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升王国

剧情片美国2012

主演:杰瑞德·吉尔曼  卡拉·海沃德  布鲁斯·威利斯  爱德华·诺顿  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  蒂尔达·斯文顿  比尔·默瑞  詹森·舒瓦兹曼  哈威·凯特尔  

导演:韦斯·安德森

 剧照

月升王国 剧照 NO.1月升王国 剧照 NO.2月升王国 剧照 NO.3月升王国 剧照 NO.4月升王国 剧照 NO.5月升王国 剧照 NO.6月升王国 剧照 NO.13月升王国 剧照 NO.14月升王国 剧照 NO.15月升王国 剧照 NO.16月升王国 剧照 NO.17月升王国 剧照 NO.18月升王国 剧照 NO.19月升王国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6:00

详细剧情

  1965年,在一个叫新彭赞斯的小岛上,有一队童子军驻扎在艾凡赫营地里。童子军教官华德(爱德华·诺顿 Edward Norton 饰)在一个早上发现学童山姆(杰瑞德·吉尔曼 Jared Gilman 饰)留信出走,于是华德和一众童子军开始寻找山姆,小岛警察夏普(布鲁斯·威利斯 Bruce Willis 饰)也展开了环岛搜寻。原来山姆的出逃是计划已久的,他和“问题”女孩苏西(卡拉·海沃德 Kara Hayward 饰)一起出走,而苏西是岛上一对律师夫妻的女儿,父母视苏西为问题儿童。搜寻过程中,苏西的父亲(比尔·默瑞 Bill Murray 饰)似乎察觉到自己的妻子和警察有染。
  这支由一队童子军、童子军教官、警察、律师父母组成的搜查小队,终于找到了出逃的二人。由于山姆是孤儿,这次事件之后他必须被送去未成年人收容所。当晚,童子军队伍决定帮山姆和苏西二人再次出逃。一场大风暴将要从东部向小岛袭来,一行人将会遇到什么……

 长篇影评

 1 ) 月升王国:独一无二的造梦家

一天,严厉苛刻的教官发现一名童军山姆在神不知鬼不觉中逃跑了,教官立马联系警官开始展开调查和密切追踪,后来慢慢地发现山姆的逃跑并非偶然而是有预谋的精心策划,原来是跟一见钟情出生在中产阶级家庭里的女孩苏西一起玩起了私奔,于是童子军团、教官、警官加上苏西貌合神离的父母一票人,展开了一段跌宕起伏妙趣横生相当无厘头的追寻之旅。

从戛纳开始就一直盼星星盼月亮,终于一饱眼福看完了这部期待已久的《月升王国》,再次像只花痴小绵羊一样无怨无悔的沉溺在Wes Anderson的梦幻王国中,虽说Wes Anderson的作品始终在重复一些元素和主旨,但最妙的地方就在于经过他精益求精的包装和富含想象力的剧情构思,以及招牌式的细节和幽默的融入,总能在万变不离其中里看到一种独有的新意和睿智,始终让人充满期待。

这部电影在场景的布置上依旧令人瞠目结舌,延续了以往复古而鲜明的套路,蕴藏着一种无可挑剔的精美和生动,随便一个镜头都可跟美轮美奂价值连城的名家画作相媲美,那种透着幸福感的意境可以说是大多童鞋梦寐以求的情景再现,富有灵魂而贴切的配乐依旧是亮点,利落的剪辑和镜头掌控的讲究,使影片的节奏张弛有度在剧情的推动中蕴藏惊喜,演员方面还是一众大牌,不过全都成了闪耀的绿叶,只为衬托两朵粉嫩的小红花,虽说两名小演员可爱有余,但毕竟初出茅庐还是有点装成熟的小迹象,不过或许这就是Wes Anderson绞尽脑汁想要呈现的效果。

通过这部作品,Wes Anderson很妙的展现了孩童世界和成人世界间的冲撞和对比,严格刻板的教官、薄情寡义的养父母、灭绝师太般的社工、孤独忧郁的警官,构成了山姆眼中异常冰冷决绝的成人世界,这些因素就像一股邪恶势力般将山姆逼向了死角,成了他奋力出走和拼命抵抗的导火索。而苏西所要面对的则是空虚寂寞的家庭、有名无实的父母、出轨的母亲,拥有相同的眼界和价值观的他们,加上同是身处社会边缘缺乏家庭温暖的孩子,这种稀罕的共鸣在她们之间诱发出了一种莫名而强烈的惺惺相惜的情感,他们的爱情或许由此而生。而环境和家人对于小孩成长的影响,Wes Anderson至始至终都相当注重这一块的刻画和反思。

有的人看完这部电影或许觉得小孩间那种异常的早熟可能会显得有些突兀和怪异,但在我看来Wes Anderson更像是个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顽童,这点反而是他想要奋力表现和放大的,通过小孩敢于面对并忠于自我的胆识和直白,在看似荒诞的表象下所显现出来的真实,从而对比出成年人虚伪、懦弱和自私的性格特征,并有意唤起成人对于小孩成长过程中的关爱和尊重,但如果肤浅点看,就像莫言说的写小说的好处就在于能将现实中想做而又不敢做的得到实现,而《月升王国》里山姆和苏西的早恋对于Wes Anderson来说似乎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意味。

其实Wes Anderson的作品最为难得的地方就在于总能在充满乐趣和纯真的剧情走向中显现出过人智慧和满满的温情。另外还有一个很妙的地方,那就是每每在看似一团糟的情况下总能及时的出现转机和希望,《月升王国》峰回路转的地方就出现在后来的教堂里,因受自然灾难的影响几乎所有人都跑进教堂避难,在山姆和苏西的私奔过程中和最后的生死间,大伙的观念和困境全都发生了积极而温暖的转变和改善,碌碌无为的教官证明了自己,收留山姆的警官不再寂寞,苏西的父母也不再转牛角尖,童子军变得异常的团结友爱,就连灭绝师太也表现出了人性的一面,至于排除万难的山姆和苏西,终能无忧无虑的陶醉在他们美好的月升王国中。这种积极的转变几乎成了Wes Anderson作品里的典型套路,似乎可以感受到他对于现实的美好寄予,以及犹如孩童般单纯乐观的心态。

在我眼里Wes Anderson就像一个独一无二的造梦家,用自成一派的风格打造出《月升王国》这个异常奇妙荒诞的美梦,依旧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元素,奇思妙想、睿智生动、妙趣横生、脉脉温情……令人沉迷,不愿苏醒。

 2 ) 我们相爱得一气呵成

奇妙的音乐,奇妙的节奏,奇妙的色彩,奇妙的镜头切换,奇妙的十二岁男孩和女孩,奇妙的爱德华诺顿。 也许就是有这样一种存在,我遇见你,我爱上你,我和你在一起,理直气壮,顺其自然。话都说到刚刚好,最简单的分享和介绍,你记得就好,最基础的礼貌和尊重,你不介意就好。你懂得扎营和生火钓鱼,那我来负责念一段睡前故事,哪怕你不懂不喜欢不投入,一直在听就好。你是别人口中的好人或坏人都没关系,这不加分也不减分,一切恰如其分才是你。旁人无法理解的情绪异常?maybe u just don't know him。

没有为什么,不必问为什么。私奔吗,好。游泳吗,好。跳舞吗,好。没有耳洞那现在穿两个吗,好。结婚吗,好。接吻吗,好。我们从容不迫,坚定不移。 感谢上帝仁慈,在末尾给予我们父母的祝福和朋友的帮助,但我们心里可太清楚了:这是一个注定的结局,无关于周围所有,只关于我们自己。 Cuz u said that "I love u but u don't know what u r talking about ". Never mind, that's enough. 你戴着狸猫一样的皮草帽子,我带着望远镜和唱录机,我们交汇在这月亮升起的地方,我们命它为我们的国。

