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大部分的评论都忘了我们的教育有一群无私的好老师!!(有结果透出!)
我很开心中国教师赢了,虽然看中国的评论,大部分人对于这件事并不开心,大骂中国教育!其实我觉得心寒的是,居然大部分评论都忽略这几个老师在这四周做出的种种努力,却把学生最后的成绩高于另一个班的原因归结于中国式教育,应试考试!
最后的校长酸酸的说,中国式教育之所以能赢,是因为学生学习的时间更长,但他却真的忽略一个主要问题,那就是这几位老师的付出!
是谁愿意花自己的业余时间给学生开小灶,留堂,是谁愿意花更多精力去教育一群根本就无心学习的学生?很明显,是中国教师!英国的教育说的很好听,因材施教,可是听不懂的,不愿意听的怎么办?当然就是直接不管!没人会为你专门开小灶,生活是自己的,自己愿意到未来当loser那是自己的选择!
个人在国外其实最大的感受就是欧洲人都比较自我,自己做自己的事,不管自己的事,不会管!老师也一样,下课了就下课了,我语言班放假的时候,老师专门嘱咐我们学生,放暑假别打电话,因为不是她的上班时间,她不会接电话!我下课期间曾经问老师,是否可以帮我修改一下我的日记,因为我想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老师说,no,no,no,no,因为那是她的课余时间!
而这种情况其实在国外非常常见,一旦过了上班时间,就不管老师的事了,也许批完作业,但是多余的事,比如在关心一点差生的学习,在国外几乎不可能,于是就有了可笑因材施教这句话!
中国的教育,你可以说,是的,应试教育,学生要尊重老师,学生要尊重课题纪律,可是没有什么事是坏的彻底,完全没有好处,相反过来,就是称职的老师,至少老师会为了这个平均分真的会特别关心一下那些所谓的差生!至少这么多年来,知识改变命运在很多人身上实现了!否则这几年哪来凤凰男这样一个词呢?这几年我一直觉得对中国的基础教育骂声有点莫名其妙,可是这些喷子,喷来喷去,好吧,给一个可行的改革政策吧?至少一个现阶段国内能实施的符合情理的改革吧?能给一个比应试教育更公平的体制吗?
这只是一个秀,但这个被人喷死的中国教育在这四周里让两个差生开始对学习感兴趣!那些被人捧到天上的素质教育为什么之前没有让这两个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呢?
中国大学教育差,社会素质教育差这的确是不争的事实,但别把家里人应该教孩子的礼貌家教素质问题怪罪到中国9年义务教育上,也别把大学生在大学里面没有了教师的束缚,就放开的玩了4年魔兽世界,最后出来成了一个废材,也怪在中国的9年义务教育里!另外,评论里面听得最恶心的一句话就是某些海龟,在国外,就因为自己的动手能力比其他外国人差了点,然后得出了全中国的学生动手能力都差!也tmd也怪中国9年义务教育!
摸着良心的说,那几个中国教师那么努力要克服文化差异,要克服来自学生的歧视(前两集明明就是赤裸裸的歧视,不是纪律问题!以前上高中的时候,某课老师换成其他外乡的教师,然后说话有口音,直接引起了全班所有学生的不认真和反抗,而且完全不尊重教师,所以前两集课堂纪律问题,根本就不是反弹!就是直接的不愿意接受中国教师的教育,认为这根本就是一个笑话,记得没错的话,美国小班教育失败,就是因为老师无法克服当有气场强大的学生带领全班同学搞乱的情况,所以小班教育计划流产!说白了,就是没有中国老师不依不饶就是要下着狠心教好学生的态度)要克服语言问题!最后在这种其他英国老师根本就没有的困难的情况下,平均分全胜!你在喷的时候,不得不反思,真的仅仅是我们教育体制,和老师努力有一毛钱没关系?还是你应该好好感谢,在你9年义务教育的时候,有那么一个老师花着自己的心血去关心一个跟自己没有任何联系的人的成绩和未来?
