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你的梦里住着谁?
看完这个电影想起一个词,是用来形容恋人之间的,叫“同床异梦”。这部电影的灵感明显来自“庄周梦蝶”的典故,只是这样一种阐释方法,还是觉得有点让人迷惑。
梦是很奇怪的东西,代表着极其隐秘的私人区域,旁人无法擅自走进,更加无法知晓与分享。如果说有一样东西可以是完全私人化的,那么恐怕就是你的梦。你的所思所想,所有白日里回避与不敢表达的愿望,全部都可以在你的梦境中呈现。你恨谁,爱谁,忘不了谁,担心什么,害怕什么,期待什么,想念什么,你的梦不会骗你。
正如男主人公一直梦到他的前女友一样,原本是一件十分私秘的事情,但是当梦变成两个人的共享文件,那么事情就开始复杂起来。这个男人一做梦,另一个女人就会跟着受牵连,男人梦到跟前女友做什么,女人就会半夜梦游去对原来的男朋友做什么,男人做春梦,女人会跟前男友做爱。这可太糟糕了,现实生活中你跟谁在梦里干个天翻地覆都不会伤害到任何人,可是在这个电影里,你连最后的这一点小秘密都藏不住,在另一个女人那里无所遁形。不仅仅是把心底里的隐私暴露无余,问题是,你一做梦,就在残忍地伤害对方。你忘不了你的前女友,于是她就一遍一遍地被迫回头去找她的前男友,这就好象连锁反映一样……
控制不了自己的潜意识,你不知道到底是在别人的梦里,还是在梦见别人。就像“黑白同色”一样,他和她好像是一体。怎么解决呢?不如这两个人相爱吧,也许就会破除这个魔咒。这两个人在一起是必然的,命运已经把彼此捆绑在一起,不然怎么办,总不能真的不睡觉吧。用手支着眼皮,互相提醒对方不能睡,轮番值班,甚至用上了手铐……可是,这都不是办法,因为潜意识里你想去做的事还是那么强烈,比如杀掉那个男人,杀掉那个现在和我前女友在一张床上睡着,并同她做爱的男人……于是女人做为凶手被当作精神病人关起来,男人则认为是自己害了她,誓死不睡。
如果用这样的比喻来阐述男女关系,那还真是痛苦又虚妄。片子整个色调都是冷的,没有温度,连爱情都没什么温度。但是仿佛又是那么单纯,隔绝的单纯。男人后来折磨自己都不让自己睡觉的行为,用针扎头皮,用锤子敲烂自己的脚,用刀划自己大腿……让我突然想起那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三角恋必有一伤。当然,精神比身体更让人无奈的一点是,精神更趋向于天然的,自由的,无拘无束的,肆无忌惮,大义凛然。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是真的自由,因为即使你能控制自己的身体,也无法真正控制自己的思想。那些内心深处隐秘的罪恶与渴望,如果有一天可以幻化成真正的利器,可以用来伤人的时候,恐怕真的会血流成河。
那么结尾的时候,也惟有死掉了。
男主角很帅。我喜欢那样的男人,高高瘦瘦,有艺术家的气质和孩子般的明亮眼神。他和女主角站在一起,就是很登对的样子,看的过程中就很希望他们都能够放下过去的一切,两个人好好在一起,那该很幸福吧。
然后就在想,是不是每个人都会在心里住着一些人呢?在梦里的时候,她们会偶尔登场,以这样的方式陪伴他们。啊,果真是好虚妄。
2 ) 金基德的请君入瓮
■片名:《悲梦》
■导演:金基德
■主演:小田切让、李娜英
■上映日期:2008年10月9日(韩国)
■读家:木卫二
■推荐指数:★★★☆☆☆
■一句话点评:金基德继续他的速成创作,一个带有警示意义的寓言故事,人物飘忽、主题抽象。
