根雪糕,一箱赚二三十块挺不容易的。开始几天还很正常,有买有卖我也花钱买过,一边吃雪糕一边听讲演挺惬意的。没几天思维活跃的带头大哥就意识到,这些卖雪糕的其实和发国难财差不多。结果可想而知,所有的雪糕都被大伙分着吃了,聪明的笑呵呵的欢迎大家吃,不到一分钟箱子见底推着车悄悄走了,再也不敢来了。也有不开眼的,我看见一位比我母亲年纪大很多的大妈,坐在马路牙子上,看着破碎的箱子和车条都断了的自行车,低声哭泣都不敢嚎啕。我没有去扶这位大妈,也有没有学生停下演讲去扶,我那时觉得自己应该和她不是一伙的。
虽然那时我只有十几岁,就在那天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件事过了几十年我仍然记忆犹新。学生苦口婆心的试图煽动和利用的力量,他们压根没有能力驾驭,当这些力量失去束缚脱困而出以后,事态绝不会朝着学生设想的方向发展,唯一的结局只有失控。别人我不知道,我那些张王李赵刘大哥们的眼里,学生脆弱渺小的可怜,怎么可能在挣脱一种束缚之后,又心甘情愿的接受学生的控制。那些大哥对于学生究竟在讲什么,可能和我一样懵懵懂懂不知所以,他们热情高涨志不在此,他们渴望的是挣脱束缚。那天以后我自己给自己停课了,市府广场也懒得去了,班主任和我老子都没有意见,我在一段时间内挣脱了束缚是实实在在的。
每当看这种题材的电影之后我都会困惑一段时间,不会太久然后用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美好生活安慰自己,从而得到解脱。在透不过气来的时候,觉得有所改变是必须的,可是我还是不知道该站在哪一边,于是还是困惑,应该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吧。
资源分享,娱乐资讯,深度评论关注微信公众号:lydysc2017
你不能带着正邪对立、邪不压正这种二元对立的商业片思维去看这部片子,如果你这样看,会发现这个片子很没劲,因为里面没有一个角色的所作所为是对的,也没有一个角色是错的,最后也没决出个胜负来。他们就跟我们一样是普通人,会随着自己的性格做出符合或者不符合情理的事情,而在1967年的底特律,所谓的『情理』非常严峻,因为整个城市充斥着种族对峙的戾气,稍微做点出格的事情,都会激起对方的强烈反应,然后像疾风劲草一样,迅速演变成大骚乱。
影片聚焦于一支黑人阿卡贝拉乐团在骚乱之夜的离奇遭遇。当时这五个节奏感一级棒的黑小孩正在一个剧院参加筛选比赛,在看了前面几组人员的精彩表演后,黑小孩们自信满满,表示自己肯定会签下合约,比周杰伦还红,但可惜的是正当轮到他们上台表演的时候,剧院经理过来喊停,因为外面已经打得比过年还热闹了。黑小孩们愤愤不平,其中的主唱满腔的悲愤无处宣泄,就上去对着人去楼空的台下唱了几句《东风破》,声如天籁,优雅美妙之中充满爱意,但现在梦想只能止步于此了,至少今晚看来如此。他垂首,被小伙伴们拉下了舞台。
后续令他和他的小伙伴意想不到的是,这也是最后一次他踏上这个他从未有机会踏上的舞台,最后一次为他有可能献唱的观众歌唱。这个夜晚接下来的时间,他们的歌声将变成痛苦的哀嚎和呜咽,他们用来打拍子的双手将占满自己和小伙伴们的鲜血。
影片对施暴者的刻画也比较客观,没有拍得那么十恶不赦,在我看来,他们都是在为自己的行为找到了一定的依据之后才动手的,只不过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团队之间缺少沟通,导致行为出现了点偏差,然而在某银河系大国看来,这点偏差微不足道,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该国的施暴者都还活得挺好。人家那一个城市的骚乱才死了几十人,该国一个广场就要乘以100了,一个城市要乘千乘万了。人家还组织了好几轮庭审呢,还尽可能详细的向全世界公开事件始末、参与者姓名,还公布了照片。人家在骚乱50周年的时候上映了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来纪念亡者警醒当下的美国人,该国呢,还多少个民族多少朵花多少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呢。
所以当这个银河系大国说自己要复兴,要崛起,要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国,对人类未来的发展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你千万别,你先好好反省自己犯下的错再去做对的事吧,否则我永远对你保持怀疑。
向敢于揭开自己伤疤并向全世界展示的美帝致敬。
在五月最后的几天里,谁都不曾想到,刷屏各大平台的会是美国明尼苏达州百年难遇的暴乱。
络绎不绝的游行群众,油画般被焚烧的警局大楼,驾车冲击超市的疯狂示威者,挥舞着的“我无法呼吸”的标语牌。
怒不可遏的群众将不满诉诸暴力,目前明尼苏达州国民警卫队再次增兵一千平息动乱。
而这场动乱的根源,在美国历史上已经不是什么少见多怪的事情——警察暴力执法与种族歧视。
