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写影评最怕遇到的,就是一部电影它片里片外都有“事儿”。刚走个《八佰》,又来个《夺冠》(原名《中国女排》)。
这样的电影要评起来很不容易,因为片内片外两种因素在影响电影的最终呈现。有的影评会选择只根据最终呈现来评价,这当然是没问题的。但要全面客观地了解一部电影,还是要知道两种因素都起了什么作用。
《夺冠》最终呈现的一个最明显的大问题,是比较流水账。
流水账的第一个特点,与“流水”恰恰相反,它是割裂的。135分钟的片长,大约60分钟聚焦1981年中日大战,10分钟聚焦2008年中美大战,60分钟聚焦2016年中巴大战。只是它们中间缺乏有效的衔接(特别是1981与2008),大多以黑底白字的字幕串联。仿佛这三段大战是三个短片被硬凑在一起。
流水账的第二个特点,浮光掠影。各路人马跟走马灯似的登场,大多数没给人留下什么深刻印象。事实上,就连本片着力刻画的郎平和陈,也比较工具人。他们不是没感情,但缺乏能打动人的真情实感。反观《极速车王》,甚至是《绝杀慕尼黑》,你就能明白我说的是什么意思。
与其说《夺冠》是电影,倒更有点像电视纪录片的情景重现多了点台词。
造成这个局面,我认为主要是两个片外因素在起作用:
第一,本片是命题作文,命题的范围是1980-2016年的中国女排,时间长、人物多,只有135分钟呈现,那好像确实也没什么别的好办法。要是拍成电视剧,选择就多一些。
第二,本片触及了很多敏感事件,因此也遭遇了不少删改,也可能有的事件就直接回避掉了。电影中删改或回避的,我猜测至少有三处:
一是80年代老一辈女排人,从教练(袁)、陪打教练(陈)到女排队员,全都没提名字。
这跟电影改名有异曲同工之效。连名字都没有的角色,怎么指望它丰满呢?之前有传言,陈反对导演对他的艺术加工,因为他觉得很冒犯,这个网上都容易搜到。所以最终,他的角色没有名字。那么这个传言是不是真的呢?我不知道;其他人没有名字,是不是也觉得自己受了冒犯?我也不知道;电影审查本身在这里又起到了什么作用?我还是不知道。这些问题对观众来说将是永远的谜。
二是郎平2005年在美执教被一句字幕带过。这个情节我不知道是被删改了还是直接回避了,但它缺失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1981年中日大战与2008年中美大战在逻辑上被割裂了;其次,郎平这个人物也少了一次丰满的机会。当然这件事也很敏感,有传言说郎平在美执教是因为与中国排协闹了不愉快。到底谁是谁非?或者谁“是”多一点,谁“非”多一点?我也不敢妄言。
三是郎平2013年回国任教后推行改革,接受某种委员会质询时,所有质询她的人也都没有名字,只有职业:官员、教授、记者等。这么做显然是为了避免指名道姓地告诉观众当年谁对改革提出过质疑。讲道理,质疑是很正常的事情,任何事情都可以拿来质疑。但在中国现在的舆论环境下,没人愿意当这个出头鸟,暴露自己当年的倾向,似乎也可以理解。
说到这里,有人要怪各种审查了。我当然对一些思路清奇的审查无法苟同;但是在历史问题上,如果不审查,出了历史偏差谁负责呢?又有人要说,那就不能把原原本本的历史拍出来吗?可是,原原本本的历史,又有谁说得清呢?
即使能说清,也不是现在。这段历史如此之近,还没有尘埃落定。所以本片必然受到种种掣肘。
抛开片外因素,本片制作得还是不错的。
首先,三场大战重现得酣畅淋漓,即使观众知道了结果,仍然足以被调动情绪,从屏息以待到血脉喷张。
其次,郎平的专业性也得到了系统体现。
她提出了女排改革三项计划:“大国家队”、引入外教、多种阵容组合。
她在赛场上准确把握敌我形势并指定策略:她在刚面对巴西队时说:“她们想3:0拿下我们,拖住她们!”在第一局输了之后又说:“她们第一局太兴奋,这不一定是好事儿!”这既是给队员打气,又包含了对对手“三鼓而竭”的判断。
她在赛场上运用计算机等现代科技手段寻找对手弱点,一击而破。这一点前面还有呼应:80年代美国就采用了计算机分析,时任教练只能加倍发狠地练女排,用肉体弥补技术的不足;到了今天,我们终于也有了自己的技术。
最后,本片还试图探讨,两代中国女排存在的意义。
老一代女排存在的直接意义是为国争光,根本意义则是国民精神的寄托。
老教练袁说了:“我第一次出国时流泪了,冰箱、彩电、空调,我没见过。中国太落后了,所以我们必须赢。”乍一听这话的逻辑很怪:中国落后,为什么女排必须赢?女排赢了,中国就先进了吗?
应该说,这一时期的女排起的是一个精神寄托的作用。当我们什么都不行的时候,我们需要在某一方面证明自己行,才有继续前进的动力。经济见成效需要几十年,军事见成效需要几十年,唯有体育见成效的周期可以短一些。所以上举国体制,所以袁近乎残酷地练队员。最后也可以看到,中国女排击败日本时,举国欢腾。这个时候,体育不仅仅是体育,它事关民族自信。
随着中国的发展,女排陷入了迷惘。新一代女排的直接意义仍然是为国争光,但问题是中国人还需要这份“光”吗?正如陈说的:“现在拿了冠军,谁又在乎呢?”
所以郎平反复问新一代女排:“你们为什么打排球?”她试图为女排找到新的根本意义。新一代女排与老一代女排最大的不同是,老一代女排是像军人一样服从命令、完成任务,而新一代女排则多了很多选择。她们可以选择进入国家队,也可以选择离开。选择进入国家队的人也不一定是因为爱排球,譬如朱婷,进入国家队是因为举国体制是她离开农村的捷径。
于是郎平引导这些姑娘,首先接受现实,然后在为自己打球的同时为国争光。时代变了:过去是个人无条件服从集体,如今个人多了选择,集体与个人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个道理很正确,不过电影表达得不好,后期主要是通过郎平和陈轮流灌鸡汤让队员们既“为自己打球”,又“为国争光”的,导致最终的呈现实在是让人困惑。
接着中国女排存在意义这个话题,我还要批判一种毫无根据的解读。有些影评夸赞说:陈可辛导演是用新一代女排的自我追求,批判、否定老一代女排的集体主义,很“敢”。
这真的是无稽之谈。这种幼稚的认识也是让我忍不住写下这篇影评的直接原因。
从上文可知,电影确实展现了两个时代下,中国女排的两种不同的根本意义。但有不同就意味着捧高踩低吗?
大概这些影评自己也知道这样解读太牵强附会,于是说:陈可辛导演是“模糊”“鸡贼”地批判、否定的。
这就更搞笑了。如果一只动物看起来像鸭子,听起来像鸭子,那它就是鸭子;如果一部电影看上去“模糊”地有这个意思,听上去“鸡贼”地有这个意思,那它根本就没这个意思。至少,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它有。
其实我觉得呀,不喜欢集体主义,没什么问题。计划也好、集体也罢,都是为了发展的权宜之计;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有更多的选择。但你不喜欢就不喜欢好了,何必拉着陈可辛导演一起呢?
同是香港“北上”导演拍的主旋律,《夺冠》比《攀登者》强得不是一星半点儿。关键还是在对时代的把握上。
其实《夺冠》想拍得皆大欢喜,也不是不可以。回避掉所有敏感点,拍一部热血励志体育电影,也行得通嘛!
