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证潜水
和大巴车擦肩而过
站在阳台栏杆上感受风
浴室湿毛巾盖脸
深夜走向大海
世界上最痛苦的是我无法探索他人内心的宇宙(即使是最亲近的人),最遗憾的是多年以后我才通过蛛丝马迹推理出那年你的状态,我曾经那么靠近你,却只能隔着数年光阴拥抱那年夏天独自哭泣的你。我不想留你一个人在黑暗的舞池。
爸爸,我好像也和你失之交臂了。
我能打给你吗,用你11岁生日时挑的那个红色玩具电话?
想象一种可能性。
父亲在你此刻这个年纪时的生活是怎样的?
他热爱什么,渴望什么,又面临着怎么样的困惑?
想要逃,却无处可逃时,又是怎样挨过去的?
如果可以选择,他希望一天应该是怎样度过的?
英国女导演夏洛特·威尔斯在她的第一部长片《Aftersun》中,用女性视角切入,以十一岁的Sophie和离异的父亲在夏日暑假去土耳其旅行、学习潜水为叙事重心,并借助昔日的影像试图还原记忆里父亲的模样。
不慌不忙地开始,漂漂亮亮地结束,整部电影叙事极为轻盈,你甚至很难完整地讲述故事的内容。
导演的企图明显不在于叙事,她将大量的心血倾注在一些重点细节的氛围营造之中,音乐的节奏,情绪的拿捏,视听语言的融汇,演员之间眼神所传达的无限遐想,也就是在这些细节间,父亲成为具体的父亲,也通过这些片段,只言片语,临摹出每个人记忆里父亲的样子。
导演太懂如何叙事,所以在展现记忆里的父亲时放弃了叙事。
是啊,如果你回忆起儿时的父亲,你又能想起什么跌宕起伏的故事?不过是记忆里的一些片段,至多是一起去做什么,发生了什么而已。
看完睡着,醒来二刷之后,我还是喜欢这部片子的,有生命力,充满了想象的可能性,像一片汪洋的大海,偶尔透过海面显露出的礁石,是「我」不知道的父亲的样子,而这也将成为我永远也无法猜透的秘密。
之所以如此共情是因为有一天,突然意识到父母在我当下这个年纪时,我早已开始读幼儿园。小时候三天两头生病,他们连夜送我去医院,时时刻刻都在提着一颗心,担心着我随时会死掉。好不容易康复要去上学,却又怕见生人不敢去学校,爸爸每天早出晚归,妈妈就只得天天待在学校陪着。
这些都是父母在我这个年纪时,正在面对并且硬撑着解决了的问题,我只要一想到这些就能感受到一种勇气。那是我不理解,也会恐惧的一种力量。
有人称之为本能,有人称之为爱。
我不敢触碰。
当这些儿时的记忆事件一分一秒地融化在冗长的日子里,在我视野看不到的地方之外,他们又在经历着怎样的挣扎?
爱之所以为爱,之所以被歌颂,背后的代价是什么?
抛开为人父为人母的身份,他们作为自己在独处时又在思考些什么呢?
是秘密,于我而言。
我们永远也来不及读懂父亲的秘密。
在《Aftersun》里,父亲带「我」到达托雷莫利诺斯之后,我们一身疲惫地入住酒店,却发现前台误将标间订成了大床房,且无法更换。
于是父亲让「我」先睡,他一个人躲在阳台上抽烟,时不时地舞动着身体,笨拙且可爱,疲惫且漫长,伴随着「我」轻微的鼾声氤氲在夜色之中,那是他回到自我的时刻,他在想什么,「我」无暇顾及。 父亲常常在「我」睡着之后,看着当天为「我」录下的视频傻笑,醒来后就决定教「我」基本的防身技巧,看「我」兴趣不大,就一再强调它的重要性。
父亲在卫生间拆手上的石膏,不小心用剪刀刺伤了手臂,而「我」此时正和他聊起七岁时,误以为他要和妈妈订婚,本来开心极了,却发现电话那头是另一个人。
我们就隔着一堵墙,但「我」并不知道此刻父亲的手臂正流着血。
还有一天,我和父亲因为一点点小事而闹不愉快。
他一个人在深夜走进了茫茫的深海里,一片漆黑融入另一片漆黑,万物枯寂,只听得见潮水拍打沙滩的声音,震耳欲聋,仿佛死神降临。
但父亲总希望我们和他共享秘密。
他不知道,在他去挑选波斯地毯时,在他无暇顾及「我」时,「我」时不时会因为观察,目睹「爱情」的萌芽与发生,蠢蠢欲动的渴望也在生长。看到一对情侣在热吻,而他们的朋友们起哄,「你们是在教坏小朋友」,他们自己却在跳下水之后偷偷亲吻,然后在浮出水面之后假装若无其事。
这就是大人的世界吗?
