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约稿)
《琅琊榜》的成功不仅在于制作的精益求精,还在于其剧本在国产剧中,难得地将青春元素、通俗元素和正剧元素相结合。
依照“戏曲叙事”的观点,创作总会掺和一定的非真实因素于文本中,因此作者所做的,不是让文本多么具有真实性,而是如何让非真实的因素使读者信服。
《琅琊榜》的剧本虽然瑕疵颇多,但是可贵地看到了自圆其说的精神。一些自圆其说很好地弥补了剧本的不足。
剧本的一大缺点,就是开头对梅长苏的过去交代不足。仅仅用蒙太奇式的闪回镜头,闪回镜头中的林殊之生机勃勃与梅长苏的满腹思虑很难对应。极端的性格落差显然是单薄的,难以具有说服性。但是接下来很多集,一次次通过梅长苏的旧友的对他的回忆,以及梅长苏两次在靖王面前差点暴露自己。单薄过去被反反复复地渲染,而逐渐丰富。
自圆其说也有弥补作用。尤其在长篇幅的具有传奇性质的作品中,作者建构的是一个繁杂的非真实世界。难免会为了推动情节需要而产生漏洞。
在具有武侠元素的作品中,主人公多是武力高强的人。但梅长苏偏偏弱柳扶风。这就容易形成一个问题,就是主人公罹难是该怎么办。我暂且举金庸先生的《鹿鼎记》来谈。金庸先生的《鹿鼎记》里的韦小宝没有武功,一旦他落难的时候,他的七个夫人、天地会的兄弟都可以帮他。一个没有武功的主人公在危险面前存活率很低的,但有了上述人物,韦小宝的多次死里逃生也有了合理性。他的七个夫人、天地会的兄弟就是弥补他作为非习武之人设定的不足。
同理,在《琅琊榜》里,飞流也是对梅长苏人物设定的一种弥补。确保他每次死里逃生的合理性。如在悬镜司的天牢里,夏春要杀死梅长苏时候,飞流赶过来,救走了梅长苏。作为弥补的飞流也长期处于一个简化的状态。全剧没有属于他的具体情节,台词也只是简单的电报句。他大多随着梅长苏来而来,随着梅长苏去而去。因为一旦对他的描述过于详细,会严重地冲击梅长苏的中心位置。
弥补作用在剧中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前后呼应。最长的呼应莫过于埋了30多集伏笔的“怪兽”。为了让聂锋的出现不意外,因此在第十几集的时候,就有一笔带过士兵们捉“怪兽”的情节。直到发现聂锋的前一集,也提到了“一年多了,‘怪兽’还没有捉到。”与最后捉到一只“怪兽”,并发现是“聂锋”相呼应,使聂锋的出现不会牵强。
除了“怪兽”,剧本精心设计的呼应还有很多,都体现了剧本创作的认真细致精神。朝廷六部有三个是太子党的,三个是誉王党的。梅长苏用计让两边鹬蚌相争,而他有写有六部名称的六个木牌。每一个部门的尚书落马时候,他会把写有该部门的木牌丢到炭火里烧掉。一个木牌的烧掉就象征一个部门尚书的结束。后来,梅长苏斥骂身陷囹圄的誉王后,他拿起挂在誉王监狱前的一块刻有誉王名字的红色木牌,并将之背朝上地放下。木牌上誉王名字的掩盖,和前面烧掉木牌相呼应。象征着一个大敌人了结。
自圆其说,在理性的文本结构上是弥补,而在感性的情感上则是共鸣。优秀的作品即使观众明白这不是真的,但是仍然为之感动,与之共鸣。