但是《夺冠》选择了捕捉时代的脉搏。过去,中国不行,大家不自信,所以中国女排没得选,只能硬激流勇进;现在,中国比较行了,大家自信了,所以中国女排有得选。有的人选择追求自己的事业——这完全没问题,这是新时代赋予的权利,也是我们发展的目的;有的人选择(尽管可能是不情愿地)继续留在集体中,把为新时代的中国而战当作自己的事业。
我想,这部电影最难能可贵的是,对此它传达出了一个很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当指尖在键盘上敲得飞起时,我们应该牢记这一点。
先上一张吐血整理了3小时的三大球38年成绩对比图!
从电影的第一个大赛节点,日本世界杯开始,38年间,女排最差的成绩是世界第10名,男足最好成绩是世界第31名。给男足用了绿色,用意很明显。我能怎么办,当然是选择原谅它啊!(一堆足球喷子来了,还女足踢得过国少吗?国足踢得不行,跟你们这群找借口派球迷能没关系?喷我请便,成绩不会因为喷我变好。)
从三大球的对比我们可以得知,我们中国女性的体育成绩,基本上都要比男性好,是为前提。
由陈可辛来拍这部影片,可以说没有选错人,擅长把控观众情绪的陈导,在很多情节点上,煽情到位,看哭了不少同场的观众。配乐也相当的赞,因为在比赛的关键时刻,都会让现场声盖过配乐,所以本片的配乐不会犯其他影片配乐太满的错误,可以说在恰当的时候出现,行云流水地带动节奏烘托情感,又在该充当配角的时候把C位让给现场音。可惜的是,本片的摄影发挥的空间有限,有些镜头不错,但是不够出众。
不得不提的是一男一女两大戏骨。
不好意思,没有黄渤。
吴刚除了眼神异于常人外,把袁伟民在那个时代氛围的那股拼命劲儿诠释的非常到位,特别是该冷静的地方,简直就是吴刚的拿手好戏。也正是袁伟民时代,女排向世人展现出,什么是女排精神!
巩俐,被称为巩皇的她终于告别了迪士尼版《花木兰》里面糟糕的角色分配,在郎平的角色上收放自如。我们看到影片中很多真实运动员都登场了,有人会想,为何不让郎平自己演自己呢?巩俐用自己的演技告诉大家,老娘用演技和气场,压制全场,把控节奏。即便是郎平本人出演,也未必会比她更有张力。
陈忠和是我和我奶奶非常喜欢的教练,总是笑嘻嘻的他,让人看了不反感。女排的女孩子们太苦了,有这样一个温柔可爱的教练,反而是一种幸事。可惜,第一段落用了一小时左右的时间。郎平带中国女排重返巅峰,必定也要占用大篇幅,所以陈忠和的部分,显得太弱了,不如现实。黄渤也没有陈忠和帅气。
当然整个影片的观感还不错。除了有些年轻观众不认识苏联的旗帜,有些观众一直在抽泣。
因为是河南人,所以当河南球员朱婷用河南话讲述被皮划艇教练拒绝的事情,“妞,你这腿往哪儿搁”的时候,大家全部笑场了。
我觉得女排精神不仅仅只在运动领域,在中国改革开放,奋力发展的这几十年,女排精神,女性同胞,也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半边天是对她们最贴切的称呼。很多时候中国男性完全被中国女性比了下去,让大老爷们儿有点羞愧难当。但是,有这样的半边天,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幸运。
因为,在影院,哭的最惨的是她们。在球场上,拼的最凶的,也是她们。
向她们致敬!
《夺冠》这个电影真的命途多舛。
从《中国女排》被更名开始,就可以预见阻力不断。包括陈忠实的阻挠,以及据说不可知的很多力量。
大家对于女排的认知,和女排不断在升级的力量,郎平一直以来不断继续用自己的努力创造的科学的奇迹,其实或多或少都激发大家对这个电影的期待。
再是因为是陈可辛,用感情的高手,女排主力出演。
每一个物料的提及,都在拔高期待。
当然也或多或少在担忧删减。
又遭遇了谁都没想到的疫情,到今天终于看了。
失败是绝对难免的,难受也是,拧巴,期待落空,但又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就是我最强烈的感觉。
首先,这个作品,在陈可辛的序列里面,大概仅能排到《武侠》个滑铁卢的级别。能看出陈导有相对非常不擅长的东西,而他最擅长运用感情的技巧,在这里几乎被通篇的煽情和说教摧毁了。
一度有说法,这可能是陈可辛的博弈,因为他需要拍《李娜》,所以也要拍一个主旋律女排。但显然要么就是阻力过大,要么就是陈可辛的配方不适合这个电影。
当然我认为删减的可能还是很大的,因为陈可辛导演做感情最成功的就是够绝,这种够绝来源于反复的铺垫。但在《夺冠》里,铺垫完全被那种宣扬价值观的语言给破坏得一塌糊涂,中段陈导似乎又想做一些价值观思考——天,那也是一种败笔,是《中国合伙人》那种最差的结尾,那个电影哪哪都好,就是三个合伙人因为要中华崛起而上市,这是最烂的部分。经常拉片的时候,要给学生解释,这是时代局限。
这次这种问题,在这个作品里放大了几倍,实在是,尴尬、拧巴、别扭。
我们先来说说影片的整体框架,其实还是蛮有野心的。着重讲女排三场重要的比赛,用陈忠和和郎平两个多年战友见证与贯穿,比赛的选择也颇有建树,先是女排一鸣惊人的惨烈一战,女排精神成立。中间是郎平带队美国让中国队输,算是一个过渡。接着是郎平接棒,一路输,但一路改革,最终在对决巴西逆风翻盘,从此女排到2019达到巅峰。
这个戏剧结构其实还是可以成立的,问题就是拍法上,还有内容取舍上,大概真的雷区太多,就非常失真和尴尬。
我这里要再次强调一个核心原则,我们只讨论电影,因为单纯从女排来说,郎平也好,无数女排工作者都是伟大的,任何跟她们有关的东西都闪闪发光。