2 ) 《中国老师在英国》E1:我们需要的不只是一场秀
评论区火药味越来越浓后我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声明:
1、本文仅就纪录片的实验与逻辑本身可能造成的误导进行说明(认为自己是不会受到误导的可以不用往下看),不包含对中英模式的价值判断;
2、本文包含我在四线城市接受初高中教育、在一线城市接受高等教育中形成的对中国教育现状的理解,必然与很多人的理解有偏差,所以请别断言“中国是如何如何的”,那未必适用于所有人;
3、尽管本文无意进行中英模式比较,但本片必然会激发这种讨论,因此欢迎在评论区理性探讨,撕逼乱喷请滚远。
这部英国人搞的三集纪录片播出之前已经在网络上炒得火热了——中国初中精英老师大战英国熊孩子,这得多好玩儿哦。这种文化的碰撞总能立刻抓住人们的目光,何况是一个发达国家主动来尝试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呢?而这种表面的“尝试”,暗地里又意味着一种比较,没有谁会希望自己国家的文化输掉。
第一集在开篇也明确提到,引入中国老师,确实是要比较一下中英教育模式的差异,而比较的方式就是考试。听上去还是非常合理的。我们看到这所学校的校长和我们的一样的怕输心态:“如果我们发现中式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方法,我会非常失望。”
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吧。
然而看完第一集后,我不禁哭笑不得,心情十分复杂:虽然还有两集才会揭示最后的结果,不过我对这个结果已经深表怀疑了;另外,这部纪录片点子很好,第一集整体拍得也不错,但总有些情节和人物怪怪的,生硬如同出自一个蹩脚的编剧,而不像是生活中会切实存在的;翻翻网上评论,似乎已经开始集中于探讨中西教育模式了。我愣了一会,回过味儿来:与其说这是一个教育纪录片,倒不如说是一场真人秀。
像真人秀倒也没什么不好,这种抓人眼球的题材肯定也要采用一些赚人眼球的手法,而借此我们也可以看看文化的碰撞到底可以到达何种程度——不过要明确的是,如果这样拍,那最后的考试结果其实已经是有偏的了,它就不能作为评判中英乃至东西方教育模式优劣的证据,而且这部纪录片对教育界、决策者和广大观众所能提供的现实意义也就极其有限了。教育性和娱乐性不可得兼,就像不能把科普书当成教科书一样。
那么,这部纪录片采用了那些娱乐性手段,影响了实验结果,降低了现实意义呢?
首先,把中国模式照搬到一个英国班级。这娱乐性还不够明显吗?我并不是批评这种做法,我想说的是,这样做确实很开脑洞、很有趣,可以视之为一个实验,但绝不是一个科学实验。因为这不是一个控制变量的实验,所以据此是看不出中英教育模式孰优孰劣的。而且,这个实验让英国孩子跟中国一样采用大班教学,也让我哑然失笑:众所周知,中国的大班教学不过是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产物,是一个客观劣势,而英国在这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这样设定实验更像是让孩子们在一个熟悉环境体验一种陌生的生活,而非借鉴中式教育的先进性——如果是后者那无异于是在邯郸学步。不过也可以理解,小班教学拍出来的片子肯定很无聊。
其次,体育课上的鲜明对比。中式教育的特点,一开始就通过解说者和一个初中生之口灌输给观众了:权威、纪律、残酷竞争和长时间高强度训练。纪录片也一直试图展现中英老师授课方式的差异,尤其是在体育课上:英国体育老师一直在鼓励孩子们尽力,而中国体育老师只会发布任务、记录成绩。这种脸谱化的处理,必然抹杀了很多现实,比如中国老师其实也是经常鼓励学生“尽全力、做自己”的。这种二元对立,把一个常常是处于中间地带的世界简单化了。不过这种处理当然有其必要性:如果没有鲜明的对比,那这片子也没什么可看的了。
再次,数学课后的神奇转折。很显然,中国老师在讲三角函数时只是单纯地让学生们记公式:正弦等于对边比斜边,余弦等于临边比斜边,正切等于对边比临边——然后他讲得特别快,学生们一头雾水。于是几个尖子生去找自己原来的数学老师,数学老师也是教她们记公式:你们这样记就好啦,SOH(sin=opposite/hypotenuse,正弦等于对边比斜边)、CAH(cos=adjacent/hypotenuse,余弦等于临边比斜边)、TOA(tan= opposite/ adjacent,正切等于对边比临边),连起来就是“SOH-CAH-TOA”。于是学生们欢快地表示明白了。看到这里我心中不禁大叫:等等!你们不能拿语言优势来坑我们的老师啊!那让你们的老师来中国教数学,然后我们来比赛背诵乘法口诀好不好?
