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HD

裁女佳人

喜剧片澳大利亚2015

主演:凯特·温斯莱特朱迪·戴维斯利亚姆·海姆斯沃斯雨果·维文卡罗琳·古多尔

导演:乔瑟琳·穆尔豪斯

剧照

裁女佳人 剧照 NO.1 裁女佳人 剧照 NO.2 裁女佳人 剧照 NO.3 裁女佳人 剧照 NO.4 裁女佳人 剧照 NO.5 裁女佳人 剧照 NO.6 裁女佳人 剧照 NO.13 裁女佳人 剧照 NO.14 裁女佳人 剧照 NO.15 裁女佳人 剧照 NO.16 裁女佳人 剧照 NO.17 裁女佳人 剧照 NO.18 裁女佳人 剧照 NO.19 裁女佳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21

详细剧情

讲述的是富有魅力的女主人公缇莉唐纳基,一个受过情感创伤的人,回到她澳大利亚的家乡小镇,向那些曾和自己有过节的人展开复仇的故事。\n这是一部包含了爱,复仇,高级时装和喜剧色彩元素的时尚戏剧。

长篇影评

1 ) 凭什么你伤害我,我还要感激你?

喜欢这种剧情电影,看完让人回味无穷,让我想到了《荒蛮故事》中的炸药哥。本以为童年遭遇不公待遇的女主会衣锦还乡,然后以德报怨,得到众人的谅解和接受,最后大家其乐融融,皆大欢喜。但是最后女主竟给了那些穷山恶水的刁民一记狠狠的耳光,不得不说这要比那种众人眼中的美满结局更让人觉得痛快。
前段时间,网络上风行着这样一段鸡汤段子:凡事感激,感激那些伤害你的人……但是,凭什么呢?人类有一种恒久的错觉:伤害使人成长,危机让人强大。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也有类似的观点:自古英雄多磨难,梅花香自苦寒来。然而,一个人的成功,更多的来自于责任意识,来自于自我尊严的觉醒,与社会伤害或是磨难,没有直接关系。更多的痛苦者,磨难者,可能会沦为平庸之辈,一生也走不出心理阴影。
韩信年轻的时候穷困潦倒,曾胯下受辱,但这些并不是他最终功成名就的直接原因。他能取得盖世的功绩靠的是他一身谋略和胆识,换做别人恐怕就没这本事了。但等他功成名就,回到家乡,把那个污辱他的混混找来,还提拔了他……如果韩信杀了他,名誉损失更大,最终韩信竟无法快意恩仇,报复对方。因为社会舆论,对他极为不公——既然你有本事,有能力,就得大人大量,心胸宽广,你敢报复就是小鸡肚肠,就是不能容人。这就是“被伤害了还要感激”版本的鸡汤风行的原因。
这个社会,总有些没有廉耻、没有尊严、跌破底线的人。一旦你与这类人发生交集,就千万甭琢磨公平的事儿。你还要尊严,还要未来,还有自己的理想,就为了一个不堪的人,你要付出这所有的一切,试想你值得吗?这种不公的态势,让许多人纵然是受到心理伤害,也无法还击。就像有句话说的,走在路上,被疯狗咬了一口,难道你还要咬回去吗?不能咬回去,只能忍气吞声。忍气吞声又太痛苦,于是鸡汤以自慰。说到底,就是个自我安慰而已。但是伤害就是伤害,没有正面价值。感激伤害者,认为是这种心灵伤害让你成长,不过是表错了情。唯一与成功有直接关系的,是当事人自身的努力与强大。
女主最后潇洒地报复,或许不是主流价值观倡导的,但是一定会有不少人在心底暗暗叫好!你伤害了我,凭什么我还要感激你,做一个强大的人,就是要学会与那些不堪的人周旋。

2 ) 这世上最恶毒的刑罚莫过于流言蜚语。而真正的解脱是“无所谓”。

在澳大利亚的唐歌达小镇上,10岁的蒂莉因为被指控谋杀而被放逐他乡。25年后精通时装定制的她带着仇恨又回到小镇想要洗刷自己的冤屈……可这一开始就是一个复仇的故事吗?我觉得并不是。

蒂莉刚刚回来的那个深夜,她望着小镇熟悉的街景回忆起曾经的伤痛----老师的责罚,药店老板的羞辱,被人骂成杂种以及被冤枉被送往他乡。都是因为她只有一个单身母亲,因为她们很弱小,没有办法抵抗......
她对着夜色中的小镇说:“我回来了,你们这帮杂种!"
是呀,现在她拥有了闪耀的美貌和无与伦比的技艺,她似乎已经变得无比强大和自信,于是她回到这个地方,她可以面对所有人,可以保护自己的母亲。
但她真的是来宣战的吗?

