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1998)

大陆剧大陆1998

主演:李雪健  宁晓志  周野芒  臧金生  

导演:张绍林

 剧照

水浒传(1998) 剧照 NO.1水浒传(1998) 剧照 NO.2水浒传(1998) 剧照 NO.3水浒传(1998) 剧照 NO.4水浒传(1998) 剧照 NO.5水浒传(1998) 剧照 NO.6水浒传(1998) 剧照 NO.13水浒传(1998) 剧照 NO.14水浒传(1998) 剧照 NO.15水浒传(1998) 剧照 NO.16水浒传(1998) 剧照 NO.17水浒传(1998) 剧照 NO.18水浒传(1998) 剧照 NO.19水浒传(1998)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21 00:05

详细剧情

北宋仁宗年间,某年京师瘟疫盛行,军民伤损甚多。天子钦点洪太尉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宣请张天师驱邪除祟。洪太尉寻天师不见,却因固执走了上清宫中镇压的一百单八个魔头。\r\n转眼数十年过去,正是哲宗在位之时。破落户高俅(魏宗万饰)凭借一身的奇技淫巧深得端王欢心,随即平步青云。待端王继位为徽宗,高俅更到了不可一世的地步。君臣二人一心玩乐,荒废朝纲,致使举国上下怨声载道,强梁四起。以及时雨宋江(李雪健饰)为首的一八零八位好汉相继登上梁山,一众好汉闹江州、三打祝家庄、战青州……搅得大宋江山沸沸扬扬……\r\n本片根据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改编。

 长篇影评

 1 ) 没有好女人的水浒

电视比小说好懂。 然后有些小小的想法
1 果然是有“逼上梁山”一说。逼他们,不仅是当时的政权,也有那些哥哥们。林冲是朝廷逼的。可是卢俊义,好好一个地主,混着过他的太平日子,有点事情也不至于忍受不了。偏偏好汉们要结交他,也没做什么事情,可是一来二去的就成了结交匪类,那正好给人把柄,不落草都不行。好汉们,你们能够不招惹人家么? 明明是好汉们看中了别人的资源,把人家给逼上来的。 而且这事可不止卢员外一个。
  
2 作者的思维里,其实是很男权的。书里有105个好汉及其它男性,女性是如何呢:3个女人会打、但是没文化的;一个贤慧、有文化又好看的,是林冲的妻子,结果是却招来了祸事的主儿,林冲的麻烦因她而起;一个知名的美貌潘金莲,以淫荡从此留下盛名;一个是小市井里的王婆,是爱财又是非不明的老婆子;一个阎婆惜,小有姿色却不守妇道要出墙;一个是卢员外的妻子,大房地位明确还是不能安份。最好的是李师师,有了作者心仪的才、德、智、貌,却只能是个私奔的下场。
作者笔下的女性,没一个有好的结局。似乎他眼里的女性,好看的、不好看的都只配这样,要么是被人害,要么就是主动害别人。那是一种对人性的歧视、扭曲的眼光。 于是,后来的我就不看了

3 原来,义气是这样的:没有理智,只凭江湖。


及时雨 送江中,智多星 也无用,
酒肉过 义气冲,招安到 美梦空。

 2 ) 再评水浒传

    水浒是现实主义上乘之作,比起四大名著中的其他三部,唯有《水浒传》充满了市井气息,三百六十行无所不包,甚至能看到当今社会的影子,可以说是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
    我最欣赏央视水浒的一点正是其对水浒传中现实主义的把握。很好地将北宋风情再现于观众眼前,演员表演对话都十分真实,很生活化。服装也很真实,古代的百姓几乎都穿布衣的,只有贵族才有资格穿丝帛锦衣。
    还有我再说说电视剧改编的看法。电视剧作为一种视觉、听觉、感觉多角度融合的艺术,确实应该在多角度给观众以感染。而且电视剧是分集的,每一集都像一篇短篇小说,每一集要有起因发展高潮结局,你不能像章回小说一样,铺垫半天,铺垫好几集,先把观众催眠了,演到高潮都没人看了。我仔细看和分析了央视水浒,以电视剧的标准看的确很到位!
    还有电视剧讲究有详有略,主角配角不能太多了,尤其是有108将的水浒是很不适合拍电视连续剧的。所以央视突出表现了5大主角,都是民间很知名,宋林鲁武李,五位好汉,剩下一些好汉选择了几十位突出表现,我觉得这是很合理的。

 3 ) 央视版水浒传改编全解

俺来总结央视版《水浒传》对原著的修改。该剧集有列传风格,大致可以分为九个段落,拣要紧的说。

第1—4集 鲁达传

1、开篇砍掉“张天师祈禳瘟疫”,径直写高俅发迹,决定了本剧的现实主义风格。后面同样砍掉了罗真人、公孙胜、高廉、包道乙等神怪情节。

2、剧集把王进父亲王升打高俅直接改为王进打高俅,增强了戏剧冲突,揭示出“乱自上作”(金圣叹)的社会背景。王进母亲说:“高太尉多大的巴掌,总不会把天都遮住吧!”从王进身上可以看到:命运总是把英雄无情地捉弄,下一位就是林冲了。

3、“大闹史家村”由史进向鲁达说出。类似旁枝情节的处理,还有顾大嫂说出“解珍解宝双越狱”,戴宗说出“柴进失陷高唐州”,等等。

4、对鲁达的性格塑造大体符合原著,如他身上体现出来的“狂禅”意味。但是第二次大闹五台山,原著里是因为鲁达屡教不改、恣意放荡,剧集改为和尚们出于怀恨而引诱他下山酗酒。这样一改,鲁达品格有所上升,但是性情与他不相符。

第4—8集 林冲传

5、与原著相比,剧中林冲天性善良,宁屈自己。如王伦让林冲去拿投名状,原著里林冲没有犹豫,直接说“这事也不难”,于是下山去取。剧集里林冲初时想不通,下山后又遇上一对母子而放行,叹道:“想我林冲,想当一回强盗都当不成!”很容易让人想到高俅害他走投无路,还有王伦给他带来的压抑。总的说,剧集对林冲命运的展开有两条线索:一是他和高俅的深仇,二是他和鲁达的友谊。原著里并不明朗,剧集作了很多的情节处理。

6、野猪林,董超、薛霸多次争问赏金是五两还是十两,最后两人被高衙内所杀,果然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原著里董超、薛霸未死,后来又押送卢俊义,是“野猪林”的翻版,两人被燕青射杀。

7、高衙内被废有点无厘头,但让人解气。

第8—12集 杨志传

8、牛二横行街市的情节可印证原著描写:“专在街上撒泼行凶撞闹,连为几头官司,开封府也治他不下。”杨志杀牛二,原著是“一时性起”而杀,剧集为误杀,类似为好汉杀人的开脱不止一次。

9、剧集中雷横贯穿于“认义东溪村”到“私放晁天王”的全过程,这样有前因后果,也可以牵动剧情的进展,并非编剧重雷横而轻朱仝。类似的处理还有后来的杨雄,他含盖了李云、汤隆、杨林的情节。

