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天马和约翰的奇妙对称【转】
原帖:
http://tieba.baidu.com/p/1797449208昨天才看完怪物,表示心里很多想说的,可是很难系统的表达出来。斟酌了半天,还是想来说说主角那点事儿。
首先对于主角我个人没有什么喜欢不喜欢的。可能是因为人物遭遇的事情和我身边的剧情太遥远,我除了理解和不理解外,很难向他们投射激烈的感情。
天马和约翰,我到了后期才忽然领悟出来,两者是对称的存在。剧中能看到末日情景的人我记得一共有四个:拯救了约翰的那个将军,巴伐利亚的吸血鬼,天马,还有约翰。他们的共性就是孤独。他们的社会关系都因为某些原因被割断,这种遗世独立的特性让他们彼此心心相印(我吐一下这个词……)但是这当中有区别。前两者是被约翰生生割断的,后两者是主动舍弃。
也许你说天马不是主动舍弃,那么就让我们从天马唯一的一段儿时回忆(射杀约翰前一晚)说起。天马小时候和大家玩,却因为捉迷藏捉得太敬业,被一个人留在了树林里。捉迷藏本身就是一种对人际关系的隐喻。幼儿在3,4岁的时候玩捉迷藏,心理学上说就是为了逐渐克服对父母的心理依赖和对孤独的心理焦虑。“分离”,“寻找”,“重聚”三个步骤,就是在不断重演人生必须不断面对的情感和社交情况。天马呢?他的无法“重聚”是他的不能说的秘密。大家都看到天马是个好人,但是心理学中有一条,当你给与别人别人无法回报的恩情的时候,你等于是在疏远别人。天马就是这样。他对病患和他所遇到的一切人的关心,都是别人无法回报的,而且关键是他也拒绝别人的回报。这种人惊鸿一瞥可以,长期相处下来则会让朋友觉得很压抑。剧中的天马也好不到哪里去。他的朋友都是他逃亡过程中结识或者找回的,而在原本一直工作的环境中,他似乎没有也从不渴望友情。从这里我甚至可以做一个大胆猜测:他做出违背院长旨意拯救约翰的决定,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院长暗示要让他和自己女儿结婚……我们的天马恐婚了…………
随着天马强迫自己习惯逃亡的生活,他慢慢发现自己并不厌恶这样的生活。在逃亡中一次又一次告别刚刚建立的友情,对应着捉迷藏中的“分离”,而这种分离,就好像小时候的捉迷藏一样,非但不让天马厌恶,反而让他带着困惑沉迷起来。这也是为什么天马在即将射杀约翰的那一夜梦回捉迷藏的游戏的原因。
“真的要结束这个游戏吗?永远都没有重聚的章节究竟是一件让我欣喜还是伤悲的事情?”
他下不了手。因为他真的喜欢这种逃亡,而这是约翰赐给他,或者说培养他的。
约翰知道这是个游戏,而他们彼此都乐在其中。约翰用自己的命赌天马是和他一样的人。
于是天马最终领悟了。他是孤独的,并且是主动追逐着孤独的。他和约翰是一样的。他们都追逐着黑暗,渴望着光明却又惧怕光明。所以即使对他的控诉解除,即使拥有了一直期待他回家的迪特和安娜,有了稳定的机遇,他也不能回去。他也不想回去。什么拯救生命,无国界医生,都是借口。他无法也不愿与这个社会建立正常的长期的联系才是原因。
还有一个论据就是天马离开了日本以后就再也没回去看过。一个善良到不忍心伤害任何人的人,怎么会忍心让自己的父母在家乡孤老?因为,因为,切断和社会联系的欲求超过了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天马只能接受自己对别人好,却无法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好,所以恐怕连父母的生养栽培之恩都因为觉得难以偿还故而不愿面对。本剧天马每次歇斯底里或者痛哭流涕都是因为自己欠了别人的恩情。对于安娜和约翰的悲惨遭遇,到了后期的天马(也就是看清自己本质之后)他却别说眼泪了,连一点惊讶都没有。
巴伐利亚的吸血鬼那个老头在最后一集中特别提到了:有时间真想再看看天马医生。我一开始看到觉得很好笑,你说一个老头子你那么想见脑外科医生,是不是想要自己脑子出问题啊?可是最后我明白了,这个老人他是变相的表达出了一种不解:如果是约翰的破坏让医生的社会关系全部断绝的话,那么为什么约翰不再起作用了之后,医生却还没有回到这个社会关系中来呢?想想确实是不可思议,天马救了首富一命,首富以高薪聘请律师的人情,两人表面看来惺惺相惜,结果最后却再也不相往来了。是天马害怕他看见自己的内心吗?
天马医生在探寻约翰的过去的过程中,也在探寻自己内心最深处的黑暗,就好像片头一样,他隔绝于人潮之外寻寻觅觅,最终发现,他与约翰身处同样的地方。
天马与约翰的对称表现在很多地方:约翰专注于杀人和挖掘别人内心阴暗的秘密来转移自己孤独的痛苦,天马专注于救人和挖掘别人内心的闪光点来转移自己无法融入社会的痛苦;约翰和天马都渴望别人走进自己的世界,想得要死,想得快发疯,可是又高傲的不屑索取。他们两人都玩弄社会规则,一个是以救人的方式一个是以杀人的方式,但其实两者对人类社会都抱有相似的绝望,是那种必须找到存在的意义否则不如毁灭的完美主义人格。感觉天马的强迫症意味更浓重,更加扭曲,个人认为这其实已经不是在反映天马这么一个人物,而是在对战后的日本进行一种人格投射——被国际社会定罪,试图融入却又无法融入,看似融入了其实却在自我隔绝,看似时刻恐惧的胆小鬼(国土太小,危机感强烈),为了完成必须作的事情却可以心狠手辣的冷静射杀。而对于这样令自己失望的世界,就是努力用最善最温柔去赎心底最绝望最阴冷的罪。
最后,约翰的出逃对天马是一种解脱。为什么天马一定要找到约翰的母亲把事情问清楚?最后约翰的逼问到底是真是幻?我认为到最后,天马已经变成了约翰,约翰也已经是天马。约翰不是傻的!醒来了就意味着要被定刑了!所以他只是等着医生来告诉他答案,然后就离开。医生又何尝不知道约翰的打算?给他一个答案,放他离去。他们默契的追寻着关于自己人生的最后一点疑问——最后,在医生面前,约翰已经不用再用冷静和温柔的面孔掩饰,因为……
他们俩是真正的soul mate。就像(日本心中的)日本和德国。绝望都来自太深切的渴望和希望。我的悲喜有你能懂,人生的这一点温暖,也就在这里升起。
2 ) 原来很久以前还写过这么个东西。
我不打算推荐这个片子,尽管可以说是神作。 因为推荐了也几乎没有人会看得下去。 这是一部没有颜色的片子,灰暗到必须让观众自己给它上色。 记得林老师上次带来的淡味的饼,只有我觉得好吃。 嘴巴所寻求的刺激,它都没有给,正如这部《Monster》。
长达74个Chapter的片子啊。 所幸它完结了。 片子的阵容很强大。
\abstract
主角是一个天才的脑外科医师,他的公平是使用队列而非优先队列来处理病人。
线路1:医师用市长的命换了一个脑部中枪的男孩的命。 那个男孩是一对龙凤胎之一。 医师同时用自己的正义断送自己的前途。 不久,男孩和他的妹妹消失了,终止医师前途的院长等人被杀掉了。 9年过去了,那个长大的男孩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告诉医师,他当年救回的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monster。 连续杀人案发生,医师被作为头号嫌疑犯通缉。 作为这个世界上唯一知道凶手的人,他踏上征途,要终结自己当时救回的孩子的性命。 于是他去找了一把手枪。