我们设想一下,有这样一个小孩儿,因为家境不好又很弱小所以面对一些嘲弄和欺负总会忍气吞声,而越是这样越是招来更多的伤害,甚至泼脏水。他恨这个地方恨周围的一切,他可能暗暗发誓迟早有一天要杀死那些欺负他的人……
可是他的内心真正最渴望的是什么?是迟早有一天,让所有人都认可他!
所以,当有一天他穿着盛装开着豪车回到家乡的时候,他是来复仇来杀人的吗?
不是吧。他是来证明自己的!
那这个时候他是真的强大真的自信吗?
也不是,他依旧是渴望被认同的一个自卑的人,因为心里的阴影从来没有被照亮。

所以蒂莉并不是像外表看起来那么强势,她内心认为自己是被诅咒的。
被什么诅咒?就是童年的阴影。

她想告诉所有人,他们错了。所以她做第一条裙子的“酬金”仅仅是让杂货店老板的女儿承认自己曾经出卖了她。

所以故事的前半段其实并不是复仇,而是在洗刷冤屈和博得认同。所以那时候她看起来强势张扬,但眼神确实阴郁和卑微的。

但她的母亲太清楚这里的一切,所以她会说:“你是为了我回到这里的吗?你是为了他们,你为她们做裙子也不可能得到他们的原谅。”

可后来怎么变成了一个复仇的故事?

因为她认清了自己根本没有错。

泰迪带着她回顾她最不敢回顾的那一幕,告诉她她不过是躲开了对方的攻击,那个小男孩儿是对她施暴的时候自己撞死的,她没有错。当她的能够回忆起这一切的时候便是原谅自己的开始。

因为她更认清了人性的丑恶是华丽的衣服根本无法的装点的。

她的老师当年做了伪证污蔑她是杀人凶手,被她指认之后反而变本加厉再一次用谎言“借刀杀人”。
她的父亲因为攀附权贵抛弃了她的母亲,又因为他和别的女人生的孩子死了而冤枉她把她送走。
当深爱的泰迪死后,那些穿着她制作出来的华丽衣服的女人们依然聚在一起恶毒地嘲笑和诅咒她。
当人们需要她的时候,会把认同和接纳作为要挟“如果你答应给我们做衣服,我们可能会原谅你。”
攀附权贵的依然谄媚,下作肮脏的依然猥琐,势利小人依然在拜高踩低。

因为她对这里心灰意冷了。

泰迪的死让她生命中仅有的一些亮色也被抹去。
母亲的死让她失去了留恋的理由。
她明白了在这里她根本证明不了自己,因为在这个人情社会里,人们太清楚流言蜚语可以当作杀人不见血的凶器。

所以,越“人情”的地方越蛮荒。

当她平静地对小镇上定做戏剧服装的要求说出那个“NO!”的时候,当她发疯似的把缝纫机和布料扔出窗外的时候,还没有干透的眼泪让人心疼,实际上她的内心却开始强大。


最后我看到了蒂莉的解脱,她已经不在乎这个小镇和这里所有的一切了,她不用再被内心深处的恐惧所绑架。她失去了亲人和爱人,可是至少,她找到了自己。我想,这也是那位警察先生的解脱。

她摧毁她带给这个小镇的美丽,把人们打回原形。
在开往墨尔本的火车上。
列车员望着大火说:“烧了些垃圾不是吗?好像他们做的太过了点。”
蒂莉默默地说:“你从来没有见过垃圾。”

她跳出了垃圾堆。
其实迎合只会让自己越陷越深越来越失望,让自己漂亮的活着才是给讨厌和仇恨自己的人最响亮的耳光。

3 ) 华服之美难掩人性之恶

2015年10月,澳大利亚电影《裁缝》上映,该片被影迷们誉为《穿普拉达的女王》之后、十年来最好的「时尚电影」。

这部电影的戏服设计师是蒂姆·查佩尔,他曾于1995年以《沙漠妖姬》一片荣获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

