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对于战争的描写非常认真,尽管外星人会地球语长得和地球人一样这点很值得吐槽。但是随着剧情慢慢发展,一个又一个的包袱被揭开,我们发现这些连剧中人物都认为可笑的设定居然真的可以成立。同根同源的古拉特斯人和地球人,两个文明的接触最终还是以自相残杀结束了。为这一切感到绝望的圣女启动了刻印系统,地球与古拉特斯星之间产生了空间扭曲。他们将会在文明的成熟期再次相遇。
另吐槽几点神奇的地方:1、这片子中期居然北斗神拳化,男主角前期的窝囊感觉不翼而飞了。虽然有点乱来,但是从观赏者的角度来看,还是比前期那个总是喊着不想杀人的小鬼看着顺眼。2、白发女博士的男朋友在地球和古拉特斯第一次大战的时候还活着,到了战后就直接消失了,神秘啊。3、这片子里杂兵机设定的好丑,脑袋太大了。4、圣女姐姐到底有什么魅力能让大家都不敢杀她我到现在也不明白。5、tv完全烂尾,这简直是eva的tv版结局再现啊,还好可以看ova第3部来补完。6、女主角和男主角的爱情根本是无中生有……
古拉斯特人与地球人高度一致的生理结构和相互能够理解的语言,暂时按下不表,
有趣的是,通过一些小人物的表演,有意无意展现出的核战恐惧大背景下的草木皆兵。
古拉斯特人恐惧地球人扩张,于是决定先下手为强,这反而让自己失去了谴责地球人好战嗜血的基础。月球上的盲眼军官,带着恐惧和仇恨,向虚空开火,既打中了敌人,同样也击伤了友军。
杀人机的无视伤害执行命令的样子,和多年后高达G中死亡军团的很像
ps.无人机的圆脑袋和双手固定武装,颇有同年播出的高达Z中亚斯曼和加布兰的味道。
一行人千幸万苦回地球,遭遇和圣战士的翔·座间还挺相似的
古拉斯特与地球同源这一秘密确实会从根源上动摇对地球人鄙夷和高出一等的思想基础,所以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杀死消灭泄露可能性
25集总集篇结束,直接进入“三年后”的世界,算是第二部了
古斯特罗,很讨厌,开场时就充满攻击性,后面下线和第二季(25集后)再次出场,就几乎是人厌狗嫌的存在,杀友军,攻击队友,包括出逃后袭击前队友(虽然也有私仇),但无敌的躯体和缺损的人格,很难让这个角色有任何值得理解和关注的点。作为反角,人格魅力也为0
后半段的所有演出几乎都是工具人,单纯为了推动剧情而行动。挟持茱莉娅,路人中年女和钟表匠时也没有表现出一丁点的人性。说他是为了快感破坏和杀人,也没有很有力的逻辑展现。抓到茱莉娅后也没有少儿不宜的动作,之前在斗兽场撕扯衣物,比起色欲满足,更像是泄愤
一坨答辩的家伙,最后被SPT踩碎变成闪出硅晶电路板光泽的糊状物,是这个讨厌东西最好的归宿?
文明起源的部分也是涂抹一两笔,好在安娜和英二的关系终于戳破了窗户纸…但也止于此,肉眼可见的剧情快速推进,被迫的抛去大量内容。生不逢时,如流星般划破夜幕,大概就是苍之流星的宿命。
专辑中特别附送的大幅海报,边缘已经能看出时光的痕迹
今天正式补完OVA ACT3
结局补上了,但是还是有无尽的遗憾,刻印发动后地球该何去何从?不满鲁凯因的其他古拉斯特军官召唤而来的古拉斯特舰队出发了吗?两颗星球的人要如何融合,罗安如何在敌人中心全身而退?