五月二十五日晚,美国明尼苏达州最大城市明尼阿波利斯的发生案件——一家杂货店收到假钞。
接报的警员们很快赶到现场,一膝盖把明尼苏达乃至全美推入了火海。
根据之前被曝光的十分钟视频来看,视频里一位美国白人警察用膝盖死死的压住一位黑人男子的脖子。期间警察反复要求黑人起来上车,不要反抗否则有他颜色好看,同时毫不放松自己的膝盖。
黑人男子苦苦哀求,“求求你,求求你,我不能呼吸”,他无助的呼喊着“妈妈,妈妈”,直至失去意识。
周围的群众纷纷指责警察执法不当,换来的却是其威胁,并被要求离开现场。
当男子昏迷后,人们请求检查他的脉搏,警察仍然无动于衷。
当救护车姗姗来迟时,压在脖子上的膝盖才总算抬起。
可一切为时已晚,最终,年仅46岁的乔治·弗洛伊德经抢救无效,因窒息而亡。
警方之后称黑人乔治·弗洛伊德死于“与警方互动过程中的医疗意外”。
该视频于当晚在脸书发布,立刻引起轩然大波。
视频中白人警察自相矛盾式的暴力执法,让每个看了完整视频的人都倍感不适。
这已经是超出暴力执法接近故意谋杀的行为了,而且是光天化日之下对生命的践踏。
这同时也践踏了每一位公民的尊严,27日,暴乱一触即发。
有网友把暴乱场景的录像和电影《小丑》最后的桥段无缝连接。
有人cosplay蝙蝠侠参与示威活动。
《绿皮书》艺术海报中的小绿车被P成反向行驶的警车,暗示加剧了种族矛盾。
各大影视公司也纷纷声援,表示站在黑人权益这边。
回顾美国历史上发生的大大小小关于种族歧视的暴乱,巴尔的摩、洛杉矶、辛辛那提等等地方都有留名。
而由唯一一位荣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女性——凯瑟琳·毕格罗拍摄的,是1967年7月23日的底特律大暴乱。
七月,底特律平静的夜晚被警察浩浩荡荡的抓捕行动打破。
他们扫荡了一间黑人区的酒吧,将派对上的男女老少一一押上警车。
气势凌人的警方当即引发了群众的不满,荷枪实弹的警察前脚离开,后脚就开始了打砸抢烧的暴乱活动。
最终暴乱持续五天,导致7200人被捕,43人死亡,2000座建筑被破坏。
导演凯瑟琳·毕格罗没有把视角放到这五天混乱的全局上,而是将冲突交到了三位暴力执法的警察,几位无辜的黑人少年身上。
第一个死于警察克劳斯枪下的冤魂,是在暴乱中浑水摸鱼抢劫便利店的黑人。
面对毫无还手之力,慌不择路的犯人,克劳斯选择手起枪落。
在之后的质问中,克劳斯百般狡辩自己开枪的正当性,而对于枪杀一个活生生的人仅仅表示“对不起”,并保证下次会更冷静些。
而他的冷静促成了更多无辜者的死亡。
在国民警卫队进入底特律时,暴乱已经形成了部分武装力量。躲在窗户后的狙击手让士兵和警察倍感紧张,秉着错杀一万不放一百的标准,他们错杀了不少民众。
电影开头因好奇望向窗外的小女孩被警卫队射杀。
在惨案发生的阿尔及尔旅馆,年轻黑人卡尔不满白人警察的狂妄自大,拿着自己的发令枪向远处的警卫队射击,原本只想恶作剧式吓唬对方的卡尔被当作了狙击手。
巡逻的克劳斯和警卫队火速来到了阿尔及尔旅馆,一阵乱枪扫射。
当克劳斯冲进旅馆时,卡尔正在惊慌失措的逃窜,崩!
这次克劳斯冷静的布置了现场,在血泊中放下了弹簧刀,作为卡尔袭警的证据。
寻找那把根本不存在的狙击枪无果,克劳斯开始折磨旅馆中剩下的五位黑人(拉里、弗雷德、奥布里、李和格林尼)和两位白人女孩(凯伦、朱莉)。
殴打谩骂不如他们的黑人,即便是为国家做出贡献的老兵格林尼也被打的半死不活。
那两位女孩则被视为与黑人厮混的妓女、婊子,克劳斯、弗林仿佛圣人老师一样教导着自己的种族歧视思想。
克劳斯最后玩起了盘问游戏,他先把李拖进屋子,开空枪。
然后对剩下的人说李被杀了,借此击溃其他人的心理防线,让他们招供。
本应相安无事的审讯,克劳斯却在没有告知的情况下把“生杀大权”交给了新手狄曼斯。
根本不知道是开空枪的狄曼斯,毫不怠慢的枪杀了奥布里。
慌了神的克劳斯决定收拾现场匆匆离开,格林尼等人都在威胁下保证不透露三人的暴行。坚持真相的弗雷德被克劳斯杀人灭口。
纸终究包不住火,而种族歧视是“野火烧不尽”。
影片最后三十分钟,看上去平缓的起诉情节,其实比前面血淋淋的暴力执法更让人窒息。
在旅馆,没有法官没有群众,在这黑暗的角落,种族歧视者可以为所欲为。
而骇人罪行被公之于众时,幸存者们发现凶手竟然还是得不到司法的任何惩罚。
这也是为什么弗洛伊德之死令人愤慨,它让群众对整个社会的正义感到失望和绝望。
不再执行任务的克劳斯三人无一人为自己的暴行付出代价,只有一位死者获得了五千美元的赔偿。
本拥有大好前程的拉里选择永远不给白人唱歌,一辈子在教堂唱诗班工作。
影片极力构建了一个不是非黑即白的历史瞬间。
克劳斯第一个枪杀的黑人确实是抢劫犯,被污蔑夺枪的卡尔也是自己惹火烧身。
现实中的弗洛伊德在被警察杀害前,也涉及到假钞问题,但他故意犯罪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影片被杀害的黑人与弗洛伊德,警察可能有调查逮捕几人的必要,但绝无杀死他们的权力。警察残忍的杀害了他们,用自己极端的种族仇恨宣判了罪不致死者的死刑。