他不知道,在「我」玩游戏期间,一个叫Michael的男孩主动和「我」搭讪,借我游戏币,但游戏时总输给我,然后带我去游泳池背面,偷偷告诉我「我还是很喜欢你,你喜欢我吗」,「我」说是的,然后他吻了「我」。
「我」将这件事告诉父亲。
「你们(Michael)一样大的话,那没关系」。
父亲询问我是亲吻的脸颊吗?
我笑了笑没有回答,但我没有讲的是在那天晚上,「我」看到一个男孩子和另一个男孩子亲吻,而这似乎预示着某种可能性,我仍未理解的可能性。
那天父亲说,我想让你明白,伴随着你长大,不管以后遇到什么事情,去什么派对,遇到什么男孩,你都可以随时讲给我听。
我们确实有过交谈的时刻,真正相处的片段。
「我」问,你十一岁生日的时候做了什么?
他说,十一岁 的时候,没人记得那天是我的生日,当我告诉妈妈的时候,她非常生气,抓着我的耳朵, 并让爸爸开车带我去玩具店买玩具。
有些糟糕,那你挑了什么玩具?
一个玩具电话,红色的。
不错的选择。
你会搬回苏格兰吗? 不会。那里的阳光不够充足。
这个说法有意思。
对于我来说,那都是过去的事了。有些人认为,一旦你离开了长大的地方,你就完全不属于那里了,并非如此。但在爱丁堡,我从来没有感受到我真的属于那里。 我有,那里是我的家。
这很好。我很高兴你有这种感觉。但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去向何处。你可以前往任何你想生活的地方,成为你想成为的人,你有时间。
在秘密与交谈之间,影片中存在诸多「虚幻」的时刻,是成年后的「我」在闪光灯下重新认识父亲,但看不真切,想要靠近,却只能远离的片段。 父亲像是一个影子,而「我」唯一能做的只是记住父亲过去「作为影子的时刻」,然后在某一个午后,你突然发现你所喜欢或者讨厌父亲性格上的某个部分,也发生在了自己身上,我们形影不离。
在这样虚幻的瞬间,父亲确实仍作为影子成为我的一部分。 在和父亲发生小摩擦的那天晚上,父亲一个人离开了。
「我」回酒店的路上迷了路,Micheal突然从身后出现,而「我」下意识用父亲教我的防身术,轻易将其打倒,那是父亲真正作为影子的时刻,也是我和父亲达成共识的时刻。 回到酒店之后,父亲赤身裸体地趴在床上睡着了,「我」偷偷将毯子盖在他的身上,像他在阳台上抽烟一样,「我」躲在阳台上发呆。
那天争执之后,父亲生日,我们也即将结束旅途。
在乘车休息途中,父亲像往常一样舒展着身体,做着奇怪的动作,而这一次我站在一旁模仿父亲,然后我们做着同样的动作,呼吸着同样的空气,正如阿曼所写:「只要能一起专注于一物就能真正地沟通」。父亲向「我」道歉。
我们达成和解。
为了给父亲惊喜,趁他不注意「我」偷偷召集起周围的游客,众人用陌生的语言,为他唱生日快乐歌。
父亲站在高处,愣在原地,一句话也没说。
在出发前,在从深海里回来后裸着睡着,又醒来之后,他曾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嚎啕大哭。
我看到了,像个孩子一样。
正是你为你的玫瑰付出的时间,使得你的玫瑰如此重要。
旅途结束,「我」还是没有学会潜水,但已不重要。
我们能共享同一片天空真好。
有时候,我抬起头看着天空,如果我能看到太阳,我就会想到我们都能看到太阳,尽管我们其实不在同一个地方,我们也没有真正在一起,但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处于同一个时空,我们就好像在一起。
「我」在潜水时这样对父亲说,「我」庆幸我很早之前就这么做了。
彼时,我尚未懂得父亲之于我,像是影子般的时刻,更不理解影子潜藏在黑夜,守着成年人的秘密,有多辛苦这件事,但我用爱一个人的本能,爱着父亲,竟也在一定程度上守护了这份秘密,而这也是多年之后,我才能理解的事情。
至此,我仍无法清晰又准确地描述,我喜欢这部片子到底是在喜欢什么?