接下来英国学生们表示她们英国老师带的班级都花了大量的时间来讲这个东西,而英国数学老师也表示中国同行讲得太快了。然而这里我不能理解的是,一般来说中国老师讲得快都是为了赶进度——因为其他学校老师讲得也很快,讲完之后就可以快速进入复习,用几轮复习来巩固——如果你讲得没有别人快,你的学生就会落后。可是在英国,为什么这些中国老师要讲这么快呢?他们并不存在赶进度的问题——他们的竞争对手花在同样问题上的时间更长,而每天上课的时间也更短,中国老师们多出来的那么多时间都到哪里去了?难道他们讲得快只是习惯使然?或者说,又只是单纯地让这些孩子体验一下中式教育?
通过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看到,为了好看,或者是由于选择性偏误,这部片子的现实意义已经大打折扣。
那么,从第一集中,可以看出中英教育模式的优劣吗?
英国数学老师就通过上面数学课的例子表示,现在课堂已经不再是以老师为中心(我们可以理解为应试教育),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可以理解为素质教育),潜台词就是,中国同行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好,中式教育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好。
虽然他得出这个结论有点太跳跃了(比如在中国,老师们也是会耐心答疑的,会比讲课慢很多,因为他们知道你不会,但你们剧组又没给他们答疑的机会),但他这个结论我还是非常赞同。我不认为中国完全是应试教育(就像之前说的,这个世界大多数时候是处于中间地带的),但我确实认为总体上中国教育中素质教育的成分还不够高,这位老师批得有理。但是——这不能作为中英教育模式优劣的根据。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第一集很容易让人产生一个误会(尽管可能是无意的),那就是,是中式教育选择了权威、纪律、残酷竞争和长时间高强度训练,而英式教育选择了宽松、自由和全面发展。
事实恰恰相反,是残酷竞争选择了中式教育——因为我们人多教育资源少,所以要大班,所以要权威要纪律(这一点当然也和政治有关),要更加高强度地学习;是宽松环境选择了英式教育——可以更小的班,对孩子们有更多的关注,更加以学生为中心。事实上,中国也不存在一个统一的“中式教育”——一个一线城市的学生可以出国交流,有游泳馆篮球馆,素质教育成分高些;而一个四线城市的学生只能终日在教室上课自习,应试教育成分高些。也许对一个四线城市的学生来说,一线城市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已经很不“中式”了。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教育模式的选择,根本不是非“中”即“英”那么简单,而是存在一个漫长的中间地带,大家根据各自的经济文化情况在里面找位置。
说了本片这么多坏话,还是要说这部纪录片的大胆尝试并激起广泛探讨是值得肯定的,这种异国风情的体验对参加实验的孩子们、广大英国观众乃至广大中国观众来说都非常有趣。只不过,英国人其实是拍着玩儿呢,更多成分是猎奇和图新鲜,认真你就输了。要是从本片内容里找论据上纲上线到两国教育模式优劣上,那就太滑稽了。
3 ) 【转】英国教育家如是说
近日,BBC拍摄了一部《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Chinese School)的纪录片,片中5位中国老师为英国汉普郡的博航特中学的学生教授不同科目。
目前,这部纪录片中英国学生与中国老师之间的互动,已经引起了对中英教育差异的广泛讨论...