克劳斯,弗林,狄曼斯三个白人警察无疑是片中行走的人形种族歧视,前两人的极端、冷酷完美对应了被控三级谋杀和过失杀人罪的德里克·沙文。
作为新人的狄曼斯更多反映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被两个种族歧视者包围的他最终铸成大错,连自首的想法都被“好老师”克劳斯亲自否决。
而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纵容三人暴力执法的州警,帮助凶手脱罪的司法体系是他们无言的帮凶。
但白也不约等于恶,站在黑人一方的律师,为幸存者作证的警卫用自己的方法帮助着黑人。
《底特律》用真实的暴行记录和不可思议的判决,重现了五十三年前就深植美国的种族歧视。而五十三年过去了,一切似乎都呈现愈演愈烈之势。
回到这起席卷全美的暴力事件,其事关种族歧视、滥用职权的社会问题。
它们看似离我们很遥远,是美国几十年的老病灶,不过细化出的警民冲突、种族矛盾、私人恩怨(弗洛伊德与德里克曾共事与一家酒吧,是否有私仇还未有定论)。
以及之后变本加厉,即便弗洛伊德家人出面呼吁停止暴行,也走向失控的暴乱之夜。
本质上其实都是通用于世界每个阴暗角落的“仇恨”与“不平等”。
记得有豆瓣网友说,美国现在是黑人对抗白人,中国则是男女之争。
也许你和身边的人与种族歧视、性别歧视都相去甚远。
可放眼现如今的网络,有不少人直言不讳的将种族歧视,将对异性对他人的仇恨看作骄傲。
混迹于柯洁微博评论下的斗鱼6324余孽,推特上刷爆NMSL,以抽象、孙笑川、祖安脏话之名为荣的人,他们在网上散播的仇恨不比种族歧视差到哪去。
几个月前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出现时,他们说,嫁给外国人的女人是肮脏的坏女人,变着法的支持着“着汉服,坠高楼”的中二言论。
人们还应砸烂现存的整个西方世界,建立自己的新秩序。
他们当然也不会承认自己是带有仇恨色彩的种族歧视、极端主义或男子主义,因为“只要外国人不来中国就是好外国人,女人不嫁给外国人就是好女人”。
他们审判女性的样子,就像《底特律》中警察弗林震怒于白人女孩和黑人在一起,粗鲁的殴打、谩骂她们是妓女一样。
幻想着自己“保卫种族”言论的高尚,自己保护中国女人的高傲姿态,却从不在乎自己的言论多么卑劣和侮辱女性。
我当然不想借题发挥批判网民素质,更无意跑题到男女问题上。
我想说的,只是种族歧视与和它相同的各种仇恨,在你我共同生活的2020年是相当广泛的存在,并不遥远。
男女、种族、贫富亦或单纯的恶意,它是个相互的、无尽的闭环。
你眼露仇恨,背后就会其他仇恨的目光,无人幸免。暴乱中被焚毁的店铺,被伤害的无辜群众做错了什么呢?他们只是成为了仇恨宣泄的对象。
这甚至没有谁先谁后、孰是孰非之分,它就像病毒般传播,而且难以治愈。
你以为大家都是人,可能语言不通。你以为语言通了,可心却不同。
当年有影评说《底特律》有勇气上映,是美国自信的自嘲,我们需要学习这种精神。
而三年后的今天,美国需要再次狠狠的自嘲,比如拍一部《明尼阿波利斯》?
当下反观谩骂、举报成风,进一步恶化的网络生态环境中,我们也需反思,反思这些年信息爆炸、刻板传统带来的仇恨该如何化解,至少不要再期待用冷静期来解决婚姻、男女问题了。
1967年7月23日,凌晨3点45分。
底特律市第十二街与克雷蒙街角,警察突击检查一间酒吧(因为酒吧涉嫌无照经营),发现有82名黑人,正为两名从越战归来的黑人士兵庆祝。
无照经营酒吧,在美国是比较严重的违法行为,警方就决定大力清除这间酒吧,把所有在场的黑人全部逮捕。
白人警察的大动作逮捕引起众人围观,并点燃了黑人社群的愤怒,最终导致民众暴动,使底特律陷入火海。
一次执法引发的暴乱,被拍成了今天要介绍的这部电影 ——《底特律》
面对此情此景,州政府不得不出动国民兵和联邦军队来镇压。
清查无证酒吧,只是这场大暴动的导火索。
真正让黑人奋起还击的,是底特律警方多年来的暴力执法和种族歧视。
整个六十年代,底特律的白人警察,经常4人一组巡逻街头,随便在街上命令黑人接受检查,一边用“Niger”(“黑人”的蔑称)羞辱他们,一边要求他们出示证件。
如果谁刚好没带,逮捕还算是轻的,虐待致死的案例都发生了很多起。
白人警察面对黑人时的傲慢、粗鲁和歧视,以及他们对职权的滥用,最终导致底特律黑人奋起还击。
1967年7月23日凌晨,围观黑人越来越多,他们用石块、砖头和酒瓶等,赶走了执法者。看到白人警察的怂样,黑人们高兴坏了。
为了让白人警察能更看清他们的愤怒,一小部分黑人激进分子,对着商店打砸抢烧。
7月23日当天,白人警察彻底失去了对该地区的执法效力。为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当地的黑人领袖呼吁大家要冷静克制。
但多年挤压的愤怒情绪一旦找到宣泄口,任何组织和个人都难以抵挡。黑人社群把领袖赶下台,在市区肆意表达要求平等和自由的情绪与意愿。
7月24日,眼见城市彻底失控的州政府,做出了比当地白人警察更傲慢的决定:
他们在完全不考虑黑人要求平等民权意愿的情况下,悍然发动军事级别的行动,镇压黑人的嚣张气焰——有多高的军事级别呢?
