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暴力与解释
Lazhar老师的妻子是一个教师,因为写书批评2004年实施的《全国和解》政策,反对对一些罪犯的特赦,而遭到恐吓,报复。事实上阿尔及利亚整个90年代都处于内战之中,各种恐怖活动经常发生。发布《全国和解》政策的动机是为了恢复国内的和平与安定。
martine老师因为simon撒的谎而被人误解,最后在特意选在教室里上吊自杀。
不管martine老师因为什么动机选择在教室里结束自己的生命,但这的的确确伤害到了她的学生了,尤其是Simon,他这一辈子应该都不会忘记,尽管之后总是装作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当这件事发生以后,学校立即把教室重新刷了一遍,安排了一个心理医生,试图尽快让学生们把这件事遗忘掉,就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
但是真的把那些阿尔及利亚90年代的战争都忘掉吗?不问为什么martine 老师会上吊,不关心这对孩子的伤害,而只是要求忘掉吗?lazhar老师的妻子和小女孩alice所要求的是解释,是暴力的原因,真正地面对暴力,而不是一味的逃避。
正是因为此,lazhar老师才会如此恳求校长教完最后一课,他不希望像martine老师一样突然离去,没有解释。
2 ) 我的悲伤你可以去懂
我的悲伤你可以去懂
同样是来自加拿大魁北克的法语电影,同样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之前是《焦土之城》,这次则是《拉扎老师》(Monsieur Lazhar)。不同的题材,一样的精致而内敛。
魁北克寒冷的早晨,狭窄的学校操场,一群吵吵闹闹等待进入教室的小学生……影片的开头马上转入一个悲剧,班主任Martine老师被学生发现在教室自缢身亡。死亡在本片中是始终贯穿的元素,这个元素过早地进入了全班同学的视线,也在他们心目中烙下了永难磨灭的印记,在这样一个班级,该如何教导孩子们学会在死亡的阴影之下继续生活和学习,是一个难解的课题。事发后家长如临大敌,校方也立即把教室重新刷了一遍,还安排了心理医生,试图尽快让孩子们把这件事遗忘掉,就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但可以想象,孩子们的心情很难在短时期内恢复阳光。
这个小地方的学校人手十分紧张,正当校长为谁来顶替Martine老师的空缺而挠头的时候,一位自称有十余年教龄的阿尔及利亚移民拉扎老师自荐上门。新班主任面孔的出现暂时冲淡了孩子们的悲伤,“你是谁”、“从哪里来”、“你的国家是什么样子”……对于孩子们的好奇,拉扎老师并不愿触及自己难以回首的过去,事实上他在阿尔及利亚只是个开杂货铺的商人,真正的老师却是他受政治迫害死去的妻子。在一场动乱中,拉扎老师失去了妻女,来到加拿大申请难民身份的永久居留权。来这个学校上课,只是拉扎老师需要被迫谋生的手段。
接手这个班级后,拉扎老师发现就在校方和家长希望尽快遗忘Martine老师死亡事件的同时,他的学生却对此有不同的想法。正如一个孩子所说:“大家都认为是孩子们精神上收到了伤害,其实,真正受到伤害的是那些大人。”过度强调心理保护,并不是一个好办法。孩子们确实有心理阴影,如果不正视这一悲剧,一味遮遮掩掩,强迫性地要求让这个话题过去,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心理创伤。孩子们所希望的,不是去遗忘死亡,而是去谈论死亡。只有直面死亡,才可能让孩子从悲剧中痊愈。
什么东西对孩子心理的影响最严重,恰恰是所谓“不能说的秘密”,原本就很压抑的东西,需要抒发的情绪,为什么不能让孩子抒发,让他们表达自我才是最好的治疗方法。不顾校方的反对,拉扎老师尝试着改变在课堂上的做法,在他的引导下,当死亡可以被讨论和交流时,便具备了时间或逻辑上的确定性;当孩子们说出内心的沉重时,死亡就变成了一个可供大家增删修改的寓言故事,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孩子们装着寓言故事而不是死亡阴影的心灵,可以轻盈的再次飞翔起来。
