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清(钮承泽)、阿荣(张世)等男孩生于风柜长于风柜,他们在高中毕业后等待征兵的日子里百无聊赖,每日通过赌博、打架、看白戏等形式来挥霍过量的精力。因为一次较严重的打架事件,也因对周遭环境的厌倦,他们怀揣几颗忐忑的心,离开风柜来到高雄。起始,自然只能如迷途羔羊般,在大都市的五光十色中乱撞。
在阿荣姐姐的帮助下,他们有了暂时的栖身处。而安稳下之后,阿清和阿荣因渐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产生分歧。一封家书勾起阿清有关父亲的复杂回忆,加上眼见爱慕对象小杏(林秀玲)与男友(庹宗华)情感变故,阿清沉默了下来。
青涩,真实。然后感动人。
当然是故意做了些套路的,节点做配乐,好几个前后段落的呼应,回忆段落;还有人声但给其他镜头(特别结尾叫卖)。有些略生硬,包括不少镜头。
配乐里最好玩的是逃去海边废屋,然后在沙滩上打闹扒裤子,完全没想到这曲子能那么用,忍不住笑。
有几个喜欢的镜头:一是,阿清洗衣服的视角,下边黄锦和出门,上边小杏站着。二是,十一楼“彩色大银幕”。三是,阿清和小杏从锦和家走出来(我也不知道为啥,明明是个平平的镜头)。四是,阿清送完小杏出来错过公交,镜头追着公交。再补一个,阿清和小杏看电影,镜头锁在小杏脸上,左上角阿清偷看的眼一闪而过。
最有力的一段戏:锦和上船前夜喝醉回来之后的一整段。
说《风柜来的人》是侯孝贤最重要的作品,一点也不为过。
正是这部电影,奠定了侯孝贤独特的影像风格。甚至可以说,在此片诞生前后的侯孝贤,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导演。
你或许很难想象,候导也曾经是个卖座的商业片导演。在台湾新电影运动之前的十年,他和摄影师陈坤厚合作,拍了很多卖座的影片,像什么《就是溜溜的她》《蹦蹦一串心》《风儿踢踏踩》《在那河畔青草青》……演员一律是一线明星,类型多是爱情喜剧,笑闹、言情、三角恋、大团圆……满满都是套路。
看过这些电影,真的不敢相信,后来的侯孝贤会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
究竟是什么,改变了侯孝贤?
你肯定想不到,竟是一本书。
他在访谈中,也曾多次提到过这本书——沈从文的《从文自传》。
说起这本书,还有个来历。
那是八十年代初,台湾新电影运动刚刚开始,一大批年轻的电影人留学归来,杨德昌、柯一正、曾壮祥、万仁、小野…他们时常聚在一起,切磋电影理论,谈论老塔、布列松、赫尔左格、布努埃尔的影像风格。
而侯孝贤,也在其中。但他是个另类,既没有留学经历,也没有理论基础,从前拍戏全凭经验和直觉。他听眼前的这群同龄人聊着各种稀奇古怪的理论,也觉得好玩、过瘾,听得津津有味。
可是,问题来了。
拍《风柜来的人》的时候,他突然不会拍了。原先脑子里没有“规矩”,想怎么拍就怎么拍,可这回不一样,他开始有意识地去寻找一种拍摄的视角,却总也找不到,这让他很是消沉。
还是好友朱天文,看懂了他的心思,也不多说,默默塞给他一本书,正是《从文自传》,薄薄的一小本。
按照侯孝贤自己的说法,他看这本书,感觉很奇妙。沈从文虽然描绘的是自己的经验和成长,但他是以一种非常冷静、远距离的角度在观看。
正是这一点,帮助侯孝贤找到了一种注视世界的眼光。
它应该是远远的、冷冷的,不打扰的,却有一种别样的温情。
它就像是架在世界边缘的一台摄影机,看着眼前的人们兜兜转转、历尽悲喜,不加评判,也不加渲染,又于无声处,释放一种关怀。
正如沈从文在书中写的那样:
我就是个不想明白道理却永远为现象所倾心的人。我看一切,却并不把那个社会价值搀加进去,估定我的爱憎。我不愿向价钱上的多少来为百物作一个好坏批评,却愿意考察它在我官觉上使我愉快不愉快的分量。
通俗点讲,就是:不解释,不评判,让影像自然流露,自我表达。
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还原这个世界原本的丰富性和多义性,而不是用一种价值、一种情绪,来掩盖其他的可能性。
侯孝贤正是带着这样的眼光,走进了《风柜来的人》。
这让我想起自己有一段时间疯狂读《红楼梦》的经历,以至于那一段时间写的文字,被朋友说成是通篇的“宝黛腔儿”。
