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奇葩说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在前两季选手的持方都是不固定的,每一期正反双方的人员都在换,两位导师手下的队员当然每一期也都是不一样的。
不过第三季却做了比较大的改动,选手们分成了固定的正反两方,两位导师各带一队进行比赛。 对于这个改动,马东的评价是,导演实在太聪明了,我从没有见过他们两位这么认真地在讨论一个问题! 导演组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蔡康永的肉松队和高晓松的大紧队针锋相对地进行辩论,以增加节目的趣味性。 不得不说,导演组的目的确实达到了。不过这样一来,奇葩说却失去了一个更加珍贵的特性,那便是他的中立性,包容性,或者说的过分些,失去了一些文化性。 在以往的奇葩说中,选手们负责偏激,爆笑的言论,两位导师则负责高屋建瓴,与其说是为本队做最后发言,倒不如说是把辩题升华一个层次,把正反两方都从更高的角度来进行总结阐述。而这正是奇葩说区别于其他娱乐性综艺节目的地方,他所具有的教化性。 从两位导师口中,我们很少听到过什么偏激言论。特别是蔡康永的发言,每次都让人如沐春风,虽然每次发言都有其立场,但也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从不强词夺理,从不逾矩。而高晓松也经常悠哉悠哉地说一些和辩题关系不大的典故知识,在下文科生,当然很喜欢。 而对于最后的胜负,议长马东常常一笔带过,因为在奇葩说的舞台上,最不重要的就是双方的胜负了。 但是在第三季的规则之下胜负的概念则陡然加重了,这毫无疑问会引导观众更加关注胜负,而忽略奇葩说真正珍贵的地方。更重要的是,这个赛制很可能把两位导师拉到和选手一样的高度,发言的唯一目的变成了争胜负。 就像在刚更新的这一期“和蠢人交朋友你四不思洒”里,高晓松用了偷换概念的方法问蔡康永,你朋友圈里有没有比你更聪明的人,你能说他们和你交朋友是傻吗?高晓松把题目中绝对的“蠢人”概念,换成了相对了“蠢人”。 蔡康永朋友圈里可能确实有比他更聪明的,可这难道就证明蔡康永是个“蠢人”吗?恐怕即使比蔡康永聪明再多也不能这么说吧! 而蔡康永可能因为不想表达“再聪明的人也不敢说我蠢”这个意思,所以换了一个自觉很巧妙的回答,说那是因为我们各有所长,他在某些地方比我聪明,我也有比他聪明的地方。而这句话恰恰中计了,因为这句话表达的也是相对的“蠢人”概念,于是高晓松立马说那你必须设计一套非常复杂的朋友圈系统。 这两个回合的对话如果发生在选手身上,其实也称得上精彩,只不过从两位导师口中说出则显得有失水平了。 我是不相信高晓松只是这个水平的,只能理解成胜负心太强明知没什么道理的话也要说了。 马东说过,奇葩说想要传达的并不是一种非黑即白的绝对正确答案,而是一种混沌的概念,让双方的发言能引起你的思考,这便是奇葩说的意义所在。对于这句话我实在不能更同意了,马东所说的混沌的概念其实质正是包容性,正是其给人的教化作用。 在第三季奇葩说开播前有个海选选手的节目叫奇葩来了,有一位选手头衔为“优雅老姐姐”,从生理上说她确实是个男人,可她却有着一个女人心理,衣着打扮全是女相。或许是因为周围的压力,让她无法做出金星老师一样的举动,可自以为已收敛很多的行为却仍受周围人的白眼。她来到奇葩说就是为她这个群体的人向大家证明她们也是正常人而已。 当时我突然就很感动,这说明她是多么信任奇葩说啊!果然,马东最后多次对她表示了感谢,感谢她如此地信任奇葩说这个节目。 这真的是多么大的信任啊!一个在生活中饱受白眼的人竟愿意在一个综艺节目上抛头露面,肆无忌惮地表达自己所想,因为她知道在奇葩说这个包容的舞台上是没有歧视这回事的。 这不正是奇葩说的魔力吗!这是多么大的价值啊! 在第一季中还有一个如果炸死贾玲一人可以救百人你炸不炸的问题,最后蔡康永看支持炸死的人竟然那么多立即坐不住了,他公然放弃了自己支持炸死的立场,开始阐述真的不能打着多数人利益的名号去残害少数人,哪怕只有一个! 在第二季该不该向父母出柜这个辩题中,蔡康永更是动了真情,流了眼泪。 如果他的心中只有胜负的话,他是很难做到这个地步的。 而第三季的赛制却诱导着两位导师和观众把胜负看重些,虽然两位导师会尽力让自己的言论不那么偏激,马东也可以更加轻描淡写地带过最后的结局,但只要奇葩说仍在这个规则下运行,那导师以及观众肯定会不可避免地慢慢将胜负看成最重要的事。 当整个奇葩说充斥着偏激,充斥着胜负时,那马东所说的那种混沌感,奇葩说最珍贵的包容性,对人的教化意义还将留存多少,便有待商榷了。 PS:虽然高晓松因为胜负心太强发挥失常,不过我觉得还是比金星强,金星的话又没文化又无聊。 再PS:好心疼大王,海选的时候被蔡康永气得像吃了屎,这次又被肖骁气得像吃了屎…… 再再PS:如晶宝贝!你真的变了!!!