看来要踏上漫长的周边设定漫画小说的寻找之旅了吧
lonely way
1. 布篇谋局
高桥良辅大概是我留意到的第一个将ED动画也安排进剧情并造成相当杀伤力的人物——当然,如果非要从ED动画分镜/演出的角度看,实则又很难了解到最初这样的燕翼诒谋出自谁的意图——但从全局来看,我倾向于监督论。
在高桥前作《机甲界》中,那把Chekhov's Gun(实际上的契诃夫之剑)已经令人激赏过了,而在《苍之流星》(1985)中,监督则将前期的隐藏人物安排进了一期的ED动画中(一人主角)。作为主角的姐姐,也是动画二期中的重要角色之一、代表第三方宗教团体的圣女姐姐,她在18话之前从未在ED动画以外的地方出现过,只闻其名不见其人,但她却是所有矛盾迸发的焦点,包括追杀主角的反派角色的一再产生(情场上的失败者),以及数次主角得以死里逃生的理由(敌方行动指挥官是姐夫)。
现在回过头来看,你可以发现,其实作为高桥弟子的渡边信一郎,他的TVA处女作《Cowboy Bebop》的ED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利用大量的静帧黑白画面(旧照片质感),对故事背景(以及三角关系)作了一场不动声色的补充,从始至尾;这一点,当你了解到故事全局概貌后再来看这些时,你会觉得这样的安排着实妙笔生花。
高桥良辅的谋篇布局、作为文本的价值实在相当值得一研究,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多幕舞台构建、人物矛盾制造、深层剧情元素埋藏等,大体上,这是个全局性意识过剩的家伙,因为全局早已了然于胸、因为整体戏剧结构的稳定性,剧中所出现的大多数悬念常常并非一般意义上为了暂时吸引住观众注意力的情节设置(plot device),更像是一种暴发性的伏笔,比如说在21话中关于古拉特斯文明诞生的秘密的悬念设置,虽然在紧接着的第22话中作了部分解答但却并非完全,在OVA3中才附和剧情最终作了进一步更有信服力的解答。
另外一种则可称之为无意义悬念设置,同样举22话中的例子,比如说,血色凯萨的驾驶员,主角英二的姐姐,我们都知道是她,但在此之前数集,即在她正式登场之后的这五集中(包括22话),她的真颜只是惊鸿一瞥,而在驾驶血色凯萨过程中始终未从头盔中露面——这看起来其实更像是一种文学手法处理,而不是为了带来任何意料之外的惊喜。
另一方面,在全局的着眼下,高桥甚至会一反常态,利用反叙述手法,对于关键人物、物件或者事件的出现或转变未去安排任何(某种)循序渐近的登场或变化过程,更多时候是突然而至的登场或转变,就像跳出来一个Deus ex machina,这看来会让人觉得生硬、不谐调、甚至怪异——比如说何为“苍之流星”(第15话才出现、到21话才作揭示)、比如说何为“刻印”(准确地说是在OVA3时才解释了它的用途)等等,但兼顾整体、全局,你又会发现这样的安排实则是一种突出剧情形状、棱角的行之有效之道,而且在之前的剧情中其实也早已埋藏了未加提醒的真相种子了的。
怎么利用最简单的既定元素去讲一个又一个不失复杂、也不令人轻意厌倦的故事,其实这很像音乐创作,能做到的人是凤毛麟角,而高桥良辅无疑是其中之一。
2. 新人起点
渡边信一郎在1984年、也就是在他十九岁时,因为受当年上映的两部剧场动画——押井守的《福星小子2:Beautiful Dreamer》和宫崎骏的《风之谷》的影响而决定了进入动画业界。次年他便进入了Sunrise,而《苍之流星》应该是他最早参与制作的动画之一。
