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机墨盒内部计数器:到峰值了就自动装死
最初的计划报废:福波斯垄断联盟,签订协议规定电灯泡使用寿命上限,违者罚款。to keep people buying
通用汽车:斯隆哲学,改变细节、外观、无关紧要的部分以更新产品(但事实上性能并无大的改善)。后被各种商品效仿(如苹果更新换代,事实上到 4 左右苹果的功能已经差不多走到顶了)
英国经济事务研究所:赋予公民去政治化身份,而仅作为“消费者”,鼓吹消费主义。
CAD 软件的发明:降低设计成本 & 使商品更多样化更眼花缭乱,缩短商品价值存在的周期(usable but out),推动一次性文化、一次性消费主义。
宜家:设计多样、更新换代快、便宜,marketing中经常怂恿消费者“换”,一次性消费文化的实践者,把大部头家具变成了fashion的东西(即寿命短暂)。
苹果产品:iPod 电池只能维持 18 个月(初代 Vlogger 的抗议);后盖的特殊螺丝设计防止维修人员自行改装延长使用手机寿命、后期甚至改用胶水。
Tell people something they don't know but not good
悍马汽车:SUV 设计灵感:外形=别惹我 → 二战后&911后精神诉求:perception & fear of danger → 事实上 SUV 的设计使其翻车率更高(情感>理性)
李施德林:口臭概念的提出者(本来人们自己也不会发现 before 一支剧情性广告),从零创造漱口水市场。
医疗产业:把药品像口香糖一样卖给每一个人(Create diseases) 善卫得公司:胃灼热被说成“胃食管反流”,消费者自己想吃药都不用人逼的; 他汀类药物滥用:只有三分之一的每天服用的英国人有心脏病风险(胆固醇过高) 立普妥:科普胆固醇,美国国家机构降低不健康标准(高危人群一下子变多了) 医生:过度诊断、过度治疗(医生自己都信了)
洗手液“抗菌”概念:其实用抗菌和不抗菌产品效果几乎没差啦,但是细菌恐慌深入人心。
维他命水:+ Extra vitamin 而且五颜六色提醒你各种不同功能(但其实高糖超级不健康,all bullshit)
抗衰老产业 抗老针; 任天堂益智游戏:告诉你你大脑年龄 60 了!然后让你玩游戏降低大脑年龄。 美国抗衰老(神棍)组织....
Sell using fun and play whether we need them or not.
小猪佩奇动画周边(授权制),利用卡通媒介创造收益,儿童会更喜欢。
乔治·卢卡斯:改写向儿童售卖周边的准则,把他的整个 Star War 世界创造成一个玩具世界,把成年消费者变成儿童;玩具本身不贵,但配套玩具一大堆,试图使人想成套成套买周边。
电视作为广告媒介:打开儿童消费者市场(directly reach them),他们会让大人买单的。
变形金刚系列:星战的模仿者,but just 变形金刚电影只是其玩具系列的附属品,30分钟一集的广告伪装的电视节目。
丰田:将小孩作为目标受众,设计将军椅、宽屏娱乐设备等,对家庭购买决策产生影响。
鼓励消费者释放童心:明知陷阱心甘情愿,二次元周边、电子游戏(RPG游戏)、智能设备等
尼奥宠物网站:微信小程序成瘾游戏的鼻祖!!! 成瘾性,养宠物游戏有很高的用户粘性(&大转盘游戏等,提醒人again and again 回到游戏) ; 挑战与奖励并存的游戏设计机制:好友排名制 & 成就制(奇怪的小玩意、星星、金币); 成就感 brings 多巴胺并且使人多巴胺上瘾。
游戏化的宣传技巧:麦当劳大富翁游戏、麦片自带APP,各种会员制积分制应该也是成就制游戏设计的变式吧。
信贷制:使人屈服于即时满足,creates buy-now-consumers just like children; 冲动消费来源于无需支付有形现金的疼痛感的缓解,而非延迟支付的愉悦,pay by cash is painful;
移动支付 & 线上购物(不用解释了...)
“由于昨天大量女生剁手严重,现收留18-38岁身无分文的女生,淘宝无情人间有情,有意向加我~”
这是我一个微信群里刷屏的段子。
双十一,拔草日,不出所料,各电商平台数据又创新高。
不是说经济形势不乐观,大家都捂紧钱袋子吗?
是谁让我们不停买买买的?BBC有部纪录片《The Men Who Made Us Spend》,中文片名翻译为《无节制消费的元凶》或《谁在引导我们消费》,通过大量的调查访谈给出了答案。
这部片子2014年首播,共三集,主持人为一名调查记者。豆瓣评分8.7,只有不足5000人标记观看过。
高能预警:本文含有大量剧透!
01计划报废和淘汰
消费主义的核心就是新产品被不断淘汰,这甚至支撑着整个经济。
这种消费和淘汰并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人为设计的。
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呢?
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制造商提出一种理念,成为了当今消费经济的基础。人为地缩短产品的使用寿命,即计划报废,也就是故意设计容易损坏的产品。
最初这被应用在一款最普通的产品——电灯泡上。
20世纪20年代,几家全球垄断公司在日内瓦签署协议,人为缩短电灯泡的寿命,垄断联盟名为福玻斯。
当时的灯泡使用寿命为2500小时,垄断联盟把其缩短到了1000小时。有公司如果违约就会受到处罚,灯泡寿命超过20、50、75小时等都有对应的罚金,这些都被详细记录在文件里。
这些公司对外宣传,因为寿命长的灯泡发出的光会暗一些,他们是在耐用性和效率之间做出了折中。
如今,计划报废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
产品的内置报废属性,从洗衣机中极易损坏的加热元件,到装有密封面板无法更换电池的电动牙刷,已经无处不在。
其中最显著的例子是打印机墨盒。
它里面有个简单的计数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停止工作,并提示你更换墨盒。
有人重置了这个计数器,墨盒就继续工作了,反复重置了三次,墨盒都可以工作。也就是说在墨盒仍有大量墨的时候,消费者就被催促更换墨盒。
实际上,这种计划报废已经渗透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已被我们接受,为何呢?