线路2:女主角。 她有一个双胞胎哥哥。 他们都有金发和漂亮的脸蛋。 在她作为一个top student正常地活到20岁的时候,一封来信唤醒了她对哥哥的记忆。 然后悲剧发生了。在她生日那天晚上回家,一手拉扯她长大的养父母倒在血泊中。 于是她去找了一把手枪。
线路3:伦克警官。 他从未失误的大脑告诉他,医师就是凶手。 追捕他成了自己声明存在的价值。他追呀追呀,追呀追呀……
线路4:古利马。 喜欢《Hero》或者《Small Ville》的人要失望了。 唯一能算作似乎有超能力的人就是他了。 和市丸银一样的脸庞永远不缺乏笑容,因为作者希望他在死去的时候第一次流泪。
线路5:男主角,约翰。 约翰是个温柔的孩子。 约翰是个可爱的孩子。 约翰还有一个可爱的双胞胎妹妹。 约翰看到了恐怖东西,约翰制造了恐怖的东西。 约翰拥有了名字,却没有人可以叫他。
线路6:童话作家。 他有一个实验。 别人看了他的实验报告以后,跟着做实验。 他似乎成功了。 别人拿和他一样的仪器作实验,却失败了。 别人换了一种仪器做实验。 但是那个仪器──却学会了做这种实验。
我不是推荐这部片子来着,因为没有感官上的刺激,也没有带来幻想。 细品情节也算像sin函数一样跌宕欺负,但是表面却似经过一次整流~ 作者不需要激烈的打斗场面或者超自然力来引人入胜──几乎全是文戏。 看74集文戏对于忙于学业或者dota的我们来说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勇气。 或许有些事你觉得,那不是恐怖。 比如我小时候一个人在家看的一个喜剧片:两个姑娘去游乐场玩,看见很多小丑,很可爱。 但是进而发现小丑越来越多。 于是她们想出去,但是见到一个人就是小丑。 她们很害怕,好不容易看见一个警察叔叔,她们一拍,警察叔叔转过脸来,分明是一个戴着警帽的小丑。 小时候的我认为这是恐怖片。 所以请认同剧中小时候的双胞胎所看到的景象。 很多人说作者烂尾──我想,他们是希望作者再当几次杀手赚人眼泪吧。 但是作者可能认为,那样就把这是一个悲剧说得太明白了。
或许是因为看过致命ID,我一开始就认为约翰不过是医师的双重人格,甚至女主角是第三重。 但是我想太多了。 呵呵,后面惊奇地发现伦克叔叔想得和我一样多,不禁欣慰──伦克叔叔很像我,很热爱键盘。
如果真的有人不听劝告想看的话,一定要留意里面穿插的各种童话哦,至少于我,都很有共鸣。
画外音:童话。
很久很久以前,在某个地方,有只没有名字的怪物。
怪物非常非常想要一个名字。
所以怪物就踏上旅途,去寻找名字。
但是,因为世界很大,
所以怪物分裂成两只,踏上旅途。
一只往东,
一只往西。
往东走的怪物,找到一个村庄。
“——铁匠伯伯,请把你的名字给我。”
“名字怎么能给人。”
“——如果把名字给我的话,我就到伯伯的身体里,让你力气变大当作谢礼。”
“真的吗,如果力气变强了,就把名字给你吧。”
怪物就进到铁匠的身体里去了。
怪物变成了铁匠奥图。
奥图成了村子里力气最大的人。但是,有一天……
“看看我!看看我!我身体里的怪物已经长得这么大了哦。”
卡哩卡哩,咕叽咕叽,嘎吱嘎吱,咕嘟。
肚子饿的怪物,从身体里面把奥图吃掉了。
怪物又变回了没有名字的怪物。
到了鞋匠汉斯的身体里也一样,
卡哩卡哩,咕叽咕叽,嘎吱嘎吱,咕嘟。
又变回了没有名字的怪物。
到了猎人汤玛斯的身体里也一样,
卡哩卡哩,咕叽咕叽,嘎吱嘎吱,咕嘟。
还是变回了没有名字的怪物。
怪物到城堡里去找一个好名字。
“——如果把你的名字给我的话,我就让你变强。”
“如果把我的病治好,让我变强的话,就把名字给你。”
怪物进到了小男孩的身体里。
小男孩变得非常健康。
国王非常高兴。
“王子康复了!王子康复了!”
怪物非常喜欢小男孩的名字。
也很喜欢城堡里的生活,所以肚子虽然饿,却忍耐下来了。
每天每天,肚子饿得咕噜咕噜叫,还是忍耐下来了。
但是,因为肚子实在太饿了——
“看看我!看看我!我身体里的怪物已经长得这么大了哦。”
小男孩把国王、大臣和仆人全部都吃掉了。
卡哩卡哩,咕叽咕叽,嘎吱嘎吱,咕嘟。
有一天,小男孩遇到了往西走的怪物。
“——我有名字了哦,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
往西走的怪物说了。
“我不需要名字,我没有名字也过得很幸福。
因为我们本来就是没有名字的怪物。”
小男孩把往西走的怪物吃掉了。
好不容易才得到的名字,却没有任何一个可以叫他的人了。
约翰,这个名字多么的好听。
3 ) 当阳光照耀在最阴暗的角落
[MONSTER]的过程是一种很难得的享受,但并不是一种轻松的享受。前后用了半年多的时间把这部被称作浦泽大神的作品看完。深深的被打动了。
不同于普通的日系动画,[MONSTER]自始至终就是一部面向成人的作品,不论是阴暗的情节,惊悚的悬疑,还是那些超越尺度的画面,但分明的,在所有的关于阴谋、仇恨、杀戮、残忍、冷漠的主线故事背后,又无时无刻都透露着温情、友爱、生命、阳光的身影。约翰背负着童年的阴影肆无忌惮地玩弄生命,天马医生从十余年前的雨夜开始与之交着的人生,这些主角故事无须我来重复,但最让人为之动容的,却是作者对那些配角的着墨侧写。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发现面临的人生并非黑白分明,也学着妥协退让和明哲保身,但终究很多事情是难达圆满的,所以必须面对那些错误和无奈,必须忍受那些失败与挫折。轻轻松松地说一句励志的话并不难,但真正面对的时候永远只有你自己。所以当约翰悄然走近,当隐秘被陌生人轻蔑地提起,心中的怪物越来越大,越来越大,最终选择的放弃,就是被黑暗吞噬的自己。
人类是不完美的生物,在[MONSTER]里,作者不惜篇幅描述出的一个个的人物,就是通过他们的弱点让我们觉得他们如此的真实,真实的就像走在街上的任何一个行人,或者,就像我们自己。可面对错误与弱点,人们的选择又是多么的不同呵,天马选择了锲而不舍的阻击,妮娜选择了勇敢面对那一刻的记忆,理查德选择了用酒精结束那一次处刑的枪击,古利马孜孜以求欢笑与哭泣的幸福,罗伯特追寻那毁灭的风景。也许你会说,坚强的人选择坚持,懦弱的人选择放弃,可是,我们真的像我们想像的那么坚强么?且不说丧父失财的打击足以毁灭一个人的一生,就是学生时代的一次作弊就能够让人耿耿于怀十数年,连平日处变不惊不怒而威的伦克在面对家庭的愧疚时所表现的失控也让人难以对自身的坚强抱有十足的信心。
所幸人类并不是孤独的,这也正是作者安排给天马贤三的使命,他总是能让人性与温情的光芒照耀那些不为人知的角落,而在黑暗里,哪怕是最微弱的光也是最锋利的剑。所以老富翁才会在经历最为恐怖的时刻之后,坚定地断言天马绝对会终结这一切。贯穿整部作品的,也正是这一丝丝一缕缕脉脉的光芒,让喋血天涯的黑道枭雄享受阳光下的午餐,让深怀悔意的王牌佣兵面对伞下的微笑,让那些匆匆经过又默默离开的平凡的生命体验到生命的价值、信念的珍贵。
每一个生命都有他的软肋,他的伤痛,他最阴暗的角落,很多时候仅是面对都足以让人崩溃,神性与魔性同在一体,存乎一心,逃避与毁灭是一种方法,抗争与奋进是一种方法,一切都由你选择。也正因为如此,那些不惜将自己生命的阳光撒向这些角落的灵魂,就更令人敬佩与感动。