州政府不仅派驻了国民卫队,更出动了美国陆军的两只王牌军,第101空降师和第82空降师——这阵仗,创下了美军所有镇压城市骚乱的纪录。
第101空降师(101st Airborne Division),是美国陆军的一支空中突击部队,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诺曼底登陆、市场花园行动等战役,越南战役后被整编为“空中突击师”(Air Assault),之后参与了阿富汗及伊拉克战争。82空降师(82nd Airborne Division),是美国陆军中最早建立的空降师(1917年8月25日),二战时参与西西里岛、诺曼底登陆及市场花园行动等战役,是美国现存唯一的现役正规空降师。
州政府不顾及汹汹民意,反而采用更高级别的军事镇压,直接导致了更混乱的局面。
背弃民众的政府,势必被民众背弃。
底特律大暴乱,就是这样彻底而又全面地展开的。
也就是在这一天,极端狂热的种族主义者,同时也身兼警察一职的白人克劳斯,在追捕一个趁乱搜刮商店的黑人过程中,把他枪击身亡。
也正是在这一天,努力追求歌唱事业梦想的黑人小哥拉里,本可以在舞台一展歌喉后获得签约唱片公司的机会,却因为大暴动导致会场陷入混乱。
但无论对白人警察克劳斯,还是黑人小哥拉里来说,这都是再寻常不过的事。
身为黑人居民,拉里不是第一次遭受意料之外的失败和挫折。身为白人警察,克劳斯不是第一次在对黑人执法时使用暴力。
所以拉里只是惊慌失措地穿过军民对峙的混乱街区,回到自己狭窄拥挤却温暖安全的小屋;
而克劳斯被凶杀案组的探员警告要起诉他谋杀后,继续配枪出勤。
在底特律,一部分白人警察跟克劳斯一样,习惯了对黑人傲慢粗鲁和歧视。
对他们来说这就跟看见随地小便的狗就一脚踢开一样,再正常不过。
在底特律,一部分黑人居民也跟拉里一样,习惯了被歧视的生活。
他们毕竟是带着枪的政府武装,虽然自己满心愤怒和不甘,但也只能忍着。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相互之间的习以为常,不少人才会觉得暴乱没有什么大不了。
否则他们也不会在警察和军队命令禁止靠近窗户,免得被当成狙击手误杀的情况下,依旧靠近窗户,想看看外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更别提和黑人小哥拉里聚会的“黑胖哥”卡尔(Carl),会拿出一把赛场上发号施令的信号枪,对着一大群朋友戏仿白人警察对黑人的暴力执法。
不过没人提前知道这是把信号枪。
包括俄亥俄州来的两个白人姑娘朱莉(Julie)和凯伦(Keran)在内,他们都被吓坏了——也正是卡尔的这段戏仿,让观众得以看到白人警察平时暴力执法时的样子,有多么恐怖和可怕:他们就拿着枪,随便指着黑人的脑袋,一遍又一遍地喊着“Niger……”
种族歧视一旦被权力加持,黑人就成了这帮白人警察眼里,能随时随地被干掉的畜生。
但包括卡尔在内的所有人都没想到:这个年轻人之间开玩笑的举动,竟然给他招来了杀身之祸——
正在附近执勤的白人警察克劳斯,和他的搭档,以及部分军人,误把信号枪声当成了狙击手的袭击动作。
他们以“非常时期用非常方法”的态度和手段,迅速冲进年轻人聚会的二楼。
克劳斯在混乱中击毙了惊慌失措的黑胖哥。
不受约束的权力,和加诸在克劳斯身上的种族歧视,让他彻底失去了人性中善良的一面:
他先是在黑胖哥还没死时,就在旁边放一把打开的匕首,为自己开枪杀人伪造合理性;
然后把包括黑人小哥拉里在内的所有人都拖下楼,让他们供出狙击枪的藏匿点。
电影在这里,借克劳斯和他的搭档,以大暴乱为背景,全景展示了底特律白人警察暴力执法的过程:
为了莫须有的罪名,他们完全不在乎黑人的死活,甚至连跟他们走得太近(或抱有同情心)的人,都一律不放过。
比如那两个白人女孩朱莉和凯伦,就被克劳斯和他的搭档,以带有性侵和虐待意味的执法方式,“惩罚”得尊严无存——
这既是对真实事件的真实还原,也是电影对失去约束力的白人警察的厉声控诉。
克劳斯把枪撩过凯伦的大腿根部,他的同事还在推搡中,扒光了朱莉的衣服。
失去权力约束的警察对待白人同胞尚且如此,对待黑人的暴虐程度,更是可想而知。
这也是《底特律》着力要展示的地方:权力和法律一旦失序,城市和公民的尊严会荡然无存。
法律与秩序,特别是执法机关在执行公务时的责任和界限,一直是凯瑟琳·毕罗格导演关注的重心所在。
这位曾凭借《拆弹部队》在奥斯卡打败前夫詹姆斯·卡梅隆的女导演,几乎把这个主题贯穿了自己所有电影。
这次为纪念“1967年底特律大暴动”而拍摄的《底特律》,更把她关注的主题推向了极致:
当公权踏破道德底线,当偏见主导政府部门的抉择,执法部门就会变得跟无法无天的流氓一样,成了对善良世人和弱者的严重威胁。
所以在电影里,观众能看到军队和坦克浩浩荡荡开进底特律,看到警察和军人肆意围堵大街上路过的年轻人,看到他们手执警棍把黑人往死里打……
这不是电影戏剧化的视觉呈现。
恰恰相反,这些残忍的场景,就真实地发生在50年前的美国底特律。
说白了,这就是执法机关对公民傲慢、无礼甚至歧视后的恶果。
这恶果严重到什么程度?