但其实,那是不自觉的。
只是因为在《红楼梦》的氛围里泡久了,一时出不来,才会不经意地写出那样的文字。
而在我看来,《风柜来的人》正是这样一部“不自觉的杰作”,它是侯孝贤沉浸在《从文别传》的腔调里,酝酿出来的作品。
正因不自觉,反倒最自然。
影片的故事很简单,甚至可以说没有故事。
它讲了几个风柜的年轻人,晃晃悠悠的生活。赌博、撞球、看片、打架……离开风柜,去往高雄,又回到风柜,再出走。无处安放的时间,在他们身上一寸寸蒸发;无处藏身的空间,逼得他们四处游荡。最后,什么也没有结束,就像什么也没有开始。
看这部电影,最直观的感受,便是“时空的味道”。
侯孝贤通过“长镜头、景框构图和纵深调度”,来营造出整个时空的氛围感。
印象最深的一场戏,是阿清骑着摩托从景深处的公路转弯过来,靠近,下车,沿小路走到自家门前,径直穿过门前静坐的父亲,进门,喝水,出门,走进侧院。
这个过程中,镜头位于屋内,保持不动,顺着门口拍向外面的世界,最远处还可见天空和海面,而门框隔开了昏暗的家和一个无限延伸的远方。
简直太美了。
在拍摄的过程中,侯孝贤和摄影师陈坤厚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便是:“镜头远一点,再远一点!”
说得多了,陈坤厚回过头揶揄他:“你脑子坏掉了吧。”
一起合作了那么多商业片,陈坤厚当然无法理解侯孝贤如此突然的转变。
这个“远一点”,实际就是侯孝贤从沈从文那里借来的眼光。
也正是因为“远”了,在侯孝贤的电影中,时空才会和人物成了同等重要的存在。他不会让观者把注意力集中在人的表情和动作上,甚至很多场景,人的表情都是模糊的。他更想要呈现的,是人和时空的互动,是人被时空拉扯的那种张力,以及想要挣脱又力不从心的那种宿命感。
对于主人公阿清来说,无法挣脱的时间,是对父亲的记忆。
坐在影院里,看着黑白电影,阿清感到索然无味。突然,毫无防备的,他的意识掉进了记忆的深处:小时候,棒球场上,阿清眼睁睁看着壮年的父亲,被飞来的棒球击中,脑门上落下一个深深的坑,人也成了痴呆。
在这一段的处理上,侯孝贤将影像进行了无缝切换,从黑白电影直接切进了回忆的画面,而回忆上演时,电影的声音仍在继续,最后又切回到了阿清茫然的脸上。
这个处理简直是神来之笔,它将时间的那种绵延的特性,精准地展现出来:过往与此刻不断纠缠,此刻不断死去,过往不断重生。
而我们也终于知道,父亲早早的缺席,对这个男孩究竟意味着什么。
所以,他才要刻意避开呆坐在门前的父亲,他不敢面对眼前的人和记忆中的人的落差,更不敢面对这道伤疤,在自己身上留下的痕迹。
可是,当他和别人讲起父亲,却又有掩饰不住地憧憬,他说起父亲带他打蛇的往事,那已是5、6岁时的记忆,却又像昨天一样清晰。
直到父亲去世,他才想起小时候,因为调皮被父亲训斥,父亲用手指弹了他的头,重重的,一点也不疼,原来,父亲也曾那样健壮,那样有生命力。
阿清无法挣脱的空间,是风柜。因为,他是风柜来的人,这是他的胎记。
阿清的整个少年时代,都在风柜里游荡,就像是一股关不住的风。
他和几个小伙伴,到处嬉闹、惹事,搭讪女孩,打来打去,更多时候无所事事……直到风柜再容不下他们,于是去了高雄。
可到了高雄,才发现这个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无奈。
阿清和阿荣、郭仔,被人哄骗,买票去看欧洲片。不想,上了三楼,才发现这里空空如也,只是一座尚未完工的大楼,连对外的一面墙都还没砌好。
侯孝贤在此时,再次运用了“景框中的景框”这一构图方式。于是,作为观看者的我们,看着屏幕上的他们,而他们,则透过空墙所形成的“屏幕”,看着外面的高雄,这座繁华的城市。
那一刻,一切豁然开朗,原来,对于眼前的这座城市来说,阿清他们不过只是看客。除了受骗,除了远远地欣赏,这里根本没有他们的容身之所。
阿清在这里,喜欢上一个叫小杏的女孩。可是,又有什么用呢。
小杏,就和高雄一样,都是阿清玩不起的游戏。
或许,在风柜的撞球室和牌局上,阿清还能叱咤风云,可离开风柜,到了这里,唯一的结局,只是一败涂地。
影片的最后,郭仔将去当兵,阿荣梦想靠卖磁带发家,却根本没有销路。
于是在高雄的闹市中,阿清一跃上了椅子,不顾一切,大声开始吆喝:“当兵大甩卖!三卷五十块!当兵大甩卖!三卷五十块!”
