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成就一个人
===不是影评的影评==后面离题太远T_T===
如果这部纪录片是在中国拍的,那我一定会更加有感触,但是从这十几个英国人的大半生里,也能窥见许多属于每个人的人生悲欢。
据说这部真人秀开拍的时候,剧组的目的是证明人所处的阶级对他们一生的决定性作用。在那个时代,这样的目的合情合理。而50年过去了,当初的命题也确实得到了证明。只是,被证明的并不止于此。
阶级对人的命运确实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毕竟,当同是眉目清秀可爱的七岁男孩,一个以一个大人的姿态发表着关于学校该不该收学费的见解,另一个却黯然诉说他的愿望是不再被人欺负时,没人能否认他们之间已然存在的天差地别。事实证明,他们的人生确实和他们七岁时心中所想相吻合。
可仅仅是如此吗?也有社会底层的孩子成为核物理科学家;也有中产阶级男孩沦为流浪汉,而他小时的好友却生活美满;还有本可以就此过上出入高档场所的牛津毕业生选择去当一名公立校老师。而且有些东西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比如有个私立学校的公子哥虽然社会地位高,家庭却根本不富裕,是他的母亲挣钱供他读私立学校。
人生的魅力就在于,无论有多少东西是我们一生下就已无法改变的,可人生永远无定数。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跌荡起伏无可复制。
我父亲就出生于这部纪录片开拍的那一年,1964年。他说他半辈子过的没有什么起伏,但是细说来,其实并不平淡。他出生于饥荒之后,小时候是无忧无虑的小镇的孩子,十九岁时到北京读大学,后来差点就成为某个现在不好说出来的大事件的一员。结婚生子,负债失业,春风得意时却突然身体抱恙……而如今我也远赴他乡读大学了。前几天他五十大寿,就像片中的人49-56岁时一样,一切都妥当了,不管好事坏事,也都接受了,不管有没有成功,也都幸福了。其实每个人都是这样的吧。
大部分人,就像片中的大部分人,都是沿着自己人生的既定轨迹生活;小部分人做了这样那样的事,或好或坏地改变了自己地人生轨迹。多数人都是缺少勇气的,就像这部片子里大部分女孩子一样,他们的所作所为并没有改变一丝一毫他们既有的生活轨迹。可也有一些人愿意改变自己的一切,比如成为科学家的Nick, 他在片子里说了,他不打算子承父业做一个农民,纵使他一定会在那些上层社会的从小就想着上牛津的同学中格格不入,但是对于他来说,这只并不能阻挡他什么。穷人家的孩子拥有一个聪明头脑的很多,但是极少有人能跨越鸿沟一跃而上,这在中国也是一样,毕竟社会阶层决定着人的思想。Nick能做到,这即使他的勇气,也是他的运气。还有一个叫Bruce的男人,给人的感觉一直是温文尔雅的。他是所有人里我最羡慕、最佩服的一个。小时候的孩子们有那么多理想,他的是这些奇怪的理想中最奇怪的之一,可结果却是,他真的做到了,是律师团之外唯一做到的。他一直在选择着自己的人生,而不是像大多数人一样顺水推船。到最后,他仍然只是一个平和的中学数学老师,但是他笑容言语里散发出来的温暖却可以让人深深的信服他的幸福。然而很多其他人说着他们儿女未婚先孕,或是找到一个保安、邮递员的工作的时候的那种幸福却让人不由得生出一丝悲哀和怜悯。
如果你的孩子是Bruce的学生,你一定猜不出他是如何当上这样一位平凡的老师的,也一定看不出他平常的外表下的不平凡。这让我想到有一次我随手点开一位不怎么出名的小明星的资料。那位演员今年三十岁了,在百老汇表演多年,才终于有了在荧屏上饰演主要角色的机会。本以为他只是没有什么一技之长,凭借英俊的外表,多年默默无闻的打拼,终于上位。可是却发现,他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小时候热爱体育,差点以此为职业,后来被球队拒绝后生活顺风顺水,学生会骨干,康奈尔商学院奖学金……然后他选择去学了戏剧。学业没有完成,他又退学去了百老汇。这听起来就像是成功学的陈词滥调,我却不知为何为之一震。故事的结果仍是个未知数。目前在搜索引擎输入他的名,还是不会联想到他的全名,不知道明年会不会、后年会不会。其实像他这样做的人远比我们以为的要多,只不过绝大部分都没有盖茨那么出名罢了。他们有的可能小有成就,有的可能仍在全力打拼,有的可能已经被现实打败。但是我想,早在他们鼓起勇气为自己选择了一条不一样的路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做好了迎接各种各样结果的准备。无论结果如何,他们都是值得敬佩的。毕竟,他们做到了大部分人不足以做到的事。
也许一切都取决于你在什么时候有多大勇气做了什么,可同样的时机同样的勇气做的同样的事情,带来的结果却不尽相同,或者可以说是也许天差地别。所以,是做,还是不做?是这样做,还是那样做?不管怎样,结果都是未知数,只是有些风险较高,有些收益较低。要刺激,还是要保障?这是每个人不断面临的问题。而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所给出的答案,终会早就我们独一无二的自己。
2 ) 纽约客影评
3 ) 细看他们的人生,走好自己的道路
这几天我看了一部英国的纪录片,全长144分钟,名字是《56UP》。
恕我孤陋寡闻,开始看的时候,并不知道这是一部时间跨度已达50年的系列片,作为一个真人秀节目(非国内现在流行的各类明星秀)爱好者,我仅是因为该片是真人秀而看的。当我用10分钟看完本季的第一位出场人物Sue的段落后,我意识到该片一定大有来头,于是打开浏览器查阅相关信息,才知道我看的这一季(或集)已经是第八季了。