连一部分白人,都觉得应该遏制滥用权力的白人警察。
比如克劳斯非法拘押审问克劳斯和他的朋友时,始终站在一旁的白人士兵,趁乱放走了拉里的一个朋友;
比如拉里的朋友满脸是血地逃出屋子后,被一个口口声声叫他“Brother”(兄弟)的白人警察救起送到医院;
比如对克劳斯无故枪杀黑人感到愤怒的白人警探,愤怒地吼着要扯断他的脖子;
电影着重暴露了种族歧视和暴力执法,却也用相当篇幅的细节,展现了部分白人对黑人的同情,以及对执法机关滥用权力的愤怒。
正是因为有这些人,底特律暴乱才有可能得到控制。
也正是因为有这些人,法律、秩序和文明,才不会沦为一纸空文。
但官方完全没意识到这一点。否则他们也不会越过安抚民众的环节,直接派驻军队前来镇压。
这种粗暴、无礼和蔑视,还延续到司法审判环节:全部由白人组成的陪审团,裁定枪杀黑人的白人警察克劳斯无罪,当庭释放。
至于拉里,见证朋友在眼前死去的经历,和暴力执法带来的心理冲击,让他沉溺在哀恸和凄惶里无法自拔。他没办法再去追求歌唱事业,跟朋友去唱片公司试音时心不在焉,即便被取得成功的朋友们邀请归队,他也摇摇头拒绝了。
拉里说:死了那么多人,这歌我没法唱……
最后穷困潦倒的拉里,选择去了教堂,在合唱团里,教大家唱赞美诗。
暴乱最终平息了,并不意味着灾难就结束了。
持续5天的底特律大暴动,共造成43人死亡(黑人33名,白人10名,黑人死者中有24人是被警察和国民兵射杀),1189人受伤,388户家庭支离破碎,7231人被警方逮捕——他们有近一半的人无犯罪前科,其中还有个年仅4岁的黑人幼童。
在这场暴动里,共计有2059间商店遭抢劫或烧毁、412栋建筑物被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4000~4500万美元。
这不仅是一个城市缺少包容性的必然结果。
更是政府部门借助权力肆意践踏民众人权和尊严的下场。
1861年,北方工业变革路线和南方种植园经济路线的争执不下引发了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分裂战争,林肯审时度势,大臂一挥将主题变成了解放黑奴,最终以北方的胜利结束了这场唯一被马克思给予正面肯定的美国内斗,终结了从欧洲进口过来的奴隶贸易,但如何安置被解放的黑奴却成了160年都未能完全解决的问题。1950年,福特、通用、克莱斯勒不约而同的将自身的生产线自动化,曾经汽车经济高光时期的底特律并没有拿这笔钱给人民提升当下,而是转投给未来并以养老金许诺,可转身就开启自动化生产,使得大批处于底层的工人(以黑人为主)直接失业。彼时想和黑人分隔的不只是白人,黑人党派领袖自身也主张和白人分隔,而对于生计问题,他们给出的答案也很直接,不然你们想办法改变(汽车城),不然我们就将它烧毁。1967年,他们说到做到了。 重要台词 1你确定不想拿刀捅我么? 2我刚从战场下来 3我们从未展现真正的暴力 4这根本没有正义
2010年,凯瑟琳·毕格罗执导的《拆弹部队》击败前夫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夺得第82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总共9提6中。
2013年,她又凭借《猎杀本·拉登》入围第85届奥斯卡并且5提1中。
今年,她带来的新作品《底特律》也将是颁奖季的种子选手。
1967年7月23日,底特律发生了一起黑人骚乱事件。起因是警方扫荡一间黑人区的酒吧,这次执法行动引发黑人不满,他们闻讯而来向警察投掷石块和砖头。
密歇根州州长乔治·罗姆尼为尽快平息暴乱,下令密歇根州国民警卫队进入底特律,并要求总统林登·约翰逊派遣陆军入城强行驱散黑人,但这一行为适得其反,黑人越聚越多最终引发波及全城的大规模骚动,进一步演变成美国历史上破坏性最大的种族骚乱之一。
这场骚乱持续了5天,造成43人死亡,467人受伤,超过7200人被捕,以及超过2000座建筑物受破坏。
但事实证明,那篇提倡所有种族享有同等机遇的宣言,到头来只是一纸空文。
《底特律》改编自这起骚乱事件,并且选择在事件的50周年上映。
电影很简短地概括了骚乱事件,把重点放在了骚乱之后的男子乐队“戏剧合唱团”上。
此时,整个底特律已经一片狼藉,纵火案和抢劫案频频发生,学校、商店也纷纷关门,整个城市将在晚上9点宵禁。
在福克斯剧院,戏剧合唱团正准备上台表演,想借此机会与摩城唱片公司签约,却在表演前被警方勒令立即离开剧院。
戏剧合唱团的成员弗雷德和拉里来到了阿尔及尔旅馆,遇到了两名白人女孩和一些黑人。
他们聚会的过程中,黑人小伙卡尔使用发令枪对着窗户外开枪吓唬警方,却被误以为是狙击手,导致底特律警察和州警包围了旅馆。
电影开头有一个小小的铺垫,一位女孩从百叶窗向外张望,却被当做狙击手遭到射杀,说明警方对狙击手是相当敏感和重视的。
其中底特律警察菲利普·克劳斯有严重的歧视黑人倾向,
电影开头他为了逮捕一名手无寸铁的黑人而开枪射杀,最终黑人流血不止而死。
这位黑人确实是抢劫犯,但罪不至死。当侦探说菲利普犯了谋杀罪之后,菲利普仅仅说了一句“对不起”。
侦探说:“这就完了?”