渡边参与了其中8话的制作进行(ep3、7、12、17、21、26、31、36),其中包括了一期前半的收尾和二期的开篇,与南雅彦、小林真一郎是三大主力,这三人分别担任了《苍之流星》最后三话的制作进行,同时共同担任了作为完结篇性质的OVA第三话的制作进行。
除了渡边信一郎,南雅彦与小林真一郎以后都走上了以动画制作人为主业的角色——南雅彦就是之后渡边的TV动画处女作《Cowboy Bebop》的制作人之一;而作为Manglobe创始人之一的小林真一郎,则选择了渡边执导该社首作《Samurai Champloo》。
制作进行,相当于PA(Production assistant),虽然管的都是诸如预算之类的杂事锁事,但渡边信一郎参与的部分很可能是“设定制作”这一块。1990年代以来,因为计算机、数字化管理的普及,这方面的作业变得便利起来,这个职位也便逐步消失了(当然有时还是可以见到的)。
3. 借鉴达人
《太阳之牙》&《装甲骑兵》之于《机动战士高达》,《机甲界》之于《圣战士登拜因》,《饿沙罗鬼》之于《新世纪福音战士》……以及《苍之流星》之于《银河飘流华尔分》&《北斗神拳》(后半)。高桥良辅是个很擅于同期名作的精华元素粹集并引以己用的达人,这种借鉴,或是机设、或是世界观、或是气氛格调,或是矛盾冲突制造,有点像是严肃主题下的改造升级之意,与当今的恶搞风尚则是完全不同取意。
不仅是横向的,不仅是从同类创作形式的动画中汲取营养,横向以及纵向的借鉴在高桥良辅的动画中都可见一斑。比如说在《苍之流星》中最后出现的所谓刻印的巨型圆柱体不明物麦高芬(MacGuffin)、以及变幻时空产生的瑰丽视觉感,这些都可以在《2001太空漫游》、《与拉玛相会》等之类电影或小说中找到原型。
虽然另一方面,这种麦高芬的引用甚至让人觉得近于偏执,因为,这样的元素在高桥之前的动画中也曾多次出现,待你比较起来,有时真的很难让人分清,是因为特别的爱呢还是才思止于此,看起来就像是相同元素在不同世界观下的重演,更不用说主题都同是文明冲突与命运抉择之流——所以,不仅仅是在复制别人,高桥其实也一直一再自我复杂着。但却每有新意,这在其他人恐怕又是很难做到。
追溯世界观对比可以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太阳之牙》,地球联邦的外星统治(未看、其它情况不明);《装甲骑兵》,架空银河的内乱,古代超级文明背景;《机甲界》,太空歌剧背景下的祖先文明与现文明的冲突(分流分明间的冲突、旧对新),古代超级文明背景;《苍之流星》,外星人侵入地球、存在文明裙带(分流分明间的冲突、新对旧)、古代超级文明背景。
哪一天,如果高桥良辅将这四作不同系列的现实系机器人动画作个连续性追溯(Retcon),我将一点不觉得奇怪。
除了对自身创作类型动画以及文学、影视的借鉴外,高桥良辅还相当积极地直接从现实世界取材,这在前作《机甲界》中的中世纪风取材就有一定表现,而在本作中,则是对印加文明的取材。当然,这样的取材其实不深入,更多的还是在为主题风格服务的动机上展开的行动;就比如主要场景火星或纽约,换成另一个行星或城市,照样可以成立,因为缺少必要的确定唯一性的细节描述,只是单纯作为舞台功能的设定罢了。
说了那么多借鉴的话题,那有没有被借鉴的呢?