 3 ) 【长篇影评】孩子用童话的演绎帮助成年人重新回忆,那些因为成长而被抛弃的非理性的爱,才是生活的本质。10691

困在岛上的人们,如同困在房间中的女孩儿一般眺望远方——一如被困在生活中的你我。

所谓好的童话故事,往往具有鲜明的特点,譬如丰富的画面,可爱的角色,明确的叙事,精彩的演绎等等,童话故事将这些元素的集合,围绕着创作者真正希望传达的意图,清晰的,简约的呈现给故事的受众。

而韦斯安德森的童话,则反其道而行之,虽然他同样擅长使用童话类温暖叙事方式,但是却始终与观众保持着距离,他熟谙讲好童话故事的每一种元素,却在电影的细节处装饰着,狠狠撕开人们刻意回避的现实的残酷性。

鱼钩金龟子耳环,带上以后无法取下

这正是导演虽然用童话的故事,却摒弃一切不必要的粉饰,为成年观众们展现的,孩子们用那种非理性的情感支撑,对于极度秩序化趋向的理性世界,所表现出来的脆弱的抗争。

此处隐喻两性,伤害,流血,欣喜,再来一次(更多)。

在韦斯安德森的作品中,我们往往能够从他的镜头语言所展示出来的强理性,比如在类蒙太奇剪辑中捕捉到逻辑联系,动静对比,布景和旋转推移所表现出来的由理性构成的荒诞效果。那些被刻意表现出成秩序的,对称的,具有明显某些古典主义气质的创作欲望,其实是因为对于“理性”工具的掌握程度深刻的结果,然而越是接近理性,则越清楚理性的反面,也就更能够体味到人类攀登奥林匹斯神山时,所表现出来的自证价值,最终走向强调人应该坚持在理性世界中所不可磨灭的超理性的部分的艺术态度。

所以韦斯安德森在因为荒诞而显得幽默诙谐的假象上,其艺术实质应该算是严肃的基于现实主义艺术追求理念。就像是巴尔扎克无论是在喜剧还是悲剧集的故事中如何辗转腾挪,依然不能改变其艺术作品的内核是维护和歌颂有血有肉的人的创作精神。

而这种富有人文情怀的创作追求,其实在韦斯安德森的作品中,就是那些通过许多微小的细节所呈现出来,链接和穿插在大段天马行空想象力镜头的缝隙中的部分——一些在叙事语境中突然发生那些不合时宜的反理性反常识的抉择。这种欲盖弥彰的幼稚做法,其实是刻意去除了人的理性辩证的过程,直接将理性结果和动机实现出来的结果。这也是导演为什么要维持作品与现实世界生活中的观众的距离的原因,过于直接的将人的想法转化为动作,对于过于投入叙事的观众的理性会造成巨大的冲击,所以需要额外的艺术手段弥补,如幽默感或者距离感。

这其实一直也是现实主义艺术作品时常遭遇的窘境,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往往过于凛冽残酷,粗暴的撕碎了人对于生活的热情和美好的想象,这不符合于人们认识世界的习惯,人们需要属于自身的同世界和解的方式,如果一直沉湎于观察社会与生活中那些反人类直觉的客观现实,则会为人类的心灵造成巨大的压力和痛苦。所以人人都知道巴尔扎克的伟大,然而却鲜有人能够读完巴尔扎克留下来的艺术宝库,原因就是如此。

韦斯安德森就是其中一位个性鲜明的创作者,他往往将自身的作品包装成“外表艳丽的糖果”,喜欢用荒诞诙谐的喜剧手段包裹住故事本身苦涩的残酷底色,让人因为美丽的外表和哈哈大笑的剧情,而忽略那些无处不在的,令人感到窒息的死亡与暴戾的东西——人自身的,世界客观的,生活真实的。

当影片刚刚开始之时,韦斯安德森就采用童声解说,从一两个简单音符引出磅礴恢宏的交响乐,预告了整部电影的复杂的底色,他之所以选择一段交响乐乐器由简至繁的演进解释,更多是善意的提醒观众不要仅仅被故事的童话,喜剧标签所蒙蔽——孩子怎么能真正理解那些复杂繁琐的交响乐配合与艺术追求呢?他们只是用“感受”注脚,作为一个故事的叙事载体,用以提示这个故事是导演将复杂的现实简约化的结果。导演真正掌控与想要呈现的,其实是一场发生在孩子与成年人之间,关于爱与理性的反叛与镇压。

在这个关于岛在夏季飓风前夜所发生的故事,导演安排观众随着女孩儿用望远镜眺望远方的主观镜头中渐渐走入电影一般,画外的杂音絮絮叨叨的描述一场倒计时三天,即将到来的暴风雨肆虐侵袭,预示着这座岛即将发生一次剧烈的事件,另一方面为观影者设置虚拟时间制造压力,而茫然的观众如同岛民一般,对接下来即将发生事情浑然不觉,麻木无知。却已经陷入了茫然的焦虑状态中。

注意镜头画面内部的四层分割,意味着家庭中的割裂现状。而地砖,门框等强化了约束力暗示和隐喻女孩儿想要逃出家门的决心

女孩儿的望远镜搜索着窗外的一切,她的身后是如同陌生人一般的夫妻,用喇叭对家人说话的母亲,和永远坐在那里看报的父亲,以及三名如同小兽一般只知道激怒姐姐的弟弟。她在这间充满了低气压的房子中用望远镜不知疲倦的搜索着所能眺望的远处,这不仅仅是好奇,窥视,更是一种期待的行为具现。威严的城堡和无形的秩序,禁锢了她的肉体和生活轨迹,她的灵魂比她的知觉更早的向往代表自由的远方。

虽然身着制服,但是注意此童子军营地跟总童子军营地的环境对比,暗示了两所童子军营地本质上的区别。

在岛的另一端的童子军军营中,教官一如既往的起床集合点名,他享受着童子军小朋友们周到的服务,例行检查小童子军们是否违反处罚和管理条款,在一片服从规矩的认真回应声中,他感到安稳的满足。童子军营地是最简化的秩序产品,坐在秩序金字塔尖的教官享受专制的最终成品,就像是他如同国王一般对自己的童子军士兵说,自己首先是童子军长官,其次才是数学老师。在他的认识里,童子军长官所代表的理性专制力量,其实大于数学教师所对学生的理性专制力量。他享受这种简单至极的排序所带来的地位,甚至于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

所以当在一如既往的起床集合点名中,出现了一个违背他的经验和遵守的制度的,逃离童子军军营的小朋友,他如同被人泼了一盆凉水一般沮丧,手足无措,甚至是感到愤怒和愚蠢。

一名童子军少年的离奇失踪,这是封闭的小岛所不常见的事件,这比几十年难得一见的风暴,更令习惯了岛上日复一日平淡生活的人们而激动不已。

然而对于出逃少年的监护人的通知,牵扯出了小童子军的孤儿身世,这名童子军营地的小叛逃者就着此次事件,被黑心养父母下定决心, 彻底遗弃在这座封闭的小岛上。

被告知结果的搜救人员们,面对这种突发破坏规则的事件手足无措,一个封闭的小岛突然出现了一个被遗弃的孩子,面面相觑的成年人们陷入焦虑和慌乱的决策困境中。

然而对于岛上的人们来说,当下权宜之计,仍然是先确定失踪人口的安全,童子军教官安排兴奋的孩子们展开鸡飞狗跳的大追捕,全副武装的少年童子军们在封闭的岛上搜索那名失踪的童子军同伴。

