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名字越长电影越烂的规律,单看片名,这绝对是烂片无疑。但就像《作家的谎言:笔忠诱罪》,向西的作品往往不能只看表面,实际上,这部电影还是有点意思的。
太空舱,其实就是这几年开始流行的棺材式出租床位。记得它刚在日本面世时,还曾引来国人的一片好奇,才转眼间功夫,就传播到了人地矛盾比东京更甚的香港。本片就是讲在一套香港唐楼里,几个太空舱住户的故事。
骤眼一看,电影里都是一堆小市民间乱七八糟的琐事,但根本上,故事深层围绕的主题其实是住房,这在片头一闪而过的字幕里就已经揭示了。根据香港政府统计,2018年香港打工族月薪的中位数是1.75万港币,折合人民币1.5万左右,表面看是比北上广深都高,但实际上也高不了太多。而相对的,香港市区一套5年内的新房售价一般都在20万/㎡以上,就是说不算饮食交通,普通人打一年工,才勉强赚够一块地砖大小的钱,这住房压力可想而知。而一个太空舱虽然只有100呎,实用面积不到9个平方,却胜在月租便宜,只要3600块,而且比笼屋整洁,自然成了许多走投无路小市民的救命稻草。
生活在这里的都是被住房压榨干了的人们,毫无尊严可言,有因为炒房破产而疯癫的老板,有毕业后为了和女友住洋楼而负债累累的高材生,有找不到床位连啪啪啪的权利都没有的货车司机,还有因为没房子而被迫狠心拒绝真爱的台妹;与他们相反,同一座城市里又有因为炒房爆赚,能为了宠物狗一掷千金的富家女,还有甩出一套市值几千万的贝沙湾,就能让岳父、女友都瞬间不计前嫌投怀送抱的强奸犯。高昂的房价改变了客观事情的规律,扭曲了是非,社会万物仿佛通通都与房子挂上了钩,是否有房成了判别成败、真伪、好坏的标准,虽荒谬至极,却又无比地现实。
《维多利亚壹号》《夺命金》《一念无明》……香港最不乏讨论住房困境的电影,因为这确实是香港人的切肤之痛,畸形的房价催生了畸形的社会价值观,也破坏着社会的平衡与安定。当老一辈香港导演还深陷在警匪的江湖里不能自拔,新一代香港导演正以荒诞叙说着现实的残酷。其实回过头来品味品味,远在蒙面黑衣人诞生之前很久,香港的文艺工作者们就已经开始一点一点地剖析社会的病灶,应了那句俗话,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现实来看,要消灭住房问题,是不可能的,现在的我只求能努力一把成为一个有产者,去压榨别人总比做被压榨的一方强,你说对吧。
电影本身其实挺无厘头的,算不上好看,却从滑稽里看了熟悉的众生相,让人感触,不推荐,不收藏。
向西村上春树一路向西后又一部小说改编,依旧是浓浓的纯正港味小品,依旧是诙谐幽默的自嘲讽刺,轻松一笑中透出的却是星爷电影中那份笑中带泪的无奈。 即使合拍片早已大行其道挣得钵满盆栽,可香港电影还是有一种“骨气”,一种执拧的对于原汁原味的传统的坚守和传承,并且,这么多年也并没让人失望,每一年总会有那么几部纯粹的港片让大家会心一笑,即使昔日辉煌不在,大酒店变路边小食,但口味依旧,小巧了,反而浅尝即止津津有味。 《一路向西》《老笠》《可爱的你》《打擂台》《一念无明》《树大招风》,当你看着王晶炒冷饭,许鞍华拍起了革命片,尔冬升监制起三少爷的剑并为其哀声载道时,却依然有那么一批小导演在每年为我们送上这么几道甜点,解馋,又吃不饱,不过反到有个念想,蛮好的。 时代变了,那些年港片的辉煌也已逝去,留给港人的是那份固守与时代快速发展过程中交织的尴尬。 “房子问题”对于内地香港来说又有何不同,底层的小人物又怎么会因为你是内地的还是香港的就不同对待呢?别傻了,都和谐统一了嘛。 故事不能说多么精彩,但是清爽可口,唇齿留香,一些小段子将多部电影,生活,明星挨个黑了个遍,可是又不带着情绪,反而是看开过后的一种小调侃,特别是结尾打999一段,真是看一遍都不够乐的。 “做人嘛,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对吧” 四星,7.5,口味因人而异,喜欢港片的推荐食用~
1、萧生的三级片壳股傍上爱奇艺差不多两年,终于搞出个作品,尺度把握尚可,难理解爱奇艺粤语只能在手机上看且不能投屏 2、向西作品一贯在HK自嘲流行,估计内地人还是看不惯 3、广州人听着粤语觉得挺爽,不少GAG换成国语(连台词都换了)就尴尬了 4、大爱最爱林敏聪,难得戏份如此多,毕生怪才,跪服,baby john演出也惊喜,比初出道好太多 5、剧情意料中无厘头,后段略显草率,至于政治社会隐喻就别太认真,存当一笑片看看就好
典型的港式幽默cult 片。黑色幽默点非常到位。很多次笑完了之后又突然想哭。
为什么大学毕业(香港大学学位比内地贵也值钱)努力奋斗但终究一无所有?