因为持续消费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它不再是必要的行为,而成了一种义务,消费的义务。
这种观念源自冷战时期,当时的世界正面临着体制竞争,资本主义还是共产主义。
哈佛大学的专家表示,美式民主和大众消费是紧密相连的。不仅指所有人都可以购买商品,过上富裕的生活,还指消费者所拥有的选择权。
相比之下,前苏联的人们并没有与美国相当的物质商品,也没有选择权。
上个世纪50年代,一些做市场营销的人发现,市场终究会饱和,之后该怎么办呢?
如果人们已经有了吸尘器、汽车等耐用品之后,再如何刺激消费呢?
时任通用汽车总裁的斯隆,找到了一种改变消费心理的方式——有序制造不满情绪。
为了加快汽车的购买频率,当时通用的设计师每年都会更换雪佛兰跑车的颜色和外观,这种做法向消费者传达了,颜色和尾翼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引擎和可靠性。
这比计划报废更进一步,变成了主动淘汰。很快,有序制造不满的理念席卷了西方世界。
但是经历了长时期的经济繁荣后,到了70年代,人们的收入已无法跟上物价的上涨,出现了一系列的工会冲突。
英国经历了激烈的意识形态冲突,作为智库的经济事物研究所,找到了一种出路,即赋予公民全新的去政治化的身份,不再是劳动者,而是可以自由消费的消费者。消费主义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蔓延开来。
另外,科技的创新也改变了消费选择。80年代,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出现,让制造者可以把一种标准品做出多种变体,并且大幅降低了商品价格。
但它也可以说是一次性消费的罪魁祸首,新产品变得越来越重要,流行周期开始变短。一件产品的效用不变,但因“过时”,它可能就丧失了价值,因为新产品已经出现了。
数据显示,从上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美国人均一年购买的衣服从34件增加到67件,翻了差不多一倍,算下来,平均每人每5.4天就要买一件衣服。相应地,衣服的平均使用频率也就大大降低了,这真的有必要吗?
比衣服更受欢迎的就是电子产品了,尤其是手机。
手机不断升级和更新的理念,实现了50年前通用汽车的梦想,将这一理念发挥到极致的就是苹果的乔布斯。
上世纪90年代曾担任苹果首席设计师的丹·克罗认为,以前的苹果手机的升级,有科技的因素,而这几年的升级虽然让手机运行更快更流畅或者更有趣(加入指纹识别),但创新已经达到了巅峰、陷入了自然停止(注意纪录片的播出时间是2014年),和从前的产品已经没有太大的差别。
从某种程度上看,现在苹果的广告在颜色上大做文章,和当年汽车工业的做法异曲同工。
有意思的是,电子产品修理师发现,iphone 4的外壳使用了一种全新的五角星形螺丝,这种螺丝是苹果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别人私自更换电池以赚取更多利润。
这么说来,产品的这种特别设计全都是厂商的陷阱吗?
事实上也不完全是,苹果手机越做越薄,而消费者也是更喜欢购买薄的,互相影响的结果就是产品的接缝都是用胶粘合起来,根本没法轻易修理。
而过了保修期后,修理的代价高昂,再添一点钱就可以购买新品,新的循环又开始了。
02缓解恐惧
对死亡的恐惧和生存的本能是人类共有的。
战后,悍马汽车迅速占领了美国市场,作为通用汽车顾问的心理专家拉贝尔博士说,悍马传达的信息就是,别惹我,否则你撞上我,我就压扁你。
SUV车型的设计,也是来源于恐惧,这种比普通轿车更大的车型也传递了类似悍马的信息,离我远点,让我先过去。
911事件之后,SUV占据了美国汽车销量的20%以上。消费者看中的是SUV的安全性,但主导他们的是情感,不是理性。因为SUV的设计实际使安全性降低了,其翻车率是普通汽车的两倍,约60%的SUV死亡事故,都和翻车有关。
先将恐惧深深植入你的内心,然后再提供解决方案,消费者就会乖乖买单。这种恐惧可以是本就存在的,也可以是夸大,甚至制造出来的。
你有没有担心过自己胆固醇偏高?
史上最畅销药物——立普妥(Lipitor)的故事来了。
记者采访了鲍勃·艾利西,1999年,他负责为立普妥做推广,当时市场上他汀类药物众多,如何让立普妥脱颖而出呢?
当时公司并不能证明立普妥能预防心脏病,因为其临床实验结果还需要几年才能出炉,所以艾利西决定拿现有的疗效——降低胆固醇来说话,这成了立普妥的主要卖点。
艾利西说,消费者通常只能记住一个信息点,你不能传递太多他们不感兴趣的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美国他汀类药物的标准主要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决定,该研究院降低了高胆固醇的门槛。这一举措对制药业的影响巨大。
一夜之间,有胆固醇过高风险的人从1300万增到了3600万,这个数字几乎是原来的3倍!