然而少女也再一次通过望远镜的眺望镜头中,撞破了自己母亲与前来搜索失踪人口的警员之间的那层不能言说的默契。

注意两个叙事镜头的区别,意味着少女放下了望远镜,这其实是对观众交代,暗示了少女早已经知道母亲出轨,并且因为厌恶而放下了望远镜窥探的态度。

而此时头戴浣熊小帽和徽章,骄傲出走小童子军,正在独自穿越成年人认为不可能被小朋友独自穿越的河道,

他灵活的运用营地所学到的野外求生知识,掩盖痕迹,藏匿身形,

遵照约定,他排除万难,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被城堡困住的少女的面前。

原来一切是一场两名孩子主持的有预谋的犯罪,

出轨的母亲为私奔的女儿做出了行为上的指导,面对出轨打破规则,女儿选择私奔这种更为激进的行为。以回报对家庭,对母亲的愤怒和憎恨。

失踪的童子军队员,与时常眺望远方的少女,

一切始于一年前那场关于诺亚方舟的教堂演出,因为无聊而偷溜到后台的少年,对手上缠着绷带,饰演乌鸦的少女一见钟情。

他们一直保持书信联系,暗通款曲,约定一场逃离生活的私奔。

我们没有发现,孩子们起初对于环境的抗争很早的时候就出现了,只不过因为那些幼稚的情绪很大程度上仅仅停留在近乎动物式的,直线短暂的反应方式上而被我们忽略。

可是当那些生活中遭受的痛苦和失意的感受累积起来,最终所爆发的时刻——对于孩子们来说如同突然察觉到,那些保护自己的竟然是困囿自己的牢笼,那些伤害自己的其实是最亲近的家人。自己的反抗无法违背心底的亲情,无处发泄的愤懑最终促使他们将改变从伤害自身,扩张到逃离源头。

孩子们对于环境是非常的敏感的,那是源于他们生命本能中,对于舒适生活的环境急剧恶化所产生的危险预警,即使这种危险许多时候并未来得及转化为某种现实性的伤害,还仅是停留在感情上,精神上等抽象的领域中。然而潜在伤害带来的压迫感对于孩子来说已经足够使他们感到痛苦,对于仍未熟练的掌握理性工具的他们来说,还不能合理消化客观世界的改变对于个体感受的碾压,他们也没有对稚嫩心灵施加影响的深邃思想和克制力量,那么解决问题的最直接的办法,就只剩下用唯一拥有的自己的肉体和情绪所提供的暴力性,破坏掉一切,远远的逃离家庭,逃离父母。

所以,那些近乎儿戏的冲动决定,看似是孩子气的喜恶的表象,却已经是未被套上“理性”的鞍辔所驯服的孩子们,“最后”能够直接把握到的唯一“合理”的选择。

于是,他们逃走了

很多人的年少,都幻想过一场不顾一切的私奔。有些爱燃烧时过于激烈, 旺盛的火焰将头脑烘的发烫,灼热的光线让双目失明,热恋中的人们都以为自己已经找寻到了最适合的那个人,他为她煎蛋,她为他读书,没有生活的困扰,简单而放纵,纯粹而信任,于是将彼此互相托付,男孩与女孩是如此的相似又如此的不同,他们在原始的欲望中驱使彼此笨拙表达喜欢,而忽视了那些表达喜欢的愚蠢行为,所衍生的现实意义和次生伤害,就像是那对“金龟子鱼钩耳坠”,带上时又疼痛又美丽,习惯了就忘记了,真取下时候却要付出恐惧的代价。年轻而稚嫩的爱会伤害情感中弱势的一方,他们爱上的不过是关于远方或者关于生活的某种想象,那既无法实现,也不会使爱情保鲜。归根究底,不过是两个同样孤独的人,偶然的遇到了彼此而已。这是伪装在幸运之下的不幸。

然而不幸中又包含着幸运,关于如何去爱一个人,在韦斯安德森的故事中,是孩子们在约定的地方见面时,男孩尊重而自然的为女孩献上的花束,羞涩的夸赞她的鞋子;

是那些唯有淳朴心灵中所孕育的难以欺骗的敏锐感觉;是天长日久的书信往来下,那些真诚的文字背后的鼓励和肯定,欣喜与信任;是他们共同淋过的雨,共同攀岩的山,共同跋涉的溪流,在那些险恶的环境中,因为激动的情绪和险阻而产生的愤怒和怀疑过后,对彼此的宽容和原谅;

在女孩对男孩阐述自己在图书馆偷书的心情时,对于错误的指正和对于不合理行为的理解和接受,以及最坦率而真诚的支持。

两个同样高尚干净的灵魂,即使相逢于孤独,却仍然能在彼此的心湖的倒影中窥见自己,而这,又是两名迷路的孩子相遇的不幸中的幸运。

他们具有相爱的潜质。

成年人们误以为孩子们总是急于长大,这源于父母们的疏远和健忘,忙于生活本身而忽略了孩子们的感受。心理因为感受到父母冷落的孩子们,只好通过标新立异的行为来唤取关注与同情,于是他们在不适合的年纪抽着烟,画着过分浓艳的妆容,拙劣的模仿和体味着成年人的生活的经历和表现,他们好奇的探寻超越自己认知的事物,仿徨于身体日渐发生的小小改变,对于生活可能会迎面而来的危险无所畏惧,敢于用自己神圣的躯体去迎接和承受每一次伤害,在茁壮勃发的生命力的滋养下,他们不害怕自己的鲜血,也没有道德的观念,只任由作为人的生命本能的驱动,所产生的惯性,去支持自身的行动和价值的判断。

然而父母们逃避关于孩子成长所需要的建设工作,事实上,他们自身在成长的过程中,往往丢弃的比建设要多的多。所以他们情愿花点钱把孩子送给别人教育,补习班,童子军营地,孩子被抛入一个又一个陌生的环境,流动的人口逼迫弱小的孩子寻找那些强壮,强横的年轻人的团体,他们失去了成年人的观察和庇护,被美其名曰“自己学会生存”“锻炼一下”而扔进了看似干净的水坑,孩子之间的霸凌,性侵,侮辱,同样遭逢环境巨变的孩子们被丢进同一个笼子里,困兽的互相伤害是被禁足自由的快乐游戏。

因为好玩儿而追捕私奔者的童子军们

一场混乱的争斗之后,落荒而逃的童子军追捕者们丢下了自己的摩托

因为反抗而刺伤追捕自己的人的女孩

因为慌乱而被童子军队员射穿喉咙的史努比

就像是童子军少年冷静的拔出童子军追捕队射中营地小狗身体上的弓箭时故作冷酷的激愤言语:我不知道它是否算一条好狗,但是它不应该死。

孩子们的玩闹远比成年人自以为是的想象更危险

童子军们机械的服从追捕的命令之下,是不问是非黑白而将原本的同伴视为敌人的游戏,将成人的武器与思维粗暴扔给孩子的后果,就是不负责任的放纵事态走向失控的自暴自弃。

一群不负责任的成年人互相推诿责任

当少男少女到达私奔的终点时,翻山越岭的危险被扔到身后,而逃跑的辛苦也变得可以忍受,源于感性的憧憬,目的地的到达终于得到了片刻的满足。

共同跳入海洋有着特殊的意义,在西方神话中,爱神维纳斯自海洋诞生。而在基督教的传统中,又有“受洗”即一次重生的仪式。

你为何总是使用望远镜观察世界?

少女回答:“因为它让东西看起来距离我更近,即使东西本身并不远,我假想这是我的魔力。”

如同揭示现实的神秘魔咒,

一方面,它隐晦的表现出的少女渴望逃离当下生活,对自己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的希望。

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少女身上所具有高于现实的浪漫主义追求,这种追求为她的结局,埋下了一种虚幻的,悲剧的不和谐的预兆。

而这一切,暂时还不能为眼前的男孩儿所理解,他所理解的少女梦,是如同诗一样,不一定押韵,但是一定要有创造性。

在这里,男与女,理性与感性主导思维的错位已经出现了,于是少年试图用理性诠释与归纳少女的梦时,他问少女:“你长大后想要做什么?”

少女说:“我不知道,但是我觉得我想要去冒险,不要困在一个地方。你呢?”