2004年的创作顶点过后,金基德始终没有停下来喘息一口,他用一年一部的低成本创作来拍摄艺术电影,大牌明星换了一个又一个。无奈那一套东西说来说去,没有了汁水,只剩下干巴巴的甘蔗渣。嚼着甘蔗渣的人,哪能推出大作,所以金基德作品是一部比一部不理想。《时间》、《呼吸》的结局都能猜得出来,《悲梦》也不幸入列。换句话说,缺乏悬念、空余形式的金基德没有了谈资。
喜欢符号分析的人可以尽情欢呼,因为金基德利用他的陈腔滥调,炮制出一部《悲梦》。看懂影片不难,黑白同色、庄周梦蝶等关键词就大大方方摆着,等人去解读一个穿黑色、一个穿白色,如此而已。可以看到,金基德运用了如此多的汉字符号,由片名开始,篆刻印章、牌匾对联上屡次出现。此外,金基德不停用自己的审美体系来挑战和刺激观众,充斥大面积色块的室内布景设计,看上去既不协调也不友好,诡异丛生。这种刻意陈列,对观众的提醒干扰,是金基德有意破坏韩国真实环境的做法,逆向倒行。那只雕塑的模型手、那些纱布床单,加上前作早有出现的寺庙佛像神像和监狱密室禁闭,金基德仿佛施展了化功大法,过去的元素应有尽有,毒辣劲道,可惜摆在我们眼前的《悲梦》一点都不流畅。
故事可以用匪夷所思或者故弄玄虚来形容,就连里面的爱情观都是痛苦异常、纠结无比,难怪有人直呼金基德是妖孽。此之甘饴彼之砒霜,倒不是人见不得丑恶阴暗,但小田切让和李娜英先后用“扮鬼脸”——就是用手指死命撑开眼皮的方式来制止自己入睡。如此愚蠢的自虐,惊悚得直教人出戏,进而哑然失笑。明明可以错开时间睡觉、又故意留下手铐钥匙,这等低级伎俩简直是幼稚可笑。一边在想这细节上的逻辑不通,大概也是金基德写不下剧本,重复无力地缠着裹脚布罢了。
活生生的现实可以推翻“你在做梦我在演”,一切都是无稽之谈,但金基德一向不介意真实与否,所以有人会看不明白为什么小田切让一口日语,李娜英和其他人一口韩语,他们却可以无界交流。《悲梦》里的主人公依然像绝缘体一般生存,他们没有亲友老小,不用社会交际,不与周围主动发生关系。一旦有关系,也只会是触不到的爱情。梦是个躯壳,爱情才是电影跳动的心脏。无论对前任是念是恨,主人公受了爱情伤害,结果作用到他们身上,情殇如魔咒一般无法消除。
例外的是警察、警局和监狱,在金基德看来,它们的多次出现只是为了区分所欲为跟法律秩序的界限,象征寓意明显。它们的出现必然会影响到主人公的命运,主人公好似处处受到约束,解脱不得。对于痛苦,片中人物的作用反馈是疯狂自虐,以自虐为手段寻求单一途径的解决。两个人没有尝试借助任何外力,用双手拇指扣住男主角双眼、导致他不适叫停的咨询师(据说是临时麻醉的一种手段),后面也不见了踪影。
《海岸线》跟《呼吸》里的朴智娥继续扮演不正常人物,她分饰了多个角色,男主角的前女友、女主角的狱友等等。她的存在跟四人野外互掐的关系混乱如出一辙,当时主角衣服颜色互换,爱恨难分。显然,金基德太注重形式,他不断强调违反人类天性和自然本能的痛苦,比如不睡觉(《悲梦》)、不呼吸(《呼吸》)。他卖弄赤裸裸的佛家元素,消极地认为生活真假莫辨,站在高处耻笑凡俗。
如果说五年前或者世纪初,自虐的金基德还带有些陌生感,引得观众神经为之一震一麻一紧,那么持续自虐、手举丧幡的他,还有招摇过市、大行其道的必要?从几大国际电影节来观察,迷途打转的金基德不再是座上宾,而是滚滚恶评。对高举高打的韩国电影而言,低成本、走小道的金基德作品是裨益补充,但不是每一部都值得奉若神明、请上神龛,绝对不是。
3 ) 忘记他。
又见金基德。这个一向以夸大人性中脆弱邪恶以及欲望一面为手段的残忍的人。
那些以为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能忘记了吗。
那些以为分开再不相往来的人。真的就能再不见面了吗。
你用世间纷繁的事情来阻挡自己的心。你不想念。你不言语。你不会去找他。你会说你憎恨他。你厌恶他你甚至看到他的模样都会感到耻辱。你不要自己卑贱的留在他身边。
