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尔摩斯系列之面对死亡》(1943年)是根据柯南道尔的《玛斯古勒布家的仪式》的故事改编。正在古老的玛斯古勒布庄园军人疗养院休养的华生请福尔摩斯来调查发生的奇怪事情。接着发生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谋杀、私道,象棋游戏和神秘的家庭仪式。只有争分夺秒与亡命徒斗智的福尔摩斯才能拨开重重迷雾,揭开宝藏的秘密。
20.11.29 资料馆 Vadim的三星,Malle的三星半,最棒的真的还得是费费。 Vadim的段落实在是太平了,虽然方达真的在竭尽所能将自己变身为女暴君,化妆和场景也在竭尽所能的营造出一种荒淫且孤寂的氛围,就算结尾奔向死亡,给人印象最深的还得是方达一套又一套的costume。方达姐弟在这里以两家互为世仇的表兄妹出现,还是颇有意思的。 Malle的三段式虽然不说很有新意吧,但“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这八个字着实是有了一个很好的影像化,超我和自我的对峙最终化身为德龙从钟楼跳下,却是因为插着一把尖刀而死,整体的回环总算是有了那么点感觉。 费费那段,从第一个镜开始就知道这肯定是费里尼的作品。从血红色的天空定下基调,风格化的选角暗示主角最终的命运,甚至于这一部短片如果可以扩成长片的话相信也不会输于后来的罗马风情画和舞国。因为早在1968年,费费就已经开始了这种对电视媒体和电影圈的嘲讽,来自异国的如同吸血鬼般的男主角比甜蜜的生活里的马切罗“中毒”更深,也更加虚无,他的死亡便更多了几分宿命论的色彩。很有趣的是,在这里,宗教的母题化身为男演员的非教徒设定,但与宿命论的死亡和相信恶魔的存在一相比较,倒突显出了其中的张力和有趣之处。最后飙车时情绪的爆发,依稀看出了后来罗马风情画结尾的影子。不顾一切奔向死亡,钢丝绳上滴下来的鲜血,人头和气球同时作为恶魔(这个小女孩的形象和驱魔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的玩具,真是一切尽在不言中。
三个短片都改编自爱伦坡的小说作品,爱伦坡作品的特点,我们接触过,也知道,风格上比较哥特、有死亡、鬼魂、不伦等,有着凄厉诡异之美,还有大量心理活动描写!
循着这个特点,罗杰瓦迪姆的与爱伦坡作品最契合,罗杰瓦迪姆对于金发蜂腰美女、高筒靴、比基尼装、3p、BDSM、不伦的热爱,体现得淋漓尽致不说,还很好地表现了爱伦坡作品的氛围。 女主最初比较yin荡残忍,但看到邻居表亲之后,又芳心暗许,求爱不成,又纵火焚烧人家的马厩,结果表亲为了拯救爱马,葬身火海。神奇的是,家中那副挂毯,偏偏有黑骏马的地方自燃了。然后女主一边要求职工赶紧补齐,一边放弃了原有的生活,只和黑骏马在一起。最后,当黑骏马被织好后,女主也义无反顾地骑着马,投入火海之中。 不得不说一句简方达年轻时候,一头茂盛的金发,蓝蓝的眼睛、纤薄但不乏性感的肉体,跟芭比娃娃一样,真是被罗杰瓦迪姆开发到极致了。居然是亲弟弟彼得方达演恋人,导演好恶趣味啊!
