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棒棒

记录片大陆2016

主演:何苦

导演:何苦

剧照

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1 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2 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3 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4 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5 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6 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13 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14 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15 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16 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17 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18 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19 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8 10:02

详细剧情

  改革开放之初,山城重庆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一个特殊的行业——山城棒棒军。爬坡上坎,负重前行的三十多年,数十万棒棒大军不仅挑走了汗水浸泡的年华,也挑走了属于自己的年代。癸巳岁末,几个佝偻背影即将道别正在消逝的行业,一名退役中校扛起一根棒棒开始了自己的追寻——辉煌与尴尬,艰韧和无奈,他们的人生无须评说,他们的故事值得铭记。

长篇影评

1 ) 富贵无足道,贫贱究可哀

有朋友问我,最能体现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形式会是什么?

当时我答不上来。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特定的文艺样式。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话本。一个艺术形式在不同的时代也有不同的玩法。按艺术理论说,这与时代精神与艺术趣味相关。各人有各人的玩法,各师各法,各庙各菩萨。这就是文学和艺术能够带给人乐趣的根本所在。 但是总有一些事情是比较不会变的。 比如对于人性的关切,对于底层的关切,无论在何种艺术表达中,都是永恒的主题。 人皆欲富贵。唯独艺术和艺术家不能富贵。对于富贵,因为并不能止步于富贵就行了。《红楼梦》在元妃省亲之后必须败落,金粉簪缨之族必须勾陷,这不是因为观者心理不欲富贵恒久,而是因为这是上天的规则,盛极而衰,物极必反。 国家不幸诗家幸,不得意人诗易好。缪斯好像喜欢在贫贱哀愁之中发光。不去说杜甫诗,也不说曹雪芹。我可以这样说,尽管当今之世,各类大师,但是日后能得大名,成大功,为后人所称道的,必是在当世吃过大苦之人,而绝不会是尽享名利之徒。 而人性之坚忍,之美丽,固然也存在于慈善家之心之行,然而更为难能可贵地,是保存在底层贫贱之中,是地皮青苔之上开的美丽的小花朵,让人感觉人世毕竟可以留恋。

然而百姓生计之多艰,是足以使人长长太息!故艰难困苦当中难得的温情与尊严,亦足以使人觉得世界毕竟美好。 6小时多,一气看完,数度落泪之后,《最后的棒棒》促使我写下了上面的话。 如果现在那个朋友再问我,你觉得能够代表我们这个时代的文艺式样会是什么呢?我现在可以给出我的答案了。 那不会是莫言获得诺贝尔奖的小说,也不会是二月河的政治历史,还不会是张艺谋的电影,而极可能是《最后的棒棒》、《大路朝天》这样的独立纪录电影。他们不约而同选择了一条最为艰难的创作之路,以最为宝贵的同情和悲悯之心,记录下影像,而隐藏其后的良好的文字功底,仅仅是一重重品质可靠的加持,是术也,非道也。他们所幸持了正道,这也是我们的所幸。