另外,说点题外话,这部在日本深夜播出的长篇动画(共74集,播映时间约一年半),在悬疑的设置与叙述的技巧上也是令人称道的。超豪华的声优阵容为她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能登麻美子(妮娜)、关智一(卡尔)等让我这个不怎么关注声优的人都熟悉的名字足见全片的制作用心。同时作为一部TV版动画,其素质也非其他可比。虽然没有高超的CG制作和动作打斗的高帧,但娴熟的镜头运用和紧扣情节的配乐都是可圈可点,再次感到中国动画的追求目标实在太高,难以逾越。好莱坞已经购入了电影版权,相信真人版电影会在不久后上市。至于511幼儿之家、东德政府的教育试验、上个世纪末期德国的连环杀人案、地下银行、巴伐利亚的吸血鬼、红蔷薇别墅等等细节,让人在现实与虚构的迷宫中交错难返,难怪同人作品[ANOTHER MONSTER]被人误认为是在揭示[MONSTER]的真实背景(包括我)。
4 ) 讨论现实问题请以现实为基础+更纯粹紧凑一些
最近在看浦泽直树的怪物。看到了南派三叔的影子。
这部作品,成也成于“故弄玄虚”,败也败在“故弄玄虚”。我的评价标准,三星是类似“毒液”这种,优点和缺点都那样,导演也没怎么尽力构思一个精巧的框架,编剧差不多编编,观众看完了事也不会再看第二遍的成熟工业电影,统一三星。三星的范围可能会比较广。。。
怪物主要是有些点我不太能接受,所以分数降了一些。
我个人总的观点,这片子要是给约翰一点实际的超能力,同时把剧集减少到50集,我可能会打四星。目前的的内容过于故弄玄虚,一半以上的情节都不能当真或者过脑子(即,在看情节的时候要有意地阻止自己与之产生共鸣,因为当真了的话,容易对现实世界产生错觉),也能算得上是逼格比较高的,设计比较精巧的消遣、消磨时间的工具了,从这一点我可以打三星半。但遗憾的是,作品过于冗长,不由得使我再扣掉半颗星,综合三星。
1.悬疑氛围制造的很棒,开头部分,约翰大多为侧面描写以及衬托,主要描写他做的事,直接给出充满冲击的结果,使得约翰的形象充满了神秘与未知感,吸引观众的好奇心。
主要采用手法为衬托,用实际中难以达成的结果,用其他角色的反应来衬托约翰。常见套路是先描写一个人物的能力,例如宝宝、休伯特,然后借这个人对约翰的态度来进一步烘托约翰的形象。
问题在于,浦泽直树前期为了烘托约翰的形象,采用的很多操作,在现实中是完全无法实现的,只管挖坑,不管填坑,雷声大,雨点小。最后很多东西,要么是草草给出一个勉强的结尾,要么就是直接略过不提。这也引出了此剧最为硬伤的一部分。
2.人物塑造生硬。塑造的人物形象,说实话,我不知道作者是为拖篇幅所以搞一些套路性的情节,还是为了所谓的“探讨人性”,还是单纯是作者真的就是想表达这些东西,总之里面有人物的行为逻辑很片面,做事情的实际动机不足或者过于简单,大多纯粹是以情绪为支撑在做事,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中间没有自然的过渡。大家仿佛只要好起来,就要掏心掏肺,把自己的一切全豁出去那种好,只要坏起来,就是不计后果反社会那样坏。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是“混乱守序”的状态,首先要能充分保证自己的合理利益,有余力了才有可能帮别人,不会莫名其妙地不顾一切帮人背锅的,做事情大多是试探性地做,一旦感觉自己碰到了什么边界,都会立刻有所反应,或者求助,或者停止,而不是一味的一股脑就是干,孤身涉险。
另外的诸如天马在图书馆火灾现场先是应付差事自欺欺人地连开两枪,妮娜自己不开枪也不让天马开枪(其实这个我倒是可以理解)然后面对面直接放走约翰就真的不能忍了,这剧情实在太过于狗血,作者你就让天马上去试图打约翰,然后阴差阳错地没打过也行啊(毕竟我们约翰是接近完美生物的存在啊,DIO!),我也会好受一点,直接放他走装逼我就真的看不下去了。
我觉得这种人物塑造,其实是对“体制内”的成年人或者是没有走入社会的年轻人有不太好的影响。这部作品的背景、舞台都是很有现实感,然后作者在充满现实感的舞台上这样设计情节,很多年轻人就会感觉“现实中的人也真的是这样的”,但实际上却是脱离了现实。
顺嘴说一句,为什么现在网络上这么多键盘侠?可能也因为这种脱离实际的作品太多了,以致于网民对于现实的思考容易极端化与片面化,因为他们作为参考的根本不是现实中的逻辑与标准。
3.我个人最不能容忍的,就是以脱离现实的事件为情节来试图讨论现实问题。这也是我为什么一开始就说,你不如给约翰一点超能力。我相信奉这部片为圭臬的人,大多是对真正的现实社会不够了解的人。所有人都是凡人,面对未来所能做的都是有限的,尤其是约翰这种微观层面的操作,算无遗策是不存在的。一旦脱去了实际可能性,那约翰的很多行为就是在强行装逼了,整个人设瞬间变得可笑起来,和坂本大佬有本质区别吗(这里可能说得有点过了)。。。。
总而言之,这剧有看的价值,但是看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当真,就纯粹当做消遣,这种作品看多了,而且当真的话,人是会变得脱离实际,容易自闭中二,影响正常现实交流。
5 ) The monster,the one outside
真正的怪物,到底是哪一个?这是关于monster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讨论的人不少,但远远不够。
约翰,是最显而易见的怪物,约翰变成怪物的原因,似乎已经不需要作更多的解释。
“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怪物。”是进一步思考得出的结论,但若止步于此,则与未作进一步思考无异。
浦泽直树为monster安排了一个不可忽视的背景——东西德的分裂,以及社会主义德国为了培养“超人”而进行的人性改造实验:朗读会、511孤儿院,诸如此类。
如果浦泽直树仅仅是想表达出“人性本恶,需要用爱与信念加以约束”这一观点,那么大可以安排一个当代出生的角色,因为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系列扭曲,最终变成毫无人性的怪物。
为什么偏偏是社会主义德国,为什么是权力机构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人性改造?为什么这是一个anti-parent而非anti-human的故事?你看作品中那么多魅力直逼主角的配角,无论是曾经的杀手还是如今的黑社会保镖,仅仅是出于内心中尚未泯灭的一点良知,或是由于旁人给予的一点感动,就能作出饱含爱与正义的举动,难道他们不也是内心里藏有怪物的平凡人吗?为什么当时就美少女战士了,而你一点都不感到突兀?
为什么,主导实验的都是一群想要培养出“第二个希特勒”的理想主者?(请在理想主义者下面画重点符号)相比之下,美剧中常见的“政府被幕后资本家所操纵,一切阴谋仅仅是为了经济利益”不是更时髦,更“人性本恶”吗?monster的这种历史设定难道仅仅因为浦泽是个德迷吗?
