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爱人plus版

综艺中国大陆2021

主演:李维嘉胡彦斌郭采洁孙怡黄执中千喆沈奕斐章贺郭柯宇魏巍佟晨洁王秋雨朱雅琼

导演:刘乐涂涵

剧照

再见爱人plus版 剧照 NO.1 再见爱人plus版 剧照 NO.2 再见爱人plus版 剧照 NO.3 再见爱人plus版 剧照 NO.4 再见爱人plus版 剧照 NO.5 再见爱人plus版 剧照 NO.6 再见爱人plus版 剧照 NO.13 再见爱人plus版 剧照 NO.14 再见爱人plus版 剧照 NO.15 再见爱人plus版 剧照 NO.16 再见爱人plus版 剧照 NO.17 再见爱人plus版 剧照 NO.18 再见爱人plus版 剧照 NO.19 再见爱人plus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7:15

详细剧情

《再见爱人》是由芒果TV打造的婚姻纪实观察真人秀。三对面临感情危机的夫妻,乘坐两辆房车,开启一段为期18天的旅行。处在不同的情感阶段中的他们,他们怀着或抱怨、或委屈或遗憾的心情出发,又能否在旅行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这一次,面临感情危机的夫妻愿意为爱再尝试一回,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让情感慢下来。节目将通过真人秀和观察室的结合,用纪实性的方式讲述他们的婚姻故事,通过专家和观察嘉宾的温情观察和理性分析,让观众真正感受到婚姻的责任与意义,了解到提升婚姻质量和幸福感的方法论。

长篇影评

1 ) 文艺这个病啊,得治

很久没有看到立意、剧情、人物、节奏、细节都如此在线的国产综艺了,所以还是觉得来写一写感受。

三对爱人很典型,郭章,最熟悉的陌生人,佟K,男人至死是少年,朱王,理性感性的两端。

佟晨洁在我这基本上是满分处理,主动沟通,不怕冲突,思路清楚,刚柔并济。她会带一个猪仔玩偶在路上,并且把它用在刀刃上,让我对她对生活的操控感之高产生了新的佩服。只有经济和思考成熟到这个程度,甚至还要已经经过一次失败的婚姻,才能和找不清定位的妈宝男维持亲密关系。

找清定位是多个方面的,有工作上的,有情感上的。有些妈宝男是两个方面都没搞清的,有些是一方面没搞清。如果是两方面都搞不清,或者是只有工作上能搞清,配上KK这样乐观开朗的性格还好,如果是更阴暗极端的个性,则会对亲密关系产生很可怕的倾轧。

朱王其实是互补的个性,如果能彼此包容可以是个很强的team,但是他们共同的问题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协作能力很差。朱在老王的照料下,甚至独立能力都很差,却还有颗叛逆少女的心。同时由于在还未建立完善自我的情况下,就总受到老王的批评,让她的核心信念受损,自我评价也是有点混乱的,在生活中处处被动。这种情况下,她和新人相处可能也好不到哪里去。

老王是一个情感被阉割的、高度体制化的人,因此他几乎没有密友。虽然朱在他的生活里承担了许多角色,但他本质是个情感需求很少的人,有了朱,他生活更多彩,离开朱,他尚且能活;如果为了朱影响到他的工作,他就活不了了。他对朱的批评,肯定是希望她好的,只是他根本不知道用什么说服策略,太过核心路径会导致强烈的抵触。

下面就要说到最让我扼腕的一对儿,郭章。

要不怎么说佟真是人间清醒,她对他俩的评价真是一语中的,“情感上可以共情,但精神上无法共鸣”。郭是早慧文艺少女,早年的成功、丰富的情感经历、大量的文艺作品摄入,导致她在30岁的时候内心就已经苍老了,折腾不动了,所以找了个顺眼的也爱她的男人结婚,决定开始过贤妻良母的平静生活。

章是那种很帅的传统男人,不文艺,思想上业务上被郭降维打击,很崇拜她,也是想好好过日子的人,但后来他感觉他可能娶回家的只是一副躯壳,郭的小情节,他一个习惯大情节的人根本看不明白,所以要么只能忽略,要么还会急躁。而当郭发现这个男人在精神上无法理解她时,她就索性连情感链接也最小化,以至于十年,他们竟然都没有单独去旅行过。偶尔她还会回想起早年间和前任炙热的爱情,但无可奈何花落去。同时她可能没有预料到的是,家庭生活给她的事业带来不可逆的打击,所以她也就越来越蜷缩在自己的世界,但是内心又充满了深深的遗憾。这份遗憾即使她自己可以淡忘,身边的人也总是会让她想起来。

所以情感和事业上双重的遗憾,最终在十年之后压垮了她。这种情况,章贺也很无辜,尽管他还爱她,但以他的心思细密程度,他能做的也很少;要让他心细如郭,那是整个改变他的自我,也不太可能发生。如果没有孩子,他们早就不认得彼此了。

作为一个文艺少女,对郭还是很能共情的。每次看到郭的防御机制,都觉得真实到想哭。大部分时候都淡淡的,对被卷入外界,总是带着一些慢半拍的迎合。每次自己接近袒露真心,就开始开玩笑,每次对方接近袒露真心,就开始应激性地笑——这两种其实都会让对方又恼又伤,于是也筑起高墙。所以最后看到她36问,问章是否有想过复合,看着她哭着说,我有时候是开玩笑的,真心已经觉得她打开很多了。

现在文艺放在婚姻市场,基本不能算是夸人的话了。就算不傲慢,文艺青年的小心思,也往往被认为是戏多、矫情。文艺是个个人的封闭小世界,一方面它能保护你,让你在外面疾风骤雨的时候还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另一方面,它是一个几乎谁也进不去的地方,除非特别心灵相通。对于前者来说,它很容易让你养成习惯,让你在一遇到外界危机的时候就躲进去。对于后者来说,这总是成为亲密关系中一道隐形的墙,那种淡淡的疏离就是会消磨真实的感情。而如果这个小世界一直扩大,它甚至会给你的外在社会关系带来困难,让你不愿甚至不能与外界沟通,因为太习惯了小世界的逻辑——外在的困难又反过来让你更依赖小世界。

所以我觉得,这个循环并不是一个健康的习性反应。内在小世界可以有,也可以更精美,但要控制规模,并且可以在安全的时候,时不三五搞个开放日,和外界做一下交互,透一口新鲜的空气。

最后希望每个文艺青年,也都能拥有幸福吧!

2 ) “影后”隐退十年经历无爱婚姻,最好的结局是原地散场?

消失十年的“影后”因为无爱婚姻而成了焦点,她是——郭柯宇

名声大噪时嫁给名不见经传的章贺,婚后生活几乎在娱乐圈神隐,外界认为郭柯宇洗手作羹汤成为贤妻良母,然她却在《再见爱人》里自揭婚姻里却各自孤独。

当这段让人感觉快要窒息的婚姻被各路劝分时,章贺在离婚一年后克服自己的恐高症,爬上悬崖后第一个喊出的是郭柯宇的名字,不为挽回或道歉,而是用破音的嘶吼感谢前妻,祝福对方未来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感情里最无奈又最本色的表达,让李维嘉和胡彦斌都哭成一团。

好聚好散本该是分手最好的样子,可是章贺的喊话祝福里却夹杂了太多情愫,有对曾经的总结,也有对前段婚姻的悔意,还有对未来的希冀,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就真的很戳泪点。

这段被双方都被认定没有爱情,只有孤独的十年婚姻,最好的结局真的只是就此散场?

一段婚姻只剩道别感谢?