2 ) 活着就已经竭尽全力

最近看了一部叫《最后的棒棒》的纪录片,导演名叫何苦,是一位当了十五年兵的退伍军官,退伍之后选择自主择业,回到重庆当一个挑扁担的棒棒。山城棒棒军是改革开放之初,山城重庆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的一个特殊行业。由于重庆山多,城市里面也是高低不平,爬坡上坎,所以码头上的众多货物只能靠这些棒棒来负责搬运,棒棒的优点是机动灵活、任劳任怨而且价格低廉。
时间一晃到了这部纪录片拍摄的 2014 年,几乎绝大部分的棒棒已经转业,进入家装行业或者加入城市工程施工队,继续留在这个行业里的,说的不好听一些,尽是一些老弱病残了。片子的镜头对准了五个人,老黄、老金、大石、老杨还有河南,除了河南,其余四个全部是年逾六旬的老人,剩下的河南虽然不到五十岁,但是他的左脚脚筋曾被挑断过,是个残疾人。所有人都挤在一栋叫「自立巷 53 号」的危楼里面,据房东的说法,这栋楼在 1996 年的时候就说要拆迁,一直是危楼,现在已过去接近二十年。
何苦也跟这五个人一同住在这栋危楼里面,老黄算是带他入行的师傅,每天拿着一根扁担到解放碑附近的五一路口等活干,因为这是他们的地盘。棒棒也是划地而治,各有地盘,因为抢地盘甚至会发生流血冲突。何苦才干了两天,肩上就被磨破皮,要不是因为他当兵多年,体质过人,他觉得自己根本撑不下去。但是,在他身边的,都是一个个六十岁的老头,如果他都觉得艰难,这些老头是怎么干下去的呢?片子描述了每个人的困境,几乎都是无解题。棒棒一年到头最多只能攒下五千块左右的存款,而老杨有腿病,一年的医药费就要过万,还好现在有农村合作医疗,报销一半费用后,可以勉强承受。老黄有个女儿,老婆在女儿三岁的时候就因为家里太穷跑了,老黄拼尽全力把女儿养大。没想到女儿二十岁的时候又让他做了外公,本以为熬出头的老黄又得帮着女儿女婿养外孙。河南沾染赌博恶习,觉得牌桌上来钱容易,不愿再继续挑扁担,做苦力。其他几位的境况不在此过多赘述。
关于社会底层人员的生活状况,片子中有种种真实场景描述,令人泪目。但是,他们又如此真实的存在,勤劳并且善良,你会觉得他们没有受到时代公正的对待。施工挡板上的中国梦标语令人心潮澎湃,而老黄因为不肯花钱就医而倒在挡板旁边。
片中的这些场景不得不让你思考社会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现在全世界都知道中国有钱了,但是最需要的那批人并没有拿到他们该得的那一份,这也是大时代下的心酸吧。当然,这部片子让我产生如此多的共鸣,大概也有部分私人原因。我看到片中人物挥汗如雨挑扁担的时候我会想到自己的长辈,继而想到自己的一次惊险经历。小时候我们这边的农村一年种两季水稻,所以在夏秋之交最热的那段时间有个叫「双抢」的农忙季,顾名思义,抢收第一季的粮食和抢种第二季的粮食。那段时间全家所有人都会出动劳作,甚至外出务工的人也可能请假回家帮忙,在热火朝天的季节所有人忙着热火朝天的劳作。我还能够清晰的回忆起外公、外婆还有我的爸爸妈妈,挑着一担担稻谷顶着烈日在路上行走的样子,随着走路的节奏,他们的汗水划过面颊,滴在衣服上或土路上。我还记得某个夏日的「双抢」,家里成年劳动力都去了田里,小阿姨在家晒谷子忘了看住年幼的我,还不满三周岁的我蹒跚地走出了外婆家的围墙到了大路上。这时,路上经过一辆拖拉机,小时候极其害怕拖拉机的我为了避让一直朝着路边后退,直到踏进了路边的一口水井。还好农忙季节到井里打水洗脸的人较多,我在井里面扑腾的时候正好被打水洗脸的路人看到,捡回一条命。随后赶来的阿姨抱着瑟瑟发抖的我吓得脸色铁青。如果我最后没有碰巧被路人救上来,这当然会是一个溺水而亡的悲剧,但是坦白讲,这个悲剧的产生能够怪罪某个人的过失或疏忽吗?似乎并不能。这是因为,对于大多数的贫穷的社会大众而言,单单是活着就已经竭尽全力。
这部记录片的最后,「自立巷53号」被强拆,随着这栋危楼的倒塌,这几个棒棒工人的生活也被压的支离破碎。
如果不是何苦作为一个退伍军人加入即将消亡的棒棒行业,并且带上自己的摄影师朋友全程跟拍,这个片子不可能存在。如今,时代的发展滚滚向前,中国梦的口号喊得震天响,若不是这部纪录片,我们可能都快忘了有这么一群人,单单是活着他们就已经竭尽了全力。

3 ) 命悬一棒

八分给故事,二分少艺术。

二分少艺术。

我可能理解纪录片导演们的自我怀疑,问题可能就在:当我拿着1300元去做这件事的时候,我究竟是他们的上帝还是他们的工友,如果我是上帝,我的姿态是不是还是高人一等,我的作品是不是还是傲慢的,真实性何在呢?还原感何在呢?如果我是他们的工友,那我是不是真切体会了(不含任何艺术渲染、修辞、暗示)底层的情绪——贱命,微小之乐,一种无力?

所有的艺术表达,故事讲述,可能都有一个问题,就是它真的是对的吗?