这也是我特别别扭的地方,也许是因为不能拍和拍不好,但也能看出来,一直在使力的地方非常奇怪,恰恰让这个本该生在华人血统里的感动,变得怪异而尴尬。
主要体现在哪呢,第一场战斗是放在彭昱畅演的年轻陈忠实作为一个视角,切入由吴刚演的袁伟平不断用魔鬼训练方式让女排迅速崛起的过程,最终陈忠实完成了人物成长,从不愿意给女排当陪练到变成了女排的一份子。
其实这里的戏非常好看的,一是女排这种训练方式,袁伟民和女排姑娘的矛盾,大家的确都想赢,但要用非人的方式,到底对还是不对,教练和球员如何建立信任,以及这个过程一直以来郎平是当种子选手,更被摧残更被忽视,但关键时刻才能催生成长。方方面面,这三个人物本身就足够好看,足够刺激了。但现实拍的是……
据说可能是彭昱畅抢鸡腿等很多喜剧桥段的戏被删除,总之彭昱畅这个人物塑造非常地粗糙,从不愿意到愿意,几乎没什么事,就突然被感动了。而吴刚纵然演技再好,总是要在观众和女排面前持续输出很多官方的振作语录,就非常不尊重人物成长的创作规律——我们的确会被女排姑娘的训练,她们的坚持这些细节感动,但整体这些主线剧情几乎可以说是粗糙对待的,逼着你感动。
包括吴刚怎么讲了去国外发现国家落后,如何追赶,如何对抗计算机的这些过程。表演上是非常认真,这种认真就特别失真。其实这些都是真事,但表演方式和加上没有铺垫,给人一种吴刚运筹帷幄的感受,让比赛本身的那种残酷和不确定性,变成了莫名被故事操控的把戏。纯为煽情而煽情,不克制,不好看,很别扭——当然此处如果我们接受这叫“主旋律”,经过了删改,我也就只能认了。
总之第一段的比赛,除了比赛,其他真的都乏善可陈。看到女排很多辛苦是感动的,但其他都很怪,包括郎平和陈忠实要聊除了打球还干什么,一些人生抉择,在没有铺垫下能让人看出创作者的捉襟见肘,非常地跳戏。
这段戏有一段能看出来是陈可辛用感情用得很不错的戏,那就是跟江苏男排打的过程里,女排的发力让男排开始认真,刚刚有点赢球,对方又崛起的时候,吴刚快速地打灯,让她们适应以后会发生的比赛现场。我隐约感觉到了当年陈可辛监制的《七月与安生》里面巧妙增强节奏的拍法,在七月送安生的那场戏里,先是姊妹情深,突然七月发现安生戴着家明的挂坠,彼此都发现以后突然沉默,安生喊着你只要愿意我就留下来,但七月啥也没说。
这种才是陈可辛的功力!我们不是机器,感情不是你让他哭就哭,不是直给的,是迂回的,同时残酷地推进的。当推进的过程里,人物特别痛苦,特别挣扎的时候,观众的心才会跟着走。这方面陈可辛是非常厉害的,我甚至觉得他用情如此之好,虽然有温情的一面,但他可能对感情有很深的不信任,才懂得如何让观众代入。
但在《夺冠》这一段里,就那么一点点地方有他的味道,其他的地方,也暴露了陈可辛对于动作场面戏的节奏是远远不行的,也跟《武侠》的问题一样,他真的比较适合拍感情。
总之第一段戏我觉得是垮掉的。
接着是过渡段落,在女排五连冠以后,巩俐和黄渤之间的君子之交,惺惺相惜。这可以算国内最顶级的演员了,他们演的真的是到位。但从内容上来说,其实真的还蛮拧巴和说不上来的,有点虚构的成分给真实中的人物大减分。
首先就不提老朋友见面开着车,巩俐疑似把战术放车上,莫名让黄渤拿到,黄渤说怎么也不注意。俩人似是而非讲话,刻意规避掉爱国心和比赛——这一段就是主创的虚构想象意思都能明白,要表达郎平的那种纠结,但处理得真的……我真觉得对不起这两个人物。主创完全要想出更好的桥段方案来。现在看反而有种奇怪要谈恋爱的味道,真的很粗糙!
当然从剧作上,它还是在铺郎平理念的某种升级——这条线也是主创一直想做的,我不觉得是删减的问题,我觉得这条线的矛盾也做得拧巴,包括后面讲郎平怎么带女队,引导到让女队不能只是训练,还要去谈恋爱——不是不可以,是压根没做好,自圆其说都没做到。这真的不该是陈可辛的水准,这次的模棱两可连自圆其说都懒得弄了,总之一旦深究人物逻辑扛不住就开始煽情打球,也是服气呀。
总之郎平带领的美国队赢了,有隐约观众对郎平的质疑,郎平自己的沮丧,同时女排一蹶不振以后大家把他沦为第二梯队,以及渴望辉煌都是20几年,此时陈招娣过世,激励着郎平要改革重振女排。
这几段倒是真的有价值观冲击的,也好像真的触及了一些根本,比如郎平围着专家谈话——但问题也出现了,因为从线索人物上,由于事件是被取舍的,所以戏剧张力它是靠人物对立来构成,比如第一段是郎平和袁伟民构成的野性和非人性训练,以陈忠和为视角(其实这条矛盾线压根就没做起来,非常顺拐),第二段则是郎平对陈忠和,爱国心和职业教练素养,这里也莫名暧昧,主要是郎平的挣扎,陈忠和就沦为功能性人物了。到第三段的开初,陈忠和退位让贤等,这些桥段都非常儿戏,意思能明白是要突出人物,但简直是把体育运动当过家家,阻力也就变成了好像特难,但郎平的地位又能解决——我是非常讨厌,在没有想到非常好的可以体现矛盾的桥段,用一些戏剧惯用套路来处理真实人物,虽然看上去矛盾冲突很强烈了,但其实就很儿戏。
接着整个影片就出现了较大的断裂,其实后半段完全是可以拍个电影的,讲在改革之下,即便是郎平也要面对信誉扫地,而她手下的队员又都是新旧较弱,她必须一路带着他们体验,才能逆风翻盘。这明明是一个电影可以讲的题材。
结果整个影片的一半的确是在讲这个事,但和前面就非常割裂。所以就得快进着讲,对女排们的展现也不多,拍拍朱婷喊话,讲讲郎平让他们谈恋爱,不是过去的训练方式了,而是更科学。然而效果不明显,所以主创要聊到热爱。这其实在这个篇幅里聊不到,都是硬给。
于是陈忠和这个功能人物,黄渤再次被派上用场,给女排姑娘看墙上的球印。然后两个老朋友彼此和解,接着比赛前面一直输,输到巩俐怀疑人生还在扛,突然回忆起过往找到了能量,跟女排讲了一通话,女排就干掉了巴西……
这种拍法真的有尊重过体育吗?