“不管怎样,我们都无法预测未来。”

在关于未来的不可预测上,他们终于达成了短暂的共识。

然而,少女对于孤儿身份的少年的羡慕,终究是暴露了少年少女之间那一丝不和谐的音符。

而这种对于原生家庭的消极和否定,其实正是少女任由浪漫统治感性的真正原因。“我爱你”所激活的感动迅速的占据了她的全部心神,她捕捉到了彼此之间的共性,而忽视了彼此间的距离。

于是下一刻,她与少年热舞,拥吻。

女性的感性远比男性成熟,少女的爱热烈而凝练,执拗而投入。

而对于不成熟的男性来说,同样的拥吻与热舞仅仅是一场新鲜的游戏和本能驱动的欲望投射。

双方的情感驱动力的不对等,在少年少女的拥抱中如此清晰,少女在其中所占据的主导地位和引导行为,使少年如同孩子面对母亲一般顺从,所谓的热恋的假象更像是一场母性对于孤儿的吸引。

对于知道自己要什么的少女来说,少年的头脑空空如也,更像是护卫自己一次冒险的临时拍档。

就像是每一次的夜读,少年从未仔细听过少女阅读的内容,也并未针对书中的内容发表见解,他只是敷衍的回答少女的停顿“我在听,你继续”

第二天清晨,当盛怒的父亲掀翻帐篷的时候,两个抱在一起的孩子才意识到生活的追捕终究会到来,短暂的私奔在目的地的清晨画下句号。

一场幼稚的冒险,是少年能够给少女的肤浅的梦,它是如此的脆弱,如同被成年人们随手熄灭的微弱的篝火。

得知已经被养父母遗弃的少年即将会被社会福利院的人送去劳教所。

而离家出走的女儿面对盛怒的父亲与沉默的母亲,还有即将回归的,令她窒息的生活,心如死灰。

少女身为律师的父亲,自诩理性客观,面对妻子出轨的世事却无法面对,破碎的家庭和对孩子的伤害,他所学习的法律知识却不能起到一点作用。

而被女儿戳破偷情事实的母亲愕然却无耻的试图强迫女儿接受这一切。

肯定了少年勇气行为的酒

被强迫分开的孩子们,独自承受来自成年人的诘问与埋怨。那些对于孩子来说还过早的生活中的琐碎,犹如沉重的阴霾笼罩在少年少女的头上,他们只是被父母们被生活逼得手忙脚乱的牺牲品,是家庭的矛盾进一步激化的受害者。

那些成年人们抛出来的疑问,面对孩子的回答是如此的脆弱。一次出逃的事件,让每一位成年人都被迫陷入了深深的反思,让人们难以装作不在意一些事情:

被中断的每日孤独记录的永远不会有人听的童子军日志

被戳破的童子军教练,面对自己信奉并为之骄傲的童子军仪式感的生活,背后所暴露出来的虚无和空洞感到迷茫。

承认出轨对象不爱自己的偷情警员

而警员被少年识破了,出轨对象并不爱自己,自己回归到真实生活中,仍然是孑然一身的单身孤独的事实。

能够在法庭上叱咤风云却处理不了家务事的律师

而对出轨的已经心知肚明的的夫妻两人,在已经分床而睡的卧室,思索着难以为继的婚姻继续坚持折磨彼此的意义是什么。

在整个事件向无可转圜的方向滑落的时刻,童子军的成员们站了出来,作为孩子的善良让他们同情这对少男少女的遭遇。

唯一真正拥有反思力量的竟然是孩子

看似虚浮的形式主义童子军营地生活,虽然将他们改造的有些冷酷而野蛮, 但是也锻炼了他们的坚毅精神和行动力,当这股力量贯彻到帮助而非追捕同伴时,则焕发令人感动的热情,就像是一柄挥舞的武器,为了正确的目的而战斗,犹如黑夜行舟,总能绽放温暖的光,

注意,从这里开始,整部电影进入了荒诞的大段落,是一段超现实主义的叙事。

于是故事转向滑稽的方向,童子军成员们协助少年少女们再次私奔,联系上了另外岛屿上的大表哥,大表哥不仅神通广大,能够联系上远航的捕捞船,甚至能够为私奔的少男少女主持一次婚礼。

结构了婚姻的真实意义:契约性本身大于法律保护意义,婚姻的实质。

在童子军战友们的见证下,私奔的人结成夫妻,踏上旅程。

调侃了美式英雄主义的镜头

然而原本能够乘船逃走的少年,为了给女孩儿取回遗落在教堂的望远镜而返回教堂,与曾经霸凌过自己的队员扭打起来。

右为曾被少女刺伤的小童子军首恶队员

斗殴的声音很快惊动了整个营地的人们,少年遭到了全营地的围剿。

走投无路之际,少年站在旷野中试图对围捕自己的人做出最后的抵抗,然而此时一道闪电狠狠的劈中了他。

on this spot ill fight no more dorever

被雷劈的原因是私奔攒的硬币

被雷劈的剧情很快掠过,为了让观众维持观看喜剧的情绪,而不出现恐怖等负面情绪冲淡电影效果

当这段激烈的追逐戏告一段落时,导演通过一段水坝泄洪,舒缓观众紧张的情绪,为最终的大高潮做情绪铺垫。

作为转折将线索穿起来

迎面而来

宣泄而去

这就是韦斯安德森擅长的镜头语言构成的极具个人特色的电影叙事方式,他灵活的使用生活中真实会发生的小概率事件,作为穿插和调整观众观影情绪,串联线索和调整电影的动与静的节奏,为两场看似毫不相干的戏制造一个逻辑上的过渡节点,使剧情的层次丰富起来。同时通过预埋的伏笔的解扣,将之前埋在电影中的某些元素激活,构成故事中嵌套的故事。同时,当生活中会发生的小概率事件在电影中接连发生,也会给人以不真实的,超现实主义的荒诞感,通过现实主义的要素建立起幽默滑稽的叙事效果。

自我怀疑的童子军营长在洪水中拯救自己的长官,实现了自我救赎和自我和解。

典型的《暴风雨》叙事逻辑

最终在预告中的暴风雨如期而至,所有人为了躲避天灾,集合在作为避难建筑的,最初表演诺亚方舟话剧的教堂中。

社会福利机构的审查人员责备童子军营长和警员

而躲避为了孩子的事情互相指责和争吵的家长们,私奔孩子悄悄爬上了风暴中的教堂塔尖。

似乎事情已经进入到无可不可调和的死胡同,孩子们稚嫩的头脑中仅仅剩下祈祷和继续逃避的选项,在狂乱的飓风和暴雨中,两名孩子决定从教堂穹顶跳入湍急的洪水中求生。

当他们以为这是人生中最后一刻时候,无论是死亡还是被捉回去禁绝见面,少年都想把此刻心中最想告诉少女的心情,坦率的传达给她。

终于,在警员奋不顾身的救助下,两个年轻的孩子得以安全结束整件事情。

风暴过去,一切尘埃落定,

生活回归了平常,这个世界许多东西不一样了,似乎改变了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有改变。

少女仍然没有放下眺望远方的望眼镜,

警员依然守候在她的家门。

也没有卸掉眼睛上浓重的眼影

故事在房间的那幅画中渐渐落下帷幕。曾经的潮汐口已经被风暴彻底吞噬,那个少年与少女所拥有的唯一避难所,如同再也回不去的时光一般,永远只停留在彼此的记忆中。

少女在画前欲言又止的驻足凝视,为整个故事留下了开放性的结局。

我们曾亲眼看到,少女有着坚定的,浪漫的,甚至是有些不真实的感性的追求。

而这与少年的追求其实有些本质上的不同,对于失去双亲的男孩来说,他想要的是稳定的家庭,因此在收获了新的养父之后,男孩儿反而失去了继续冒险的初衷——曾经试图通过探索未知而重获家庭的愿望已经实现了,与少女几番道别,他的脸上隐隐透露出难以解读的,方徨不安的表情。