第二个故事是路易马勒拍的,老实说路易马勒水平不差,但是碰到自身风格与爱伦坡那么契合的罗杰瓦迪姆、费里尼这样的大师,就显得很单薄了! 路易马勒拍的是威廉威尔森这个故事,故事中,男主威尔森屡屡作恶,但总有一个善良的与他同名同姓的人,在阻止着他,男主心中对作恶的执着,让他并没有感激另一个威尔森,而是选择逃避,然后继续作恶,可他发现他总不能逃脱善良威尔森的追逐,最后男主恼羞成怒,sha了善良的威尔森,然后忏悔之后自杀,周围人发现他自sha的位置,与他sha善良威尔森的位置一致。 这片时,阿兰德龙的颜就有些残了,但好在身板好啊。碧姬芭铎真是全场最A的男人(划掉),一个人和阿兰德龙赌牌,完全不落下风,美背也是太婀娜多姿了。
第三个故事是费里尼拍的,我觉得这片拍得也不错,但不错的与罗杰瓦迪姆的不同,罗杰瓦迪姆始终是虚构,是完成一个文本;而费里尼拍的,可以投射到现实,所以更压抑。 尤其把男主画得更吸血鬼似的,对于意大利奥斯卡的各种嘲讽,男主拼命开车,也没开出影城,感觉跟导演60年代讲导演工作危机的八部半,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这部短片里更压抑,更痛苦,更绝望。 devil居然是一个穿白衣的小女孩儿,挺惊悚的。
参考67年的《女巫》,这部68年的片子像是三位大师们聚在一起磕了点药,然后闲聊觉得合作片大有商机,半醉半醒速拍速剪出来的产物。
荒诞,奇特,但也粗糙。
人马恋的服化道美呆了,每一套都活色生香,简方达好靓,辣到我无声尖叫。
人格分裂这段阿兰德龙帅得发疯,讨论人性原始的施虐欲和自我毁灭倾向抓取的点很精巧。尤其是学医那里,老师解剖尸体和威廉解剖少女的台词照应,很带感,但除此之外其他拍得比较一般。
费里尼的托比,一开始色调之诡异,让我以为这是一场叛逆反宗教的地狱火,中间逐渐变成影视界的仲夏夜之梦,之后情节突变为头文字d开始秋名山争霸,最后又猛然回归主题咒怨...只能说莫名其妙得恰到好处吧,嘲讽味儿很足,易碎的不安全感和梦境感交织,也是三段里发挥最稳的。
神秘的火灾现场,血腥的杀人现场,诡异的车祸现场,死亡是现场唯一的结局,但是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似乎都是主动投向死亡,没有害怕,没有恐惧,甚至没有上帝,他们似乎都是向着一种生命的最后仪式进发,当死亡真正降临,这是对于恶的投怀送抱,还是一种自戕式的救赎?
费德里科·费里尼、路易·马勒和罗杰·瓦迪姆,三大导演共同改编爱伦坡的神秘和幻想故事,“既然无时无刻都有恐怖和灾难事件发生,那我又何必交代这个故事的时代背景呢?”爱伦坡的这句话被引用在电影的开头,恐怖无时无刻都在发生,所以时代背景是一种虚设,当忽略了背景,恐惧便成了一种常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三部电影似乎都在表现无处不在的恐怖和灾难,而当恐怖和灾难成为随处可见的现实,是不是意味着恶的横行?是不是意味上帝的缺席?