我也在想,也许的确很难拍,很难找到某种命定的会取胜的又能说服观众的力量,但也不能这样走马观花完成啊。
这里你到底是要表现郎平错了,不该是松懈讲科学,还是应该激励振作,还是你想讲郎平从来都对,她只是很难,最后释放,这两头都在第三段不合理。
所以讲白了就是主题概念先行,不断摧毁人物来完成到让观众跟着看比赛,比赛单纯用场面和我们共同对女排的爱来完成感动激励和振奋。
所以整个电影,我觉得是有很大问题的,也许的确是审察和阻力,但整体的方案也非常粗糙,老化,再经过这么一番摧毁,这就真的沦为一个主旋律,不需要讲人性,讲合理,讲真正的抗争的,一个纸面赞美,把真正女排的讲科学,讲拼命,讲拼搏的精神,彻底粗糙化了。
这是我觉得这个电影,我不能接受的部分。当然我相信她票房也还是会好吧,大家就看一个感动的话。但这真的应该算陈可辛的败笔之作,在《武侠》的这个级别。
我不相信他真的只能到这个程度了,他还是要升级自己的技术,当然阻力就不是我们知道的了。然后期待一下《李娜》,如果那个也不行,陈导,你也就很难了。
新瓶装旧酒的「情绪电影」。调动观众泪腺的究竟是「爱国主义」精神还是体育电影本身的紧张曲折?时间来到里约奥运会,黄渤面前那台九十年代的电视机还是露了馅,所谓女排精神,不过是画幅以外那个属于上世纪的陈旧外壳。剧本写作不可谓不工——前半段突出八十年代「老女排精神」的无名/共名特质:队员被介绍时全部用号码和个人技术特点来概括,集体以外,没有什么会被正面曝光。教练的指导则几乎全在精神层面和超出限度的加练;后半段则力图凸显新一代人的「个性」,不仅奥运夺冠的每位队员姓名都出现在荧屏上,也全部使用女排队员本色出演。然而侧重个人、个性化的战术、人性化的管理究竟也只是诓骗不懂行的观众——这些「改革措施」如能实施,也只不过是以新的规训手段代替旧的,权力借此渗透到了毛细血管处。真实的情况则是,场内、场外两方面复杂的现实被缩减到了场内的一个小层面:领导支持、专家反对,郎平的境况简直不要太好;屡战屡败,依然能获得体谅和信任,这是很多名教都不敢想象的待遇。至于「改革」走到拐点,又要靠「唤醒初心」来加油打气,实在显得有些滑稽。女排终究是因为在三大球里热度和普及度最低,联赛运作过程中,各路资本进入的程度着实有限,因而多年来面貌没有过多的改变,只要将二十多年前的小集体换成大集体,仍旧是姐妹几个一起谈谈心切磋切磋技术,还能适应世界排坛大局势。如果用足球加以比较,则会发现一切脉脉温情的集体主义叙事在这项已经全球化和商业化多时的运动里几乎荡然无存。10、14两年笑傲世界杯的西班牙、德国,无不是以一个以本国球员为主的成功俱乐部及其打法为核心,统合整支队伍。甚至在足球世界里,很多球迷的关注重点从不在国家队层面。如果仔细思量一项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则首先绝非国家队的建立,而是随着规则逐渐确立,民间参与的热情高涨和专业比赛的渐成气候,随后才是运动跨越国界之后,成为权力借以形塑民族主义与国家形象的工具。中国国内现代运动则在没有获得普及性之前先被国家收编,长期以来专门教育层层选拔的制度成为「输送人才」「为国争光」的最好路径。运动员「奉食于官」,如同拿不到劳动合同的工人,只能委身就食。整套体制则高度内向封闭,闭门造车,只要「大赛检验」合格,车轱辘就能继续转下去。然而在符合运动自身发展规律的情况下,国家层面的竞技锦标在竞技水准上的缺陷已经越来越突出——如任何一场NBA比赛的技战术水平都要高于绝大多数国家队比赛。而这种缺陷因国家队按期集散和只能选用本国国籍运动员的特性,更被放大。国家层面体育竞技的政治性与象征性着实大于竞技性。然而菜鸡仍然要互啄,权力在考量结果时决不会相信「友谊第一」的说法。正如女排不能完全代表中国体育,「新女排精神」是对「老女排精神」的「新瓶装旧酒」而非解构和覆盖;如将中国男足数十年来屡败屡战屡战屡败导致的长长的多米诺效应细细加以考量,则会发现,当一项世界性运动在全世界人口第一的国家始终发展坎坷,而其国家队层面的成绩又尤其与「体育大/强国」形象不相称时,对竞技结果的渴求终于战胜了「必也正名」的虚情假意。在「中国队一定代表中国」的自我安慰和最高指示的不断催促下,在中国足球短期内即将青黄不接的深深忧虑下,中国足球终于走向了归化提升即战力之路。归化对集体叙事的解构与破坏才是致命的,不再是看似个人vs集体实则两者同出一路的「新女排精神」和「旧女排精神」的小打小闹。在不久的将来,也许电视机前的观众会惊讶地发现穿着国足球衣的是一群陌生的外国面孔。如若风云际会,中国男足在将来某年依靠归化球员打入世界杯决赛圈甚至最终摘金夺银,我不知道那时被塑造出来的「男足精神」会是什么样。在一个欠缺故事的集体里,想塑造一种「精神」作为「主旋律」是十分困难的。不过,如果你强如梅西,也就根本不需要什么故事——球到脚下,一切都顺畅无比,还需要什么精神和故事吗?
点映场,陈可辛导演说,这个故事的容量可以拍网剧了,会更丰满。
我也这么觉得。
如果是网剧的形式,20集,将女排从80年代到2019年的历程一步一步徐徐展开。我能想象的是,会比全职高手原著的叙事方式更精彩,毕竟真实的事件远比虚构的作品有力量。
可是啊,毕竟资源有限,网剧的运作模式不可能有电影的经营模式赚钱。如果有一天,形式不再是商业利益考量的关键,或许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方式去欣赏故事,感受生活!
说回电影,我觉得导演在有限的时长里,选取了这么几个片段,还是挺准确到位的,比如删掉了95年执教,取舍了一些可能更精彩的比赛,保证了电影正常的叙事节奏,同时还做到段落很燃,作为命题作文已经很好了!春节档和爸妈或者其他有那段历史时期经历的人一起回顾,会是个不错的选择。导演做到了没有刻意煽情,甚至挺克制的,比如最后朱婷扣杀决胜时的静音处理。但不知咋的,就是很好哭,我一个不怎么迷体育的,且泪点公认奇高的人,都眼睛酸了好几回。
80年代的女排精神,已经很久没人提起了。我们今天并不需要如此拼命,就可以获得好过得去的生活,时我们的幸运,也同时是桎梏吧。尤其是作为一个特别没有竞争意识的确完整经历了8090年代的人,我一直有那种一肚子不合时宜的感觉,反而是当下低欲望且佛系的思想潮流中感觉更加适应了。可是毕竟耳濡目染当年的种种,对女排精神依然充满敬佩!
新世纪快乐体育的理念,似乎也不是大赛取胜的关键。更有直接效果的可能是扩大了公众影响和选拔覆盖面,让更多的优秀有潜质的选手进来,以及精细化的数据分析,更加合理的训练方法和更加深入的国际交流。说到这里,就更加佩服郎指导的眼界和魄力了,即便普通的我们,也能从她身上学到一些让我们自己平凡的生活有哪怕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改变。
玲珑塔上朝南一面,巨大的冬奥会倒计时沙漏每天都在更新,奥运会作为一门生意已经不是各国争抢的焦点了,其他各大赛事在如今发展完善的商业社会中,也大多是生意。可还是有很多观众愿意看的。竞技体育的魅力还在,不管它以什么形式出现,人们都愿意去欣赏那些真实世界里,为了梦想拼搏的故事!
其实回想起来,陈可辛不是一个按套路出牌的人。《甜蜜蜜》、《如果·爱》、《中国合伙人》……你很难总结他的个人风格,但他也不会按你想象的方式拍电影。
因为题材总与时代勾连,他挑战的又往往是发生在当下的现代题材,对亿万经历过、也正在经历时代变迁的观众而言,每个人都看到自己眼中的故事。陈可辛个人的视角要跳出来,必须带着“挑衅”。
《夺冠》就有这样明显的“挑衅”意味。
如何用新视角处理一个存在于大众记忆中的旧故事,给现在的人带来新鲜感,是我对《夺冠》最好奇的部分。看完电影我也确实过瘾,果然,他重新创作的中国女排故事让人眼前一亮。
首先是选角。
《夺冠》的选角非常惊喜。
从最早爆出巩俐出演郎平的新闻,大众哗然——这样不相干的两个公众人物,怎么会关联起来?巩俐怎么会演郎平?