《再见爱人》里一共有三对夫妻,分别处在问题婚姻的不同阶段:

魏巍和妻子佟晨洁因为酗酒、生娃等问题陷入婚姻的七年之痒,在离与不离之间徘徊。但是肉眼可见的是,他们之间有爱,魏巍是佟晨洁眼里的“小朋友”,他也甘愿放下在长沙的生活奔赴上海定居,享受随时在对方面前皮一下。、

他们矛盾客观存在,但是爱情也依然还存在。

“06超女”朱雅琼直至今日依然保持了想唱就唱的浪漫,但却在19年的时间里都和榆木疙瘩般的编剧王秋雨相随。

她渴望仪式感、期待浪漫,但王秋雨的世界被工作全部占据,连拥抱都仅限一分钟。

纵然如木星撞火星般的婚姻已经在离婚冷静期,可朱雅琼肉眼可见的依赖王秋雨,而他的内心也认定从未改变爱意,默默从悬崖上摘下几朵小花送给妻子,细节里努力求改变。

对比而言,已经离婚一年的“影后”郭柯宇和章贺则无处不在透露出寒凉,他们彼此礼貌,却永远借着忙碌等各种借口保持距离,甚至连眼神交汇都会避让。

郭柯宇说,她与章贺的婚姻没有爱情,只是因为到了适婚的年龄,于是为结婚而结婚,为生娃而生娃,一切都是源于社会时钟提示的“应该”,而不是因为感情的奔赴。

比郭柯宇小两岁,结婚时正好30岁的章贺同样也是因为“应该”而稀里糊涂地开始了婚姻。

他和郭柯宇都没有合适的结婚对象,因为合作拍戏相识,又因为一场聊天,认定了这个温柔的好演员就是自己的妻子,以为彼此能有说不完的话,结果十年如一梦,才发现当年全是错觉。

错觉!把十年前组建家庭的意义总结为错觉,这就让人窒息。

这档节目有句话特别出圈——“不要高估自己对没有爱情的婚姻生活的容忍程度”

即便是善于融入角色的演员,即便是“影后”,也无法抵御无爱的困惑。

姚谦给莫文蔚写的《电台情歌》里,有句反复吟唱的歌词是:“我们一直忘了要搭一座桥,到对方的心底瞧一瞧”。

在郭柯宇和章贺的世界里,他们在婚姻里各自拆桥,在离婚前几年就各自待在自己的世界彼此孤独。

从某种程度来说,离婚,对他们都是种解脱。

因为有了这些铺垫,8月4日播出的节目里,章贺和郭柯宇一同前往高空攀岩的挑战时因为恐高和身体原因默契的选择了放弃。

一同站在观景台眺望其他人如何完成,当说起自己曾经蹦极失败的恐惧经历时,郭柯宇全程都是一脸懵,因为他们的十年婚姻从未一同出游,没渠道了解到对方的生活习惯。

如果不是魏巍挑战回来后使用激将法,章贺也并不会对前妻展示自己如何克服自己的恐高。

他将手机塞给前妻,她却并不知道他的密码,彼此之间的生疏在细节里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可是看着对章贺义无反顾地走向悬崖,郭柯宇忍不住面露了几分担心,解围称章贺可以穿好装备站在终点拍个照,当成曾经体验。然而,这却仿佛成了他必须要挑战的因素之一,仿佛要让前妻另眼相看,总有几分较劲。

这样的无爱关系里,章贺在悬崖上战战兢兢时,只要听到郭柯宇的呐喊就会立即回头,之前的疏离又似是误解。

颤颤巍巍地完成挑战时,章贺激动得声音哽咽嘶哑,第一个喊出的名字,却是郭柯宇。

彼此陌生和冷漠,他们依然是很重要的人。

自然不同于魏巍和佟晨洁在挑战中秀恩爱,王秋雨给朱雅琼摘花,章贺对郭柯宇的表达只有“感谢”,一句话就让远方的她泪流两行。

战胜自己的恐惧后卸下心防,章贺带着哭腔喊道:“未来的日子,过成你喜欢的样子,一定要过成你喜欢的样子。”

然后再转脸对自己喊道:“我也要过成我想过的样子”。在歇斯底里中,将情绪彻底释放。

章贺的喊话完全超出原本的预期,就像捏住了所有人泪腺的龙头,告别后礼貌地离场,然后用尽所有力气祝福彼此,像是要和过往挥手,也仿佛是舍不得丢开这个没有爱情的伴侣。

这样的情愫有多复杂?用文字或影视都很难刻画出这种时间堆积出来的复杂情感,那么曲折却真实,所以李维嘉、胡彦斌和孙怡集体飙泪。

十年堆积怎样的情愫?

说起郭柯宇,如今的年轻观众已经陌生了,但是她17岁就凭借《红樱桃》一口气摘下金爵奖等三个“影后”桂冠,曾被认为是极具国际气质的女演员。

2010年因为合作《完美新娘》,她嫁给章贺,那时的他只是一个名气并不高的男演员。

结婚之后的郭柯宇全面淡出带娃,章贺也因为参演《军师联盟》、《你迟到的许多年》等作品开始有了些热度。也因此,郭柯宇相夫教子的生活一度让他被认为是事业和家庭双赢。

事实是,这几部作品播出时,他们的婚姻已经濒临破裂,因为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等都完全迥异,在外界误认为的甜蜜背后,其实是彼此都感觉到了孤单,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最初闪婚就并没有牢靠的爱情基础,结婚后彼此疏离,这段婚姻在日积月累里早已模糊掉了最初闪现过的彼此认同。郭柯宇一直强调他们之间没有爱情,也笃定自己并不懂章贺渴望的另一半是什么样,但她笃定不是她。

所以,她封锁自己的世界,章贺进不来,而对方的世界,她也根本不想去,直接斩断了沟通的桥梁。

但是镜头不骗人,两个口口声声没有爱情的人却不断都在躲避彼此,郭柯宇在离婚一年后再见章贺,眼神里是藏不住的激动;

章贺也会忍不住偷瞄对方;

但是他们很默契,绝对不会让眼神交集。

两人一起搭帐篷,郭柯宇参与协作,让两人有了难得的交集,章贺却认定彼此是亲人,早已没有了男女之间的情愫。

矛盾的是,他却希望在这18天的旅程里弄清楚自己在郭柯宇心里是亲人、朋友或只是孩子的父亲,明明很在乎自己的位置。

郭柯宇说她和章贺的婚姻只是一场“应该”,她不想去章贺的世界,但无论是离婚一年后的首次单独见面,或者在一同前往索道的路上,却忍不住八卦朱雅琼等人的相处来做契机,希望和对方建立沟通。

面对章贺一次次的无视,她掩不住失落。

看到前夫克服恐高后喊出对自己的祝福,郭柯宇忍不住洒泪,一句话也回不出来,只能早早就拿着水赶去终点等待章贺。

没有爱情吗?似乎不是。

但这是爱情吗?似乎也不对。

章贺看到郭柯宇站在索道回程等待他,内心会觉得安慰,忍不住就想要拥抱。可拥抱时,他们却始终保持着距离,臀部都各自往后撅着,生怕过于亲密。

比朋友要好,类似是亲人,彼此依然关爱,却不是爱情。

连章贺自己都感慨,他也无法断定这种情感如何形容。

时间堆积出来的复杂情愫很难仔细地归档定位,可是郭柯宇与章贺注定此生无法切割。因为有孩子,他们的爱因为孩子而相连。

他们的婚姻也像照妖镜

并非每段婚姻都要破镜重圆才是最好的姿态,章贺罕见地洒泪喊话换来了与郭柯宇之间的平等沟通。

两人回程的车上,他主动开启话题,虽然郭柯宇依然只是聆听,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主动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在任何关系里都不可缺,所以看着郭柯宇骑马时,章贺立即上前牵住,避免危险出现的画面也多了重逢的温暖。

暖意也并非是纯粹的爱情,而是关心和在意。

郭柯宇对着镜头抽泣着说没有爱情的婚姻很遗憾,但如果有爱情,就能好好的道别吗?