片中说,推出立普妥的辉瑞公司和决定降低高胆固醇衡量标准的国立卫生研究院7名成员中的6位,都有利益关系。
2014年,英国有800万人每天都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来降低胆固醇,其中只有1/3的人真正受到了心脏病的威胁。
实际上,高胆固醇只是导致心脏病和中风的诸多因素之一,但很多人似乎把它当成了唯一原因。
钱德医生是英国医学会的副主席,他认为很多人对胆固醇的担心是受到了误导,他汀类药物也被滥用了。患者急需立刻缓解症状,而医生也有失职的地方,存在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的情况。
在他看来,降低胆固醇只需要改变生活方式,加强锻炼就可以了。
食品界也制造了成百上千种产品,让我们相信一般的均衡饮食并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要保持健康,避免生病,需要摄入额外的饮食。
你喝过维他命饮料吗?
这种饮料瓶子的设计就带有药品包装的风格,似乎在强调这是一款对健康有益的软饮料。但是2009年,英国广告标准局认定维他命水并不是健康饮料,因为它的含糖量和一罐可乐差不多。
有意思的是,维他命水的巨大成功早就引起了巨头的注意。2007年,可口可乐就收购了其背后的酷乐仕公司。之后,他们对该饮料能促进健康的宣传更加凶猛,甚至称其能减少感冒、慢性病甚至癌症的发病风险。
这种直白的宣传很快引发了法律诉讼。现在,这些预防疾病的说明已经被公司撤下,维他命水的配方也做出了调整,热量大大降低。
人类还有一项共同的恐惧,就是对衰老的恐惧。
与衰老伴随的就是记忆力的衰退,很多公司利用这点获利。其中最早的一家就有游戏业巨头——任天堂,就是那家推出超级马里奥、精灵梦可宝等,跟无数人的童年记忆紧密相关的公司。
他们推出的《不老大脑》和《大脑锻炼》等, 正是将神经系统学家川岛隆太的理论应用到了一系列小游戏上。
通过简单的大脑锻炼,来刺激大脑并使其保持年轻,有点像大脑体操。
不过任天堂英国总裁表示,他们不会宣传其产品有促进健康的功能,并认为这种想法来自外界。
抗衰老到底是不是伪科学?
片中的调查记者走访发现,对于抗衰老产品,厂商似乎并不需要去证明其效用,更让人震惊的是,其中的很多消费者都是医生。
全球最顶尖的医学研究中心之一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警告人们不要相信由抗衰老行业机构提供的大部分治疗,他们称这些治疗可能带来不良副作用,并坚称没有任何得到证明的疗法能阻止甚至延缓衰老过程,激素治疗也不例外。
恐惧才是我们购买的最主要动机。
03即时消费和信贷
一个卡通形象如果很成功,它就会出现在各类商品上,这些商品的价格也会随之提高一半。
这就是授权制,这种方式用在成年消费者身上同样有用,只不过是把小猪佩奇换成了贝克汉姆。
儿童和成年人都是消费者,但以前并不是这样。
几十年前,儿童和厂商之间隔着家长、老师和政府监管部门,这时候一个重要的媒介电视出现了,电视节目可以直接向儿童推销商品,比如糖果和玩具。
儿童商品市场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打开了。
曾有一种试图反对将儿童变为小消费者的呼声,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就曾游说立法委员,控制针对儿童的广告。
可想而知,如果这项法律出台,整个行业将会受到巨大的影响。
在华盛顿的听证会上,一场激烈的辩论上演了。
大公司聘请了美国最顶尖的律师菲尔斯(Fred Furth),他说“在美国这种民主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我们必须彻底学会照顾自己,未来的20年,我们最不需要的就是民族大保姆(National Nanny)”。
最终,政府机构败下阵来,儿童玩具等营销再也没有障碍了。
时隔多年,调查记者又采访了菲尔斯,他表示,联邦贸易委员会的职责并不是限制孩子吃太多糖,应该是孩子的父母、祖父母来做这件事。
当被问到是否后悔阻止了这项保护儿童的法律通过时,菲尔斯说他从来没有阻止任何法律通过,如果这是件很严重的事情,国会应该站出来。
上世纪70年代末,一个全新的电视频道——美国的尼克儿童频道出现了,这是种前所未有的高频率接触儿童的途径,厂商们可以从中植入无数儿童广告,这种形式此后也在全世界流行开来。
统计显示,2007年,一个普通英国儿童每年会观看1万个电视广告,事实上他们也成为了和成年人一样的消费者。
市场营销人员对儿童消费者的关注还产生了一个结果,那就是他们开始意识到,如果能让成年人表现得跟孩子一样,他们就会变成更好对付的买家。
上个世纪90年代,商家们开始鼓励成年人释放自己的童心。
动漫展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儿童和成年人都会去参与,游戏产业更是如此。
这是一种欲望趋同的趋势。
很久以前,孩子们想要游戏和玩具,而成年人想要能让自己和家人生活得更好的书籍和工具,如今每个人都想要智能手机和新的电子游戏,从小到大一直玩下去。
现在游戏化营销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但是成年人还是比儿童更加谨慎,在购买商品时会犹豫不决,这是商家们不愿意看到的,他们希望成年人能像儿童一样说“我想要,现在就要”!