镜头一个一个闪过,照向匆匆的行人,照向卖菜的大娘,照向喧闹的尘世,照向各自奔忙的芸芸众生……
而阿清的声音,渐渐低微,直到消融在这个世界里,化作无声,也化作喧闹。
他不过只是这芸芸众生中,并不独特的一个。
如果不是电影给了他100分钟的时间,或许根本不会有人记得这个从风柜来的人,这股想冲破风柜的风,是怎样被现实所困,怎样颠沛流离。
在《从文自传》中,还有这样一段话,刚好可以看作是《风柜来的人》的缩影:
尽管向更远处走去,向一个生疏世界走去,把自己生命押上去,赌一注看看,看看我自己来支配一下自己,比让命运来处置的更合理一点呢还是更糟糕一点?若好,一切有办法,一切今天不能解决的明天可望解决,那我赢了;若不好,向一个陌生地方跑去,我终于有一时节肚子瘪瘪的倒在人家空房下阴沟边,那我输了。
最终,阿清输了。他没有为自己赢得一个新世界。
而侯孝贤赢了。他走进了自己崭新的电影生命里,成为了后来的侯孝贤
第一次听到《风柜来的人》是以歌名而非片名的形式,那是我在初二时候疯狂迷恋住在我家对面二楼的同班女同学,因为对自己写的情书不满意于是去李宗盛的歌词里寻找灵感的偶遇。后来才知,《风柜来的人》出自李宗盛的处女作《生命中的精灵》:那是1986年发行的,而侯孝贤导演的电影1983年上映,李宗盛为这部电影担任了配乐的工作。 侯孝贤电影里的故事很简单,几个小镇愣头青捅了篓子被迫出走,来到城市里闯荡。没有强烈戏剧的冲突,没有跌宕起伏的叙事,没头没尾,仿佛像一场梦。 提起侯孝贤大家总是会想到杨德昌:他和侯孝贤是台湾电影新浪潮的两位主舵手。我自己却总还会想起另外一个名字:小津安二郎,做豆腐的人,“余味定输赢”。侯孝贤的长镜头从来不是为了长镜头而长镜头,不管是早期的还是后期的,不管是为了展现还是为了催眠(《千禧曼波》开头,舒淇在冷色的走廊中回头,搭配林强迷幻的电子乐),总是带有偷窥性,缓慢而沉得住气,暗流涌动或者说富有细节的,且不拖泥带水。 同是青春片,四人在海边踢踏着拖鞋勾肩搭背一起舞蹈的画面,其鲜活度和日本导演相米慎二的《台风俱乐部》不相上下,却没有那么放肆;同是讲人生,乡巴佬被骗到烂尾楼没有安玻璃的窗子边,4K超高清无边框巨幕,大城市风光尽收眼底,那一幕给观者的震撼比得上《一一》中母亲在外婆病榻边的自白,却没有那么露骨。诗意地,含蓄地,娓娓道来。 “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小小少年很少烦恼,但愿永远这样好。一年一年时间飞跑,小小少年在长高;随着年岁由小变大,他的烦恼增加了。”电影中的主角都处于孩子和成人的分水岭——青春,呵青春,迷茫是永恒的话题。从小镇来到城市,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风柜来的人》里有罗大佑的歌,“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是一句口号,是愤怒的——哪怕不知道为何愤怒。但电影里的男孩们虽然听着这类摇滚歌曲,真正意识到或许真要好几年。在最好的时光里要做的只有笑与闹,还有迷茫,没有愤怒,更不会哭。 没学上了不会哭,和人打架输了不会哭,逃票看电影被人抓了不会哭,离家出走不会哭,被城里人骗了不会哭,喜欢的女孩子和别人跑了不会哭,自己的老爹被人笑话也不会哭。如果年轻凝成泪水,很快就会吹干。 2020.12.7
台湾的青春片都是很能带来相似的感觉,看,这也是我的青春啊!挥霍却不知是挥霍,爱惜而无经验爱惜。
成长是必经之路,青春无神话可书。电影娓娓道来家庭故事,默默叙述少年迷惘,是侯孝贤一贯的平淡而隐忍的风格,真实不矫饰的生活气息。风柜让我想起九份,《恋恋风尘》的爱情无疾而终,《风柜来的人》则停留在羞于启齿的阶段。被时代洪流裹挟下的年轻人,不知未来,何谈去爱。年轻的豆导。朱天文编剧。