如果说少女对少年的感情依然如同起初那么炙热,那么这份情感反而成为将少女束缚在小岛上的一道枷锁——身着“小岛警员”制服的少年在镜头前面的沉默格外讽刺,究竟是成熟?还是驯服?他与少女失去了对话。从起初帮助少女打破一潭死水的生活的外来者, 变成了维护岛内秩序回归原本死气沉沉的帮凶,强烈的反差,终于让观众看到了影片那些过分兴奋的饱和的色调背后所投射出来的隐喻,那引发观影人们的焦虑和压力的东西终于暴露出来:

那就是不断被岛(社会)的生活所吞噬的,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灵魂,灵魂熄灭时所迸发出来的旺盛的情绪色彩。

导演通过如同简化版的小社会的孤岛,设计出部分具有理性化的典型特征的场景,去推进一个特殊的故事,如预告风暴的工作者,荒诞的童子军军营,破碎的伦理婚姻,被杀死的动物,斧子匕首和气枪,故事中的几名主要成人角色,都是部分现实生活中的法务从业者——换言之代表一种理性意志的人格化,如教官,警员,律师,社会福利机构人员,童子军士兵他们构成了一种由理性组成的“常识”的藩篱,接受两名被圈养的反叛者的冲击。

讽刺:童子军营象征着至高无上权柄的,竟然是有些可爱的浣熊多功能小刀,也是象征务实的”理性精神“的承载物

少年与少女的结局,表面上看,似乎预示着共同制造的叛逆行为的两人却有截然不同的结果,少年穿上了印有“小岛警员”制服,而少女仍未放弃最初的望远镜和眼影。前者象征着对于管理岛屿的理性力量的皈依——而后者对于则是一次反叛的失败,重新回到了起点。

然而观众与影片始终保持着微妙的距离,在那些摒弃了掩饰的台词与压抑着情感的行为,所剥离的现实属性中,观众们被迫审视了一个现实主义的故事——两个孩子关于成长的一次痛苦的蜕变过程,一次所谓的成年理性所倡导的“生活规则”,对于两名单纯孩子所迸发出来生命意志的愤怒反抗施加的无情镇压。就像女孩儿所幻想的,其实自始自终都很简单,希望有一个人陪着自己放弃一切,不闻不顾的牵着她的手,永远在冒险的旅途上披荆斩棘的梦被熄灭,所以她委屈的质问自己的母亲“我们仅仅是相爱,只是想在一起,这难道是错误的吗?”

成年人放纵着自己的欲望的行为,却强迫和敕令孩子们保持一尘不染的身躯服从道德。

那些假托在“理性”面局下的专制,扭曲着孩子们稚嫩的心灵。

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少女家庭的父母那名存实亡的婚姻,如果仍未通过此次事件得到当事人的反思和弥补,对于受害者的少女来说,不过是一次危机的爆发和不彻底的修正,裂痕犹在,那么看似屈服于理性,被多方围剿最终回归家庭的少女,疲惫的心灵只是一次暂时蛰伏和伺机而动。

当“理性”被滥用时,“理性”本身就因为失去节制而滥觞。

成年人们追求着利益与实际的结果,却套上一层虚伪的说辞;成年人总是用自以为理性的思维,暴力的碾压孩子的想法,却偏偏要举着“更成熟”和“你不懂”的理由,用自己的意志和经验,彻底摧毁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成年人往往将孩子像是动物一般的饲养,喂孩子美味的事物和把孩子搂在怀中宠溺,然而却不重视心灵的健康,必须的教导和适宜的约束,那些漠视或溺爱扭曲了孩子们原本健全的心智;成年人带给孩子的危险从来不比命运偶然的危险来的更少,吸烟的母亲,和为孩子倒酒的养父,他们无意识的伤害孩子却毫无反思,只关注自身的想法和感受,将孩子视为自己生命的附庸。

韦斯安德森的故事,让我们围观一场成年世界对于小孩子懵懂感情行动的大围剿,少年与少女只是试图为了理解身处的世界而做出了尝试,然而没有任何一位成年人,在孩子们需要帮助的时候,站出来告诉他们如何对待身体的变化,如何对待那些敏感的感受和脆弱的情感,如何将爱意化为生活的动力和克制肉欲对于灵魂的污染。

这些自诩为“理性”的,被社会赋予了“理性”职位的成年人,如同猎犬追逐动物一般,驱赶着两名十二岁的小孩子攀上暴风雨夜的教堂尖塔,逼着孩子们甚至因为朴素的同生共死的情感,思考最后时刻能够留给爱人的,仅剩下真诚告白和感谢。

成年人失去了每一位孩子们出身即拥有的真挚的情感,借着“理性”的借口,放纵自私替代了牺牲,任由骄傲熄灭了谦卑。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为了一些目的而放弃了太多原本就拥有的高贵品质,为了更快的融入社会规则,职场规则而为自己套上了虚伪的“理性”的枷锁,然而撕破伪装,会发现那些所谓的“合理”,其实不过是掩饰拜倒规则的孱弱,徒劳的抓着虚伪的东西不肯放手的狼狈模样而已。

人本是高贵的,万灵之中,唯有能够立足于现实,审视这个世界的抽象法则。

人不应该被“理性”的工具控制自身,做'理性“的奴隶,枉屈自己的真心,将意图隐藏在”合理“的藉口下,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

所以人应该把握理性的工具,用更高级的方式,超越和驾驭自身的理性。

韦斯安德森影片中所揭示的超越理性的答案,其实就是超理性的爱的力量。

爱是超理性的,推翻一切时间和空间的束缚的。所以少年能够翻越整座岛屿,去追求自己的爱情;为心爱的人献上美丽的礼物;伏在她的身边听她读书;在漫长的夜晚挤在单薄的帐篷里用体温温暖彼此;在生命的最紧迫关头,如果只剩下最后一句话也要告诉她“谢谢你愿意和我结婚,认识你真的很高兴。”

他长久的凝视她,他的画笔下都是她的影子和有关她的回忆。

即使沧海桑田,世事变迁,那份情感也因为真切的发生过而永远的融入了彼此的生命中。

就像是最终已经被淹没的潮汐口,再次从少年的画作中浮现。

韦斯安德森在开放式的结局中,埋入了一个极具主观意向的彩蛋,

他似乎在询问那些在过于复杂的世界中逐渐迷失本心的观众们,是否愿意相信,这个童话般的”月亮升起之地“的故事真实存在。

如果观众相信,

那么在1956年的那个“黑信标”肆虐的飓风之夜,即使是教堂塔尖上遇险的千钧一发时刻,也不曾放开少女的手的男孩儿,被生死关头证明的的情感,就是影片对于观众相信的最有力的回响。

最终,在某一天,一定会兑现记忆中,在俯瞰“月亮升起之地”的悬崖上,相恋的两人互相许下的诺言:

”你长大后想要做什么?“

”不知道,我觉得我想要去冒险,不要困在一个地方。你呢?“

”也是去冒险,也是不被困在一个地方。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预测未来。“

”说得对”

被以为的生存标准,被灌输的消费理念,被虚构的责任义务,所捆缚住了手脚的成年人们,被来自社会的各种眼花缭乱的价值观念蒙蔽双眼,推着后背低头冲刺。那些无暇顾及真实的初心和沿途的风景,疲于奔命的中年人们,不断依靠丢掉了自身本来的品质以换取“成熟”的人们,似乎早已经忘记了:

生活最本初目的,仅仅只是因为热爱。

 4 ) 沧海月明总有时

《月升王国》(Moonrise Kingdom)中12岁的小女孩苏茜有一副与年龄不符的过于冷静的面孔。在这个六十年代不修边幅的美国家庭里她穿一条粉色翻领迷你裙,白色过膝袜和蓝眼影都充满了法国味儿,工整得像朵塑料花。影片一开始一个连贯的长镜扫过苏茜家的各个房间(手法与《海海人生》(The Life Aquatic)相似),地板上三个弟弟正在听《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妈妈劳拉在卫生间邋邋遢遢地洗头,进卧室卷头发、修指甲;爸爸沃尔特则歪在另一间卧室读报纸,所有人各自为政互不相扰。镜头时不时切到苏茜的面部特写,她会出现在不同的房间,不一样的时段,但永远都拿着个小望远镜不停望向窗外,好像这个玩具屋似的家与她无关,这些住在金鱼缸里似的亲人都与她无关。之后镜头在苏茜身上停格,外拉,视角急剧拓宽,房子与地形的整体轮廓凸显出来。一个长得如同圣诞老人帮手精灵样的小老头不知从哪儿突然跳出来,纪录片主持人一样开始一本正经介绍苏茜家所居住的虚拟小岛。哈,电影院立刻全体爆笑,这是典型的韦斯•安德森式荒谬调调呀。

这种叙事手法上的荒谬不过是影片所有荒谬的开始。苏茜的笔友,12岁的男孩山姆在小岛另一侧的男童军营中进行暑期锻炼,军事化管理与野外生存训练的目的是让这些小家伙们获得野外生存的技巧与独立生活的自律。但山姆这最出色的男童军竟然肖申克越狱一样挖洞逃跑了!他和苏茜通信密谋,两个12岁的家伙在苏茜家不远的荒草地上会面,拎着行李背着帐篷,还有苏茜的小猫,私奔了!

在这个充满意外的电影故事中配乐十分重要,因为韦斯•安德森从不让人物直接抒情或间接总结什么人生指南。影片的情绪主要通过配乐和场景设计来实现。《月升王国》第一幕中的《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是对电影主题的第一次重要提示。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创作这部作品是作为青少年的音乐教育之用,它将一个管弦乐队的各个乐器单元拆解,分析、重组,向年轻人介绍一个严谨有序的音乐世界。《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作为电影的第一支配乐,提示了两位小主人公所面临的如何认识成人世界的难题。它与之后乡村乐手汉克•威廉姆斯的蓝调插曲形成了一种平行对立的格局(汉克•威廉姆斯的插曲总是出现在描绘混乱成人世界的情境中):少年窥探成人世界表面的严整有序对比成人世界内部的荒谬尴尬。

从苏茜与山姆的视角出发,这两个问题儿童对所生活的世界都存在极大的不满不解,出逃是自立的第一步,他们寻找《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中那样和谐、工整,每分旋律都按部就班合情合理的成长与未来。尽管“合理”是出走的目标,但出走行为本身却充斥着荒谬:苏茜的全部行李是书、牙刷、猫咪、唱片机与备用电池;山姆用鱼钩和金龟子做成耳环送给苏茜;两个12岁的小孩毫不犹豫交换誓言“结婚”。在苏茜与山姆的儿童眼光看来,这些“荒谬”其实才理所当然——他们按照内心的渴望与对世界的向往忠实而认真地行动,就比如纪律严明的童军营建造十几米高的树屋和超复杂的厕所下水系统,在他们所处的体系内一切皆有章可循,合情合理。所谓“荒谬”其实来自于外部世界的另一套价值体系的判断。这种价值体系的分离直接导致了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断裂。

与此相对的成人世界尽管在表面上合理行进,逻辑斐然,但比起苏茜和山姆的非常规但其实有迹可寻的出逃相比,这些人物的隐秘内心世界却混乱矛盾得多。劳拉(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和小镇警长夏普似乎有种若即若离的恋情;律师沃尔特(比尔•默瑞)挺着他的肥肚子不顾形象地沉浸在个人世界里;童军头瓦德(爱德华•诺顿)在秩序与严厉下却充满挫败感;而看起来像个硬汉的警长(布鲁斯•威利)却有着十分敏感柔软的一颗心,孤独得叫人心疼。这些合理背后的荒谬,秩序之下的颓废并不通过什么具体的情节来进行展现,而是这些人物的某些行为细节、某句话所透露出的隐藏信息慢慢打开了一两扇通往他们内心世界的窗户。透过窗户的窥探会帮助观众获得一些模糊的情绪与感受,但并不能真正确定曾发生过什么使这些成人陷入一种无法逃离的人生困境。而真正发生了些什么其实又并不真正重要,因为孤独、困惑与无能为力的迷蒙状态在成人世界里总是相通的。

所有这一切,电影中的少年、成人与两个世界的过渡都是通过这样的视觉细节与配乐极其微妙地暗示、提醒。在荒谬的合理与合理的荒谬转换中,韦斯•安德森完全不让人物讲哪怕一句聪明的台词,什么人生警句至理箴言统统不要。对话本身充满了风格化的干燥幽默,所有情绪的发泄与舒展都在音乐里,所有复杂的关系与格局都在画面中。这是真正的电影视听艺术的成功。

正是从这个角度理解苏茜(卡拉•海沃德)的表演我觉得才能合理。苏茜与山姆之间并没有一般少年爱情电影中男女主角之间的“火花”,哪怕海滩上的吻戏也更像是小孩过家家的认真严肃而非彼此爱慕。但这种就事论事的去情绪化表演反而才适合表现儿童世界荒谬中的合理。对比劳拉与沃尔特和警长夏普的三角关系,对比童军头瓦德的一个又接一个的指挥挫败,后者极力掩饰下的情绪翻涌才更具回味,才是合理中蕴藏的真实的荒谬。

当这些表面的与内在的荒谬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影片必须在高潮的戏剧冲突中取得突破。我喜欢《月升王国》的结尾,在所有人都沉浸在情节的发展中忘记“月升王国”这名称所指的时候,它却十分意外地被固定在了画面之上,不顾风暴、季节或现实的阻碍。这无声的真情流露是多么动人啊!

 5 ) 致你那荒芜而美丽的青春!!



电影早就下好了,安静地躺在E盘里,无人知晓。搜索影视资源的时候,我会特别跳tone,恨不得一目十行、一翻十个页面。是的,我很浮躁,把它找到的时候,但没有多大的映像,想想应该是诺顿的名字吸引了我吧。然后,下载的时候就比较漫长,2.18GB的MKV格式,快车下了有两天才结束。而此时,自己已没有了去看的动力。请不要笑话我,浮躁是国人或网民的通病,无一例外。

观看是偶然一起看的。两只鹦鹉和夸大的双嘴可爱地画出来挂在酒店两个床中间的壁上,我觉得很美,但有人第一眼就认为我是故意有心的安排。我立马有点失语。很久很久以后,断断续续的两人肉站动作片终于在某个断点断流了。在靠近冬天的长春,居然能发了满身汗的我很释然,完美并不美,我心很安慰。“我们看个片吧,”he said.

“好啊”。于是,把E盘不多的存片翻出来,第一眼就是它了。影片处处在显摆的欧美田园风光,与天天在中国城市里看到的各样人群,极差真是巨大。好在我都有过体验,但电影于他的感受呢?我不懂,此刻也不想懂。我需要平静,需要面对刚刚床戏的失败,总结,再总结,一往无前。此刻的心情真的遭透了,而且,这种失败也挽救不了什么,以后依然是天各一方,各找各欢。一伙半大的孩子们接受着野外生存训练般的锻炼,却一个个嘴里发出极为新潮和都市化的词语,有时候那么较真,那么任性而专注,想去取悦镜头前的每一个你。可是你的心,到底会飘向哪里,我是没有能力去拥紧你的。下一秒,请你放心去飞,只要你过得比我好。

我也想能跟青春的你一样,较多地耽于幻想。但是,我不喜欢住在不是自己名下的房子里,不想用着实为借来的这样那样的新潮工具,不想在享受生命的时候没有立在自己构建的坚实稳固的根基。是的,本质上我好怕,我怕战乱,我怕纷争,我怕被剥削,怕被欺凌。而这,没有什么可羞耻的,国人谁还不是这么提心吊胆地过一生?出身的那一刻就决定了现在的我,而我,也学会不去羡慕那些二代们。所以,我尽量去行动,去实践,同时兼顾好自己的体能。屏幕还在持续的缓行,画面美丽、人物诙谐、动静有致。好想,真的特别想,在影片处处好山河的背景下,我俩也和这些小孩子、大孩子,诸如诺顿威利斯胡子老头们一起,甚至少量惊世过的老娘儿们,像个自然人一样,到处漂泊一番,不辜负此心的美意。

是的,我想不论怎样,我已提前对你说好,Auf Wiedersehen!