影片最后,加拿大政府批准了拉扎老师的难民身份和永久居住权,学校却难以容忍他的身份,逼迫他离职。在最后一节课上,在一个明朗的下午,拉扎老师给孩子们留下一则他自创的寓言“大树和蝶蛹”后悄然离去。在寓言中,拉扎老师袒露了自己的苦难过去,描述了自己内心的哀伤。然而就象他引导孩子们所做的那样,既然可以说出来,表达出来,那对于拉扎老师已足够成为一种心灵上的治愈。 片尾拉扎老师和他最钟爱的小萝莉学生温暖相拥,配以一曲十分动听的钢琴曲,在那一刻,我唏嘘不已。希望在看过影片后,你也一样。
打分:9分
表演:四星级
视觉:四星级
节奏:五星级
故事:五星级
音乐:五星级
3 ) 《拉扎老师》
又一部教室电影,题材和内容含量介于《危险游戏Dangerous Minds (1995) 》、《这就是我That's What I Am (2011) 》和《墙壁之间Entre les murs (2008) 》之间,前两者代表着最常见的此类题材,关注特别学生、学校暴力、犯罪事件或者是老师在学生生命起到的关键作用,用的方式是戏剧化的处理,直捣人心的情绪冲突,后者则是一种纪录形式,以见微知著的形式,放弃部分利于观众常规看电影思维方式,讨论社会层面。
本片并没有走出大的框框,一个关于老师和学生相互帮助一起走出心理阴霾的侧重点也不少见,和上诉两种类型影片相比,编导用了一个中间偏传统的路子,虽有将老师阿尔及利亚移民背景问题以及与女老师互动的插曲,总的来说主线清晰,没有无目的的桥段。而例如拉扎先生好几次让阿拉伯裔学生改说法语、与男老师的互动等小细节,也增加了人物的立体感。总的老说还是一部比较丰满的剧情片,力度方面稍显欠缺,还好最后结尾很不错。
影片最大的亮点是简洁的摄影、布景,中性的色彩,中速的节奏与冬雪下加拿大魁北克相互作用下的效果。相较一直大爱的北欧系视听语言,这种会更利于剧情的推进。
4 ) 记得一定要告别
这部作品被分类成“喜剧”真是莫名其妙
因为它的基调一点都不轻松。
小女孩说
“
martine老师一定过得很艰辛吧。
有时候我会想martine老师是否算是传递了暴力信息,
但我们不能处罚martine老师,因为她已经死了”
这种无法抑制的悲伤是如此的真实有力。
这并不是影片的造作,因为孩子们都是敏感的!大人觉得无关痛痒的事情,孩子们却是能深刻的感受到。
不要以为他们不懂事。事实上,无论孩子们有什么想法都是不奇怪的。因为他们没有大人们的成规陋习,没有对于世事的无奈,他们怀着最大的好奇和无穷的可能来探索这个世界。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总有相聚的欢愉和离别的惆怅。
所谓有多少相逢,就有多少离别。
逝者已矣,但孩子们不会懂这些。那些逝去的美好和残酷的自杀对他们来说绝对是个莫大的打击。
而Lazhar老师,同样经历丧妻之痛,同样对妻子有着不解的他,同孩子们一起走出这片心理阴霾。
许多人认为片中讨论了教育体制。
我并不这么觉得。应该说,教育体制永远不能抹杀教育中人性的基本关怀。
而作品要突出的正是这点。
大人们总是在喋喋不休的讨论体制,讨论自己的生活,讨论是非对错,
但真正重要的是孩子们的内心。
小男孩在课堂上哭着吼着“我不喜欢别人碰我,不是我的错,我不喜欢martine”
小女孩却一直是那样真切,“不,你喜欢她的”
是的,这就是孩子。
无论表面上如何,他们总是用最真实的感情。
所以,Lazhar最后说“我一定要和他们告别,martine老师走的时候没有说再见。”
而此话一出,校长也同意了。
而这“最后一课”,有着非常感人的力量。
那则寓言“大树和蝶蛹”,让我思考很久。
这则寓言不是那种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的,而是描述内心哀伤的。
“在不公平的死亡之后,实在没有什么可说的。”
是的,只有哀伤。没有其他的遗产。
而如果可以说出来,表达出来,那已经是一种治愈了。
当小女孩和Lazhar抱在一起的时候,真是太温暖了。
5 ) 拉扎老师
西贝尔·拉扎是一个阿尔及利亚的移民。他在魁北克的一所小学工作,他的前任老师悲剧地死掉了。虽然他前任的死令小学的同事和他的学生很悲痛,而且这些生者在心灵上都经历了漫长的恢复过程,但是没有人希望知道拉扎先生痛苦的过往和生活,也没有人清楚他时时刻刻都在担心自己随时可能会被驱逐出这个国家。我看过了我看过了我看过了我看过了
6 ) 过滤真相?