已下 钮承泽的演出太出彩了!青春的躁动、孤独、没心没肺、 重情重义、复杂的心思都表达得酣然畅快。如果说那就是他自己,能够不受摄影机打扰把自己表现得这么真实也是很不容易的。故事一如老侯其它片子那样散乱平实,实则有他的精神贯穿始终。结尾将视野扩大到普遍人群,在叫喊中推向迷茫的青春高潮。
少年的时光就是晃。用大把的时间彷徨,只用几个瞬间来成长。
风柜的海边挑逗四人舞及高雄的楼顶彩色大银幕。另外,豆导估计终于能够住上高雄最顶尖的豪宅了。
青春总是无疾而终
小毕青春期了,小毕还打架,小毕初恋了,小毕很伤心
要是你以为是“出柜的人”……风柜是个地名。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侯式电影,相较喜剧风格的“贺岁”三部曲,配乐风格一变,画面和内质立刻就感觉内敛起来。总的来说,1983年算是一个新侯的起点。据说其中某些转变是因为看了《沈从文自传》。
那扇门开开关关,那些人进进出出,那镜头摇摇晃晃,顺着楼梯从下往上。那风柜来的少年就这样在懵懵懂懂中成长。这故事里有少年无处发泄的精力,对人生的迷茫,也有突然间就想明白的顿悟。犹如那句话一样:少年的时光就是晃。用大把的时间彷徨,只用几个瞬间来成长。
青春期只是一次对家庭的暂时否定、对友情的过度调用以及对爱情的盲目忧伤,青春的逝去于是成了宿命一样的回归,而它的短暂也说明真正的自由主义者在中国的文化里一定是不受欢迎的。看过的电影总是忘,对青春这样的词汇已经脱敏,真的是老了。
侯孝贤的片子总是充满质感,太过熟悉反而恍然若梦的气息,仿佛透过大荧幕逼近你,不知不觉让你沉浸。在他特有的笃定、克制、不疾不徐的叙事风格里,从剧情、人情、甚至微小清淡如夏夜虫鸣的细节中,蓦然看到生活本身。导演手法朴实,却直达目的;很高级,也诗意。
很喜欢结尾的处理,大声的吆喝让角色以及电影本身的情绪都有一个宣泄的出口。可以从中引申出很多东西,或者也可以看作是告别。生活与回忆
1.侯孝贤初立风格之作,实而亦不逊于此后的数部"手册十佳"。2.中远景长镜与心理蒙太奇并用,自然流畅,云淡风轻。3.青春与乡土情结,斗殴和台球母题。4.纸上扁虫外勾画曲线+父亲打蛇(几日后风干为皮)记忆的交剪。5.欧洲彩色宽银幕电影=空楼洞景,[洛可兄弟]。6.延后音桥+车站送别噪音掩声。(9.0/10)
看到热评:少年的时光就是晃。用大把的时间彷徨,只用几个瞬间来成长。言语虽短却又直击人心,看过太多青春片,已经很久没有触动我的了,这部片子值得一看
北影节说起的看完洛可兄弟后本片再次遇见的奇妙体验终于发生在我身上了!实际上未看过洛可也不是坏事,因为一旦看过便是终极剧透。其实更奇妙的体会在于重温阿玛柯德后紧跟本片,少年故乡青春永恒主题在不同的大师手里滋味万千又一脉相承,各自记忆里的地名与悲欢在跨越语言和时间的共通电影语言里永存
少年的时光就是晃。用大把的时间彷徨,只用几个瞬间来成长。
“我十分迷惑搞不懂,为什么明明一部台湾电影,却好像在拍山西老家,我那些朋友的故事”——贾樟柯
影院放的电影就是《洛可兄弟》。
挥霍却不知是挥霍,爱惜而无经验爱惜。好像河边自家的果子,以为随时可取,可怜果子竟落水漂走。又如家中坐久了的木凳,却忽然遍寻不着。老年了才恭恭敬敬地晒太阳,其实那东西与少年时有何不同?而最要命的是那种劝也白搭的伤感;或者相反,阳刚得像广东人说的"死鸡撑锅盖"。——阿城说的。
那是他们看过的最昂贵、最震撼的电影——俯瞰高雄,原来他们比自己想象的还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