巩俐的三次拒演不是不可以想象。因为郎平不是一个完全属于历史的人物,她还活跃在今天的体育赛场上。如果在一个已经“过去时”的故事里,巩俐会是安全的,大众对她的期待就像对任何一个特型演员一样,她也有自己足够的空间发挥。
但是很尴尬,巩俐要扮演一个“进行时”的人物。人们在荧幕上观看她演郎平时,还会对比现实中的郎平。郎平如何看待她,郎平的家人、战友们如何看待她,亿万球迷、喜欢郎平的人如何看待她,她面临的是表演上全新的挑战。
陈可辛的直觉与坚持引导了这两个人物的关联。当我看《夺冠》时,我产生了一种亦真亦幻的感觉,巩俐的肢体语言、说话的方式,就像匠人一般精准复刻了郎平的行为与表情——这与她细致的观察、老道的表演经验密不可分——但更关键的是,她的灵魂都像附在郎平身上,借这个故事,也重新塑造了她自己。
有一个很鲜明的对比就是黄渤。黄渤饰演的陪打教练,如果与一般演员相比,其实是不错的。但是在巩俐面前,他的衬托有点“够不上”。看黄渤的表演会出戏,你总不自觉联想到他过去的喜剧形象。当看完电影一想原来他演的是女排教练陈忠和时,对比的失落会非常明显。——这是电影中对我来说一个比较遗憾的地方。
但是在巩俐身上不会。你完全不会想到《秋菊打官司》、《红高粱》这些成名作甚至最近的《花木兰》。她对郎平的刻画,就像一块圆润的玉石放在流水中,你在看到水时就自然看到它的光泽,时而在阳光下闪现,时而在水波中与水光相映衬。她的表演是温润细腻的,渗透到各种各样的细节里,让人觉得可亲可近,也相信这就是那个现实中的郎平。
最好的演员,会用最精准的肢体语言传达角色灵魂。当荧幕上的巩俐眼含热泪时,她让我们想到的就是赛场上和队员们一起打拼、坚毅而感性的郎平。而更令人头皮发麻的是当她情绪爆发,对着朱婷喊出“朱婷!我问你!”那句话时,你能感到平行时空里郎平在训练场上的专注、执着,她用她的斗志激发大家的斗志,她的精神就代表了中国女排精神。
能够挖掘演员的潜在特质,似乎是陈可辛别具一格的地方。回想他过去的作品,那些鲜明的女性形象也会浮现在我脑海。比如《甜蜜蜜》中一身孤勇闯天下的李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和张曼玉不羁的个人特质难舍难分。比如《亲爱的》里两位失去孩子的母亲,当赵薇和郝蕾急急追寻时,你的心也会焦灼煎熬。再比如《如果·爱》里放下往日恋情、贪慕虚荣的影星,周迅就能演出那样的神经质、敏感和遗憾,让我们相信这个故事可能在她这张脸上发生。——陈可辛就是会用这样的“魔术”,塑造角色,也重新塑造演员自己。
于是在《夺冠》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巩俐。她平日的王者风范依然在,但她又有郎平身上的拼劲狠劲与柔软。这也许本就是巩俐自身的特质。当我们想起她时,她是个能够坦然面对困难、又能对荣耀云淡风轻的勇敢女性,也是一个会生活的平凡女人。郎平也是如此,既能落落大方的站在公众面前,表达她独特的执教风格;在生活中也是一个让我们能感受到温暖的母亲、老师,她也有自己感性的一面。
——陈可辛巧妙的将两位女性的独特气质联系在一起,因此才有了这部电影里一个活生生的郎平,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巩俐。
在选择青年郎平演员上,陈可辛也眼光毒辣。——有谁会想到用女儿来演妈妈呢?当电影作品最终呈现出来时,我既相信白浪是职业排球手,也会想她是不是职业演员。她都做到了。热血燃烧的青年郎平,白浪成功穿越到从未经历过的年代,饰演她出生前的母亲。这真是一种特别有趣的“重合”。而她也非常自信的说,“只有我可以演我妈妈。”
在后来的群戏上,陈可辛更大胆,用女排运动员饰演她们自己。这相当于给每个人剧本,让她们回到过去,演过去的那个自己。电影比竞技比赛回播更有趣的地方是会用强烈的戏剧冲突、聚焦的镜头放大每个人的特质,让她们作为演员,再一次感受自己曾经的困惑与突破,找到她们真正的自我。于是你能把这些看似相同的面孔分开,感受集体中每位运动员的独特个性。而其中,排球名将朱婷的表现最为绽放。她的小故事既平行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在电影中被提炼为新一代女排精神,让人尤为难忘。
选角的成功,已经奠定了这部《夺冠》不会差。让我感到同样惊喜的,还有故事的编排、叙事节奏、剪辑方式,是另一种方式的创新。
通常这种题材的故事片会用“失败——胜利”的线性结构叙事。高潮部分是获胜,前面的铺垫是失败,或加多几层转折,败而胜,胜而败。
《夺冠》运用了传统结构作基础,真实的中国女排故事也确实曲折,失败——胜利——再失败——再胜利,因此几段重要的历史时期,几场重要的国际比赛,本就像跌宕起伏的故事印刻在观众心中。
陈可辛却加入了另一种结构,“青年郎平——中年郎平”,“郎平——老友”,在起伏的胜败曲线中又有一种人物前后、人物之间对比的感觉,给故事带来了更多层次的美感。
最典型的对比,就是巩俐出现前和巩俐出现后,故事的色彩、氛围是截然不同的。如果说前面我们还沉浸在80年代的朴素怀旧中,沉浸在那种艰苦奋斗、集体至上的氛围里,那么当巩俐出现时,现代、明快的新鲜感扑面而来,我们也感到了一种与当下生活更紧密相连的愉快轻松。
巩俐就像《亲爱的》中的赵薇,当赵薇出现时,故事忽然被撕开一个口子,让我们看到更广、更深的世界,不由自主“浸入”更大的时空里,感受角色更强烈的命运起伏;《夺冠》中当巩俐出现时,往日单纯的艰苦奋斗、为国争光也有了新冲突、新意义,故事更加复杂,我们也从相对封闭、定型的怀旧年代中跳脱出来,扒开一扇窗,看到新世界。
这也许就是陈可辛的独特配方——不让巩俐一开始就挑大梁,真正的主角上场只有后半程,她的表演集中在相对短的时间里,有种爆破的张力,炸出了更大的世界。人物前后对比,也一下丰富了叙事层次,比简单的“失败——胜利”线性结构更有张力。
除了人物前后、人物之间的对比,陈可辛还有一个绝招是人物与时代的对比。
即使在同一个角色身上,白浪刻画青年郎平的热血、拼搏,巩俐刻画中年郎平的成熟、坚毅,分别各有侧重,也有相互映照、成长的感觉。但比这层对比还多的,是始终贯穿在郎平角色上的感性力量,在不同时期与宏大的时代形成冲突,她个人的抉择也尤为关键。
80年代,郎平作为运动员背负的使命是专注训练,为集体争得荣耀,为国争光。21世纪,经历了出国留学、海外执教的郎平回到中国,她的使命变得更为复杂。她既要传承老一代中国女排精神,又要用全新的方法执教新一代中国女排。但在此同时,她个人对“夺冠”的意义又有了新的思考。因为更丰富的人生阅历的加持,她对为何夺冠,更多从个人的动机、使命出发,以此激发每位运动员的特色与个性,并把她们凝聚在一起。作为教练的郎平,面临传承与革新的使命,比“夺冠”本身更复杂,也更开阔。
我非常喜欢的一段剪辑就是在郎平挑起国家队教练大梁时,她的述职规划与改革后的女排训练画面结合,镜头不断切换,非常明快。一扫前面失利不振的阴霾,让人看到昂扬斗志。
在传统处理方式下,我们理所当然会为一个热血燃烧的青年郎平所感动,只要她执着于自己的目标,专注练习,夺取冠军,我们就会被这个角色打动。但《夺冠》超出了我的预期,因为它给了我更多复杂的感动。在巩俐饰演的中年郎平身上,我们更能体会到一个中年人面对家庭、老友、过去的集体、国家使命的多重选择。她的理性思考、成熟应对的方式,同时克制而内敛的温柔,正是这个角色最有魅力的部分,也更多映照出人性的光辉。