想起,阿巴斯在聊到电影创作时讲:
有一种电影如今很普遍,不要求观众发挥想象力。一切都在银幕上,但一切又囿于诠释,导演强行规定了你应该如何感觉。
我偏爱另一种类型的电影。当观众们如此脆弱地坐在漆黑的放映厅里,未被剥夺理性,不必屈服于情感勒索时,他们用更有意识的眼睛观看事物。
一部好电影会挑衅、唤醒你内在的东西,在电影结束后很久仍在拷问你。
一部好电影需要由你来完成,在你脑海中,有时在很久之后才真正完成。
啊!我喜欢这部电影的余味尤存。
在二刷的过程中,原本被忽略掉的细节大量涌现,而一切情绪性的段落,也伴随着观者状态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化学反应,而这个过程或许就是阿巴斯所谓的「好的电影是我们共同完成」。
印象里,结尾的两个细节尤为动人:
旅途快要结束,「我」和父亲在吃甜点,一个陌生人帮我们拍照,相纸上仍未空白。「我」不住地感慨,为什么我们不能一直待在这里,此时镜头将视角聚焦在了拍立得渐渐显影的过程。
父亲送我去机场,用摄影机记录着「我」挥手告别的样子。 视频中的「我」化作照片,画面切回到当下成年后的我正在观看当年父亲所拍摄的素材,而在我的对面是父亲举着摄影机目送着我的背影。 故事至此戛然而止。
关于父亲的形象,我在诸多文学作品中读到,但只有少数让我感慨。
袁哲生在《父亲的轮廓》里写,母亲强势,我和母亲关系不好,父亲总是在母亲责难我当天,在我睡着之后,偷偷到我房间看我,在我想要自杀的时候,到学校给我送一份蒸饺,临走时对我讲,好好活下去,不一定要在意别人的话,人生有时候要走自己的路。
袁哲生在《雪茄盒子》里又写,父亲在生活里几乎没有痕迹,像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但他每年都会带我去看驯狮表演,看狮子如何对抗驯兽师的鞭子,而我却在自己有了孩子之后,无意翻到父亲过世之后留下的雪茄盒子,才知道父亲无数次一个人去看驯狮表演。
而在《Aftersun》里,父亲问女儿,你对明天感到兴奋吗?
因为从未曾拥有过类似的细节,所以在诸多艺术作品的人物塑造中,我竟然也能够虚构出理想父亲的形象。
我找到了自己作为影子的时刻。
2022-10-08
海宁于北京新天地
谢谢你愿意花费时间看我的文章
Bittersweet, 在英文里更多地是描述一种开心与伤感共存,又甜又苦涩的感觉。我们的很多记忆也总给我们这样的感觉,即使我们并没有时常去回想起。毕竟对有些人来说,面对这些回忆并不容易,于是他们选择把他们“藏起来”,或者暂时“遗忘”了。
导演夏洛特在给观众的一封信里提及,在土耳其有一个词Hasret包含了三种东西:Longing, love and loss(渴望之物、爱、失去),这个词也能够很好地诠释了这部电影要表达的内容。
你还记得自己曾经想成为怎样的人吗?
电影的最开头以女儿在一段老旧的录像中问父亲:“你在11岁的时候,你认为你现在会在做什么?”为开端。我相信很多人在小时候都会被问过类似的问题,即长大后想做什么。也许你的答案是医生、科学家、或老师。即使我们长大后只不过是一个不怎么厉害的“普通人”,但是我们也曾怀有着梦想,甚至至今仍有。
虽然梦想并不是这部电影要讲的主旨,但是父亲包容与积极鼓励的心无疑给女儿的人生提供了指引和方向。
父亲的存在困境
相比父亲给女儿的积极鼓励,他对自己的人生并不是很乐观。
从电影中我们可以猜测到的信息包括婚姻失败,事业不明朗,经济上有困难等。最关键的是,他似乎有情绪病如抑郁症。所以他在存在上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和困境,而面对这一切,他似乎并没有很好的倾诉对象以及方式去释放,也许这也是他喜欢跳舞的原因,因为跳舞是一种很原始的表达和发泄方式。
当然,这次度假也可以是一种解压方式。假期对于小朋友总是充满新鲜和探索可能性,而对大人来说也许只不过是暂时逃离现实去喘气的空间。虽然女儿比较早熟和细心,但她也无法能够体会到成人的困境。无法想象父亲那样坚实的身躯,背后的内心却是那样脆弱。这也是导演夏洛特的一个遗憾,所以促成了我们看到的这部电影。
父亲在吵架那夜到底有没有自杀?