10、吴用的出场是一个隐喻,是对他“智多星”的揭示,即谋虑不足、权术有余。“在娘跟前顺着娘说,在媳妇跟前顺着媳妇说。娘跟媳妇都在,就低着头,一句也别说”,这是他一生的处世之道,剧情可以印证。

11、七星聚义,剧集中晁盖与三阮原本相识,且交情不浅,原著里他们不认识。这一场主要是吴用设计,三阮、刘唐配合,坚定大家尤其晁盖的信心。原著描写要简单些。

12、 三船抵头,群雄围坐,吴用从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分析天下大势,是为水浒版“隆中对”,指明未来发展方向。

13、智取生辰纲,剧集在细节上有意弥补原著的做戏,如晁盖把两桶酒各尝一口,向杨志暗示皆无药。其实劫生辰纲,公孙胜一人作法就够了,何必七星聚义,而剧集里公孙胜已是凡人。最后杨志自杀,被曹正激起,原著是杨志自醒放弃自杀念头。

第12—15集 宋江传(上)

14、宋江出场后,他与梁山的情谊、与阎婆惜的瓜葛双线并行。其私放晁盖,借张文远稳住何涛,相比原著更为圆润。

15、火并一场,林冲的重要性被双方看透,所以吴用和王伦都在争取林冲。吴用对林冲别有用心的劝说,加上王伦比原著里更无耻,使林冲下定决心。

第15—22集 武松传

16、宋江传暂停,武松传开始。金圣叹说:“武松传始自杀妇人,终自杀妇人。”“金莲、玉兰,为两头锁钥。”剧集显然加以借鉴,从潘金莲、玉兰这两个女人对武松酿成的悲剧切入,展开情节。

17、按照原著情节为潘金莲修改面目,但篇幅过长。阳谷县印证水浒“市井说”,展现市井风貌,暂且放下刀光剑影。

18、血溅鸳鸯楼,杀戮减半,细节上有意美化武松,也挖掘出水浒式的深刻人性。

第22—25集 宋江传(下)

19、续入宋江传。剧集删去花荣、黄信、秦明之间的牵涉,剧情的进展紧贴宋江。秦明还有后来的呼延灼,他们与慕容知府的恩仇都过于凶残,被省略。

20、剧集在细节上有意体现宋江所受的人生磨难、万缕沧桑,印证李卓吾语:“凡是有用人,老天毕竟要多方磨难他。只如宋公明,不过一盗魁耳,你看他经了多少磨难。”

21、李卓吾评道:“黄文炳也是个聪明汉子,国家有用之人。渠既见反诗,如何不要着紧?宋公明也怪他不得。”剧集没有把黄文炳塑造成彻头彻尾的坏蛋,也没有把他塑造成凛凛一大宋忠臣,他临死前的话则是让人振聋发聩。

22、晁盖让位、宋江相辞这一出,剧集明显借鉴了金圣叹的评语,如年齿、派别、童谣的暗味。原著里李逵高喊晁盖做大皇帝、宋江做小皇帝,被戴宗呵斥;剧集里李逵只高喊宋江做皇帝,被宋江呵斥。这就更直接、更显露地体现出宋江暗示自己“上承天命”,且有手段。

23、增加宋江树旗“替天行道”一节。宋江这样做,是要在江湖间扩大自己的声望,所以晁盖对一上山来便发号施令、宣扬纲领的宋江诧异而视。

24、宋江对李逵接母,前前后后都很关切,不像原著里那样凉薄。

第25—32集 群英传

25、这一段落,剧集对原著删节最严重,主要是压缩大量雷同化的战争场面——这些战争局部打斗或许精彩,整体思路却很平庸,如宋江收服呼延灼、关胜、董平、张清,都是厮杀几阵拿不下来,然后略加引诱,对方竟乖乖落进圈套,一劝即降——而去展开晁盖、宋江对梁山发展的意见分歧,完成晁盖时代向宋江时代的过渡,使全剧主线更明朗。

26、打祝家庄前,宋江就以“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劝阻晁盖,此处百回本的原著没有。宋江之术可见一斑。

27、孙立帮助祝家庄而祝彪相疑,比原著里惊险。孙立射杀师弟栾廷玉,这一出是民间版本,原著对栾廷玉的结局未作交代。孙立一家的结局,剧集里是南征捐躯,原著里未死。

28、剧集改变了扈三娘“哑美人”的形象,赋予性格气质。而王英,李卓吾评道:“王矮虎还是个性之的圣人,实是好色,却不遮掩,即在性命相并之地,只是率其性耳。……得这一丈青做个妻子也,到底还是至诚之报。”剧集体现了人物的喜剧色彩。喜剧化的人物还有时迁、李逵。

29、高唐州,吴用设计,梁山假扮援军杀高廉。这将原著斗法情节简化。

30、曾头市剧情比较直接,使晁、宋、吴三人关系略显明朗。吴用在战前分头试探晁、宋意见,最后晁宋争执,他一言不发。这与他的人生哲学照应。

31、其他战役省略犹可,但是大名府一场,剧集太简化了,至少带出个关胜来,尽管关胜被呼延灼赚,情节还是有点幼稚。

32、宋卢之争不太明朗,基本思路是:晁盖遗言后,卢俊义上山,宋江将命题转换,把“绣球”抛给卢俊义,也就是把竞争变成了梁山人(宋江)与“外人”(卢俊义)的比赛。利用大家拒绝外人做老大的情绪,宋江故作出让卢俊义取胜的姿态。所以李逵嚷嚷着要为宋江取史文恭的头,还当着大家的面说:“这不是为了哥哥您嘛!”当即被宋江呵斥斩首,类似剧情都是应金圣叹“一假一真,相映成趣”的评语。

33、东平、东昌两场被删。李卓吾说:“史进既是痴子,宋江又是呆汉,所以使吴用小儿浪得名耳。又曰:最可恨者,董平那厮只因一个女子,便来卖国负人。国家有如是人,真当寝皮食肉!”“这回文字不济不济。张清石子固好,叙处却没伸缩变化,大不好看,特是张清人品差胜董平耳。”

第33—39集 受招安

34、宋江招安初衷“为兄弟们找一个好的归宿”,为剧集精心设定,原著并不明朗。

35、安道全去掉宋江脸上的金印,李逵怒道:“没了金印就不是大哥了!”莽汉一句无心之语却是一针见血。剧集用这一情节引出梁山的招安行动(接着就是宋江去东京),别具匠心。

36、元夜闹东京,当李逵问及御香楼,李俊告诉他是窑子,并放话:“宋大哥也太不像话了,让铁牛搅他一下也好!”混江龙见首不见尾,此处绝非闲笔。

37、李逵坐堂是原著里两小节“梁山泊双献头”与“寿张乔坐衙”的结合,美化李逵有点过。

38、庞氏兄妹,剧集让方腊的部将提前出现(在招安之前),是很有意味的一笔。谁能想到此时的朋友最终会刀兵相见,血泪拼杀!

39、两赢童贯被省略。李卓吾评道:“是一架绝精细底羊皮画灯,画工之文,非化工之文,低品低品。又曰:若欲借此阵法封侯拜将,待河之清也。”“妆点十面埋伏处,大象自家意思。文人任性如此,可笑哉!”