当你仔细观察巩俐眼中的热泪,你会发现不同场合下,她的泪水的含义不同。隐忍的、坚毅的、温馨的、关爱的、热切的、幸福的、喜悦的、酸楚的、遗憾的……种种情绪,酝酿在巩俐的一双眼中,让我们直抵中年郎平的内心,感受她的肩挑重担。同时她又是智慧的、开明的、果敢的,不仅带着往昔时代的风采,还有新时代的开阔视野,一位中国职业女性的风采跃然荧屏之上。
正因有比单纯的线性结构更多的对比,与青年时期的对比,与老友的对比,与过去的集体、现在的集体的对比,与不同时代的对比,巩俐饰演的中年郎平才凝聚了极为复杂的情感与力量,她的爆发与沉默都有极强的感染力。因为我们知道这个人物如何成长而来,为何做出现在的选择,她经历了什么。她的困境,不仅是英雄的困境,也有凡人的困境。不仅有青年的拼搏,还有中年的困兽之斗。不仅有过去时代的烙印,还有当下成长的烙印。在一个中年郎平身上,不仅凝聚了两代中国女排精神的魂,也凝聚了跨越几十年时间中国人在时代浪涛中拼搏的顽强与温柔,因此她光芒四射。
有人说,这个故事精彩,因为中国女排精彩。当然如此,中国女排是最好的素材,最好的IP。
但是我想说,在电影世界,如果只是复刻几场重大比赛,观众们不如打开电视,回看比赛,竞技体育本身就比电影有更强的冲击力。
电影要给我们带来的感受,绝不是回看几场比赛那么简单。它需要艺术的方法处理,需要突出角色的灵魂,需要带来新的思考。而你在《夺冠》这部电影里也能分明感受到,陈可辛所理解的“中国女排精神”,已不单单是我们所习惯理解的“团结奋斗、为国争光”八个大字。他用特别的演员与特别的叙事方式,为这个故事注入了新的能量。人物的精神尽管在前半程已经彰显,但更重要的是后半场,带着往昔时代的风采来到当下,要怎样继续为同一个目标奋斗,是更值得思考的问题。——人们要争夺的还是那个冠军,但通往冠军的路,已经有了新的方法、新的意义。
这样别具一格的处理,注定会挑战不少人的观影习惯和对原来故事的想法。喜欢的人热血沸腾,讨厌的人认为他偏激、有失公允,都在意料之中。
检验电影作品最好的办法就是等。比如等了十年二十年,《甜蜜蜜》酿成一坛浓郁的好酒,你根本不会介意那讲的是一个负心渣男与拜金小三的故事,会有更多的宽容,也能够理解一个个渺小的人在一大段时间空间里做出的选择。
我相信再过一段时间,人们会记住巩俐代表郎平坚毅而感性的面庞,记住她带来精彩表演的瞬间,记住代表时代精神的中国女排,她们不仅勇敢、专注、纯粹,而且独立、个性、智慧。
看完《夺冠》,感想如下。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影片的格局问题。这部影片试图以郎平的成长为线索,串起老女排与新女排的故事,着重描述了“五连冠”时期老女排、2008年北京奥运会陈忠和教练带队的女排,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郎平带队的新女排。关键是,我就没看明白,导演讲女排的故事,到底是想回答一个什么问题?就像我导师经常提醒我们的,写论文时要反复问自己,我是要写a case of what? 影片前半部分,即“老女排”部分,我们姑且可以认为导演想要反映的主旨是爱国。女排是为国家而战,女排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勾连在一起。我觉得这很明显格局小了。郎导当然是爱国的,没毛病,但是更重要的一点是郎导始终更强调一种“人类的精神”。郎导曾经说过:“打世界大赛不是打世界大战,输赢没那么重要。”“我们打的是一种人类的精神。”个人认为,郎导是言行一致的,她固然追求祖国拿金牌,但是更加追求的是更高更快更强,是将一项运动和其间蕴含的人类的技巧与意志品质不断推向新高。 如果影片只停留在爱国层面,那么问题又来了,到底什么才是爱国?就像我导师经常问我们的第二个经典问题:what do you mean?如果说爱国就是比赛中拿金牌,那么是不是为了拿金牌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呢?2002年陈导的“让球风波”,策略性输球,目标也是拿金牌啊,但很显然这是不符合体育精神的丑闻。与之相反,2018年女排世锦赛,郎导有策略性让球的机会,但她选择了全力以赴,也在某种程度上因此与金牌失之交臂,那这是不是爱国? 说到这里,很显然如果影片的主题只停留在爱国层次上,是不够的。然而遗憾的是,影片的后半段,连爱国这个主题都没坚持下去。影片后半段讲到,新女排姑娘们因心中不清楚打排球的目标而失去动力,最后由陈忠和给她们重新注入“为国家打球”的信念。这也就罢了,关键是里约奥运会之前郎导跟陈忠和说要放下输赢的包袱,享受排球。我的小脑瓜里不禁升起了无数个问号,敢情您郎导是上里约玩儿票去了?更搞笑的是,好不容易队员们的思想工作做通了,知道是为祖国打球了,到里约打巴西之前,郎导告诉她们,家国责任的沉重包袱我们这一代人来背,你们只负责享受排球就行了???喵喵喵??这情节设计得是什么鬼???更何况,新生代球员们就不能为了家国情怀打球了?举个例子,颜妮自己经常说,自己浑身是伤,天天浑身疼得睡不着,一个已经功德圆满的球员忍着如此痛苦继续坚持,最重要的不还是为了一句“祖国需要我”吗? 说到底,这部片子缺少了一个能够一竿子插到底的主题,所以显得格局过窄,立意不高,逻辑也比较凌乱。以此为前提,后续的很多细节上的处理失当也就可以理解了。 第二,人物形象塑造问题。陈忠和的形象塑造我实在是没看明白,这到底是在干啥???咋说呢,比起郎平,陈导是眼界低了点,方法傻了点,可也不至于把人家塑造成一个丑角儿吧?关键是,你塑造这么个形象是想干啥?跟主题有啥关系?反正如前所述,这片子也没啥主题,所以也就算了吧。对郎平的塑造,更是不能理解,这到底是想说明郎导是一个怎样的人?按我个人对郎平的理解,这人最厉害的地方在于情怀与手腕兼具,意志品质、职业精神与智商情商都是超一流的,然而影片前半段只展现出郎平是个蛮干的能吃苦的莽夫,后半段干脆散了,不知道提到郎平是想干啥。情怀,情怀也没了,人为了享受排球打比赛去了;脑子,脑子也没了,真实的郎导为了比赛做的那么多精密的计算和准备全不见了。只想跟导演说,要不您下次拍电影之前先跟我导师唠唠? 第三,各种细节失真。不过有了前两点打底,反正导演也不知道自己想干个啥,细节胡乱处理就再正常不过了。比如,比赛暂停间隙灌心灵鸡汤是美国女排主教练基拉里同志才喜欢干的事儿,咱们中国教练从袁伟民到郎平,都讲求一个实在,提醒战术才是真格的,然而片子里中国教练们都爱灌鸡汤,还靠灌鸡汤灌赢了。郎导曾经有云:“光靠女排精神是赢不了球的。”导演居然敢这么拍,真是傻得可爱。再比如,曾春蕾作为一名老队员落选里约奥运一段,郎导解释的原因竟然是:“就因为你打得太好了,对手把你摸得透透儿的。”喵喵喵??这是郎导??因为打得太好了而落选???或者说,打得太好的球员能被对手摸得透透儿的???全世界都把朱婷摸得透透儿的,然而有解吗??其它各种细节都已经是槽多无口了,95年郎导丢下两岁的女儿回到中国执教白银一代女排不配在影片中拥有两分钟吗?04年女排黄金一代不配出现姓名吗?“大国家队”分组练兵的战略完全没体现出来,强悍高效分工合作的教练团队起到的作用也没体现出来。里约打巴西那场,娜塔莉亚被发崩了是没错,关键发球一般不是郎导指挥的啊。。。林莉要用脸顶的是塞尔维亚,否则就巴西那点火力还至于用脸顶吗?张常宁是喜欢发球转个沙子,但你重复那么多次这个事儿到底是为了说明个啥? 综上所述,这部影片在硬件、技法和演员上面没啥挑的,但是中心思想和格局上真是看不明白咋回事儿。导演尽了最大努力讲了一个不知所云的故事,并将郎导和女排相关的人物们描绘成了一帮傻子,令人赞叹不已。