其中,一位英国的教育家是这样看的:
“如果这5位老师来的是伊顿公学,那他们肯定都会很开心。因为这里的孩子能力都非常强,不会让中国老师失望。” 曾于1997年-2008年期间担任伊顿公学教务长的Oliver Kramer如此评论。
Kramer表示,英国的中学分为私立和公立,两者相差甚大,在优秀的私立学校,课堂纪律一样严格,大部分私立中学也是寄宿学校,而英国私校“精英”教育学起来一点不比中式教育轻松,结果就是:伊顿公学、斯科特中学等私立中学,聚集了全英国7%的学生,却占据了牛津、剑桥每年录取的学生中的50%,而未来,他们将成为英国的首相、国会议员以及社会精英人士。但是,要想进入私立学校,孩子从六岁就要开始准备,然后经过残酷的筛选(包括对家庭条件的考察),才有可能进入顶级的私立中学。
而像BBC纪录片中的这种公立学校中,学习压力小,学生被名校录取的概率小得多。三年后,他们的收入和所处的阶层将与名校生迅速拉开。
这位伊顿公学的前教务长,很诚实的点破了英国教育的实质。
英国的精英教育,不是什么快乐教育、放羊式的教育,而是跟中国一样,奉行严格、刻苦的苦读教育。
说难听点,快乐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处于领导阶层的精英保持整个社会阶层稳定的手段。Kramer教授也直言,私立名校多数学生来自富裕家庭,精英教育可说是由特定的社会阶层群体所塑造出的教育模式。
如果BBC这部记录片,最终向英国人传递的是“中式教育”不适合英国的信息,那么只能说BBC还在帮助特定阶层愚弄英国人民,让他们安于英国教育体制现状,而不是向中式教育学习,去认真负责的对待每一个英国孩子。
相比起来,中国的大学名校生来源,大部分还是来自于国家提供的公办教育。
中国的教育体制,从主观上,不分阶层,不分身份,不分贵贱。实际上是为所有的孩子,提供了类似英国精英才能享受到的高质量基础教育,中国依然在按照“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哪怕将来你是一个收银员,你也跟将来上清华北大的学生,接受的是统一标准的基础教育。
因此,在中国,教育的结果可以因为天分而不一样,但是起点却是公平的,这就是教育平等。
中国学生的水平也许不如英国的私校学生,但是平均水平却远远高于英国,这就是中国高质量的公办教育与英国教育双轨制导致的结果。这就是西方大众求之不得的最大的公平。
让人无奈的是,西方普通人享受着没有学习压力的快乐童年,如今在中国正在受到追捧。
然而很少人去注意,在西方双轨教育体制下,孩子想快乐就别想上好学校,就没有突破自己阶层的未来。从6岁开始人生就已经分流的体制下,社会阶层固化、个人上升通道狭窄。而这是西方社会无法继续保持领先的根源之一。
新中国的一位伟人曾说:六亿神州尽尧舜。如果非要给中式教育一个另类的标签,那就是“鞭策每一个人努力”。
事实上,全世界高水平基础教育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学区房,高级教师向私立学校跳槽、各种高成本的素质教育加分、现代时髦的推荐制……今天,我们的教育正在被附加越来越多的西方教育特色。可我们不希望看到,因为一些精英阶层的私心,中下阶层的惰性,导致我们的教育以学习西方先进为名,滑向一个不公平的体制。
这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将是一种釜底抽薪的自我了断。
4 ) 英式教育+中式学习时间=
睡前偶然打开bilibili客户端看到的,当晚看了一集,第二天才把剩下的看完,很不错。
且不提哪种教育方式更可取,纪录片最后公布结果时,看到中国老师一副为国争光般的激动,蛮可悲的,明明是为了探寻哪种教育体制更有效啊!这种弃真理于不顾,将个人和她所属集体的荣誉放在首位的教育工作者,未尝不是人类发展的障碍。
她们属于最优秀的教师行列,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是优秀的,过人之处应该不是遵循完完整整的中式教育,而她们演绎的却真真切切是真实的中式教育,这种扼杀个性,流水线生产螺丝钉般的教育方式,能够在分数上取得胜利,大概仅仅是由于用在学习的时间要远比英国教育体制下的学生多出很多,换句话说,这次胜利拼的不是技术,而是时间的累积。
学生们最后分别时的泪水也更多的是因为真的很苦,那是共患难之后的情谊,是苦尽甘来的澎湃心情。人总喜欢把自己的苦难和成就联系到一起。
5 ) 和优秀相比,我更愿意幸福——关于中式教育“全面获胜”的反思
《中式学校》做了一个社会实践:让四位中国老师到英国的中学教授50位九年级的学生,与英国老师教授的学生的成绩进行对比。在考试结束后,接受中式教育的英国学生的成绩完胜本校接受英式教育的学生。
在结果上看,中国式教育确实是赢了,可纪录片通过记录课堂的过程以及学生和老师面对这种跨文化教学的感受和评论,展现了很多现有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难题。
先从这个结果开始提问,学生在成绩方面的完胜就代表着教育的胜利吗?现在的中国教育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价值一元化。大部分学生和老师都追求“成绩”本身,可教育从来都不是“学习成绩好”就够了,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想象力,自主决策能力,挖掘自己多方面发展的能力都被忽视了。
很显然,成绩不是最重要的!!