《琅琊榜》的剧本安排了几次高潮情节。如靖王要为赤焰军平反,请梅长苏筹谋时候。梅长苏问靖王:“殿下可知,皇上一旦知道你在查祁王旧案,定会招来无穷祸事。”靖王答:“我知道。”梅长苏问:“殿下可知,就算查清了来龙去脉,对殿下所谋之事,也毫无益处。”靖王答:“我知道。”梅长苏问:“只要皇上在位一日,就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靖王答:“我知道”梅长苏问道:“既然您都知道,还一定要查?”靖王道:“要查,我必须知道他们是如何含冤屈死,将来我登上皇位,才能一一为他们洗雪。”四问四答后,梅长苏向靖王行跪拜大礼,并说:“苏某必定竭尽全力,为殿下查明真相”。靖王为梅长苏的鞠躬尽瘁所感动,也为梅长苏行了一个跪拜大礼。
四问四答就像排比句一层层推动起波澜。并随后皇宫中丧钟响起,传来太皇太后(最疼林殊的太奶奶)的死讯。而达到高潮。它让我们感动于主人公们的正义柔肠,同情于梅长苏在太奶奶临死之前都不能见她老人家。
《琅琊榜》的成功也证明了,观众所喜欢的人物形象,不一定是或武艺高强或高冷或暖心的英俊男子(古装言情的固定形式),也可以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谋士。只要这个人物能让观众们产生共鸣,就会引发观众的好感。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人物没有绝对完美或者绝对丑恶,但是却有绝对“高雅如菊,邪恶如刀”的两面人。梅长苏的极端隐忍和极端柔弱的二重性,让之更富有生命力。
梅长苏的形象具有励志性,为七万冤魂报仇。如辛弃疾所写:“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回首万里,故人长绝。”他也具有悲剧性,正如一次他烤火时候不慎烫伤了手,他先是抽搐,然后不住地咳嗽,最后深深凝视着发红的双手,叹道:“我这双手,也曾挽过弓,降过烈马的。如今只能在这个诡异地狱里,搅弄风云了。”少年时代风度翩翩,因为黑暗的政治斗争而卧薪尝胆。在阴暗的党争面前,只有玩弄权术。
但《琅琊榜》的受众是普通大众,它需要和大众们的三观一致。大众在情感上与之共鸣,梅长苏所辅佐的人要圣贤,所用权谋也应当“正当”。因此,首先,梅长苏向靖王毛遂自荐时候,靖王要求梅长苏为自己谋计时候不得伤及无辜,靖王符合贤王的标准;在平定宁国候后,皇上要带着南楚贵族去围猎,梅长苏提议靖王带自己的兵过去,也让南楚人知道,我们大梁并非都是谢侯玩弄权术之辈 ;将誉王处死之时,梅长苏等人用掉包计将怀了孕誉王妃救出监牢。这些细节,是再三强调,梅长苏不是个玩弄权术的阴险人物。他向靖王提议展示军威时候,一脸慷慨激昂,犹然爱国的志士。竭力保护无辜之人,犹然仁义君子。
梅长苏在答谢纪王救祁王遗腹子之命时候,纪王拍拍梅长苏的背笑道:“同是亲生骨肉,何必争个你死我活的?”这句话,似乎纪王看出了梅长苏是当年的林殊,又似乎不是。留着观众们去回味。更说明了此剧理念上,不是在吹捧权谋,而是在批判权谋。
网友墨雨培茗将主演胡歌十年前在《仙剑奇侠传》饰演的李逍遥和十年后的这部《琅琊榜》中的梅长苏剪辑起来。十年前的青涩、阳光,十年后的隐忍和内敛。巧妙的剪辑让两个角色隔着时空对话,遥远的时光变迁感染着我,最后我选择了追剧。
毫不夸张的说,正如还珠格格选对了赵薇,六小龄童之后再无孙悟空。胡歌也是梅长苏的不二人选。
