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侵略哪儿

记录片美国2015

主演:Krista Kiuru  迈克尔·摩尔  Tim Walker  

导演:迈克尔·摩尔

 剧照

接着侵略哪儿 剧照 NO.1接着侵略哪儿 剧照 NO.2接着侵略哪儿 剧照 NO.3接着侵略哪儿 剧照 NO.4接着侵略哪儿 剧照 NO.5接着侵略哪儿 剧照 NO.6接着侵略哪儿 剧照 NO.13接着侵略哪儿 剧照 NO.14接着侵略哪儿 剧照 NO.15接着侵略哪儿 剧照 NO.16接着侵略哪儿 剧照 NO.17接着侵略哪儿 剧照 NO.18接着侵略哪儿 剧照 NO.19接着侵略哪儿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8 10:02

详细剧情

  麦可.摩尔(Michael Moore)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导演之一,这次他要「侵占」他国,在比美国福利优渥的领土上插旗示威,藉此展开一场奇特又讽刺的文化之旅。曾拍摄《罗杰与我》、《华氏911》,多次创下美国纪录片票房最高纪录的导演麦可.摩尔最新话题之作。
  本纪录片已获芝加哥、汉普顿国际电影节观众票选奖,有望角逐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纪录片提名。

 长篇影评

 1 ) 观后感

《接着侵略哪儿》这个片子一开始给我的感觉的确还挺有意思的,非常新颖的叙事方式,迈克尔摩尔以“侵略”的名义也的确从一些欧洲国家得到了许多看起来非常成功的政策。但是越看到后面越觉得这种方式过于幼稚,国家政策这种东西怎么可以如此简单就拿走,政策首先是要符合国情才会有成功的可能。 纵观影片中提到的国家,意大利、芬兰、挪威等都是欧洲国土面积较小、人口较少并且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这种国家在世界上完全不具有普遍性,符合他们国情而成功的政策当然也不可能完全适用于其他国家。 对于作为学生的我们来说,感触最深的就是教育。影片中芬兰关于儿童教育的方面认为,生命里不能只有上学,还应该有其他的事,比如,爬树??那如果孩子们整天爬树能行么?那就让他们爬,他们可以从爬树中学习爬树,当他们发现了一种不同的昆虫,也许就不爬了。 不得不说这种顺应天性的教育方式着实让我嫉妒,作为一个学生来说,我希望能在影片中的教育理念下度过童年,而不是在本该快乐的年纪承受竞争的压力。不好好学习你就考不上大学,考不上大学你这辈子就完蛋了,类似的话是每个中国儿童的噩梦,我们是名副其实被吓大的。但我们也不得不清楚,中国作为一个地区发展和贫富差距同样巨大的国家,有些地方的孩子能有学上就不错了,而影片中的教育方式只会在部分发达地区实行,不可能用于全国教育,最后只希望国家能更好的关注贫苦地区孩子的教育问题吧。

 2 ) 榔头、凿子、然后开砸吧

    这是一部纪录片,导演是大名鼎鼎的迈克尔·摩尔,他拍过华氏911、医疗内幕、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科伦拜恩的保龄等等,都反映了深刻的国家和社会问题。这次《接着侵略哪儿》这个纪录片也是从欧洲和美国的对比,来反映美国的一些弊病和软肋。
    在意大利,每个人都有接近两个月的带薪休假,然而在美国,连带薪产假都没有。
    在法国,学生们的午餐都是精心设计,而不是可乐汉堡薯条之类的垃圾食品;学生们从小就接受了完整的性启蒙教育。
    在芬兰和斯洛文尼亚,高等教育是免费的,一个二十多岁的大学生不需要背负着贷款去完成学业。
    德国不只有发达的工业体系和强势的工会,他们还有直面过去沉重历史的担当,他们明白要成为一个德国人就意味着要背上什么样的历史责任。
    在荷兰,毒品是合法化的,这反而降低了因毒品而产生的犯罪率,而在美国每年因为毒品犯罪逮捕了大量的黑人,同时剥夺了有犯罪前科的黑人的投票权,在有的州,甚至三分之一黑人因此而没有投票权,而监狱又是完美的血汗工厂,“奴隶制”在监狱继续完美延续。
    在挪威,模范监狱的罪犯们被关押的地点是美景如画的河边,115个犯人只有5个看守,罪犯们几乎可以在相当大的区域内自由行动,而且有自己的卧室,挪威有着世界上最低的在犯罪率20%,而美国,这一比例达到了50%。在挪威的高度设防监狱中,警察也没有配枪,囚犯都有自己的卧室,甚至可以拿到刀具。挪威可以判的最高刑期是21年。挪威也是世界上犯罪率最低的国家。
     在突尼斯和冰岛,迈克尔摩尔讲视角更多的转向了男女平等的政治观察,2011年突尼斯爆发了molihua革命,推翻了独裁者;冰岛是世界上第一个产生民主推选的女性国家元首的国家,1980年就诞生了第一位女性元首,妇女的权利和地位在冰岛是得到保障的,公司董事会中女性的比例不能低于40%。同时,冰岛金融危机之后,有超过70名银行家、基金经理被判有罪,而美国金融危机之后,只有一位穆斯林银行家被关进了监狱。
    迈克尔摩尔选取了各个国家的好的一面来反思美国现代社会所面临的种种困境,而回过头来,其实这些好的思想很多都来源于美国。当然,我们也可以把这些国家的思想和做法比国内进行比较,只是从差异上来看,我们更加任重道远。对于未来,我们应该怀抱希望,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曾经被认为会永远矗立的柏林墙倒塌了,你所需要的只是一把榔头和一把凿子,然后不停地砸呀砸。
    

 3 ) 所以接着侵略哪儿?