这番话换个角度来看,刺伤她的是十年婚姻只留下一场无声的冷漠。

经历过爱情的人都会懂,对于郭柯宇和章贺,是否重燃爱火并非最重要的事,重点是彼此能否友好。

他们的态度很像照妖镜,映射出很多适婚年龄的人群为了结婚而结婚,在爱情稀薄的婚礼孤独前行的迷茫,幸运的人培育出了爱情,不幸的或者会选择努力坚持,或者分道扬镳,而彼此最体面的都是别让关系崩坏造成更大损伤。

早两年《我们结婚吧》大火,高圆圆饰演的杨桃在社会时钟的催促下遇见有情郎,两情相悦的日子格外甜,大街小巷都在高唱“终于等到你”。

可真实的日子并不如此,因为缺少了解、沟通,即便是女明星也难逃婚内缺爱的窘况,把婚姻当成是过日子,却疏忽了感情才是这个“建筑”的水泥,有了它才能凝固粘合。

沟通是所有关系最需要的桥梁,婚姻里更甚。

在郭柯宇和章贺的段落里,很多弹幕都在呼唤两个人和好,其实重点应该是原本冷漠两个人逐渐愿意沟通,去一点点理解对方,这或许是另一种释然。

他们不需要爱情作掩护的相处,其实就是一个点,跨过去就能坦然。

郭柯宇和章贺何尝不是提示着很多适婚人群:别为结婚而结婚

曾经的他们也不懂,高估或者错误估计了自己对于没有爱情婚姻的接受能力,所以各自孤独。

选择敞开心扉,两人反而可以笑谈风声,他们的结局会如何,只有时间会给出答案,但至少彼此不再是最熟悉的陌生人or仇人,这比起散场不散场,其实已经是很好的结局。

3 ) 《再见爱人》:这届观众,为何热衷于“玻璃渣里找糖吃”?

近日,一档“离婚综艺”悄然走红。这档节目选取了三对明星夫妻,他们或已离婚,或处于离婚冷静期,或者打算离婚,通过展现三对夫妻亲密关系中的问题,探讨婚姻的制度优缺点及相处方式。在恋爱综艺四处撒糖的时候,这样一档聚焦破裂亲密关系的综艺为何能收获高口碑?

《再见爱人》豆瓣评分页面。

在钱钟书的《围城》中,人物赵辛楣曾发表过一番针对婚姻与旅行的“宏论”:在他看来,结婚以后的蜜月旅行完全是次序颠倒,“应该先旅行一个月,一个月的车马劳顿,风尘仆仆以后,双方还没有彼此看破,彼此厌恶,没有翻脸吵嘴”,方有望实现一桩靠谱的婚约。倘若婚前旅行有此重要意义,那么,当一段婚姻走向解体,昔日的伴侣即将分道扬镳,一次共同的旅行又将意味着什么?如果婚前旅行堪称婚约的试金石,一场“失婚”过后的旅行又能否成为婚姻关系的显影剂,为曾经的爱人们找到渐行渐远、终至歧途的症结?近期由芒果TV推出的婚姻纪实观察真人秀《再见爱人》便尝试呈现出这样一场别样的旅程。

作为婚姻观察类综艺,《再见爱人》自播出以来引发了居高不下的关注度与话题性:每期节目所涉及的现象与议题屡屡登上微博热搜榜,情感、心理、娱乐等各类公众号也纷纷以嘉宾们的表现为案例做出跟进式推送。而在豆瓣等平台,这档“离婚综艺”的评分也普遍高出了近期以甜蜜爱情、幸福婚姻及和谐亲子关系为主要展现内容的真人秀综艺。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如文化研究学者们所指认的那样,流行文化的生存要义在于对公众需求、期待视野的积极迎合与主动创造,从而其本身也有可能成为透视时代精神文化特质与症候的窗口。在这个意义上,《再见爱人》的题材选择、呈现手法及其热播现象本身或许便从某一侧面较为深致地传递着时下都市中青年群体对亲密关系的诸种想象与困惑、多样的渴望,以及重重的忧虑。

撰文 |孙慈姗

01

“亲密关系”的理解与呈现

作为社会性动物,人无法脱离社会关系网络单独存在,而构成这些网络的种种人际关系常具备流动性特征。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层面的变迁无不影响着各类人际关系模式的存在状态及变化轨迹,更左右着具体时空情境中个体和群体面对、处理这些关系时的心理、方法与姿态。具体到婚姻场域,“亲密关系”的形成演变愈发成为决定现代婚姻形态走向的核心要素。

在心理学家罗兰·米勒看来,亲密关系因具备了解(knowledge)、关心(care)、相互依赖性(interdependence)、相互一致性(mutuality)、信任(trust)以及承诺(commitment)六种成分而区别于一般的人际关系。它往往发生在朋友与爱人之间。相比之下,后者的关系或许更具持久性,也由于婚姻的缔结带有了某种契约意味。米勒认为在现代社会,正是亲密关系为个体提供着“有意义且持久的社会支持网络”。与此同时,同所有其他人际关系模式一样,不断变化发展的文化是规范亲密关系的社会标准。

观察亲密关系在时空及文化氛围中的改变亦是《再见爱人》在较为宏阔的视野中寻求的立足点。第一期开篇,节目即以剪裁新闻报道及采访的形式呈现出中国社会近年结婚率、离婚率的变化趋势,以及“离婚冷静期”等新政策的实施为人们婚恋观带来的影响。比起婚姻外在形式的转变,更值得仔细捕捉的或许是人们在这一过程中诸种复杂暧昧的心态,以及不断产生的疑惑。比如,我们对“另一半”的爱慕与渴望是否仅仅是用以掩盖自恋的假象?婚姻关系的建立对于爱情究竟构成了促进还是消耗?所谓“永恒”的承诺是否越来越虚妄?我们能否通过一段良好亲密关系的建立变成“更好的自己”?反之,在关系中经受的压力与挫败,又是否会对个体的自信心与安全感构成摧毁性打击?

《再见爱人》剧照。

《再见爱人》聚焦于三组已然分离或有此意愿的夫妻。第一组夫妇章贺郭柯宇,有过十年婚姻生活并育有一子,离婚后友好相处,再见面时的种种交流亦时时流露出几分温情默契,而他们却声称这段婚姻“没有爱情”,两人都从未进入过对方的世界。第二组夫妇魏巍(KK)佟晨洁,彼此都坚信爱意尚存,甚至屡屡在“离婚节目”中高调示爱,却因为“喝酒”与“生孩子”产生的分歧争端萌生分离的念头。第三组夫妇王秋雨朱雅琼,相识十九年分分合合,有着颇具传奇浪漫色彩的经历,然而也几乎贡献了节目中最令人“窒息”的几次争吵,虽已处于“冷静期”,双方的情感状态却似乎并不冷静。

可以看出,三组夫妇都是带着上述种种困惑走到了婚姻的歧途。而在这段十五天的集体旅行中,他们的关系几经变化,时而矛盾丛生,时而温馨愉悦。冲突刚刚有所缓和的夫妇或许在下一场景就再度进入“战时状态”,早已宣布爱情枯竭的前任夫妻又忽而在某些瞬间体验到“再次来电”的感觉。如此跌宕起伏、充满“悬念”与“反转”的情节无疑引发了观众们持续追踪的兴味。

《再见爱人》剧照。从左至右分别为:魏巍(KK)佟晨洁、章贺郭柯宇、朱雅琼王秋雨夫妇。

而这类综艺节目要获得较高的收视率,最终需要的或许是相反相成的两要素:制造“真实”的感觉与“乌托邦”式的滤镜。

简而言之,比起频繁“撒糖”的甜宠恋爱类综艺与影视剧,以及“狗血”情节迭出的家庭伦理剧及婚姻调解类节目,《再见爱人》将目光投向了日常生活中似乎更为常见的冲突、妥协与分异。这类矛盾的暴露,以及存在问题的婚姻状态本身或许更带给多数人以真实感,也能够引发更为广泛的共鸣。比如在节目中,王秋雨夫妇开车时围绕认路、导航、手机、东西放回原处、“坐车的人到底要不要说话”等问题所爆发的争吵便被许多观众直呼真实,感叹“这不就是我们家的日常吗”。而魏巍夫妇在宾馆内相对无言,各自玩手机的场景仿佛也是许多家庭日常状态的现实写照。

