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3日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也是我国的“全民阅读日”。山东卫视推出《阅读的力量》特别节目,在山东省内的五个城市(临沂-潍坊-烟台-济宁-济南)、五个书店,多点位、多场景、多维度地升级节目模式,将目光聚焦更基层的群众,传递阅读的力量,讲好全民阅读的故事。
从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开始,数以百万计的贫寒士子通过科举考试冲破了门第荫庇的藩篱,去攀登曾经遥不可及的人生梦想。
金榜题名,毕竟是少数人的幸运,更多的读书人在寒窗苦读后未必能够换来梦想中的功名。但正因为书籍的滋润,让他们的人生迎来了另一种再造和收获。
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与绝望的终极武器。
1:文明的根脉
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河南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东汉的蔡伦改进造纸术。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没有在中国普及,依然是雕版印刷术。 古登堡的改进印刷机给西方带来阅读革命!
2:精神底色
种族只是文化差异,而非人种!
儒家是开展人性文化的基础
苏格拉底是西方文明的先驱,《对话录》,是助产而不是灌输~ 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工具论》——“希腊三贤”
“万经之王”《道德经》除《圣经》外,在世界上最多的译本!5000多字的大智慧~
1949年,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提出“轴心时代”概念,公元前800年至前200年间,北纬30度上下,各个文明都出现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的苏柏士,以色列的犹太教,古印度的释迦牟尼,中国的孔子、老子等诸子百家~
3:历史之轮
亚当斯密《国富论》
艾萨克牛顿的苹果,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不止是一种理论,是世界观!
地理大发现,《马可波罗游记》不是迎来战争的源头吗?
严复是福州人呀,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念打开中国西学~
4 :书写人生
北大保安甘相伟站着上北大~
中国的科举制总体上来说还是很棒的~
钱镠留给子孙的家训,中国的家教道德是从家庭观传承的啊!钱氏家族太强大了~
5:全民阅读
杭州图书馆真棒啊~
武汉的地铁站借书点太棒了~
4.23读书日,莎翁的辞世日。
一共五集
每一集只有二十多分钟
这两点我都挺喜欢的
我是吃早中饭的时候分了几次看完的
前面几次看了没什么感觉
当然看到我辈楷模还是肃然起敬了的
印象比较深的是最后一集
但现在想说点什么竟然说也不出来了
好像讲的是各个城市的公共图书馆
这确实是为人类造福了
虽然我也不是那么爱看书的人
但很喜欢爱看书的人
如果这个人满腹经纶还深藏不露
那我真的是很爱很爱了
希望有朝一日我也能成为这样的人吧
如果把人类历史进程比作24小时,那么在最后的3分钟,文字、造纸术和印刷术相遇了。
它们的相遇,改变了历史进程,它们各自惊天动地,却又是看似巧合般的偶遇,才真正换了人间。
古人【敬惜字纸】,还留有惜字塔用来焚烧字纸,虔诚又浪漫。不识字的八十多岁祖母教育费孝通要敬惜字纸,让我惭愧,反省自己对字纸的态度。
河南安阳的文字博物馆,一定要找机会去洗涤灵魂,当看到甲骨文的【字】那么恢宏屹立在大地上,仿佛可以看到包括仓颉在内的一代又一代人为了文字的传承,所付出的心血。
|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费孝通,其代表作《江村经济》成为国际人类学的经典之作。他的祖母告知他要“敬惜字纸”。
|阴山岩画:中国早期北方游牧民族对生活的记载。类似的还有
法国🔹韦泽尔峡谷洞穴群
挪威🔹阿尔塔岩刻
南非🔹德拉肯斯山公园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
阿根廷🔹诺斯马洛斯岩画
澳大利亚🔹卡卡杜国家公园
哈萨克斯坦🔹泰姆格里考古景观岩刻
|仓颉:黄帝的史官,结绳记事已经不能满足,选择仿造鸟的脚印创造文字。
|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楔形文字———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甲骨文———最早成体系的文字。
1899秋,国子监祭酒王懿荣,观察到他治疗疟疾的一味药———“龙骨”上有刻字符。
✈️发现甲骨文的河南省安阳市:中国文字博物馆。(我要去!!!)