缺失的两分,惜败在技术和艺术。既然真实性不好谈,艺术性就一定会有,它本该在那里,无论是何种原因没有显现,都是一个败笔,无论是技术上还是意识上,不体面就是不体面,成本低没钱拍的不体面,和老黄没钱掏出来交理疗费的不体面,我想你们可以理解,是同一种不体面。

八分给内容。

好就好在下料足,后劲大。经济学到进化论,宿命论到自由意志,法律到道德,艺术到现实,二人床板,一山群梦,冷峻、犀利、傲慢、真实,记录片的原汁原味,被娓娓道来的小火烹的妙极。

在这部作品里,宿命是我感受到的最强烈情绪,如同俄狄浦斯王,隐隐约约,命运昭昭,结合了粗浅理解的相术,这种感受尤为明显。

老甘。面相上看,老甘鼻头发红,鼻翼发青,鼻是存钱之门,鼻色不对,易破财遭窃;奸门发炸,奸门发青,有桃花纷争。老甘的背景也介绍了,因为两次小偷和一个女人走上了这条路。

老黄。门牙疏漏,双亲缘浅,祖上无荫,财运易散,骨型小,阳气不足,优柔寡断,鼻歪,劳碌命,存不住款,老黄的背景也介绍了,双亲缘浅,父亲作为地主被革命,母亲改嫁;性格懦弱,难成大器,鼻孔外翻,财帛尽失。

河南。脑圆嘴尖,标准赌徒相,鼻子塌陷歪曲,牙齿漏缝,藏不住财,逢赌必输。这几个棒棒,都不是好面。

这是迷信的说法,一面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命是中国式的希腊悲剧,国内几个喜欢表达底层的导演都在作品里强调它的冲突,今年的新锐忻钰坤,第六代的贾樟柯和娄烨,徐童的《游民三部曲》和那部《铁西区》。

这种命运,我把它理解为底层尴尬。

底层尴尬是一个个小循环:没钱-患病-偏方-病重;没钱-没教育-下一代没钱,也许穷不过三代的原因在于进化论:绝对的赤贫根本不可能被允许拥有生殖权力,螺旋下降的循环,其底线就是个体社会价值的底线,它会一直螺旋下去,直到肉体湮灭。

尴尬在于,在没有任何经济能力的情况下,肉体和精神要靠着自我微弱的希望和勇气,和他人的协助、扶持进行下去,正是这些东西造就、成就了艺术。

贾樟柯一直在强调神性,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斗胆去猜,他说的“神性”大概是,人面对困境时的自我探讨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探讨。

神高贵狡猾,因即时性而真诚,而讨论神性时,旁观的介入就打破了这种即时性,就丧失了真诚,神性最纯粹的一刻,是它出现的且未及审查的那刹那。因此你被感动的地方是,当扣扣搜搜的老黄一天抗几百斤重的货一天只赚了50块钱,却决定给乞丐一块的时候,这是底层尴尬之间的神性交流。而当老黄第一次落泪说出好人没好报的时候,这是底层尴尬自我探讨时产生的神性。

是它们造就了这八分的内容。

关于命与运。

导演的文案里一直在说一句话:这仿佛是命运的又一个玩笑,也多次强调老甘算的那一卦。

纪录片牛逼就牛逼在,它能够超出艺术家的表达能力之外,也许文案是无心为之,也许就在那一点上促成了命运巧合,很难说,飘渺不定。命运真的存在吗,事实上,老甘那一卦准了,60岁后,他果真转运了,因为他碰到了导演。如果说,老甘把贯穿全片的几桌村宴过寿理解为运的话,他的确转了,据说后来导演把这个事儿帮他办了,这算命吗,可能也算。

老黄呢,命里无福,克双亲,无积蓄,劳碌,影片的最后,他还是决定带病出工,为了帮儿女还钱,始终走上了劳碌的命运之旅,这算命吗,也算。

河南赌徒命,无依靠,牙歪嘴咧,办事不牢,因此几易工作,最后看上去得了一份好差事,而他究竟会不会重新赌,不好说,算命吗?不好说。我不知道导演有没有刻意设计、突出、闪烁这些宿命式的东西,但看上去,流露的很自然。

而运呢?他们会有美好前程吗?或者对他们来说,什么是美好前程?美好前程有意义吗?

或者我们想的这些问题重要吗?