40、梁山招安基本按照吴用的思路完成,即先打败朝廷,然后有理、有节地接受招安。第一场招安,因为条件不成熟,吴用让李逵搅乱了一番,原著没有明说,李卓吾认为“又是吴用主张”,剧集明确了这一点。

41、林冲之死是吸收了田连元评书,英雄的悲剧令人扼腕。鲁达来到林冲墓前,想当初也是他救林冲一命的,如今兄弟饮恨而死,鲁达无奈,把金牌扔去。这也为后来他无意南征、重归佛门埋下了伏笔。

42、征辽被省略。“长蛇阵是老生常谈,鲲化为鹏阵是小儿强作解事。”“混天阵竟同儿戏,至玄女娘娘相生相克之说,此三家村里死学究见识。”“水浒传文字不好处只在说梦、说怪、说阵处;其妙处都在人情物理上,人亦知之否?”(李卓吾)直接进入征方腊。

第40—43集 征方腊

43、剧集压缩原著的战争场面,并加整合,有宋史成分。先下苏州,再下杭州,后下青溪。最后打乌龙岭,基本按照原著吴用的两面夹击战术,去除了神怪色彩,写得比较壮烈。在整个征方腊过程中,剧集侧重了梁山的生死情义,如阮小二、阮小五救起阮小七,孙二娘救起武松,李逵救护燕青等。好汉阵亡方式与原著不尽相同,因为战争整体作了整合,双方交战人员也随之改动。

44、剧集加强了宋江、高俅双方的忠奸较量。原著里童贯、宋江在战争中属合作关系,并不交恶。

45、增加宋江对方腊“议和”一节。宋江骂方腊“不识时务,私欲过重”,方腊骂宋江“将兄弟卖给朝廷”,各执其理。而卢俊义说,打仗靠的是阵前厮杀,不是嘴皮功夫——这才是真道理!

46、剧中张顺送书而死,为宋江尽义,原著里张顺自死。

47、对方腊的塑造,剧集接受李卓吾语“方腊也是个好汉,勿小看了他”,没有把方腊塑造成反面,比原著里强劲。涌金门外骂宋江,令宋江无语,即使在囚车里,也对宋江冷冷一瞥。

48、武松单臂擒方腊见于水浒戏《定江南》,民间版本比较壮烈。原著里鲁达经神人指点,擒住方腊。

49、燕青、李师师泛舟而去,这给悲凉弥漫的结局带来一丝浪漫。

50、原著里吴用、花荣吊死在宋江墓前,剧集改为吴用忠义堂自缢,他见证了梁山的兴亡;花荣为宋江试毒酒而死,他是宋江最近的兄弟。

------------------------------

附:央视版水浒传108将出场统计(共66人,角色完全确定;另有数人,略可推断其姓名,暂不录)

宋江 卢俊义 吴用 公孙胜 关胜 林冲 秦明 呼延灼 花荣 柴进 朱仝 鲁智深 武松 杨志 徐宁 索超 戴宗 刘唐 李逵 史进 雷横 李俊 阮小二 张横 阮小五 张顺 阮小七 杨雄 石秀 解珍 解宝 燕青 朱武 孙立 韩滔 彭玘 萧让 裴宣 燕顺 凌振 安道全 王英 扈三娘 金大坚 童威 童猛 郑天寿 宋清 乐和 曹正 宋万 杜迁 朱贵 朱富 施恩 李忠 周通 蔡福 蔡庆 焦挺 孙新 顾大嫂 张青 孙二娘 白胜 时迁

(本文收录于荞麦花开《大河向东流 央视版水浒传剧集艺术评析 》)

 4 ) 红楼有黛玉葬花,水浒有林冲夜奔

野芒老师自己说,我一个文弱上海人,让我演汉子?不行不行,难不成演西门庆或者高俅?结果一听是演林冲,吓坏了。”这是我第二次提笔写这部水浒了,作为一个南方妹子,我也吓坏了。但人如果不时不时地这样给自己一点惊吓,又怎么知道自己是真的活着呢。

水浒印象

老版的四大名著电视剧,三国红楼西游都可以一看再看,但我不忍回看的唯独一部水浒。不是不好,是看一次印象就很深刻了,深到完全不敢再看第二次。作为女性观众,我实在不会偏爱它,但我仍然觉得,虽然水浒作为小说本身,无论在思想境界或艺术品味等方面于四大名著中都算是成就较低的,糟粕和诟病也不少。而难能可贵的是作为影视剧作品对原著的改编却可圈可点很成功,剔除了小说的混杂阴暗处,描绘那么大一群人从义薄云天直走到英雄末路,电视剧已经拔高了原著的境界,纯度的提炼带来了震撼的悲壮效果,让人不忍逼视。

如果说红楼的美人迟暮还算得上一种诗意的凄美,那水浒的英雄末路就只剩下惨烈的绝望。宋江征方腊,搬师回朝时一百单八将折损大半,七零八落,能活着回来的屈指可数。而宿太尉迎接梁山军时,劈头问的第一句话是,方腊到底是谁擒住的?好在有一出武松单臂擒方腊,成了蔡京高俅之流再一手遮天也堵不住悠悠众口的铁证。这忠义两全的路走得如此心酸委屈直至惨淡凄凉,仅想到此,我就不忍看这水浒的后半部了。随着东京太师府里密谋的毒计,蔡京含混不清的大舌头,轻描淡写的只言片语,上下嘴唇一碰,轻轻吹一口气,整个梁山就此灰飞烟灭。好气,好怒,又好恨!

只是我相信老版水浒的影像会使大部分中国人从骨子里升起一种小农时代的亲切感,虽不曾亲历,但却是来自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基因传承,那种古朴浑厚的感觉总让人很难忘。唢呐、胡琴,随着赵季平的音乐展开了《清明上河图》的卷轴,市井气象,烟尘弥散之中还似飘着发酵的醇厚酒香,像是精彩评书的开场。土嘛?土是真土。但这就是真正的农民兄弟。人物做旧派的服装效果就像是从古画中走出来的,那时候即便是最洋气的东京街头,林冲回了家也得掸掸身上的土,可我们喜欢的正是这种仿佛来自灵魂深处的土气。水浒的布景、打光讲究自然、质朴、敦实,熟悉的亲近感随之扑面而来。光束从外面或演员头顶部直接照下来,而屋子里的一切都是暗的,这样的背景下映衬得人物并不是那么美,但强调的却是剧情主旨真实大于美感的追求。像那束光照进了纷飞然的历史里,打开了一段早已尘封的往事。

里边有首叫《兄弟情谊》的插曲,低吟婉转的胡琴声像依依话别走过一山一水连绵不绝的深情。让人想起宋公明刺配江州途经梁山泊,晁盖等几次三番劝他上山都被婉拒,众人感慨送别。鲁智深野猪林救林冲,将他一双被开水烫过赤足行走遍布血泡的脚包扎了,一路用推车护送至沧州。还有一曲《林冲夜奔》,在武松六和寺出家的情节中也出现过。武松站在院中目送梁山军远去,风吹起他空空如也的衣袖。只是我忽然觉得在这沧然又壮阔的背景乐里,武松与宋江的初识仿佛就在昨天。在柴进的庄上,宋江把武松送出很远很远仍不舍离去,他说,现如今我宋江是有家难回,见兄弟回家,我心中高兴。武松一抱拳道,哥哥保重,我们有缘定会再见!原来,这开始和结束都还是那句话,送君千里,终需一别。