十二年前鲜衣怒马,风度翩翩,十二年后满怀沧桑,命如灯油。剧情只是细讲十二年后的复仇,十二年前的剧情单薄而使人物性格质变得有些牵强。但是胡歌的演绎很好地弥补了不足。
无疑胡歌是饰演梅长苏的最佳人选。他在风华正茂的22岁,靠着《仙剑奇侠传》一举成名,现在的刚大红大紫的明星饱受诬陷和诟病,他出道时候网络舆论没现在厉害。他的成名路,铺满了鲜花。
再后来,胡歌出了车祸,右脸受了伤,做了手术,眼睛已经彻底失神,用特写镜头还可以看到隐隐的伤疤。在这明星到处走秀和代言的年代,他淡出了银幕,而转身于剧场。演了白先勇、赖声川等人的话剧。当红明星出现了一波又一波,他仿佛被洪流淹没。
在《琅琊榜》里,林殊以梅长苏的身份回京复仇,而演员胡歌用梅长苏重返银幕。十年前的李逍遥年轻活泼,眼神扑闪,声音响亮。十年后的梅长苏的声音没有力度,却有分量;眼睛没有精神,却凝重。剧多用对称式构图,他位于镜头正中间,缓缓地向前走。他说:“我活着,就不会白白地活着。”十年前的林殊就是李逍遥,十年后的梅长苏就是胡歌。在这个精益求精的剧组里,行着繁琐的礼节,说着拗口的台词,丝毫没有了李逍遥的痕迹。人们总会对经历灾害的人抱以同情,而且,今年胡歌三十三岁了,而立之年。正如序幕中的蝶从蚕蛹中破出。它象征着少年林殊的人性蜕变,也是胡歌的演技蜕变。
胡歌把梅长苏的隐忍把握的到位。除了和饰演谢侯的刘奕君现实对戏时略显薄弱,剧中几场关键戏都拿捏得很准。如与霓凰相认,霓凰是酣畅淋漓,梅长苏是极力克制到无法控制。当不慎说出林殊名字,被霓凰发现。他把脸拉长着,想掩藏,却掩藏不住悲伤的思绪。被识破的时候眼睛一丝惶恐被无限地竭力隐藏,到最后抑制不住,哭得鼻涕都出来了。不同于某些一线演员,在所有剧里,演哭戏,演来演去都是一个最美角度的表情。
终于完结了,二七天宛如一场梦。不伦是观众,还是演员。
《琅琊榜》终究是个传奇,里面的正派多是正义凛然,朋友间讲义气,肝胆相照。而现实却复杂得多。剧终究是要更新完的,就像在酷热的夏日,把头埋倒水里解暑,终究是要抬头,仍受到现实太阳的考晒。
我们何其不幸,生活在琐碎的、复杂的社会里。仅仅是浩浩历史长河中的一滴,过着麻木不仁的生活。我们羡慕这些把现实中的繁琐过滤掉的传奇故事,羡慕他们一生的轰轰烈烈。我们又何其幸运,一生平平稳稳,不会遭受像赤焰军那样的大难,不会遭受寒毒之痛。
故事终究是要结束的,我们从水中把头抬起,准备忙碌柴米油盐酱醋茶;演员们脱下戏服,准备忙碌于演艺圈和娱乐圈的灯红酒绿。胡歌像梅长苏,但他终究不能像梅长苏那样生活,因为他走出影棚,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
我很多年不追剧,唯独这一次痴迷不已。这不仅仅是难得的一次改编大于原著,更是国剧难得的将青春元素和正剧元素如此巧妙地融合、全体演员如此到位、每一帧镜头都可以成为精美剧照、制作细节把握得如此之精确。这是一场国剧的圣典。
即使早已知道结局,但是看到林殊的死还是深深地震撼,就像我们知道了亲人终究会离开我们,但到了生死诀别那一刻,仍然忍不住痛惜。
如今龙袍披在身,昔日梅郎不复还。
再见了梅长苏,再见了胡歌。
//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ote/745904069/(胡歌在《南方车站的聚会》中演得如何?)