即时消费最大的推手信用卡出现了。
对大脑活动的研究发现,我们付现金时,会感到一种类似疼痛的不适感,但是信用卡会将这种痛苦推迟到将来,现在的扫码支付应该也同理。
到上世纪90年年代后期,一种以信用卡和其能购买到的令人向往的生活为基础的全新消费文化建立了起来。
研究者表示,成年人不再推迟满足感,认为现在并且应该得到,正是这种态度的转变,将成年人变成了儿童。
而网络购物让即时消费更上一层楼,24小时不间断,动动手指就能购买,大大缩短了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片中的记者说,我们通过消费表达了我们是谁,想成为什么,但被消费主义主宰的世界,事实上是让我们无节制消费的人精心设计的陷阱,其聪明之处在于,他们制造出了无法满足的欲望,无论我们拥有什么,市场上永远有更多、更好的选择,这就是我们无节制消费的元凶。
(公号同名,生蚝烙饼~)
从一年前接触极简主义以来,我的确少买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从衣服、护肤品到生活家居用品,我都全面实行了一番消费降级,因为自以为已经知道商家的营销套路,很多产品卖的都是品牌溢价。但有的时候我还是会被无孔不入的广告、以及看似真实分享的网红推荐迷惑了大脑,实行金额不大但无节制的消费。
这部《无节制消费元凶》很适合身处消费陷阱中的每个人观看,看完之后不至于醍醐灌顶却也明白自己交了多少智商税。
纪录片一共有三集,总结下来,无节制消费主要围绕3个主题:
#计划报废
#贩卖焦虑
#儿童心理
为什么我们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电子设备?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每年的iPhone发布后,苹果股价总会大涨。商家总会想尽办法掏空我们的口袋,苹果公司更是如此。手机太单调?那我就更新MACBOOK。手机电脑都成了主流,那我推出IWACTH、无线耳机、IWACHT表带... 商家推崇消费主义,当然不能简单地以增加产品种类为手段。我之前也一直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诺基亚、摩托罗拉还盛行的年代,我们的手机总是很难损坏,当年根本没有现在满街都是修手机的店面,那我们是怎么一直保持手机的使用寿命的呢。我的MacBook坏了3次,都是主板问题,修理一次费用达到1600元左右,可能我已经算是幸运的了。然而我却也发现,每次更换的主板,总是在保修期过了的一个月,就坏了,我不得不又自己掏钱修理。我的iPhone,总是在下一代iPhone推出之后,运行变得极其缓慢,而我最近使用的iPhone6s,因为话筒跟电池都都不同程度的损坏及续航能力不足,严重影响我的使用体验的时候,我决定放弃再购买iPhone。
而今天看了这部纪录片,事实告诉我们,无需怀疑,商家正是在这里大张旗鼓贩卖缺陷产品。重点不在于产品是否完美,重点在于刺激“消费”。商家不需要给我们提供完美的产品,只需要告诉我们,买就对了。而一小部分并不追逐潮流变迁的人,却要被迫卷入“计划报废”的陷阱里,即使你不需要新产品,但是你现在使用的产品寿命都无法超过2年,并且修理费用极不合理,这只是变相逼迫你购买新产品。这点我也深有体会,大学时代的我还是秉承物品丢弃可惜、能用即用的原则,但有一天我的吹风机无法吹出热风了,但是我挺满意这个吹风机的,买的时候是99元。于是我打电话给飞X浦的售后,询问是否可以修理,我原以为修理费顶多20元到头了,那边却答复我,修理吹风机要60元。这个时候我哭笑不得,再加39元我可以获得一台全新的风筒,但修理却要花费我60元还有一个下午的时间。这个时候很容易选择,我再花99元购买一台新的风筒,然后给地球增添了一件垃圾。
我已经过了那个靠电子设备给自己贴标签的年纪,才如此坦然面对,iPhone是一部超越了我财力及管理精力(屏幕、机身极容易损坏)的手机,我不应该继续在这条路上追逐。最近的我决定重新适应安卓系统,父母的华为手机一般能用个3年以上,我买了一部华为,暂时来说各方面都挺好,重要的是它连iPhone的一半价格都不到。没想到iPhone6s是我最后能买得起的苹果的产品了,这之后的iPhone价格让人咋舌,现在已经攀升到1万多。
那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计划报废产品?在自己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内,买质量相对地经得起考验的产品。P.S.苹果全线产品都被我排除到“质量好”的范围外了。
其次商家情愿选择把旧款销毁,也不愿意旧款产品在新款产品推出之前,还在市面上流通。前段时间爆出Burberry情愿销毁一大批的包包衣服鞋子化妆品,也不愿意将其打折出售,这就是经济学上“资本主义倒牛奶”的原理。我们身处一个产能过剩的年代,商家就必须通过各种手段维护其商品的高利润,他们得到的远比他们浪费的多。这里不对地球资源做讨论,我们只针对商家怎么掏空我们的钱包,怎么把成本转接到消费者手上。说到成本转移,双11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我曾经因为双11的到来,爆买各种洗发水洗衣液消毒液,家里每个抽屉都塞满了双11的打折商品,一度另生活过得非常不清爽。后来看了相关的报道才明白,这就是商家转移成本的套路。工业的发展导致今天我们的生产力过剩,不断生产出大大超过现有人类基本需求的大量的商品,而这些过剩的产品占据着商家的仓库。由于储存商品的成本增加,商家通过打折,把商品转移储存到消费者的家里,一石二鸟,既解决了商品库存问题,又达到销售目的。