的确,在三个故事里,都出现了恶,罗杰·瓦迪姆指导的《梅琛葛斯坦》里的女伯爵梅琛葛斯坦几乎就是恶的化身,她拥有十座城堡,富可敌国的她整天生活在淫恶的世界里,宴会、狂欢、饮酒,以及男女之间的情事成为日常——甚至里面没有和人的感情有关的暧昧,只有和肉体有关的欢愉。而梅琛葛斯坦作为权力的象征,更是无处不用其极,她命令人将男孩吊起来,然后和人比试射箭,幸亏梅琛葛斯坦拥有高超的射箭技术,才在射断那根绳子的过程中,让男孩活了下来;当在宴会中有男人过去和她调情,梅琛葛斯坦可以去吻他,但是当男人伸出手放在她的腰间时,她却生气地将手拿开。在一次森林里散步时,脚不小心被森林中的夹子夹住,是她的表哥威廉帮她解开的,似乎在那一刻梅琛葛斯坦有了某种感觉,但是再次遇见,威廉却对她冷眼相待,愤怒的梅琛葛斯坦于是让手下的希格制造了一场火灾,本来是想报复一下威廉,没有想到威廉为了救自己最心爱的马,最终葬身火海。
梅琛葛斯坦在恶的欲望之下,亲手杀死了表哥;而在路易·马勒指导的《威廉·威尔逊》里,威廉也是一个充满恶的力量的人,甚至和梅琛葛斯坦一样,手上拥有着某种权力:在读书的时候,他为了教训新来的同学,把他绑起来然后放进了满是老鼠的木桶里;被学校开除来到了医学院,学习了人体解剖之后,在晚上劫持了一个未归的女人,然后将女人赤身裸体绑在解剖台上,学着老师的口吻说:“让她从悲伤中解脱自己,恢复她原有的纯洁。”一把手术刀缓缓伸向女人的肉体;成为奥地利军队的一名军人之后,在一次和贵妇人托尼娜玩牌,起初是故意输掉,甚至压上了所有的钱财,但这只不过是威廉的一种伎俩,惯于作弊的他之后反败为胜,把托尼娜手中的钱财都占为己有,而这还不是最卑鄙的,当托尼娜最后一搏失败后,威廉扯下了托尼娜后背的衣服,然后用鞭子狠狠抽她,甚至自己过瘾之后还让手下的人轮流施暴;在和另一个蒙着面具的男人决斗时,已经处于下风的他,却出其不意拿出了手中的匕首,插向了对手……
梅琛葛斯坦和威廉身上都有一种恶的欲望,这种欲望最后变成了杀人的快感,而费德里科·费里尼的那个故事里,《托比·达莱特》似乎说不上恶,也没有什么杀人的想法,但是他那张苍白的脸、茫然的眼神,似乎是另一种恶的注解,他来到罗马参加一个电影颁奖礼,但是自始至终都和这场典礼格格不入,在机场的时候,他就用凳子砸向了拍照的记者,为此他的理由是:“我是黑夜人,我痛恨那些光。”自称是“黑夜人”,威廉也的确活在如地狱一般的黑夜里,典礼上那些灯光变成了他逃离的理由,而当他拿到了那辆法拉利跑车时,在罗马的高速公路、小巷里疾驰,似乎他就是这个黑夜的国王,他在喊叫,他在发泄,他在用速度制造快感,酗酒、滥用药物终于使他在自己的黑暗王国里像一个鬼魂那样活着。
三个故事的都呈现了恶,无论是欲望、权力,还是自我的沉溺,种种的恶让人感到恐怖,而这些恶之所以能大行其道,就在于在每一个现场都没有出现上帝——《梅琛葛斯坦》里甚至都没有提及一点和宗教有关的东西,《威廉·威尔逊》的故事里有和上帝有关的教堂、牧师和那幢钟楼,威廉在杀死男人之后跑进了教堂,希望在牧师面前忏悔,而这个故事也在忏悔中被讲述,但是当牧师对他说:“告诉我你就能解脱,去睡一晚,明天就会忘记,只要你能改变作恶的习性。”威廉非但不听,反而咒骂牧师:“你下地狱吧。”而当他一步一步走上那个钟楼,在钟声响起时纵身从楼顶上跳楼,似乎也在继续着对于宗教救赎的否定:他以自杀的方式完成解脱,根本不想在忏悔中得到上帝的救赎。《托比·达莱特》中对于上帝的论述来自于一段对话,托比毫不掩饰自己没有信仰的现实,他不相信上帝,但是拍摄了一部关于天主教的西部片,这看起来更像是一种戏谑,当有人采访他看见过恶魔吗?他却肯定地说:“是的,恶魔是友好的,是令人欢欣的,因为她是一个小女孩。”