当初看预告片的时候,我对这部片抱的希望有多大,最终看到成片时的失望就有多大。面对这国内第一流的制作水准,我们对剧本的要求怎么苛刻都不过份,因为它本就应配最优秀的剧本。可惜,编剧没有做到。别看粉丝脚踩甄嬛传,睥睨花千骨,把这部片的评分顶到和大明王朝一个分,但实际上这部剧的剧本也就比于妈戏好了那么一丁点儿。 (更新:由于于妈近几年的作品水平直线上升,部分作品的剧本水平在我这儿已经超过琅琊榜了) 1. 世界观一团混乱。该剧没有合适的历史背景,编剧水平又完全无能于塑造一个全新的世界,写出来的皇帝不像皇帝,臣子不像臣子,朝堂不像朝堂,江湖不像江湖。一部主打权谋的电视剧,朝堂众生像刻画得非常肤浅,很多明显的逻辑问题。作为一个敌国环伺的国家,乐颠颠地邀请各国派人来争娶掌握10万大军的战神郡主。作为一个多疑专权的皇帝,放任争夺皇位的两个皇子瓜分了文官体系的几乎所有高级官员,放任最讨厌的儿子掌握着事关国家命脉的军权。而这个快被架空掉的皇帝,居然能培养出一个只听命于皇帝从不背叛的特务机构,更稀奇的是这个特务机构可以在没有皇权支持的前提下私下串通军国大臣轻松用计灭了一个连皇帝都十分忌惮的皇长子府和一个娶了公主的将军府。这是何等可怕的能力,这意味着他甚至已经足够甩开皇帝单干了。但夏江依然保持着对皇帝的绝对忠诚,真是好臣子啊! 架空看上去轻松其实最难,因为架空需要作者有足够的知识底蕴才能够塑造出一个逻辑周全的新时代,可惜琅琊榜的编剧离及格线还远得很。真是辛苦一众实力派演员,用自己的演技去弥补各种剧本缺陷,猛一看倒还能糊弄过去,可惜不能细究。 我根本看不出来这部剧描摹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渴求贤才时一副乱世之态,朝堂腐朽又好像盛世末年;文官地位颇高好像太平年间,烽烟四起又好像战事频繁;忠君爱国似乎是公认的道德,逼宫犯上却又好像没人指责。朝堂腐朽至极,文官储备却十分充裕,倒了一大半的六部,轻轻松松就凑够德才兼备的人手继续运转;战事频发最适合捞功劳攒资历的时代,武将储备却少得可怜,打个仗还得禁军统领和梅长苏一起上阵。 除此之外,江湖势力在剧里被渲染得如此神秘而可怖,可是朝堂却始终放任江左盟插手社稷命脉的漕运,放任琅琊阁对朝堂无所不知而自己对其却全不清楚。高手的武功被反复强调何等厉害威风,但皇帝依然保持着谜の自信,对江湖白衣不屑一顾,对于那些拥有绝高武力值的潜藏高手们也从不担心暗杀之类的事情。 琅琊榜的剧本可以说只有元素的简单拼凑,并没有一个圆融的逻辑去试图厘清过这些元素是如何共存于这个世界的。皇帝轻视武林,可以解释为武林高手和普通军人的武力值相差不大,那么武打设计就朴实一点不要动不动就飞来飞去;皇帝充满自信,可以着重强调一下宫里的门禁如何森严,皇帝身边随时几十个暗卫,不要皇帝未宣白衣也敢进去转一圈。比起让主角开个自动小船装X,还不如把时间用来讲一下江左盟平时怎么运转,比如贿赂地方官员使得他们欺瞒上意导致皇帝对江左盟的实力严重低估,比如遇到官船会让主动让道以维持和平走低调路线,这可以解释清楚朝廷为什么能够容忍江左盟如斯。 任何故事最终都应落回到时代里,琅琊榜的故事让人觉得飘,就是因为它没有时代没有根。还不如和甄嬛一样找个时代落个脚,基调定下了然后向这个方向努力,最后纵然有不合之处,大家也不会过于苛刻。怎么都强似现在。 2. 人物塑造脸谱化现象严重。好人坏人泾渭分明,很多重要角色扁平得连塑造都没有。这是原小说就有的问题,作为一部爽一下的网络小说,有这么几个称得上人物塑造的主角也就够了。但既然已经摆出一副要用正剧方式来拍的架势,那么保证剧中角色的基本智商当是底线。 可是呢,可琅琊榜的这些NPC呢,存在感也就如梅长苏手里那几块打桌游生火两不误的小木牌。前无铺垫,后无表现,突然冒出来卖个蠢就去领便当了。白瞎了一众长者的演技,装扮出来来个个都像模像样,简简单单的焦虑万分也都演得很好。