有时,并非突如其来的打击,而是日复一日的不满、淡漠、失望与无力的积累,如流尘一般逐渐遮盖了缔结婚姻的高光时刻那个华丽唯美的印象与倾心交付的渴望,也消耗着亲密关系中的信任、理解与热情。部分观众在观看节目后宣布加入“恐婚”一族,却也有不少人声称看到这样的婚姻状态反而对进入婚姻多了一份释然之心,仿佛已经为不可避免的“不美好”打上了预防针。当然,仅凭一档节目无法决定每一个个体对婚姻的“接受”或“拒绝”,那样一份释然与勇气,大约是源于对“人类悲欢并不相通”这一“相通性”的自嘲式体认,或是对那句代代相传的老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的再度确证。

然而,比起现实世界中烦俗琐碎的家长里短、更为残酷的痛感与“真相”、不幸福的婚姻给当事人带去的种种伤害耗损,“旅行”这一情境设置及游艺环节却为破碎的婚姻加上了审美的浪漫滤镜。在相对脱离了日常琐事的“真空”环境内,在摄像机所呈现的明秀山水间,“一地鸡毛”的感觉几乎从镜头里消失,渐行渐远的爱人们也似乎都收获了属于他们的“唯美时刻”。无论是“我爱你”还是“谢谢你”,又或是从来“不懂浪漫”的人在峭壁上采下来送给爱人的几朵花草,都被镜头特意捕捉、放大,塑造为一个个充满着情感与审美浓度的瞬间。有了“真实感”作底色,些许唯美的成分才更易被观众们接受与珍视,而凭借滤镜的美化,亲密关系乃至日常生活中种种不和谐不愉快的因素也能以相对柔和的形式穿插呈现。

在嘉宾团的旅行之外,室内“观察团”的设置也为观众们提供着各种观视他人以及自我情感生活的渠道。在由已婚未婚的主持人、演员、辩手与学者等角色所组成的观察团中,感性的宣泄、理性的分析、“吃瓜”的心态与指向自身的思索都在一定程度上分享并代表着屏幕之外观众们的感觉与心理,并在“沉浸”体验的同时,提供了某种间离性的观看角度。通过这些视角,我们看到了诸多情感的起伏变化、亲密关系为个体带来的愉悦与痛苦,以及有关“爱”的种种“悖论”与“多重奏”。

《再见爱人》中设置的观察室成员。

02

我们为何关注“告别”?

“没有爱情怎么了,有爱情又能怎样。有爱情,就能好好地道别吗?”在夜晚谈心的环节,郭柯宇的这番质问令许多观众倍感唏嘘。若干年前,一部《来自星星的你》让大家记住了“告别要趁早”。而正如篇名所示,《再见爱人》同样以“告别”为核心主题。某种程度上,这场旅行便是一次或许还不算太晚的“告别之旅”。而“告别”的关键词也触及着许多观众内心深处的困惑与忧伤——所谓“有别必怨,有怨必盈”(江淹《别赋》)。在如此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在聚散离合愈发变成寻常事的时空中,在焦虑感、犹疑感乃至冷淡感都仿佛与日剧增的各类人际关系模式里,我们究竟还能否“好好地告别”?更进一步需要追问的是,我们究竟要与什么告别?是曾经的爱人,还是自己倾心付出、用心经营却终将成为过去时的一段情感与岁月,抑或是某些不愿面对、难以理清的心结?

《再见爱人》所给出的答案是,这些或许都包含在“告别”的要义中。在这场本身题为“再见”的行旅过程里,节目还特意设置了一系列有着告别意味的环节。有时,“告别”似乎以“开始”的面貌出现,比如朱雅琼的婚礼。穿着婚纱的她选择拿着计时器与爱人拥抱,当约定的时间已到,她不无怅然地宣布“这次由我来推开你”——这样的告别所照映的不只是那个没有仪式的开始,更是婚姻生活中曾经的忽视与伤痕。有时,特殊的告别场合能引发久已陌生的“情动时刻”。当恐高的章贺在天台上对着前妻喊出“之前的十年感谢你,未来的日子一定要过成你喜欢的样子”时,内心丰富细腻而以节制情感为信条的郭柯宇流露出难以抑制的惊讶与感动。又有时,告别意味着双方“最后一次”合作完成同一项任务。在歌舞晚会的环节,三组夫妇分别合作表演了节目,也制造了旅行中为数不多的“宾客尽欢”的场景。这里不仅有行动的配合,更有精神的默契。而这些或许正是在“告别”之前的生活中有所缺失的部分。

《再见爱人》剧照。

在这些仪式性的告别展演中,三组嘉宾也为观众呈现出告别之际的种种复杂心态。有歉意,有感激,也有微小的“报复”与着意的弥补,有遗憾中的圆满,或许还有欲说还休的不舍与对彼此未来的祝愿和期待。种种行为及其背后的心理与情感逻辑也可能引发层次复杂的共鸣。我们往往以邂逅相遇为标志看待人生的种种节点,但其实,相逢与别离乃是一体之两面,从另一个角度观之,也正是一次次离别构成了生命的底色。如将《红楼梦》中宝玉“性情只愿常聚,生怕一时散了添悲”视为一种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人生态度,则黛玉“天性喜散不喜聚”,以致并不赏花却去葬花,也未尝不是在参悟了别离的常态后生成的一种略带感伤姿态的“告别美学”。

在一定的仪式与情境下,告别或许可以产生别样的美感,但值得再度深思的是,告别之后又能怎样。有些遗憾也许可以弥补,有些伤痛或许被时间治愈,有些心结也许在一个“好好告别”的过程里得到些许纾解,又或许还将纠缠延续。然而,在与世界的最后一次告别来临之前,生活都将继续。

在《<坟>题记》中,鲁迅提到将自己的杂文整理成集的做法亦可视为对自己之“过去”的致意——所谓“造成一座小小的新坟,一面是埋葬,一面也是留恋”,也正是一种告别的方式。而“告别”不仅意味着清理、回顾与纪念,更意味着直面、决断与成长。前者指向过去,尚可用种种形式加以呈现,后者则牵引出未来的向度,它们或许更加难以被赋形,却往往是离别所带给我们的更为深切的影响。这注定是一个漫长而充满纠结、迷茫与痛感的过程,也已然超出了任何综艺节目的记录范围,却终归要延伸进每个人的人生。在这个意义上,或许一个“好好的告别”,的确可以成为一服生长的催化剂,一个终点里的起点。

03

“价值”的认知与错位,“关系”的审视与重建

在一次围绕家务劳动展开的闲谈中,魏巍认为自己将做饭的机会让给妻子是给了妻子表达爱意的机会,也给了她价值感。这一观点让包括倪萍与大部分观察员在内的旁观者大呼诧异,多数观众的反应也与嘉宾们如出一辙。姑且不论魏巍的观念及态度,他的这番言论实则引出了节目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即人们怎样在婚姻与亲密关系中寻求价值感。与“价值”的找寻、失落、冲突、调和相关的各类话题也成为了这档节目的热议点乃至引发争议的对象。

在王秋雨朱雅琼的婚姻中,王秋雨习惯以批评式教育对伴侣进行价值观灌输,他认为自己的初衷是多告诉年轻的妻子一些“真相”,以指导她做得更好,其后果却是不断打压着妻子刚刚建立起的信心,甚至让她怀疑自身的一切价值。在决定分离后,朱雅琼以近乎决绝的姿态追求着“自我价值”的再确认,也在途中遭遇着各种情绪的波折。再如章贺质问前妻为何在婚姻中对自己缺乏肯定,郭柯宇则反问人为什么一定要在别人的肯定中寻求自我价值。当提及婚育给曾经灿烂的演艺生涯带来滑坡的经历时,郭柯宇也难以掩饰自己的辛酸惆怅,也许这并不是“后悔”,只是在多重价值追求遭遇冲突时对被舍弃一方的伤感与无奈。另一面,在夫妇们彼此的问题空间之外,忽然驾临的长辈们“催婚催生”的“套路”乃至“劝和不劝离”的姿态也为一段段亲密关系引入了更为复杂缠绕的价值维度。可以看出在处理价值分歧层面,《再见爱人》力图秉持客观而全面的视野。在情节进行过程中,甚至在大大小小的矛盾冲突爆发之时,似乎没有一种价值观念被直接全部冠以“不可理喻”的定论。相反,嘉宾与观察员们试图从各个角度呈现每种价值观念的生成存在缘由及其在碰撞中的演变。