别的就更厉害了,修桥铺路瞎眼,杀人放火儿多,好人未必有好报,坏人虚名传千里,可怜之人是否有可恨之处,进化论到经济学原理,自由意志和宿命论…

当我们在把一个群体的生存状态附加上道德色彩去审判的时刻,不要忘记考察自己的这个评判是否客观。

或许最好的方法就是纪录片,是不以己度人,导演是聪明人,也幽默,擅反讽,双关,打哑谜,据说决定要拍棒棒,行前亲人劝,你这是何苦呢?

给自己笔名叫“何苦”,大概也是在反讽亲人的以己度人?

最后,对于艺术家而言,“所有的表达都是谎言,对于语言、图像、视频的理解,我们只能被动地活在每一种偏见里,这是语言的宿命,也是人类的宿命。”

另,摄像辛苦,不少神来之笔,可遇不可求;

军团文职人员,果然有自己的一套。

〈End〉

4 ) 棒棒儿

“没事儿,喊个棒棒儿就是了”;“给XX师傅打个电话来搬一下”……这座城市的人面对重物时通常不需要过多焦虑,“实在不行喊个棒棒儿就是了”,这是一个自然而然会被想到的解决方案。

棒棒在这座城市早已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存在。街上一声”棒棒儿“喊再正常不过,许多单位行政部手里都有几个长期合作的棒棒的联系方式。人们大概很难想象这座城市哪一天突然没有了棒棒这个行业。

我每天都能在单位附近看见五个以上的棒棒。这里有一所大学,总不至于没活儿干,于是一大早他们就蹲守在校门口。其中有两三张熟脸孔,是给我们单位干活儿干熟了的。

给单位干活儿是他们比较乐意的,一则单价要高些;一则工作量总是比较大的,总价也高,不似街上的散活儿,一趟就没了;三则单位的活儿长久,一年到头要做上好多单。一来二去,单位的人都能认得几个棒棒,谭师傅、毛子,等等,当然,我们从来不知道他们的本名或者全名。就像片里的老黄、老杭、老甘、河南、大石,谁都不知道他们的本名,或者说,谁也没想过要去知道他们的本名。人们只称他们为”棒棒“。

要说片子拍得真实,其中一点就是没有把棒棒都拍成差不多。同是一处的棒棒,各有各的三观,各有各的个性。老黄、老黄、河南,全都截然不同。就好比谭师傅和毛子,也相当不同。

棒棒这个行当,没什么明码标价,全凭当下口头商定。毛子深谙单位报账付费嘛总是相对慷慨些,于是爱叫高价,外头十块的活儿,在这儿总得要二十。次数一多,我们这楼的单人业务就爱交给谭师傅,谭师傅叫价显然就要本分得多,图的是个长期。于是有些临时保洁的活儿也交给他来做。

谭师傅这人爱念叨,做活儿时总是叨叨絮絮个不停。保洁时念叨房间脏,挑东西时念叨东西乱,大家也并不搭理他,只由他念着,谁都知道他并不是挑剔,不过是自言自语惯了。更有一次,为单位挑酒,只见他边装边念叨着:“这么多酒,肯定是FB,检举你们你们包要遭”。大家听了笑得咯咯咯的,他也并不理会我们的笑,继续念叨:“这么多酒,哪里喝得完嘛……”每每办公室听见一阵念叨声,同事们总要笑着互相说:“谭师傅又开始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一个孤单久了才养成这样自言自语的习惯。

谭师傅单身。这个城里的棒棒很多都单身,跟片里的老黄和老杭一样。也许是成过家又离了,也许是从来就没结过婚。

谭师傅说:“谁会跟着我们这样的人嘛。”

我们这样的人。

也许,没有一个棒棒觉得当棒棒是体面的,哪怕他总是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但那双大概只有下苦力的人才常年穿着的解放鞋,和那根被肩头磨得光亮的棒棒,还是让他不自觉地自卑。或许,更让他们自卑的,是大街上那一声声响亮的呼喊声:“棒棒儿”。

这个称呼似乎成了他们认命的理由。因为他们是棒棒,所以没有人跟他们成家是正常的;因为他们是棒棒,所以被人粗鲁地呼来唤去是正常的;因为他们是棒棒,所以他们不敢去想还能有其他“体面”地挣钱的可能。