是什么情由让自己作为一个女子被水浒反复感动、落泪,因为这样的作品接地气,因为那样肝胆以照、生死相托的情谊实在是太遥远而稀缺了。林冲选择忍,鲁智深就陪他一忍到底;林冲杀不了高俅,可始终没有怨恨过宋江;武松不认可招安,却也跟随他一路出生入死直至功成名就,空留下断臂遗恨;李逵陪着宋江喝毒酒,说他不反了,也不活了。这是一种跨越三观依然存在的义气,虽然局限于仅有的选择却依然倾尽所有的轰轰烈烈。为什么陷入水浒了?因为从来不知汉子之间的情意也可以如此动人。姐妹情终不似兄弟义气,张爱玲说女人本就是同行,宝钗和黛玉再好,中间也隔着一个贾宝玉。而那些随着历史飘然远去的情感竟如此天真纯粹,像是永远被封印在这些故事里的一枚晶莹琥珀。也许这就是我们的水浒情结,一种因不可实现而难以割舍的理想主义情怀。

林冲的批判性

为什么水浒这样好看,这样教人难以释怀。因为它是悲剧,是忠义达到极致顶峰却依然不被主流社会所接纳的冤屈。让人看了不甘,内心充满矛盾挣扎,感到一颗心无处安放,不知是爱是恨。这是整部水浒的基调,也是戏剧所希望达到的悲剧美的艺术效果。这是一种在时代和阶级矛盾中无法解决的必然性悲剧,却也是投入寄托了感情的读者和观众们无法接受的残酷现实。为了释放情绪,抚平伤痛,宋江的愚忠无疑成了众矢之的的替罪羔羊,在愤恨与怨怒之下,人们会忘记这个核心人物自身的悲剧性,自然不会去同情他了。而人们最同情的会是谁呢?所有的人物最终都笼罩在悲剧的阴影之下,那个以自身的悲剧隐喻着整个梁山命运的人物又是谁呢?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林冲。

从个人情感来说,98版水浒最令我触动和同情的两个人物一是宋江,二便是林冲了。因为宋江孤独的使命感使得他不被理解,这一点反而成为了我对宋江无法释怀的原因。因为雪健老师把自身真实感融入人物带来的极致渲染和震撼,我被那种在残酷现实面前百折不回的理想主义神经质深深打动了,因此不论原小说如何,我始终认定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宋江。然而对于林冲,种种细节却让我有太多无法言明的感怀。如果宋江的愚忠让人恨,那么林冲的迂腐何以教人怜?98版水浒的片头中,野芒的名字为何能紧随雪健老师之后成为第二领衔的重要角色?在理性的分析之前,我却只隐隐得出一个感性的比附:红楼有黛玉葬花,水浒有林冲夜奔。黛玉千回百转的心思起伏,林冲荡气回肠的命运波折,好似英雄美人的同一曲悲歌。

林冲在小说中的出场,书说他:“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穿一对磕瓜头朝样皂靴,手中执一把折迭纸西川扇子。”冷色系清爽干净的一个人,并不同于五大三粗的汉子。习武之人,手里不拿刀枪却拿把折扇,这就很说明问题,林冲隐忍的性格,其实骨子里似一种迂腐的书生气。野芒老师是一大群北方汉子演员中唯一的南方人,使林冲的形象除了丰神俊逸之外,更添儒雅涵养的气韵,站在众人之间自显得卓尔不群。

水浒写林冲,重在表现人的社会性和复杂性。林冲的隐忍、懦弱和避事,一方面与他自身的社会背景有关,一方面也是作者有意借林冲的形象来最大化的实现小说的批判性。林冲是一个立意大于形象,极附思想深度的人物,更像是和我们一样普普通通的人,不得已在这尘世间委曲求全摸爬滚打。他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超级英雄,但平民式的亲近感让人不禁心生怜惜,人物的形象虽然不那么高大,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物为了突显戏剧的效果而做出了让步和牺牲,但其中丰富的层次与深刻的意蕴却更耐人寻味。林冲的性格越是怂,越是能把作品的批判性推向极致。林冲的“怂”就是批判性,林冲的“不想革命”就是批判性。而把一个最“不想革命”的人最终推向革命,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逼上梁山”,才可见那个千疮百孔的大宋朝廷坏到了怎样的地步。

不同于水浒中众多的少年英雄,林冲一出场已是人到中年。相比仗义江湖的血性男儿,林冲则更显得儿女情长,为了保全和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一切,他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隐忍。你看他被押解沧州,途中投酒馆吃喝都要尊两位差役坐上位。你看他被滚水烫了脚,只暗自叫苦却不发一声。你看他任自己怎样口渴也只肯喝一口水,把卑微的仁善留给了两个要取他性命的无耻之徒。你看他在沧州和店小二喝酒,人家尊他一声“林教头”,他却说,我现已是朝廷的罪犯了,什么教头不教头。这倒让我想起同是遭刺配的宋江,路过梁山被晁盖留下吃酒都不肯开枷卸锁,正色道:“这是朝廷法度!”但细想,宋江获罪到底是因为自己意外过错杀人,是实罪,而林冲从头到尾都是蒙冤遭陷害,即便如此,他丝毫都不感到冤屈,依然老老实实“伏法改造”。从沧州牢城改派到草料场管事,林冲感到十分高兴,他似乎看到了有一天自己可以重新做回“奴才”的希望,他甚至兴奋地兀自在雪地里舞了一段漂亮的花枪。想起后来吴用那句一语道破的感慨,好一杆林家枪,只可惜上不能除奸佞,下不能杀恶霸,只能凭空对着风雪而舞。但此时的他并不知道,自己人生最悲凉的一幕即将上演,那是一个“想当奴才而不得”的时代。

如果问,水浒的戏看谁看得最过瘾,那自然非武松莫属。从景阳冈到阳谷县,从快活林到鸳鸯楼,无一处打得不痛快,无一处不演得酣畅淋漓,让看客们都觉得自己也跟着做了一回大英雄。如果问,水浒的戏看谁看得最憋屈,那就只有一个林冲。从他捉住高衙内的那一拳没挥得出去开始,从他一脚踏上跟着杨志去东京的船又收回来开始,从他提刀来见被擒上梁山的高俅却没砍得下去开始,多少回他想做自己,多少回他都做不成自己。若是换了武松李逵,出身贫寒一无所有倒也百无禁忌,这样的话,高俅恐怕早就死了千百回了。然而林冲毕竟有过春风得意之时,因而他总抱着一丝重回体制内的希望而一再妥协隐忍,遇到一个林冲,高俅就总也死不了。我们期待英雄们受尽屈辱后的揭竿而起,因为他有能力,有道德合法性,造反有理。我们迫不及待想看到林冲充满悲剧的觉醒,我们是把个人的期许托付给了林冲去实现,等着盼着看八十万禁军教头怒发冲冠,大开杀戒,最后尸横遍野,逼上梁山。但尽管我们都目眦尽裂的预备爆发了,可施耐庵全不理会读者的心情,他要于众多的英雄之中塑造一个另类的林冲,人强命不强,你看他的外在有多强势,内心就有多纠葛。

风雪山神庙,被逼入绝境的林冲终于奋起反抗。虽然也是同样的豪气冲天,但林冲杀人前的说辞却是其他好汉没有的。林冲杀人,像是到了最后的节骨眼还非得再脑补一遍惨痛的回忆杀,控诉仇人的罪状,求一个心安理得不可,生生被他杀出了一种文质彬彬的气息来。最后的决斗,林冲一边打杀着一边和陆谦对话,连那致命的最后一刺,林冲都撇过了脸去说,我不愿杀人,也不想杀人,是你们逼我杀的!何以至此,其实林冲绞杀的不是别人,恰是自己内心最后的一点希望。那一刀一枪下去就代表他将永不能回头,那是他与自己幸福美满的去日时光做最后的诀别,又怎能干脆得了?