作为编剧,难免要为普通的故事设计新颖的包装。但我却不相信monster的历史背景仅仅是一个包装。有人说monster的结尾无力,因为约翰早在进入511孤儿院之前,就已经为了保护妹妹安娜而变成怪物。我却不这样认为。
约翰是代替安娜变成怪物,而安娜又是因为朗读会而身陷变成怪物的危机,朗读会则是纳粹份子利用优秀人种培养育出“完美”下一代的实验产物……怪物在约翰的人生中经历了“外—内——外”的演化,恰与“人类为了自保而建立起外在的权力机制,权力欲反过来成为人性的一部分,最后外化为残害人性的外部体制”这一过程相一致。
没错,无论这个答案显得多么老土,多么武断,我还是要说,monster里面真正的怪物,乃是权力,更武断地说,是体制。
当然现在攻击体制的公知们是已经成为各路理客中的笑柄了,但实际上,要真正得出“怪物是体制”这样的结论其实相当困难,其难度约等于在美国知识分子界(包括左派大本营好莱坞)坚守真正的右派立场。因为得出这一结论,你首先需要一点基本的历史素养,其次需要某程度上的经济常识,最重要的是具备相当健全的道德感。而你知道“站在道德制高点”是当今的一大重罪。
相比之下,你只要具备少量文艺、科普作品的阅读量,就可以把种种罪恶一股脑地扣到“人性”头上,从此免除种种深入分析的麻烦。
记得高中班主任讲到Communism理想的实现时,曾经问过全班同学是否相信这一理想实现的可能性,当时,班主任本人的态度并不乐观,因为她不相信所谓的“人类思想的高度觉悟”。现在我觉得,班主任还是过度乐观了。纵观历史,类似的“高度觉悟”确实存在,真正可怕的是,所谓反对私有制的“觉悟”,本身就是反人性的存在。也因此,Communism语境下的“觉悟”往往需要以“改造”的方式实现,而通过改造得到“完美的新人类”,恰恰是Communism、511孤儿院的主导者,以及纳粹思想之间的共通点。
他们是理想主义者,他们容不得人性中永远矛盾的善与恶,他们想要“解放”人性,他们认为一切伦理道德都是后天“构建”的产物(福柯的忠实信徒甚至认为强奸与握手无异,一切都是“社会构建的耻感”作祟),因此人性可以任意“改造”,他们自信可以在满目疮痍的人间建立天堂,方法是灭绝一切不适合在天堂居住的居民,他们制造了大清洗,奥斯威辛,以及511孤儿院。
他们配不上“创造”一词。
可他们忽视了深深根植于人性中的虚无的力量,他们忘记了伦理的根基并非理性所能把握。
失去了记忆与善恶之心的约翰,并不想成为什么“第二个希特勒”,完美的雅利安人种在其心中毫无意义,“对所有人都平等的只有死亡”、“瞄准这里”等言行充分表明了约翰被剥夺人性后的可怕而悲惨的后果。幸好约翰还有妹妹安娜,或许正因为如此,正因为“世界上只有我和安娜(是人)”这一观念,约翰才保住了最后的一丝人性,也是他唯一的恐惧(失去关于安娜的记忆)。
跟那些憧憬完美超人的理想主义者相反,另一个来自511孤儿院的悲剧角色——古利马,向最早培育怪物的心理学家大声疾呼:“破坏人类的善恶本性有何意义?唤醒人类内在的怪物有什么作用?人类……一定要觉得饭菜很好吃,放假到郊外野餐,一定要觉得很开心,下班之后喝一杯啤酒,一定要觉得很美味……人类在自己的孩子死去时,一定要觉得悲痛欲绝……”
在511孤儿院中被洗脑而失去记忆的古利马,连哭笑之类的反应都无法做出,甚至因为在孩子死去后无法表达悲痛而被妻子所离弃,却由始至终地坚守着人性的价值,竭力以微笑面对一切。古利马临终,突然因为孩子——而非自己的死去而难过起来,“因为自己的孩子死了,现在觉得很难过。人类……不能抹杀自己的情感,情感只是迷失在一个自己不知道的地方,就像寄给我的一封信,经过几十年后,才送到我的手上,这才是真正的悲哀……抑或真正的幸福?”
惨遭扭曲的古利马,几乎是凭着情感本身,而非理性(欧陆)或经验(英美)去把握情感。情感面前,哲学是何等无力?“超人苏坦纳”最终变回了人类,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肯定浦泽直树绝不会满足于“怪物即是人心”这样一个简单粗暴的结论。
将人性之恶归咎于人类本能,类似观点由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及道金斯之流的科普作者而滥觞一时。事实上,《自私的基因》一书的拥戴者都应该去找古尔德的《自达尔文以来》进行比照阅读,反正我觉得把人脑跟AI相提并论这种论证手法,跟那些诞生于法国咖啡馆的20世纪思想无甚区别——随意,看似高冷,适合文青装逼之用,实际上缺乏底蕴。而其直接后果则是对恶的放任——既然恶是人性,既然我们所有人都是一个潜在的怪物,那么恶行便是无法纠正,因此也没有纠正的必要。
然而比起“胜者即是正义”这种无比中二的台词,我却偏偏觉得,能够让笔下角色说出“正义一定会胜利”(听上去多么幼稚)的作者具有更大的魄力。
西蒙娜薇依曾经提出一个有趣的观点:现实中的恶,无比丑陋令人厌恶,但若出现在虚构作品中则会充满魅力——参考约翰;反之,真正的善举如同凌空飞行,出现在现实中会令人惊叹,在虚构作品中却乏善可陈。唯有真正的天才与大师方可创造出完全正义与善良,同时具有魅力的角色,如同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梅诗金公爵。浦泽的天马医生与古利马,多多少少达到了这样的高度,这实在让人不得不为之肃然起敬。
当今仍有人为Karl Marx的著作辩护,称其只是受到了当权者的扭曲(与儒教同出一辙),然而却无法解释为什么Communism所到之处全都以同一种方式——屠杀、掠夺——去扭曲The Communist Manifesto 和Capital;当今有人大呼民主的弊端与虚假,声称低素质人口无法实行民主,他们却没有想到,或有意忽略,在非民主环境里,低素质的乌合之众们很可能不仅是与精英们平起平坐、令人生厌的选民,更可能是骑在精英头上的领袖。511孤儿院的创立者和幸存者,并非总像华尔夫将军和约翰那样文质彬彬,温雅博学的。如果三胖开车没有军警开路,你以为他就会打远光灯来着?
我想,无论浦泽直树有意还是无心,这就是monster所传达出的宝贵理念:人性充满缺陷,但依然可贵,且不可改造。无论你面前是唯利是图的统治者,还是满怀理想的改革者,一旦他宣称可以通过某种手段去塑造、解放人性,他就是潜在的怪物制造者。古利马死前的话应该被记住,人是不能放弃情感的;法兰斯・波拿巴达对安娜所说的话应该被记住,“人可以变成任何东西,而你是美丽的宝石,所以绝对不能变成怪物。”
哪怕在现实中,情感的同义词几乎就等于“弱点”和“死因”,这仍然是我们唯一值得自豪与珍视的事物。完美中立之类的玩意儿还是留给511孤儿院的看守大妈们好了。
6 ) 『怪物』解析-守护与毁灭的黑童话(算双线分析吧,有剧透慎入。)
十天前我才把这个动画看完,然后是头脑发热第一次写解析,现在看第二遍。单行本还没读,内容或有脑补,思路混乱,请多包涵。
“我又看见一只兽从海中上来,有十角七头;在十角上戴着十个冠冤,七头上有亵渎的名号…那龙将自己的能力、座位和大权柄都给了牠…全地的人都稀奇跟从那兽,又拜那龙,因为牠将自己的权柄给了兽,也拜兽说:‘谁能比这兽,谁能与牠交战呢?’”
全篇就这样以新约圣经『启示录』第十三章中预见般的文字开始了。这海漫云天遮光蔽日的灾难景色教人窒息。其中的“我”名为John,是耶稣的第十二个门徒。他是故事撰写者,亦是异象见证者。
John见兽从海上来,正如约翰见法兰兹从“三只青蛙”带走安娜。龙将能力权柄授予兽,亦如红蔷薇屋的记忆被转嫁给约翰。
其实『启示录』第十九章中,还记载了这样一段:“我(John)看见天开着,见有一匹白马。那骑马的...他审判、他争战、都本着公义...他披着浸过血的衣裳,名为『上帝之道』。”
阿童木告诉我们日本当真存在“天马”这个姓氏,可浦沢取它是否有其它深意就不得而知。总之天马就这样决定私自“审判”、“处刑”约翰,决定“比这兽”,挺身而出并“与牠交战”了。
【约翰的守护】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捷克斯洛伐克,秘密进行着一项类似二战时期(至少在此三十年前)希特勒“人种优化”和“生育农场”的计划——实为以政治为目的,以科学为掩护的泯灭人性实验。
约翰八岁的孪生妹妹安娜被法兰兹(弗兰克·波那巴特)带往红蔷薇屋,随后关入“一片漆黑、没有墙壁”的房间,“偶尔还会听到不知从哪传来的哀嚎声”揭示了驯化的残忍。经过难辨昼夜只有以餐数可以计算的时间和毒杀四十二个知情者的酒会后,安娜又被释放回“三只青蛙”旅馆。
当时约翰正在读法兰兹撰写的黑童话『没有名字的怪物』,且依旧保持着母亲为掩人耳目而给他改扮的女装,微笑着对安娜说:“欢迎回来。”
一个关于守护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很久很久以前,在某个地方,有只没有名字的怪物。怪物非常非常想要一个名字。所以怪物就踏上旅途,去寻找名字。”
“世上最重的罪,就是夺走人的名字。”这是法兰兹留在信中的忏悔。他对孪生兄妹的母亲说“他们不需要名字”时,也赐予了他们永世的孤独与牵绊。
捷克的边境衰草蛮风,饥寒交迫的安娜倒在荒地上气若游丝:
“哥哥...你快叫我的名字。”
“可是我们两个根本没有名字。”
倘若他们这样死去,不会有人知道,即便被发现也如同红蔷薇屋那些重见天日的尸骸,没有姓名。
等同从没有存在过。
约翰醒来怔愣地望着天花板,沃夫问他:“你在看什么?”
