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一直觉得万事万物都在按照既定规律运行着,在后来的学习过程中也不断印证着这个想法:只要有问题就有标准答案,即使是主观题也可以套用特定的模板,某种因必然导致某种果。虽然得出的结果有细小的差异,也会认为是外部变量的干扰所导致的,而不曾想过存在内部自发的运动。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多年来我一直保有上述的想法,而这部记录片中的某些观点,突然让我醍醐灌顶,让一些一直觉得解释不通的疑问得到了回答。一些现象的产生是必然也是偶然。尤其是罗德布罗特集(Mandelbrot Set),让我联想到了最早接触的GIF图,是一片不断放大不断循环的类似沙滩的图片,我不知道这两者有什么联系,但是他们给我同样的震撼。
在我们所处的这一层级的世界中,有动物,植物,器具,自然风貌,再深入一层,有微生物,有细胞,细菌,虽然他们之前存在巨大的差异,但是又以一些惊人的相似之处运行着,从动物皮毛上的花纹,树木的纹理,心脏的脉动,到绵延不绝的沙丘,变幻莫测的气象,他们如此不同,又如此相似,背后好像都有一套数学公式在支持着,随机生成奇妙伟大的自然。
科学的发展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不断拓宽的过程,或许科学就和宇宙一样,不存在边界,新的学科会不断产生。人类发明了计算机,却无法解释它深入挖掘和自我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人类进化也是如此,人希望得到确定性,却永远在追求着未知。
我不禁想到了弗洛伊德与阿德勒的理论,因果论和目的论究竟哪个才是正确的?难道原生家庭的不幸就必然导致人生的不幸吗?我们的思维究竟是在循着规律麻痹自己还是保护自己呢?
以前觉得人类是地球发展历史上最伟大的产物,因为人类拥有独特的智慧,而现在看来,万物皆有灵,我们都是通过相似的逻辑产生的,动物也拥有思考,自有它的生存之道,也值得尊敬。而人类又伟大在,他们在不断探索新的生活模式,几千年前的蜜蜂的生活方式不会与现在有所不同,而人类社会却日新月异,我们中有的人选择了随波逐流,有的人选择了不断探索,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有的人选择了追求自己的幸福。在时间长河中,或许人类终有一天会灭绝,但这一切的发生就已经足够有意义。
我想到了自己的未来,我曾踌躇满志,想要开拓自己的理想生活,也曾跌入低谷,对明天不再抱有期待,然而事实就是,人不可能一直保持同一种状态,不可能完全按照既定齿轮转动,一只蝴蝶的振翅,可能就使原本相似两人的人生轨迹从此截然不同,或许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生命的走向,但我们心里有个大概的导图,就像不断分叉的树枝,我们不知道自己会走向何方,停留在何处,但我们知道自己是如何走到这里的,常常回头,常常反省,在未知中找到一份对自己的确定。
完全不了解这些理论背后的技术支撑,仍然觉得了不起极了!
科学和通俗宗教不同在于,科学用铺陈、理论与悖论一步步地,精雕细琢地说明世界起源。
不过那一份狂热是相同的。
太了不起了人类大脑!就算我们渺小,我们短暂,但我们仍然在竭尽全力,让地球成为宇宙中最不平凡的一点。
告诉我生命是一切混沌中的巧合,我十分感谢我一生都在见证这个巧合
我是有序与混乱中的一员,即便重新开始,我本身也无法被完全重复。因此作为宇宙中唯一一个我,如果我真的想我的生命本身有什么意义,或许只有一种答案:enjoy my unique life. 没有来世,没有前生。又或许像我另一种世界观理论一样,我在一个全生命,全体感游戏中,这样游戏结束或只是回归本体,那真是人生如梦了。尽管我思故我在,但人的意识貌似不和某些人幻想的一样永存,我仍记得自己很小的时候对这个世界完全不了解的感觉,只是慢慢的学会意识,是一种为了存在的适应。就这点上,可能人与机器并无差别。因此,我产生了一个疑问,如果有自己的孩子是生命的延续,那创造出有自主行为的机器是否也是呢?那这机器与创造者之间的关系与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相似的。竟然联想到希腊神话里两代天神弑父的传统。尽管他们的爹已知会被自己的儿子干掉而充满恐惧用尽手段,也无法阻挡自己生的强大儿子
或许我们只是在一场实验中,实验员set了起始参数,然后就一直观察发展进程,就像我们在电脑里模拟小人一样。我的研究也涉及进化,我不止一次地想模拟进化过程,去看一个难以预知的宇宙如何变化,肯定很有趣。去看什么时候会出现生命,什么时候会出现智慧生命,这些生命是什么样的,与其他的平行实验相比较呢?是否与自己预测的吻合呢?什么模型才能预测这一切呢?