按理说,风雪山神庙之后,林冲已是万劫不复,然而此时此刻他想到的还不是落草。他被关在了官场的体制外,然而却也并没有把自己立刻纳入强盗的体制内。关于林冲的去向,小说里只用了一个含糊的“投东去”,他只是为了逃避官府的追捕,实际心里并没有方向。又说林冲投东去途遇一帮值夜的庄家汉,借火烘了衣裳,再要酒喝,横竖就是讨不到。如果换了其他好汉,既已成了亡命徒就不怕再背人命,肯定又是一番打杀死伤,但林冲只是用枪挑起那炉中火炭来烧了老庄家的胡子,打散了众人了事。罢了醉倒在雪地里,被一伙人擒住了吊打到求饶,这才叫柴进撞见:“教头为何到此,被村夫耻辱?”

柴进举荐林冲梁山入伙,但那时候晁盖还未上梁山,更没有宋公明,只有一个嫉贤妒能气量狭窄的王伦。那时的梁山泊并没有众好汉举义投奔的显赫名号,对林冲来说,不过是一片走投无路不得不委身的蛮荒之地。堂堂八十万禁军教头,忍辱负重折拜一个落魄酸秀才,偏偏要他提一颗人头来立投名状以表决心。林冲心慈手软,除非高俅,对无辜之人下不去手,活生生只憋屈到仰天长叹,想我林冲如今想做个强盗都做不成!直至火并王伦拥立晁盖,那多半也是受人利用而为之。带头大哥换了一位又一位,与仇人狭路相逢一遭又一遭,林冲的仇却始终都报不了。最后只气到在江边吐出那一口血,恨至极处,鲁智深无奈何徒手劈倒了一匹马,林冲这凄苦的一生也终于走到了尽头。他不够奸佞,混不了仕途;他不够狠辣,也做不得强盗。到了紧要关头,水浒的林冲和红楼的黛玉一样,成了保全大局,不得不被舍弃的牺牲品。

林冲的艺术性

纵观98水浒的几大主演,宋江自然是精神核心人物,武松代表了最典型的好汉养成之路,鲁智深在千帆过尽之后禅定,李逵象征着一派天真到底的少年之梦。在这热血沸腾风生水起之间,我们唯独看到一个经过了凝敛冷处理的林冲,看他失意潦倒之际喝的是冷酒,吃的是冷食,风雪山神庙遭遇的是他人生的严冬。这种特殊的人物气质,对作家的笔力和表演者的功底来说,都是一种严峻的考验。

98版水浒林冲完全是按儒将的标准打造的,在此不得不感叹张绍林导演大胆而又精准独到的选角眼光。而对野芒老师来说,虽然顶着角色反差和武戏短版的巨大压力,有矛盾有顾虑,但最终还是决心放手一搏,塑造了一个不同于原著而又独具风格意义的豹子头林冲。林冲的人物特征重点靠文戏来塑造,而武戏场景也可谓行云流水、潇洒飘逸,自成一派。妆容吊眼角的设计使得演员与角色更为契合,提升丰润了整体的精气神而显得英姿勃发。委屈隐忍处,林冲目光深邃忧郁,而愤然怒起处却是目眦尽裂。林冲杀人前的愤懑仇恨以及积蓄的哀伤,虽不失锐杀之气,但同时又会使人心生怜悯,这是他特别的地方,也足见演员内心戏和潜台词的功底。以前只觉得林冲不一样,却说不出这些细节来,其实这种传统的审美,对这种中国式帅气的认同和感应,即便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却也并不阻碍潜移默化中对艺术的欣赏,不得不说,这是多么强大的文化基因!

虽然林冲经历了重重劫难,遭遇了种种不幸,难得的是他始终秉持着自己本性中的正直和善良,不曾因草莽的身份而乖张暴虐胡作非为。也正因如此,他犹显得不合群,从晁盖那里的“三朝元老”以至沦为后来只管冲锋陷阵的部将,竟和红楼中黛玉一般,同是寄人篱下,可悲可叹,无处话凄凉。野猪林、山神庙,乃至梁山落草,看林冲非但感觉不到好汉应有的爽利痛快,倒有种黛玉葬花、焚稿的凄楚与辛酸。可细想来,做好汉,有本事并不稀奇,但有本事却审时度势,不逞能不蛮干,有度量存善意懂忍让才能让人敬佩。一个精彩的人物形象从来不是纯粹的好与坏,而是于复杂矛盾中见其深刻的魅力。站在旁观的角度只觉得林冲忍气吞声,若真的设身处地自己也未必有更好的选择。险恶而肮脏的时代环境,纵使你与世无争也难以自保。想起秋风渐起的东京街头,林冲借酒浇愁颤巍巍远去的萧索背影,那看似平静安稳的表象之下,有多少冷暖自知无法言说的惆怅。为功名家室所累,受那许多窝囊气,也许林冲算不得大英雄,却仍然是个好人,而这肮脏的人世间却容不得你选择只做一个单纯的好人。

林冲是个好人,好在他有情有义。发配前给了妻子一纸休书,自知无法保全不如放人家一条生路。他不自私,不拖累人,他放得下大丈夫的声名。林冲是个好人,好在他不强出头。火并了王伦,论资历论功劳,他完全可以和晁盖争一争。但他不求做英雄,只想安身立命,有一席容身之地就满足了。这样的人,不做头领也是个将才。林冲心细,大雪压塌了草料场的房子,撤离时他还不忘把炭盆里的火星子一一踩灭,这就说明后来的大火和林冲没有半点关系。林冲做事周全,到沧州时,差官问他路上使用的推车怎么处置,林冲说,扔了可惜,不如等路过前面的人家送了也算做个顺水人情。林冲并非喊打喊杀的一介武夫,他有谋略有规划。晁盖征讨曾头市,史文恭一再挑衅,林冲只是劝晁盖,我们是星夜兼程人困马乏,而对手以逸待劳早有准备,不如先安营扎寨暂做修整,再战不迟。而晁盖一时意气,仍要强攻,这才遭了暗算。