在这里,人们对婚姻以及其他方面人生价值认知的同步与错位或可归因为性别视角的分歧、代际观念的差异,以及个体成长经历所形成的种种积习,不同层面的需求度、脆弱点,乃至不同程度的偏见或盲区。而这些价值的碰撞与融合,也成为左右婚姻及亲密关系走向的重要元素。

《孤独传》,作者: [英]费伊·邦德·艾伯蒂,译者: 张畅,版本: 译林出版社 2021年5月

现代人对价值的多元化理解亦可从观众们多样的立场与评价中见出一二。“表示三观真的不一样”、“要找一个灵魂伴侣好难”,类似的评论充斥着微博、豆瓣等各大舆论空间。其实,价值的获得、错位与失落并不仅仅涉及“三观”的异同,更要落实为在具体的关系模式进展及多种行为实践中的沟通、摩擦与调适。从认知、理解再到行动,每个环节都不可缺失。可惜的是,就这档节目所呈现的内容及其观视效果来看,在价值追求的各个领域,人们往往容易走向的是拒绝理解或无法做出改变的自我封闭的牢笼。

在近乎每一次愈演愈烈的争吵中,我们仿佛都能看到这样两个(或多个)个体:各执己见而又无法清晰表达,表达而又不被理解,从争执走向失语,从“听我的没错”的强迫转为“说了你也不懂”的放弃,终止于不计后果的情绪宣泄,或是陷入了“唯我独尊”而“无人理解”的个人主义的极境与绝境。

在这个意义上,对“灵魂伴侣”的寻求,是否也有可能成为一种揽镜自照式的自我确认与自我感动呢?如费伊·邦德·艾伯蒂在《孤独传:一种现代情感的历史》中所反思的那样:“假如仅有一个‘另一半’让你去寻找,那么浪漫之爱无非就是一种个人主义经验而已”。或许,我们在亲密关系中所要寻找的,并非“自己的另一半”,而是另一个独立的个体,彼此具备着分歧、隔膜,以及走近与理解的可能。正像阿兰·巴迪欧在《爱的多重奏》中所畅想的那样,真正的爱意味着尝试进入“他者的存在”,超越自身、超越自恋,意味着“从某一刻开始,从差异的观点来体验生活、体验世界”。

《爱的多重奏》,作者: [法国] 阿兰·巴迪欧;译者: 邓刚;版本: 六点图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9月

而从另一角度看,观众们的“代入感”与“沉浸式体验”亦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这档节目的初衷。《再见爱人》以“探索与治愈”为关键词,也是针对参与嘉宾、现场观察员与所有观众进行的一次自我“情感教育”。总体而言,它提供了一个“以人为鉴”、通过观察他人婚姻状态与问题进行自我观照的途径。所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也许,“幸福”与“不幸”都有千百种样貌。而在笼罩着“离婚阴影”的节目里,与其说种种“不幸福”的家庭与婚姻形态对观众们的现实生活构成了“警钟”与“贴士”,不如说它们的呈现恰恰使得我们日常无暇思索的情感经历乃至种种难以言说的情绪具备了一个整理、玩味与释放的契机。我们从他人的经验中辨识出自己,也就仿佛获得了些许抚慰与理解。

与节目组的设计构成契合的是,观众们也往往带着“玻璃渣里找糖吃”的心态观看嘉宾们的情感历程。所谓“玻璃渣”,乃是日常生活琐事与烦恼中逐渐积累起来的诸般倦怠、委屈与怨念。这些玻璃的“划痕”或许并不都是那么沉重,却也仍可能是真实而持久的存在,逐步蛀蚀着亲密关系赖以形成的情感基石。但是,残酷与伤痕毕竟也只是生活之一面,并且是多数人倾向回避的面向。所以,哪怕在那些不那么“美好”的关系中,我们也总是极力挖掘、寻觅甚至创造着那些“甜味”的瞬间。它不仅仅生成于浪漫的仪式与艺术化的定格,更有可能隐匿在平常生活的细节肌理之中。观众们也通过他们日常起居中的摩擦、冲突、沟通与和好,不断捕捉着这些“再见”的爱人们在相处过程中流露出的对彼此的熟悉、宽容、体贴、温柔与默契。这一点“糖分”,大约也可以满足人们对亲密关系的些许想象和期待。

在情感满足之外,这类节目还指向着当代人对情感或亲密关系的重新思考与定位,以及对高质量人际关系的不懈追求。在这个过程里,疑惑也许终将多于答案。我们或许永远不能肯定,感情自有其逻辑道理可循,还是需要把一切托付给缘分与命运。而时下更为具体的困惑也许还包括:“长久”是否仍是亲密关系特别是婚姻的最高追求?如果是,该如何坚守“不分离”的承诺、维持一段绵长的关系与情感?这其间出现的裂痕又该怎样看待?如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长久”将可能不再作为衡量婚姻成功美好与否的唯一甚至主要标准,我们又该追求什么?对于爱人、亲人或朋友的“陪伴”究竟应该具备怎样的理想形式?什么才是真正有效而并非止步于自我感动的情感付出?

在诸多疑惑与遗憾之外,我们所看到的更是现代人对能够提供“理解”、“支持”、“温暖”与“关怀”等正向能量的情感状态、以及能够让这些情感生根生长的各种人际关系模式的努力探寻与建构。或许,唯有这些情感与关系的存在能够帮助我们摆脱对“孤独”的恐惧,将一个个“我”编织进以“我们”为称谓的共同体当中。

宇宙间的个体或可离散,而流动的爱意则永不止息。它需要我们用整个生命去学习、实践,赋予它每一段具体的形式。在这里,我们或许可以持续叩问,“再见,爱人”能否通向“再见(建)爱人”呢?

本文参考资料:

[美]罗兰·米勒《亲密关系》(第六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英]费伊·邦德·艾伯蒂《孤独传:一种现代情感的历史》,译林出版社,2021

[法]阿兰·巴迪欧《爱的多重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本文系独家原创内容。作者:孙慈姗;编辑:走走;校对:杨许丽。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4 ) KK:大男子主义小男孩

大男子主义小男孩

最近湖南卫视推出了一档离婚综艺,节目质量出乎意料的好,基本设定是三对在分离边缘的夫妻通过旅行去重新探索他们并不成功的关系。8月18号第四期节目中,男嘉宾KK魏巍提出了“让你做饭是为了让你觉得自己有价值”的惊人理论。这期播出后,网络言论基本上是在一边倒地骂KK。当期节目的特别嘉宾倪萍都发出感慨,“自己活了60年第一次听到这种理论”。

的确,KK幼稚的一面很明显,懒等靠,习惯被妻子照顾,经常莫名被刺伤情绪,需要被安抚,妻子佟晨洁也会一直叫他“宝宝、小朋友、小孩”。但是,容易被忽略的是,KK其实承担了家里大部分的贷款,也觉得自己在充分地满足妻子的情感需求(佟晨洁也认可了KK的这些付出,两个人在没有冲突的时候甚至是非常甜蜜的)。同时,他与大部分男性一样,会在一些小事中要求妻子给他男人的尊严。KK的生活能力像小孩子,但是却在很多方面对自己有大男人的要求和期待,就像是一个有大男子主义思想的小男孩。

作为女性,我非常理解网络舆论几乎一边倒的对KK的指责,但我认为这种一边倒的指责忽视了KK情感的需求。这也是我认为现代感情中特别容易被忽视的问题——男性在婚姻中的情感需求。当很多声音以一个好男人、好丈夫的标准去声讨KK,或者呼喊佟晨洁赶快离开KK的时候,这些声音正在将“己所不欲”施加于人。这里的逻辑是,认为一个人必须且只有成为某种理想中标准的样子,才能是一个合格的丈夫,否则就是不合格、不配。但如果我们不从这种逻辑中走出来,我们就很难真正理解男性在婚姻中的情感需求。