在观影前你需要知道三件事。
一、竞技体育非常残酷,成王败寇,搞竞技体育,太苦了。
二、1981年的排球规则,发球方才能得分,接发球方需要首先拿回发球权。如果对方发球,需要“得两分”才能加一分。所以可想而知当年的夺冠有多难,而且1981年至1986年,是五连冠。
三、中国女排是中国三大球中唯一夺冠的项目,而且不止一次。
说实话,看电影基本整个过程都在流泪,太激动了。
新老女排,一种精神,两种传承
很多年轻人对上世纪80年代的女排并不了解,甚至对当时中国的国情都不是很了解。那个时候刚刚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状况还不是很好,那时国人的心态正如片中吴刚老师所说的那样:“我们必须要赢,因为我们的内心还不够强大。”
从影片中可以看到当年的老女排的训练场景,简陋、严苛、强度极高。后面说郎平脖子以下都是不好的,这个一点都不夸张,这种强度的训练,让中国女排当时的队员的身体都存在极大的损耗,可以说,为了争一口气,为了夺冠,为了国家的荣誉,老一代女排人付出的太多了。
有人会问:这值得吗?我回答不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只能让那些亲历者们来回答,其他人都没有这个资格来回答。我能回答的是,女排的比赛,很神奇。它能让全中国的人,守在电视机前。在观看比赛的那些瞬间里,我们所有人的感情都是共通的,即使是在那样物质匮乏的年代。影片中体现的各个工厂,大院的人们整齐的坐在一台很小的黑白电视机前看比赛的场景,让人动容,这可以说是关于时代的记忆了。
所以那个时候的女排,肩负了更大的国家责任以及历史使命,那时的女排,象征着这个那个中国的希望。影片中体现的很多场景都透露出当时女排的训练强度,比赛要跟男排打,打完比赛还要加训,看到这些场景,感觉女排真的不只是在打球,而是在战斗,为了夺冠而拼命。
而现在,时代变了。我们比以前条件好了,也强大了。甚至有人像是影片中黄渤所说的那样,说赢了又能怎么样呢?也对,赢了又能怎么样呢?女排赢了世界冠军既不会让你我飞黄腾达,也不会让你我平步青云,你我只是一个观众,只是一个普通国民。但万事万物如果都这样讲,就彻底堕入虚无了。这才不是内心的强大,请不要偷换概念。
内心的强大,指的是能够承担胜利的喜悦,同时也能够面对失败的挫折,这叫强大。能够持之以恒的追求更好,追求完美,也能够持之以恒的甘于寂寞,忠于平凡,这也叫强大。而唯独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什么时候都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抛出一副“又能怎么样呢”这样的嘴脸。当然,你也有这样生活的自由,毕竟,社会发展了。
真正的新生代,应该是像影片中讲的那样,找到自己,找到自己做一件事的真正动力,然后成为我们自己。这是新一代女排的特征,也是新一代年轻人的特征,自我,但并不意味着堕落与放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但不意味着要轻言放弃。我们不再提倡为了国家要完全牺牲个人意愿,但尊重个人意愿,同样可以取得胜利,同样可以夺冠。
而这一切都需要正确的引导,需要先行者将历史的重担背到自己身上,让新生代放手去拼。女排精神在传承的同时,也得到了升华。
事实上你我都忘不了很多瞬间的,我记得2004年大梅的最后一扣,我甚至记得当时俄罗斯队主攻手加莫娃的眼泪。我记得2016年里约奥运会,朱婷横空出世,彷佛大魔王一般,我们在客场拿下了实力强劲的东道主巴西女排,最后夺冠。我记得2004年我学会了很多新词:“背飞”、“背飞”、“二次”等等。而2016年,让我真正的认识了那个传奇一般的人物:郎平指导。
教练与教练,教练与队员,队员与队员
仔细想一下,其实影片中主要就这三层人物关系。不管是新女排、老女排,两种主要身份:教练、队员。影片中教练和队员的关系有一定的演进,过去的那种严师出高徒的方式逐渐变化成新时代的亦师亦友。而教练与教练的关系,其实说到底,也就是队员与队员的关系,只不过他们都已经人到中年,成为了教练。
如果仔细观看影片,在老女排时代,教练与队员的关系其实也是亦师亦友的。彼时的教练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严师,但是他也有非常温情的一面,安排家人见面,与队员们促膝长谈,给队员们讲自己的经历,讲胜利对所有人,对这个国家的意义。在那个时代里,教练自己也抛弃了自己,一切都为了国家的荣誉。
而如果真如电影中所说的那样,如果真的有郎指导问队员为什么打排球,允许队员退队,挖掘队员自己内心的力量。不得不说,郎指导真得令人敬佩。与此同时,她的三点建议也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专业性。
由过去的落后,只能拼命,到现在可以讲方法,可以用科技,这说明我们的国家在发展。只是在个别事情上的思路仍需要转变,要大胆创新,小心求证。尤其看到影片中,老女排时代,李现所说的可以用电脑来分析运动数据,在2016年的奥运会上变成了我们自己的武器,我感觉非常欣喜。
被新生代女排在赛前晚上的促膝长谈,每个人都说出了自己的特点与自己对自己的期望。从整个电影上来看,在队员与队员的关系上,像是一种总分总的结构,一开始只有集体,没有个人,然后个人、个性凸显出来,最后再揉到一起,重新成为集体。这一次促膝长谈,就是由分再到总的一个情感铺垫,过渡地非常好。
而如果所有电影中讲的事情如果都是真的,那我对于中国女排的未来,也充满了信心。
巩皇在本片中饰演郎平指导,没什么别的可说的,一个字:神。
如果你去看电影,可以留意一下,甚至连声音都很像!
演的真的是太好了,实在找不出什么词来形容。表情、动作、台词,情绪的传递,所有的一切都表现的太完美了。
在预告片里能够听到的那句:“只要我们能坚持到第五局,我们就有机会!加油!”真的是听一遍热血沸腾一遍,真的是太燃了。还有影片中巩皇不停的问朱婷:你打球是为了什么?那一段,都让人印象深刻。
另外,本片中用了很多熟悉的素人演员,其中有郎指导的女儿白浪以及现役女排国家队的队员们。所有人演的都非常好。
很高兴能够看到这样一部电影,是一部出色的国民电影,而又不止于体育题材本身。通过女排精神映照出时代精神,通过竞技体育中的争取胜利来引发思考。究竟什么是集体,什么是个人理想与信念,什么是女排精神,相信看完本片,你也会有自己的体会与理解。
中国女排加油!
祝中国女排再创佳绩!