但他们是有他们的“体面”的。

棒棒要扛在肩上,不然就像要饭的乞丐。老黄对于这一点非常坚持,因为他认为这是棒棒和乞丐的区别。

棒棒自然是比乞丐要体面的。

哪怕是跪在厕所地上用手掏便坑水道里的勺子,之后再用香皂洗五遍手,他也有他必须坚持的体面。

选择一个“卑微”的行业是生活所迫,在“卑微”里尽可能地维持体面,大概是生而为人所不能丧失的部分。

记得有一次整理小办公室,腾出些硬纸箱,自然想到给谭师傅打电话。大家都琢磨着这是个一举两得的事,我们省了事,谭师傅变卖这些硬纸箱也能有些收入。

谭师傅接了电话后不一会儿就来了,乐呵呵的样子,和他往常接活儿一样。

我是在无意间听见他的念叨。

前台的值班大爷见他整理纸箱,顺便叫住了他,门前垃圾桶周围也有一些同事丢弃的纸箱,前台大爷让他一起收走。

“垃圾堆的东西我是不收的。我本来就不收这些,又值不了多少钱。她们给我打电话叫我来,那是心里想着我,是一片心意我才来的。”谭师傅低声地对前台大爷念叨着,之后又重复了两遍:“垃圾堆的东西我是不收的”。

那番言语对我触动至今。这大概就是一个棒棒关于体面的坚持,也是一个棒棒对于人情的理解。

我们试探着将拓展活动中只穿过一次打算扔掉的迷彩T恤送给他,T恤非常劣质。他说用来干活儿时候穿挺好的,于是欢心地收下。后来,我们总在夏天看见他穿。

虽说棒棒干的是苦力活儿,似乎只需要付出力气和汗水,似乎跟上不上心沾不上什么边儿。然而谭师傅却有他上心的时候。

印刷厂里搬资料,谭师傅在这里是论“天”做的。一天一百块,把大家在里屋清点出的资料及时搬运到外头装袋。活儿不算重,他的任务就是一摞一摞的往往返返地搬就是了。识不得太多字的谭师傅是怎么记住这些地名和片区的,我们谁都不曾留意到。然而几次合作之后,在我们把资料交给他,顺口说出地名时,他竟然能当即作出他自己的搬运规划来:“这里先不忙,这个片区还没装,搬出去也是堆着的,占地方,先把这个地方搬了来。”他一边自顾自念叨着,一边实施着他的搬运计划。每每这时我们都相当惊讶,于是这业务交给他至今也就从来没换过人。

5 ) 要看见贫穷,更要看见贫穷背后的原因

在黄山看见挑夫挑着比他们体重还重的物资的时候,我在想为什么到黄山山顶已经可以坐缆车了,他们还要费那么大的气力把东西挑上山呢?为了增加风景区的地方特色?可是想想除了当挑夫,他们还能做什么呢?他们并没有机会获得你所能获得的。

或许是父母也是农民工的缘故,看得时候特别有感触,城市光鲜艳丽的生活让我有些飘,看看他们的生活,想想父母,心中不知不觉的变得谦卑起来。

我的父母也是他们,我还记得小时候,妈妈半夜里在帮人家搬货装车,能赚多少钱呢?我不知道,那时候的我玩得无忧无虑。我知道我的父母赚钱很辛苦,他们的钱都是汗水换来的,装一次货,采一个春天的茶,晒一个夏天的粽子叶,秋天里收割一季的粮食,冬日里宰杀养了一年的猪,缝纫机上不停跳动的针脚......他们花钱也很谨慎,妈妈会为了5毛钱的差价绕大半个村子去买东西,直到我毕业工作了,我才发现妈妈会给自己买较多的衣服,虽然这些衣服都便宜得不像话,但是以前我一直以为她是因为觉得不好看才不买的,我的爸爸现在也改不了买廉价品的习惯;甚至我觉得我家像捡破烂的,我宽大的家里摆着很多别人丢弃的东西,我妈拒绝平时乖巧但那一次却不知道为啥哭闹着要买自行车的我,然后我的爸爸去费品收购站里给我淘了一辆;我一直都没有很多的生活费,可以说我的生活费真的只是‘生活费’,基本没有多余的花销,上大学的费用也是别人出的。但是我一直没有觉得自己家很贫穷,看了这片子后我甚至觉得我是被富养的,我生活得异常便利,家里的房子随着我的长大一点点变好,从来没有挨饿受冻,时而别人穿剩下的衣服看起来也很新,偶尔买买想要的东西还能和同学炫耀一把,甚至我都羞于去申请贫困补助,心底可能还有些埋怨爸爸想要不劳而获(高考的时候,为了这事,我爸把我弄哭了)。