三个人身上都有恶,都不信上帝——或者是因为恶而不信上帝,或者是因为不信上帝而恶,当因果被混淆,他们的现实就只有一个:缺少爱,不要说和上帝有关的至善,连人与人之间的尊重都没有,那些血似乎成为他们命运的一种终极归向:梅琛葛斯坦在挂毯上的那匹马眼睛里看见了如血的红色;威廉用红墨水倒在书本里制造血迹,他看见敲钟人的手上都是血,而杀死了那个比剑的男人之后,血浸染了他的衣服;托比喝下的那些酒看起来就像是血,而最后用急速冲向那个“小女孩”的时候,他似乎也看见了从自己身上飞溅出来的血。
不断制造恶,涂满了血的世界,没有上帝的救赎,这便是无时无刻发生的恐怖和灾难故事,但是当三个导演改编爱伦坡的“神秘和幻想故事集”,并非只是用影像来制造恐怖,他们更像是在探寻人在恶面前的欲望和挣扎,如果欲望的满足让他们将恶施于他人,那么在没有上帝的世界里,这样的付出最终却以挣扎的方式返回到自己身上,但是这种返回并非是让自己成为恶的牺牲品,而是在挣扎中、在自戕中,走向另一种令人恐怖的救赎。
梅琛葛斯坦为所欲为,但是当威廉救下被夹子夹住的她时,一种感觉发生了转变,为什么拥有城堡、权力和财富的梅琛葛斯坦无法逃避一只夹子?为什么又被这个只和猫头鹰在一起的男人冷落?烧毁马厩是梅琛葛斯坦的一次报复,但是当威廉葬身火海,她内心反而变得不安,挂毯上的那匹马被莫名的火烧毁,似乎就在提醒她,而那时,她才发现自己身上还有为另一个男人挂念的爱,这种爱是隐秘的,甚至是不自明的,直到那匹穿过火海的马出现在她面前,她才找到了一种呼应:马只听她的话,只为她而存在。马像是威廉的化身,当梅琛葛斯坦骑在马身上,在海边、森林里驰骋的时候,她才感觉到自己已经找到了生命的意义,所以当最后在马的嘶鸣中,她毅然闯入了火海,就是一种赴死的行动,不仅抹除了她之前对于威廉报复而带来的负罪感,也让她从欲望和权力的世界里醒过来而成为一个人。
这便是死亡之爱,在没有上帝的现场,爱的决绝当然就是救赎。而在《威廉·威尔逊》里,这个作恶多端的男人一生所遭遇的就是那个分裂的自己:在学校里,那个闯进来阻止他惩罚同学的人名字就叫威廉·威尔逊,当听到这个名字,威廉的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权力不能被分享,我有了一个对手。”当手术刀即将割向女人的肉体时,另一个威廉又及时出现,他释放了女孩;当鞭打托尼娜的时候,现身的另一个威廉又揭穿了他作弊的伎俩,那块有着三颗钻石的怀表,威廉和另一个威廉各有一块,所以当最后决斗时,另一个威廉被威廉杀死,临死之前他说:“没有我,你将不存在,我死了,你也会死。”一样在额头上留下伤疤,也一样最后选择了死,当威廉在向牧师忏悔而讲述完这个自我分裂的故事之后,不相信上帝的他选择在钟敲响的那一刻从钟楼上跳下——之所以选择这样的自杀方式,是因为他知道了自己最后的结局,或者说,他早已经死去,最后一跳只是用一种仪式为自己救赎。《托比·达莱特》自从看见了那个拿着气球的女恶魔,他再也无法对女人感兴趣,而在典礼现场的那些男男女女,那些奇装异服,那些灯红酒绿的生活,也成为他厌弃的一切,一个天主教的故事被拍成了西部片,还得到了大奖,这无疑就是一种讽刺,所以在得到了法拉利之后,他疾驰在黑夜里,就是寻找自己的归宿,当有人告诉他前面的路因为坍塌而中断了,他却看见了那个拿着气球的女孩,于是,一种赴死的冲动让他体验到了最后的快感,而当披头散发的小女孩伸出手,拿起托比的头颅,一种死亡的最后表情竟然是没有遗憾的满足和笑。