成年人们总以为孩子像是易碎的玻璃,稍微接触到潜在的危险就会破裂。他们试图用自己所能为孩子们撑起一片防护网,让外界的真实世界只有经过过滤才到达孩子的身边。他们这么做的本意是为了孩子能身心健康地成长,但却忽略了让宝贝们一步步练习如何适应独自在没有过滤的真实世界中生存。这样的教育方式会让小朋友们过于单纯,在需要独自进入社会时有着诸多的不适应。
拉扎老师曾就职过的那个魁北克的小学校长可能就是这种保护式教育的拥护者。对于学生们目睹了一位小学老师在学校触目惊心的死亡,校长选择的处理方式是消极地提供心理疏导。在那个岁数的小孩就算心里很不舒服有时候也会选择不跟家里人说,更别说是让他们对还没足够信任的外人敞开心扉了。这种处理方式很欧美,是一种看起来很人道的形式主义,真正能达到预想效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其实只要用拉扎老师本想运用的温和方式与学生们探讨一下死亡这个话题,学生们也许会在当时和未来的日子里都想得开些。不管生在哪个国家的家庭,基本所有人在一辈子中迟早会见到亲朋好友的去世,一味的避而不谈剥夺了孩子们思想变更深刻的可能性。孩子们只是岁数小些的人类,他们已经拥有思考能力了,他们的想法不应该被大人们所轻视。成年人应该做的不是简单地过滤,而是引导他们做更多地思考。
7 ) 这是一个有关忧伤的故事
对于生长在和平时代的我来说 实在是无从体会“政治难民”的内涵 这部电影就一条线却谱出了一段人生 一个有关难民的故事 这是一个很流畅的故事体系 从一位女老师的自杀到迎来一位自称是老师却实际上是难民的拉扎 其实我并没有全看懂 比如那位自杀的女老师 她果真是因为那个小男孩的嫌弃而选择吊死在他面前? 有点不可思议 再者 拉扎老师是个让我心疼的人 表面上他似乎是个没事人一样 而且大家只顾着沉浸在那位女老师死去的悲伤中 却没人能体会他失去一切成为难民的悲痛 而这些他都不知道怎么跟别人说 就在被人发现他是难民不得不离开的时候 他那句“Martine老师走的时候没有说再见”深深震撼到我了 其实他是非常舍不得那群孩子的 或者说 在某个程度上是那些孩子在心灵上救赎了他 最后 他用那篇自撰的寓言故事告诉孩子们——我要走了 从今以后我得独自面对接下来的苦难 这时候我开始有些难以自持 这是一个有关忧伤的故事 PS:我似乎开始喜欢上这类电影了
8 ) 在痛苦中相遇
小学女老师在教室里上吊自杀了,虽然事件已经过去,带给孩子心灵的触动却未能消散,每个看似平静的面孔下都自有心结。这时作为代课老师的拉扎先生出现了,没有谁知道他的来历。他难过于孩子们的自闭与抑郁,并一再质疑校方对死亡事件的讳莫如深。他温和而执着的努力终于让原本并不复杂的真相浮出水面,孩子们在如释重负地哭泣同时迎来了不一样的成长。
怎样应对突发事件对幼小心灵带来的负面效应,是彻底回避还是渐进式疏导,自杀是否也属一种隐性的暴力行为(考虑到它给旁人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师生间应如何相处,这些都是电影带给观众的思考。最后拉扎先生的身份被揭穿了,他是一名从阿尔及利亚逃难来的新移民,妻子和一双儿女都被烧死了,他看着与自己孩子年龄相仿的学生们时那种复杂而感伤的眼光,道出“移民是没有故乡的”时的孤寂,这些举止都透露出他隐藏起来的伤痛。在痛苦中相遇,彼此能为对方做些什么?影片结尾处一个含泪的拥抱平静而温暖,心与心之间是需要相互慰藉的,哪怕只是一个拥抱。