98版水浒对林冲故事的设计可谓曲折起伏、前后呼应,于细节处见深意,是匠心独具精雕细琢之笔。通过导演的立意,演员的诠释,原著中堪称“小张飞”的林冲被打造成了有板有眼英气儒雅的武生形象。野芒老师的表演,弱化了原著中林冲的懦弱怕事、优柔寡断的缺憾面,将其转换成一种有涵养的持重内敛,塑造出更能为观众所接受的林冲形象,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真正的好作品是能够做到让历史戏剧化,让戏剧历史化。用真实感打动人,树立人物积极的精神面来感染人、激励人,让人们愿意相信这就是真正的历史人物形象。剧中的宋江如此,林冲亦如此。

梁山聚义,林冲排名第六,上应天雄星,位列马军五虎将。虽说是虎将,但林冲的武戏并不多,不到万不得已不肯出手,但一出手,场面却并不像其他好汉那样热闹聒噪,风风火火,倒另有一番别致。攻打曾头市,李逵是两把板斧劈头盖脸地为宋江争头功,而林冲使的是一杆出奇制胜的回马枪。在横海郡棒打洪教头,那情形“当下又吃过了五七杯酒,却早月上来了,照见厅堂里面,如同白日。”林冲是肩挑明月,未遇敌手,何等好看。最要紧说的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这看似自然的天气现象,实则酝酿着一场巨大的阴谋。小说交代得清楚,陆谦等人早就来到了沧州,为何等了六天才对林冲动手,只为等这场大风雪。风一大,草料场失火,火势才会蔓延,林冲就必死无疑。但也恰好是这场大雪,压塌了草料场的房舍,林冲迫不得已来到附近的山神庙暂避,怎料竟帮他躲过一劫。也正是因为这大风,林冲怕庙门关不严实,搬来一块大石头抵在门后。这块石头恰好把陆谦等堵在了门外,才让林冲在庙内听到了几个贼人的一番交代。这看似自然的风雪其实是一场社会性的布置,是林冲躲不过逃不掉的命中注定。小说情节没有一处是偶然,没有一步是虚设,可见施耐庵写林冲是何等的功力。

施耐庵把水浒中最壮阔而悲怆的场景留给了林冲,足见对他的厚爱。于数百年后多少读者的心中,于那个悲壮的寒夜里,煞白冰冷的雪,凄厉呼啸的风,殷红燃烧的火,林冲独自伫立在那茫茫的旷野之上,呼吸着凛冽而带着血腥的空气,孤独而悲凉地叹道:“好雪啊!”在98水浒的片尾插画中,林冲的形象一改好汉们典型的虎背熊腰高大挺拔,他挑着花枪低低的身影是那样压抑而彷徨。那一晚白茫茫的大雪并非红楼中的天地洁净,而是来处已被凄然掩埋,前路又迷乱苍茫的惨淡严酷。可是很少有人会问,或许也没有人知道,那一刻,是什么支撑着林冲艰难而决然地前行呢?或许这句话,我们该问问自己。

撇开故事设计,如果设想一下,林冲在野猪林就被害死了,这更符合天道不公的常态。那样的话,如果仅限于一种无原则的善良和不能被认同的正义感,似乎我都不觉得同情他了。但又想到,不管处于怎样绝望的境遇之下,他都渴望活下去的那种不知是卑微还是坚毅的决定,又使我感到,这个人的精神并没有垮。属于林冲的唢呐声不在风雪山神庙,而是在这之前宣泄愤懑的一段舞枪之中。对于林冲,这是他心中一直积蓄潜藏的豪气;对于林冲,杀人前的准备动作比杀人本身更显得重要。

林冲的局限性

不是所有的仇恨都会得以昭雪,也不是所有美好的愿望都能实现,人们都渴望精彩圆满的故事结局,而残缺的悲剧却更是一种常态。遗恨让我们记住了林冲,也记住了整个梁山泊的前尘往事,但这样的遗恨却让写林冲看林冲演林冲的人们都不得痛快。

爱读《金瓶梅》,不是因为作者给我们看到人生的黑暗——要想看人生的黑暗,生活就是了,何必读小说呢——而是为了被包容进作者的慈悲。慈悲不是怜悯:怜悯来自优越感,慈悲是看到了书中人物的人性,由此产生的广大的同情。 ——田晓菲《留白》
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只是太狠。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业来,然琢削元气也不少。——金圣叹评水浒

虽然是同一个小说人物,在不同的读者那里会有许多不同的解读,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解读。人性本就是复杂多变的,通过作者叠加寄托在人物身上的感情就更复杂了,甚至写着写着就已和初衷不同,没有办法控制或改变了。待写完以后,也就失去他了,把他彻底交给读者了。然而什么是真实,每个人看到的是不同的真实,你愿意相信并付诸信念的才是属于你自己的真实。

林冲每个阶段的行为都颇受争议,可褒可贬是人物性格复杂性所至:不惩治高衙内,可以说是隐忍,也可以说是窝囊;休妻,可以说是深情,也可以说是薄情;火并王伦,可以说是大义,也可以说是不义。但说到底,因为人物的悲剧命运却使我们对林冲饱含了同情与惋惜。如果说林冲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这股狠劲是林冲于绝境中蓄势待发展现的张力和潜能,风雪山神庙如此,火并王伦亦如此。

但我们设想一下当年施耐庵创作水浒时的心境,他何尝不想给予林冲,给予梁山一个圆满的结局?但迫于时代局限性,他却不可能这么做。不管小说具有多么丰富的想象和虚构的空间,思想与精神上都不可能逃离社会价值观的主轴,金圣叹说林冲写得太狠,实因为施耐庵寄托太深而覆水难收的痛处。他先让这些好汉都统统摆脱掉世俗体制的束缚投奔梁山,却没有办法为他们想出一条比招安更好的路。各种小说版本设计的林冲结局,不是糊里糊涂的病死,就是不能得偿所愿的屈死。这种结局在倾注了感情的读者那里是模糊含混不能被接受的。所以,后来的金圣叹看到了这样一种无法弥补的残缺和遗恨,最后腰斩水浒,但那仍然只是一场不愿醒来的梦。

直到武侠小说出现,因为主流价值观在社会动荡中的倾颓,一切旧秩序都失去了合法的效力,人们不得不寻找新的精神依托。武侠小说的作者适应了这种需求,构建出一个完全平行于正常社会体制之外的江湖世界。那些政府官家实现不了的道义、公平,在武侠江湖中的侠客那里统统得以实现。可以说,水浒就是武侠小说可追溯的雏形。林冲在水浒中的立意,于批判性的同时也可见作者的慈悲,人物悲情残缺的复杂性证明了作者创作的矛盾与挣扎,正因为这种慈悲与矛盾始终贯穿于作品之中,使得林冲不再是那种单向的超人般的英雄,而成为特殊的非传统意义的侠的雏形。

央视版《天龙八部》萧峰与阿朱

怎么解决这样的残缺与遗恨,燕青的结局是施耐庵无意中指引的一个方向。到金庸就完全摆脱了世俗礼教的束缚,创造了一系列非传统意义的侠。在情感上也不再是以传统观念体现的简单粗暴,女主角的出现占据了小说的重要位置,让我们看到一个情爱、家国、天下汇聚交融的广阔而又旖旎多姿的江湖。似乎可以说,林冲的残缺与遗恨成全了之后的双双对对:杨过和小龙女,萧峰和阿朱,令狐冲和任盈盈。林冲的残缺与遗恨也使得赵季平的音乐里不仅可以有刘欢,也可以有王菲。在与林夕合作的主题曲中竟也传出了这般缠绵悱恻的声音,像是水浒里被误解扭曲的女性们跨越时空的补白:你给我保护我还你祝福,你英雄好汉需要抱负,可你欠我幸福,拿什么来弥补,难道爱比恨更难宽恕?!所有的残缺与遗恨在光阴的流转历史的演进中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圆梦。