我简单地说一下自己在观影过程中轻意联系到的三点细节:
一是中场过场动画的表现形式,简洁而印象深刻的配乐和每话各不相同的特异动画标题字幕切入(当然间或还是存在着重复),这一点上,十多年后的《Cowboy Bebop》继承并发扬得更为深刻;
二是OP动画中穿插本集预告的做法。不知在之前的动画中是不是有先例,但这样的做法,比如说在大森贵弘的《无头骑士异闻录》中,同样是两期不同OP动画,同样是在OP动画中穿插本集预告,而且节奏感也几近相似,你可以互换他们的主题曲(同时打开这俩动画OP,观看其中之一画面时将声音关掉耳听另一边),除了歌曲长度稍不整齐,几乎是毫无违和感;
三是《The Big O》相关。首先是世界观,《The Big O》中的城市设定是基于纽约为原型的,而《苍之流星》后半的故事主场就是纽约,且二则都有着不尽相同的末日情结。再则是机设,敌对(死鬼队)机型中类似螺旋钻的设定在《The Big O》就可见(在《天元突破》或其它什么机器人动画中也可见、也许并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但主角的机型(SPT雷纳兹)的招唤机制,并且是通过手表型通讯器,这点就未免太像了,更不用说它们都还存在着某种自主意识这点共同点。也许分开来看,各种相似性不足以道,但诡集一处多少还是令人觉得会有联系,毕竟是延续Sunrise大智慧矢立肇传统的产物。
4. 人设作画
之前说到《苍之流星》之于《银河飘流华尔分》&《北斗神拳》(后半)的相似比较,这样的比较幕后真相大致是,作为《苍之流星》与高桥良辅共同原作担当的伊東恒久同时也是神田武幸《银河飘流华尔分》的脚本担当主力,而《苍之流星》的人设以及各话作画监督的谷口守泰则是《北斗神拳》的原画担当。
《苍之流星》是谷口守泰(1943)三度作为TVA人设师的身份,上两次发生在60年代中期与70年代中期。老先生的主业还是原画与作画监督这块。
可能是因为这部发生在全球大格局下的故事打开了国际上的知名度(当然之前参与的作品已经是汗牛充栋了),谷口接连参与了几部日美合作的动画作品,其中就包括与《苍之流星》同年的首部日美合作动画《霹雳猫》(Thundercats)的制作(担任作画监督、参与制作动画的日本动画公司Topcraft正是吉卜力的前身、好莱坞写实化企划中),以及次年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至少到目前为止)担任TVA人设(并兼任作画监督)的《捉鬼赶死队 动画版》(Ghostbusters),06年时日法合作的《欧邦星竞赛者》(Oban Star-Racers)也曾参与过原画(菅野洋子为动画创作了主题曲)。
《苍之流星》之后、谷口守泰作为人设师在80年代中后期以及90年代的OVA动画中大活跃着,其中最当有名的便是由神田武幸监督的“装甲骑兵系列”世界观背景下的《装甲猎兵》,谷口在此作中同时担任了人设与作画监督(也一并负责了OP/ED的作画监督)。
从实来说,《苍之流星》的人设在一期时男性角色要好于女性(男性角色还有少年模样、女性角色特别是作为旁白叙述者的女主角太过大眼睛萝莉——在当时来说可能是投其所好的设定),而至二期时却发生了天翻地覆变化,少年们都长残了,成了大叔样,而女性角色则突然个个变得魅力十足起来。
