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以往的台湾作者电影的平静,《川流之岛》用情感诉求强烈的手持镜头描述了一幅边缘人物(单身妈妈,叛逆少年,不务正业的烂仔)在社会的洪流中挣扎的残酷图卷。
1.意象与主题的高度契合
电影名为《川流之岛》,有两个意象的设置与其高度重合。一是“鱼”,影片开始就以生物课上鱼的ppt开头,之后又多次有鱼的意象出现。然而不管是生物课上的鱼,餐桌上的鱼,还是盆中的鱼,其都没有掌控自己命运的能力,所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在这个社会中,不管是阿雯还是志豪,他们都是任人宰割的“鱼肉"。二者是阿雯的工作环境——收费站,宛如不息车流中的孤独小岛。而志豪则开着他的卡车,一次次想在这“川流之岛”上找到归属。虽然开始志豪和阿雯的关系是建立在金钱之上,爱也是先性再爱,但毋庸质疑的是,他们俩都像沙漠中的一尾鱼,有着自己无法摆脱的困境(阿雯偿还不起的和解款和对儿子管教的无力,志豪对爱的渴望和缺失),在某个瞬间,他们找到了相似的彼此,相濡以沫,误以为拥有了整片海洋,然而幻境破灭之时,他们发现自己最终还是要回到自己独自的生活环境,于是有了电影结尾阿雯与儿子的和解,志豪与兄长的和解。
2.全篇的手持镜头
看电影坐在第一排的我居然没有被这么多手持镜头晃晕,佩服一波自己23333.现在还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两个镜头。一是开篇的镜头,黑幕声音先进入,再转到课堂投影ppt上“鱼”意象的点出,再到抚摸少女的发梢,虚焦拍的很暧昧,让人有一种浪漫爱情片的错觉,然而电影却让你发现,在生存变成问题的情况下,浪漫都变成了枉然(包括之后阿雯鱼志豪的爱情都是一种浪漫梦想的破灭)。二是,志豪最后一次见阿雯,阿雯没有拿好志豪给她的最后一张票(虽然这个情节设置的有一点作),在呼啸而过的车流中,阿雯拼命想抓住她对爱的最后一丝可能,手持摄影无限放大了她不知所措的无力感,又回到“川流”这一意象。但是这样的镜头选用也有他的缺点,过多的人物特写镜头让我的情感一直随电影中的人物一起,绷得很紧,一刻不得歇息,然而就像弹簧的蠕变一样,一直紧绷的弦终会松弛,人会疲惫。
3.没有结局的故事
阿雯为了不打官司而凑钱可以说是电影故事发展的最重要起因。然而电影却没有放出结果,即没有告诉观众最后阿雯是否成功的与莉娅父亲和解。这样的设置无疑是十分巧妙的,因为在我看来,故事是否结尾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叙事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各种社会问题,下岗职工的安置(在收费站停止营业的这个情节中导演还设置了一个有趣的发差人物,和“烂仔”志豪的真性情对比的是阿雯一直“好姐妹”却因为一点意见不合就翻脸,也从未给过阿雯任何实际的帮助),社会底层人物的生存,青少年的教育等等。最后阿雯与儿子在台阶上大口嘬饮,电影就此结束,可谓点睛之笔,短暂痛饮,真能解其生存之渴吗?
