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無法解決自己歸屬的漢化泰雅人阿明,回到幼年故鄉,企圖自殺未亡,救了阿明一命的泰雅老人,將阿明安置在河邊雞寮裡,老人的兒子阿將朝思夢想去台北闖天下,老人則堅持留在村中,兩人之間默默地存在著衝突。
染滿都市氣息的雛妓秀美,騙了財主的巨款逃回村子裡想嫁人,而她尋找的終身伴侶,即是幼時親密男友阿將,加速他離鄉的掙扎。
被秀美騙錢的台北財主,遣派兩名道上兄弟追到村子裡來找人,秀美被追得無處可躲,竟然藏到阿明的雞寮來過了一夜。阿將嫉妒秀美與阿明的關係,把阿明趕到沒人住的廢山洞去。阿明在洞中觀察蝙蝠螫居穴中,頓悟生命道理,並從泰雅老人口中得知生父秘密。
想起寻找背海的人的王文兴。这种语言和影像仿佛本来就带有一种自我隔离,假如不能跟随作者的步调和节奏,始终觉得有种难以亲近的疏离,现阶段无法喜欢。
不错,只是情节推进的有些缓慢。
2022.01.01@國影中心DCP
山地还是平地,是个问题
#致憤青·文協百年紀念影展# 神話三部曲第一部!「遠的地方是夢,腳踩的地方永遠是現實。」以神話故事聲畫分離為內核線索,探討原住民/少數民族的認同困境。澳花泰雅族青年對台北都市文化的嚮往/對世代採石窮苦命運的逃脫,但又無法實現真正的融入與出離,這種認同困境使得主角阿明瘋魔,阿花墮落,糾結在平地人與山地人的身份衝突與文明秩序的縫隙間,最終選擇復歸原始,重新尋根。與我腳踩的土地相比,在族群意識上,島嶼的氛圍真的很好。4.27
2015/11/20 南方影展@全美戲院
3.5,有点想给四星,在华语区看到这样的片挺意外的。
萧翠芬戏份不多,但非常入味。看到一半才反应过来是陈以文。
更粗粝的侯孝贤。旁白讲述很久后才发现讲的并不是故事情节,而是神话故事(所以是神话三部曲),但是这神话与故事情节有奇妙的呼应,每次游离开后又会有很妙的点回来,那是难以描述的流动感和契合感。海的场景非常非常多,使得整部片子湿润阴冷又有力,男主一次次光溜溜地扑到水里的镜头太有艺术感了
感謝力力太太無私的分享!
走下山林的平地人 躺在海岸的城里人
美不可擋。
回到山城的南国孩子,这座山城大概是在我环岛没能完成的那个C字缺口里
歷史的,台灣的敘述與身體。 好喜歡裡面相互交織的兩個故事還有演員們的肉體非常豐富充滿表情。 男子抱膝獨坐海邊的身體線/ 走過海岸的V型海浪
山地的人想出走平地,平地的人想重回山地。
驚為天人,想說怎麼會完全沒有特別聽到要看黃明川電影的說法過,我真的直到致憤青影展才知道他,整部片所有的元素都被導演用電影意志整合在一起,映後導演說的時間自由論相當動人,希望會一直記住。特別喜歡片中的兩個點,一個是片頭片尾音樂的運用,還有片尾vo,簡直神來一筆,大大意「這個故事還有後續嗎?沒有了,因為我不會編故事,這是前人的傳說,就只說到這裡」一下子把整個電影的層次拉高到經得起時間的高度。第二個點是片中主角說過「遠的地方永遠是夢,腳踏的地方,永遠是現實。」乍看悲傷,但我卻理解到導演是既悲觀又樂觀,也扣合了他對藝術/電影的看法,腳踩著現實,看著遠方的夢,不正是電影嗎。
實驗性非常強,故事很簡單,但涉及到原住民族群自我認識,以及文化隔閡、文明異化等宏大主題,所以片名就有些意味深長。黃明川 身處台灣新浪潮,但不被其風格左右,雖然只有三部劇情作品,但也相當可貴。
[4.0/5.0] 第二部觀賞的黃明川作品,主題與格局都在看過的台導 scope 以外,但也不是要更接近觀眾,而是可以在導演上更⋯⋯著墨一點?陳以文口條頗出戲XD
概念先行,大家的台詞都非常不自然(唉我幹嘛這麼計較呢?),不過身體肌肉與臉部表情皮膚顏色的表演倒是很不錯,攝影有耐心,剪接點似乎還差一兩秒。 有空去澳花走走。 原住民信仰天主教,那未信仰的祖先會受保佑嗎?台北與家鄉有什麼不一樣呢,永遠都會是「生活在他鄉」。
6.3 看不懂这里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