有堂堂高级公务员,有军中将领身携爵位,有六部尚书分管朝政,情商智商再差也该是中上水准。这些人一生都搅在官场里,不知遇过多少风浪才有今天的地位。如今遇了事(有些事放在古代其实根本就不算事儿)就如稚子般手足无措只知求主子,实在是灭了他们都没有成就感。太子也写得太过了,堂堂皇子,再蠢再软弱,至少面上要过得去啊。谢玉就算想挑个好掌握的无能皇帝来扶持,也没必要找个这么蠢的。 当然,也不是没有写得好的。越贵妃就很出彩,在把握帝心上全剧第一高手,心黑手狠外柔内悍,十分符合一个儿子软弱又有野心的宫斗女性形象。下药不成就威逼,威逼不成就利诱,利诱不成还能狡辩,狡辩不成最后还能诉可怜。仅凭演员一人,热热闹闹地撑起了整场戏。 我本来还指望誉王夏江谢玉这几个boss能稍微好点儿,可惜平时再怎么看上去双商爆表,一见主角脑回路就被打了除皱针,使得主角跟开了修改器一样轻轻松松过关斩将。都是好演员啊,誉王演员曾提了几十页的剧本修改意见;谢玉演员靠着剽悍的内心戏(有段复杂纠结的眼神简直赞爆),在蠢得无可救药的生日宴调兵戏里,硬是飙出了乱世枭雄的派头;夏江审主角那场戏气场更是全开完全吊打小胡。我心塞啊!!!!为什么就不能换个靠谱点的编剧,哪怕只是请人来指点一下把把关呢,用雍正王朝的阵容去拍还珠格格,看得人心都在滴血啊!!!! 3. 整体节奏不好。要么就吃了泻药一样哗啦啦地什么事都堆一块儿出来,好多阴谋层层铺陈,看得人心急火燎地期盼高潮,然后突然悄无声息地偃旗息鼓,让人满腔热情全无发泄之处。灭六部的一堆案子,前期给靖王审案各种造声势,怎么设套怎么服众怎么拉盟友搞得那叫一个轰轰烈烈,结果然后连个审案的剧情都没有两句台词就结束了!找个大儒来帮忙舌战群儒,铺垫那么多,光拜访高人就拜访了半集戏,高人入宫,我期待得要死,它居然给我虚化音拉远景,然后就没了!编不出台词来就这么混过去,我也真是头回见识啊,憋得我直接吐血三升!要么就配角各种蠢,主角为了解释了屁大点阴谋就啰啰嗦嗦上十几分钟,搞得人哈欠直打。 而且因为主角梅长苏的人设问题,总是一副胸有成竹什么都在我预料之中的样子,配角的智商又都极低,进一步削弱了很多剧情应有的紧张感。总是一副,哦,发生了,哦,主角赢了。高潮在哪里?! 4. . 价值观自相矛盾,内容空洞。作为一部卖价值观的戏(也就是粉丝常说的赤子之心),编剧自己的价值观却没有立稳,前后矛盾之处甚多。喊着按章办事法律立国,却全篇只是仰仗明主,并无真正改变的决心和智慧;喊着党争误国,主角团却形成了新的势力群体,妄图武力/舆论逼宫;喊着做人要仁义为先,却用所谓的大义来斥责本身从未犯错只是不愿意牺牲自己的长公主;总是一副冤有头债有主的模样,却又在言谈间轻松地考虑着谢玉案发后族诛(牵连无辜者)的可能;为国为民的戏,却连一个能称得上普通民众的角色代表都没有,全是高高在上的空谈。 民生何艰?不知道。民生可苦?不知道。梅长苏他们真的实践了改善百姓生活的诺言吗?不知道。百姓在他们的治下真的比原来更幸福了吗?还是不知道。私炮坊案,全剧唯一一次主角团和百姓直面的重点情节,“民”仍然只是一个符号,一个剧情背景,连给个特写的资格都没有,更不用说台词和人物塑造。这样的民怎么让人产生共情,进而对主角团队的赤子之心有更深刻地感受?新闻联播的灾后现场都比这更详实。现在的描述,死100个和10000个,对我这个观众来说没有任何区别,我对百姓毫无同情,对太子和誉王毫无愤怒,因为我感受到的只是一堆用来烘托主角团伟光正的符号,而不是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且这段戏组织得也很令人失望,案件发生坏人倒台毫无波澜。镜头里哗啦啦啦全是军队的人在救灾,搞得好像只有靖王在救灾一样。台词里反复提到的谢玉的人呢,京兆尹的人呢?!真正该负责救灾的当地官员人呢?!一副所有人都不干活就主角团关心老百姓的样子!这种烘托手法和花千骨根本就是一个水平的好吗?