接着侵略哪儿
 这绝对是一部邪教电影。这里所说的‘邪教’是指能够影响一个的思想,类似于洗脑,同时加上点诙谐的语气。
 导演跋山涉水去欧洲等各个城市,去观赏那里的福利制度,人们对于幸福的理解,真的让人汗颜,如果前面看了觉得白活了这么多年,看到最后,冰岛的女人说,如果你回到家,知道有人还在饿着,还在病着没有保障,你可以安心地去享受家庭的幸福么?当时真心觉得自己无限接近于禽兽。。。
 学生的素质,孩子的意志,社会的福利,犯罪者的救赎那些不禁让人思索,我们去惩治,去制度体制化,去出人头地是一种在多大程度上扭曲的思想。所谓的59分与60分,99分与100分,性别论,财富观,地位观。究其一生,我们所追求的应该是舒服,凑合还是开心。社会的棱角磨掉个人在社会上格格不入的东西,那些东西里面,有多大比例珍惜的材料。
 影片最后说那些都是来源于美国,我们早就拥有了那些能力。所以呢?
 总之,细思极恐,发表个小文表达下影视感受,毕竟,明天还要早起上班不能太熬夜。有的东西虽然梦想,但我做不到,我写这篇东西目的十分猥琐,仅仅是希望你可以有这方面的观念。如果你扛起大旗,我会跟随的。

 4 ) 众筹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迈克尔摩尔前来东方中国旅拍。


格里尔逊开启了全新的纪录片美学形态,可是所造成的影响远远不如他对纪录片功能的拓展来得深刻,格里尔逊首次从创作理念上提出了纪录片的政治宣导功能,但迈克尔摩尔沿袭了政论式纪录片的风格,发挥了自己的敏锐创造力,从而形成了独有的迈克尔摩尔式纪录片类型。如同并非所有的动画都可以称之为动画电影,并非所有的真实记录都可以称之为纪录片一样,一部成熟类型的纪录片是有其准入标准的,在我看来一部优秀的纪录片是不应该具有强烈主观的倾向,即便是政论式主题也应该以素材的内容来作为论据,以真实的多方视角进行组织还原事情真相进而产生价值输出。


影响迈克尔摩尔思潮形成的背景原因:

1.消费主义的时代压力是迈克尔摩尔的成长环境,这也导致他的思考,但同时消费主义的浪潮也影响在其对作品的创作中,加入的拼贴或者戏谑的蒙太奇剪辑甚至本身行为艺术式的发难都是作为一名纪录片导演对观众的戏剧性效果增进的圆滑。

2.后现代主义中任何解释都不可以高于某一种解释之上的核心思想,“后现代主义”具有以下的特征:“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被消解了,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层次分明的差异消除了;人们沉溺于折衷主义与符码混合的繁杂之中;赝品、东拼西凑的大杂烩、反讽、戏谑充斥于市,对文化表面的‘无深度’感到欢欣鼓舞;艺术生活者的原创性特征衰微了,这激发了导演对权威和经典纪录片风格的挑战精神,继承了纪录片新浪潮所谓新纪录电影并自成一派。

迈克尔政论手段的运用:

迈克尔摩尔的纪录片除了选择争议性和对社会大众有着切身的利益关系的题材,还进行了类似新闻报道的严谨、周详的策划,同时还兼具了灵活多变、机智的挖掘能力,甚至还带有其特有的娱乐精神所带来的幽默感;而并不仅仅局限于纪录片美学范畴的“怎么记录”,很明显的一点是他在制造中使用的剪辑手法并不先进,他只是运用了简单的蒙太奇,拍摄的画面也并不追求美感,但是就是在这些最基础方法的组合之下,摩尔的作品居然呈现除了独特的政论风格。

1.拼贴式的多样化影像资料

例如他的视听素材,其中包含了电影镜头、电视画面、舞台剧片段、报刊、书籍、广告片段、历史照片、电脑动画、手绘图画、DV 影像、网络游戏、现场监控录像、电话通话录音、现场模拟等。

2.诱导式的采访拍摄

迈克尔摩尔总是以咄咄逼人、令人尴尬的采访方式之外,他还总是预先做好准备进行突然袭击,任何被采访者不明来意的情况下首先会选择的都是保护性避让,这直接就造成了一种被采访者心虚的拍摄效果,从而达成目的。迈克尔·摩尔采访的语气表面温和友好甚至谦卑,实际上句句藏有讥讽和交锋,给人以被挑衅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人都会有一些下意识的保护自己,一定会冒出抗拒性的、不友好的举动和言论,却不巧正中下怀。

3.幽默化的语言风格

举例《华氏 911》的迈克尔摩尔配音:

在“当第一架飞机撞上世贸大楼后,他还没意识到这是恐怖袭击,他决定利用这次罕见的机会为自己赚一把。当第二架飞机撞上世贸大楼时,他的秘书走进教室告诉他美国遭受袭击。不知道该如何做,没人告诉他该如何做,也没有任何安全顾问可以让他咨询,布什先生只是坐在那里准备和孩子们朗读《我的宠物山羊》。近 7 分钟过去了,没有人行动。布什静静地坐在教室,考虑他也许应该主持一场会议,让反恐领袖和恐怖分子会谈,或者布什在想,他当初为何不听中情局的意见,也许他想起了以前的会谈……也许他在考虑如何对付民众,他得为此事想借口……时间一分分过去了,乔治·布什继续坐在教室里,他也许在想……” 可见一斑。

在迈克尔摩尔的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眼中美国俨然正面临世界末日,希望迈克尔摩尔来中国看看。

 5 ) 为什么这个胖子上蹿下跳,因为他对这片土地爱地深沉


  摩尔这次终于用上了数字高清摄影机,直接改善了天朝的观众通过网络下载观看的清晰度。曾经有个老段子是这么说的:有一个美国人去苏联考查访问,他看到很多秘密警察,人民都很害怕,面无笑容。所以他问朋友:「怎么回事?这算什么?你们什么都不敢说。在美国,我们随时都可以批评政府和总统,不管什么时候、对任何事情,都可以自由批评他们。」那位俄国朋友说:「是啊,在我们这里,随时也都可以自由批评美国总统跟政府。」

  迈克尔摩尔待在自己的国家从各种角度批评当局,从医疗、工业、枪支管理、社会福利几乎哪壶不开提哪壶,其火力之猛、戏剧化程度之高、造成影响之大,几乎前无古人。这家伙是学新闻的,感叹同样是搞新闻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猛烈的观点总会带来强烈的反响,一旦开口说话就免不了别人评论。只是在国内我们太容易看到轻率的价值判断,见识疯癫的道德绑架,体验过遍地的民粹言论。真正想说话的人声音很小,敢说话的人不见踪影,持续发声的更是少之又少。总之摩尔这样的人在中国估计是见不到的,当然也不存在这样的环境,这并不是说什么事都要往国内扯。只是见到这样一个可爱的人,一个在一些国家高低上下都不存在的人,感到有趣。