为什么一个强奸犯因为有家族留下来的房产可以迎接白富美?
为什么一个一心想伸张正义的人最后引火上身?
香港,社会变态才是常态?我在香港深夜场结束后只想静静地看着入夜后的香港吹着湿热的风发呆。
Ps: 影片里有一堆香港社会对内地人的刻板印象。永远可以打折的银联卡、满身电子产品拖着奶粉的水货客、大胸(港片内地女人的特色6666)好身材好脸蛋儿的内地女人…表示无语(摊手)
在一天内需要完成两份月度学习,一份年终总结,一份年度反思,外加一个课件+教案的情况,我急需一部“不需要用脑”的电影。在我的世界里,粤语的电视电影一般都不需要怎么用脑,有时还会一边“听”TVB剧,一边做饭做家务。
于是我选了这部电影,主演有柏豪BB+Baby John,片长也就100分钟+,又是喜剧,符合要求。其实是在半听半看的情况下,度过这100分钟的,看完的感觉是很典型的港式喜剧。很香港的台词,很香港的人物,很香港的造型,就连几个生硬的转折,“头重脚轻”的电影结构都很港式电影。
香港因为“土地问题”曾经闹出不少新闻,以此为背景可以衍生出大量的影视题材,印象最深刻的是《维多利亚一号》。本片剧情可以说是相当老套,5个男人由于贫穷所以共同住在太空舱式的房子里,机缘巧合捡到了城中千金的狗,众人准备领赏金的同时,又因为种种巧合得罪黑白两道然后逃亡,在逃亡路上又运气爆表意外解救被绑架的城中千金,最后自然大难不死一夜暴富,不过结尾还是有一点转折啦。影片后段30分钟巧合来得又多又密又生硬,实在相当“无厘头”,竟然让我有一种在看90年代周星驰电影的感觉,反正枪战那段让我想起了《逃学威龙》里的枪战。感情戏转折也很生硬呀!是因为我柏豪BB身材好所以一定要他露肉吗?每次看到他跟Shiga演情侣我就尴尬癌发作。然后为了让柏豪可以有第二场吻戏,又让他强行被甩。在2017年还能看到如此90年代的感情戏,我也是真的很想笑。
看到这演员阵容,深深感觉到香港电影圈人才凋零,怎么来来去去都是那些固定演员?看到“张继聪+郑欣宜+Baby John+Bob+庄思敏”的组合,我以为我在看《老表,毕业啦!》。Baby John每次的演出都让我很惊喜的,他很有他自己一套的演绎方法,使得每个角色都很不一样,如此陈浩南的造型真的有几分郑伊健的感觉,我真的觉得他欠一点大红大紫的运气。而张继聪和郑欣宜能配出CP感也真是难得。还以为Bob这次终于可以演一个好人了!结果还是自私小人物。好久不见的林敏骢自带喜剧。我一直好好奇为什么周柏豪无论演什么角色都可以用同一个造型,重点是万年不变的发型。虽然这个造型确实很适合他,也让他走上了潮人路线,但也没有理由演暖男演警察演狗仔队演废青演老师演鸭都是同一个造型呀?这只会让他演来演去都是“周柏豪”,永远地当一个花瓶。(来自一个迷妹的痛心疾首。)杜小乔出场让我瞬间眼前一亮,演港女真的很适合她呀!不算惊艳但又有几分姿色的脸蛋,嗲嗲软软的声音,被那句“係呢只呀!Tiffany Ⅹ Cartier!”萌到了!
不知道有没有人留意到,导演把当中一场笑场的戏也剪进去了,就是枪战之后,张继聪说:“Jenny还在山上。”那里。有部分香港喜剧电影是会把演员笑场的片段也剪进去正片里面的,更多的是一边出字幕一边播放笑场的片段,我可以说这是我最喜欢电影的一部分吗?这部电影的彩蛋也是完全乱来的,喜剧嘛,嘻嘻哈哈,看得开心就好。
(好了,我继续去写各种总结了。)
首先把现实铺垫得非常好,可见导演还是有功底的,难得的不讨好内地之作。
这组数据确实有些可怕,在五百万的楼里居然无法晾衣服,香港人真係傻,确实,房子确实是大多数人心中憧憬的一条刺,长大后你会发现,所有成为科学家,警察的梦想统一变成了买房。
张继聪说:人生只系为左搏野嗟嘛!精辟得我想笑,是啊!只想找一个宽敞的地方体验性爱而已,也许有人会觉得粗俗,但谁不粗俗呢?