意识到贫穷是发现原来你需要咬咬牙才能够得到的生活在别人那里是日常,你拼命想要节省的几块钱在别人眼中就是九牛一毛,而你拼命努力工作的工资还没有别人工资的零头。我非常能够理解片子中为了几块钱小心思不断的棒棒们,因为每一块钱都会让人想起那肩上几十斤的重量,脚下那迈不开的步子,口里窜不上的气。

我片子中我印象很深刻的一句话其实是:都怪我懂事太晚。这句话出现了两次,一次是米仓的老板说的,另一次是老黄在变卖费品获利之后说的。他们其实是最淳朴的那群人,不愿意自己吃亏也不愿意别人吃亏,能帮上忙的尽力而为。他们所做的不过是为了让自己,为了家人能过的稍微更好一点点。他们的无知让他们只能以出卖劳动力的形式获取报酬,而出卖劳动力的方式是一种最安全无懈可击的廉价的赚钱方式,他会让你麻木在自己的汗水当中,自以为付出很多,但是却无法实现财富增长。

看的时候,我渐渐的发现其实我喜欢看这种纪实的视频,揭露生活的真相,让你发现每个人都是负重前行,感到自己的幸运,感谢当前所获的的一切。

6 ) 2021年3月9日,老黄走了

老黄辛苦了一生,很难过。

起初看他时,会觉得他是一个计较的人,但越看到后面你会越心疼他。他为了家人,吃得下所有的苦,所以才会计较很多,不像其他的棒棒,他有奋斗的目标。

看到这个消息也是沉静了好久,太难了太难了,我想到了父母,和他当初一样正在辛苦劳作,却没享受到什么福气。

希望大家趁父母还未老去的时候多对父母好些,吃的穿的,多给他们一些温暖,任何形式都行。

7 ) 致敬最辛苦的底层劳动人民

周五一位同事来访,聊到她在老家重庆买了一套房子,提及重庆这一两年的房价飙升之神速。她走后突然想起一直在我的待看名单中纪录片:最后的棒棒。乘着周末闲暇之余赶紧把目标看了。所以请允许我吐槽一下:去你大爷的爱奇艺,这种纪录片你丫VIP才能看?幸好在暴风找到网易当年留下的片源。

首先感谢本片的主角导演兼制作人-何苦同志。至今我也不清楚何苦是化名还是啥,一个退伍军人为啥要来当棒棒?只是为了拍摄这么一部纪录片来记录山城这群辛苦的劳动人民,还是真的想做一名棒棒?目睹他融入自立巷,挥汗如雨做着棒棒的工作,窘迫时老干妈拌饭的伙食,看着他认真记录大家的工作、生活很是感慨。连同他带着浓重川味的普通话都顺耳可敬了起来。总之感谢他的付出,让我们能真真切切的去认识了解这群辛苦又可爱的劳动者们。

所以再来说说可敬的棒棒师傅们。有人嫌弃他们衣冠不整,但确实在山城的发展中他们做出了不可估量的功效。负重前行敢于担当,最壮是你的脊梁,最美是你的胸膛!童声唱出这些歌词的时候我的内心异常感动。职业不分贵贱,棒棒师傅们不偷不抢凭着自己的力气劳动成果换取收益。只是他们的收益实在是少的可怜,而且这样一群日渐衰老的老人家们,住在已经被定为危房多年自立巷中,简陋、肮脏、艰苦的环境,看着无比的心疼、可怜。

其他师傅不多说,只想再聊聊本片第二主角:老黄。他的一生大概就是中国最具代表性底层劳动人民的缩影。不幸的童年,狗血的青年,辛苦的中老年,老年生活我不概括,希望他可以过的好一些。老黄拥有中国劳动人民的大部分优点:朴实、勤劳、善良。他对徒弟何苦友善“倾囊相授”工作、生活经验。为了女儿外孙努力工作,不贪图小便宜但也坚持自己的劳动收入。但是老黄师傅真的如许许多多老百姓一样,固执墨守成规,中间商赚差价等这类灵活变通的道理直到退休前夕才大概悟了出来。可怜好日子快到头,身体出了问题,幸亏女儿女婿还算孝顺,希望他的老年生活可以舒心安逸一些。