  摩尔被诟病的地方无非是这些,消费政治、幼稚的左派、作秀炒作、煽动美国底层、综合各派势力姿势乖张。在我看来这些观点都挺傻逼的,并不是这些观点傻逼,而是这些观点的思维方式傻逼。长期权力集中的社会带来的遗产就是思维中有一个隐约的高大全,一件事出来必须做一个道德判断,非常二元。在一种对摩尔电影评论的特定人群里,根本没有意识到舆论的伟大。当然,在这里和这些无关痛痒的低端批评缠斗本身就没什么意义,只是我身边有太多这样评论摩尔电影的观点,有很多不乏国内知名大学研究生。我只是想说,舆论的伟大程度比肩西方社会的基石民主。所谓观点的自由市场,我们看到摩尔在这些言论就像这个市场里的一位老妈子,非常朴实,带有一些美国中老年的幽默感,特别像他们海龟党嘴里中部那些淳朴的老百姓。
 
  在这部新作里,摩尔变地温和了些。他拿美国和各国比,和法国比校餐,和芬兰比教育,和荷兰比人权,和突尼斯比女权,和葡萄牙比毒品合法化。总之就是拿自己国家的方方面面和世界单项最强的国家比,拿出各种人物的言论苦口婆心,看到中段甚至有些感动。到了影片快结束突然觉得美国可能会继续领跑世界一个世纪,因为他们不仅吸纳了世界各国的优秀人才,还允许各种言论自由发声,更重要的是有这样一群有才华有想法的人愿意发声。

  上次看新闻听说央视大楼烧了,光sony一个牌子的器材就烧了十多亿,也经常看到央视和各个省台进行器材采购,各种巨额合同不计其数。觉得很虚无,这个国家当然没有舆论这回事,这是众所周知的。只是问题并不是这些,问题是你看到的只有这么一群人,巨额的资金衬托这么多人,整整一代人理想主义的消失,或者说地极端点一个民族的惨状。可能像一些人说的几千年稳固的社会,和早熟过头的民智并不适合普世模式,但就说其他类型,bbc nhk ngc 们在做的事,祖国伟大的电视台们可能一辈子做不了,一辈子不明白,但你不能做出来一辈子都不存在受众。比如说某央视策划单飞出来搞了个xx思维,专门给自己不看书的人喂书,成就此国最火热媒体形态。知道份子们的自媒体创业。

  当然,摩尔的片也不是什么畅销物。IMDB上的票房:Opening Weekend: $564,575 (USA) (19 February 2016),Gross: $3,820,195 (USA) (22 April 2016)。可以说是阳春白雪。但是每一个真正的观点都会被认真对待,这是多么难得。实际上不管是摩尔还是纽约客上的某个文字作者,只要是真正值得认真对待的观点,都会被认真对待,都会造成影响。一个国家,大国,总是会有各种问题吧。清醒着甚至希望清醒的愿望,总比醉生梦死好一些。

  批评,已经成为一些国家最难堪的事。不同的观点面对的是几千年的和文化,抱团求生存的吸引力强烈,批评只能成异端。网络的到来并未加速摩尔这样的傻子数量的增多,相反比八九十年代的前辈,咱们这一代更加乖巧,更加自足,更加留念温存又带些刺激的安稳日子。甚至觉得真正的爱国者已经彻底消亡,不,应该是爱民族者。最让人感到沮丧更是对宏大事物的强烈排斥,对爱民族者总怀着居心叵测的斜视,怀疑你别有用心,怀疑你追名逐利。深刻感受到在这个国家,除了精致的利己主义外,人作为社会产物的各种观点已经完全没有公共市场,舆论和心灵空间可能已经是寸草不生了。

  

  







 6 ) 接下来批判什么?

希拉·柯伦·伯纳德(Sheila Curran Bernard)曾经说过:“纪录片不应该只是帮人们消磨时间,而应该做更多的事情。它应该呼吁观众积极参与,激发观众去思考他们知道些什么,他们是怎么知道的,以及他们可能更多地想知道什么。”作为一位美国左翼民粹主义的战士,这似乎正是麦克·摩尔 (Miachael Moore)希望赋予自己电影的意义。

单从电影的名字来看,《接着侵略哪儿》似乎又直指麦克·摩尔最热衷的反恐战争,但当我们看到这个年事已高,步履蹒跚的胖子仍然对于带薪假期、学校午餐、教育体制、毒品合法化、再犯罪率以及男女平等的政治权利这些问题穷追猛打的时候,又一次,看来他将矛头指向了问题重重的美国社会。

只是这一次,他不仅仅只是像在以往的作品中那样简单的将他要批判的现象拿来与加拿大和古巴等邻国作对比,在《接着侵略哪儿》里他几乎造访了大半个地球。从生活水平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芬兰,到经常被人们混淆名字的斯洛文尼亚,从欧洲人口密度最小的冰岛,到位于非洲大陆最北端的突尼斯。又一次,麦克·摩尔用他最擅长的方法——独特的幽默感、极具想像力剪辑以及充满讽刺意味的配乐——将美国和“世界上除了美国以外的地方”形成了鲜明的,极具反差的对比。

在消费主义和网络爆发的时代里,在所谓“后现代主义观念”的影响下,剧情片、纪录片、动画片,甚至MV和电视新闻之间传统意义上的壁垒早已经被打破。而流行音乐、广告、监控录像,视频资料等一切媒介和元素都能够被随意地拼贴和运用。从未接受过正式电影训练的麦克·摩尔正是深谙此道,他最善于并且乐于以娱乐的姿态和轻松的方式呈现自己的观点,即使这种观点有时(甚至大部分时候)是相当主观的。他对美国社会种种问题的批判并不是建立在民粹主义甚至马克思主义等抽象的理念和架构上,更多的是来自出生于工人阶级家庭的生活体验。

但这并不妨碍麦克·摩尔的电影在口碑和市场上取得双赢,正如他自己所言:“对我们这些出身自工人阶级的人来说,你永远无法听到我们的声音,看见我们的艺术,因为我们通常不会拍电影,我们也不拥有媒体。所以我感到很荣幸可以在这样一个不是为我们打造的娱乐工业中获得重视。”。

而无论是麦克·摩尔本人还是他的电影,从来就不缺乏反对者。《接着侵略哪儿》中,他虽然继续轻松、机制却又不是娱乐惊声地继续揭露着苦涩和尖锐的社会现实,但相比之前的作品,这一次他似乎贪婪地瞄准了太多目标,却没有能够以他擅长的方式再次制造出事件和高潮,我们随着他周游世界一般插下一面又一面星条旗,却没有得到一直所期待的终极论点。

不过我们似乎能够用他自己的话解释这一点:“每个人都必须是政治活跃份子。如果我们不积极参与政治,民主体制就会死亡。“对于这位依然让我们喜欢的胖子来说,以充满争议和娱乐的方式引发人们的思考,甚至积极采取行动早已不是一种选择,而是出于一种追求民主的自省和本能。



 7 ) 面对各种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去面对?