图中穿黑衣的男士为蒂姆·查佩尔。

本片改编自同名小说,故事发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澳大利亚,由查佩尔这位奥斯卡获得者操刀,片中复古风格的服装宜人眼目。

海报设计很亮眼,完美融合了「时尚」与「复仇」两大主题元素。

剧情分割线

深夜,一辆巴士客车停靠于陈旧简陋的小镇街边。

昏暗的路灯下,女主角缇莉(由凯特·温斯莱特饰演)提着行李从车上走下来。

走至家门口,缇莉遇到到了多年未见的法瑞特警官(由雨果·维文饰演)。

这是一个有趣的角色。

法瑞特警官年约半百、面容苍老,横看竖看都不像是与时尚沾边的人,但是当他看到缇莉的装束时,一眼就瞧出衣服的设计灵感来自于迪奥。

缇莉十岁时因被控谋杀同学斯图尔特而被驱逐,二十五年后,她返乡调查当年案件的真相。

缇莉是位巧手裁缝,但她的服装样式简洁大方,颜色多以蓝黑棕等冷色调为主,这十分符合缇莉受害者的身份设定。

我可以很负责地说,《裁缝》是我看过的电影中,时尚与剧情结合得最紧密、配合得最默契的一部电影。

片中的戏服不仅件件精致,还将色彩本身的作用发挥运用到了极致。

时装与剧情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出现在本镇与临镇的足球比赛场上。

红色是最能引起性趣的颜色。有人做过测试,在一组身着不同颜色服装的异性照片中,身穿红衣的那一个赢得了绝大多数人的好感。

缇莉的这件红裙要看动态图才能完全领略它的美,衣料上的几何形状花纹是亮点。

当从巴黎归来的时髦女人以一袭红裙现身赛场的时候,犹如在荒芜的小镇投下了一枚原子弹,辐射力可想而知。

优雅性感的缇莉立即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但目光中饱含的深意却有所不同。

女人的目光是嫉妒,男人的目光是流连,这也直接导致本镇球队输掉了上半场比赛。

下半场比赛时,缇莉更换了一件黑色长裙。黑色不如红色醒目,但却是公认的最具神秘感的颜色,这份神秘感引人遐想与探究。

缇莉的这件长裙颜色固然保守,但是样式却颇为大胆,酥胸美腿令男人们更加眼目流连,引得对手频频失误,最终泰迪带领的本镇球队赢得了比赛的胜利。

「以衣成名」之后,时尚便将缇莉的生活同周围的人紧密联系在一起。

第一个因时尚而走近缇莉的人是法瑞特警官。

法瑞特警官对缇莉从巴黎带回来的那些衣料、饰品爱不释手,他对缇莉坦言,二十五年前自己正是被镇长抓住了「异装癖」的把柄,不得不昧着良心将被人诬陷的缇莉驱逐出村。

正义不能当饭吃,当「生存」与「良知」在天平两边左右摇摆的时候,大多数人如同法瑞特警官一般,优先选择了前者。

善良的缇莉不仅原谅了法瑞特警官,还因为相同的时尚爱好与之成为了忘年交。

第二个因时尚而走近缇莉的人是泰迪(由利亚姆·海姆斯沃斯饰演)。

同村的威廉即将结婚邀请泰迪担任伴郎,泰迪来找缇莉定制礼服并借机表明心意,但缇莉认为自己是「受诅咒的人」,不敢接受泰迪的爱情。

凯特与锤弟的真实年龄相差15岁,但他们扮演同龄人却没有什么违和感。

人们常说,拥有幸福童年的人,通常也会拥有美好的人生。

不幸的是,缇莉有个黑暗的童年,她和母亲莫莉提起过的那句「我也曾失去过孩子」,笔墨虽然不多,但却道出了她成年后感情和生活的不如意。

缇莉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她回到这个曾经伤害过她的地方,站到那些曾经伤害过她的人面前,她想要的不仅仅是查明真相,她更渴望得到接纳和认可,借此打开心结和走出阴影,但只能说缇莉太单纯了,低估了人性的复杂程度。