从老黄师傅身上看还折射出了很多社会问题:一家人为了一套房子,天各一方各自辛苦的打拼,却又不住在那宽敞明亮的房子里。老黄说当时支持女儿在镇上买房是为了小孙子有个好的环境,结果小孙子跟外婆住在山坳里。小外孙很乖,跟外公道别时一句:外公你走吧,我会听话的。让人动容不以,也希望房贷还完了之后,这一家人的生活可以步入正轨吧。可是老黄的病怎么办?这个淳朴的老人甚至不愿也不敢进医院治病。就像大部分中国劳动人民,辛苦了一辈子,好不容易想要安详晚年,却因为没有医社保不敢生病。那家“美容院”只不过是千万骗钱机构中的一家,我认为如果不是有人在跟拍店家不会做这么大的牺牲,甚至他们也是有作秀的成分在。更多的是像骗走老杭师傅辛苦积攒血汗钱那样的王八蛋!

最后的最后,街头的棒棒师傅越来越少了,何苦同志带着相熟的师傅转投了工人行业。他请了三个月的假,为我们呈现了这部作品。片尾他说不知道有没有喜欢他的作品,如果没有他就回来跟着大包工头干。何师傅,我很感谢您的付出和制作,电影我会去支持的!

8 ) 另一种生活

这是一部需要沉淀的纪录片,我在看得时候舍友01看了一眼说,他们很可怜,看了很心酸。可我不知么认为,我也不觉得是可怜,我认为这就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有些人的生活是这样的,就像很多电影一样,展示的的也许是另一种生活状态。 换位思考一下,也许有很多人认为我很可怜,很穷,但我认为我不可怜。(似乎可怜和穷这次不太恰当,whatever)
1,导演是正团级退伍军官,然后来拍这部纪录片,这就跟让人感动。
2,片中似乎始终在强调老黄,自己干活留汗水,算钱的时候不占别人便宜,但也不能吃亏。我觉得这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老实人,更加接地气,而不是电视上渲染的从不占别人便宜而且不在乎吃亏的人,我觉得这样的人物更加立体真实。
3,刚开始总有一种感觉老黄,就像是一头老黄牛,吭哧吭哧给女儿女婿还贷款,这女儿也太不孝了,毕竟老黄也65了,还落一身的病,后来看到他的女儿女婿就觉得很开心,为老黄感到开心,他们真的很好,很好。网恋也是有靠谱的,总觉得我电视剧中毒太深了。
4,河南,我有时候能懂他是哪种人,没有身份证,有学问,能识字,关心国家大事,曾经一头扎入过牌九的世界,被街头混混挑断货脚筋,没钱吃饭也无人救济,最让我震撼的是第一次见何苦的时候,他伸出手握手,但头没抬起来,能感觉到这就是他在社会摸爬滚打后的经验反应。
5,二级房东老石(记不清姓什么了,好象是老石),也许他是里边的幸福的人,一家团聚,女儿上大学了,一家收入还行,退休收入有保障,但也一直不放弃棒棒行业,在努力挣钱。
6,片中老黄那家理疗店,大家一直发弹幕,被骗了,杨永信……可生活中没有那么多好人和恶人,都是普通人,有自己生活的艰辛和违背自己意愿的妥协。
7,老黄的女婿,真的人好,孝顺,单纯。
8,片中有弹幕说不愧是军人,别的都是体验体验生活就好了,他是真的干,而且还是一年多(似乎还打算继续)。何苦真是一个不一样的人。
还记得《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儿》中,男主说我想做一个,因为我,而让这个世界有一点点不同的人。

短评

看到了最坚毅、最善良本份、最有尊严、最没尊严的底层劳动人民,确实触动,虽然旁白ln不分,虽然插曲真是难听,但仍然大大的五星,看几集习惯就好了

8分钟前
  • OT元旦
  • 力荐

初尝商品交换利润的甜头后,老黄感叹自己“懂事太晚”。资本家剥削无产者,无产者也压榨无产者,而像老黄这样的“棒棒”永远只能是社会金字塔的最底层,因为他们信奉的是原始朴素的价值观——勤劳诚实就有收获。再见,棒棒。

13分钟前
  • 油条蘸醋
  • 力荐

“我不懂什么是高尚不高尚 也不懂什么是职业操守 当了二十年棒棒 我只认一个理 挑了一下午 还没拿到工钱” 这一句话从一个高尚的人口里说出 不免有些心酸 山城的春天很美 但这样的春天不属于棒棒们