影片探讨了很多方面的问题,这里我只想说几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影片中虽然都给出了很具体的参考数值,比如意大利每年有2个月的带薪假期等等,这些具体数据并不是我主要关注的,也不是说咱们也达到相同的待遇就好,否则就不好,我关注的是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到底是一种什么态度才会导致这个结果?而这种态度本身是否正确,是否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这才是我所侧重思考的。

1、工作的问题。

在意大利,服装工厂每周只工作三十来小时的工人们,每天中午都花俩小时回家跟家人一起共进午餐。每年还有2个月的带薪假期。生孩子的话还有5个月的产假。

//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2374742582/

为什么会这样?影片从工人和老板两个角度阐释。工人方面:认为人生只能活一次,要好好享受生活。

//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2374742019/

老板方面:认为钱还是要赚,但重要的是要和微笑的人一起工作,就是赚钱的同时也让工人能很好的享受生活,片面的追求更高的利润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公司赢利与员工福利并不冲突。

//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2374742008/

//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2374742004/

我觉得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结果,老板将工人当人看,并真的希望其能好好享受生活,在满足自己所赚取的金钱后,尽量造福职员才形成的。这里涉及到一个态度,就是老板对工人的态度,还有一个程度,就是赚多少才够的程度问题。程度问题我不想谈了,现在的贫富差异已经一目了然了。那么这个“将工人当人看,并真的希望其能好好享受生活“态度是否正确呢?是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呢?看起来好像理所当然,实际上又有多少老板在意自己的员工是否微笑呢?太多时候员工只是被当成工具罢了。

2、教育的问题。

这里影片说了好几个方面,我简单谈两个方面。

A、儿童的教育观念:

芬兰的教育部长

//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2375405765/

生命里不能只有上学,还应该有其他的事。。。。。。比如爬树??

//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2358709646/

那如果孩子们整天爬树能行么?老师是这么说的

//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2374742907/

总结一下,就是尽量顺应孩子的天性,在其兴趣的驱使下去学习,不强行灌输,不采取压迫式教育。这种教育理念和我朝是截然不同的。我们视高考为改变命运的唯一手段,孩子从娘胎里就开始与别人竞争,一直要竞争到死为止。这种理念大家都很熟悉,不细说了,对错我也不想说了。只是作为一个人,我更希望在影片的理念下度过童年,而不是一生处于竞争的恐惧当中。考不上某某大学你这辈子就完蛋了,进不去某个单位你就完了,类似的话伴随着整个学习生涯,名副其实从小吓大的。后来我就经常想,如果一个人寒窗苦读数年,终于考上目标大学,却突然死亡了,那这一生是不是白活了??

B、学校的定位:

何为学校,它应该是干什么用的?影片是这样说的:

//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2374742945/

//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2374742989/

而我们却在美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2374742975/

我们的学校把重点全放在传授知识上了,以输出高分学生为终极目标,并不在乎学生是否会批判性的思考。甚至从某些方面来讲,他是要限制你有独立的批判性思考这种能力,这样才好进一步灌输他想要灌输的东西,比如历史,比如价值观等等。另一方面,片面强调考试分数,就会忽略育人这一功能,不能把一个人培养成心理成熟健康的成年人,这无论对个人还是对整个社会来讲,所造成的损失都是巨大到难以估量的。

3、监狱的问题。

监狱是用来关押犯罪者的,这点似乎没有分歧。那么如何对待罪犯们呢?态度就大相径庭了。

//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2375411503/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对罪犯采取的态度差距如此之大呢?因为目的不同,所以态度也就不同了。

//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2375411508/

所以我们的监狱系统其实就是基于复仇原则而建立的。复仇原则在我国可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而且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不以为耻反而引以为荣的。一个人犯了罪,那么在其他人眼里看来这个罪犯就是可以被人以辱骂和伤害的,所以才有小偷被抓后遭群殴,官员贪污定罪后,网上就有要杀之而后快的言论。某些罪犯罪不至死,而又觉得判刑过轻的时候,就有人期待其在监狱中能被其他犯人凌虐,从而达成自己的复仇愿望。上面这些做法在我看来绝对是错误的,那么错在哪里呢?错就错在不把别人当成人,没有了对别人最基本的尊重,就可以站在道德高地肆无忌惮的伤害别人,而被伤害的人在忍受起伤害后,没有反抗的余地,只能想方设法的再找其他犯了错的人,这样就可以通过同样的办法,将自己这口恶气发泄出去。如此往复循环,就使得整个社会上的戾气越来越重,人们活的也就越来越没有尊严。所以在我们看来,挪威的监狱根本就没有惩罚啊。。。

//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2375411514/

//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2375411521/

//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2375411561/

所以面对罪犯,不要抛弃他们,不要肆意伤害他们,尽量在尊重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才是应在采取的态度。这样才有可能让出狱的罪犯重新融入到社会当中,否则一味的抵触,伤害,只能让其一日为罪犯,终生为罪犯。。。即便是对待穷凶极恶,死不悔改的人,能给予惩罚也只有限制其自由,避免其他人被伤其伤害,不应该再有其他的惩罚了。

我想说的基本上就这么多了,总结起来一句话就是---把人当人对待,听起来或许是句理所当然的废话,但实际上还是很难做到的,老板要把员工当人看,关注以是否幸福开心,而不只看成为自己创造利润的工具;老师要把孩子当孩子看,培养起独立思考能力,教导其尊重别人也尊重自己,而不只是强行灌输知识的对象;所有人要把犯罪者也视为一个有尊严的人,而不是一味的报复,贬低、排斥。我觉得这才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才会让本已充满苦难的人生轻松一点,好过一点。

ps:看到影片中讨论柏林墙的倒塌之易,似乎充满希望,有人觉得我朝的防火墙也许也会消失不见,对此我并没这么乐观,一个不断拆除各种梯子,无人能够敲打的墙,怎么会自己坍塌呢??