不然也不会那么多绩点高的名校学生就业困难;不然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们生活中应该充满快乐;不然不会有人因为压力和环境的压抑得抑郁症或者自杀。
在影片中,英国学生大部分觉得中国式教育使他们感到不自由不快乐,而英国校长也在最后说学生虽然获得了好成绩,但是“孩子们失去了童年,像活在地狱中”,应试教育与快乐教育产生了鲜明的对比,成绩优秀到底是否标志着教育的成功,这不得不引起观众的深思。
英国本土教学和中国式教学有非常明显的差异:英国学生和老师比较重视个人自由,所以在课上可以随意发言,可以做让自己舒服的事情;中国的学校则重视集体利益,个人主义的人往往会被批判,扰乱课堂秩序的人会被集体谴责,个人的利益要为集体的利益让步。英国式教育注重小班化教学和因材施教;中式教育则注重高效教学和教师单方面输出。
影片通过跨文化的对比,形成了很奇妙的化学反应,也因为教育观念的差异形成了戏剧矛盾。
因为纪律和老师的权威在中国被放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所以课堂教学的效率也高了,学生要跟着老师的速度,听得懂自然好,如果听不懂则需要课下自己消化,否则便会成为“差学生”,在应试教育的赛道上失败。
可以说,中国的教育更加理性化,就像影片中说的,中国的学生像机器一样,不断地接受和重复,老师则是更多地单方面输出知识,这其中感性的人文关怀的东西少了,学生往往不喜欢上学,很难感受到“寓教于乐”。
英国教育给学生充分的自由,也不逼迫学生吸收知识,因为不把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学生在学校是很快乐的。
两种教育方式产生了不一样的结果:中国的学生在学校是不快乐、艰难的,但是中国学生往往能获得好成绩,更加有纪律观念,更能面临环境所带来的挑战;英国的学生在学校很快乐、自由,但是在学业上却远差于中国学生,也不太有纪律观念,比较个人主义,但也因此更加有活力和创造力。
面对两种迥乎不同的教育方式,观众会产生认同感,但也很难说哪种教育方式就更好。中英两国的国情不同,人口状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因此,小班化教育、因材施教和快乐教育在中国实行起来很困难(不过在北京这样的城市已经能明显感觉到小班化教育和快乐教育了)。因为学校少,学生多,又迫于升学和就业压力,应试教育这种高度理性化的教育仿佛就是最高效的。
这种“单方面输出”的教育方式也许会在未来——中国的学生数量明显下降,教师数量增多而学生不足的情况下得到明显改善。
影片表现了文化差异和教育问题,但并没有提供明确的解决方案。
我想,作为在高度理性化、高度重视考试成绩教育的时代生活的我们,应不该放弃人文主义思考。我们要清楚自己是一个人,而不是社会上的工具,我们受教育不是为了成为工业社会大机械运作的一个螺丝钉,我们还要永不放弃地“认识自己”,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
有时候和优秀比起来,我更想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6 ) 随便乱写的感受
作为同时体验了中西方中学教育模式,现在土澳当老师的人,我森森的表示,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美国我不知道,澳洲的孩子除非到高三,被迫要考大学,其余时候都是绝对的快乐教育。但真的澳洲,或者英国孩子比中国孩子差么?其实并不一定。
虽然从纪录片中,我们看到英国学生的课堂一团乱。但这种课堂一团乱的原因,归根结底叫做没有考试压力不足。而这种压力不足导致的不努力学习,全世界都是一样的。拿高考举个例子,国外的课程有很多分支。高考科目除了国内的理化生史地政以外,还有例如平面设计,经济,会计,法律学习,音乐演奏,甚至体育健康和烹饪学习。这就导致学生有很多的选择,也导致他们有一种“反正我以后高考又用不到这一门学他做什么“的思想。所以,在被迫必修以后用不到的课程,例如纪录片里面的科学课,甚至普通话课时,课堂纪律才会如此混乱。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反正我以后高考永不到这一门学他做什么“的思想,中国学生没有么?高考报名理科的学生有几个是好好学习政治了的,又有几个报名文科的学生好好学习了有机化学?更不要讲那些不知道被丢到哪里去了的,象征性存在的音乐和美术课。不过是中国的课堂环境相对更加保守,学生们闹都是背地里使坏罢了。