“你很快就会知道。”
十多年后,沃夫将军行将就木。熟悉的人早已陆续离世,他总算亲历约翰曾经的孤独与绝望。
“这便是约翰见过的景象么?”天地不仁,半生戎马终究乌有,留不下丝毫痕迹。于是他求天马:
“请你叫我的名字,这是我活过的唯一证明。”
这便是名字的意义。
在西方魔幻中,法师窥见事物真名,便可掌其生死,因此他们自己常用缩写、图腾;在南洋巫术中,知道名字,便可施行诅咒;在中国神话中,莲花洞银角大王通过唤孙悟空的名字将它收进红葫芦;在日本文化中,古代女子将姓名告知男子等同以身相许,并且当今社会仍保留敬避人名的风俗。漫画中夏目的“友人帐”亦书写保存妖怪姓名用以使役,归还姓名还以自由。
梦枕貘的『阴阳师』中,安倍晴明曾对源博雅讲:咒的意义是名,咒即束缚。名束缚了物的本质,如果你没有了名字,你还存在,源博雅却消失了(写到这想起吕轻侯嘴炮姬无命的情节...)。
与其说名字是代号,不如说它是个容器。失去这个容器,事物就会湮灭在天地间,仿若不曾存在。所以葛利马留书为舒克脱罪时,也对天马说:“我无所谓。因为在这世上,本就没有葛利马这个人…我根本谁也不是。”莫说姓名,这样的人连“罪名”也无从背负,约翰亦是。除了安娜,没有人能真正感知他的存在,他才会说,“这世界上,只有我和安娜两个人而已。”(四十八话,录音)
(『金刚经』有云:“佛说众生,即非众生,是名众生。”佛陀讲经,假物以名,只为传教说法。名字不过是世间万象的称呼,尚不能概括一花一叶之本质,更何况一金发美少年乎...约翰教主太执着了。)
“但是,因为世界很大,所以怪物就分裂成两只,去踏上旅途。一只往东。一只往西。”
约翰听完安娜的叙说后,认定法兰兹所说人类可以变成的“东西”是指黑童话中的怪物。于是他决意将安娜的记忆混淆、抹去,并且不断重述、暗示彼此——被带走人的是自己,而非安娜。把安娜心中的阴霾解离出来,放入自己心中;好似怪物分裂成两个,约翰带着苏醒的黑暗向东,安娜带着沉睡的记忆向西(这不是指兄妹分离,而是心理状态走向两个极端)。
这其实是种被称作“错构症”的记忆障碍。“潜隐记忆”作为这种病的症状,分为两种:一种是将他人记忆误以为是自己的,另一种是误将亲身经历错认为是他人的。
约翰是前一种,安娜是后一种。
这种极端保护过度担忧,是否真的会存在于双子间,没有兄弟姐妹的我难以体会。
我只记得幼年读过篇纪实文学,哥哥移植肾脏给孪生妹妹的通俗桥段,信件中有类似这样的语句:每当想到曾与你在母亲腹中相拥而眠,我的心跳贴着你的呼吸,就怎样也无法眼看着你离我而去。
约翰或许也对安娜有着雷同的爱,这爱亦是场残酷守护的开端。
“铁匠伯伯,请你把你的名字给我吧。”
…
“如果你把名字给我的话,我就到伯伯的身体里,让你的力气变大作为谢礼。”…
怪物就进到铁匠的身体里去了。…
奥图成了村子里力气最大的人。但是,有一天,“看看我,看看我。我身体里的怪物已经长得这么大了哦。”咔哩咔哩,咕叽咕叽,噶吱噶吱,咕嘟。肚子饿的怪物,从身体里面把奥图吃掉了。怪物又变回了没有名字的怪物。
…到了鞋匠汉斯身体里也一样。…到了猎人汤玛斯的身体里也一样。咔哩咔哩,咕叽咕叽,噶吱噶吱,咕嘟。又变回了没有名字的怪物。
约翰索性纵火烧掉“三只青蛙”,带着安娜开始流亡,直到在捷克边境被沃尔夫将军救起,并给他取名为“约翰”。后来,约翰被送进了“511幼儿之家”,安娜转去47号孤儿院。有“家”,也有“名字”,随之而来的却是噩梦。
以“红蔷薇屋”为蓝本,在派特罗夫指导下所建的人工化城镇。晦暗的走廊,秽污的楼板,咿呀作响的木门,潮霉的床。施教者扮演的父母,奇怪的课程。儿童原有的记忆、性格、喜恶逐渐被从脑中洗去,沦为战争机器。“幼儿之家”所谓“将背景不良的孩子培育成精英”只是对无数人生不可逆的毁灭,正如葛利马所说,即使他查明了一切,也不会有改变;正如可可与蝴蝶都不能唤醒已变成冷血信徒的罗伯特。
最初约翰无法幸免,被注射药物催眠后,他说最害怕的事是遗忘安娜。几句“求求你们”道出封存在心底的恐惧,而清醒时的他就再没用过如此脆弱的语气。他将“幼儿之家”搅得天翻地覆,带着安娜逃了。
一边想让安娜有家有父母也有名字,他为寻找合适的收养者不择手段;一边阴魂不散的恐惧纠缠着这个十一岁的男孩,令他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曾想将兄妹送去警察署的夫妇、避难西德却被法兰兹造访的里贝特…在佛多拿之前约翰共计杀害五对夫妇。
他要万无一失。宛如他要将双手中同时握有松子,只为安娜猜对时能有一笑。
直至一九八六年的雨夜,一切还是被安娜发觉了。
葛利马也在面对儿子死亡时,一度无所适从。他坐在秋千上,微笑着面朝夕阳说,他不知道该露出怎样的表情。他的微笑“都是照着别人的笑脸学来的”
那么,当安娜不假思索便以憎恶和惊恐的语气质问约翰时,约翰又该有怎样的表情?
没有讶异,没有愤怒,只是依旧扬着嘴角解释:“这次不同。”
可安娜还是开了枪,又口口声声念着:“杀了他。”
怪物到城堡里去寻找一个好名字。“如果把你的名字给我的话,我就让你变强。”“如果把我的病治好,让我变强的话,就把名字给你。”怪物进到了男孩身体里。男孩变得非常健康。国王非常高兴。“王子康复了,王子康复了!”怪物非常喜欢小男孩的名字。也很喜欢城堡里的生活,所以肚子虽然饿,却忍耐下来。每天每天,肚子饿得咕噜咕噜叫,还是忍耐下来了。但是,因为肚子实在太饿了,“看看我,看看我。我身体里的怪物已经长得这么大了。”小男孩把国王、大臣和仆人全部都吃掉了。咔哩咔哩,咕叽咕叽,噶吱噶吱,咕嘟。
整番的情绪都是在积淀和暗涌,连爆发也很压抑,更是片尾才将约翰对母亲的执念明确表达。
这个女人对约翰性格造成的影响也就拨云见日。她十五岁曾为生计企图偷渡捷德边境、即将临盆居然能钻进通风口逃跑、在带着双胞胎东躲西藏时仍写信对闺蜜说自己过得很好…还有,她的仇恨——“他(丈夫)是被那个男人所杀…我绝不会原谅那个男人…就算我死了,我腹中逐渐长大的两个孩子,也定会想办法制裁他。”这是个坚强而固执的女人。以至于她最终望着那只将安娜交出去的手,怀疑是否自己才是将仇恨植入儿女心中的怪物。
而事实上,约翰确实也计较着母亲是否分辨出了自己。十年后他再次回到红蔷薇屋,仍然穿着女装,站在母亲的画像前,无奈地问:“我回来了…连你都分不出来了是么?”约翰甘愿保护安娜,但是他很在意母亲是否能够分辨他们兄妹。
所以当米罗修说:“妈妈只要看到我一定也认得出来”时,他激怒了约翰。
约翰问他:
“你是在期待中出生么?