 8 ) 迈克尔.摩尔——一并不愚蠢的白人

戈弓长


迈克尔·摩尔的纪录片新作《接着侵略哪儿》接近尾声时,摩尔来到了德国柏林墙的旧址。他回忆起1989年冬季在西德的旅行。当他走过柏林墙时看到有人在凿墙,于是也加入其中。似乎轻易地,这道横亘欧洲大陆近30年,割裂东西方,曾被以为将长存永固的铁幕轰然倒塌。这让摩尔产生了极为乐观的想法,觉得“随便说一个不可能的事,都会成真。”那一年,他创作出第一部纪录片《罗杰和我》。


头号愤青


1954年,作为美国二战后婴儿潮中的一员,摩尔降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弗林特镇的一个爱尔兰裔天主教家庭。在《罗杰和我》的开篇,摩尔以旁白自我介绍:,“我从小就是个怪孩子,两岁前我倒着爬。”他从不讳言甚至自我标榜异类与反骨。那些不喜欢他的保守派,当权者和银行家视他为美国头号愤青,偏执狂热症患者,社会煽动家和麻烦制造者。在2011年出版的畅销自传《麻烦来了》的封面上,幼年摩尔骑着一辆童车。他以戳穿国王新衣的顽童角色怡然自得。小学时代的摩尔就在演讲比赛中抢白发言,声称学校存在种族歧视。14岁进入天主教学校却因总爱刁钻质疑被劝退。临别时主事牧师祝福他“愿你未来光明成功,我也会为那些以后必须忍受你的人祈福。”摩尔上了密歇根州大学后,选择了新闻专业,但一年后就退了学。他22岁创办《弗林特之声》报,这份言论激进的政治刊物让镇上官员头疼。在电影《罗杰和我》中,摩尔语带不屑地提到,在编辑独立报纸十年后,“有个加州大款来找我,邀我加盟他的狗仔杂志”。这个杂志其实是旧金山著名左翼杂志《琼斯妈妈》。固执的摩尔擅用一名通用汽车公司工人照片作为杂志封面,很快又被请回了老家。

褪色的“黄金时代”

摩尔家乡弗林特这座中西部城镇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重要生产基地。包括他的祖父和父亲在内,大多数家族成员都在为通用汽车工作。那时是上世纪50年代,历经两次世界大战,欧洲衰颓。美国韬养积蓄,进退得宜。战后美元取代英镑成为世界货币,美国登顶资本主义世界之巅。正像《罗杰和我》开篇中家庭录影和资料片所展现的,这里的工厂一派欣欣向荣。街上悬挂着“通用汽车第五千万辆车——雪佛兰”的自豪标语。工人是殷实的中产,生活优渥幸福。影片里,在这20世纪中叶美国经济的“黄金时代”,通用公司也迎来建立的50周年。在庆典上,欢乐的工人坐着彩车巡游,连美国小姐也来捧场。

而当1987年摩尔返回故里时,通用汽车公司已开始关闭工厂,将生产资料转移到墨西哥去。三万员工随即失业。面对即将到来的衰败,无所适从和绝望的阴云笼罩了弗林特镇。摩尔卖掉房子,几乎用尽积蓄,扛起了便携摄影机。如同他给自己制作公司取的名字“狗咬狗”他不仅要记录下岗工人的悲哀境遇和城市萧条的景象。更要控诉社会不公和贫富差距,以及向冷漠的资本家气势汹汹地讨要说法。在他镜头下,通用公司撤走后,弗林特镇宛如一座废城,垃圾遍地,“鼠类数量超过居民数五万之多”。工人再就业困难重重,只有低薪的快餐业可以选择。失业女工在屋外养兔子维生,如同残酷的隐喻:买家一到,那些笼中温顺的动物就被吊起,任其宰割。紧邻的富人区却是截然相反的景象,在摆着冰雕天鹅的户外自助宴会上,衣香鬓影的先生女士为穷人提供了一个时髦的新工作——穿着服饰一动不动地装点派对,所谓“人体雕像”。

作为审判的纪录电影

和一般纪录电影仅作知识介绍以及理论和逻辑上的分析不同,摩尔在展现事件,探讨深层和宏大的原因之外,总要回到事件本身,力图地指认出受害者和加害人,并且要求后者的赔偿。《罗杰和我》里对于弗林特被抛弃的三万人,他为一切惨淡现状找到了一个“祸首”——片名中通用公司总裁罗杰.史密斯。他指控罗杰只管商业利益,罔顾工人境遇。要把他带回弗林特,去看看那里的凋敝。从底特律到纽约,从通用总部到私人游艇俱乐部,他一路围追堵截,终于在通用公司圣诞节晚会上找到了罗杰。罗杰当然没有跟摩尔回去,就像海报上摩尔拿着话筒面对一个空着的大班椅。如果说摩尔影片中的资料是法庭证词,那么贯穿始终的旁白就是他作为受害者代理律师的陈述。他的提点、分析和对照,引导着作为陪审团的观众判断。并在他的嘲讽、控诉、调侃和愤慨中让观众接受他的总结。这位不修边幅,大腹便便,永远戴着个美国草根戴的棒球帽压着乱头发,好似卡车司机的白人胖子更站在了工人阶级、平民大众、制度受害者的立场上。这让他把矛头对准权贵的时候力有千钧。在《科伦拜恩的保龄》中,摩尔找到的为校园枪击案负责的“祸首”是那位演过《宾虚》的国家枪支所有者协会主席。在《华氏911》中,为911事件负责的是布什总统本人。《医疗内幕》里为漠视生命的医疗保险制度负责则是当权者和保险公司。《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中,为08年金融危机负责则是华尔街金融机构。当观众看到他从幕后解说中跳出,和镜头的力量合而为一,直面“加害者”,最终迫使他接受道德审判。我们几乎就要相信“正义的纪录片”的道德力量就在我们眼前发生,现实会随之改变。显然随着摩尔触及的社会问题越发敏感和深入,他也逐渐难以找到一个具体的加害人。就像把资本主义制度列为批评对象时,也就掉入了“无物之阵”。