因为评论里有很多关于世界观一词的误解,在此增加一下解释: 世界观是故事背景,是故事世界里让观众信服的事实和规律,这和你是什么题材的作品是不是真实历史背景没有任何关系。科幻,古典,现实,架空,平行世界,统统都应当有自己的世界观。“世界观合理” 用常见的说法来形容,就是“故事至少得能自圆其说吧”。
琼瑶剧的世界观就是“真情重于一切”,爱重于法律重于伦理重于一切社会规则,即使它一点也不真实,但在琼瑶的世界里,它是衡量一切的最高标准,违反者就是反派,要被主角团打脸抨击的。再举个例子,美剧冰与火之歌是纯架空吧,可是它有世界观吗?它的世界观构建得不要太完整。几个大陆分别是什么家族什么历史什么特征,人和神和鬼是什么样的关系,几大势力之间在为着什么样的目的而彼此战斗进而推进历史,君王,大臣,军人,后宫,奴隶,骑士,萌宠,它们各自有各自的生存法则,各自有各自的坚持和智慧。你看的时候甚至会忘掉这是一个架空故事,而宁愿相信这是平行世界真实的存在。
这就是世界观的作用。它增强故事的可信度,为故事寻到一个世界的根,同时为剧中人物的言行提供从一而终的理论依据。但同时,它的法则和逻辑一旦出现bug,就会立刻让观众出戏,啊,原来这是假的。
而琅琊榜最大的问题就在这里。 你要么就简简单单讲一个江湖人纯粹的复仇故事,别扯什么国家使命,为官信念,更别扯什么国家机构,各派党争。你既然把整个故事扯开到天下这个局面来讲,这这部戏一板一眼当正剧来拍,世界观的建立就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多人物,他们各自在这个世界是什么位置,按照什么样的逻辑去行为,去言谈,去追求。无论主角是否出现,无论是否有我们这些观众,这个世界都必须是真实存在于那里的。我从未见过有哪部九分以上的剧会连世界观都立不稳。且不说各种设定互相矛盾,连故事里一直在反复强调的赤子之心“家国天下”都无法做到让观众信服,这个世界观怎么建立得起来?而没有世界观,可以说就没有世界,那么观众为什么要为一个空虚的世界而感动?
胡歌眼神里满满的都是戏啊……每个角色都很好,谢玉和梁王尤其惊艳,期待后面的夏江和言侯,老戏骨果然不一样。好久没看到这么良心的国产剧了,五星不够打!
二刷,依然有不少细节值得推敲。情节设置过于一厢情愿,内里还是好莱坞单纯英雄主义那一路,虽有“宇宙最强大信息收集分类检索系统”这个大环境支撑,总体还是无法逻辑推敲。成功之处在于抛开系统大bug不谈,人物造型丰满多样,情感真材实料,布景服装拍摄精细有水准,让人对大陆电视剧刮目相看!