再返回来讲,其实课堂乱不乱跟老师有关系,但跟你学校是什么样子的更有关系。我本人曾经去过一个高等私校和一个平民公校教过书。在高等私校里面,大家都是家长花大价钱送来的,自然对自己的孩子和学校期望值都很高。只要老师要求,很少有不敢好好完成的。叫家长这件事情全世界都好使,只要是好学校的老师要求和家长进行一对一面谈,回家孩子板钉遭殃。上课敢过度讲话,叫出去罚站五分钟,在班里面子马上丢光。平民公校就完全不是这样。所有你在国内普高见到的,喝酒骂人,打架斗殴,旷课逃学,国外一样不拉所有都有。学生谎话连篇,张嘴胡来,骗老师骗同学,用歧视作为噱头博关注挤兑人,我全部都见到了。这种学校里面有没有好学生,听课愿意学习的?有。私校里面有没有混蛋?有。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趋势上谁好谁坏,还是一眼就看得出的。
其实从一开始我就在质疑这个纪录片的大设定。如果没有中考作为压力,没有环境作为推进力,我摸着良心说我变不成今天这个我。但是,如果只无限制的接受填鸭教育,用题海战术淹没对学习的热爱与激情,我也认为这是可悲甚至可耻的。其实老老实实的做好自己就好,压力里面没可能自主启发式教学,享乐里面也没可能高压灌输式教学,愿天下学校都找到压力与享乐的平衡点吧。
7 )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输赢真的重要吗?
这个纪录片的概念真的清新脱俗,但看完之后不免有些失望。
四周的教学时间太短了,欠缺说服力;剪辑太过稀碎;太少的重心放在英式教学上;穿插的授课片段很难看出各个老师不同的教学风格。
总之拍的太浅显了,剪辑就是灾难,而且这么好的概念,真的还能挖地再深很多。不知是剪辑的问题还是节目组能力的问题,整个纪录片看来更像一场“闹剧”,一直都是人云亦云、泛泛而谈的状态。
我很希望节目能把实验的时间拉长,在其他国家开几个分会场或者从短短的四周里精细展开探讨,但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短短的3集就像戏谑地开了个玩笑,令人大失所望。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题材,但拍的就像把小白鼠扔到火星上任其自生自灭,始终严肃不起来,也深刻不起来。好不容易有一些方面要切入讨论了,却又总是戛然而止。
最后中式教育赢了,但校长不过是耸耸肩,说:“我对结果并不惊讶,因为这些学生不管怎么教,都会表现的很优秀,这和如何教学没有太大关系。这的确能挑战最有能力的学生,但真的是好的培养方式吗?那对我来说不像是童年,更像是牢笼。”
真的是自命不凡吗?真的是高傲吗?真的是“输不起”吗?究竟哪种体制才是更适合学生的方式呢?我倒是觉得校长说的很对,很多人混淆了“输赢”和“是否适合”之间的概念。就好比比赛哄婴儿睡觉,把他打晕过去和慢慢安抚,哪种方式能让孩子更快安静下来?第一种胜出,但并不合适,也只能是短时的胜利。让婴儿安静下来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更快睡着,但哄睡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孩子,而不是为了安静。中式教育在这方面出现了偏离,它选择了更快安静下来的方法,而不是对婴儿更有益的方法。教育的目的终究是育人,而不是攀比分数和成绩。
“中式教育基于权威、纪律与残酷的竞争,以学习为中心,英式教育则以学生为中心”。中式教育只是短时见效的,是短暂的胜利,我希望能听到更多人说:“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分数和成绩)的教育是更好的、更人性化的,它更能教育出优秀的、全面发展的孩子”,而不是一味凭借暂时的胜利欢呼雀跃。