 6 ) 拉着手,跟着月光,一起走

如果你看到了看到了这电影的名字,看到了这海报,而且你不知道韦斯·安德森. 你可能会说: 老婆,走,咱还是去看喜洋洋吧。 这也就是我09年看到《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的反映一样儿一样儿的。 但是我不得不说,这哥们儿拍的电影儿真是.. 怎么说呢 它能让你抛开其他琐事 安安静静的看完整部电影。就像这部《月升王国》,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一个安静的夜晚,你躺在洒满月光的床上,妈妈坐在你的身旁慢慢地在给你讲睡前故事。这种感觉真的是很舒服很温和。

故事发生在一个英格兰的一个叫new penzance的小岛上,这个美丽的小岛人烟稀少,避开了了喧嚣和嘈杂一开始天气老爷爷的出场和调皮的背景音乐就已经大概了解了这片子的基调。之后童子军军营发生的逃跑事件开始了小男主角sam的旅途。独木舟,小溪流,满地的落叶和金黄色的草场迎来了我们的小女主suzy。一对大人们严重的的‘问题儿童’就这样开始了他们的离家出走之旅。旅途上两个小情侣极其简单的对话和俗的不能在俗套的剧情,但是却表达出了他们的情感是如此的纯粹,美好。包括最后的摸胸,舌吻 这种大人都会脸红的事 在他们这里显得如此自然。虽然一夜之后,他们还是被发现,被拆散,被隔离。但是他们的爱情还在,小岛上人们的人性还在。最终在他们的执着的努力下,他们走在了一起。就像刚开始一样,女孩用她最爱的望远镜看着男孩,男孩在楼下回着女孩的飞吻,他们的爱情跟这个小岛一样安静,纯洁,美丽。

在商业片漫布的电影业,这部片子就像里面的小岛一样,很僻静,但是很美丽。我们可能对大人们的爱情已经麻木,高帅富的肌肉,白富美的丰乳翘臀让观众的眼球挂满了血丝。但是这儿童世界里的爱情萌芽,却让我们觉得眼前的世界一片清新。 导演用简单的剧情和对话搭建了这部片子,好像安德森在用一直很粗的毛笔,勾勒除了一幅很美的画。但是从一开始的诺亚方舟更衣室的相识到最后的罗密欧朱丽叶的窗前地下,却像是已经用去了一辈子一般。


                      

 7 ) 回归成人世界的童话

    韦斯·安德森属于这样的导演:产量不高,但是每部总能维持在一定的水准之上,表达方式比较非主流,表达的内容也同样非主流,有着自己的一些风格,但这些风格并未明显到可以明确辨识或是高度风格化到成为电影作者。换句话说,也许你看过一把他的片子,并且都还觉得不错,却从未能意识到导演是同一个人。
  
    《月升帝国》明确来说像是一部真人版的青少儿动画,无论从故事上(青少儿),还是从拍摄手法上(动画)。从故事上说,“小孩奇遇记”的题材并不少见,跟此片类似的就有《情定落日桥》、《我们的幼儿园》,若是按照普罗普给俄罗斯民间故事罗列情节元素的话,简直一模一样:

  在家/学校受压抑--两主人公相识--两主人公出逃--开始奇遇记--被家长/老师/警察发现--路上遭遇危机(如走散、遇到坏人、互相不信任)--遭遇帮手(好像是格雷马斯动塑模型)--差点被发现/遣返--顺利逃脱--陷入终极危机--主人公互相扶助(最后一分钟营救)--回归成人世界。
  
  月升帝国在情节的意义上并未寻求太大的突破,主要的变奏来自于采用了一些夸张的动画元素(有时略显cult——如被雷击的段落以及最后一场教堂屋顶)以及一些色彩上的安排,如色彩如儿童画般的女主角的家以及灯塔还有时常出来露一面的“红衣解说员”(Bob Balaban)。这些略显超现实的色彩元素,奠定了这并非一部浪漫温馨的kids film,相反,却掺杂了许多韦斯·安德森自己的风格。
  
    这种风格可以视作韦斯·安德森上一部作品《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的延续。首先在摄影运动上,安德森基本建构了一个二维的运动法则,即只存在水平移动和上下移动的运动镜头,相反,摄影的纵深被基本取消了。其次,在拍摄人物时,基本固执地拍摄人物的正面、背面和侧面,相反在大部分电影中所会采用的一些拍摄人物的机位很少出现。比如在拍摄人物对话时会采用的过肩镜头和对话人物所形成轴线一侧的正反打这类的斜侧面镜头则很少出现。事实上,这类属于常规叙事的镜头只出现了三次,即1.海边男女主人公互相表白,都装着大人的腔调再说大人话;2.在布鲁斯威利斯家里面,男主人公和布鲁斯威利斯讨论为什么他是孤儿以及其后说道了一些social convention;3.最后教堂屋顶男女主人公决心纵深一跃前的信任告白。所有出现惯常镜头的段落都为烘托男女主人公的情感的逐步加深或是足以推动情节走向的多层次的情感的情节递进而服务。比如第一次使用常规正反打是为了在情节上将本来有某种疏离的男女主人公渐渐在情感上联系起来(这场戏之后男女小主人公迅速french kiss&摸胸);第二次使用则更多为了凸显布鲁斯威利斯之后关于如何处置男主人公的变化;第三次则是在情节高潮部分,将男女主人公的情绪推向顶峰。这些对于常规技法的使用,正是为了服务于烘托和推进影片主人公在情感上的层次而多少刻意采用的。而在电影的其余部分,导演基本都恪守了摄影机的二维运动法则——这种法则极端风格化(少儿动画化),但其要旨却并非营造电影中主人公的情感积蓄和情感动机;在构图上,也极力追求对称性构图、稳定构图等少儿动画最常见的法则;在许多重复出现的标志性场景中(如女主人公家的外景、最后的教堂),导演也着力用颜色使场景变得更为简明(有时追求整体色调的统一,有时则着意突出对比),这种坚持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影片从色彩到拍摄方式都极为“少儿动画化”。类比于去年的《钢的琴》,影片中的人物在很大程度上都遵从了一种“超级玛丽式”的人物走位(magasa的inspiration)。也就是这种视觉风格的营造,使《月升帝国》看上去更像是《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的一种延续。
  
    而从这种视觉风格也正是服务于影片的剧情风格,作为主角为儿童电影,电影并不面向儿童;这并不是说男主人公对女主的袭胸而言;而是说从整个剧情上,《月升帝国》也与《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极为类似。若是说《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是用一个面向儿童的电影形式讲了个很成人的故事的话,《月升帝国》则是用儿童以及儿童片的形式讲述了一部青少年渴望步入成人世界的故事。无论是男主人公想要摆脱寄托生活的冲动,还是女主人公不愿忍受家里单调乏味的生活(父母&一帮很讨厌的sibling~),以至于他们一路上假装大人的腔调,模仿成人世界才会有的场景(反复出现的妻子在篝火边/炉边读书,丈夫抽着烟斗若有所思样子),少女偷窥母亲与警长的暧昧,无一不是指向了两个希冀着通往成人世界而冲破“世俗藩篱”的渴望;影片相当一大部分的笑料正是来源于长得很萌的男主人公与他所具有的极不相称的成人世界的特质所造成的喜剧感——(另一个喜剧感则是来源于被频繁使用的跳接镜头,比如电话里面social service的人一谈到孤儿院,就立马跳出来一副陈述悲惨和恶劣的孤儿院的剪报,这种跳接相当的并不反“儿童风”,也十分具有十足喜感,但是很多时候却并不适合“儿童观赏”——因为有些比较“黑色”,有些比较反讽,然后却被反复使用,并且效果还不错;侧面看来,这也印证了这部电影并非一部面向儿童的电影)。从另一个角度说,童子军夏令营的别的孩子能摒弃前嫌以及“上头交待下来的任务”而去解救少男少女也同样反映了“通往成人世界”这一主题。甚至我们更极端或是更牵强一点儿说,韦斯·安德森从《穿越大吉岭》中都一直致力表达的就是这种“通往成人世界”的motif,只不过《穿越大吉岭》中的是三个成年的大小孩儿罢了。
  