你当初为什么会被遗弃?
不是因为她厌恶你,才将你遗弃的么?
其实人被生下来后,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因为这个宇宙几乎只有一个‘死’。
有什么人希望你活着么?又有什么理由让你活下来么?”
没有,没有人,也没有理由。相对于宇宙来说,人的生命连一瞬也算不上,死是很平常的。
宇宙不重要,其他人也不重要。只有与自己共存的、彼此生命在对方眼中不是“一瞬”的人才重要。
只有安娜重要。
可是安娜决定杀他。安娜看到被救活的约翰只有尖叫和晕倒时,他瞬间绝望了,还欲拉回妹妹的手停在半空。眼泪也真的流下来。
他的世界,仅存的那个人。并不希望他活下去。
她要他死。
那么,就分开吧。如果分开才能真正保护安娜,让自己的行为不再对她造成刺激,也让她能安定,逐渐淡忘恐惧。
约翰辗转将安娜寄养在佛多拿家,并且构筑了自己的犯罪组织:九一年起步了黑道银行,九五年与海伦卡·诺娃可巴(马尔格特·兰卡)同居以便接近休伯特,依靠克里斯多夫·吉瓦尼西操纵的右翼集团,借助遍布欧洲的杀人犯信徒...
“任何人都不能知道我的过去。”这是一种怎样的力量,又是一种怎样的悲哀。
独自忍受着想念度过了九年,他满怀期望给安娜发了邮件:
“我将送你这世上最美的花,我出生就是为了将你用花淹没。”就在他以为时机成熟时,却发现安娜已经遗忘了他并和养父母关系非常亲密(养父母甚至用曾经夭折的女儿的童年来填补安娜记忆的空白)。
也许他也动过“放弃接安娜回到自己身边,就让她这样安逸地生活下去”的想法。
可是,佛多拿夫妇却打算在安娜生日时,将她的身世坦白告知。
一旦安娜追究自己的身世,约翰对她的保护将化为乌有。
于是他将佛多拿夫妇灭口,并在之后总是先安娜和天马一步,毁灭所有相关的证据。
无奈经过多番追查,安娜还是将往事全部记起来。
他将安娜约到法兰兹隐居的卢恩海姆小镇,然后彻底地自我毁灭。
可是当他站在吸血鬼之家的地板上时,他流泪了。这是他第二次哭泣。
多年来法兰兹画了无数兄妹幸福生活的素描,敏锐如约翰也终于确定,这个悲剧的始作俑者不但爱上了他的母亲(在红蔷薇屋看到油画时可能有所察觉?),并且深爱着他们兄妹,他从未想要将安娜变成怪物。
“保护安娜、替她成为怪物”从头到尾只是个荒诞的笑话,是他一厢情愿。
他的杀戮皆无意义。
有一天,小男孩遇到了往西走的怪物。“我有名字了哦,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往西走的怪物说了,“我不需要名字,我没有名字也过得很幸福。”“因为我们本来就是没有名字的怪物。”小男孩把往西走的怪物吃掉了。好不容易才得到的名字,却没有任何一个可以叫他的人了。约瀚,多么好听的名字。
这天,约翰与安娜相见,她再次用枪瞄准他。
二十岁的少年依旧逆光而立,神色悲戚,目光寥落,柔和而优雅的声线仿若在念睡前故事,只有说到“当年是我,反复地讲当初的记忆讲给你听”时,他的语气有些自嘲——
作为兄长的守护,不过是徒然误会一场;
作为怪物他无所不能,却再瞒不住安娜。
索性就这样吧。
他需要借安娜之手结束一切。
安娜歇斯底里地开了枪,谈后她终于回忆起弗兰克所说的话:
“人类可以成为任何东西,但绝不是怪物。”
那时,约翰的表情似是在笑,又似在哭。
“我从梦里醒过来了,许许多多结束的风景,但是我现在终于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了,真正结束的风景。”
本就没有怪物。是他将自己变成了怪物。
原来安娜并不需要他所做的一切,也可以很幸福。
如果并不需要“名字”,寻找“名字”的旅途与痛苦也就毫无意义。
从来都只是约翰将自己囚禁在那无名的荒际,孤独的废墟之中。
他再没理由辩解了,只有回归其中。
“那是只有我才拥有的记忆,也是我真正该去的地方。”
【怪物的毁灭】
德国,杜塞尔多夫。
埃斯勒纪念医院昏暗的走廊中,站着一位痛哭的土耳其妇女。她的丈夫因天马贤三临时放弃手术不治而亡,院长需要天马为更能引起媒体关注的音乐家开刀。
天马本有着很世俗的规划:“将来只要爬上去,就可以从事想做的医学研究了。”这本无可厚非,何况天马是个天才外科医生。造诣高深的科学家去做科普的确无法实现他的全部价值。天马为此委曲求全甚至代院长写论文,他的逻辑许是“只要能发表,署名不重要”“反正也是岳父大人”...
然而死者家属的控诉与质问动摇了天马的原则。
与写作、绘画、编曲,演唱这类以感性传达为主的职业不同,医生运用医学、律师运用法律看似只需将自己当做某种工具按照社会准则去运作就可以了。可现实中,这类职业却时刻面临道德伦理的拷问:医生是否应将生命视为平等?律师是否应为道德败坏的人辩护?这也算是医疗系刑侦系故事里的常见情节,『豪斯医生』中的蔡斯医生因人道主义而暗杀非洲独裁总统;『On Call 36 小时』中的范子妤医生因偏见故意拖延车祸肇事者的手术;『仁医』中的南方先生因救西乡隆盛用掉最后一盒盘尼西林,造成藩士与平民的死伤…
(PS:个人感觉“私刑”之错不止于对受害者本身的伤害,而在破坏社会秩序…)
天马也曾挣扎、试图逃避,在餐桌上问艾娃:“我不过遵照院长的命令而已…我根本就没有什么责任。你说对么?”
艾娃是完全适应“阶级有别”的傲娇公主,在她而言地位与财富象征着人相对于社会的价值。于是她答:“每个人的生命本就是不平等的。”
显然这话并没起到安慰天马的作用,反而提醒他——作为医生,在生命间做取舍,就是视它们为“不平等”。
之后天马的做法,与其说是在反驳这种观点,不如说他在反驳自己内心的声音。因他眼见便是人生而不平等,他想用自己的双手将这天平扶正。
这也是“平等”概念第一次出现在剧情中。
身份平等本就是个相对概念,而性命平等是另一回事,就像『叶问2』中最后一句话:“人的地位可以有高低之分。但是人格没有贵贱之别。 ”人命也是。
终于天意弄人,又一个选择摆在天马面前,仿若又给了他一次机会。
救市长,抑或救约翰。这本就是没有正确答案的选择题。『豪斯医生』男主也曾面临两个新生儿无法确诊,情非得已抽签用药、必死其一。事实上无论以“先来后到”或“贫富地位”为准则施救,都无差别——生命本不应以任何理由区分贵贱。与其说天马想要救治约翰,不如说他想要救治自己无法安宁的心。他想证明自己的原则再无可能被功利驱使,想要洗清悔恨。于是他不顾一切去救治约翰,不惜失去前途与爱人。
约翰依他抱怨,毒杀了院长、主任和组长。天马的生活峰回路转,他背靠着冰冷的墙壁,哭得苦涩:“这是怎样的人生?”