最成功的纪录片导演

摩尔处女上映后备受好评,还创造了超700万美元的纪录片票房佳绩。总裁罗杰本人也迫于舆论压力辞去了职位。华纳公司付给摩尔300万发行费。这让他这位低收入者一夜间尝到了名利双收的美妙滋味。然而就算是面对东家,他也要把工人阶级的立场和义正辞严贯彻到底。他要求华纳公司为片中被驱逐的家庭支付两年房租,还要赠予一万张电影票给弗林特的失业工人。旗开得胜之后,1995年他转战好莱坞拍摄了剧情片《加拿大培根》,虚构了昏庸的美国总统为了竞选连任,向加拿大宣战的闹剧。试图把政治讽喻带到故事片里。其结果只能说是交了一次学费。随后摩尔进入出版业,首部书《一个非武装的美国所受的各种威胁》一面世就引发关注。不久就名列美国各项畅销书排行榜首位。1997年在全国巡游宣传新书时,记录下和大公司交涉的过程,成为纪录片《大家伙》。1999年他主持起了电视节目,在电视上揭批体制漏洞,要让观众看到美国社会《可怕的真相》。2002年他又撰写一部《愚蠢的白人》,用了“贼首,擅闯联邦土地的人和霸占椭圆形办公室的人”等形容布什总统。认为美国已“堕落为无知愚蠢”的国家。此书作为《华氏911》的蓝本,连续50多周蝉联畅销书首位,继而获得英国“年度图书”大奖。摩尔越发像一个言辞激进的美国愤青,一个危言耸听的政论畅销书作家,一个专事批评的媒体清谈客。而又一部纪录片《科伦拜恩的保龄》诞生了,以2150万美元票房成为美国电影史上最卖座纪录片。更得到了权威的认可,获得第55届戛纳电影节特别奖以及75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2004《华氏911》片名显然参考了特吕弗执导的《华氏451度》。摩尔解释片名时说“华氏911就是自由被焚烧的温度”而影片主题就是“布什应该下台”。这部攻击和煽动性极强的“讨伐布什的檄文”让昆汀.塔伦蒂诺担任主席的第57届戛纳,在1956年之后又一次将金棕榈颁给一部纪录电影,更了创造1.3亿美元纪录片票房神话。摩尔成为当代世界最成功的纪录片导演之一。

“新纪录电影”开创者

在《罗杰与我》片尾,配合着影像中纷纷落雪和路旁毁弃的厂房,摩尔的旁白说道,“我们身处世纪之交。富的更富,穷的更穷。而新世纪的拂晓就在眼前。”在工业时代远去,工人向下沦落之时,正如美国论者所言“摩尔是21世纪拂晓,美国政治舞台上一种突出的现象。”新世纪的头十年里,从2002年《科伦拜恩的保龄》到 2009年《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摩尔的政论纪录片成为美国社会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探寻其美学风格的源流与影响,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手持摄影机和便携式录音机被发明与运用,法国兴起的“真实电影运动”。它鼓励以刺激和挑动的行为来揭露真相,主动挖掘被隐藏的真实。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社会经历了危机与动荡,反资本主义主流道德和文化的浪潮滋生出后现代主义。到了80年代末,以埃罗尔.莫里斯(《细细的蓝线》)和麦克尔.摩尔为代表,这些在文化反叛的年代度过了青春期的人,以对“真实电影”观念的继承和对后现代主义艺术手段的熟练掌握,开创了美国“新纪录电影运动”。在“新纪录电影”中,虚构手段和故事片叙事模式被理所当然地使用,蒙太奇手法和音乐等传递导演意图,影响情绪的手段根本不是问题。在后现代主义观念下,传统意义上的剧情片、纪录片、MV、电视新闻、动画片间的壁垒被打破。流行乐、广告、监控录像,资料片等一切媒介元素都可以被随意拼贴运用。以娱乐的姿态和轻松的方式呈现观点。

制造异议

摩尔每部作品聚焦美国社会政治的一项敏感问题,也延伸出其他社会问题。如新作《接着侵略哪儿》关注社会福利。也涉及摩尔一贯关注的贫富差距,种族冲突,社会滋生恐惧,对外战争等问题。在摩尔看来,这些问题相互联系,如保龄球般一倒皆倒。他以故事片叙事方式展开追查和剖析,继而引导式地传递自己的观点和结论。其叙事完全符合麦基《故事》中谈到故事片惯用的叙事结构。“一个故事是由五部分组成的:激励事件、进展纠葛、危机、高潮、结局。”如《科伦拜恩的保龄》关注了美国枪支泛滥这一顽疾。从科伦拜恩校园枪击案这一“激励事件”入手,继而阐述校园暴力成因,美国对外战争频繁,政府和军火商的勾结,911事件之后弥漫在国内的恐惧气氛,媒体的渲染和枪支协会的鼓动,历史上的种族对立等互相纠缠的问题,展开推断和思考。然后遭遇了新的危机:弗林特一个6岁孩子创造了美国年龄最小的校园杀手之“纪录”。高潮是摩尔率领科伦拜恩的受伤学生去贩卖枪支弹药的商场讨说法以及摩尔本人到国家枪支所有者协会的主席家中和其对质。结局是商场同意取消相关业务。而那位主席面对摩尔拿出的受害女孩的照片落荒而逃。当然,这种高潮无论是在《大家伙》里他到大企业去给人颁发自行设立的“年度最佳裁员奖”,还是《华氏911》中游说议员的子女参军,或是用警戒条围住华尔街投行,都是摩尔制造出的事件和高潮。就像2007年一部加拿大人“揭露”摩尔之作,指控他《制造异议》。一直以来,对麦克摩尔的质疑从没有停止。《华氏911》公映后,共和党全国委员会网站上刊载文章,旨在证明政要言论被断章取义。摩尔也时常遭到严肃知识分子批评他自大张扬,操控观众情绪,简单化问题,观点偏颇,口无遮拦。以及他的书和电影是政论爆米花和真人版《南方公园》,从未想过要尊重事情的复杂性。更抨击他生活奢侈,却扮作一个美国草根形象。而2004年姓威尔森的另一位麦克拍纪录片斥责他误导和造假,因为《迈克尔·摩尔恨美国》。不过这个“意见者”着实让一些人闻风丧胆。他总能利用关系网搞到各种内幕资料。在筹拍《医疗内幕》时,各大药品公司就在内部三令五申,对其严防死守,结果此片关于药品公司的反映就很少。