    此外,韦斯·安德森不知能否被称为那种“慢工出细活”的导演,但是若仅就这部电影来看,无论是在胶片颗粒、颜色还是配乐上,《月升帝国》都极为考究。影片的色调和略粗的颗粒使观众能仿佛重回60年代(虽说影片中充斥了各种超现实的儿童型的美术风格);而贯穿始终的配乐更是丝丝入扣。结尾的彩蛋部分也应和了开头场景中的乐器介绍,非但没有出离感,反而很浑然一体。
  
    值得一提的是两个小演员的表演。男主属于天然萌,一装起小大人来自然多数爆点聚集在他身边,其假装青涩和着意要模仿大人的腔调让角色可爱而又性格丰富;女主角则比较妖媚一些(主要是化妆的问题),小姑凉看上去很有下一个娜塔莉波特曼的潜质。相信我,作为一个萝莉控,我看这类问题一向准极。两个小家伙在最后一场教堂顶端的生离死别的戏颇为触动人心,不知是因为前面80分钟装小孩产生的反作用,还是真的情节和表演皆动人,这场生死别离甚至有些让我想到了《末路狂花》的结尾处, 塞尔玛与路易丝牵起手想要飞向自由的桥段。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夜晚,在那个极为具有动画片色彩对比的场景中,小小的男女主人公互相做出了信任彼此的承诺,准备一同跳下钟楼,他们已然褪去了以前力图伪装成成年人所表现出的那种刻意而为,相反他们真正成为了一对相爱彼此的“成年人”。
  
    影片最后,虽说同样儿童化的场景再次出现,男女主人公也被迫回归到成人世界中,但是他们却在眼神中透露出对彼此的更加的坚定,也能看到小两口更加的成熟;他们在屋里屋外相望彼此,默默地等待着几年后成人世界肯定他们的成年以及爱情;虽说在爱情上,他们早已成熟,就像影片最后,那副现实主义画风所描绘的他们曾经同居过的海滩的油画那样。

 短评

两小无猜、完美童话。没想象的那么好,狐狸爸爸仍是巅峰。

8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可爱的一逼,泛黄的vintage风格一如往常,色彩,剪辑,配乐全都很神。更重要的是,这是我看过的最有爱的私奔片,小屁孩之间天马行空,天不怕地不怕的感情,完胜大人的you jump,i jump!看完第一反映就是要不顾死活的去私奔,去天涯的尽头,然后留下一张画。太酷了

10分钟前
  • ztlpoppy
  • 推荐

仍是一部韦斯·安德森的标签电影,冷幽默与复古时尚,群星云集的大牌配角。用心的布景与美术,让影片如可爱的真人童话,透着天真与孩子气。还顺带上了一堂有趣的音乐课

1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拍摄风格的延续,严肃的孩子气。复古精致,童话绘本般的电影。不管是小孩子们还是大牌配件们,每个角色都极其可爱。片尾的小彩蛋还能给人上堂音乐基础课。★★★★

16分钟前
  • Q。
  • 推荐

周笔畅和眼影妞的恋爱早婚史。特别喜欢第一次被捉之前的前半部,笑点密集,思维狂舞,后半部有些过于天马行空荒诞奇绝了,魔幻大胆夸张。摄影是狐狸爸爸一贯的老旧色调,剪辑聪明干净,配乐依然宛若神来,几个明星大人都很有爱,看得人心情大好。

21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延续了《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的摄影机运动,却是以真人电影的动画质感呈现。反映出古怪年轻人的初恋与逃避道德束缚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抒情且迷人。故事后半段稍逊,不过韦斯.安德森的笔触不在故事而在情感。

25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安德森式的鬼马狂想曲,犹如真人版《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其独特的摄影配乐调度带来一如既往的视与听双重享受,冷幽默照常遍布全片。高潮部分有点失控,成年演员配角们倒是一个比一个牛逼抢眼。女孩太美太有魅力,不过不喜欢小男孩的演员选择,完全没有詹森·舒瓦兹曼那种忧郁古怪的气质。

26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首尾相衔的对称结构、过于正经的正反打过肩镜头、中规中矩的分屏、刻意淡化的表情流露、整齐划一的动作站姿、直截了当的镜头推拉,契合乐团各声部分配,构图工整细致,忽略纵深强调平移,漂亮复古精致的基调。

3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你们大概都是顺着看《月升王国》到《布达佩斯大饭店》,而我顺序是倒过来了……所以,只能如此……

33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动画方式拍的电影,做梦都难以梦到的美。

38分钟前
  • 毛毛猫
  • 力荐

片尾有福利,别走太早。

42分钟前
  • 龟去来西
  • 推荐

有没有人觉得这是一部喜剧?但片中所有的人都很严肃,尽管孩子们严肃的儿戏,大人们儿戏般的严肃。奇思妙想般怪异可爱反正是来自韦斯·安德森的脑子,影迷们早已习以为常了,就像画面的色彩和优雅的配乐那样,当然还有比尔·默瑞。复古的小清新,摄影和场景调度必须赞一下。★★★★

4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这片简直就像是特意为豆瓣小清新量身定做的一般,几乎和去年的《雨果》一样糟糕,只不过《雨果》主打情怀牌,这片主打童趣牌:一味的撒娇卖萌,拿肉麻当有趣,一帮老油条在那假装富有童心,去你妈的吧。1星半给摄影。PS:童真童趣这玩意,不是你想有、想有就能有的,你越是刻意经营,你就离它越远。

47分钟前
  • 易老邪
  • 较差

港译“小学鸡私奔记”真是可爱死了,喜欢里面的大人们,谢谢你们这样爱护小孩子:)

49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

小孩子一直都知道大人们在做些什么,大人却永远都不懂小孩子。

50分钟前
  • bamboo
  • 推荐

配角们都亮瞎眼了(诺顿一出场那么娘炮我都喷了),喜欢每个角色,小喷油们太可爱了还又那么拽,多么简单又励志的故事啊,我都又相信爱情了有没有!给五星的原因是场景服装道具的设计和音乐,完完全全地是我的菜,复古而又离夸张那么一点点,刚刚好

55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如果能穿越回自己的少年,我也要找一个两小无猜的姑娘,私奔到月亮升起的王国。

57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对这类仿欧式梦幻文艺路子的美国电影已经失去了兴趣

60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还行

想到《扶桑》里一句话:“假如人类把十四岁的爱当真,假如人类容忍十四岁的人去爱和实现爱,人类就永远不会世故起来。” 虽然Anderson的电影里小家伙12岁 ,喜欢他们孩子气的严肃,喜欢导演构筑自己梦一般的诗意世界 。 布景,服装细节,摄影乃至机位都让人着迷,禁得起有些人用“小清新”一词来鄙夷。

1小时前
  • shu
  • 推荐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拍摄风格的延续。充分运用配乐抒情,荒谬中的工整与严肃。在青春跃入成人世界的入口,Wes Anderson再次营造出了诗意的乡愁。

1小时前
  • 艾小柯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