看了首播的头两集,服装 道具 取景 布景 布光全都不错,剧情更是不用多说。呼,可算有个能看的国产剧了。
三星给你知足吧,感谢碰到负星的云中歌。逼格甚高,却说着三流小说的台词。除了水墨风格依然让人很爱,其他找不到看下去的理由。果然编剧不是谢谢三流小说就能做的
如果有六星,这是近年来屈指可数的一部三观积极心理健康的好片子了。不谈夺嫡宫斗,和有些过于设计的剧情,苏先生,景睿,靖王,哪怕是身边护卫那些劝解人的话语都落进了心里。好本子好剧组。
山影完美的诠释了只要肯用心,有情怀,敢追求,哪怕是第一次拍古装,也能把你们秒成渣渣!没错,说的就是包括却不限于欢瑞,于正等业界毒瘤
喜欢古装,关注许久,女主和导演摆那里,想想应该不会是狗血剧!开播看了一两集,竟然能让我无尿点! 定装也很好!在被众多湖南狗血古装青春剧毒害之后,终于有一部让我心安的古装!为了这,给五星!希望后面不要渐行渐远
去年豆瓣高分国产剧 前五名里山影团队占了三个 今年《琅琊榜》绝对又是三甲之一 总有预感 它会是继《甄嬛传》后又一部人气口碑双收的佳作 片花从去年看到了现在!山影,国产剧业良!
梅岭藏殊。
观后感:靖王与梅宗主开创了视交这一全新的虐狗姿势,单靠眼神完成了常人钟情牵手接吻定亲结婚生子全套人生历程。
太皇太后叫出“小殊”的那一刻 我的心和梅长苏一起颤抖了 赞哭
好的故事大概就是这样,这一代人已经是荡气回肠,上一代的故事只言片语,听着却只有更精彩。如果拍一部前传,主角换成言侯与林帅,一文一武,上半部是世家公子隐姓埋名浪迹天涯;下半部言侯舌战群儒,林帅征战沙场,想来也是潇洒昂扬,就是后面的结局实在是……
看了前两集就让我这个原著党欣慰不已,我相信电视剧版绝对可以与原著媲肩,从布景到服饰到演员到配音,全是满满的诚意和对原著的尊重,导演好想把你扑倒在地上,好久没有这么激动过了,胡歌和王凯真是帅我一脸,本不想花痴的,唉!
海宴将浩气给了萧景琰,将仁恕给了萧景睿,将旷达给了言豫津,将坦率给了蒙挚,将荣光给了霓凰,将疏狂给了蔺晨,将纯粹给了飞流……最后将一颗不灭的赤子之心给了林殊,人性的漆黑夜色里,这一盏心灯如月。浮华万千,人性迷失在闪烁的霓虹中,湮没在时间洪流里,唯有不变初衷,方得始终!!!
《琅琊榜》的设定……“不为旧人认识身负深仇的男主角”,“表面跟各家豪门公子交好实际暗地施展计策”、“针对仇人们过去的亏心事揭他们的疮疤”、“慢慢搞定所有人”、“男主角无往而不利,手段通天”。这些设定,真是很《基督山伯爵》。景睿简直就是阿尔贝。
来一句话概括这部神级国产剧吧:细节决定成败。就指望期盼这部剧了。我也任性五星!
对“玛丽苏”、“杰克苏”这样的苏一向反感,只喜欢“梅长苏”
真的没想到姐居然有一天也会来追国产正剧,感谢山影给我一个爱国的机会
因为看过原著,所以对亲妈编剧这种舍不得删的尿性实在忍受无能,中间几度拖放。算是良心剧吧,但本来就架空历史,再还原又能到哪儿去呢?小飞流真可爱,好想捏脸~(等等,这剧怎么还有第二季?!)
如果这都不能全五星,我就再也不相信豆瓣了!对于我这个连小说都没看过的人,着实觉得电视剧剧情跌宕,演员到位,制作精良啊!期待接下来剧情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