大概在那之后,他也以为一切皆是命运安排,外科主任做得心安理得,面对伦克的怀疑也问心无愧。
直到九年之后…
约翰面不改色,在天马面前将勇克斯三枪毙命,然后带着嘲讽的语气说:“当年要是没有医生(救我),就没有现在的我了。”这句话在约翰离开时又重复一遍,“是你复活了我。”
是你救醒怪物。
这种“感激”对于天马来说无疑只是“打击”。
“因为救了你,我才意识到医生的本质。因为救了你,我才意识到生命的平等…我将这些牢记在心,才努力做个好医生。”
怪物要用自己的行为来质问、颠覆、毁灭天马的这种想法。
约翰并没有杀天马,之后也没。除了如那个美协军的老者所说“我知道那孩子非常感激你。”还有就是怪物要深掘天马的恐惧,让他彻底在黑暗中迷失。
就像约翰会给街边妓女钱去买毒品,就像他让罗伯特将枪交予贫苦的酒鬼手中,就像他将米修罗扔进生母工作的风月街——他也要将天马扔进杀戮之中,毁灭他的仁慈,扰乱“蚂蚁的队伍”般将人类的七情六欲玩弄于股掌中。一如他没有杀沃夫,除了因为沃夫救了他的,也是想要他看到最后的风景。
还记得那个『大眼睛的人和大嘴巴的人』么,无论人类是否与魔鬼订立契约,枯萎后的花园,从未盛开过的花园,都是一样的。怪物想要证实所有人类的感情,都是愚不可及,无论怎样抉择,全世界都只有悲剧而已。
于是约翰轻笑了几声说:“我真的是觉得太高兴了,院长、主任、组长都死了,才有了现在的你…是你说恨不得杀掉他们,我才帮你实现愿望。”
天马由此弃医从武,放下手术刀,拿起枪,追杀约翰。
恰好也是九年之前,我曾在杂志上读到一篇番评,称天马的之后的历程为“荒漠里的孤独跋涉”。
[天马追凶线路基本如下]:
1995(1986+9)德国科隆→被害的希莱曼夫妇曾收养化名米海尔的约翰(12岁,1987.3-1988.4),学校档案被烧→偶遇当过美协军的德奸盲人老者→约翰曾化名法兰兹,并将于20岁去海德堡接回安娜→在海德堡报社通过寻子启事找到佛多拿夫妇,随后二人被灭口→德国吉森,在法国外籍退伍佣兵休格·贝伦哈特的训练所学枪(5个月后,伦克查到此人)→德国菲尔顿,约翰化名艾丽西蛊惑他人杀害曾领养他一年左右的休普林格议员夫妇→柏林,调查里贝特的邻居得知约翰来自511,从47号孤儿院的女管事处了解到511是试验场,迪特的养父哈曼德让他去找沃夫将军→法兰克福,密斯拿(两个黑警察之一,另一个叫米勒)让天马去土耳其街酒吧,接触由格德利兹、沃夫、彼得·查倍克等四人领导的极右派组织→求助于心理医生鲁迪(作弊同学)推测约翰为了某种目的已经找到并进入了一个合适的家庭(休伯特)→迪特发现报纸上李亚特警官酗酒(后证实是故意)射杀的少年犯来自511,调查到慕尼黑时在李亚特的墓地(被约翰杀)遇到莱希瓦教授(白胡子心理医生),确认了约翰潜伏在汉斯·格鲁古·休伯特身边。天马暗杀约翰失败→
童话、妓女马尔格特·兰卡、证据指向捷克。通过布拉格的报社发现舒克警官案件与自己的相似,从舒克母亲处得知舒克逃亡到布鲁诺街废屋,追过去与葛利马相遇→通过童话调查到法兰兹和红蔷薇屋,之后被捉→得知艾娃有危险后越狱→在红蔷薇屋失火现场被沃夫将军找去,得知艾娃下落→找到艾娃从马汀口中得知彼得·查倍克住所,救出克里斯多夫·吉瓦尼西,得知约翰下落,追到卢恩海姆小镇→最终对决。
可见天马实际并没有追踪到多少真相。而安娜作为另外一条主线剧情、结合伦克、甚至是艾娃和葛利马的支线来填充整个故事。比如马尔格特兰卡曾与约翰同居、克里斯多夫·吉瓦尼西在511就结实约翰制定休伯特计划等。
『和平之神』这个故事是在约翰烧毁红蔷薇屋前被记起的。
和平之神非常忙碌。 每天都吹着喇叭,连照镜子的时间都没有。 和平之神的喇叭会让大家幸福。 …每天都泼着神秘的水,连照镜子的时间都没有。 神秘的水会让山儿变得翠绿,让田地丰收,让花儿盛开。 …每天都帮大家取名字,忙得连照镜子的时间都没有。 …
约翰把自己的帽子送给和平之神当作谢礼。 和平之神非常高兴。 很想看看自己戴起这顶帽子是什么样子,于是第一次站在镜子前面。 但是,镜子里面照出来的,却是恶魔。 镜子里的恶魔说了。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怎么办!只要有这个恶魔,大家就不能和平地过日子。怎么办?怎么办? 烦恼的和平之神…… “怎么做,你知道吗? ——你知道吗,接下来‘和平之神’做了什么?……” 神,用枪口对准自己的额头: “杀了我吧”
这是个双关的童话。
世人通常执着于自己决意要做的事,而忽视了执着同时也吞噬着内心。天马为了阻止犯罪追杀约翰,约翰为了守护安娜而犯罪。就连休伯特也说:“能打到那怪物的,只有比他更可怕的怪物了。”
但是这个道理在天马的概念中似乎不成立。
我记得在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中曾针对杀动物取器官为药的行为说过有这样一句话,“杀生求生,去生更远”。这应该是每一位医者的共识,无论是“求他生”,或是“求己生”,为此而杀害其它生命,便有违医者仁心,对待动物尚且如此,何况是人。至于后来天马追杀约翰期间,多次不能向他开枪、置他死地,也是源于这种心态。
况且天马是那种坚信“杀恶为恶,渡恶为善”的人。不要说是为了“保护”而杀无辜,即便是面对十恶不赦的人,他也下不去手。他作为一个无法忘记“砂糖的味道”的人,一路上都在唤醒着别人印象中“砂糖的味道”,人性中的善念。他会送罪犯去救治、给小偷买自鸣钟、缓和老兵和缅甸孤女的关系、感化刺杀会长的律师去自首、让海格尔放下贪念。让他们放下曾经的罪恶。甚至有些并非刻意为之,纯属靠个人魅力感染其他人。
很多人戏谑天马是圣父,他的行为有时就像个传教士,他所经受的折磨正是一个凡人为“崇高”所付出的代价。他没有忘记自己坚信的“医生的第一任务应是救人才对。”即使没有握着手术刀,即使对方没有生理上的疾病,他始终都在“救人”。
因为有善恶之分的并非人,而是念。摒弃恶念,就如同被手术摘除的病灶。
而相反的,约翰很会扩大人类对于痛苦的执着,让他们无法释怀自己曾经的恶念。
鲁迪说他:“仿佛可以嗅到杀人犯的味道。”不如说他可以在混杂的人性中,或投其所好,或攻其不备,总能抵瑕蹈隙地摆弄人类。情感的缺失、心灵的弱点,在怪物眼中,无疑只是一种客观存在,卑微地像一粒尘,甚至利用起来可以成为无形的杀人凶器。曾经一念之差处决少年犯的警察的负罪感,幼年时罗伯特对于喝可可的温暖记忆…
这是一种可怕的能力。正如哈曼德曾说过,511制造的是士兵,而约翰是领导者。
约翰与克里斯多夫相识在511时所说的那个接近休伯特并逐步掌控欧洲经济与政治的计划,恐怕也不会约翰所求。但是玩这样一场游戏,下这样一盘棋当然需要势力与金钱做后盾。于是他们各取所需。而游戏目标恰如他坐在高背椅上欣赏511互相残杀的尸体时所说那样——“当世界走到尽头时,我要一个人活下来。”
在约翰眼中全世界都是虚无,只有他和安娜两个人。而他就是安娜,安娜就是他。所以当安娜向他问罪,他心中也萌发了求证的冲动,“连你也责问我么?”“你会开枪杀我么”,于是他将枪放进安娜手中。
儿童的价值观往往非常单一,眼中只有善、恶,安娜不问缘由开出那一枪后,约翰的世界崩塌了。
他始终都是个闹别扭的小孩子,玩弄、颠覆、利用人类,又难以此为乐,仿佛只是在打发这世界的无聊。而他最终的目标,就是天马。
卢恩海姆镇上阴雨连绵,他不惜以枪指着无辜男孩来激怒天马开枪射杀自己。正如『七宗罪』的凶手,将警察的妻子割头挑衅,以自己的死完成最终的“愤怒”。
以己之死,证己之道。
天马医生,
人生而平等么?
如果平等,为何我可以杀害其他人,为何你要为其他人而杀我?