作为人设师的副业,可以说谷口守泰在此作中得到了一次大发展、一次进化。不过,相对于同样由谷口守泰参与担当(各话)作画监督的高桥前作《机甲界》(人设为盐山纪生),还是可以看出,对于人物的细节刻画,谷口远没盐山来得精致、生动;不过比《机甲界》幸运的是,《苍之流星》有着相对从容的条件讲完故事,至少讲完了四分之三的故事(而前者则被迫压缩到一半),特别是一期的故事,二期的系列构成则相对混乱(连续性较差)、有待琢磨——当然,那时候其实还未有“系列构成”这个专职的说法,整体剧情编排恐怕还是监督本人一手拿捏的。
5. 腰斩诸因
作为动画第二大赞助商的三洋电机(投资额占到31.7%),由于旗下生产的三洋石油暖风机(型号CFH-S221F)造成45人一氧化碳中毒并且4人死亡的严重事件,不得不于1985年底1986年初进行了产品紧急招回。此举造成资金链紧张,于是金主便从动画撤了资。
与此同时,最大投资方万代因为动画的玩具产品销售不佳,在三洋撤资这种背景下,最终断然决定腰斩。于是自37话之后,动画缺少连续性地、唐突地于38话结束,最后因为呼声而在原创的第三卷OVA中对最后一话展开补完、追溯了连续性(Retcon/Retroactive continuity)。
这也是高桥良辅既《机甲界》后连续第二部因为玩具卖得不好而惨遭玩具商毒手的机器人动画;同时这也成了八十年代他的原创机器人动画四部曲的落幕之作。
作为金主的玩具商左右动画制作、特别是机器人动画在当时来说是一种相当无奈的现实。一方面,玩具公司从本质上来说对此类机器人动画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另一方面,从商业角度考量,毕竟是作为商品来对待,太过严肃的世界观设定、剧情安排显然得不到更多低龄向观众的认同,也许因此观众年龄层次得到了大幅提高,但玩具越来越卖不出去的事实,致使最后殃及鱼池的还是动画本身。
就一部当年来说10%收视率的动画,在当时机器人动画的巅峰期也许并不是能拿出来特别炫耀的数字,但在如今,这可是个天文数字。《机动战士高达OO 2nd》首播4.5%的收视率已经算是很高的了,而新近Bones的机器人动画新作《STAR DRIVEER 闪光的塔克特》的首播收视率则低至1.2%。这样的比较自然存在着时代差异带来的偏差,特别是观众基数,但好评却不得善终的结果,那个年代玩具商的历史地位大概就是如此。
6. 冷战情结
忽略带有总集编以及OVA完结篇预告性质的最后一话,仍是难得佳作。再省去前十二话总集编的第25话,实际是36话。
一期24话,前12话经历的剧情时间约60小时,公路电影特征,时间起始于1996年10月3日,在火星背景下的美苏争霸忽遭外星人侵入、辗转火星各地;一期后半则是离开火星逃亡地球的旅途、以及到达地球之后最后的困兽之斗。
在动画播放过程中的1986年初,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射失败解体的不幸事件,这次灾难性事故导致美国的航天飞机飞行计划被冻结了长达32个月之久,而这差不多三年时间则是动画一期与二期剧情的时间跨度,这是个相当巧合的偶然性,但人类对太空探索的任重道远,不管是动画还是现实,不管存不存在外星人因素,都是显而易见的艰辛。
二期的故事起始于1999年10月,被占领后的地球反叛军与当局者间的周旋故事,主场景是纽约,穿插了一话南美场景(不算最后一话),至最后一话(ep38)的同年12月31日,剧情时间跨度约为两个多月。猜想按照原本的企划,二期后半的主场景应该会从北美移师南美(库斯科),但最终当然是因为腰斩而失去既定进程掌控。不过幸得二期一改一期连续的公路电影性质,成了时而连续、多数时可视作单元剧性质的格调——比较像《The Big O》一、二期的情况(或者说正好相反),虽然损失了大量细节铺陈,但还是让最后OVA的补完、世界观连续性的追溯变得相对容易。