我决定不再囤积任何生活用品,消耗性用品快用完的时候再买是很明智的决定,现在的营销手段层出不穷,基本每个月商家为了销售都绞尽脑汁制造各种打折活动,不要把自己的家当成仓库,要过舒适、家无杂物的生活,要把生活重新掌握到自己手中。
看看今天中国的中产阶级,就知道因“焦虑”诞生的行业未来的市值可达到多少。大概是可达到不可估量,哈哈哈哈哈哈。就我自己而言,最大的焦虑是认知焦虑。身边各种功成名就的年轻人告诉你,你是loser;公众号告诉你,不提升自己的技能你只能等着被社会淘汰;媒体告诉你,中产阶级在过怎样的生活是...于是没钱没背景的我,最唾手可得的大概就是知识。教你如何好好说话,一个课程388;教你如何写一个好故事,一个课程98;教你如何提升ppt技能,转发朋友圈可免费获得2节课程。于是一夜之间,大家口里说的都是“认知升级”,你不升级?不好意思,你没有终生学习的能力,你不配或者。
我并不是吐槽大家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但的确是大部分人都不具备自我判断力,才会随波逐流(包括我自己)。回首我多年来学习的路上,认知提升最快的阶段却不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而是在我还能安静一周看3、4本书的时候,我的三观基本是在那时树立形成,我的知识体系建立得最大最全也是在那个时候。而在贩卖知识焦虑的今天,我家里堆了大量未拆封的书,听了2节又觉得无趣的网络课程,而我什么实质性的收获都没有。
在知识随手可得的今天,我却发现我学什么都学不进去,其实,是太多声音分散了我的专注力。一个人生活很多事情需要自己操心,没有了读书时家里人帮忙打理了生活的时间优势,这是分散我注意力的一点。但更大的原因,我想可能就是——焦虑,让我一事无成。即将30岁的我,生活只能算得上波澜不惊,但想要有点成就,还是得静下心来,这个时代,哦,不,无论哪个时代,最后得到褒奖跟肯定的都是那些十年如一日专注的人。我要学会在这个焦虑爆炸、观点爆炸的年代,坚持做自己。
纪录片告诉我们,焦虑有疾病焦虑跟心理焦虑。我以上说的是知识焦虑,本片没有提及,但我认为这很有中国特色。另外影片中提及,贩卖一些人们不知道、不清楚的东西,再编个故事,就能发大财。漱口水、降压药,背后的利益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前段时间闹得很凶的红毛X酒也就是那么回事,而这一切都不过是商家看穿了人性的弱点,人们恐惧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也许是因为信息闭塞无从查证(中老年人),也许是根本没有耐心科普,对自身很多事情认知不足,而这就是商家钻空子的地方。在日本的酵素丸、消脂丸盛行的今天,我没有做过多的功课,也并没有否认这个事物的功效,我只是单纯觉得,我多吃两口蔬菜跟水果,少吃几口人工糖、少喝一杯奶茶,达到的效果远远比这些辅助类的产品作用大得多,也健康得多。
现代人太忙了,忙到没有时间朝另一个方向思考问题,现代人也太懒了,懒是人类的天性,吃一颗小小的药丸就能起效,我为什么要压抑自己想吃火锅跟喝奶茶的冲动。现代人也太可怜,解压往往要靠商家给出的理由,今天买一只口红、明天买一个包,你就能改造自己;今天一顿火锅明天一杯奶茶,这就是在忙碌生活中你让自己放纵一次获得的快感。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由消费主义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活的年代,我们只要有依靠物质的一天,我们就无法逃离。
我并不是抨击消费主义,消费主义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甚至促使人类进化得越来越快,但消费主义造成的资源浪费跟资源破坏也是毁灭性的。很难用对错去评判消费主义,但如果人类能认清一些低级陷阱,使用更好或者是更高级别的消费方式,或者我们能把控社会发展的整个走向,走向越来越好。
儿童心理是“我喜欢这个”“我现在就要”,无需理由也不想等待,这应该就是商家口中的儿童消费心理。
不过在这一部分,我的态度是中立的,甚至是偏向于消费主义的——那就是“卖故事”。
这一集大部分是分析虚拟人物、虚拟情节对人们消费的影响,而我,也是这“深受其害”中的一员——为故事买单。这也是我上一个部分说的,我认为为故事买单,为想象力买单,是更快乐的消费体验(只针对个人而言,有的人比起虚拟世界更喜欢现实购物,这很正常)。
人生有许多的不愉快以及不如意,所以我们从不放弃一丝一毫能让自己感到幸福或快乐的机会,即使它只有一部电影的时间,即使它只是一个色彩鲜艳的玩偶,只要让你感到一丝安慰,这就是创造力带来的奇迹。
迪士尼乐园、环球影城,主题乐园长盛不衰。这里贩卖梦想、美好,这个地方让你觉得花多少钱都值得。还有那些由迪士尼创造出来的卡通人物,个个经典,而且给世人、孩子塑造的都是正面形象,我觉得这种理念很棒。
贩卖创造力,我是不愿意把它归类到“万恶的消费主义”里,我觉得正是有消费主义,这些创造力才被激发得越来越好,带给人们能挣脱苦闷生活的机会,就像我,即使在那么丑恶的生活中,看到迪士尼的人物,我的精神也会为之一振,为他们的美好而喝彩。游戏也是如此(当然我不赞成非专业人士过度沉迷游戏)。
一部分人购买美好的快乐可能等于另一部分人购买包包的快乐,但我还是更愿意看到,人们能从自己的生活中、人生里发现一些超越金钱可购买、或物质可给予的美好。