这一点莫莉看得更为透彻,她告诉缇莉,「你把她们变美,她们还是会恨你的」。

《裁缝》是一部出色的时装群戏,每个人不但穿得美,还有自己的特色。

这位姑娘在电影中是个龙套角色,连姓名都没有提及,但是她的几身行头都是中式布料搭配西式剪裁,姑娘的白皙肤色和修长四肢与这种穿衣风格十分搭调。

在缇莉的巧手打点下,小镇上的女人们均由乡野村妇变身为时髦女郎。

这其中受益最大的非格特莫属,这也是剧中第三个因时尚而走近缇莉的人。

初时登场的格特,形象要多糟糕就有多糟糕,她心仪小镇高富帅威廉,但威廉却对她视若无睹。

当格特身着缇莉为她量身定制的礼服现身舞会的时候,所有人都惊呆了。

舞会这个片段,我反复观看了三四遍,才敢确定变装前的格特和变装后的格特,是由同一个演员出演的。

格特与之前判若两人,她是当之无愧的舞会皇后,这是时装与剧情的第二次亲密接触。

看到这里,大家肯定会心悦诚服地相信「人靠衣装、佛靠金装」。

格特赢得了威廉的倾心并与其闪婚,但她并未因此感激缇莉。

当缇莉身陷困境的时候,格特不但没有站出来为缇莉说话,相反她还首当其冲加入到排挤缇莉与其家人的阵营中。

莫莉的话在格特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格特做为配角同时也是反派,戏服在数量上不及女主角,但是款式和花色却超越了缇莉。

格特的服装或多或少辅以红色,这一方面符合她新婚少妇的人物设定;另一方面,服装色调的明快鲜艳正好与人物内心的阴暗丑陋形成鲜明的反差。

漂亮的衣裳或许可以修饰一个人外在的美丑,但却无法改变其内心的善恶,「华服之美难掩人性之恶」在格特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时装于本片中既是烘托主题内容的支线,又是引导剧情走向的主线,剧情的每一次起承转合,均与时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第四个因时尚而走近缇莉的人是玛丽戈尔德。

玛丽戈尔德是镇长的妻子,也是斯图尔特的母亲,受丈夫愚弄的她一直以为儿子是从树上掉下来摔死的。

玛丽戈尔德找到缇莉定制出席格特婚礼的礼服,正是这次接触促使缇莉从她口中得知,乡村教师比尤拉是当年案件的目击证人。

缇莉的旁敲侧击和步步紧逼迫使心怀鬼胎的比尤拉吐露了实情。

格特与威廉的婚礼既是一场时装的盛宴,亦是一次剧情的高潮。

婚宴上有两个人的服装颜色格外抢眼,缇莉的紫色裙装和玛丽戈尔德的(芥末)黄色礼服本身是对立的色系,颜色的对立暗示着她们二人冲突的身份。

这是本片时装与剧情的第三次亲密接触,也是一次激烈的火花碰撞。

比尤拉口中的「真相」令玛丽戈尔德几近疯狂,她对着缇莉大喊「谋杀犯」。

缇莉百口莫辩,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在这场冲突中,缇莉得知了卑鄙狠毒的镇长居然是自己的父亲。

婚宴上还有另一个人发狂——泰迪的残疾哥哥巴尼。

巴尼不忍缇莉含冤,说出了自己当年目睹的隐情,至此镇长之子的死亡真相被完整拼凑还原了出来。

真相大白但却于事无补,在他人心中,被恋人抛弃的莫莉依旧是荡妇,被诬陷谋杀的缇莉也还是野种和凶手。

对于缇莉而言,唯一的收获便是爱情,然而幸福的潮水还未来得及将她与泰迪淹没,死亡的阴影却已将他们笼罩。

泰迪为了证明缇莉不是「受诅咒的人」,从数米高的谷仓上跳了下去,这本是他和同村青年平时打赌玩乐的游戏,但是这一次却出了意外。

泰迪之死把缇莉推上了风口浪尖,格特家的杂货店成为了滋生流言蜚语的温床。

俗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

越是闭塞人少的地方,谣言传播得越迅猛。

没有人在意真相是什么,谣言可以随心所欲演绎成各种版本,但最终的结果却只有一种,那就是被卷入谣言的核心人物变成了别人心目中的异类和祸害,并且这种印象一旦形成便很难再予以改变。