1964年,导演迈克尔·艾普特开始用影像记录来自当时英国各地不同社会阶层的14位7岁儿童的生活,每隔7年导演会再次跟踪拍摄。在开始的时候,导演似乎做出了一种假设,就是:每个孩子的社会阶级预先决定了他们的未来。其初衷为“我们把这些孩子们聚到一起,因为我们想在2000年时看看英格兰的一个缩影,2000年时的工人和主管,现在都只有7岁”。然而随着影片时间跨度的增加,其意义早已超出了开始拍摄时的设定,而变得更加深远。
社会阶层与导演的假设
当我用144分钟看完了纪录片中所能表现出的14个人的大部分人生年华后,不得不说导演当初关于社会阶层相关内容的假设在某种程度上衬托出了众当事人日后的现实。以片中所提供的信息作为依据,并结合观看感受和印象,会发现从小生活在所谓中产阶层环境中的孩子们,总体上在成年后有较稳定的职业发展路径,婚恋生活状态也稳固而幸福。而从小生活在伦敦东区(类似于贫民区)、乡镇或不利于健康心理塑造的环境中的孩子,相对于John和Andrew这种7岁的时候就已经在阅读《金融时报》和《观察家报》的男孩,以及7岁的时候就可以接受芭蕾舞培训的女孩Suzy(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她),在学业、职业和婚恋三个方面中的至少一个上会有较大的概率(并非一定)出现令当事人不满意的状况。
虽然社会阶层这个因素从非生理的角度决定了孩子们的人生起点,但纵览13个人(有一人后来退出了拍摄)的生活时间轴,可以发现个体的后天行为特点和心智模式也会对他们的人生起到重要的影响,甚至改变出生时的不那么利好的社会性因素。
和社会阶层直接有关的内容就说这么多,其余不方便正面表述和我没有考虑到的地方,相信看过该片的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不同知识背景和成长经历的观众会有各自不同的体会。我们重点来看看一些淡化了社会阶层,主要和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的人本身有关的一些内容。
自我管理的能力
在说到自我管理的时候,就不得不提到和它有联系的一个重要关键词——推迟满足感。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中提出了推迟满足感这种说法。他认为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这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我在片中看到的情况是在青春期不能够很好地管控自己的个人生活与学业的人,在中年阶段的发展都显得不够顺畅,比如Lynn和Tony。
Lynn出生于非中产家庭,19岁就结了婚,然后从事流动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员工作。19岁,本该是开始进大学读书或从事某个专业技能型工作的年龄,而她选择了结婚,并从事一份相对专业技能型工作而言毫无技术含量的职业。在我看来,或许她认为与在青春年华里独立奋斗为未来打基础相比,尽快找个生活中的伴侣照顾自己同时找一份不需要挑战性和没有提升空间的工作对自己来说更有意义,也更舒服。于是,在她56岁的时候,由于政府对于公共事业投入的减少,她失去了工作,导致经济状况不佳。需要注意的是,被关闭的这家图书馆并不是她年轻时所就职的那一家,而是她服务过的第二家图书馆了。Lynn有两个女儿,都没有上大学。
Tony的家境也不是很好,14岁的时候在赛马场做学徒,梦想成为专业骑师,15岁辍学。但很快(感觉从片中来看不超过3年)就放弃了,按他自己的陈述是因为自己不够优秀无法赢得比赛。Tony后来一直以开出租车为生。我不了解赛马这种运动,但我觉得在任何职业中,连5年的积累都没有就想“赢得比赛”的概率还是很小的,除非当事人在该领域天赋异禀。Tony有3个孩子,儿子应该在从事木工工作,一个女儿在邮局工作,一个女儿恋爱失败,并怀上对方的孩子。
上述二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做选择的依据是尽可能安逸。这种安逸的意思不是客观上的长期稳定,而是主观上的少投入时间、精力、财力,然后迅速获得回报,哪怕这种回报都不到社会平均水平。
认真读书(本文的读书不包括死读书)在开始的时候是一件比较苦逼的事,因为需要当事人不断地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掌握大量基础知识。由于是基础知识,以及当事人的心智还处在发育期,所以除非当事人是某领域的天才,否则在整个小学和中学阶段,是很难感受到职业乐趣这种东西的。这时候来自家庭和学校教育中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其重要。由于多方面原因(确切原因无法从节目中判断),导致Lynn和Tony从小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于是,也就不存在推迟满足感这一说。因此,他们放弃了自己的学业,去挣钱了。这一行为带给他们的好处有两个:不用在无聊的学业上继续投入从而获得人生自由;在别的同学还花钱的时候他们已经可以快速而轻松的挣钱了。这两位小朋友以及和他们类似的孩子哪里知道,侯门一入深似海啊。