火灾现场的死亡是对于爱的追寻,杀人现场的坠落是分裂自我的合一,车祸现场的死亡则是对畸形现实的解脱,死亡降临,恶或许才最后消失,“不要拿你的头跟魔鬼打赌”,这是被费里尼改编的《托比·达莱特》原先的标题,和魔鬼打赌一定是死亡,但是当女恶魔拿起人的头颅,死去的托比其实是进入了友好的、令人欢欣的魔鬼世界,也许在那里他才能找到自己,所以没有上帝并不可怕,恶本身能创造上帝,它甚至比符号化的上帝更有救赎能力——威廉从钟楼上跳下来,连朝向上方,似乎在死亡那一刻,仰视的他说出的那句话是:“我是恶魔,我也是上帝。”
这三个故事主题都围绕着恶与死亡展开
第一个是情感的苏醒,第二个是自我的冲突,第三是奔赴绝望的毁灭。
第一个女主骄纵蛮横的行为像是一个未长大的小孩子,与人之间的关系情感麻木不已,直到表哥的一次搭救,燃起了心中对于爱情的向往,得到表哥冷漠的对待后,纵火报复的行为也正如小孩子的游戏般,直到表哥的死亡,完成了她内心情感缺失的真实映射,马的出现无疑是爱情诗意的表达,她把对于表哥的爱寄托在它身上,得以弥补内心巨大的情感空洞。最后奔赴大火,完成了自己造就的爱情。
第二个男主的恶表现在权利上,他喜欢那种凌驾于他人之上的快感,得意于他人惧怕的目光,直到另一个我的出现,我个人理解为自我意识的显现,简称自我好了,自我的出现使他感到恐惧,他虚张声势的恶由此被打压,被耻笑,后来因此丢掉官职之后,他被激怒了,他杀了自我,最后的良知促使他去寻求救赎与答案,可他怎么能让上帝凌驾于他之上呢,他就是上帝。于是坠下,他是被恶杀死的自我,他的恶杀死了自己。
第三个男主的恶表现在对世界的厌弃,对一切的鄙夷,沉迷于混沌之间,在自我和现实中迷失,他讨厌现实里的虚情假意,那些报道,采访以及颁奖现场,对他来说都是虚伪的投机主义者,各自不怀好意,看宠物一般投以目光,于是他在舞台上大喊:“你们想从我这得到什么。”是啊,他如玩偶一般被一群带着假面的人不停左右着,只想逃离这一切,追寻真实的东西,那什么是真实的呢,在这个偌大的现实迷宫中,他已经分不清楚了,即使在被提醒前方是断桥他也执意去了,意象化的女孩我倒觉得更像是他内心对自己的形像的投射,他渴望成为那样一个简单快乐的小女孩,或许只有死亡能如他所愿。
与恶交汇之间注定共赴死亡,宿命般的自我实现。
我一直觉得观影是一件极其私人的事,每个人每个阶段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理解, 过两年再看或许又是不同的感觉了,以此记录当下感想。
前两段其实单从拍摄风格上看并不能看出两个导演的影子,只是在故事的选取上有一贯的倾向,但是他们拍的很符合爱伦坡文字的模样,他的小说很古典但是很迷幻,没有多少语句就让人汗毛直竖,但是费里尼的第三段则更多的是他自己的风格,它更像费里尼,所以,各有所长咯
《门泽哲斯坦》 by瓦迪姆,方达兄妹出演;《威廉•威尔逊》by 马勒,阿兰•德隆、芭铎出演;《该死的托比》by费里尼,terence出演
每當想對Stamp發一下花癡就會拿出來重溫一下3,費裡尼神勇且慧眼識美人啊。
真的是大师级,三个精神相通的故事讲得紧凑丰满。过度放纵的灵魂,分裂的灵魂,过度压抑的灵魂,都无可挽回地走向宿命。织地毯的老头,敲钟的老头,作为神秘的见证人,让三个故事相通的神秘味道更明显。
1求之不得的人马恋;2另一个我;3死神指引疲倦的明星。打着爱伦坡的旗号,实际上1和3跟原著关系不太大。费里尼的3最佳,男主角在滑稽、荒诞、离奇的虚伪场景中焦躁不安、愤怒以及绝望的情绪,想冲破一切阻碍但最终被逼到穷途末路的必然结果,远胜过简方达的时装秀和阿兰德龙盛世美颜的脸部特写
其實此片係三位導演為紀念愛倫坡而拍的三部短片.我只係喜歡費里尼的Toby Dammit.又是Freely adapted,和原來的故事只有意念上的相同.人在生存裡找不到意義,到頭來也莫非一死.片末的紅衣女孩,個人覺得是看過的電影中最令人心寒的影像.看後幾天都是猶有餘悸.