另外,说到信用卡以及今天日益猖獗的消费贷,这也是为了满足儿童心理——“我现在就要”。我本人的工资水平不高,身负房贷,发了年终奖或者绩效也会用于一些小的投资,仅当存钱,我当然也没有充裕的资金购买一些奢侈品。 偶尔当压抑的购物欲打开后会让我的存款变得很难看,但当我觉得势头不对,很快就调整自己的支出,我真的算是幸运的没有让金钱在生活中出现失控的状态。
信用卡支配着我们的欲望,而我并不想让生活陷入被别人支配的地步。掌握生活的主动权,才是我们对抗负面“消费主义”的最好办法。
总之,每当我看完一部同类型的纪录片(还有一部BBC很出名的《美容的真相》),我都能进一步看清这个世界的一些陷阱跟阴谋,身上的担子又轻了许多。
很现实,把资本家的消费陷阱揭露出来,计划报废、一次性消费、鼓励换新、夸大症状制造焦虑,各种消费观念的植入,人们有时候盲目得不知道为什么要选购这样产品,资本家利用消费之的心理,给消费者营造一种没有买到这个东西就会发生很不好的事情等等,来诱惑更多的购买力。
每年到了双十一,我都做很多的功课,看很多测评,看很多评价,好的坏的广告的真实的,脑子就像是一部产品过滤器,一面接收购买商品的信息,一面筛选别人踩雷的商品,以往的双十一还好,看中了就放进购物车,等着双十一钟声的敲响,今年有了娃,涉及到之前完全没接触过的品类,而且很多大件,少则几百,贵则好几千,不得不做足功课,但是发现,无论怎么做功课,看测评和评论,都有人说这样商品不好的缺点,也有一打开全都是广告的商品,头晕眼花,难以抉择,再加上双十一预售机制,预售前购买0.1或者1元的锁定链接,还要预售前付款多少名,尾款付款多少名,又有商品标价半价计算等等等等套路,几乎很难算出该产品双十一到底多少钱,所以后来干脆放弃,拒绝焦虑,把几件确定好的刚需物品放进购物车了事,不再纠结于双十一各种计算规则,人生还有很多值得去做的事,真的不想把时间浪费在购买几包纸巾几盒面膜怎么买能便宜几块钱的事情上了,再加上家里现在还放着去年双十一买的没用完的一堆护肤品小样、一堆面膜,还有几罐过期的精华和面霜,我真的累了,自己没有那么耐心去用完所有的商品,口红用来用去常用的就一两只,眼影只用两盘,粉底一支都还没用完,包包背的还是前年买的小包包,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替代品,也不需要如此多的囤货,很多东西是好用,但是一直用也会有厌弃的一天,产品一直在更新迭代,而此刻的时间稍纵即逝,活在当下,或者是更好的选择。
相比于一些身外之物,丰富内心的世界更有意义,也更能省钱存钱,回顾我一周的消费,仅仅五天,几十块几十块的消费居然累计到了56百,这点让我很惊讶,一杯奶茶20元,很舍得,也不觉得很多,但是积少成多,一本书,也是只要23十块钱,却在购物车躺了半年,即使买了,也不会珍惜,有时居然会把这本书的价值和它的价格相关联,想着买来不贵,不看也不觉得浪费,殊不知,错失了多少无形的财富!也错失了多少能成长的机会!悔之晚矣!
首先总结一下本片提到的销售技巧(伎俩): 1.有计划的商品生命周期:如灯泡灯丝寿命从4500h改到2000h;iPhone等电子产品设计(电池难以更换,电池寿命短,胶水粘贴阻止维修,五角螺丝阻止拆修,高昂的配件价格等);打印机墨盒的终止计数器…… 2.充分利用人的心理制造消费需求和消费欲望:焦虑和恐惧心理(担心健康——胆固醇抑制类药物、维他命水,怕衰老——各种抗衰老产品等);赶时髦和攀比的心理,制造出流行和过时的差异(iPhone,衣服包包) 3.制造ip:如星球大战、变形金刚等相关玩具及大量周边,并且让节目和广告的界限变得模糊 4.精美的外表设计:千奇百怪的形状,精致的包装,丰富的颜色带来的诱惑,甚至可以把耐用品变成快消品(如汽车,仅仅改变外形设计和颜色,就带来更新换代) 5.信贷机制:信用卡(包括分期付款)透支,实现当下支付能力外的消费 6.降低消费过程和消费场景的障碍:如无现金消费让你忘了钱包里的钱花出去的痛苦,网购使消费摆脱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7.增加用户粘性:通过积累积分等奖励行为 8.孩子的钱比较好赚,因为孩子缺乏理性思维 本片还没有提到的技巧(伎俩): 1.明星代言,粉丝经济 2.打折促销(无论是真降价还是先提价后降价,也算是利用了消费者的一种心理——占便宜) 3.奖励推广下线(也可以看做增加粘性的一种方式) 4.女人的钱和孩子的一样好赚,原因一样 当然营销教学并不是本片的初衷,本片应该更想让我们思考以下的问题: 1.消费社会的本质是什么? 2.过度消费对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危害? 3.怎样算适度的消费? 4.如何破解消费主义带来的发展困境? 在各种高举所谓“消费升级”和“新消费主义”大旗的今天,这样的片子和其带来的思考无疑更加可贵。
观看地址B站!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这种脑内分泌物和人的情欲、感觉有关,它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另外,多巴胺也与各种上瘾行为有关。——百度百科
本片又名《无节制消费的元凶》,一共三集。
主要内容:
第一集:计划报废
从缩短灯泡寿命开始,揭露了消费走向快消的真相
第二集:消费心理
利用恐惧和焦虑等消费心理制造及扩大消费需求
第三集:市场营销
利用广告、设计、包装、折扣、文化、信贷、移动支付、奖励等手段创造非理性消费欲望。
作为消费者观看可以预防你成为一个剁手党!
作为销售行业的从业者可以作为教科书学习!