《裁缝》的主题是「人性」,切入点是「偏见」,这不免令人想起题材相近的影片《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裁缝》在台湾地区上映时,被译为《恶女订制服》,这个译名贴切又传神。

玛莲娜被侮辱、被损害的时候至少是成年人,而缇莉被人诬陷谋杀的时候仅是年方十岁的孩童。

实际上,《裁缝》所讲述的故事远比前者更为残酷,但时尚元素的存在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中和作用,削弱了影片的黑暗气质与压抑氛围,同时也为影片增添了观赏性和趣味性。

如果惨剧只到泰迪死亡戛然而止,最多只是宣告缇莉自我救赎失败,但接下来发生的两件事情则将缇莉彻底推上了复仇之路。

莫莉中风,小镇上的庸医不但见死不救还出言讥讽。

不久后,庸医意外死亡,其助手不假思索便将罪名栽赃到缇莉头上,良心未泯的法瑞特警官独揽罪名含冤入狱。

法瑞特警官身着斗牛士的服装被捕,这一幕充斥着荒诞的喜感。

亲人、爱人、朋友相继离去,缇莉终于明白了所谓的救赎,人救不如自救。

故事于时装中开始,势必在时装中结束。

全片时装与剧情的双重高潮在夏天诗人乐会中来临,这是时装与剧情的第四次亲密接触。

缇莉为本村人制作了参加比赛的服装,但她还接受了另一组人马的邀请,这招将计就计使得妙。

比赛当日,格特领衔的小镇居民们身着巴洛克风格的戏服现身。

这些戏服精美华丽,但颜色多以灰、蓝、淡绿等暗色为主,服装的颜色暗喻了他们比赛落败的命运。

反观对手们穿着的日式和服明显更胜一筹,特别是领唱的那件金黄色的和服格外引人注目。

黄色在东方人的观念里代表富贵和权威,衣服的颜色预示着胜利的归属。

而在比赛进行的同时,缇莉在小镇点燃了燎原火种,这把复仇之火毁灭了罪恶之源,也宣告了缇莉的涅槃重生。

片尾,缇莉登上了远去的列车。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每个回不去的故乡背后,必然有一段伤心的过往。

无法回头,大步前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4 ) 酸不能爽的《裁缝》

澳洲版《狗镇》,华服版《还乡》。本来故事的设定令人期待,被侮辱与损害的小萝莉出落成复仇女神,抱着“一个也不原谅”的满腔怨忿返乡。肥温的扮相极正,烈焰红唇杀气腾腾,正待她甩开膀子大开杀戒一场,却劈面遭遇真命天子锤弟。导演阿姨的姑奶心大作,只顾拉媒作聘,完全不管夫差大人的家国之仇。剧情断裂。前半程的山雨欲来化作后半截磨磨叽叽的自我救赎。最后草草放了把火拉起字幕走人。说到底导演还是低估了观众的承受“恶”的能力,一场暴烈的革命行动只落得个请客吃饭、绘画绣花的松垮结局,实在是酸不能爽。

5 ) 人性不荒诞

当男主出现的时候,我还以为这是一部爱情救赎的片子;当丹尼那个傻子出现的时候,我以为一切能沉冤得雪。后来,电影告诉了我一个更真实的现象,毕竟大团圆结局才是电影。
人性可以坏到什么地步?也许人人都觉得自己不是那么坏,我们没有直接去攻击谁,我们只不过是加了几句话。但通常正正是这么简单的几句话残害了一个个人。很多影评都提到那一句:流言害死人。所有人都不知道真相,但却都认为自己是真相的掌握者,敢当流言传播者比流言本身更为可恶。突然想到很多网络暴力,也是这么恶心的是事情。男主像是一个反抗者,但最终却死于一种荒诞的方式。小镇一把火全烧了,庸医死在沼泽,一切都好似很荒诞,但却荒诞不过人性。
你见过真正的垃圾吗?女主离开的那一刻,发自真心的爽。她不再为了无谓的真相屈服了。这里根本没有真相可言,想要去感化谁,却依然被反过来诬陷。在这里,只有被利用的价值。一旦利益过后,人们便只记得旧账。
人是一种记忆力超强的生物,同时也是记忆力最差的。因此有那么多忘恩负义。可笑吧,我们总是选择性记忆。
我觉得片子总是有一种魅力,既不在爱情消逝、亲人别离过分渲染,不会让电影沦为一般情感消费。可惜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结局还是不够大快人心。