自我管理的能力也会体现在成年人身上,我个人认为主要包括:持续学习、总结与反省、情绪控制、积极适应变化、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因为不方便直接拿身边的一些现象举例,我就继续让Lynn和Tony背黑锅吧。这二位把同一种工作在同样级别上做了一辈子,并不是说他们有多热爱这个工作,而是做熟了之后再切换的成本较高。之所以切换成本高,首先是因为当事人所从事的某些工作的技术含量本身就低,第二个原因是当事人不注意在工作中积累、总结和提升,第三个原因是他们在业余时间也不学其他的东西,导致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技能单一。然而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二位还有个共同点,就是总是在抱怨和掩饰,而不通过行为做出积极的改变,也就是不愿意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而且他们从来都不去主动面对外在环境的变化。在56岁的时候,他们因为之前的人生选择导致晚年的经济状况不是很好,Lynn在画面中表现得比较激动,一味地为自己的生活状况而悲伤,Tony则不断地埋怨政府的各种政策。其实,我觉得不违反刑法的任何职业都不分贵贱,生活态度才分优劣。自己选择了什么职业(此处就不说“人生”了),就承担对应的责任,尽到相应的义务,坦然面对现实,然后快乐生活。如果觉得不快乐,就用力所能及的行动为自己创造新的生活路径,而不是将造成自己人生不如意的责任推给社会。
家庭环境的作用
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的成长有重要的作用。正面例子,如前面提到的7岁的时候就已经在阅读《金融时报》和《观察家报》的John和Andrew(我7岁时候看的是《七龙珠》和《舒克和贝塔》,唉)。John从牛津毕业后终身从事律师工作,虽然其个人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略有不满,但从第三方的角度来看,他完全可以说是事业有成,婚姻生活美满(35岁结婚,妻子为前保加利亚大使的女儿)。Andrew则是从剑桥毕业后从事法律工作,35岁左右的时候开始做企业律师。另外Andrew还很重视教育,他在节目中说:教育经费最重要,人无法确定能留给下一代什么财物,但至少可以确定,给他们好的教育,终生都可以受用。他的大儿子在伦敦金融区工作,二儿子大学毕业,在杜伦大学念研究生。
家庭环境包括两部分内容:经济实力和父母的性格特点。
好的经济实力有助于孩子获得更好的成长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孩子的学业提升和心智的发育。不过,对未成年人成长更重要的其实是父母的性格特点。
为什么说经济实力不是最重要的内容?其实看看我们周围的例子就能理解了。不少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甚至不是很好的孩子,依然可以通过良好的性格塑造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而在成年后获得良好的物质回报。同时我们也可以时不时看到一些任意经济实力家庭中坑爹的孩子所表现出的奇葩行为,这种奇葩行为的背后,就是父母的性格在起作用。再说得准确点,就是当事人的基于原生家庭的内在关系模式在起作用。说得通俗点,就是具有人格缺陷的父母教子(女)无方,家教扭曲,世代传承。
性格决定命运
好的心理层面的家庭环境易于培养出心智健康的孩子,但并非一定能保证孩子的心理必然是健康的。不是很好的心理层面的家庭环境里未必不会出现人格健康个性坚定的孩子,只不过相对来说这里的概率会低于前者。所以说,个体本身的素质会在外在条件确定的情况下会起关键作用。
依然用片中的人物举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Peter和Neil这两个人。
Peter在年轻的时候因在片中表达了某种激进观点而受到舆论谴责,随后退出了纪录片的拍摄。他在56岁的这一季重新回归,让观众看到了一个与叛逆期相比全新的他。Peter在大学读的是历史,后来从教师职位辞职去读了法律学位,然后做了公务员。第二次结婚的对象是同样热爱音乐的办公室同事。他们有两个孩子,儿子上大学,女儿上高中。Peter在业余时间玩乐队,办音乐培训班,并自己创作歌曲。他的乐队在英国乡村音乐大赛上获了奖,在片中他还一展歌喉,声线动人。
Peter的人生就是典型的独立而不偏执,坚定而不狭隘。Peter也是这14个人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家伙。
Neil在考取牛津大学失利后读了另一所大学,接着因为某个原因(片中未明确说明,从后面的影像资料来看应该是和精神状况有关)退学,然后去建筑工地工作,后来开始流浪。再后来他对政治产生兴趣,成为了一个乡镇的议员,同时在教会兼职。他终身收入微薄,生活窘迫。从片中的身体语言来看,Neil在20岁之后就表现得意志消沉、毫无自信,同时伴有轻微的社交障碍。面对镜头时,他眼神游离,从始至终都不知道该把双手放在哪里,整个人都局促不安。到了56岁的时候,只有当他和导演谈起他的议员工作时,才能稳定情绪,显示出一定程度的专注力和坚定感。谁能想到他就是曾在7岁的时候十分可爱地冲着镜头描述关于蝴蝶与剑客的梦的那个孩子。
Neil是14个人中性格方面最极端的一个例子,不过综合片中14人的人生以及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现象,我觉得还是可以这样总结这节内容的:成长环境和个体素质共同塑造性格,性格决定选择的依据,选择依据确定选择的结果,选择结果形成命运的轨迹。
受教育的意义
现在来单独说一下受教育的意义。
教育是无法保证也没有必要保证受教育者人人都能像马云那样“成功”的。教育教给受教育者的首先是人类社会中各学科的基础知识、生活常识和道德规范,然后教给受教育者学习的方法和探索未知事物的理念,并在这些过程中完成一定程度上的健康人格的塑造。如果将光宗耀祖、飞黄腾达、发家致富这类愿望仅仅寄希望于教育本身,是很不成熟的一种思想。