其实,对任何人都平等的…只有死亡而已。
那么,我已生无可恋,请你杀死我。
终。
其实好想以后给艾娃和伦克这两个傲娇再写点。
2013年8月5日。
7 ) 总结一下除了怪物之外我喜欢的动画
1. 危险调查员,相较怪物,危险调查员较少的体现社会的黑暗面反而以写实和感人为主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动画,一共是三十多集,说实话危险调查员其实人气非常非常低,但是如果你觉得怪物是一部经典的话,危险调查员也一定会令你折服。
2. 20世纪少年,有漫画和电影,没有动画,也是一部好作品,貌似浦泽最喜欢的作品是20世纪少年,在20里面会看到很多怪物的影子,但是20的剧情更跌荡混乱这也使20成为了一部备受争议的漫画,不过大家都是怪物的粉丝,没理由不支持20的,至于好不好看,看一看就晓得了。
3. 赌博默示录,是一部以黑暗和人性为主打的动画,当然貌似漫画剧情更多,听名字就知道不是受欢迎的动画,怪物吧应该也有不少人看过的吧,是一部佳作,其中以主角斗志斗勇为主打,心理战的刻画更是让人惊叹。
4. 虫师,当年我就是受某些怪物吧的人推荐看的虫师,我之前也听说过就是不确定要不要看,但是看了几集后,我感觉到了,这绝对不是二流动画,同样的写实风格,一集过后总会发人深思,一般吧里有说“帮我推荐两部动画吧”虫师一定会位列其中。
5. 岩窟王,这也是一部好动画,真的,人气能比较高点,但是和大多数有内涵的动画一样,基本上都是没有弱智动画有市场,片中讲述了一个不知所云的世界,主角没有什么力量但是却牵动着所有人的命运,片中男二号为救主角代替他绝对而战死的那段剧情真挚的友情更是被各大动漫网战传颂(我是在东西动漫社看到的)
6. 植木的法则,这个不用多说吧,也不算是不知名的动画,其实论内涵当然比不过怪物,但是,从某种角度上,植木的法则是绝对成功的,没有一流的画风,其他的一些辅助也比较次,剧情上没有H成分,也没有现在最受欢迎的白痴元素(是什么大家都知道吧),但是偏偏这么个动画却是数一数二的动画,如果是个刚想看动漫的家伙,我一般都会力顶植木法则,植木的正义,就是真正的正义。
7. 传颂之物,并不算是有名,但是当我听到名字的时候我感觉,应该看一看,看看这动画是否侮辱了他的名字,事实当然是,完全没有。传颂之物内涵不是很多,但是剧情上决不做作,虽然好像走的是美女路线,但是看完后我完全不认为这是一部白痴动画。
8. 钢炼,其实钢炼根本不用推荐,无论是第一部还是第二部,钢炼都是绝对的好动画,剧情婉转残酷写实,格斗上也不是乱打一通,相信最为一个动漫爱好者,钢炼绝对是一部非常好的选择。
9. 速写者,这个,其实是我的爱好,应该算是一个比较暴力的动画,有兴趣各位可以看一看,片中写实的风格非常棒,而且剧情很有深度,表现出了这个社会到底是多么黑暗,要是你无聊,并且并不反感暴力动画,绝对硬干看看。
10. 杀戮都市,和上一个一样,是我的个人爱好,数一数二的暴力动画,不过,暴力动画多了,唯独这杀戮都市却脱颖而出,杀戮都市对人性的刻画绝对不是二流的,短短的20几集却把一个绝对的恐怖世界展现在你面前,记得刚看完杀戮都市的时候我说里一句“看完了,结束了,杀戮都市看完了,杀戮都市结束了,那么,我还活着做什么”然后毅然决然的向窗户走去,不过,开玩笑,银魂 海贼王…………那么多好动画都没看呢,我怎么能死呢。可惜啊,现在杀戮都市贴吧,基本找不到几个看得懂杀戮都市的,悲哀啊。
11. 飞轮少年,这个动画人气点不上不下的,但是片中人物们追逐梦想向往自由的那种情感,怎么说呢,非常邦,虽然剧情上没有什么悬疑,但是大幕对统领剧情却有非常独到的手法,如果你在无聊的时候看上几集,你会发现,你将一发不可收拾,因为飞轮少年,是为了动漫者而画的动漫。
12. CLANNAD,前后分为两部,还有一个剧场版,我这个人非常不喜欢动画里有什么萌啊之类的东西,太做作了,如果动漫没有剧情那还算什么动漫,和黄片有什么区别,但是唯独CL和雪之少女不会,虽然大部分不会去看CLANNAD的剧情,但是,这动画的剧情绝对是非常的邦,感人的故事,好动画。
13. 女神异闻录,这个人气又低下去了,就崇异闻二字就可以猜出这动画的人气了,不过,还是那句话,闲暇的时间可以看一看,这动画我个人认为不错,你们也可以看看,相信会有不少人喜欢的。
14. 枪墓,貌似不是这个名,但是光盘上写的是,当年和地域之歌一起买回家的,简单的说就是附带品,平时附带的动画基本没什么有意思的,我当时这么想,但是,这动画却比地域之歌还要和我胃口,真是经典啊,我无法描述什么,这部动画,还是看了才知道。
15. 真谭美月姬,不确定是不是这个名字了,主角拥有切断红线的能力,只有10多集,但是却是我看过吸血鬼题材的动画中最好的,剧情上,额,抱歉,看时间长了,所以,忘记了
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
豆瓣上的评分只能做参考,浪费我这么长时间,却看了一个虽然中规中矩,却很是乏味的片子。不是看到那么多小学生嚷嚷什么神作,我应该看不到三五集就会弃,硬着头皮看到最后,结局就是个屁。很多情节故意故弄玄虚,搞的约翰跟神一样,原来是逗你玩儿而已。打发时间可以看看,不算太差,但跟好没关系。
看的都想吐了
引用wiki的说法:“故事以懸疑殺人、醫療倫理、醫院内的權力鬥爭、父母和兄弟姊妹之間的愛、人類之間的愛、東西冷戰結構、柏林圍牆倒塌前後社會等為主題。”
想说的东西太多,又不知从何说起……
居然觉得OP很好听~~~ 是不是不正常了 TmT
这大概是到目前为止唯一我真正愿意打五星的动漫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1580412.html,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3109322.html
开始感觉好拖沓,但是越看越觉得线索好几条追下去很棒
一個絕對不可以當作動畫來看的故事。必須用深深的思考,來取代輕率的娛樂。
是不可能被遗忘的经典
中学时代熬夜看的深夜动画!
立意很深刻,故事也很好,蛮有嚼头。但以悬疑来说,叙事上不是很成功,看得人有点无聊。
连战三天茶饭不思,梦里梦外,杀死无数脑细胞之后还在不停思索,没看的时候觉得怪物这个名字太简单,看完之后觉得是绝配,政治隐喻,心理学探究,故事发展,细节暗示,层次递进,轴心平衡,每个细节都很考究,从动画就能感觉到原作的无比彪悍,除了结尾几集有些不稳和仓促,整体:神作+杰作
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3109322.html在线
额。我很怀疑9.2分是来自豆瓣的恶意吗?我觉得里面的人物的确塑造的很成功,故事编的很精彩,不过难道逻辑不是硬伤吗?我看到一半还在想着,如果后面真的出来怪物了我就原谅作者的那么多bug,不过显然作者没给我这个机会。。
漫畫更棒!
怪物是所有试验品的代号,与实际意义上的怪物有区别约翰的不爱不信源自于母亲带来的阴影,所以妹妹一番话完全推翻母亲的教育他自行选择成为怪物(不是被试验调教成的怪物)。保护妹妹是本能,但是他选择了不同寻常的方式——没有人认同他爱人的方式才是他可悲之处。 家教很重要不要背叛信赖你的人!
好久以前看过,现在忘光了,重温中。原来觉得是恶之教典加长版,但浦泽的人性探讨横跨政治到社会到个人,而贵志佑介是以纯生物学的线性逻辑为前提。前者没有对人性下任何定论,到处点一下,绘制社会群像;而后者更像是在进行一个社会学实验。就完整度来说,monster更高一筹,只是太理想化
完成度极高. 可若想最大程度感受MONSTER的剧作之美,漫画或许更好吧
无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