在旅程快要结束的时候,女儿因为不满父亲没有上台和她演唱地置气地说出了那句很伤人的话。
事后父亲自己先回房间了,他打开了摄影机查看以往的录像(他在很多次深夜也在查看着录像来寻找慰藉)。最后他跑出去走入了海中(有网友分析说父亲在海里那晚确实是自杀了,影片不一定是正序播放)。但我从影片中父亲吵架前和吵架后、走入海中的服饰一致推断父亲那晚并没有自杀(隔天他在泥巴浴中的伤口也印证了这个猜想)。
舞池与舞蹈的象征
舞池从始至终穿起了整部电影,出现了数遍。而舞池的片段速度非常快,细心的网友可以试试调0.5x倍速去慢播细节。影片的开始,是成年的女儿睁开眼睛,预示着开始回忆与父亲的种种。而后面的几次女儿则在寻找父亲,父亲也开始出现在舞池中,并一直在跳舞。
我认为舞池代表着困住父亲的空间,而父亲在里面跳舞其实是一种“挣扎”,想要摆脱这种困境。在某个舞池的场景中,背景音乐一直在唱着Help me Help me.
那父亲最后是否挣脱了困境呢?
我们在影片的最后看到父亲拿着摄影机走回到舞池的一幕,这也许预示着父亲最后并没有摆脱他的“困境”。也许他没有能摆脱困境,并选择了告别人间(仅猜测)。所以才有了导演的遗憾,才有了我们所看到的电影。
This is our last dance & Under Pressure
在返程的前一晚,两人拍了照留念并一起跳了舞,这也许是他们唯一的一次跳舞(女儿并不爱跳舞),也是最后一次。而音乐是David Bowie与Queen的合唱名曲Under Pressure,这首歌表达的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身处于压力环境中,而这种压力很容易压垮人们,而爱是消解这种压力的最好方式。附上部分歌词,这也是这个片段要表达的意思:
Can't we give ourselves one more chance?
Why can't we give love that one more chance?
Why can't we give love, give love, give love, give love, give love, give love, give love, give love, give love?
'Cause love's such an old-fashioned word
And love dares you to care for the people on the edge of the night
And love dares you to change our way of caring about ourselves
This is our last dance
This is our last dance
This is ourselves
Under pressure
Under pressure
Pressure
这个片段是本片最重要,也是最感人的场景之一。这个场景也最能表达导演提及的词Hasret包含的三种东西:Longing, love and loss(渴望之物、爱、失去)。该片段是由两段虚实结合的舞蹈组成,一是小时候的真实发生的舞蹈,另一段是在黑暗舞池中的挣扎。
而细心的观众会发现,虚实的两段舞蹈有很多细节是对应的。
1、开始共舞。真实情况中,女儿一开始并不愿意跳舞,最后父亲拉她上前后,在虚幻的黑暗舞池中女儿也走到父亲面前。
2、拥抱这一刻。在真实情况中,父亲紧紧抱着女儿,女儿在父亲坚实的肩膀中享受温存。在虚幻的舞池中,女儿抱住了痛苦挣扎的父亲,父亲则像将死之人最后抓紧了一根救命稻草那样,在挣扎后也安心地抱着女儿度过最后一分钟。而音乐也在这里转向了悲调。
3、推开你。最后在两个场景中女儿都把父亲推开了,而这时父亲的脸在现实和虚幻两个场景中却是不同的。现实中的他还维持着父亲表面的一贯的笑脸,而在虚幻舞池中他的脸却是疑惑和伤感的。这个推开也是导演最大的遗憾,她不但不能在父亲挣扎时帮助他,还推开了他,说了一些难听的话。