水再脏,鱼也得游,起码还有鳃可以呼吸;生活再穷,人也得活,起码还有希望去期盼。
把鱼的鳃剪掉,观察鱼怎么在水里活;把人的希望剪掉,观察人怎么活。
可没有了水,鱼也便走到了尽头;没有了希望,人还得照样活着。
生活的真想是并没有什么苦尽甘来,大多数人生活在自己的困境中难以解脱,于是通过一次次的自毁推开了仅有的温存,最终仍只能拖着疲惫的身躯独自去面对生活。
影片中富人的乐趣就是给你一个还不起的债务,看看你如何做困兽之斗;就如同看没有鳃的鱼如何呼吸。而完全掌控不了生活的女主角却被生活逼迫的无处可逃,被丈夫抛弃,被儿子拖累,被富人逼迫,被朋友鄙弃;明明处理不了任何事情,但总是自己死扛,于是失去了仅有的爱情机会,虽说和志豪这样自己都活的一地鸡毛的人在一起也好不到什么地方去,但起码还有生活的小浪漫和小开心。可最后女主角抱着已再没有字的票撕心裂肺的痛哭之后,她知道一切已不会再来,生活仍会继续,不管你是否有勇气。
于是抹去悲伤,画上妆,拿着凑不齐也不愿再凑的钱,带着儿子一起去面对生活的艰辛。当挣脱逃跑的儿子拿着饮料回来又和母亲坐在富人的门口一起等待的时候,母子两喝着饮料若有所思的时候,这一刻,天地宁静。
生活中很多人就像孤岛,穿梭于一个又一个收费站,片刻停留后再奔赴下一个。就像影片中被问及多次的“你知道什么是爱吗?”也许选择停留是爱,选择开始也是爱,选择执着是爱,选择迷茫中去自省也是爱…但终归初衷和终点不一致的爱,无法驻扎。爱的起点是看见你仿佛看见了满天星光,爱的终点是我愿为你放弃远方的星空,从此安营扎寨,为你停留。
其实一个人的状态就能判断这个人的能力,就比如说郑志豪,他目前的状态是一个司机,所以自然也就决定了他的生活水平,他的金钱来源于他有一个哥哥,在他每次去找女主的时候,他的哥哥接济于他,所以他说他可以解决女主的问题,那是不可能的,但因此两个人产生了一段感情。要说女主完全不喜欢郑志豪,那很难说,只不过这是因为金钱关系而牵进的一段感情,而显得这段感情没有那么纯粹。但女主对志豪的期待,在最后一次收费时一直去追被风吹走的钞票,不顾生死,可以体现她对志豪的感情。
两句话安利!
“来的时候太着急把手机屏摔碎了
看完以后觉得碎了也没关系了!”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每个人也都渴望爱。
影片以台湾国道收费人工转电子的大时代为背景,写了一对边缘化的“小人物”——收费员阿雯和每天都经过收费站的卡车司机志豪,单身母亲和与女友发生关系被告的叛逆高中儿子超人。人物在困境中挣扎,夹杂着欲求与爱,生活所迫也好,情感缺失也好,究根结底其实是人物的“漂泊感” 。
影片片名据导演所说,在没有剧本的初期就已经定了下来,创作根源也是很久之前在手机备忘录里记下的几句话,有一天,他在看到收费站的时候突然想到,其实每一个收费站都像一个岛屿,车流就宛若河流,来往的人就像一条条鱼,他们不会停下来,转瞬即逝。就这么几句话,后来就有了《川流之岛》。
影片中三次出现鱼的镜头,也是导演的一个隐喻。人和鱼一样,即便失去了水,陷入了困境,仍然会用力挣扎。鱼的腮一张一合,人一呼一叹气。影片中,志豪带着阿雯超人去河边野餐,阿雯对志豪说,“还说去夏威夷呢!这里的水那么脏。” ,志豪躺在阿雯身边,蹭着她,“再脏的水里不是也有鱼吗?就像人,再穷不是也得活着吗?”
影片台词中有许多反问句,并且都是没有答案的,突然想到老邵和我们说的,写台词要仙儿一点儿,人和人是不交流的,反问也是不需要答案的。阿雯得知儿子的事情以后训斥超人,超人反驳,“我爱莉雅莉雅爱我,这有什么不对!”,阿雯盯着超人,问他,“你知道什么是爱吗?”。什么是爱?超人和莉雅,志豪和阿雯,每个人都问过自己或者对方,什么是爱。爱是一个动词,爱也是一去不复返的,就像奔腾的车流。