那读书无用论又是怎么回事?不得不说我国的某些现象真是比较有趣,一方面希望教育保证受教育者“成功”,一方面还存在读书无用论这种思想。持读书无用论的人至少有下述两个特点中的一个:一个是短视,即在短周期内没有发现受教育者在物质上的回报增量,因此认为接受教育是没有价值的;另一个是见识少,仅以自己狭窄的社会观察范围中的统计结果来得出一个结论。
现在有没有发现对教育持错误观点的两类人的共同点是什么?其实就是想用少的投入在短的时间里获得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看看众多案例,也不是说在短周期里少投入多回报的现象不存在,而是这种事情很难发生在上述两类人或其家庭身上。
有个词叫事在人为,当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教育,且个体没有对教育产生认知偏差的时候,受教育者的个人素质就会对自身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就像片中的Nick。Nick出生在乡村,但从小就有学习的兴趣,14岁上寄宿学校,21岁时就读于牛津物理系,28岁与牛津同学结婚,育有一子。28岁到美国,在大学从事核物理研究,后来因为技术发展趋势的困难而终止,以教授身份在大学授课。42岁时离婚,对新的婚姻感到满意。乡村小孩Nick通过自身的努力,走出了适合自己的路,这一生都快乐地生活着,我觉得他是成功的人。
请允许我在这里引用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中说的一段话,给受教育的意义做个总结:“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呵护亲密关系
亲密的社交关系是我们人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由三种关系组成:朋友,伴侣或恋人,亲人。
由于本文内容主要由《56UP》这个纪录片引出,而片中镜头所展现的亲密关系是恋人和亲人,所以朋友关系在此处不做详细表述。本文认为的伴侣关系和恋人关系指的是所有能产生健康的爱的亲密关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形式的婚姻,不做任何性取向的区分,也就是说不论何种性取向的爱恋关系(我没有打错字,不是“恋爱”),都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所说的亲人关系仅指直系亲属和在当事人青年期之前的社会关系中的养父母。从片中一些人的经历中,可以看出伴侣关系和亲人关系对当事人生活的重要影响。
Symon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里,只有母亲。28岁结婚,35岁的时候已经离婚,母亲也已去世。42岁已经再婚,妻子的童年经历与Symon有相似之处。她还经常提醒他改变懒散随性的态度,鼓励他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镜头中两人的情感交流表现得很融洽。因为现在是文字描述,所以好多地方不容易直接展现,其实观众可以很明显地从纪录片的画面中感受到Symon遇到了一个合适的伴侣后,整个人的状态都好了很多。
Bruce小时候因为父亲长期在外工作,导致后来两人的关系有所疏远。小时候他说希望以后去教化非洲落后地区的人。好在他从小就表现出了一种博爱的态度(或许是母亲的引导起了作用),让他在成长过程中的人生观并未跑偏。他在牛津取得数学学位,然后在公立学校任教。35岁时去孟加拉任教,42岁时担任另一院校的数学系主任并结婚。他的妻子说他不善表达感情,这点从片中也可以看出。49岁时他在一所宗教背景的学校任职。Bruce终身秉持朴素的宗教观念,崇尚包容理解的价值观,低调又谦和。
Paul从小生活在贫民区,小时候因为父母离婚而说自己以后不会考虑结婚这种事。成年后遇到了一名个性阳光的女孩,在后来的岁月中,每当他出现逃避生活的念头时,她总是能及时给予鼓励。虽然Paul认为自己不自信、不善言辞,但他和妻子的关系稳定而默契。
Sue在24岁的时候结婚,28岁离婚,与前夫有两个孩子。她没有读过大学,年轻的时候在旅行社和建筑公司做行政类的工作,中年后进入某大学做教务管理的工作,后来事业发展得顺风顺水,成为了一名主管。她再婚后的生活也很美满。通过采访可以看出来,Sue能够主动适应外在环境的变化,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Jackie在7岁和14岁的时候与Sue在同一个画面中接受采访。她21岁结婚,35岁离婚,后来与第二段亲密关系中的男友去了苏格兰,在42岁的时候结束关系。婚恋关系混乱,职业技能不具备竞争力,导致她晚年只能靠救济金生活。她的三个孩子都没有读大学。
从上面5个人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童年生活中的一些不那么令人愉快的经历虽然会对当事人成年后的生活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但只要当事人在成长过程中注重健康的自我意识的培养,正确地对待过往一些不愉快的经历,并能够与生活中理解、接纳自己的伴侣保持良好的沟通(Bruce的不善表达感情不是不良好的沟通,这是Bruce这个人的一部分。而且我记得镜头中他妻子是微笑着与他保持目光接触时说的,而不是冲着镜头抱怨。),所有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与理解、接纳自己的伴侣(成年后主要是伴侣或恋人,童年期主要是能和当事人保持良性关系的父母中的一人或好朋友或靠谱的老师)保持良好沟通和正确的自我意识的培养(也就是自我认知)是互为因果的闭环关系。简单地说,就是当当事人自己的人生状态比较好的时候,遇到真正能令自己愉快的伴侣或恋人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位能理解和接纳自己的伴侣,会促使关系中的自己的状态更加完善;和谐的爱恋关系需要关系中的双方共同努力,互相包容和理解。