商品的价值是满足人性本身的生理以及心理需求;
销售的价值是提高货物的买卖效率,最大化利润;
从满足消费需求,到创造消费需求,又到设计需求层级化,再到营造需求的非理性化……市场营销学更像在为每一个消费者设计了一个养成游戏,让每一个大脑在商品的世界尽情释放着多巴胺带来的愉悦感。
本片带给我的思考是消费主义带来的发展意义是否只是制造了大量的多巴胺,从而让每一个人产生幸福感,而这种幸福感的价值是否值得整个社会鼓励亦或反思。
过度消费产生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又该如何消除。那么谁才是无节制消费的元凶?
大半夜睡不着手机随便打的,有空上来在修改。
特此感谢鱼叔的推荐
以上
第一集
新产品不断被淘汰,不断被消费和淘汰是被设计的。🌟“计划报废”:故意设计容易损坏的产品。商品使用寿命故意被设计短。
福玻斯联盟,最大几家电气公司秘密签署协定:规定了灯泡的使用寿命。灯泡从签署协定前可以使用2500小时变成了可使用1000小时,如果可使用的时长超出了协定,有严格的罚款制度。
电动牙刷被刻意设计成让人难以更换电池;打印机墨盒,主要把纸张计数器数字清零,墨盒可以继续工作(至少可以充值3次)。
通用汽车,“有序制造不满情绪”,更换金属板材(颜色),目标:让消费者每年更换一次车,即便是汽车在机械方面机能仍然完好。【国内政府政策:促消费】
费什,支持哈耶克思想(战后政策就如农奴制(政府介入过多);消费自由),建立了“智库”影响民众——经济事务研究所IA。🌟自由市场的核心:给予消费者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普通人过想过的生活,即消费主义。🌟这一理念在70年代提出后,被撒切尔夫人所用。
19C50S,竞争性消费(邻里攀比)——80S,人们消费观念被改变1⃣️媒体影响(推广新产品,肥皂剧),2⃣️信用卡被普及,3⃣️计算机辅助软件被发明(可以极低的成本改变商品的形状,创造出新外形)。{商品使用率被大大降低}
宜家,fashion为主打(潮流会被改变);苹果电子产品,创新滞后的最大证明:1⃣️宣传专注于颜色的改变,2⃣️“iPod电池只能使用一年半”campaign,3⃣️电池难以被苹果公司以外的维修人员更换(五角螺丝)。苹果公司辩护:这是为了使机身更薄。
第二集
例子:血浆疗法
🌟将恐惧(例如:衰老)植入消费者的内心,让他们觉得自己需要这些产品。
🌟拉贝尔博士认为人的原始欲望决定了我们的选择。例如,他建议汽车制造商利用人类的生存本能设计汽车(SUV的设计是利用人们面对可能遭遇车祸的恐惧,但实际上SUV只会让乘车人更危险)。
🌟雷梭,广告业先驱,他认为人类是为了食物和安全而聚集起来个体的集合,但能够让这些个体做出回应的只有恐惧。例如:口腔清新剂的宣传就是主打消除口臭(一种被创作出来的恐惧)——恐惧式营销。
🌟亨利·加斯登,让更多人相信自己患有慢性疾病,需要靠药物缓解。例如:1⃣️胃灼热被夸大为GERD(胃食管反流返流症)。人们担心即便是最微小的反常,当人们担心自己健康出问题时,他们往往想要迅速缓解症状,要不为人们提供药物都很难。2⃣️他汀类药物,抑制胆固醇,高胆固醇患者被检出率大大提升。虽然高胆固醇不是心脏病唯一致病因素,但人们对此却格外在意。他汀类药物可能被滥用了。3⃣️立普妥【辉瑞制药】(英国最畅销的处方药,降胆固醇药物),只向消费者宣传最简单的一点;制药公司与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制定高胆固醇界限的权威机构)有利益关联,后者降低了高胆固醇界限;与医生绩效体系挂钩。实际上,降胆固醇只需要改变生活方式(加强锻炼)就可以了。
🌟抗菌肥皂和普通肥皂的实际杀菌效果其实差不多(都能杀灭99%的细菌)。对stay clean and healthy的恐慌,人类与生俱来对于干净的需求和对污秽的厌恶。
🌟维他命水“50分”:主打健康,糖分与可乐几乎相等。引起了公共利益科学研究中心(保护消费者抵抗虚假宣传的机构)的注意。
🌟对衰老(丧失记忆)的恐惧:《大脑训练》游戏,任天堂研发;各种保健品,对抗衰老;生长激素;抗衰老医学(一门新学科),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警告不要相信抗衰老医学,包括激素治疗。
🌟恐惧才是购买的核心
第三集
玩具:儿童由于自身的消费能力以及支配家庭收入的特权备受重视。品牌认同,商家在孩子很小时就锁定儿童,例如猪小妹。
🌟乔治·卢卡斯,电影制作人,“星球大战”系列:将儿童变成真正的消费者。肯纳玩具公司,营销策略是吸引消费者购买成套玩具。不仅是儿童,成年人也是受众。自星球大战系列以后,电影、电视和玩具厂商联手打造品牌。
玩具销售的关键是如何越过家长、老师和政府监管部门?电视是重要媒介,针对儿童的广告越来越多(在儿童节目前后播放),FTC(贸易联邦委员会)介入失败。
创造玩具,然后编造故事。例如:变形金刚。由此产生各种玩具周边(授权床单、饭盒…)。尼克儿童频道,🌟孩子对父母的决定有决定性,甚至是电视机、汽车…汽车针对孩子的需求进行改造,比如在小客车上装上小电视。
🌟成年人被商家鼓励放纵自己的童心。欲望趋同:儿童和成人都喜欢相似的产品(游戏和玩具)。