钱,影片中的外部压力。为了在一个月内凑够82万赔款,阿雯接受了吊儿郎当的志豪,志豪说五千块我可以睡一个水姑娘哎!但是他给阿雯一次一万的价格。自己的私房钱也拿出来,跟哥哥借钱,偷用哥哥家的钱…最后没钱的他没有办法,和阿雯开了口,“对不起,我没钱了。” 其实他完全可以不用道歉,他对阿雯说,“我们一起想办法好吗?”。阿雯推开了他,告诉他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只有钱,志豪盯着她,“我以为我们是男女朋友。”
志豪每天都是嬉皮笑脸的,每次经过收费站都会在回程单上写上自己的联系方式给阿雯,在过路费的钞票上写自己写的情诗,发现了阿雯偷换假币帮助隐瞒,他对阿雯的感情是认真的,他告诉哥哥,他有女朋友了,认真的那种,和以前的不一样。他会给她准备胃药,一个电话打过来什么事都不做赶紧过去。他和阿雯说,“我带你去野餐吧!像外国人一样,多浪漫!不过他们都是一家人一起去。”,
第一次在阿雯家留宿,他早上起来准备离开,超人拦住他,问他跟他妈是不是男女朋友关系,志豪回了一句,“废话!” 接着问超人,“我们去野餐吧!” 一个下午,志豪开着货车在楼底下等着他们,三个人像一家人一样,在河边玩到了晚上。
志豪帮超人拦住莉雅家的车,在和莉雅谈判后,超人倔强的憋着眼泪,志豪一把拥住他,两个人抱在一起憋了几滴泪。对于志豪来说,他不是一个成熟的大人,他像《菊次郎的夏天》里的北野武,自己跟小孩子一样。包括他在教育超人的那段都是他嫂子教育他饭前洗手这些事,看着阿雯给超人夹菜自己也学着阿雯,他用他的方式,笨拙的表达着爱。可阿雯却告诉他爱的含义其实是钱,流浪了几天后,他回到哥哥家,抱住哥哥痛哭。而阿雯此刻才意识到自己已经爱上了志豪,想了一切办法联系他,终于,在收费站最后一天营业的时候,志豪再次经过阿雯的站,给了她回执单,志豪拽着票,冲着阿雯笑了笑,然后松开手,和其他车一样,向前开着,最后隐于车流中。阿雯愣了神,回执单被风吹到路上,她一路追着,最后扑在回执单上,翻到背面,是一张空白的回执单。国道上川流不息,一个个收费站像一座座岛屿,她却没有了可以停靠的地方。
影片最后,母子两人坐在莉雅家门口默契无言的场景,被生活所逼的二人达成了和解。个人的情感得到了回归,人物和时代也达成了和解。
现场的提问环节,大奇特老师问导演,剧本在创作阶段有没有参考田纳西·威廉斯《玫瑰梦》,因为人物有些类似。导演本人说影片拍完也有人问他,他去看了才发现确实有些巧,但是在此之前是不知道的。影片拍摄只用了12天【这里全场鼓掌说666】,对于一个导演的处女作来说剧情上虽然元素用的多了【收费站工作人员抗议争取工作权,青少年性问题等等】,但是主线故事非常好看,对于情感的把握拿捏得当,演员表演十分出彩【by the way 男主演像刘烨】 个人真的很喜欢很喜欢!然后依照国际惯例,本人悄悄地经过了导演身旁没好意思要个微信🤷🏼♀️
最后,摘一句木卫二老师的影评,“阿雯和志豪的投入,令这些涸辙鱼的垂死挣扎,多出了一些人生过客的感伤。”
人始终是漂泊的,所以需要爱。
完全被郑人硕圈粉,有型有样有演技,看着就想和他一起哆嗦,非常有代入感。小成本快制作,故事完整流畅,但缺乏令人为之一振的东西。摄影师一定非常有数。总体自然光,增加了压抑感,但除了郑的感情令人心疼之外却没有获得什么沉重的东西。结合了收费站的社会现实但似乎也只是个插曲和环境营造的作用。
1在3星和4星之间徘徊,但听说这个片编剧拍摄等用时极短,成本极低,且是导演处女座,我觉得也是很不容易,所以4星了。2剧情通畅,开头直入主体,细节丰富,尤其男主,演技到位!水平挺高的。只是主题和品位上略有小文艺片常见的套路。还没有达到真正发自内心,还没真正独特的气质。3摄影专业。
3.5 作为电视电影而且还是处女作,闪光的地方非常多。《小寡妇》能打败这部和《强尼凯克》?娄烨是不是根本没看片。
【台北金馬影展展映】大銀幕帶來震撼的觀影感受,年度最佳華語片之一!尤其是尹馨和鄭人碩的影后影帝级表演,讓角色熠熠生輝,感人至深!本是死纏爛打的逢場作戲、錢色交易的苦痛辛酸,竟催生出相互依偎的情感。情感充沛,細節豐富。即使有狗血的橋段,也因這特殊的關係而顯得真摯動人,催人泪下