影像和网络时代的纪录片

摩尔在《罗杰和我》中追踪总裁罗杰,他当然不至于无知到认为可以不经预约就能随便见到通用总裁。《科伦拜恩》中借助召来的众多媒体让商场许诺不再销售枪弹,实际上对整个上游军火工业毫无影响。这些只是他的纪录片中,必要的表演和游戏。如同堂吉诃德要立起一座巨大的可供冲杀的风车。摩尔无意对话,只要对方表现出愤懑不耐和躲避,他就赢了。摩尔知道观众需要这种“藐视崇高”的感受,获得一种心理补偿。在影像时代,网络时代的受众越发没有耐心去接受严肃的精英式的思考。他们要的是欢愉和简单直接的判断。摩尔嘲讽大众对媒体宣传的盲从,比如《华氏911》中嚼着口香糖的布兰妮声称自己支持布什总统的反恐。他也知道人们厌恶那些“新闻中立”的姿态和平铺直叙的话语。他更了解中下层人群正是大众文化和流行娱乐的主要消费人群。他要为自己的思考包装上一层闪亮的娱乐彩衣,成为引爆在大众文化夜空的一枚礼花。摩尔从来没有想过客观真实,对他而言不偏不足以立言。纪录只是一种形式,真实只是一种筹码。他要的是以“真实”表达自己的声音。他在这恐怖袭击,总统选举,对外战争等政治大事件频发的时代,以纪录片领袖意见,表达一个民主党中的左派看到的世界。


视野和倾向的转变

可以看到,随着摩尔本人年龄的增长,视野的转变和美国社会政治的变化,摩尔纪录片的倾向和诉求也有变化。在《罗杰和我》中,在要求平等和对资本家的控诉外,摩尔也表现了政府挽救弗林特经济的努力,如转型为发展旅游业。但也如摩尔讽刺道,没人会对逝去工业时代的机油味感兴趣。此时影片仅限于本土视野和表达工人阶级出身的感同身受,以及一种对工业时代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伤。到了《医疗内幕》摩尔带着本国的问题将视野投向了国外。加拿大、英国、法国等公费医疗的国家被作为榜样,就连和美国敌对的古巴,也被有意拿来对比。片中主要攻击保守主义的共和党政府和医疗保险公司勾结,也提及希拉里试图医改,但随即遭到抵制,她本人也被收买。《华氏911》作为一部向布什开炮的电影,并没有树立一位摩尔自己赞赏的民主党人。这部电影也没有成功地把布什轰下台,也说明美国民众在政治上的现实和成熟。《资本主义》一片,美国被比作衰亡前的罗马帝国。片尾曲是爵士化的《国际歌》。片中摩尔还专门采访了具有社会主义色彩的桑德斯。而在此之前长长一段罗斯福《国情咨文》资料片,才是摩尔的目的——他渴望像罗斯福新政那样拯救资本主义。正如摩尔所言“在我看来纯粹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者都有弊端。我唯一相信的就是民主。”摩尔在坚决反对保守主义外基本认同民主党的观点,而他的极左的社会主义表达多数只是一种戏谑式警告。他呼唤的是工人阶级的觉醒和团结,争取自己的民主权利,而非鼓吹革命和对抗。他以同情工人阶级为底色,擎着的是民主的大旗。如摩尔的总结“资本主义是一种罪恶,必须摈弃它,用有利于人民的东西代替,它叫做民主政治。”片中首次以极正面的态度表现了奥巴马“美国正在改变”的演讲。从中可以看到摩尔也在改变不作派性纪录片的立场,面对他绝对无法接受的保守派参选人,他要开始为民主党“布道唱诗”了。


摩尔的欧洲假期

摩尔的研究者安娜.米西埃克曾说,“摩尔的电影,著作和演说,试图在美国公民中点燃一股基本的民主驱动力。他扮演一个煽动者的角色,提高观众的觉悟意识,向权利精英和资本巨擘发出不屑和争辩之声。”也许摩尔的纪录片对政治的直接影响是不大的,但他是主流媒体外需要存在的一种激烈声音。他能让迷失于大众娱乐的美国民众关心和他们息息相关的政治。摩尔不乏偏激的政论纪录电影正有力证明着,维护着民主体制下的言论自由。他的纪录片,通过引发嘲讽发噱起到了民怨减压阀的作用。在宣泄情绪之后,更能体会他嬉笑怒骂中的悲悯,调侃讽刺中的希冀。

然而这个可爱的胖子老了,他身形臃肿,步态蹒跚。在新作里,他到那似乎永远阳光明媚,色彩饱和的欧洲度了个假。而且这一次他没力气制造事件,追捕“祸首”了。这批战后一代,到了该领养老金的时候,在老龄化的美国,势必要让债台高筑的财政,愈发雪上加霜。在《医疗内幕》中艳羡过英法等国的医保后,他这次干脆去往欧洲取经。在片中欧洲高福利国家涂抹着玫瑰色的温馨——意大利的带薪长假、法国学校的精致餐食,芬兰的优质教育,斯洛文尼亚的免费大学。挪威高度不设防的监狱施行“爱的改造”,条件比美国大学还好。连狱警都在唱《我们是世界,我们是孩子》。而在挪威,在摩尔惯用的对比蒙太奇中,在一个失去孩子的挪威父亲表示抛弃仇恨,原谅凶手时,切入美国警察粗暴对待黑人犯人的镜头,似乎布雷维克这种新纳粹白人种族主义者从未在挪威出现过。也似乎08年金融风暴从没越过大西洋,欧洲各国一直是富足安乐和谐稳定的小国寡民,从来没有发生福利病带来的主权债务危机和恐怖袭击。最后在铺垫了突尼斯妇女地位高之后,他来到了冰岛,对该国杰出妇女和冰岛的世界第一位女总统进行长长一段采访。前总统温婉慈爱地面对摄影镜头说“如果有人能拯救世界,那一定是女人。她们不会用战争,而是言语达成一切。如果让妇女统治世界,她们会追求和平,拯救人性,拯救孩子。”更投放出一张世界女性领导人大拼图。此刻摩尔要为哪位“第一位女总统”造势,再明显不过了。然而摩尔自己依然忍不住问了一句,“你是否觉得,如果2008年是女性当政,一切都会不同?”显然无论谁当政,都无法避免那场重创美国的经济危机。