暗搓搓给我本命姜思达打五星
那个模特和校草是什么鬼,赶快走好么
有几期确实很赞
除了决赛,要给五星!大美玲棒棒的!
第三季冲着史航去 被大美玲惊艳 最后执中偶吧把我收服
依旧不喜欢马薇薇。
大家普遍都觉得,第三季前几期特难看,我也觉得。但是到后来,淘汰了新奇葩中只有奇葩的特质选手后,还别说,真的越来越好看了,有甚至有强于前几季之嫌。为此我还真把第一季重新看了一遍,意外发现姜思达与第一季有着天壤之别,不仅仅是辩论技巧,更是他的气质。想看思达的辩论几乎成为每一期的执念。
讨论的问题,越来越low。节目组能不能用心点
最后几期渐入佳境,可惜没了。黄执中真是强力鸡汤解毒剂,也是我最喜欢的辩手。姜思达真是好。老辩手有生活,一旦论述时有切实的生活体悟。颜如晶,还有另外几位年轻辩手,辩论术当然好,但只能就辩题说辩题,无法更深入,还是浅白了些。
看了阮经天当嘉宾的两期,他好可爱啊,又诚恳,又认真,又会烧鸡汤,又言之有理。蔡康永的说话魅力简直抵不住。高晓松输在人胖丑。马东控场相当不错。
无关是非,都是话术,有个性的来个性,没个性的磕逻辑。偷换概念、设置陷阱,有些精巧的地方是说了半天,被四两一拨,成了对手嫁衣。大美玲一战成名,董婧李林惊艳一时后续未知。有些辩题饶舌了点,导致不好展开,譬如临终病患那集,都沉溺悲情鸡汤里了。都说黄渤会说话,下一季该请他了吧
这季真的看到了好多人的成长!【执中欧巴实至名归,心疼大美玲
看过这么久其实具体的已经忘了。第一季很好看,后面两季有些审美疲劳了。有些话题还是不敢讨论。而有的时候辩手还真不如观众思路广阔(比如我,哈哈哈)。但我真心想推荐身边的朋友看,因为能开眼界!
觉得姜思达花希和陈铭这一季都成长得好好的~大紧我爱你……
五星给姜思达和黄执中。
始终觉得这一季里我们看到了那个坐在那里静静鼓掌的少年在发光,姜思达,你永远就是你,不必被定义评判,我是一个热心的观众而已。
今年的奇葩比去年的好,回归第一季的水准了
将蔡康永从湾湾夹带过来的逻辑混乱、说话没point的私货淘汰掉,节目的素质还能上好几个档次。不需要康熙的余孽将奇葩说搞得乌烟瘴气,节目中频频出现对康熙这个哗众取宠的过气综艺的悼念显得多余和矫情。本来不反感马薇薇 现很怀疑她让广州傻痹男主持晋级是为了锁死加拿大河南性学家的名额 用心险恶。
第一季的振聋发聩反思我们每个向左向右的选择背后有多黑多厚多少学问。第二季涉及更多社会议题,问题不是善意能解决的,前进也不止为了进步。到了第三季,少了深度厚度,节目从“辩论”走向“说话”,离题万里只为了说一句让你让我都能流眼泪的话。人生不要大智慧,过把瘾就死。
屡屡被阉割之后,选题没那么犀利了,不过高晓松回来之后,比第二季金星要强很多,可惜了啊,姜思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