菲利普理直气壮地反问道:“不然呢?”
侦探告诉菲利普以后遇事要冷静一点,但菲利普丝毫不长记性,他在接到通知说阿尔及尔旅馆有狙击手后,冲进旅馆率先就射杀了卡尔,并在卡尔身边放了一把刀,
事后谎称卡尔手里有刀,想抢他的枪,他是出于自卫才开的枪。
看来他对“冷静”的理解不是避免随意开枪,而是开枪之后要记得诬陷受害者。
随后,菲利普协同同事将旅馆的房客排成一排,开始侮辱和殴打他们,
菲利普的目的已经不是查清狙击手是谁,而是玩弄他们。
敢瞪我?那就打你。
敢不听话?那就打你。
敢反驳我?那就拼命打你。
菲利普把他们治得服服帖帖的,他们只是浑身颤抖,却什么都不敢说。
菲利普还大义凛然地说“如果你们觉得能随意地朝无辜的人开枪,并且能逃脱法律的制裁,那你们就大错特错了。”
这句话应该是受害者对他说的吧。
接下来,菲利普开始和他们玩一种“死亡游戏”,他把李带进一个房间,盘问狙击手是谁,眼看李没有回答,菲利普就对着空处开一枪,并命令李不要出声,否则就来真的了,从而让其它人误以为菲利普真的杀了李。
电影开头也做出了一个铺垫,黑人警察用同样的方式假装殴打嫌疑人,看来这种手段已经相当普及,它不仅仅是一种盘问技术,对菲利普这样的警察而言更像是一种游戏。
菲利普继续侮辱他们,其中格林(安东尼·麦凯 饰)当了8年的伞兵,两次服役,光荣退伍,是真正的国家英雄,如今却像狗一样被菲利普殴打。
他们甚至连白人女孩都不放过,撕碎她们的衣服,并且进行言语上的侮辱。
后来,菲利普让同事迪曼斯对黑人小伙奥布里进行盘问,然而不知道菲利普之前是假装杀人的迪曼斯,竟然真的枪毙了奥布里。
菲利普深知事情的严重性,决定放走这群人,但前提是他们要保证没见过自己。这样的话,菲利普等人就可以对外宣称他们来到旅馆的时候,卡尔和奥布里已经死了。
选择明哲保身的格林和拉里被放走了,但不愿撒谎的弗雷德遭到菲利普射杀。
事后,法庭审理这一案件,包括菲利普在内的三位警察都有重大嫌疑,事实上这三位警察也正是罪犯。但巧舌如簧的律师帮助他们逃脱了一切指控,律师甚至选择性忽略了三位的警察种种罪行,反而问起受害者的过错:“你以前有做过犯法的事吗?”
黑人原告身为受害者,却被问到如此荒谬的问题,他怒火攻心:“现在又不是我在受审。你们看到我是黑人,就自然而然地觉得受审的人是我,然而杀我朋友的人可是他们。他们打了我们,把我们排成一列侮辱我们,而你们现在的所作所为如出一辙,这里根本没有公正可言。”
他说的话赢得了在场的如潮掌声,可惜法律是不讲人情的,在律师的辩护下,三位警察都被宣判无罪。
面对如此可笑的结果,甚至在场的白人都对此嗤之以鼻:如果当时死的不是三个黑人,而是三个白人,那么法庭绝对不会做出这么不公平的判决。
故事的最后,一家民事法庭起诉了三名警察中的一员,但这位警察仅仅赔偿了奥布里的家人5000美元。
弗雷德的家人将底特律城告上法庭,但底特律并没有认罪。
而戏剧合唱团的其它成员成功与摩城唱片公司签约,但拉里本人拒绝了摩城唱片公司抛出的橄榄枝,之后再也没有加入合唱团,而是选择去教堂的唱诗班工作,因为他不想给白人唱歌。
也许这么做并不能改变什么,他拿着更低的报酬只是和自己过意不去,他最终只伤害了自己,但他就是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魄,他就是要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则,真是又愤青又可敬。
通过这部电影,我们可以看到50年前黑人的社会地位仍然是相当低下。
1862年,林肯公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在这之后的一百年里,黑人平等的公民权在南方却从未获落实,直到1950年代马丁·路德·金博士领导民权运动才使得歧视黑人问题有所转机。
1950年代和19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兴起,种族矛盾也达到了爆发点。蒙哥马利市的黑人抵制公共汽车运动,南部各州的黑人普遍在公共场所静坐示威,伯明翰市爆发黑人抗议示威斗争,华盛顿举行了该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示威游行,哈莱姆、费城、沃茨、纽瓦克也相继发生了多起暴力示威事件。
而在底特律,少数几个相对拥挤的街区是禁止美国人进入的,负责巡逻这些街区的警力大部分是白人,他们以暴力执法而闻名。
改变是必然的,但问题是如何改变,以及在何时改变。
底特律黑人骚乱事件成为了一个重要契机,但黑人地位提升仍然经过了几十年才实现。
正如电影中的国会议员所说的:改变是不会睡一觉起来就发生的,但是改变正在发生。
电影的格局很小,但是以小见大,通过阿尔及尔旅馆的事件辐射整个底特律,甚至整个美国。像菲利普这样严重歧视黑人的警察并非特例,他代表的是当时的一部分白人,而这部电影就是当时整个美国的缩影。