并不愚蠢的美国人

柏林墙倒塌迄今,又一个近30年光阴。桑德斯和特朗普这一极左一极右作为16年大选中涌现的异类,正是经济危机后中产继续沦落,社会两极分化的产物。其支持者的很大一部分是沦落的中下层白人。他们不再相信“有平等的机会通过努力获得幸福生活”的美国梦,转向了排斥异己的民粹主义。作为一个深谙媒体之道的人,特朗普嬉笑怒骂,口无遮拦。却总能利用和煽动民怨,鼓动负面情绪,制造极端化对立的氛围。代表亲近底层的卡车司机帽子,这回被他戴到了头上。可他不是一个导演和作家,而是一个政客,一个意在问鼎总统大位的候选人。如若当选,在这恐怖主义威胁世界,加重民族对立。区域一体化危机四伏的的时代,美国又将走上保守、民粹、排外和孤立的道路。每一次经济衰退和失业贫困都会导致民粹主义的兴起。《罗杰和我》中弗林特就随处可见抵制日本车的标语。像片中《绿野仙踪》片段里桃乐西碰碰红鞋就能回到堪萨斯,我们希望一个民主自由的美国能“不要侵略,只要前往美国的失物招领处。”就能找回曾经的光荣和美好。虽然这和渴望移植欧洲福利制度到美国一样,有点简单和理想化,但并不愚蠢。摩尔还借突尼斯女主持之口,希望美国少一点自负,多了解世界。这些都让我们依然喜欢他,这位抱有自省和开放态度的美国胖子。而绝非煽动内外对立,“在美墨边境筑墙”的那个红脖子。



《电影世界》

 短评

美国人自黑,我只服迈克尔·摩尔

4分钟前
  • 容貌焦虑主理人
  • 推荐

美国已经连续十几年的政治和经济的下滑,摩尔以一种“堂吉诃德”的方式“出征”欧洲,反向讽刺和激励美国,虽然指涉的问题都是些老调重弹的问题,这部纪录片对改变现状估计也不会有什么作用,不过在欧洲大陆上还是有新的发现,所以值得一看。另:挪威的监狱也太令人羡慕了!

6分钟前
  • 合纥
  • 推荐

很左的纪录片,不管怎么,中国在社会改革各方面学习美国这回事真是错得不能再错了!(就像之前学习苏联)

11分钟前
  • 火龙果不耐受者
  • 推荐

杰克布莱克那儿是真的蛮好笑的

15分钟前
  • 推荐

我来拉分啦!看着人生中见过的最精美的铅笔(摩尔送给每一个观众的Faber-Castell)我觉得他真是个sweetheart哈哈~我不认为作为局外人就只能默默旁观电影中的issues;它纯朴(粗暴?),但带给我层次丰富的感受,提醒自己不能成为失去好奇的伪美国人;人生第一次开始认真思考下一代问题而不是我自己...

19分钟前
  • 力荐

标题党电影,内容还是摩尔的老一套(温和不少呀,讽刺少了炫技也少了)。意大利的带薪休假,法国的营养食堂餐,芬兰的无作业基础教育,斯诺文尼亚的免费大学教育,德国的优越工作环境和铭记历史举措,葡萄牙的吸毒合法,挪威的监狱社区化,突尼斯的生殖健康中心,冰岛的妇女地位。

21分钟前
  • mOco
  • 还行

MichaelMoore六年后回归之作,有种玩脱的感觉....举着星条旗游遍各大欧洲国家,一路看下去让人哭笑不得...前半部分意法把纪录片拍得像喜剧似的搞得全场大笑,看到突尼斯吐槽美国人看太多卡戴珊加后面的女权内容加入,全场没了笑声,安静得什么似的..还是很谢谢让我们能看到这样一个个性的作品吧

22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摩尔年老,其言也善。美国人看完或许有点小激动小期待,天朝人默默散了吧。

26分钟前
  • Meng
  • 还行

老欧洲的羸弱似乎也有人性的一面,而中国正在美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迈克尔·摩尔的纪录片还是太以偏概全了,个人风格几乎快要溢出屏外。原以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终有一战,结果福利资本主义先和自由资本主义打起来了2333

2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观点太左太幼稚了,访谈问的问题也特别傻白甜,是另一种类型的政治宣传片。不过多出去走走是没错的,葡萄牙吸毒不犯法,法国学校午餐四道菜,芬兰没有私立学校,这些知识不走出去很难知道。

31分钟前
  • momo
  • 还行

糟糕的左翼纪录片(当然纪录片有不左翼的吗) 和优秀的欧洲旅游风情大片 wait 海报上自称是comedy????

32分钟前
  • mw
  • 力荐

福利和文化与人口总量和密度是有直接关系的。芬兰挪威的方式,只是因为在那里才能施行。

34分钟前
  • 绿萝热
  • 推荐

旅游移民教科书

36分钟前
  • 方舒逸
  • 还行

2016年4月30日,Shaw Lido,我还以为是伪纪录片没想到是真的纪录片,不过拍的着实有趣,也很insightful,展示了那些传说一样的欧洲社会现象,但这样的片子放给第三世界人民看完全就是在给欧洲白左拉仇恨啊。

38分钟前
  • feather看虎牙
  • 还行

当然这是一面之词 但是难道不动人吗

41分钟前
  • 杜鹏
  • 力荐

对于天朝观众,这是一场猎奇观光节目,走马观花,景色奇幻,世界大千,恍如隔世。较真的人,羡慕嫉妒恨;清醒的人,关屏拿起敲啊敲的,不是锤子,而是锅碗瓢盆。摩尔怎么不来天朝?或许,来了空手而归?

46分钟前
  • 装泥
  • 推荐

这是近几年来所看的影片中最充满爱意的一部电影。

49分钟前
  • jiade
  • 推荐

摩尔的这部新片通过展现欧洲国家如何利用美国经典理念使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像天堂的方式来嘲讽早已忘本并停滞不前的美国社会,吐槽与反思交织,美国是个问题很多的国家,只可惜和中国一样,他们不愿意正视自己国家的这些问题,被洗脑得太严重,因此他们需要像摩尔这样清醒的硬骨头。

51分钟前
  • JoshuaLi
  • 力荐

离开美国的迈克尔·摩尔,去世界进行了一场大型真香现场采访,莫不令我大天朝也羡慕不已啊。

56分钟前
  • 柯里昂阁下
  • 推荐

每个社会形态,每个国家制度都会有其不完善的地方,导演充分放开眼界,去其糟粕探究精华,看着各种社会制度真让人倍感失落,只有羡慕,如果老美觉得自己的制度已经跌到谷底,那请再往下挖挖,那堆垃圾下是我们。。。

59分钟前
  • 安萦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