川流之岛,就是车水马龙的收费站。张狂放浪,感情丰沛的大卡车司机,“见了鱼肉,连性命都不要了”。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与熊孩子,有完整的人物形象对照(手抓饭和捡衣服)。单身母亲的干涸与枯燥,似乎在结尾大口开饮中,逃过一劫。但是啊,好像有什么东西,被喧哗与流水给冲走了
苟延残喘的生活,弱势的人就是这样被权钱打败也不能对自己好些,我们还是不太懂得爱。喜欢片名结尾包括在鱼水收费站床上所做的意象,人物很变扭但都有很好的情感发泄,尹馨很像豆瓣友邻,郑人硕的表演真是大胆而奇特,有人为痕迹可他的另一面在小孩面前又那么让人心酸,低成本处女作这完成度可以,林象朗园。影片里出现的一处离西门町不远破败的市场街区,有一年去看金马影展住的民宿就在那里。
台湾万箭穿心,意象抓得比较好,郑人硕的表演夸张得有点游戏感,但仍然蛮可信可爱……
嗯!很有日系片的味道。See?只要不装腔作势不无病呻吟不学蔡明亮侯孝贤……,台湾电影其实还是有希望的。
#11thFirst# 苦大仇深(伪)现实主义情节剧。表演都好抓马,男主尤其聒噪(其实他不闹腾的时候还算不错的),最后看到是电视台出品就明白了。摄影真是……坐第二排被晃吐了啊!意外是带了点社会运动而且是女性抗争。
把历史烙印在爱情和回忆的夹缝中,把底层人民的命运交锋展现得热烈又生猛,如果千里之外还有爱情的袅袅余音,那幸存于爱与被爱之间的迟疑似乎也就多了一层理解和宽恕。大人非大人,小孩非小孩,现实远非现实,过去却成定局,只是有人在奋勇搏爱,有人却在摇头踟蹰,其实,我们要的不是生活,而是彼此。
这片子居然没有获奖,真的是遗珠,近几年比较喜欢的台湾电影,各方面都很成熟,而且有一些镜头非常动人,虽然说的是底层人生活的压抑和挣扎,但导演居然讲起来除了沉痛之外,更多了一分独属于台湾电影的清新之风。男女主角的表演都很惊艳,每个人都是脏水里挣扎求存的鱼,以及,这居然是电视电影,厉害
#SIFF20#再脏的水也有鱼在游,破败的房子,潮湿的通道,腐锈的昏黄色调。写在钞票上的情诗,金钱绑架爱情,现实夺走一个人再去浪漫的可能。混沌的人生在川流不息的高速公路上摇来摇去,贯穿全片的收费站最后也停止工作。赔钱的原因有点立不住脚,尹馨全程都在歇斯底里,喜欢志豪这个角色,郑人硕的表演太精彩。
卡车司机如同车河中的鱼,渴望找到属于它的岛屿。单亲母亲掌管的国道收费亭正是这座川流之岛,爱是氧气、钱是饲料,在庞大经济压力下,他们丧失了对生活的主控权,但得到成长。有些地方会想到田纳西·威廉斯的《玫瑰梦》(The Rose Tatto),《川》的优势在于它在情节剧框架下做到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不是特别好的剧情,编剧痕迹也很重,无论时代背景还是一些细节都是如此。但还是完完全全被郑人硕的表演打动了,几乎对他的角色也产生了依恋感。人就像脏水里的鱼,虽然贫穷也可以活下去。看很多电影,就是在等待这样的时刻吧。
1.前面觉得郑人硕实在太浮夸,到后面却觉得他演得最好,能放能收;2.沉重、悲伤的故事。
十六歲的兒子搞未成年女朋友一次,單親母親就必須被搞八十二次來還。不喜歡鄭人碩這種張狂外放(醉死夢死式)的演出,總覺那就像是在遮掩自己內在對於表演的不安定。
郑人硕真是很棒的演员,在挣扎痛苦面前永远笑着的人,心底里有最深的绝望
鱼与人一样在川流中挣扎,努力生存。片中每一个人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爱。切入点很好,只是用力过猛了一些,青涩青年导演的瑕疵是可以谅解的。
永恒的主题“爱与金钱”成了城市孤岛人与人最后的联结。戏剧冲突、剧情走向把控到位,社会观察、人文关怀、私人情感表达都算饱满。特写挖出了至少100个两位主演的“金马奖”时刻,结果郑人硕还没提上?(可谓金马五四最大血案)。当然最震惊的是成本低到不可想象,40W达到这种质感,太不容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