强烈推荐片尾曲《生命之河》
彭昱畅长大之后果真变成了黄渤😂
陈可辛还是厉害,算是国内体育题材的新高度了。从国家到集体到个人,看完这个片对女排精神会有更多的理解。以及巩皇和白浪演的真好啊。2021.1.15,二刷with toto。
能感觉是各方角力下最安全的结果,陈可辛小心翼翼完成了任务,维基百科般复刻关键节点,直到郎平带领美国夺冠后人物的情感和矛盾才终于得以落地。“不以输赢为标准,也不必成为其他人”,大概是第一次在国产体育题材电影里看到这样的价值观吧!
原名叫《中国女排》,后来改名叫《夺冠》,看完电影发现的确不该叫《中国女排》,应该叫《郎平传》。导演并不具备拍摄整个中国女排的能力,人物太多了,每个人都拍了,但每个人都没拍好,还不如选两三个人,主要讲她们的故事,讲透彻。老队员全都没有名字,全部叫的编号,我还不如直接去看比赛录像或者纪录片,至少还知道谁是谁。中国女排为什么曾经夺得五连冠,后来又跌入低谷,再后来又重回巅峰?电影从头到尾都没把这个问题讲清楚。电影多次提到“女排精神”,但自始至终都没说清楚什么是女排精神。前半部分讲女排刻苦训练,这都还很正常,到后半部分就跑偏了,往成功学、毒鸡汤发展了,什么“可以输球,但不能输人”“你不需要成为我,你应该成为你自己”……她们拿奥运会冠军不是因为勤奋,而是因为教练每天讲讲大道理,说几句人生哲理?
是中国女排好看,而不是电影好看。
和脑海中所想象的完全吻合分毫不差,换言之,是一部被民众想象与民族期望绊住的电影。“无路可退”本是电影的题眼,前半程暗指挣脱物质匮乏,后半程靠近抛弃精神压抑,但无法明说无法深谈。眼神和身体足够强悍,更倾向于瞬时的捕捉而非常态的构建,相较之下语言则显得苍白,无论是赛前鼓舞、赛事解说还是赛后感慨,都不如沉默更加有力。
如今时代不同了,年轻人可能体会不到那个什么都没有、所有一切都要靠大家拼搏的时代氛围。这正是电影要传递的主题,只有我们了解那个年代需要前辈们拿命去拼的那种精神,才能更深体会如今这个什么都有的年代拼搏又是为了什么。话虽然老套,但永远不过时,蒙太奇手法的赛场氛围点燃热血,35年之间新老中国女排的花样年华,拼成了两代人的“集体回忆”,去呈现一个时代的荣光
反对逢煽情就批判的另类政治正确,这样的题材就应该有这样的张力。陈可辛是实打实的细节狂魔与情绪大师,从袁伟民到陈忠和到郎平,三代脊梁,选的片段太过合适。前期争议很大的“和平大战”的魅力在于中国教练、中国理念与中国技术的碰撞,这就是最“中国”的女排故事,又完美地串联起女排的兴替脉络,远比单纯的胜利来得更重要。看过很多十几年前报道的老球迷表示白浪太像她妈了,陈忠和的形象没有半毛钱歪曲,而巩俐就是郎平,她的表演是精准而立体的。当然,郎平也值得这样的戏份,一把斧凿起中国女排经久不衰过去和将来的铁榔头,一个把“夺冠”两个字从一种结果上升到一种艺术的女人,值得这种精彩的铭记方式!
那代人背上家国的包袱,攻防的是民族的尊严。因为不够强大,输了比赛将后悔一生。这代人卸下民族的重担,触碰的是世界的摸高。只管享受体育,不再需要成为任何人。她赢了此生最想输的比赛,他弃了此生最想要的职位,冲出亚洲的呐喊言犹在耳,走向世界的标语字迹已干,墙上的球印却凿进了每一代人心里。
【年前观影团】“为什么我们那么在意一场排球赛的输赢?因为他们太看重赢”能借郎平之口说出这句话我觉得够了,中国银幕上应该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女排精神、国际标准…能看出来陈可辛把两个时代的碰撞感拍出来了,他真的明白不能单一的教育式拍电影,他真的很会抓重点。后半段确实撞了《绝杀慕尼黑》,可能每个故事的奇迹,都需要一个偏执的疯子。
确实有点抱不平,04年雅典奥运女排陷入低谷多年重回世界之巅,振奋人心的0:2惊天大逆转,本应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却一笔带过了。甚至连冯坤,赵蕊蕊,周苏红这些提都没提,冯坤可是继孙晋芳之后最棒的二传兼队长了,他们也是女排精神重要的一部分啊!何况那届还是陈忠和执教的。难怪从《中国女排》改名《夺冠》了,我明白这部电影主要想要突出郎平,我同样也非常非常喜欢郎指导,但这不是《郎平传》啊…
为了谁打球,到最后也没说清楚。拍得像cctv5的专题片,节奏却没专题片做得好。电影本身不及格的,动人的是真正打球的人。
谁说的丑化陈忠和?明明塑造得超级伟光正好吗!这是一部你知道所有剧情但也依然会看得超级激动、热泪盈眶的电影,女排姑娘们太棒了,女排精神太棒了!
它不像传统意义上的体育电影,它是一种精准的民族情绪消费,导演把精力都算计到了情节的煽动性和爱国情绪上。电影用二元对立简单粗暴的手段,把训练和比赛都处理成可以煽情和燃起热血的情绪宣泄,片中的女排比赛被简单粗暴的处理,真不如直接看一场女排比赛时更有戏剧化。因为故事的时间跨度大,故事前后的戏剧张力也割裂了,后半段直接变成《郎平传》,让她一个人对抗三十年不变的体制,营造出体制在进步的错觉。最终的女排精神成了迪士尼童话里最常见的美式主旋律——做自己,女排精神这件事前后拧巴了,却还是不得不转向新时代的女排精神这个主题上。其实电影讲的是时代进步了,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不需要女排精神了,姑娘们做自己开心就好。供消费情绪的作品一般都没什么价值,因为这其中没有智慧,更多的是算计。
比想象中好。平行剪辑剪得淋漓畅快,节奏行云流水。女排真实队员演技也不俗,不错! 当年机场的速溶咖啡苦如药,如今机场的瑞幸咖啡香饽饽;当年国人为女排精神振奋上街摇旗呐喊,如今哪儿还有这份狂热与躁动?陈可辛点题点到了关键,使得后半段猛于前半段。结局收尾得恰到好处,简单、有力量!最后王菲+那英的片尾曲动听极了! (彭昱畅被黑得好惨…哈哈,也很可爱~)
总体过于冗长,个人戏份太多了,叫《郎平传》更合适,中国女排在我看来应该是几代人一个大集体,而不是某个很突出的个人,比赛戏挺燃的,算是亮点
陈可辛对情绪的抓取,依然很好,哪怕是在这种文章里。早已不对比赛成绩热衷,那些赛事仍能唤起竞技的热血,热的也不是那些大而不当的概念,还是为了大写之下小写的人。“中国女排”是被需要的,八十年代因为国弱,现在则是过来人的记忆承托,新一代的自我定位,以及永不过时的女性互助力量。除此以外,有郎平与陈忠和的情谊,更有声誉几度沉浮后逆战的漂亮。再早几年,故事就不是故事。但部分对口型、不道名、删减与割裂,故事也只能是故事。三星半。(映前看到《风林火山》预告,激动。片尾又见余静萍,几阵涟漪。映后听说中巴大战动用11个机位,其中沉浸式的镜头,就是她扛着机器在场内穿梭而得。)
人物没立起来。太悬浮了。个人不咋喜欢
非常不满意巩俐的表演,纸片人的演法,看似气场满满,但空如纸老虎。
什么时候能有一部记录国足的电影,哪怕叫《出线》,我也会热泪盈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