|蔡伦:造纸,后来由于佛教的传播,形成了雕版印刷术👉🏻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国内当时没有真正普及)
|第一个安葬在中国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
|蒲松龄:柳泉居士
|钱镠(liu2)的《钱氏家训》:“子孙虽愚,诗书须读”。(钱玄同、钱学森、钱三强、钱钟书都是其后辈)
✈️浙江宁波市区天一阁———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原为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藏书处)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钱氏家族的传承,居然延续了那么久,好厉害呀。果然经典的东西可以一直流传千古,保存下来,激励后人。) 西方的亚里士多德与东方的老子几乎诞生于同一时代,二者存在着跨时空的联系。(当时看到这还蛮惊讶的,他们居然是同一个时期的人。) 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是在北纬30度左右,是指公元前800年至前200年之间, 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前300年间这段时期。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的重大突破时期。比较公认的是,这一时期在世界不同区域形成了三大轴心文明,即中国先秦文明、古希腊文明、古印度文明。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墨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后世的人类社会。(感觉蛮有趣的。)5.7
《但是还有书籍》打开了我看书籍类纪录片的大门,紧接着一部《读书的力量》短短5集的纪录片,又让我对读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从仓颉造字的神话传说,到甲骨文的出现,再到竹简记字,当时读书人的标配是“学富五车”。《论语》《孟子》《老子》,以及苏格拉底的“助产士”学说,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依然影响着读书人的底色。书籍不仅仅增长了我们的见识,还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它海纳百川,它有容乃大,它不仅诉说着历史,还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权当扫盲啦……要是广州也有地铁图书馆就好咯
文脉底蕴历史书写阅读,钱氏家训令人眼前一亮。
看了第五集,城市乡村图书馆建设,在五年前是这样的。
B站已出全集。内容一般,前4集讲文化进程,个人比较推荐最后一集《全民阅读》,看看几个城市的精神建设。(14)
粗浅看看,大概了解了解就挺好的~
常识性知识比较多,看到杨敬年106岁仍在读书,以及钱氏家族的家训仍然肃然起敬
谈论从古至今书籍对文明的促进,知识对个人的影响。引用“轴心时代”的理论很有意思,大师都是成波的来结队的走。最后看到钱氏家族介绍真是挺震撼的!赶紧下单给老公买个kindle oasis…(我有)
灵感与爱,知道与理想,有所悟有所得~~
权当扫盲,钱氏家族确实了不起。
主题似乎有点散,从甲骨文的力量到古希腊哲学的力量,第四集才是很好地体现了读书的力量。最后一集讲了各地政府为了推进全民阅读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却没讲各地老牌独立书店因为种种困难而倒闭,一部皆大欢喜的歌功颂德纪录片罢了。钱氏家族固然牛逼,可是在东莞图书馆留言的农民工,却没办法在东莞找到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只能回武汉做一名水泥工人。读书到底有什么力量?
听到这片子真实地介绍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并没有在中国推广开来,就知道这片子确实是在认真做纪录片。
不错 内在的逻辑可借鉴
作为纪录片前四集讲的东西太浅,绝大部分东西在课本上都已经学过了。
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切题,但是也有收获。以比较浅显易懂的方式梳理了一些相关历史与重要人物,翁同龢家族很厉害,而钱氏家族当真是灿若星河了。最后一集讲了下各城市为推进全民阅读作出的努力与现状,给了武汉不少镜头,亲切。
前三集难拍但不好看,毕竟大家都熟悉;四五集倒是不错
被钱氏家族震惊到了
央视版的劝学,第一次知道钱氏家族……整个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跟之前的《书迷》立足于“个体”不同,这部片立意宏大多了,是从人类文明和社会推动的角度来阐述的,5集,每集一个大立意:文明根脉(文字的发展和印刷术等技术)、精神底色(中国的儒道经典和古希腊三杰传事书籍对整个文明的影响)、历史之轮(阐述了影响历史进程的几个经典著作)、书写人生(读书对个体和家族的影响,尤以钱氏家训为重点例子)和全民阅读(藏书楼、图书馆及公共图书活动的推进),前3集甚至还把范围扩展到了全球。
读书可以改变个人命运,可以改变家族命运,可以改变民族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