其他一些零碎
要想人前显贵,就得人后受罪。片中John还是Andrew对着镜头说人们在看这个系列纪录片时很容易认为他们的人生在7岁就已经规划好,但人们不会知道他们为考取牛津通宵达旦读书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所以,旁观者还是要尽量避免“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打”的心态。
年轻时候受教育程度低,成年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表达能力会变得欠佳。这一点没什么好解释的,看了纪录片并对口语措辞和身体语言较敏感的观众可以自己体会到。
不放弃自己的外貌与体型。前面说了我喜欢Peter,除了因为他的三观和做的事情与自己的各种能力和爱好相匹配以外,还包括他对外貌和体型的保持。林肯似乎说过这么一句话:“一个女人她40岁以前丑陋那是上帝的问题,而到了40岁以后还没有改变这就是她自身的问题了。”后来人们又衍生出了另一句:“男人过了40岁,就要为自己的相貌负责。”所以,不论男女,不论是否天生丽质,能够做到不放弃自己的外形,培养自己的气质,对自己和他人总是好的。肥腿高腰的裤子多难看啊,你又不演喜剧。
最后……
社会阶层决定人生的起点,态度决定一切,性格决定命运。
人生的起跑线从父母辈开始,而不是双休日的培训班。
生命只有一次。人生的残酷性同时也是人生意义之所在。给这些人一次重来的机会(不是带着第一次经历的记忆做第二遍,而是抹去记忆重来),他们的选择和命运依然不会变。
好运不会凭空出现。努力的时候不可能知道结果,你当下所做的事和未来某个时候出现的结果之间是系统性关系,而非线性关系。用一个成语来说就是功不唐捐。
方励在一次演讲中曾说过、同时也是我很喜欢的一句话:“你只活一次,所以你什么决定都敢做。这样走下去你会发现,你人变得很自由。人自由的时候是最有创造力的。”结合《56UP》片中人物的命运轨迹,我们可以发现这句话的预设前提其实是:以偷懒和逃避为动机的随性而为,与在保持正确的自我认知下的坚守目标、认真做事、不断提升的随性而为是完全不一样的。这种不一样的开端,会使得具有相似的儿时生活背景的人在成年后走向不同的道路。
以人为鉴,可明得失。细看他们的人生,走好自己的道路。
---------------------------------------------------------------------------
微信公众号:心安意静
新浪微博:@小龙心安意静
4 ) 谈谈Bruce
我作了弊。整个系列纪录片,只完整看了7岁、14岁、21岁、56岁,只有布鲁斯的部分是每隔7年都看过的。一开始我就很关注布鲁斯,自然其他人也有很多值得关注的,但布鲁斯是特别不同的,恐怕也是这14个人中,最令观众佩服和尊敬的人。
我关注布鲁斯的点也许与其他人有所不同,在这里,我要先说明一下我写这篇文的立场。我同意尼古拉斯在56岁的时候讲到的,这系列纪录片镜头下的形象,并非是他们真实的每一个人,而仅仅是浓缩过的几天并经过有意识地展现的部分,这是半个世纪以来社会变迁中的“somebody”,而并不完全是真实的他们。
真实的人生或许是无解的。在人的一生当中,我们记得某些时刻,在某些时刻,我们感受到真实的存在。然而,在更多的时候,我们对自己过去和现在的人生仍然一无所知。
中国的传统艺术中,“留白”是最重要的手法之一。我想通过探讨纪录片所展示的那部分布鲁斯的片段,以及希望在这呈现出的形象中,找到一些影响其一生的轨迹的蛛丝马迹。
【7岁】
布鲁斯出生于一个军官家庭,他的父亲在津巴布韦当差(设想一下1964年的世界),父母离异,5岁的时候他就被送入寄宿学校,在这里他受尽欺负,他说所有人都不欢迎他,令我想起奥威尔小时候也曾经在寄宿学校度过不幸童年。布鲁斯面对镜头,小小面孔忧郁哀伤,“我希望当一名传教士,我想去非洲,去教育那些未开化的人,使他们多多少少变得更好”,“我认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是每个人都应该认识上帝”,“我有一个女朋友,但她去了非洲,我想这辈子可能都不会再见到她了”。
我是震惊的,同许多人一样。这小天使一样的脸庞下,藏着一颗极富灵性的灵魂。于一个7岁的普通小孩来说,他所关注的可能大多是他自己的欲望,或者是他所处的环境中的反射。布鲁斯对于非洲的概念显然来自于他的父亲,而他的小小女朋友也许是他父亲的同事的女儿,他的基督教的认识应该来源于自小的教育或母亲、长辈的影响。然而,布鲁斯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在7岁的时候,已经开始探讨“meaning”,他不是希望从外界获得什么,而是希望给予什么。这也是他同约翰在政治思想上的最大区别,对于在改变社会的理想上的最大区别。
导演对比了各个小孩的娱乐时间,7岁的布鲁斯拿着指挥棒组建了自己的儿童乐队。
【14岁】
小学毕业以后布鲁斯在萨里读寄宿制预备学校,关注政治,保持着对宗教的虔诚,认为科学家关于太空中没有上帝的说法是不对的,也开始对他自身有了很大的认识,不变的是帮助别人的心。他认为自己不适合当传教士,因为不擅长也不乐于在公众面前发表演讲。他认为没有哪个政党观念同他一致,但比较而言支持工党,并认为社会有很大的阶级隔阂,反对当时的种族政策反对歧视黑人(60-7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法国五月风暴、中国XX、反战、摇滚、迷惘的一代…)。