在高桥的动画中,暗含“三国演义”式的三方视角对峙较常见,本作中也不例外:在外星人未出现之前,火星上除了美、苏,还有中立存在的联合国;外星人出现之后,则体现在地球军方、外星入侵者、以及逃亡者三方;而被占领的地球上,反叛军、外星统治者、以及主张类似非暴力不合作的宗教团体又是一个三方。
事实上,虽然是三方视角,但着重戏剧冲突描述的常常又只是两方,第三方通常只作为“观察者”的角色而存在。猜想这种不同文明意识形态的矛盾制造意识大致源自于当时几十年如一日看似没有结束可能的冷战背景。两大国剑拔弩张,剩下的只好静观其变。
比较有意思的是,在动画中设定成外星人来袭各国摒弃异见和分歧、共同对外,当时他们大概没想到,在现实世界,六年后冷战居然真的结束了。当然,按照故事里的时间,却又晚了差不多六年。
7. 其它了了
※ 《苍之流星》的中文译名全称是《苍之流星SPT雷兹纳》,日文原名则是《蒼き流星SPTレイズナー》,英文名《Blue Comet SPT Layzner》。高桥的机器人动画命名中,除了突出机体名,置于机体名之前的总是某种形式的代号(仰或说比喻、状态、职业)。
※ 动画于1985年10月3日至1986年6月26日间于Nippon Television(日本テレビ)播出,全38话;另发售了两部总集编OVA《英二1996》(ACT-I 「エイジ1996」)和《鲁·凯恩1999》(ACT-II 「ル·カイン1999」)、以及一部作结的原创OVA《刻印2000》(ACT-III 「刻印2000」,发售于1986年10月21日)。OVA的长度均在55分钟左右。
※ OVA1、2的预告片是一大亮点。
※ OVA2其实是动画二期26话至37话的内容,而38话最终话的内容则融入了OVA3,所以第三卷OVA的原创内容其实大概只有三十分钟左右。
※ OVA3最终的世界观揭密告诉我们一切的背后隐藏着另一个类似《人类之子》(Children of Men)的外星人版故事。虽然这之前在TV中也略为提过,但在没与剧情结合的情况下,没有实感。
※ 中英文歌词混搭歌曲在高桥前作《机甲界》中更为突出,但《苍之流星》的OP《メロスのように ~LONELY WAY~》可能更广为传唱(虽然其实没什么英文含量)。当然,要说起此类动漫曲目的候选经典,Rie fu的《Life is Like a Boat》无疑是个标杆。
※ 本作机设大河原邦男,但吉田徹和沖浦啓之担当了机械作监。吉田徹在高桥往作中也以动画师、原画师、以及作画监督等身份活跃,参与了大量的机器人动画,同时他也参与过《Cowboy Bebop》、《The Big O》等作的原画;而沖浦啓之同样以动画师、原画师、以及作画监督等身份在高桥的作品中活跃,除了监督作《人狼》让他扬名外,由他担当人设、作画监督的押井版攻壳系列,以及Cowboy Bebop剧场《天国之扉》的OP分镜、演出、原画也是他引以为傲的印记。
※ 乾裕樹担当了本作音乐,这也是继《装甲骑兵》后与高桥的二度合作;此后,在他于2003年过逝之前,“装甲骑兵系列”的OVA作、包括神武幸的外传《机甲猎兵》的音乐担当都是他。不过,除此以外,乾裕樹其实也再没参与过其它的动画配乐。
※ 前面提到了诸多《Cowboy Bebop》与《苍之流星》的渊源(猜测),有一点也得一提,一个猜想:《Cowboy Bebop》中的Julia这个角色原型很可能就是来自于《苍之流星》中的圣女姐姐Julia。当然,虽然仍是长发,但蓝紫色头发却长到Faye脑袋上去了,不过处于某种三角恋则是依旧。另外,红发女在高桥的作品中通常是女一号(至少是作为重要角色),这样的意识是不是也传达给了弟子呢?