你用记忆来祭奠爱情。你爱她。你毫不犹豫的承认你忘不了她。你保留着你们曾经爱过的一切证据。你甚至就连再见她一眼都会觉得幸福无比。
这或许是我们告别的两种极端。拼命忘记或者拼命怀念。都是徒劳。
潜意识里面总是有那个人的影子。
所以我们才会做梦。即使这么多年都保持着空白的记忆。还是会再梦见那些熟悉的场景。
电影里面他做梦。而她去实现。这一切都不是他们的错。
再见到以前的她就是他的幸福。而她的潜意识里面又何尝不想再重温那些温暖。
他们只是舍不得忘记的。镜子里面的自己。
她在人前的所有隐忍。因为他的梦而发泄。
他的所有隐密的思念。也通过她而实现。
他们拒绝睡去的那些。真的很可爱。
我想他们要告诉我们的。不过是记得要忘记。不过是不要念念不忘。耿耿于怀。
醒着的时候一切都可以控制。而睡去了谁能铐住你的心呢。
你用尽一切办法不让自己去想去怀念。不让自己睡去。竭尽全力阻止梦境里的相遇。你缚住手脚不去找他。可是你控制不住你的心。
你从此没了悲喜。你忘不了他。你睁开的眼睛前面一片苍白。你只能紧紧抓住自己的心。攥到出血。也不肯放低自己去寻他回来。
可是你控制不住。
终于你杀了他。你潜意识里面是恨他还是爱他?是思念让你发了疯。你要的那个人。她或者他。他让你疯狂他让你快乐。他让你痛不欲生。他让你毁灭。
最后她变成了蝴蝶。他死在冬天结冰的湖面。
我便哭起来。
她们都问这个片子很闷。为什么会把你感动。
其实不是感动。只是心疼。心里面生生地疼了。
你们有曾经刻意的想忘记过一个人吗。想忘记他想到用刀子从脑袋里刮掉有他存在的一切记忆的时候吗。有以为自己真的忘记了可是很久以后还会梦到他然后从梦中哭醒的时候吗。有想忘记到睡着了握紧拳头早晨醒来时候手心被指甲掐到满是青紫的时候吗。
即使现在。我也不能忘记那些给我悲伤或幸福记忆的人。
或许这有些矫情。可是在这个晚上。我真的难过了。
没有人能明白。
4 ) 了结
金基德的悲梦现在才看,虽然那段炙热绝望的时间已经消散但是春梦觉来心自警往事般般应。可能具体的事情到头来记住的能有几件,但是恨却可以永远记住。我觉得这种超现实的手法不过是一种警示然而毋庸置疑一定也有一个人和我做一样的梦虽然表面上若无其事但是心里却想着拉开那扇遮羞布的门一刀把前女友和前男友给杀了。即使杀人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然而你们在欢愉痛快的时候未曾想过另一个人在黑暗的悲切中用刻刀割开自己的头颅,鲜血淌过脸颊唇齿俱裂。谁说成全才是爱的广义,不争才是圆满。做人被生活具体而麻木的表面所欺骗,背叛时刻发生只是因为赢弱的呼喊没有抵达冰层的裂面。因为觉得暂时的无力才会有宗教的抚慰,然而因果报应是最暴戾的信仰。金基德的形式中是不带一丁点的救赎的,即便是十指合并的参拜那也是为了心中血肉模糊的了结刻下一刀伏笔。我恨你,万绿如梦的盛夏依然恨你。我以为你和我开了一个玩笑,想不到铺天盖地都是真的。如果有一天我终于放下一些事情,一定会只身提刀。一刀将你了结。
5 ) 未完成的修炼——《悲梦》
满满的都是爱。
满满的,
都是绝望。
一场狂热的爱
本身亦是一场可怕的毁灭
迷失在感情里
或爱
爱到疯狂
或因爱生恨
恨到疯狂
却忘了
爱
本是一场两人共同完成的修炼
你是黑
我是白
本是两个极端
本是两个独立的个体
却要完成
“黑白同色”
我们在争吵中磨合
我们在磨合中学着忍让
我们在忍让中又不断的冲突着
黑与白
水与火
各有各的浓烈
如何来完成这艰难的修炼
佛家早有指点
只是世人总难醒悟
所有的奥妙
尽在阴阳太极八卦图中
何为一体
解
合二为一
一点一点的放下自己
一点一点的融入对方
当白变得不再像白
黑也不再是黑
而这个过程中
原本的自己
还在不断的提醒和拉扯着你