仔细观察,会发现布鲁斯的关注点一直在他自身之外,他关注整个社会,并有着深刻的洞察力和内省能力。但我也不得不考虑到,也许因为他的父亲是一名军人并长期远离他,居住于同龄人所在的寄宿学校,他可能反而没有其他人受到家庭所处社会地位的影响那么大。
【21岁】
布鲁斯21岁时成了一名牛津大四学生,他承认自从大学之后便少于去教堂,仿佛有些羞愧。他学习数学,我曾以为他会念哲学,但数学也很好。数学是一切学科的根源,哲学、物理学、音乐、造型艺术,也是关于这个宇宙最高度抽象的提炼。
布鲁斯重新提到家庭,关于他母亲、继父、同母异父的妹妹。尽管他说到他们相处很好,尽管他自认为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然而“这么说来其实我有家庭生活”已经很明晰了,长期在寄宿学校,布鲁斯在潜意识里仍会认为同这个家庭关联不大,毕竟家庭里的另外3个人似乎才是一个完整的家庭。母亲辛苦工作供他读书,他努力告诫自己不要让母亲失望。
不要低估这种家庭影响,布鲁斯这样内敛的人,没有家庭的归属感会让他长时间思考家庭的意义,除非想通透了,否则很难成立新的家庭。此外,我认为布鲁斯是一个兼具理性与感性的人,他远比理智的约翰、托尼更加感性,也更容易沉浸在内心世界,他对外界的观察,除了理性的思考,还包含了心灵感受。
提到政治,布鲁斯成了一名社会主义者,这受到了周围人的嘲笑,甚至导演也忍不住笑了。我不知道这是否影响到了他去教堂的频率。关于社会主义,我所了解的不多,19世纪初法国的傅立叶,英国的欧文以及他的新协和村,直至马恩的共产主义,20世纪70年代的欧洲共产主义思潮。
但我想说的是,似乎可以嗅到社会主义同基督教义在布鲁斯身上的冲突的痕迹,尽管这并不明显。布鲁斯似乎也陷入一种迷茫之中,他已很久不去教堂,又表示快要放弃社会主义,此外他怀疑“自由主义”。“‘自由’这个虚无缥缈的东西正在抬头。”他说。布鲁斯在旧的精神世界无法找到答案,而新的方向又尚未生成。
导演的提问紧扣着社会的热门话题,在两性方面布鲁斯的观点倾向于保守的、传统的,他表示他尚未想清楚这个问题。我只能猜测基督教、家庭带给他的影响很大。
21岁的布鲁斯身上呈现出一些相对立的特质,生活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尽管他将噪音拒之门外(他在一个学期内只见了6人)。他与同龄人一样进入一段迷茫期中,而我相信,这迷茫期的时间恐怕将超过其他人。
也因为如此,我毫不意外他在毕业之后进入一家保险公司3年后,便辞职去了伦敦东区的一所普通小学教书。进入保险公司,可见布鲁斯有多迷茫,而之后的离职,却是符合布鲁斯本性的。我想,这个时候布鲁斯开始逐渐寻找他的方向。即使尚不能完全确定,却是重要的尝试。
【28岁】
伦敦东区是著名的工业区,因为一些历史原因,英国也成为最早开始进行现代大城市规划的国家。纪录片中的托尼、杰奎琳和她的两个朋友,都是居住于著名的伦敦大工业区。布鲁斯舍弃了保险公司的工作,住到平民的公租房中,小小的一间简陋屋子。透过屏幕,可以感受到布鲁斯的满足和愉悦。我相信,这是最适合他的工作。帮助别人、教育工人家的小孩、背离他从小接受的精英教育,这是他乐于做的,甚至还有一丝反叛意味在里面。他说他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但他很满意,他找到了他的价值。
谈到移民、谈到种族,他希望政府能够诚实呈现移民所带来的好处。他含蓄地批评了撒切尔夫人政府的政策。对于阶级,他坦承他处在优势的一面(抱歉这里我要再黑一下约翰),对于权威保持警惕。
28岁的布鲁斯开始改变对家庭的看法,也希望建立自己的家庭。在当时,这个年龄仍然单身是一件非常小概率的事件。我不知道是什么令他发生改变,年龄?社会?或者他所教育的那些小孩?不过,要什么样的女孩他才会有同她结合的念头呢?他又自省道,“我也许太严肃、太古板了,脱离现代社会”。这时候的布鲁斯,开始想要融入社会中,希望成为一个家庭角色。
有一个细节十分有趣,他对那群小孩说艺术课结束之后请立即“赶走”艺术课老师,他会迅速赶回来。
宗教仍然是他所重视的,对于不信仰上帝的人,他表示遗憾。“如果你在一个人7岁的时候观察他,你会发现一些可能伴随他们一生的特质,无论以后会发生什么。”“人们可能会认为我无知又天真,我以前会担心这些,然后觉得也许我不应当被欺骗,但转念又想人们若能信任一个人,也不失为一种优点,这样的人应该受到鼓励。”可见,此前的纪录片播出之后,影响到他的生活,然而深思熟虑之后,他坚持了自己。他的优秀品质一如既往。
【35岁】
此后的人生,沿着教育的足迹,35岁的他在孟加拉。即使不是非洲,同样贫穷,同样需要教化和帮助。这里,7岁时候的想法成了真。与不同的人接触,不同的宗教和语言,历史和文化,布鲁斯显然更加开朗和乐观。我能感受到,某一些他心里曾经执着的东西,可能已经消逝。他仍在寻找命中的姑娘,导演询问他的理想对象时,他忍不住自嘲“怎么变成征婚广告了”。对于生活,“Meaning”仍是他的主导,事实上,他不仅一直是这样说的,也一直是这样做的。
在这一集,我仿佛看到一个绽放的生命,他朝着自己的方向,笃定、温和地走下去,无论外界的诱惑又多大,无论曾经有多少迷惘,他完成了儿时的愿望,也完善了自己的性格,他见到更广阔的世界。
只是,我不知道改变来得这么迅速。
【42岁-56岁】
41岁的时候,布鲁斯结婚了,对象是同校的一名教师。我唯一能感受到的,是这名教师具有很强的意志力,与温和的布鲁斯形成互补。然而这却不是我以为的姑娘。结婚真的能够改变一个人吗?我看着余下的三集里面,谈论的生活本身,家庭事务、婚姻、工作、孩子。为了孩子,他换了一份薪资更高的工作,搬到了中产区的花园洋房,闲暇之余带着孩子嬉闹,打板球,谈论教职与行政事务。仿佛一颗久经沧桑的珍珠,岁月风尘之下,光芒逐渐黯淡。然而这并非是一件坏事,我无法评价。