我希望有一天当中国的孩子疯狂计算一道题时,源头是对知识的渴望,而不是对考试的措手不及。为什么中学生总是称学习是束缚?因为中式学校只是为了填补知识而进行教学,而原本学习是为了探索这个世界的,好奇是学习的原动力,填鸭式教学让学生丧失了学习知识的兴趣,也许他们的分数更高,但学习中鼓励自主探索和激发学习兴趣的过程真的必不可少。
输赢并不重要,考试分数的高低也并不重要,关键是,我们从中到底学到了什么?中国式死板教学方法更像是一种高效的应付,而不能称之为“传授知识”和“学习知识”,这种方法学的快,但忘的也快。学习更重要的一面是教会学生面对生活、处理问题,而不是应对考试和提高分数。
另外,我很在意“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胜过几乎其他的一切。我并不讨厌学习不好的人,也不反感不爱学习的人,真正厌恶的是那些没有教养的人。很多人觉得中国孩子“讲理”,有“教养”,但我觉得中国孩子的“教养”其实是一种“惧怕”,怕老师、怕家长……因为教养更多是后天培养出来的,中国孩子还没厉害到“自学成才”这份上。很多人嘲笑纪录片中的英国学生“放纵”,不懂得“尊重”,但其实在更多中国学生的内心世界里,他们和英国的孩子一样叛逆。都是青春期,也都还是孩子,不应该有B站弹幕里轰炸般地调侃“哪国孩子高低贵贱”。
在我眼里,刷的题再多、高考成绩再高,没有教养都是一样的失败。我反感现在的教育,因为高考没有考过“素质教育”“教养”“尊重”……学校也没有教过,尽管这些是很抽象的词,但并不代表其不重要或不存在。也许纪录片中的英国学生是很“放纵”,但他们的学校有素质教育课程,一码归一码,有没有是一回事,其他都是后话,况且这些学生都是青春期精力旺盛的孩子,他们本没有恶意。素质教育在青年时期的影响并不怎么显现,但成年之后却极为凸显,既然有“素质教育”的概念,那它也一定有其正当性和重要性。现在的一部分网民素质偏低,就是教育失格的体现,“素质教育”,无疑会跟随并影响人的一生。
最后,放三组令我印象深刻的截图,分别是:①体育考试②中英文化和教育的差异③中国文化和教育 ⬇⬇⬇⬇⬇⬇⬇
👇关于体育考试
看体育课上的Joe感触颇深,英国的体育老师说:“你坚持下来了,你要为自己感到自豪。虽然你的体育不好,但你也有自己的长项。”而我想PRC的体育老师则会说:“你要减肥要多锻炼,你跑的慢就会被别人甩在后面,别的科目再好也没用,你要对自己负责。”两种说法没有对错之分,但英式教育不会打击学生的信心,每个孩子都能保持自信。我觉得走向成熟的表现是先建立自信而不是直接面对挫折,想学会游泳就要先有救生圈,而不是直接跳进冰水里扑腾。
👇关于中英文化和教育的差异
👇关于中国文化和教育
⬆“在中国,我很希望看到教育能更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还是那句话:生活中不只有学习,教育中也不只有成绩,教育的目的终究是育人,而不是攀比分数和成绩……
其实,只要是学习,想要学得到知识,就要求静心、专注,认真。这点到哪里都是一样的。而中式教育过分放大了这一点。它却要求每个人对每个科目都要高起点高要求高标准,全精的目标,让学生疲惫,适得其反。相反,英式教育则是,自己选择。有的放矢,这是健康的生活
孩子们挺聪明,之所以顽劣吵闹,除欺生之外,还是在调动全部气力、直觉和理性排斥一个荒谬的东西。中式教育是流水线,大批量产出零件和羔羊,应试教育只教学生套公式,搞疲劳轰炸,理念也是基于国家主义、集体主义无条件泯灭个体差异顺从权威那一套,创造力想象力、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能力皆被扼杀。
其实东西方孩子的心智和天性本来没多大差别,就是环境的影响使其产生天壤之别。中国式教育好似web 1.0的成熟期,整体高效,微观却很单一;西方教育就像web 2.0的初级版,自由交互,但是面窄流量慢。所以现在国内一些外国语学校的多融合性教学方法更受青睐。喜欢伦敦腔,还不错的纪录片。
让你们英伦风,穿上我们的校服看你还英伦的起来么
据说中国的老师和摄制组说我们现在不这么教学了,但是摄制组非要让他们表现“中国特色”,也是醉了,而且英国人看到的是“这帮熊孩子真丢大英的脸”中国人看到的是“傻逼中国式教育”哈哈