6 ) 小镇的残酷

一晚上连着看了《美国精神病人》和《裁缝》。同样是用轻松荒诞的语调讲残酷的故事,前者讲的是大城市的残酷,而后者讲的是小镇的残酷。 大城市的残酷是冷漠,来自于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缺失。《美国精神病人》里面,每天一起工作的同事却记不住对方的名字;某人失踪多日,他那些所谓的“朋友”却漠不关心,喝酒撩妹一切照常。这些人看起来高冷自负,实际上内心孤独无处排解。 小镇的残酷则是流言,或者说是一种无处不在的人情。与大城市人人疏离相反,小镇人少,人们互为邻里,相互熟识,再加上业务往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复杂得多——你医治的患者有可能是你孩子的老师,你店里的顾客也许是丈夫的老板。过分密切的联系,也是一种尴尬。 休格兰特主演的电影《蒸发的摩根夫妇》试图描绘一个乌托邦式的小镇形象,其中有一个桥段:遇到麻烦的城市夫妇向一个小镇居民借车,对方的回答是:钥匙就插在车上,你们直接开走就可以。惊讶的夫妇俩问,你就不怕别人悄悄开走你的车不还给你了?这个当地人更为惊讶地说,你们会还给我的对吧?看完这个电影,我一度很向往这种充满信任和温情的小镇生活。但这终究是一部主旋律喜剧。在现实生活中,小镇的人际关系并不是那么美好。特别是在娱乐方式比较匮乏的年代,小镇的人用来打发时间的也就是闲聊了。很难想象一群大妈坐在老鼠横行的谷仓前讨论哲学、艺术或者引力波,当然,够她们闲聊上一个下午的就只有镇上的八卦了。试想一下,一群你虽认识却并不真正亲近的人通过各种莫名其妙的渠道对你整个人知根知底,是不是挺吓人的? 流言能杀死人,更何况是谎言。凯特饰演的 计设师因为老师的伪证成为全镇“不明真相的群众”唾骂的murderer。她的母亲明明是被丈夫抛弃的受害者,却成为众人口中的slut。如果说大城市的残酷是一种“我没有义务救你”的冷血规则,只体现在危难时刻,大多数人还可以留有一丝侥幸;小镇的残酷则是“不管你愿不愿意,我就是要管你的事。而且如果我愿意,就可以毁掉你”的恐怖体制。这种体制面前没有正义可言,正常人的反抗力量都显得不堪一击。电影中三个非常反传统的情节设定都是为了表现这一点:1.男主之死(爱情的力量失败)2.母亲之死(亲情的感化失败)3.女主帮助变身的自卑少女重新加入迫害女主的行列(自我救赎失败)。很显然,这样的剧情反转不是用来逗逼的,它们都在为女主最后的烈焰复仇做铺垫——事实证明,正当手段是无法冲破这一体制施加于个人的杀戮的。 虽然影片刻意拍出一种荒诞的喜感,但个人认为这部电影比《狗镇》更加残酷。前者的妮可还有黑手党家庭撑腰,而本片里凯特却在深爱的人一个个离去时渐渐失去了对善良的所有希望。

短评

土澳本土产还好找的是凯特主演各方面比狗镇都强太多。疯妈妈也演的很好。锤哥就这么钻进老鼠窝出不出来了。雨果警长也算当了回替罪羊。最后是因果报应了那些垃圾烧的真好。还是人靠衣装啊巴黎学过设计的就是不一样了。

4分钟前
  • vivien
  • 力荐

本以为狗镇似的悲剧就已尽可能的展现了穷山恶水出恶人的真理,不曾想裁缝的喜剧化更是将悲剧撕裂的痛彻心扉。本以为亲切的金子那种血淋淋的女性化复仇就已足够颠覆,肥温的温柔杀戮更是无以为继。所以,我突然明白,想要得到东方的鱼肚白,最好的方式就是走向西方的落日红。

9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这路数太诡异了,而且荒诞得……不那么恰到好处啊……

11分钟前
  • 猪头妖怪
  • 较差

就想说凯特真是演什么像什么,一口澳大利亚口音到底是怎么练出来的!之前The Reader里的德国口语也是,太有天赋了!能不能教我练英音TUT 电影本身有些昆汀的色彩,是潜力股