整部戏的阵容确实有点弱,有些情节也趋于牵强,柏豪哥哥的演技还待提高。总觉得有点面瘫
而林盛斌又来饰演这种令人讨厌的角色,总觉得他难担大旗,豁得出去却总是一种风格,而且不讨喜,总是以浮夸嫁接演技,难免会引起观众的观影不适。
这种角度看BABY JOHN倒挺帅的,印象中他已经多次担正主角了,挺有潜质的新人,期望以后能多点好作品。
电影中他饰演被古惑仔影响的那一代香港青年,正值回归,第五部陈浩南已经穿起了西装,却有无数人想念他穿皮衣的样子,而这个角色是否暗含了香港人的九七情节,就见仁见智了。
林敏聪这个角色令我感到不愧系写出了"煤气灯不禁映照街里一对蚯蚓,照过以两心相亲一对小情人"的填词人,那份自心底的小人物奋斗史,演绎得游刃有余。
对楚翘饰演的角色,还是有一丝感伤的,她想行近时,被这句话刺到了吧!那份卑微不自觉显露了出来,其实两人都同样卑微,何必分高低,我们都是低等动物,何妨一起讨论人生。
这是一部笑料十足,情节尚待提高的电影,导演对社会现象作出了最大程度的批露,当然大陆版很多被和谐了。
所以请勿用艺术的眼光去批判这部电影,以看喜剧的心态去感受欢笑,笑完后你会发觉,电影里的角色可能是你,也可能是我。
这就是所谓的香港精神,数字时代的狮子山下,好在理想还在。#20170917
这一次多少可以体会到为什么有些人就是喜欢不来香港的喜剧片,人物、故事为什么都要那么浮夸、做作和弱智?
和《一路向西》一样cheap,但又少了鲜活的肉体,如鸡肋。这么看来,“向西三部曲”最佳作是最后一部《作家的谎言》,剧作可圈可点之外,还有松冈李那。
香港文化实在无法接受,住太空舱,丑化富人鄙视穷人,唾弃监狱出来的,充斥着肮脏低俗的小市民想法,所谓的百态一点不真实
映射香港老生常谈的楼市问题 套用各种反转套路的港式废柴题材喜剧 没有义正言辞的吶喊 全都是自嘲和自欺欺人 直观感受以及传递出的价值观念上 不难看出这是一部地地道道的香港电影 作品刻画了几个香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 有着梦想却受困于现实的窘境 很多段落并非浅薄恶搞或调侃 而是带着一定深度和内涵
超出預期的好笑,不俗的黑色R級喜劇,用居住太空艙借諷現今香港各種社會問題。五個人的碎片故事和結尾融合,反轉有效果。舊橋段在新時代演繹有意思。五個主演:林敏驄張繼聰實力笑點擔當,一開口觀眾識笑;周柏豪靚仔,陳浩南+謝霆鋒中長髮型的BabyJohn中二搞笑,繼續加油!Bob好多發揮~
看不懂
个人不太对得上点儿,但的确意外地没有垮掉!
唐楼负担太大,很残酷可笑的比喻
勉强两分。蔡瀚亿像任贤齐和黄义达合体啊。还是作者向西的破烂喜剧,导演环节是够业余了,但剧本总还能编出新的噱头来。五个棺材房合租客在经历了前半段那些年青人无病呻吟和蹩脚恋情戏以后,总算从老板被甩到车前(无间道笑死)开始,做出了烂喜剧又丧又扯的局面,过山车一样的后半小时怪好笑
又一出叉烧味的港式人间喜剧,虽然基本上没有笑点。一个合租房,一群各有故事的失败者,演绎着香港现实的无奈和所有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剧本的出发点很好,但是导演的执行力还是遗憾太多。小惊喜是看到了久违的宋本中,都老成这样了,哎~
乱up廿四,但憨居之中有少少道理。
恶搞得有嗲意思了
帅呆了!后香港电影,棺材屋五人组,落魄古惑仔,无人接纳的前科犯,攒钱买房的小白领,炒楼失败的神经房东,每个人物都是香港社会的典型,有血有肉,残酷又荒诞,网大拍成这样,大赞!
和向西村上春树之前的《一路向西》一样,不乏一些恶趣味和小三路的荤段子,但本质上仍是对香港社会阶层的关注和调侃,但也带着之前作品的缺点,整体依然是靠段子拼凑,而毫无故事的完整感,叙事不够流畅。不过,值得称赞的可能是影片创造了一种“香港梦”的概念,在很多当代城市的年轻人中很普遍,三星
竟然还不错,挺好笑很多细节做得也好。港片这样不是挺好的,就别硬讲政治女性觉醒和黑大陆人
又被公众号吹上天……配音版始终有隔核~。有机会看粤语版 再算~。主题是不错了,底层人民,自嘲什么的,但有点闹。
香港,满载流光溢彩,但是这个城市有最精致的珍珠,也有最粗陋的砖石。
鸡腿 白饭 还有橙
哈哈哈,挺好笑的,也无奈。有情饮水饱,没房别说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