※ 在动画二期中,外星人(古特拉斯人)在地球上实行文化禁止政策,书籍、画作等艺术品都成了违禁品,纽约图书馆、大都市美术馆众多文明杰作被焚烧殆尽,让人联想到华氏451。
※ 二期首集(26话)的下集预告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我是从地狱回来的男人”;这与《装甲骑兵》的名预告台词“敬请下周与齐里古于地狱再次相会”颇为相近。第26话的风格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可惜之后的剧情太不连续性。
※ 一个相当有趣的错觉:前半就像是发生在火星的地球故事,而后半反而像是发生在地球的火星或者不知哪个星球故事。就是说故事气氛前后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 第34话中的摩托车戏份不错,特别是在房子内穿行。脑补觉得可以做得更加激动人心、比如说进屋时撞碎的窗户玻璃应该怎么飞溅开去那样的细节考虑。听着有点吴宇森。
※ 第35话是特异穿插的一话南美场景,古代文明发掘场,标题为“古拉特斯的刻印”。刻印在之前的场景中已经隐藏但未被命名,但最初“刻印”的概念未来得及在TVA中缓缓、细细展开,只在OVA作中作了个了解了结。就像峡谷戏,发掘场的戏份看起来都是高桥的保留戏份。
※ 当SPT启动V-Max,就会呈现出一种更迅捷、战斗力更强的状态,比如说主角英二的雷兹纳,看上去就像是一颗蓝色彗星,所以指称为“苍之流星”。当然有着比V-Max更高效的加载设备,Red Power。不过,二者都对操作者存在着相当高的危险系数。
※ 终极无间道罗安·迪米特里希跟傲骄王子鲁·凯恩绝对有JQ。可惜剧情未加展开。
※ 最后南美决战的主战场是库斯科。古拉特斯(Grados)跟库斯科(Cuzco)有着一种错觉性的形近读音。库斯科曾是印加帝国的首都,在克丘亚语中,“库斯科”意为“肚脐”,又有“世界的中心”的意思。
※ 古拉特斯塔是外星人在纽约的官邸,看起来就是一座金字塔,就像是《星际之门》中Goa'uld的船。但前者应该不能飞。
※ 《苍之流星》故事隐含的时间跨度长达四万年,而《机甲界》是两万年,《装甲骑兵》则是三千年(以贤者为座标)。
※ 大约四万年前,古拉特斯人失去了生命之种的活力,有点像《星际之门》中的小灰人Asgard,受到种族灭绝威胁的古拉特斯人,他们的指导者派出探索队飞向宇宙,去寻找掌握着古拉特斯再生关键的更为强壮的同类生命体,其中一艘飞船最终在太阳系的第三行星发现了一直在寻找的同类生命体,也就是人类的祖先,地球人。
古拉特斯人的计划是从人类祖先身上采取他们的生命核,把它移植到他们自己的生命核,从而得到全新的生命体。至于生命核是什么,也许就是基因吧,要么就是麦高芬(MacGuffin)。
完成生命核的采集后,四万年前的超智慧来访者们,为了防止这两大种族在遥远的未来、于成长期相遇带来的危险,在地球上留下了安全装置,那即是在库斯科遗迹的岩石之中、圣女姐姐称之为“古拉特斯的刻印”的东西。
与《机甲界》中开启时空正好相反的是,刻印最后封锁了古拉特斯与地球间的时空,阻燃了战争。这是终极剧透,但其实也没什么。
Ethermetic|
http://ethermetic.com/archives/2677Animefever|
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178912/note/94981794/
打得倒是挺精彩的 杂兵也能玩出ace的效果 前25集好闷 那6个坑货早早把他们丢进宇宙里就天下太平了 自带大叔AI 盲人开车开得6666 播完2/3强行换北斗神拳世界观 量产机的风格也非常的北斗神拳 艺术为人民 搬空博物馆 红毛跟所有的蓝毛搅 两季的结局全像是腰斩的 尤其大结局整成一总集编
背景设定在美国苏联装备竞赛之下,异星人挑起地球战乱并占领统治地球,两种不同文化的冲突。角色刻画很好,英二与姐夫的戏份堪称经典。战斗也相当精彩,无论是宇宙战或是空战,机体的灵活运动性展现的淋漓尽致,雷兹纳的V-MAX给我一种龙珠界王拳的感觉。后半部风格突变以及收尾太过仓促,不过无碍于整部番的伟大。