爱恨交织还在时刻的纠缠着你
无法走向最终的融合
就只能走向毁灭
PS:
看完金导的新作《悲梦》
本已夜深,却难成眠。随写下小感。
已经许久没有掉过的眼泪
却为此片落下了。
看到一半开始
安静的掉着
片尾的时候,满满的绝望仿佛把心脏往外揪。
真的像梦里,哭不出声,叫不出疼。
看似比以往的片子内敛了许多
没有称得上很情色的镜头
连暴力和血腥都沾染上温柔的色彩
看得出金导的手笔已经很成熟了
这仿佛曾经血气方刚的少年
已然蜕变得沉稳而又深邃了
然而片子的张力却无穷的被扩大了
久久的久久的涨满了我的心脏
我的灵魂
那倒不尽的伤感与无限扩张的绝望
金导如何把爱情中的人与神
表现的如此淋漓尽致
感叹之余还是深深的景仰
爱
永远在爱之外
而我
永远在你之中。
6 ) 悲伤的梦
梦,一直是我很在意的东西
我深信梦是人心底最深处的反映
2008,韩国导演金基德,日本演员小田切让,韩国女星李娜英
————————————————《悲梦》
爱,恨,现实,梦境
纠结在一起
惨烈,真实,悲伤,感动
“梦是过去的记忆,是对未来的恐惧”
影片我在深夜里一个人看完了。
导演和演员的优秀是毋庸置疑的
影片的场景充满了浓重的东方气息
以及和佛教有关系的元素
具体情节我不多说
影片有许多元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黑白同色”:当这几个字深深地印在纸上的时候,我想每个观众都有他们自己的体会。
二:佛手门把:每次这扇门推开,关上......门内的他,门外的她。
我似乎看到了时空的穿越,轮回的画面。
三:蝴蝶:蝴蝶的吊坠很漂亮。当女主角将她吞入体内的时候,我在想...如果是我,我也一定会把它吞下去,这样我们化为一体,我带着它一起离开。果然,她幻化成了蝴蝶,飞到了爱人的身边 。
四:梦境和情欲:梦里总是充满了欲望,无论它与现实是相反的还是一致的,都是你内心欲望的流露。当他们看着彼此的恋人缠绵亲热,争吵纠缠,哭喊受伤,再看到了自己看到彼此。一切是那么真实,那么痛心。
五:暴力美学:血,恨,自残,伤害。男主角为了不让自己睡着,伤害自己的身体,只为了让自己痛醒。他们面对背叛,心中充满了恨,狠狠地抽打对方,甚至杀死对方。爱情有时候何尝不是这样,占有,欲望,自私的爱情暴力,让爱变得血淋淋,即使让自己痛彻心扉,也不知道是否能够保持清醒,不在爱恨中迷失。
六:温馨:这毕竟是一部爱情片,必定有温馨的画面。其实非常喜欢他们去寺庙祈福的那一段,那是这部片里比较短暂的,让人放松,倍感温馨的画面。我很喜欢那种感觉,在冬日暖暖的阳光下,空气清新,很安静,只有一些细小的杂声,不需要语言,只要两人凝望时的微笑。很美好,真的。
只可惜,太短暂,她的消失让人感到慌张和失落。
在最后一幕,小小的蝴蝶停在他的脸上。他侧过脸,微笑。两个人的双手紧握,在白雪皑皑的大地上。
这一幕,也让人温暖。
最后送上预告片,给大家欣赏一下
另外有一个请求 ~
有谁知道预告片最后的那段音乐出自哪里 ?
是否是这片的电影原声 ?
请告知
我非常喜欢。很想下载
谢谢
:)
地址: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By-gdUHJRis/ 7 ) 비몽.黑白
2009/01/18 00:33
这个男人的电影可以让人大脑拥有片刻安宁的时刻
然后可以借助着闪烁的光影宣泄一些任性的情绪
韩语与日语的对话并没有显的怪异
无论是聊天叫喊咒骂哭闹
都似乎恰到好处的表达并且能够被理解
就像《呼吸》里一贯的静默
只能听见影像周围缓慢的气流声
不需要交谈和语言
眼神动作还有一些精神上的感知
可以精确地涉猎到彼此每一微秒的意图
비몽...非或悲...