我们进入KK的视角,首先可以感受到,他认为自己对婚姻是有着足够的付出的,但他的情感需求是被长期忽视的,而这导致了关系的不平衡。例如,KK和佟晨洁在恋爱时,一起出席婚礼遇到佟和前夫共同的朋友,佟瞬间松掉了KK牵着的手。这个细节让KK感受到不受重视。但是佟晨洁觉得,“我带你去参加婚礼,已经是给你名分了”。站在kk的立场上,他觉得下意识的松手意味着这段关系无法在前夫的面前展示,而这种感受却没有在佟晨洁那里得到充分的理解。当在节目中三对伴侣一起说起此事时,佟不仅忽略否定KK因为这件事而产生的情绪,还会跟大家一起否定KK,指责KK不够自信。

除了被忽视情感,在与佟晨洁的关系中,KK也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矮化。佟晨洁在外形、事业、性格上的优势和强势,其实都很有可能对KK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佟晨洁可能没有充分地看到,KK在面对这种压力的时候可能有种无法言说也很难被理解的痛苦。另一方面,这种压力也可以在他们俩的互动中体现。佟晨洁习惯式地把KK当作小孩,某种程度上可能是佟晨洁还没有学会把KK当作平等的个体,表面上是在责怪KK能力不够,不会关心照顾人,实质上则是不相信KK有关心照顾她的能力。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样对佟晨洁来说有些苛刻。但是试想在一段关系中,如果一个人没有得到伴侣真正的信任和交托,这个人的感受得多么难受。因此,KK时不时表现出的莫名其妙的愤怒看起来是因为开错车、买东西这样的小事引发的争吵,更根本地,则是佟晨洁表达的怀疑伤害了KK作为独立个体的尊严,并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

KK的酗酒很可能就是尊严长期得不到满足的后果。当我们进入KK的视角来看看他为什么喝酒,我们可以理解的是喝酒对于KK来说是一种情感慰藉。他曾表达过,喝酒的时候兄弟们可以给他像父亲一样的情感支持,但是佟晨洁却没有从这个角度理解他。KK不是不愿意戒酒,而是他认为如果没有了酒就没有了情感支持。所以,我们可以理解节目中当其他人在悬崖上高喊爱对方的时候,KK高喊的是,“可不可以让我痛快地喝酒”。

我们常说,爱情里面没有对错,那是因为关系更多是互动的结果,而不单纯是由个人的好坏所决定。在KK这个大男子主义小男孩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KK的幼稚、不成熟纵然有来自成长过程的根基,但同时也是在互动中形成和强化的。也许KK在进入婚姻的时候,就有着不成熟的“妈宝”的一面,但正是佟晨洁的保姆式照顾、配合,继续巩固了KK的小男孩特性,帮他从妈宝转化为妻宝;也正是佟晨洁的完善、强势,对KK造成了压迫,忽视了KK的情感需求,这些不满足成为他们关系中的不稳定因素。

KK和佟晨洁的感情模式其实是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在主流社会的评价体系中,男性被要求既能提供家庭的经济,还要提供情感价值,而男性的脆弱、情感的需求不被重视,甚至被认为是不合理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类似KK这样并不符合主流要求的男性。他们在某些方面不是强者,不自信,挫败,对尊严有着更敏感的情绪。我们将这类男性的婚姻失败归结为他们不合格、不优秀。然而好的爱情和婚姻恰恰不是需要我们有多优秀,而是因为有婚姻和爱情,我们的不优秀可以被安放和照顾,被接纳的我们可以有力量去面对各类的人生问题。

婚姻情感中的失败,不是因为男性或女性不够优秀,而是一些苛刻的社会文化使得情感婚姻变得十分困难。所以,我们需要的一种真正的平权文化,不仅是要为女性争取各项权利,也要为男性摇旗呐喊,如果爱你的伴侣,请让他在你的怀里安心地哭泣。脆弱帮助我们到达幸福。

5 ) 关于郭柯的一点感想

看到第十一期之后,我愈发喜欢郭柯了。 其实刚开始看的时候,会觉得章贺用情很深,郭柯不领情。但是看到这一期,就发现,其实是郭柯在包容章贺。 在郭章的十年婚姻生活里面,最后的三四年里,郭柯生了一场大病,在那几年里面,章贺一直在她的生活中是缺失的。但是郭柯在节目里面从来没有提到过那三年,而总是在说章贺在婚姻中的好。 在第十期,他们几个人在做游戏的时候,问到一个问题,就是能否接受对方有异性朋友。章贺当时表情很复杂,然后郭柯表示接受,然后回答说,有些人是性上很好,有些是精神上很好。当时章贺就炸了。然后网上很多人骂郭柯,刚开始我也有点奇怪她的回答,以为是她自己比较开放,后来细想想就明白了,是她包容了章贺在婚姻存续期间外面有外遇这件事。当时章贺炸了,其实是怕郭柯说太多了。 在第十一期的时候,三个女的聊天的时候,郭柯就提到章贺不缺女孩子喜欢,但都是露水情缘,没有遇到长期适合过日子的那种。当时她说这话还很紧张地看了一下镜头。其实她就是在这个节目里面,给章贺留了体面。

而且章贺其实也很爱喝酒,首先他能理解kk喝酒的状态,不喝酒的老王就不能理解。而且在第十一期有个细节,就是大家把觉得说过的浪漫的话写到帐篷上的时候,有个扫过的镜头里面看到,郭柯在写“少喝点,别太晚回家”,这也就说明章贺其实很爱喝酒,也会很晚回家,可能也总是会喝醉。

但是郭柯没有在节目里面提起这些事情,她总是在说婚姻中好的事情,在说章贺好的一面,如果章贺真的都是那么好,她他们肯定也不会离婚。我相信在他们十年婚姻中的点点滴滴,再加上最后三年郭柯的病,让郭柯彻底死心了。

她给了章贺体面,她有着非常敏感的艺术家的那种气息,她也很敢于去直面自己的内心,说一些不好听的真话,期待她以后带来的影视作品吧。

6 ) 王说离婚是“惩罚”:他一直在驯化朱雅琼

用词的背后彰显的是人的态度和立场。在采访里面,王提到过同意第一次离婚的时候是惩罚。

听到这个用词的时候,我就觉得怪怪的。不管是节目里的三对夫妇,还是我在生活中接触到的朋友,从来没有在提到和另一半的互动的时候用上“惩罚”这个词。

一个人的用词彰显的是他内心预设的立场和态度,这个是下意识反映出来的,基本很难伪装。剧本可以演,但是脱口而出的词语很难演。因为在这个词语说出口之前,必定是已经在他的脑海里盘桓过很久了。

一个人什么时候会用到“惩罚”?教导主任对学生,主人对宠物,警察对犯法者……概括一下就是规则的制定者和维护者对规则的破坏者实施的一种行为,也是在生态系统里高位者对低位者的控制。

“惩罚”背后彰显的立场是,这个游戏的规则是我制定的,当你违反了,我就需要给你一点警示来提醒你:你坏规矩了,我不高兴了。

这是一个从一开始就不平等也永远不可能平等的游戏。

从朱的各种反应来看,也正中了王的下怀。王基本可以预设到朱的每一次情绪崩溃。在朱崩溃以后找他要说法,他的不作为是故意的,为了震慑对方,也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力,也为了确认——你的一举一动,依然在我的掌控之中,我对你的掌控是安全的,你逃不出我的掌控。

他为什么想到儿子会落泪?参见古代的君王,后宫嫔妃三千说打入冷宫就打入冷宫,说流放就流放,但是唯独对自己的嫡传太子宠爱有加。君王对嫔妃会有平等的爱情吗?在权力不平等的游戏里,怎么可能有爱情。朱的表现,就像是被打入深宫被冷落多年的怨妇哭着喊着求皇帝给自己的魅力一点点认可。毕竟在妃子看来,当年一见钟情是皇帝看到了妃子的动人歌喉,但是于皇帝而言,那歌喉不过是茶余饭后的助兴环节,可有可无的锦上添花罢了。一旦影响到自己的正事,一分钟都不想多给你。