老大帝国的姿态确实不同,去参考世界其他教育方式的魄力,本身就是不同寻常的务实和谦逊。然而这片更像安慰那些公立学校的英国家长的。那位男外附的老师去eton, fettes,恐怕又要感慨比中国学生更甚的纪律性了。同样哈罗的老师去个“建民中学”,一样无计可施。这是对象的差距而几乎无关教育体制。
在我看来,制度完全就是一场谋杀,它试图巧妙的隐藏阶级差异,消灭个性和想象力,用一种暗黑的未来异化青少年,只能强化群体意识,孤立个体,排斥创造,教师都是意识形态的合谋者。
真tm日了狗扑了街咯,没想到开场的十分钟就把我那像被人点了一万年的笑穴Duang的一下给解开了 这群熊孩子跟校长有种一开口就neng得人家笑出眼泪笑断气(最招大天朝学生讨厌的广播体操居然是腐国娃最欢乐的时光~校长你也太勇猛了想推广到全校)就冲腐国娃哈哈也要追其余两集
要我说,这片子美其名曰是在进行社会实验,其实就是在耍猴。通过展示中国式教育呆板,严肃的一面让满足自己虚荣心的意淫而已。中式教育从来剧不仅仅在课堂上而已。这么一群毫无尊重的孩子表现在屏幕上,让全世界都看了看英国式的未来会怎么样~~~
叫个人主义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突然来接受集体主义式的教学?这不是在搞笑是什么!真想叫“Skins”那帮熊孩子来上这课,把老师全部气死~~~
被选中的50个孩子内心OS:真是日了狗
我还是推崇英式教育,也许是我不够坚强或是过于敏感,对我而言,中式教育实在是太痛苦了。虽然高考表现还算不错,但中学阶段所经历的压力、焦虑和恐惧现在想想还如噩梦一般。觉得中国学校并非不愿以学生为本,实是不能。英国学历不高的工人也能活的体面,中国穷人家的孩子不学习就永无出头之日了。
在国内就使用英语上数学课科学课的老师,怎么可能代表中式教育,根本是大部分国人都无法触及的精英教育吧……
近来忙于校对父亲日记的书稿,看片不多。倒是看了几部纪录片,比如表现一战的《他们已不再变老》、电影人生平的纪录片《奥黛丽》、《阿涅斯论瓦尔达》等,有的分几次看,有的实在提不起兴趣看完它。倒是这部BBC的三集纪录片我很快看完了。 四位中国高中教师,操着英语在英国学校用中式教学方法教学一个月,与同时用英式教学的同级学生做考试对比;虽然分数上小胜,但也给观众留下了许多可思考的问题。中式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比对方多至少三分之一,主要方法是讲、记、背,它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一些机会;虽然增加了一些体育、手工等集体教学的形式,优劣也难以说清。 总之,纪录片作者技艺熟练,纪录的几位中国教师和英国学生形象也生动、丰富,值得观看。
这个视角很有趣,很好玩当然也有很尴尬的一面。三集下来,不是开心中国教育获得胜利,也不是幸灾乐祸西式教育输了。更多的是其他有趣的小细节:ep3妹子因为Zayn退团大哭,还有Rosie,Sophie这些人的成长。真的好喜欢这几位中国老师,看到最后的时候还是忍不住为了他们的努力哭了。
全片流淌着喜剧气息 尤其校长天生的逗逼气质让人笑了一阵又一阵 还有俩胖妞特别出彩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那些从小听到大的老师话术被译成英语说,真是好笑啊哈哈哈
我妈说:这只是纪录片,中国老师在中国课堂上比这凶多了= =
逗!我看英国的风评大部分人都是觉得这帮孩子很丢人一幅未来药丸的哀嚎,国内看客非要说这是在黑中国教育是未免太自我中心,拍这个不便宜的好吧,人家只是为了反映自己社会现状引起自己民众的思考,谁没事儿砸钱花时间是为了围着你转啊
一群老师一个二个看起来好像都言之凿凿,但都说的是英国的中学怎么样怎么样,中国的中学怎么样怎么样。别人一环套一环联系紧密,形成体系,我们一环套不上一环,相互扯皮。拿中国中学和英国中学比是一件闲得无聊的事情,拿我们在畸形体系下畸形的最强部分和别人正常体系下正常的部分比,有意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