在布鲁斯的前半生,追寻精神上的意义占据他整个人生轨迹的最重要地位。小时候未尝到家庭温馨的布鲁斯,中年之后却拥有一个家。也许不再谈论理想,却拥有实实在在的温暖,也许历经时光雕琢,他对于生活的理解却更深更包容,也更不能轻易用言语去定义。我无法得知。世事变迁,人情冷暖,也仅仅是个人的体验罢了。
我无法评价,因为我对人生的理解仍然不够。我无法体会到一个人背负起家庭的责任,经历了生命的创造之后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也许,那是彼时的他所重新寻到的“meaning”。
人生,就是一个历时数十年的大混沌系统,也许你清楚地知道影响这条轨迹的所有因素,但是你仍然不知道你会沿着怎样蜿蜒曲折的轨迹,从这头,走到那头。外界和社会所获得的一切,取决于我们如何观察周围的世界以及运用手里的资源,而精神上的快乐、满足与否,只关乎心性。如同每一局开头,我们手里拿着不同的牌,而怎样打,怎样放,却只取决于我们自己。
曾经在观看的途中,我想到黑塞的《玻璃球游戏》。在书中黑塞描绘了一个纯粹的精神世界卡斯塔里,我们的主角克乃西特被选中于此学习数学和音乐,在成长的过程中他曾在基督教世界中,在印度宗教中,中国的道中…所有人类文明的最深处寻找真理,直至成为伟大的玻璃球游戏大师。然而,克乃西特最后却选择辞去玻璃球游戏大师的职位,离开卡斯塔里,回归世俗,成为一名基础教育家庭教师,很快在一个湖中溺亡。
我不知道是否对理想精神世界的探寻无果之后,人们只能重新回到世俗世界。也许在未来,当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统一,当四种不同的力融入一个系统,也许我们能够重新得到启发。只是,我也同时相信,一定会有新的疑惑,对于人生,始终是没有最终解的。
5 ) 50岁基本只能认命
我觉得用50岁知天命来描述这个影片不是很恰当,看着影片里一些56岁人的眼神,觉得很多人是已经认命了。导演其实是想求证英国社会的阶级固化,即一个人很难超越自己的家庭出身,成为更上层的人。
看了有几点想法:
一、56岁时采访这群人,问他们对现状的是否满意,出租车司机和妻子面对镜头说对自己的生活状态非常满意,对自己未婚先孕的女儿,当保安的儿子非常满意,面对镜头也只能这样说吧。另外一个大律师却认为自己做的还不够好,没能从政实现自己的理想。满意不满意在于对自己的要求不一样。有人满足于现状,也有人想要不断超越自己。
二、不知道是因为贫穷所以早婚早育,还是早婚早育造成了贫穷。很多贫穷的人,不到20岁就结婚生小孩,一下子生好几个,还有就是未婚先孕的。然后在拍摄35-42岁那两集时很多人都离婚一次。而中产阶级大都是28岁左右结婚,有两个孩子,情感稳定的。
三、我认为一个人要超越自己家庭出身,摆脱命运束缚,最重要的是有见识,其次是自己的决心和行动。驯马师的孩子没当成驯马师最后成了出租司机,因为他只能看到这样的路。有些见识从父母亲人那里得不到,可以通过认识了解其他人(尤其是优秀的人)和读书来开阔眼界,获得见识。
6 ) 写个我最爱的角色-Bruce
我是铁杆的UP粉,UP SERIES是我最喜欢的纪录片,它无可替代。56UP盼了好多年,所以一播出就迫不及待找来看了。这一集应该说是皆大欢喜,到56岁了嘛,人生基本稳定,不会有太大变动了。亮点是抢镜头的孙辈,哦,天伦之乐,大家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贴一篇几年前的文字,为我最喜欢的角色——Bruc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UP SERIES里面最喜欢的一个角色是Bruce,
他年轻时就是个理想主义者,关心贫富差距,种族歧视问题,
7岁的时候愿望是长大以后做个传教士,去非洲帮助别人,'to be more or less good'
14岁时还是个腼腆的小男孩,被问到有没有女朋友时,尴尬得回答'no,but i am sure it would come'
认识到自己内向的性格不适合在公共场合活动,他知道自己不适合做传教士,放弃了这个念头。
老实说,一直到这时,他都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他不是那种光彩夺目的人。
但21岁的他让人眼前一亮:在牛津大学读数学,谈吐文雅,举止得当。尽管很有才华,但还是很谦虚。
他的变化真的太让人惊讶!!
年轻的脸上散发着朝气,眼神流露出一种智慧,却又内敛。
我开始不由自主得喜欢他。
28岁时,出人意料地,在一所移民学校教数学。
本以为他会继续深造,走一条大道,过上光鲜的生活。
但他选择了这份普通的工作,帮助这些移民小孩。
相比他出色的背景,这或许算不上体面的工作
但他乐在其中,很满足。作为观众虽然有点小遗憾,但真的很为他高兴。
这时其他人差不多都结婚了,但他还没。
35up,他出乎意料地出现在印度,依旧教孩子们数学。
35岁的时候在印度的条件却还不如28岁时的公寓。
这时其他人都在事业上升期,基本都过上了不错的生活,
而他过着异常简单的物质生活,一间小平房,一张床,几本书。几乎一无所有。
导演问,你怎么看待金钱。
他笑着说,我有足够的钱维持生活。
我希望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
看他坐在破旧的教室里学印度语,在街上跟学生踢球,那么平和,那么满足。
35岁的他对着摄像头,更多了一分从容,豁达。
而他还没有结婚。但他表示并不太担心,只是没有碰到合适的人。
那时候真为他感到遗憾。他这么优秀,心地善良,为人谦和又低调,难道没有女人喜欢他么?