为什么不想离婚?换做你,好不容易驯化了这么多年还小有成效的一个宠物,哪能说放手就放手?况且自己的嫡传太子有时候还吵着喊着要见母亲,自己无所谓,但是孩子不高兴就不行了。再换一个,又要重新物色重新驯化,而且未必有现在这个这么年轻好拿捏,自己也一把年纪了哪有那么多精力……他选择不离婚,不是因为还爱,主要是嫌重新找一个麻烦。

看一段关系,主要看两个人的状态。朱形容枯槁,了无生气,而王志在必得,坚如磐石,铁打不动。可以窥见一斑,大概是什么样的互动模式造成这两个人今天的状态……

可能朱的一些细节,比如吃着饭突然跑到一边去,迟到让大家等……会让大家转而同情王谴责朱。但比起这些细枝末节,最核心的一点是——这场关系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王以自己多年的年龄和阅历差距故意碾压朱而开始了这段不平等的关系。王是朱所有小动作怪脾气的始作俑者。在两人权力阅历严重不平等的情况下,朱能苟延残喘到现在已经是不容易了。

朱是经常会在王面前坦露自己真实需求,并且去索取认可的——她是信任王并且需要王的。但是王几乎从来没有在朱面前坦露过脆弱,也从来没有要朱肯定自己——他不需要朱的认可,可能是出于他不信任朱,也可能是因为他打心底里看不起朱。也是,皇上怎么可能在区区一个妃子面前坦露脆弱呢,他只看得起生态系统里他认为的强者,比如倪老师。

这么多年的婚姻,不如说是一场驯化——一场在王看来失败的驯化。王企图通过汲取朱的活力来供养这段消耗朱的关系,用朱的青春来滋养自己的控制欲和掌权欲。但花了那么长的时间和心力,王终究是失败了,朱强烈的自我意志和求生本能促使着她本能地要从这场关系中去逃离。逃出来是要掉半层皮的。打碎之前王建构起来的价值体系,重新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需要很大的勇气,但是值得的。祝福她可以勇敢前行。

爱一个人最大的危险,就是给了对方伤害你控制你的机会,所以要选一个人品好的对象,就是对方即便在最低点的时候也不会控制你伤害你。

7 ) 少年至死是直男

1、男人至死是少年。

这句话经常看见,被男性用来表现朝气、活力、少年气。但绝大多数时候,本质上表现的是完全相反的意思,即少年至死是直男。

因为男人的社会价值取决于他在同性中的排序(即同性社会性欲望,出自上野千鹤子《厌女》),他在这一排序中地位越高(社会资源等),他的交配权就越高。即男性的社会价值由同性决定。而女性的社会价值(传统上)由异性决定,所以她们被要求去焦虑婚育。她们必须迅速成熟,而「成熟」的定义——当然也是男性定义的——就是尽快提升自己在男性心目中的价值。因此,男人至死可以是少年,或者更准确地说,少年至死都是从属于男性统治集团中,在同性社会性欲望中竭力爬升。

没看完的时候就很喜欢一句短评:「看完四集《再见爱人》,最大的感受就是男人真的太“庞大”了。他们的支配意志是庞大的,生殖欲望是庞大的,感情中的不甘心也是庞大的......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庞大。而女人呢,她们被压得踹不过来气,忧虑、恐惧、无法清醒,只能在惯性中靠着类似针灸的方式给自己暂时透透气。」李海鹏也有个标题:如果幸运的话,直男就不用长大。男性天生缺陷,因为他们长着一个攻击性器官。

是的。但有一点:直男也是一个太庞大的概念。

片中三个男人可以说都是这样。老王最明显(但他反而最有一致性,听说剧终评选),KK在醉酒和无理取闹说「我也是个孩子」「她养两个孩子怎么了」时也很明显,章贺最隐蔽,但他的没有弧光、逐渐暴露的 toxic masculine 让他成了口碑高开低走落差最大的一个(排除掉CP粉因为没看到复婚而黑的)。

这个问题太大,而且直男性包括攻击性、报复性、工具性,也包括处理问题先于情绪、(错位的)奉献与承担等。所以你既会厌恶章的回避,也会被他以做马给妻儿骑的无言表述而感动。

2、时薪和老王问题。

就跟大多数国产剧一样,夫妻生活里最重要的两个现实层面避而不谈:性,钱。

前者小组里已经有人说过了。有条弹幕很有意思:「章贺一个注意体型、注意保养的人,肯定不是安定的人。」

后者也有短评提到,说这些人都还在思考讨论着小年轻的事,不操心柴米油盐。但18天足以一瞥:老王的时薪肯定不如另外两对(演员、模特),加之朱雅琼无业,他的绝大部分收入都要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写。他不算行内知名编剧,而且国内影视业里编剧地位本来也低,他为啥那么玩命赶稿,自己不喜欢的也接(这个是常态),都源于此。

我相信这点,是因为朱在一篇采访中说,老王最喜欢的电影是《落水狗》。这是昆汀的处女作,其中以几百次 fuck 的台词闻名。我非常非常喜欢这部电影,这部电影成本很低,但人物性格和对话都很好,奠定了后来昆汀式电影及美学的基础。所以,老王不可能不了解pulp fiction,不可能不了解兔子舞,当然也不太可能能欣赏朱的音乐。全剧里他也从没用这些标榜自己,从没用一种傲慢心、功利心说什么我品味很好,但市场不行,所以我只能写那些垃圾。他很平实,不谦虚也不骄傲。

所以,老王的很多行为可以归纳于他的本质,但他在剧中转变的原因大概是他交稿了。他没有朋友,没有享受,几乎没有生活,所以这就是他本质的一部分。如果他也可以像演员那样接通告、片约或者一条六位数的微博推广,他也不用活得那么累(36问)。

3、爱情是流动的,不由人的,何必激动着要理由

为着「你到底爱不爱我」「你有没有爱过我」,这些四五十的男女们争论不休痛苦不休,弹幕也争论和痛苦。这一问题当然值得讨论,但作为观众常常忽略的一点是,爱情是流动的。我的评价是,不要问自己爱不爱,问自己感受好不好。

其中还有一点《亲密关系》中讲的 fatal attraction,即「我们爱一个人往往是被一种很独特的东西吸引,然后逐渐那一点,变成我们最讨厌的地方」(小山语)。比如朱唱歌之于王,章、郭二人认为对方适合结婚。

这里沈教授说过一句:不要高估你对没有爱情的婚姻的忍耐性。

这话我很同意,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即爱情是当下除了消费主义最流行的意识形态(所以爱情+消费是最强大的结合,比如各种节日都可以演变成的情人节),「爱情主义」虽然只流行了一两百年,但已然和各种文化产品强绑定。除非你有非常非常强大的自我和意识形态,你无法抵御。

4、原生家庭。

所以,我们应该以一种「光谱式」的视角和方法论来分析事物,即从极端A到极端B之间有一条漫长而细分的光谱,几乎所有人都落在AB之间的光谱中,无法用极左、极右、极端理性感性来分类。「性就是攻击性」「性就是阶级的历史的」「性就是本能和原始的」,都是反例。

原生家庭也是。沈(我后面几乎都跳过了她的部分)说「原生家庭一定落后于你的成长。没有人原生家庭是没有问题的」,是忽略了那些真正有严重原生家庭问题的,且这部分比例在中国并不小;说「我们的过去决定我们」或「我们由未来的召唤而定」是另一种极端。

最后一集老王说到自己母亲不喜欢自己,因为他不爱吃面条,母亲就认为他不听话。弹幕说:「50岁的人还会因为吃面条觉得童年不幸。」

「小时候的缺失让老王把雅琼当曾经的小孩来养。」

究竟怎么面对自己的原生家庭?是不是50岁了还说有原生家庭就是一种幼稚?

我也不知道。或许在「解决原生家庭问题」和「没解决原生家庭问题」之间也是一条漫长的光谱。

Nothing is final.