这种规律和混乱带来了极大的吸引力。如果一个人一半已知,一半未知,一半带来安全感,一半带来神秘感,但却不论什么条件下都一成不变的这样,就不会觉得它真实。但如果并非一半一半,而在不断波动,甚至有时不受自己控制,而某一时刻,你的波动恰巧与另一个人波动相互影响,从而走上共同进化的道路。
觉得太极的阴阳鱼不应该是两只静态的完全相反对峙的鱼,而应是两只不断波动甚至颤抖的鱼。
在此附上我第一次听说混沌理论并被深深吸引的SKAM 第四季最后一集结尾:
今日你邀请我们齐聚一堂
这股和睦团结将在明日把美国总统推翻
我们生活在一个很难知道规则的纷乱世界
不然为何会有人贫穷而有人富有
为何有人舒适安全 而有人却得逃亡
为何在街上会有人被唾弃
而且为何有些时候
当你试图做些好事
却依然反倒遭受怨恨
人们选择放弃也并不奇怪
我没都会不愿再相信美好
但谢谢你从未放弃Sana
因为就算某个瞬间会是这样的感觉
但没人会是永远孤单的
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场巨大混乱中的重要环节
你今天所做的
都会对明天产生影响
很难准确地看出是怎样一种影响
而且你通常也不能看出它们是如何被联系起来的
但你一举一动带来的影响
都会在这场混沌的某处停留
100年后 我们也许会有某种机器
它可以算出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导致什么影响
但是在那之前
我们可以坚信:
恐惧会传播
但
幸运的是 爱也会蔓延
目前为止这是我看过的对混沌理论最深入浅出的介绍,恨不得推荐给每一个仍渴望以科学的方式理解这个世界的人。
混沌理论是开盲盒一样的不确定惊喜;每个人进化到现在都有充分又随机的理由;“无论如何都不需要一个创造者”;珍惜生命中的bug,它们可能让混沌在有序中发生,从而逆转/翻天覆地;宇宙给出的惊喜太多了——既没有宿命论,也没有严格的、可预知的因果论。
深入浅出,BBC科普妙品。阿兰图灵真是杯具旷世之才,乔布斯的苹果典故。再一次欣赏上帝的指纹,震撼依旧。PS:BBC和CCAV10的差距深刻的反映了某些问题,娱乐至死,愚民致死。
闻道
很大程度上是个反神创论的片子
啊看完这个治好了我的各种强迫症卧槽如果没有BBC这个世界不会好了!
看懂三分之一吧,依然很震撼,一个简单的规则可以创造无限复杂的现象和可能性。最后计算机模拟的进化程序太科幻了,依稀奏响了邪恶AI诞生的前奏:)很羡慕能完全搞懂这些的理科生,宇宙在他们面前一定是一种非同寻常的美。
与哈耶克的“自发秩序”概念似可相互佐证。
把宇宙看做是一个巨大的模拟器,只需设定初始条件,然后就让它自然而然地发展,这会是一个充满神奇和美丽的过程。宇宙的所有复杂性极其无尽魅力,都来源于毋庸思索的简单规则的不断重复,尽管这个过程十分强大,却依然是不可预知的,未来是令人惊叹的,它有无限可能。
看到曼徳勃罗集,真惊叹
光頭佬好型物理學家好帥
原来世界就是Z≒Z²+C
self-organized的机器人,太可怕了
电脑小人那个实验太可怕了…额地神~
打通左右脑
神奇!!
猜想:混沌系统中涌现出模式的本质原因,是少数精锐的自由意志在群体中获得优势地位,并参与系统自反馈的结果。
似乎可以讲得再深入一点
轻松解开了我一个思考很久的问题
骇客帝国科普版。你好程序员!8.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