黑与白本为一体
在梦中酝酿着更多的贪念
即便醒来已不记得原本的贪欲
这根植在心底的欲念操控着全部的身心去完成
一切的可悲从永无节制的梦境开始
人生全部的坚持和笃信都倚靠这卑微的梦境
停止梦想停止做梦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8 ) 哈姆雷特与梁山伯
2006年,有部中国版的哈姆雷特叫《夜宴》;2008年,有部韩国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叫《悲梦》。
哈姆雷特视爱情无足轻重,《夜宴》自然而然演变成了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整个画面被注入了寂寞的颜色,冰冷的宫廷长廊与炫目的仇恨形成对比。仇恨本身就是孤独的,爱情恰恰相反。《悲梦》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爱情故事,以男女主角各自爱情的结束而开始,以男女主角之间爱情的开始而结束,充满着轮回的意味,与金基德之前拍的《春夏秋冬又一春》有了很多契合点,这种爱静谧而残酷。《悲梦》的几款官方海报里都有一只幻化了的蝴蝶,这一点意味深长。有理由相信,中国的古典哲学和传说是金基德这部电影的主体,然后用他令人惊喜和诧异的表达方式进行融合。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一部关于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故事,而不是简单的庄生晓梦迷蝴蝶,即使有庄周梦蝶的意境,也是围绕着梁祝化蝶这段延续了一千六百年的传说。
小田切让成为了继《呼吸》张震之后,金基德电影的第二个外国男主角。小田切让具有很强的镜头统治力,在这部片子里我忽略了角色与他本人之间的界限。相比上一部《呼吸》中情色已经逐渐淡化的迹象,《悲梦》将情色表现的越来越隐晦。如果没有李娜英最后重现《漂流欲室》中吞鱼钩那样吞蝴蝶吊坠的场景,这部片子甚至开始远离令人窒息的暴力美学。但“有爱就有伤害”的逆否命题还是始终贯穿着金基德的电影逻辑。
小田切让在梦中发生了一场交通肇事逃逸的车祸,这段完整的场景嫁接到了现实中的李娜英身上,被警方从梦中叫醒时,这个患有梦游症的女人一脸茫然。小田切让的每一个梦都会在李娜英的身上梦想成真,而小田切让每次都会梦见抛弃他的前女友,于是李娜英都是去找她抛弃的前男友。他们占据着梦的两个极端,一个男人梦中的爱演绎着一个女人现实中的恨。
梦让他们有了相遇的可能,像所有的爱情故事一样,然后相知、相爱,只是在《悲梦》里这个过程过于残酷。唯有两个人的相爱才能化解梦魇,可直到最后一刻他们才彼此相爱,因为最后一刻他们决定为对方付出,而且是生命。只有生命终止,才能阻止梦的牵引。我一直认为付出与否才是鉴定爱情的唯一标准,而此刻李娜英已经在小田切让梦的牵引下杀掉了前男友身陷囹圄,刚刚相爱却要面对永世的别离,爱瞬间又变成了伤害。最后一只蝴蝶引起无边想象,爱情似乎周而复始,继续上演爱和伤害的无限循环。
爱情或许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很多人。或许是哈姆雷特别无选择,一切高贵的花都死了,野草在疯长。
好的概念何以蛻變成糞。The answer starts with a and ends with e.
帅哥哥
爱同睡眠一样轻易同梦醒一样残酷。
此导演越来越傻
一贯的金基德..钻进一个人的梦境,这感觉原来并不好。
这就是所谓的意识流,不,泥石流。金基德的电影通常的主题就是:自虐。自己的梦让他人去执行吧!该片最诡异的是出现很多汉字, 小田切让一直说着日文而李娜英一直说着韩语,但大家都没有交流障碍——欢迎大家来到周公梦蝶黑白同色世界!
很有想象力
庄周梦蝶之悲惨爱情版。前面节奏有点快了,看上去仿佛不是金基德的节奏。整体很美很诡异很悲惨,但是金给的都是佛教的气氛,难道不知道庄周和佛是两码事么?
超爱的,像我的理论,而且小田切让超帅的,绝望中又给你点希望,金基德真实个人才,估计也病的不轻
关于爱情,表达方法真的匮乏到如此了?
似梦非梦。。。小田切让这部太虐了,快演成深井冰了。。。
死生契阔
意义何在?
“又”,“再”,这次是“还”?
原来女主角是香妃。
让~~~!~!
各种不舒服
看得人难受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两个失恋的人,男的做什么梦,女的梦游的时候就干什么。金基德的片子真是越来越另类了,有点庄周梦蝶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