虽然没有如果,但是如果有如果,如果可以重来一次,我一定会抱紧你说没关系,都会好的。我想这也是很多人对一些曾因一些事情而离开的人想说的话。那些想说而没有说的话,被藏在我们的记忆里,但我们却不会将他们遗忘。
Aftersun的秘密在于,当以私影像的意识描绘父女关系时,是很难排除关于情欲与乱伦的隐晦暗示的,但aftersun成功地将它驱离了,因为父亲并非男权社会中的父亲,而女儿也并非男权社会中的典型女儿。
我们很罕见地在一组具有典型父权代表性的人物关系,即父女关系中,同时看到对两种角色的颠覆。
当具有同性恋及抑郁症倾向的父亲背对摄影机坐在床上哭泣时,一整个传统男性世界在影片中都随之崩塌了。
女儿本是女儿,受到父亲的照顾。但在旅程的最后,女儿超越同龄人的成熟最终彰显为一种能够照顾父亲脆弱心灵的母性。
我常说,去除了情欲的亲密关系,是一种最为接近爱的情感。
没有人能够具体地触碰或表述爱是什么。但它显然更加关于人与人彼此灵魂的关照。
虽然爱从不排斥肉体和情欲,但与爱相关的肉体亲密也依然是灵魂的相互关照在物质层面的显示。
因此,艺术家在描绘每种趋向于爱,或渴求爱的心理情境时,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一种脱离了物质世俗世界的孤独落寞。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在于故事里的双方都不存在于主流世界的世俗文化中。
所以,片中父女之间再和谐,再亲密,相互支撑,即使和周围人即使打成一片,也依旧始终笼罩在一种与外部隔绝的孤独氛围中。
旅行有终点,人生也有。终其一生,谁不是在流浪。
流浪,才是一种开阔境界下人生的常态。
流浪的灵魂彼此支撑,则是所有亲密关系中的最高境界。Aftersun给出了它作为父女关系的一种答案。
我們煙民常常會以「出去呼吸一下」來指代「出去抽煙」這個動作,我們的煙癮大多不是來自尼古丁,而是來自生活的壓力。生活壓力越大,我們「呼吸」得越多。
《日麗》便是一部關於呼吸的電影。當然,它不是關於抽煙的,但它關於我們要如何換一口氣,在不堪的生活中繼續生活下去。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場戲,是戲中父親和女兒剛下榻酒店後,女兒在床上睡著了,父親關了燈,走出陽臺點了支煙,然後忘我地緩緩扭動身子──這個父親喜歡跳舞,跳舞的父親也成為了女兒記憶中最深刻的印象,在影片後面不時穿插。整場戲的鏡頭都是從女兒床沿邊往陽臺方向拍過去的,而陽臺和房間有玻璃門相隔,我們只能看到父親在陽臺上背對房間的動作,卻聽不到任何來自室外的聲音,而房間內同時也只有沉睡的女兒發出的呼吸聲。
戲中對於「呼吸」的指涉還有很多,潛水、游泳(尤其有幾場在泳池水底的慢鏡頭),以及父親不時自顧自做的類似太極拳的動作(以太極拳來說,他的動作基本上全錯)。女兒一開始不明白父親為何會做這些奇怪的動作,直到後來旅行團到了一個野外的地方,女兒看到父親又做起了那些動作,便也模仿起來──她那時也許仍然不夠明白,直到後來她長大後,面對著一些如她父親當年同樣的,那些不足為外人道的生活之不堪後,她那時也許真正懂得了那些動作對父親的意義是什麼。十一歲的女兒並非完全不知道「一百三十歲」的父親生活在窘迫中,甚至在父親有次提出可以給她錢去學唱歌後,直接戳穿了父親的真實處境:我知道你根本沒錢。
父女倆的那次旅行正是女兒十一歲生日。同樣是一場父親在陽臺、女兒在房內的戲,女兒拿著DV機問父親:你十一歲生日的時候是怎麼過的?父親說:我想不起來了。
女兒成年後重看了自己十一歲生日時和父親去旅行的那些錄像(值得一提的是,那些錄像本來應該在父親手上)。整部電影正是由此觸發女兒對那次經歷的回憶──如果沒有這些錄像,她大概像她父親一樣,已經忘記自己十一歲生日是怎麼過的,畢竟每個人成年後都面對著各自的不堪。事實上,父母倆的生日非常接近,都是在假期間過的,他們互相給了對方最好的生日禮物。