17分钟前
  • 谢清缘
  • 力荐

我是重庆人,山水城市立体魔幻。此片拍摄于2014年,展现繁华背后的这一群体。短评中看到“共产”“梦”。其实每个角落,发达国家也好,都有生活底层的人。更何况我们是一个人口上10亿的大国。我们要肯定国家的进步而不是一味讽刺。时代发展“棒棒”群体快要消失了,是好还是不好呢?也许好也不好吧。

20分钟前
  • 重庆森林Yuriy
  • 力荐

导演真帅!有魄力有行动力!不知道一年后去做了什么,谢谢你记录了这一群底层朴实的灵魂

23分钟前
  • 玛丽的小山羊
  • 推荐

特别真诚特别动人,一点都没有俯瞰苍生的悲天悯人,太难得了

25分钟前
  • 古伦木
  • 力荐

如果有一天中国会评选最优秀的纪录片我会力顶这一部。

29分钟前
  • 晨星盗月
  • 力荐

社会研究不就应该深入到这个阶层吗

30分钟前
  • 白说不说了
  • 力荐

“那些拿棒子要饭的人是乞丐,我们不是,我们拿棒子挣钱养家”ps:那些打一星的人都什么心态!

35分钟前
  • 吞云吐雾狮子兔
  • 力荐

重庆欠他们一座解放碑

36分钟前
  • 竹木一
  • 力荐

不是同情。这玩意儿看得人心里藏起来的自卑井喷式地爆发,让人忍不住自怜自恨起来,揪心又无力,像迷了路的哑巴。想着爹妈,想着村口的王五六八,想着各色的人圣人渣。然后就忘了繁华,就想家……

39分钟前
  • AndyMon7
  • 力荐

何苦这人能屈能伸的,真了不起。

43分钟前
  • 莱特
  • 推荐

据说这是导演斥资1300元自导自演自己剪辑自己唱主题曲的纪录片。

46分钟前
  • 鲨鱼笨笨
  • 力荐

底层人物实录,每个棒棒身后的故事都饱含生活的困苦艰辛,安然度过辛劳而尽力的一天,能吃上一口热饭,就是最大的幸福,这个世界充满了我们无法想象的赤贫;这些善良但也不乏人性弱点的人,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和生活的拼死搏斗,生存是最大目标,活着是最大胜利,但也不能不顾及做人的底线,保住生而为人最后的尊严;看着他们劳动过后大口吃饭,体会到什么叫真正的生活,觉得简直是世界上最香的饭菜。给出光明与希望的结尾,衷心祝福一切善心勤劳的人安好。

47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这是中国不可忽视的一个现实。导演聪明,有难得的幽默感拆迁房废墟下的钞票,理疗店的杀招与温暖,一张假钞的结局,夺妻之恨与买凶杀人…

48分钟前
  • 持尘
  • 推荐

这就是纪录片,它不给你那些镜花水月的幻象,它给你一场皮开肉绽的、残酷的、荒芜的生活真相,有些人看过绝望,有些人却看到微光。

50分钟前
  • Steven
  • 推荐

拍得非常好,真实的才最打动人。是我看过的触动最强烈的纪录片,强烈推荐一下。但是不会再看第二遍,太难受。光是活下去就要拼尽全力的蝼蚁,体现的正是绝境中的人性。

55分钟前
  • 乐乐
  • 力荐

看完已过了凌晨2点半,是完全停不下来,很高兴这部13集的纪录片打乱了我的作息。略带川普味儿的旁白娓娓道来,舒服幽默且委婉,一些留白也极为精彩,叙事支线稳妥抓人,最重要的是真实!尤其在当下,“真实”这么简单的事儿,太TM不容易看见了!拜托“央视们”好好学着,恭喜何苦导演要红了!

56分钟前
  • 归去来兮
  • 推荐

我妈一直有个原则,就是上市场买菜不讲价。现在看来可能不以为然,但在以前都讨价还价的大环境中,我对她一直反复跟我唠叨的理念特别深刻:要对社会、公司底层的人保持同样多的尊重。看完倒没有产生“他这么惨我怎么能安心享受生活”的内疚,反而是“我吃的苦不及这一半但却远没有这么坚韧”的窘迫…

60分钟前
  • 怪树里
  • 力荐

第二集老黄过往历史交代那段动画片太棒了

1小时前
  • 太妃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