5、男女差别。

虽然老王时薪上不如另外两个,但这三对大致属于同一阶级。所以,很明显的,在这里性别差异大于阶级差异。

女生们都在按「新脚本」(语出小山)追求生活的意义,但男生们还是在期待一个旧社会的女性。

KK对生育和教养小孩的理解简直如同标准的stereotype,我甚至怀疑是不是给剧本了。怎么会那么幼稚和不负责任地理解生育呢?

章贺确实尊重和照顾了郭,但对郭的情感需求或者说真实需求呢?而且即便到了离婚,他也依然在寻求一种支配、圈地、控制式的男性至上。郭的不爱甚至是她的保护壳,她可能会害怕章「得手」后的真像。一方面觉得你踏实,同时也预感到「强权的恐怖」。

弹幕:「郭柯宇有一千条神经,章贺有两条。」

但哪个男性又能完全避免这点呢?反正我不能,我觉得我在我的男性好友里都算「旧脚本」比较重的了。

而且章贺所纠结的她爱不爱我,一个女人和你在一起十年,为了你放弃巅峰时的演艺事业,付出生育的所有代价。然后你还纠结她爱不爱你。仔细,诚实,想一想,你到底在纠结什么呢?

这一点能改吗?我不知道。

某一集胡彦斌说了一句:「如果人生所有的情感都要这么大的代价,那我们是不是很蠢?」

是的。

短评

是我泪点太低了吗,三对夫妻前面的采访我都蚌埠住了,观察嘉宾都很认真地在看在讨论在做笔记。其实总觉得节目名叫“再见爱人”不是很准确,是“再见婚姻”,当爱消失殆尽,我们之间便只剩婚姻了。结婚不一定是为了幸福,但是离婚一定是为了幸福。

4分钟前
  • 许光汉
  • 推荐

节目里女人思想比男人进步,比较喜欢佟晨洁。

9分钟前
  • 北北
  • 推荐

看了两集就能猜到,中国男女婚姻的现状:中国女人已经走进新时代,中国男性还活在对旧式婚姻的古老期待里。♂️♂️

11分钟前
  • Ziyue
  • 推荐

我的目光都在孙怡身上。年轻漂亮又有很多影视作品。演技不俗。有观众缘。还嫁了个好老公董子健。还生了个可爱的宝宝。对于婚姻和爱情。我挺喜欢听她发言的。

14分钟前
  • 李湘
  • 推荐

这节目告诉大家,不要跟前任尝试复合,因为你可能再被伤一次

19分钟前
  • luna
  • 还行

十星不够打,《花少2》后中国综艺史又一座里程碑,一部为自恋巨婴量身打造的醒世恒言。世间万般情感大抵相同,不要奢望对方给你他做不到的(像乞丐一样),也不要假装能给对方你根本没有的(像骗子一样)。确定关系前先撒泡尿照照镜子,看清自己的丑陋,再决定自己在感情中理应付出多少,没有谁是欠你的,每个人都有爱或不爱的自由。

21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力荐

听别人说章贺和郭柯宇是渣男渣女好不爽,两人闪婚好像并没有插足或者什么吧!他俩的婚姻很现实,这才是大部分人的婚姻,(难道说中国一小半普通没大错婚姻中的人都是渣男渣女??)他俩真的很真实,在节目里说的话很实在,他俩也没有伤害过彼此吧!凭什么说他们是渣男渣女,可以从她们的婚姻关系中去指出谁的小错误,但没资格去职责她们的人格。佟晨洁和魏巍的讲述也比较真实电视剧要是能拍些这些的能被惨骂?中国电视剧行业净知道学,抄韩国的东西,拍些真正生活中的不好吗?还有很多人都不认识这里面的人,我觉得这样才好,更能接近普通人的生活,不太因为外在因素而虚伪做作,这种节目一二线的明星不可能来的,因为很多人会有所谓的人设,再是不能给他们带来一些实质性的效益,然后是不希望自己的缺点被暴露在外面,总的就是爱把假的虚的展现

26分钟前
  • 知燚
  • 推荐

建议民政局结婚登记处和离婚登记处24小时循环播放这部综艺,并让来登记的人认真观看并记笔记。

31分钟前
  • momo
  • 力荐

这真是一场现实加长版、微观版的《婚姻故事》。作为观众,当然是感到反讽效果拉满,结局早已写在剧目开始之前,但还是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地叹息和哭泣。

34分钟前
  • SuviLau
  • 力荐

1.有没有爱存在,都很孤独呐。2.漫长的人生中,分别与爱并不一定相悖。3.没有爱情怎么了?有爱情就能好好道别么。4.如果一个人不爱自己,那么别人的爱也很难附着在他身上。5.有的人想在婚姻中得到爱和心,有的人只看到生活。6.情绪不是你的对立面,它是你自己。7.爱人是持续一生浪漫的疾病。

37分钟前
  • Maybe
  • 推荐

看到第二期嘉宾在桥上大喊“感谢你陪我度过的十年,希望你以后活出你喜欢的样子”忽然泪目了

42分钟前
  • 楠楠
  • 力荐

我支持这个综艺剪个120分钟版选送奥斯卡。

45分钟前
  • 直不陀螺
  • 力荐

1.感情是很主观的东西,外人认为甜到不行的情侣可能他们自己觉得各自孤单,很难说什么是爱什么不是爱 2.关系里的双方里往往很难分辨对错,关系搞砸往往大家都有问题或者真的不合适。3.人是复杂的流动的,一个人可以深情到流泪也可以冷漠到忽视你的存在,很难用一个好或渣的标签去定义

49分钟前
  • inuyasha
  • 力荐

郭柯宇和章贺像小说里互虐的男女主。

51分钟前
  • 暴躁门牙
  • 力荐

我觉得这个综艺最大的受益者是观众。建议每个被爱情困扰的男女都来看看。这样才能从旁观者的角度清晰的感受到对方不爱自己的表现有多么显而易见。

55分钟前
  • 邮轮旁的电饭煲
  • 力荐

看了几集突然觉得这六个人都活得太奢侈了——平均年龄40+了,似乎完全没有经济之虞,几乎不谈育儿之苦,还能坐下来谈且只谈感情,都还在谈着30岁之前的话题(尽管谈得一定比小年轻要深入许多),重要的是还拥有在感情里追根究底的力气……这一切太第一世界了,太典型而普遍“新中产”了,根本不是中国真实啊。格外是郭柯宇(前)夫妇,他们聊天的状态让人觉得他们在演美国独立电影,凯特温斯莱特演她,连疲惫都那么精致。

57分钟前
  • 迷宝
  • 推荐

三对选的很有特点,第一对是活在各自世界的两个社会时钟人,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也是十年磨一离的契约守护者;第二对是操心妈妈和活宝儿子,赚钱养家的能力还是不足以支撑起在你心中一个成年人的形象;第三对是旧时代老爸和新时代少女,契合的爱情被不契合的价值排序摧毁了。

58分钟前
  • 薯条不加番茄酱
  • 力荐

看完四集《再见爱人》,最大的感受就是男人真的太“庞大”了。他们的支配意志是庞大的,生殖欲望是庞大的,感情中的不甘心也是庞大的......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庞大。而女人呢,她们被压得踹不过来气,忧虑、恐惧、无法清醒,只能在惯性中靠着类似针灸的方式给自己暂时透透气。

60分钟前
  • 赵皖西
  • 力荐

我的天没想到抄袭来的这么快,不愧是老了。现实里婚姻连剧本都没这么魔幻吧,看完太让人恐婚了……这三对除了kk两口子都好窒息啊,黄执中真的是眼光老辣,输出到位,man knows man,老王真的是连自己都不爱怎么会去爱别人呢?他的心根本捂不热啊我的天。妹子你醒醒,九年拖太久了……一直在被pua,看得我骂脏话了。另外一对纯粹是为了结婚而结婚,然后就……各自安好吧。为啥kk那对还没离,因为两个人沟通还没有问题,但是女方估计当妈有点累了。

1小时前
  • Sunrise
  • 推荐

要允许KK这样的男人存在,否则就会出现老王这样的人。要找到互补适配的伴侣真的很难…

1小时前
  • 一溪云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