我暗自安慰自己,大概是因为没人配得上他吧。
41岁的时候,他已经回到英国,终于结婚了。新娘是他的同事,不漂亮,但很贤惠,善解人意。导演打破了每7年拍一次的习惯,拍了他(41岁时候)的婚礼。我想导演也是偏爱这个角色的。
他们很幸福,很恩爱。由衷为他感到高兴。
42岁,在一个女子学校教数学,做了领导。也算事业有成了吧。
有自己的房子,有一个恩爱的妻子,一切看起来都不错。
49岁,头发白了,明显老了。事业更进了一步。
还兼职一群年轻人的棒球教练。很开心地和他们打比赛。
和妻子相处得很好,有了2个男孩,一家人很幸福。
看他们眼神就知道,相处得多融洽,多爱对方。
Bruce的一生或许不传奇,后半生还有点平淡。
但他没有被潮流推着前进,像其他人那样为社会地位,为物质金钱打拼,
他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喜欢做这个,喜欢做那个,一生都是那么从容,
帮助别人,甚至去印度教书,看起来都是那么自然。
后半生的平淡也是一种幸福。他总是那么满足。他的满足让人羡慕。
这个系列里不乏比Bruce优秀的人,
比如有个小孩子后来成了bbc纪录片的导演。
但在这么多人中,最让我喜欢的还是Bruce。或许是我最认可他的生活态度吧。祝福Bruce幸福快乐!
里面大部分的人生是:7岁萌14岁丑21欠揍28岁有家庭35岁离婚42岁再婚49岁宽容乐呵56岁坦然。平和谦虚知足感恩的人都夫妻和谐永葆chemistry。虎父无犬子,寒门难再出贵子。
成就是一回事 幸福是另一回事 阶层的滞化并不妨碍你幸福
读书,学习。思考,规划,去做。运动,克制。不枉此生。
乐观与自律,在某种程度上能减少所在阶级带来的不利,提高生活品质,俗气点说就是成为更好的自己。谢谢导演,老爷子一定要长寿,多拍几个UP。
感慨万千不知从何说起。不论何种无奈、抱负、运气,最终都归于平静。35岁那一集尤其震撼,prime age,事业家庭或一贫如洗,但都脱去了稚气。有些人一生对自己的初心无悔,有人妥协;愿我至少不变成少年的我所痛恨的人。我想像Tony一样,说开始就开始,try everything。
这一集最大的惊喜就是,一个在28岁选择退出纪录片拍摄的年轻人Peter在56岁又重回了纪录片,56岁的他和28岁时一样帅气、迷人、身材匀称,还是乐队主唱! 一个很不赖的乡村乐队,所有的歌都是Peter写的。看完片子我就去买了他乐队The Good Intentions的CD。
终于看完了全部8部。最大的惊喜莫过于28岁之后退出节目的Peter带着他的乐队新专辑回归!苏西和尼古拉斯成为好朋友!遗憾的是查尔斯21岁退出后至今不参加。只看这一集也能粗略了解他们的人生,但不看之前的7集绝对无法体会那种世事变迁的感情。真心强烈推荐!希望导演健康长寿,期待2019年的63UP!
“宜早恋晚婚,忌交浅言深”
这节目其实很残酷,但意义非凡。普通人的一生才是大多数人的,几个人的一生我用4天甚至几张照片就看过去了。到了晚年,各种回味,尝尽甘苦,冷暖自知。不公平是天然的,寒门确实难再出贵子。对我而言,我想学会珍惜,珍惜亲情和时间,然后,及时努力,莫负年华。人生苦短,这系列将值得我一生回味。9.5
现在觉得这是恐怖片啊……
人生就是这样,环境和教育决定了大方向......
豆瓣有人写说 爸爸去哪儿导演组其实可以借鉴下这个纪录片的创作思路 每隔七年回访下每对父子 应该会别有一番滋味(点赞
"The series began like Zola, but, half a century in, it touches Proust."
“if you want to get succeed, sometimes you have to push yourself.”我相信上层阶级真正优于其他的,是他们一些品质:远见、勤奋、乐观。有些事家族影响的,有些是教育带来的。
AV9 最近播的3集 应该是这个56 up,我虽然没看过前面的系列,但这一季(不知是不是最终季)已足够吸引人。你可以说想出拍这样的片子的主意并不稀奇,但一直拍到现在并不容易,而随着每7年1季的进展,它的价值也越来越重。这个 "剧" 拍的是生命,也是用生命在拍片。
人生七年:1.原生家庭是影响人生命运的绝对因素 2.教育是改变生活状态的主要因素 3.高知都结婚较晚,孩子较少,婚姻更稳定,从小就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下一步该做什么 4.At last but not least,一个女孩,一定不要把婚姻当作人生理想。ps:能跟踪拍摄几十年的媒体👍
这样的真人秀节目如果在中国做,可能就不那么客观了吧,真人秀里的人可能会因为有曝光率从而在社会上享有特权,也有很多商业方面的机会吧
年轻时我们奔跑着去追寻什么,年老时便坐着希望生活给你什么。短促的一生,每个时段的人生状态大抵相似。留下些什么,看着由自己而生的事物,欺骗地告诉自己,不枉此生吧。生活像是打开一本烂书,但我读了一些选择忠诚地读完。
现在地球上有七十多亿个人生,记得过好自己的。还有,“别人唯一无法夺走的就是知识”,这句话在片子里重复了两次
不知道倒着看会有怎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