菲利普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他很享受可以决定别人生死的体验,他可以像玩弄一群蚂蚁一般地对待黑人,他肆意射杀黑人,还反过来对受害者说:“如果你们觉得能随意地朝无辜的人开枪,并且能逃脱法律的制裁,那你们就大错特错了。”
而事实证明他说的就是自己,他不仅开枪杀人,还被宣判无罪。
格林那样的国家英雄在菲利普那样的人渣面前毫无反抗之力,仅仅是因为格林是黑人,菲利普是白人。格林是真的打不过菲利普吗?恐怕只是不敢还手吧。再伟大的英雄,在菲利普眼中也不过是一只伟大的蚂蚁,实在是讽刺。
至于这群受害者为什么不把卡尔使用的是发令枪的事实告诉警方,电影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不同的观众心中也有不同的解读。
我个人的理解是,捉弄警察是很严重的事,黑人捉弄白人警察就更严重了,尤其是在底特律事件这个节骨眼,说出真相说不定会遭到更严重的惩罚,保持沉默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所以索性死不认账。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有一位州警私下放走了李,还有底特律警察对拉里伸出援手把他送进医院,法庭外也有白人帮黑人受害者说话。
但州警也并非都是好人,两位州警明知道“底特律警察完全疯了,他们在恐吓嫌疑人,又打又骂,想强迫他们认罪”,他们嘴上说“这么做肯定不对,他们也是有公民权利的”,但又因为“不想惹麻烦,特别是与公民权纠纷有关的”而选择了旁观,他们虽然没有亲手杀死黑人,但他们的不作为使得事情变得更坏。
导演并没有非黑即白地说白人全都是歧视黑人的,并没有说底特律警察都是坏人,也并没有说州警都是好人,她辩证地看待了这一问题,并使得电影呈现出性格各异的人物,客观地还原了历史事实。如果不这么处理,就会显得导演带有偏见,是为了黑而黑。
电影不仅没有说白人都是坏人,更没有说黑人都不是坏人。电影里中弹身亡的受害者有两种,一种是弗雷德和奥布里这样的无辜者,另一种是菲利普在电影开头射杀的抢劫犯,以及用发令枪捉弄警方的卡尔。此前,军警部队攻击对着窗户外张望的小女孩的行为也说明他们确实十分重视狙击手。但关键在于,无论是抢劫还是捉弄警方,都罪不至死,更不该被侮辱和玩弄。
只讲述弗雷德和奥布里遇难的故事是不够的,导演拍摄电影之前应该是收集了许多底特律事件的材料,想必不乏白人警察击毙无辜黑人的行为,但导演最终选择了两起黑人犯错在先、白人击毙在后的案件,理由在于这才能使得菲利普的犯罪动机站得住脚,同时也起到一个塑造菲利普的人物形象的作用。
假如《底特律》里的黑人全都是没有抢劫、没有捉弄警方,什么事情都没干无缘无故就被击毙,那这部电影就毫无意义了,因为那已经无关种族,只是警察滥杀无辜的犯罪片。
电影中的抢劫犯和卡尔犯了三分错,却受到十分的惩罚,才更加凸显黑人的地位如何低下。
卡尔捉弄警方肯定是不对的,但如果阿尔及尔旅馆是一群白人,说不定他们就不会被恐吓和殴打了,倘若仍然被枪杀,警察也不会宣判无罪。
正如法庭外的白人所说:如果当时死的不是三个黑人,而是三个白人,那么法庭绝对不会做出这么不公平的判决。
而最震撼的不是历史上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而是美国人把它拍成电影让全国男女老幼去电影院观看,并且允许任何人在IMDb、烂番茄、metacritic上自由打高分或低分。要做到这样,这个国家需要怎样的勇气和包容心啊!
现今的美国当然做不到人人平等,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做不到。因为平等只是相对的,不可能有绝对的平等。而且我们必须承认,能把自己国家的严重问题拍成电影、能在这一两百年间不断减轻歧视,已经是非常重大的进步。
我讨厌人们对有关种族、女性、同性、弱势群体题材的电影贴上“政治正确” 的标签,毕竟这样的电影并非每个国家都能拍,并非每个国家都能上映,并非每个国家的公民都能自由评论,除非这个国家足够民主、足够勇敢、足够自信、足够包容。
敢于正视历史、正视过去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
而敢于自嘲的人,才是真正自信的人,才是胸怀坦荡的人。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电影频频出现轰炸白宫、绑架总统的桥段,这也是为什么凯瑟琳·毕格罗将这可以称为“历史污点”的事件拍成电影,她并非是自黑,反而体现了美国人强大的内心和坚决的自信。
从这个角度来看,《底特律》无论冲击奥斯卡成功与否,它都证明自己是一部优秀的电影,也证明美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度。
看似种族冲突题材,实际上内核仍然是讨论在极端状况下人的异化。面对这样一个真相早已遗失在历史中的事件,第三人称视角叙事显然不是最好的选择
Stunning! Unbelievable powerful!!