最后让我们再回到林冲夜奔,回到他命运转折处那个最重要的夜晚。在风雪山神庙这一节,我想所有的读者们都会抛开水浒中的其他人物,心中只剩下林冲,仿佛他正站在巅峰的舞台中央,所有的聚光灯都在他身上汇聚。戏曲表演中有句口口相传的行话道,女怕《思凡》,男怕《夜奔》,说的就是演绎这段高潮情节的复杂难度。为了表现人物悲愤交加的内心矛盾所带来的张力与震撼,演员必须满宫满调边舞边唱,几乎每个字都带身段,一招一式的走位极为繁复,对演员的功底是极大的考验。因为作者的深刻立意留给了林冲这样极致的渲染,因为作为普通人的感同身受,读者和观众给予林冲的是那样可亲近的悲悯。如果说红楼的黛玉葬花是一种个人的行为艺术,那么水浒的林冲夜奔也算是道尽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坎坷,是恶劣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共同创造的行为艺术。林冲的故事被这样宏大的场面烘托得如泣如诉,火里映着雪,雪里挑着枪,林冲终于戴着毡笠,挂着酒葫芦走进了那片漫无边际的风雪之中,走进了属于他的宿命。林妹妹高洁,只问“何处有香丘”;林教头委屈,却也没个安身所。无论是入仙境还是落尘埃,他们都是求而不得。好在这一切都不是真实存在的,好在他们都只是一种极致的戏剧美的表达。而一说到他们都不是真实存在的,我却茫茫然如大梦初醒,不知是幸是憾......

水浒心结

虽然水浒是一部汉子戏,但我也是最近才知道,喜欢它的女性,台前幕后为它付出过艰辛努力的女性并不在少数。二十年前有一位名叫陈枰的女编导,甘愿放下手头的工作,用近两年的时间跟随水浒剧组辗转大江南北拍摄专题。回首90年代的影视剧创作,也正是因为这些理想主义者们的存在,才会涌现出许多像水浒传这般传颂至今的经典名作。毛姆在《人生的枷锁》中写到,不可思议的是,大凡每个经历过痛苦幻灭的人,由于受到内心那股抑制不住的强劲力量的驱使,又总是有意无意地再给现实生活添上一层虚幻的色彩。如果用这句话来理解剧中宋江对招安的执着,那么这种新颖独特的观点体现的就是现代人借演绎经典对理想主义精神作出的全新注解。这无疑是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水浒的拍摄过程中,有多少导演硬性要求的“再来一次”,又有多少演职人员力求完美主动请战的“再来一次”,相信水浒的理想主义也点亮了这群人之后演艺生涯中的璀璨星空。野芒老师在水浒二十年聚会上朗诵的那首诗里说,虽然老了,依然要做到所能达到的最好。至今,野芒老师仍以他精湛的演技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活跃在话剧舞台上,让人感慨光阴似箭,但人生亦如诗。二十年后,随着丁海峰向李雪健道出了那一声阔别重逢的“哥哥”,千载之前的遗憾便在那一刻的机缘中得以弥偿。

过去一直不喜欢宋朝,因为他重文轻武偏安一隅的阴柔气质,追求极致的文雅而忽略了人性的粗鄙。北宋的结局正如田晓菲所说,倘使一个文明有系统地洁癖下去,最终恐怕只落得一个妙玉的结局。高俅为了徽宗的艮岳运尽了太湖石,王希孟被蔡京选入宫廷画下《千里江山图》;宋江喝下了毒酒,武松葬在了西湖畔。空虚孱弱的国家主体背景之下,总有豪迈旷远的个体悲歌。这些亦真亦幻交错重叠的历史故事如一张神奇的网,构成了人与人之间有形或无形的联系,直至今天也应着某种机缘巧合,让我们触碰到一个而串联起更多。交错重叠,交错重叠,我才想起自己也曾去过开封,那里古城的风貌依稀如旧,我记得当时听过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因为史上黄河的多次决堤,千年前的东京汴梁已被淹没在地底几十层的淤泥之中,此刻真实的《清明上河图》就在我们脚下。

关于北宋最生动的认知,对于我来说是从98水浒开始的,因此心中一直有个水浒心结。虽然身为南方人,但总觉得内心深处隐隐根植着某种北方的情怀。我深信自己的祖先是北方人,楚地的先民来自中原腹地,是被周王朝流放的一方诸侯。屈子与汨罗,贾谊与长沙,苏轼与黄州,这里有许多关于放逐的故事,因为理想与梦的交汇,使这方水土浸染了一层凄迷又壮丽的神秘。我想,若有来生,我希望如林冲一般做个既仗义江湖又儿女情长的汉子。而这一生,虽然也像是被放逐了,但庆幸的是我的心依然被那些过去留下的印记所牵动。记得那一日岁月静好波澜未起之时,锦儿在窗下问林娘子,贴身穿的衣物,绣这么美的花样是给谁看呢?人生在世,虽有些东西不足为外人道,但于自己是要一贯秉持的。而对我来说,也像是用文字刺绣,虽不知绣的是喜鹊或杜鹃,欢唱或悲鸣,却只想拣一处春寒料峭的枝头,发出一点属于自己的声音。

虽然不是一朵雪花,有时也想上那样的荒街去惆怅,哪怕会变成一团雪泥。或许横穿《清明上河图》就可以进入这样的市井街巷,在《清明上河图》里是否可窥见宋朝的惆怅?大到历史小到人生处处可见的惆怅。只是为什么莫名地想到穿越这样的街巷,倒也像雪花,不为方向,只为漫无目的地飞扬。将人放入历史里便渺小得犹如一颗尘埃,一朵雪花,只剩下漫无目的地飞扬了,仿佛这也是某种特权特质的自由精神使他们不再渺小。

于2020年1月19日完结

 5 ) 《水浒传》浅析

《水浒传》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广为流传,里面的梁山好汉一百零八将个个性格迥异,光彩照人,他们或是智能超群,有勇有谋,或是除暴安良,行侠仗义,或是大义凛然,忘我行义。他们是凝聚着历代农民阶级心目中的理想人物的化身。水浒传的故事情节应该可以感染每个人,当然,我也被里面众多人物情节深深地吸引,比如:宋江和小旋风柴进仗义疏财,武松漂亮的醉拳,吴用的足智多谋,还有李逵,他颇有些野,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民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骂三打,结果不是吃亏就是后悔,但是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梁山好汉身上都有一种英雄气概,有一种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就是结局太悲惨了,一直不敢看,电视剧版拍的很好,可以说这版是四大名著里改编最好的一部,特别是李雪健老师,他把松江的优柔寡断、首鼠两端刻画的太到位了,给个赞!