马勒最差,俗套的复仇和救赎,说教呼之欲出;瓦迪姆最佳,方达姐弟饰演一对禁忌之恋的兄妹,死亡的意向伴随放纵的欲望如影随形,简·方达风格多变的丝质服饰和彼得·方达的机车皮革外套充满禁断意味;费费开场遮天蔽日的黄色夕阳,拥挤嘈杂的罗马交通,伴随着老搭档nino rota如同闲庭信步的死神的配乐
三大导演改编爱伦坡。瓦迪姆那段摄影是小雷诺阿,感觉很不错。路易马勒那段挺有爱伦坡的味道,不过比不上罗伯-格里耶后来的东西,小学生那段倒是让-维果、谷克多、特吕弗的传统。费里尼那段最风格化,简直要笑死了,尤其吐槽奥斯卡颁奖典礼那段。
爱之火徒然热烈 我只好投向挣扎与疯狂交汇后的死亡之路
借着爱伦坡的氛围,编了三个故事:第一个,为的是给简方达换泳装;第二个,为的是让阿兰德隆换制服;第三个,为的是让法拉利的咆哮响彻罗马之夜。
Metzengerstein三星,William Wilson三星,Toby Dammit 一星。前两段起码人物是有感情又血肉的,第三段纯粹疯子卖法拉利、一星给配乐~
《女伯爵》诡异的服装大概能在我心里留上很长的一段时间。
四星给第二个故事《威廉威尔逊》和费里尼的《不要将灵魂卖给魔鬼》。前者故事很好,阿兰德龙演人格分裂演得也很好,后者故事里对颁奖典礼有讽刺之意,有趣,气氛也营造得恐怖,很不错。差就差在第一个兄妹的故事,故事不知所云,而且女主角是要有多丑!!!
路易.马勒和阿兰.德龙合作的第二段故事最精彩,虽然演到一半已经猜到是人格分裂的梗。费里尼的第一段故事里的方达兄妹很吸睛,彼得的俊脸和简在骏马上驰骋时都帅气十足哇 。
难以相信简方达居然31岁了,看着还是20岁的样子。BB和小兰真是冤孽
without me you no longer exist,dead of the world,dead to hope,if i die you die as well 三段故事一个比一个离奇,从超现实古堡维多利亚内衣show到误杀世界上的另一个阿兰德龙再到恨光的黑夜人~最后出来的爱伦坡才明白这是致敬
《女伯爵》奇美无比!
聊斋志异人马情缘,故事奇情配乐诡异;头尾呼应自我裂变,爱伦坡含量100%;光怪陆离罗马电影城,现代背景断头桥。三位一体,勾魂摄魄是也。
诗与哲学或许真的是宇宙终极会呈现的一种形式//导演们的作品一旦被放置在同一场域之下就自然有了高下之别 我们不得不承认某一领域中天才的存在 他们似乎天生就懂得如何运用他们手中的工具去表达他们的思考
三段失心故事,各有各的执迷与疯狂。最喜欢第一段,情欲古典地流泻一地,水变成火,火把人焚尽,连枯影都是浓墨重彩。第二段自我与自我的对抗,同样有着虐恋的况味。第三段费里尼,唯一有趣的是演员自毁式的真实采访。以及,真要人要姓Dammit?三段主角的长相也很勾魂摄魄,简·方达尤其绝美,完全移不开视线。有点可怜前两位导演,没能跟着费里尼一同享受修复待遇。三星半。@资料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