一个强有力的故事开篇,编剧很会讲故事,一切激烈的矛盾都往小里讲,有种以柔克刚的魅力,痛苦的过往本来可以激烈残酷,到了这里却像点到即止的童话寓言,而童话往往都有暗黑的一面,关键是你愿不愿换个角度去触碰,但表面上的小清新暖人心又足够意味深长。教育!在中国还是不随便提及的好。★★★☆
来自魁北克学校的心灵鸡汤,阿尔及利亚老师的名字令我穿越到布列松的那头驴子
在教室里上吊的老师是多不负责任!竟然还故意死给其中一个学生看!让那个学生第一个看到她的尸体!而校长连代课老师是否有本国居留权都不审查就任其代课?可就是这位在其家乡阿尔及利亚开餐厅的拉扎老师帮助这班学生度过这段低潮!最后,总是真诚对待孩子的老师离开!
tres bien!很久没看到这样的好电影了!alors,这个海报也太屎了吧
alice
踏实讲故事的片子不多了。
感动;HDbits: Monsieur.Lazhar.2011.FRENCH.720p.BluRay.x264-4kHD 烂番茄 100%
与08年那部法国片相比,冲突更强烈,角色更典型,更像个童话(寓言?),幸好处理得柔和平淡,让我瞬间梦回油田子弟学校
本以为又是麻辣教师的故事,其实是温情疗伤系,无论是老师还是孩子们都有着一段痛苦的过往。彼此学会忘记过去,开始新的生活。整个故事拍得很淡,不过孩子们很可爱。西方对孩子保护真小心啊,教师不允许与学生肢体接触。
为人师表的尊严与善良,这大概是我看过最好的师生电影。4.5星。
最後蛹和大樹的寓言講完後電影卡然而止,很喜歡。孩子是最好的演員。死亡的陰影、教育、移民,幾條線索很清晰,故事很流暢。
提名第8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老师自杀后来自阿尔及利亚的代课老师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阴影,细腻朴实的教诲,师生间真实自然的互动,刻画出细心关注孩子成长的教师形象,片中那些教师与家长以及教师之间的对话,无疑是对教育行业因循守旧只做表面工作的社会现状极大讽刺。★★★★
儿童面对死亡,老师经历移民,而教室正是生活的缩影。流畅的叙事和平实的表演令本片成为本年度最佳加拿大电影。
1,魁省人民太重妄想症,教师也是一高危职业 2,没有heart别去教书!
戛然而止,导演一直都在压制着感情。每个人身后都有一段故事,不过在电影中表现出来的不到30%,所以总有一种脱力感。另外加拿大的小学生要不要这么早熟啊……
之前在香港看的第一场电影,早上排队买票聊天的时候挺好玩。
寓意深沉 导演出片率低 此片和伊朗神片不分上下 相对而言 拉扎老师关注了校园生活更为贴近生活 而其中的暴力和难民政治话题使得它的广度拓展有所拓展 看完后惊叹导演把这一切都集中呈现在小小的校园场景中
孩子太成熟 看到的残酷就多一些 成人很善良 看到的残酷就少一些
不太能懂为什么女老师的一个拥抱给小男孩带来这么大的影响。
剧情上毫无惊喜和悬念,但这样对于观众来说反而是个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