13分钟前
  • Erzählerin
  • 还行

“恋弟狂魔”肥温这次美炸了,烈焰红唇杀气腾腾,一身服装惊为天人啊!故事过于诡谲复杂,要定格在肥温和锤弟滚床单那儿就好了。 可以当猎奇电影看看,顺便欣赏澳洲内陆的风情画。雨果·维文饰演的易装癖实在太好笑啦~

1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本来看到凯特睡帅哥我就心满意足觉得该结束了吧,谁知道剧情才刚开始

17分钟前
  • 离释
  • 推荐

惊喜之作,本以为一部名叫“裁缝”的片子能拍出什么花样来,没想到这么耐看,一部上世纪时装片,每个人物都设计的个性鲜明,并且还插入了悬疑元素和一点黑色幽默,雨过·维文的女装癖是在致敬《丹麦女孩》吗哈哈,还有肥温,今年没凭这部提名奥斯卡真是太可惜了,演什么像什么啊

18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要是我的话,我会连人一起烧掉,然后看着他们满身都是火焰和吼叫....

22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推荐

本以为剧情是属于老套的女主回家乡通过手艺洗白自己并与乡民同归于好并抱得忠犬的故事,没想到故事走向无法预测的局面忠犬死去警察背黑锅父亲是贱人母亲撒手在看似喜剧的成分下掩盖着类似狗镇的残酷人本恶现实。最后她烧了整个小镇昂头阔步地离开其实都是一种对小镇绝望后的放弃,穷山恶水出刁民从未错

27分钟前
  • littledepp
  • 推荐

“三分长相,七分打扮”,颜值可以随着衣着美妆而提升一个层次。

30分钟前
  • 会笑的昨天
  • 推荐

发现年纪越大越喜欢这种“一个都不原谅”。又回到了那个主题,小镇姑娘的出走,说到底都是对乡村社会的厌恶和弃绝。 回不去的故乡的背后,从来没有世外桃源。

33分钟前
  • 十八爷
  • 推荐

她来了,像魔法,把整个镇子都变美;她走了,像魔法,把整个镇子都变没。

38分钟前
  • coie
  • 推荐

生活会在给你布满荆棘的路上还涂满毒药。真正能够战胜这些的只有自己不断反抗和奋起的行动和决心。而爱情和亲情有时候都会在最关键时候离你而去,但是他们的爱却永远留在我们心里激励着我们勇敢活出最精彩,因为恶人自有天收,抬头看苍天,从不饶过谁。

43分钟前
  • 精神病患者
  • 推荐

我当然会记仇,不记仇哪来的力气报恩。

47分钟前
  • JulyChan
  • 还行

#裁缝# 的剧本不错,有一幕令我特别惊艳,在荒凉穷得掉渣的小镇上所有的女人都穿着特别名媛的衣服,真是吊诡。最后的复仇真是痛快。

49分钟前
  • 宅猫
  • 推荐

有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只是这地方不见得荒芜却也多这样自私凉薄的人们,何尝不是人性本恶的一种体现?小镇里的人利聚而来,不无目的断不会摒弃前嫌,更何况多数人跟女主并无直接的利害关系,却个个待之如仇敌一般。好在女主本身清醒,最后了无牵挂的一把大火实在大快人心,弃之远之,无需留恋!

51分钟前
  • 逸宸
  • 推荐

太有风格了,像舞台剧,华丽又漂亮,各种黑色幽默,讽刺而又直击要害。

53分钟前
  • 西西
  • 力荐

看温丝莱特近些年的表演,是一种享受,《杀戮》,《史蒂夫.乔布斯》到此片,温丝莱特浑身散发着对演技自信而透出来的光芒,性感无比。在表演水准上,已甩她当年的大轮船男搭档大概五条街。

54分钟前
  • 陈哈
  • 推荐

澳洲轻喜剧版的《狗镇》,温斯莱特在里面霸气又漂亮!小镇子的恶归根结底是传统和父辈们一代代流传下来的人性权势之恶。不把传统一把火烧掉,仅靠一个人的力量试图缓慢改变传统,终归是要失败的。

59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看完以后当场在mall里买了三个套装和一个项链。莎士比亚嗦:当然了,我的衣装确实改变了我的性格。

1小时前
  • 涵哥吉祥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