前期剧情略显拖沓,到了第二季剧情紧凑了许多却又有赶进度之嫌,这就是那个玩具厂商决定机器人作品命运的年代啊……
看的时候叫沧海战士。。
高橋的某些關注點……隔了很久才真的納得。
八十年代的番都这么带劲嘛
画面太难接受了
某*叫表情包出处
续写故事又遇上撤资,时运不济的一部优秀作品,作画优秀人物出彩,第一次见在OP里插入本集预告的做法,踩点又前卫。上部的核心是反战思想、归乡情结、冷战阴霾,外星人入侵的虚构故事与当时真实的冷战对峙背景完美融合,以小见大,一小群人见证时代的一角与战争的第一波攻势,一路上各方人物的内心活动以及逃亡的危机感都刻画得十分细腻。下部风格突变,两台配角机体退场,成了世纪末反乌托邦故事,主题又多了一层反抗强权的意味。抛开腰斩的结局的影响,下部的世界观和“大格局”剧情其实并不是很对我的胃口。而当年的伙伴们时过境迁各自分散和转变倒是蕴含着一种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奈,作为插曲的第29话重聚的这种感情色彩尤为强烈
前半冷战时代产物的机器人作品,不信任感与核能恐惧等等很有时代感,而高桥加入了浓浓的“思乡”情节(学生团、男主包括姐姐姐夫),表现出的孤独感和忧郁感极为成功。后半北斗神拳化,除了鲁凯恩塑造的不错总体来说挺失败的,最后几集节奏乱的不行,结局如果不补ova甚至可说烂尾,经费限制可惜了。
高桥良辅和伊东恒久合作的作品,可以看得出摆脱不少过去作品的印象,像沙尘滚滚的地上战换成空中战等等。前半对细节的讲究和故事完整度一点也不逊于装甲骑兵,在探讨种族交流时亦探讨了战场上"不杀"行为的问题,内容非常丰富。后半风格大转倾向为打而打,最后被腰斩结局只能用OVA补完,但仍是部杰作。
整体感非常割裂的一部作品,前半段神作,硬科幻写实风,剧本即使拿到今天也不过失,稍微修改下设定和硬件设计就可以拿来翻拍电影了,外星人对地球的追杀和实力的碾压所带来的压迫感可以和终结者媲美。但是后半段就像换了个作者和导演一样,地球中间3年的沦陷完全没有过渡,尤其是罗安的双面间谍身份由于没有任何铺垫异常突兀。不管是剧情还是画风变成了机械版的北斗神拳,最后的结尾一度让我以为是不是中间少看了10集,真是成也于此败也与此。
忽略带有总集编以及OVA完结篇预告性质的最后一话,仍是难得佳作。再省去前十二话总集编的第25话,实际是36话,一期24话,前12话经历的剧情时间约60小时,公路电影特征,时间为1996年火星背景下的美苏争霸忽遭外星人侵入,一期后半则是逃亡地球、以及困兽之斗;二期故事发生在3年后。
4星,上世纪80时代非常有深度的一部机甲动画, 厚重的冷战历史背景,严肃的人物故事,虽然是外星人入侵的俗套,但加入了整个人类历史的人文背景,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科幻故事中的人类早已离开了摇篮,却还在重复着伤害地球。而且作为机甲动画,本作对于人工智能AI探讨也是十分超前的,真实系的机设虽不惊艳,但却非常的耐看,画面古早,但却细节满满,透露着老派美。整个故事跌宕起伏,人物成长经历丰富,性格转变令人惊异,有时间的话建议观看。
最后收尾太过突然,但无碍强大的整体水平…全片的空战、宇战相当不错,V-Max更是新颖,感情戏也保持了高桥一贯的高水准,印象较深的是英二第一次看见地球的那种孩童般的眼神,还有就是英二杀死姐夫的那段,在宇宙、地球、泪水的衬托下,音乐也随之奔流了起来,最后以英二撕心裂肺的哭声结尾,很是震撼
好顶赞
第一期的火星奥德赛深得我心,看得非常投入。第二期的设定其实相当不错,可惜被掐根本没法展开,剧情感觉也不是往本来设想的方向发展,OVA也只是草草收尾。这本来是可以成为不输给装甲骑兵的作品的,十分可惜。
小学放送过几集,后来就无疾而终;这让我一找就是16年的动画啊。在那个只能看到合体金刚的年代,高桥良辅的真实系风格简直就是天籁之音
补标 很可惜的一部剧
Op超爱,好听,严肃向萝卜片,估计以后也不会有了,在我心目萝卜片里仅次于宇宙骑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