毕格罗阿姨的又一部水准之作,相对于之前两部作品的冷静,本片更加注重氛围的营造和矛盾冲突的渲染,叙事视角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以一个个体惨剧带出整个时代的创伤,不论是故事的代入感还是震撼力都是极强的。
凯瑟琳.毕格罗真是让人大失所望!她得奥斯卡的那点特色尽失,整电影更看不出她雷厉风行的风格。底特律事件50周年这样强大的故事和背景,居然被她拍成了一部仓皇一夜的惊悚片,完全丧失了这部电影应有的意义。
虎头蛇尾。开头展现暴乱的伪纪录呈现反而是全篇高潮,精彩激烈,以假乱真,在大背景中穿插引入了主线人物的设计也格外新颖。中段聚焦旅馆事件对于擅长营造紧张感的Bigelow反而显得中规中矩。结尾则过于仓促温吞,在开头大格局的期待下,电影后半程在力度和深度上感到严重脱节。
最震撼的难道不是片尾字幕+真人照片里面,男主选择一辈子待在教堂圣诗班吗?自断前程,把自己一辈子锁起来不接触白人,这得是经历了多大的恐怖折磨。看完电影和同是华人的男票交流,说的最多的是什么时候Asian能把这么多年受到的压迫摆到台面上来说一说。只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子弹、流血和斗殴……
凯瑟琳·比格罗处理这类题材实在是得心应手,手持、纪实感,尤其是宾馆那一大场戏,都拍得紧张又有压迫感。不过最后是有点弱下来了,略有些可惜。
叙事和摄影都很好,但是剧本有些问题,宏大的历史事件转化为个体和个案,然而最后没有讲整个事件的影响,缺少反思。不过依然是好电影,电影两个多小时却毫无尿点。
多好的一个题材啊,拍成这个样子。无谓的展现一段又一段街头暴乱但是毫无目的。故事散乱。网飞如果把这个题材拍成剧会怎样剪裁?
真实而绝望。毕格罗让观众和主角一起,在一个普通的黑人兼职保安视角下看底特律旅馆的警察暴力事件。近几年很多种族冲突主题的电影,它们无一例外地给人希望,就算法律操蛋,光明不灭。而这部真是黑暗,是目睹了一切却无法做出任何改变的绝望,看完我只想和主角一样抱着恐惧和自责在路边干呕不止...
从导演角度看的话满分没啥悬念。
他拿起发令枪,向远处执勤的军人开了几空枪,人家正在防范狙击手...最后他被一个前来搜查的恶警不当射杀,后面似乎还引发在场的多人被杀...这种事,你说该怨谁呢——而且一哥始终不能原谅这些在场者的,这么大的事,怎么在场的就没一个人站出来说这是场误会,这哥们放的是空枪,大家伙儿都是无辜的呢
毕格罗一贯的毛病,有技术,没脑子,有场面和冲突,但完全没有温度和节奏感。影片以令人兴奋的大阵仗开场,结果缩小到一件案子,再缩小到一个人,出场人物虽多,却个个脸谱化,以配合影片的政治正确。可见技术并不能保证深度,手持摄影和新闻图片也堆砌不出艺术的真实。
在如此敏感时期,《底特律》来的不能更及时。50周年后,回过头来再看美国的警察暴力与种族问题,其实有太多没变。毕格罗不像斯通那样有自己的政治意图,新闻工作式的摆事实和纪实与前两部如出一辙。失望的是强烈紧张的气氛和各种特写盖过了对骚乱本身的解读,人物刻画与深度成了弱点。
今年目前看过的最佳候选。毕格罗导演真是比众多男导演还狠,揭开历史的疮疤,直面悲剧,震撼虐心。开头用油画交代背景,凌厉惊艳。新闻纪实般的镜头穿插史实资料展现事件群像,太真实。聚焦旅馆谋杀案处处戳心,结局唏嘘悲凉,放到现在依然应景。所有演员表演都太精彩,不少年轻演员都是生涯突破表演!
从整个城市的骚乱,到绝望到底的个体悲剧,导演格局伸缩自如,视角灵活丰富,像寓言,却是黑人悲痛史的真实缩影。他再也走不出那一夜的底特律,那是他的肤色带给他的,永世不能驱散的恐惧。
女孩百叶窗,yellow,逃出遇白人警察的反应,觉得节奏很好,结尾较弱 / 50年,一些事情一点没变
毕格罗真是在美国主旋律中找到了一条永远不会错的套路。整体很喜欢,真实感和戏剧化的平衡,营造紧张氛围,操纵观众情绪的熟练工。看trailer原本以为可以摆脱单视角叙事的沉疴,但是没有,仍是不那么典型的一部好莱坞大片而已。缺乏反思,好的坏的都归于个人,避而不谈历史与制度。一贯讨巧。
中段长达48分钟的旅馆审讯戏,比今年的任何一部恐怖片都让人不寒而栗...#感觉拍到后面,毕格罗阿姨就有点累了...#
虽然知道是真实事件改编,但最后30分钟太影响观感了。它让一部本来凌厉得心跳爆表的事件电影沦为絮絮叨叨的历史课程。毕格罗毫无疑问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女性导演,前110分钟把纷繁的人物剧情驾驭得层次分明,心理强度真是比爷们还爷们。没有人、只有两种肤色的底特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