🌟游戏使用户形成了“粘性行为”,每天反复登陆,例如尼奥宠物。插入植入式广告,玩游戏的人直接和品牌厂家(赞助商)互动。🌟挑战和奖励并存会吸引玩家更频繁地回到游戏中——关卡、排名、成就制——激发了我们追求奖励的天性。“内在强化”,刺激多巴胺的释放,人们越来越从游戏中追求多巴胺的释放,而不是从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如今,食物商品也被“游戏化”,商品外包装上附加游戏,使大脑产生对商品的粘性行为。
消费者应当牢记:商家永远是赢家。
成人消费群体的特质:想得多,而销售则试图让消费者屈服于即时享乐。🌟最好的例子:信贷(信用卡),即时消费的推手。🌟研究显示,付现金时人类大脑会不适(三思而后行);但刷信用卡时则更容易花更多钱,释放了购物欲。成人的消费欲不再被思考、不再推迟。🌟快速而安全的网络转账,加速购买。
主持人非常牛逼,逻辑滴水不漏,采访别人像是目的性看笑话,虽然不够百分百地客观,但聪明得让人着迷。
很好笑的是不断有弹幕说“这是一个有导向性的纪录片”。xswl纪录片不是用来搞导向性的难不成是讲故事的。
1.刻意将商品设计成易耗品提高换代的速度;利用虚荣感引导消费者盲目追新。2.制造恐惧和焦虑,贩卖虚假的希望。3.将购买行为非理性化、游戏化,不断刺激消费者分泌多巴胺。
消费主义盛行。要注意到商家操纵你购买的技巧,同时也要意识到自己的欲望。是什么让我们购买,我们购买是为了满足什么。也许意识到自己是为了满足什么,去寻找真正让自己满足的方式才是一步步远离物质主义的方法吧。
经常反思,保持警惕。
又名《富豪致富经》、《中产营销超级宝典》、《穷人是怎样炼成的》无节制消费十宗罪:1、计划报废,商品内置淘汰属性;2、有序制造不满情绪;3、技术进步丰富商品,如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4、一次性消费文化,让产品失去社会价值,潮流意味着周期短暂;5、技术无法革新,就改变产品外观,如颜色;6、制造恐惧、焦虑和需求,危险/安全,健康/长寿,衰老/青春…给出解决方案;7、消费者通常只能记住一个产品信息,但足够;8、商家与权威机构/专家合作,降低或提高某项标准,让商品与标准符合;9、粘性行为,攀比和竞争心理,游戏化营销;10、信用卡等非现金支付方式,推迟消费痛苦感,而满足和释放购物欲。ps:对抗商家的即时满足,好方式是延迟满足、叩问自身、理性思考。主持人与商家言语PK的场面太乐太炫
每个人都在被操纵,但是每个人都乐在其中
读硕士的第一年,师姐告诉我,实验是做不完的,身体是自己的。看了这个我觉得,东西是买不完的,钱是自己的😂
剁手党必看。。。
前两集,主持对着电子产品/保健品/车/家具/饮品毫无波动甚至咄咄逼人,第三集,看着星战的周边,主持:我能摸摸达斯维达吗嘤嘤嘤
集一计划报废,集二恐惧心理利用,集三儿童心理,马上要。移动支付也是这个思路。关于自我克制的。非常有用,值得再看。身处现在的消费狂潮里。
对消费社会来说 这是禁片
现代社会的猎杀,就是大公司通过心理学手段,从情感的层面来控制人的行为,把生活剥削地只剩下消费,来从中牟利。
资本主义的三大毒药:性开放、成功学、消费主义。
一直同意影评里说的“管理好自己的媒介膳食,也是管理自己的消费”。其实片里为大公司辩护的一位律师说的“需要限制儿童摄入过多糖的是监护人”并不完全是诡辩,消费主义是双方都参与才会进行得下去的秀。如果政府如同大家长一样从生到死限制每一项消费,那就并不只是偏右人群的噩梦了。调控和规则在目前的文明程度下,只能对欺诈划清界限。成为更精明更有责任的消费者应是成年人的一种积极选择,分摊到社会负担中去的度是有限的。
干货有限,能采访到一些牛人是亮点,但没有很强的理论性和研究报告。
我觉得,这些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只是在思考如何从人们口袋里掏钱,而不是切实地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是一种悲哀
总结!一,计划报废:被迫不断买新的;二,恐惧心理:不买就会“死”,买了我就是最“屌的”;三,巨婴思维:信用卡在手,我想买就得马上买。
从生产的生产开始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那天起,人类社会开始了从生产型社会像消费社会的转型。只需随便刷刷网页,就能看到时尚博主争先恐后地告诉你:要买最贵的东西才是对自己好。一旦你相信了这些鬼话,就会掉进一个个名为“女人就是要对自己好一点”的营销陷阱里,开始你大杀四方的消费人生,并在日后为雪花般纷至沓来的账单饱尝苦头。把消费者的白日梦包装一番,再重新贩卖给他们,不仅可以收获用户好感度,还能增加粘性。广告作为一种刺激购买行为的重要力量,广告也是造梦的一种,那些我们购买回来的、自己或许根本不需要的东西,也被广告和形形色色的流行媒体贴上了一些十分华美的标签,比如生活方式,比如品味,虚构了一种“更好的生活”的想象。
是部愿意一看再看的纪录片,揭露了各行各业的消费背后的机制,甚至是你很难想到的行业,都和陷阱/欺骗划上了等号,他们都非常了解人的思维以及知道如何引起恐惧,促成快乐,或者延迟心理痛苦,从而最终达到卖消费者东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