 6 ) 为宋江辩

       因为对新版电视剧《水浒》诸多不满,最近又重看了“老水浒”,以及原著之相应部分,连原来不想看的后半部分也挑了一部分看了。突然间对宋江的看法有了改变,不再讨厌他了。
      宋江在原著里是被作者赞赏的人物,但鲜少有《水浒》粉丝喜欢他。金圣叹就很讨厌宋江。后有老毛说宋是投降派。还有次在电视上见瑞典汉学家马悦然评论《水浒》——他将之翻译为法文,谈到宋江,激忿之情溢于言表:“我觉得他(宋江)根本不配(作众好汉的大哥)”。马博士最喜欢的人物是鲁智深,赞他有“赤子之心”。
      我原来也讨厌宋江,觉得他虚伪:什么孝义,都是作秀,什么仗义疏财,都是沽名钓誉。不明白众好汉为什么都对他服服贴贴的,就因为他给他们钱花?
       如今有了些年纪,看法逐渐变了,或者因为对世事多了几分了解。
       武艺不值一提的宋江在那个尚武的时代,被一班无法无天的盗匪强人拥戴上梁山的头把交椅,是因为什么?不是孝义,不是仗义疏财,是因为此人有远见卓识,有大量大才,能为众好汉谋福利,为梁山的未来寻出路。而宋江能为众弟兄谋得的最好的未来,即是招安。
       不愿看到梁山好汉被招安的人,或者是看客心理:喜欢看到英雄慷慨赴死,因为被杀被剐的是别人,疼不到自己身上。往远了说,是以为厄运不会临到自己头上。所以喜欢看杀(别人的)头,再喝上几声鸟采。殊不知轮回中有无尽的可能,最经常的可能是角色换位。
       而更多不愿看到招安结局的,则是执“无常”为“有常”:希望宴席不散,好花常开,希望鲜花永远停留在盛放那一刻。
      可能吗?
       “自古名将如美人,人间不许见白头”。侠客豪杰也一样,谁人能不老?不病?不死?好汉们终老于梁山?可能吗?梁山是藏龙伏虎好勇斗狠的”大虫窝“,王伦的结局或者也是常态。
       若说要争天下,以当时的情势,梁山的规模显然还不足以成势,若想成大事,还不知要动多少干戈。有说后来梁山众好汉纷纷凋零是因招安之过。这可真是痴话——与方腊作战会死,与官军作战就不会死吗?要争天下的话好汉会死得更多:不止要与官军作战,还要与方腊,田虎、王庆以及别的武装力量作战。说什么联合方腊打官军?别人就那么乖乖让你联合?一山不容二虎,方腊与宋江该谁坐头把交椅?
       历史上真实的匪盗作乱起事,哪个不扰害百姓?方腊之祸,据史载,被贼众掠去的妇女,缢死于树上者,几十里相望。而真实的梁山泊,恐怕也好不到哪去。说什么”不扰民“,根本不可能。梁山又不事生产,军马粮草从哪来?还不是靠“借粮”?所谓”借粮“,从来有借无还,其实就是明抢。所以,以梁山之前所为。能得招安下场已是万幸。如果是以贼寇的身份被官军剿灭,那就是《荡寇志》里梁山众头领的结局——尽是被凌迟处死。在那个法度严酷的时代,其实是现实中最可能,最经常发生的结局。
       就是为了避免这样的结局,宋江忍辱负重,难为而为。绞尽脑汁,费尽心机,将一个反社会的犯罪团伙黑帮组织一变成为一支护国安民的武装力量。避免了多少无谓的杀戮,其实功德无量,万古流芳。

 短评

小时候光顾着看武打,后来欣赏它的音乐,最近又看,都是命运的无奈和唏嘘。第7集《风雪山神庙》,林冲的独角戏精妙绝伦。林冲任职草料场之前,在酒馆吃酒和小二有段对话。小二已知陆谦的阴谋,但又不敢吐露实情,只是叮嘱林冲好生留神。这时,饱受人间炎凉的林冲稍顿了顿神,说:小二,你真是好人啊。

3分钟前
  • 格里克斯
  • 力荐

爷爷生在天地间,不怕朝廷不怕官,梁山泊里住一世啊,好酒好肉赛神仙。看了《新水浒传》之后我才意识到,这部《水浒传》已经是无法超越的经典了

6分钟前
  • 摩尔乌鸦
  • 力荐

五星+

9分钟前
  • scholarschwein
  • 力荐

李雪健把宋江演活了!!!

13分钟前
  • sad clown
  • 力荐

就是不喜欢李雪健

15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力荐

我的巅峰时期可以准确背诵一至一百零八的名号,如今老矣。

18分钟前
  • Obtson
  • 推荐

因为这部电视剧,有段时间特别讨厌李雪健,可能李雪健把宋江的优柔寡断、首鼠两端刻画的太到位了。喜欢武松、鲁智深这样嫉恶如仇的绿林好汉。因为结局太悲伤,一直没敢看。音乐非常赞~

21分钟前
  • momo
  • 力荐

最爱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26分钟前
  • Mustakrakish
  • 力荐

经典!制片、编剧、主题歌、武指、演员都很满意。跟他太有缘了,因为此剧看了原著,因为此剧过了面试,因此此剧考了制片专业,最有意思的是因为此剧,冒着被初中班主任批的风险,在班级后面的黑板报上开了个专题,第一次把班里同学对此剧的看法公开记录下,大概相当于现在的BBS了吧!

31分钟前
  • 剧透凉凉
  • 力荐

印象中老妈喜欢看“潘金莲”那几集……我自己好些天走不出故事结局的惨烈~

35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大河向东流哇,天天的星星参北斗!

37分钟前
  • 卜扎
  • 还行

丁海峰版的武松很赞啊,看了叫人怦然心动~~~

41分钟前
  • 饶舌的哑巴
  • 还行

这布景,这演技,仿若回到了大宋,此等绝世好剧竟不如琅琊榜、甄嬛传之流,也不如权游,罗马之辈,评者真乃瞎了狗眼,乱放狗屁。

43分钟前
  • 步惊云
  • 力荐

四大最喜欢的一部 也是央视改编我觉得最好的一部 各方面都到位 特别是看到新版操行之后再一比堪称完美 好多人说李雪健演得不好 我看李雪健就是一张招安脸 不能再适合了 浓眉大眼的张涵予可不行 赵季平的配乐更是锦上添花 有时间一定再翻出来看一遍

45分钟前
  • Eve.W
  • 力荐

看时杀了宋江的心都有了~~

49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那时候多迷燕青阿

50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推荐

最好的宋江

53分钟前
  • 面源斯坦
  • 力荐

李雪健老师的演技冒话港。

58分钟前
  • RoRo
  • 力荐

四大名著中最好的改编,思想性而言,远远超过原著。最后一集几乎无情节推进,全在写景抒情,但不觉得冗长,因为前面的积攒的悲剧气场太强大了,这是一种奢侈的玩法。

1小时前
  • 碎岁
  • 推荐

武松说:我又不白吃你的,惹的我性起,把你这鸟店给翻过来。。阮小七说:爷爷生在天地间,杀贼杀官把命玩

1小时前
  • kaien_hsu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