想起了多年前的《Boyhood》。《Boyhood》根據演員12年的真實成長,拍下了孩子和家庭的變化,而《日麗》恰恰相反,只講述了父女倆那短短的一個假期。看似平淡的講述,卻在結尾爆發出了最濃烈的情感,既有父女之情,也有做人之難的唏噓。黑暗中我感覺到一同觀影的朋友似乎在哭泣了,結束後我問她是否想起了自己的父親。她說沒有。那她想起的應該是她那位最近剛剛在異鄉自殺的朋友。
好好呼吸吧,朋友。
评分 A 作者 DAVID EHRLICH 全文网址://www.indiewire.com/2022/09/aftersun-review-1234758492/
Charlotte Wells的《Aftersun》为我们带来的不仅是一部诚实的电影,讲述了我们如何回忆我们失去的人——支离破碎、难以捉摸、无处不在——也同时是一次令人心跳停止的关乎追忆自己的演出。在这样一段稍显迂折却温柔的故事中,你感到它小到足以放在一张即印相片或挤到一台老式摄像机的LCD屏幕上,然而Wells创造出的电影逐渐的在所设定的框架外产生回响。随着与最伟大的Freddie Mercury来到狂热的高潮, 《Aftersun》身上沉重的负担开始颤抖,为那些我们不能丢下的一切,以及我们那些最初不知要带走的一切。
当Sophie(杰出的新人Frankie Corio贡献了极其逼真的表演)想起她的父亲时,她想起了他们在90年代末一起度过的土耳其节日。那次旅行她刚刚12岁,而由Paul Mescal(以绝佳的状态早早地跃入父亲的角色)饰演的Calum,当时32岁。步入成年的Sophie重新观看着她和Calum在那个假期共同录制的影片,急切想寻找当时作为孩童的自己可能遗漏的线索。而线索是什么?这不重要。 在《Aftersun》中的家庭录影和35mm半想象的场景中都在暗示Calum正在与心魔搏斗。然而在他们父女难得的相处时间里,他尽最大努力向女儿隐瞒这场斗争。Wells拒绝透露关于Calum的更多的细节,像Sophie一样,我们只能在这些碎片中寻找,祈求去填补与这个她认识并失去男人之间魂牵梦萦的空白。潜移默化般,我们能凭直觉感受到她正被一些无法形容又总是遥不可及的感觉困扰,就像她十几岁前骨瘦如柴的肩膀之间的皮肤,被Calum涂上防晒霜般。我们感受到她正在绝望中重温着摄像机的镜头,而她这样做是因为她之后再也没有见过他。
Wells巧妙的结构使《Aftersun》能够从双重视角展开,使我们似乎同时通过成年人和儿童的眼睛进行审视。镜头有时会停留在她笔下的人物身上,记录着他们认为没有人能看到的私人时刻,就好像这部电影本身在怂恿我们做出最坏的假设。Gregory Oke模糊而有触觉的摄影暗示了一种更为敏锐的解读,其蛛丝般的纹理让人想起Lance Acord作品,让人感觉像是《迷失东京》柏拉图式的复刻. 我经常想起Sophie试图在镜头上采访Calum的场景。她的爸爸让她安静,并把摄像机关掉。“好吧,”她说,“我只会把它记录在我的小相机里。”她当时并不知道,但就是这一个镜头,她将在余生中反复的去浏览。
最近看了两部后劲很大的片子《晒后假日》和《巴黎夜旅人》。两部都是非常温情的关于亲密关系、关于孩子、关系陪伴,都很平淡甚至可以说有点无聊的叙事,这也是我觉得近两年来自己对生活看法很大转变的地方。其实我们的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就是平淡如水的,和我们曾经憧憬的那种山呼海啸、跌宕起伏是截然不同的,就好像从前爱看剧情激烈反转的电影并且浓重的带入自己的人生一样,我们总觉得自己是特别的那个是这部剧集的不二主角是自带光环和对自己有着重大期待的。所以当我们面对生命的无聊和平淡时,总是恹恹欲睡,面对家人孩子时总是以一种“这种日子还要过很久”的心态去毫无生机的配合陪衬,对,因为那种时刻总觉得自己只是陪衬而不再是主角,不再拥有绝对的把控和创造力的时候,就总是提不起精神,没有耐心,觉得这一切太过于程式化太显然易见而不再去发现,不再去挖掘和创造。
这两部片子不是我以前爱看的类型,因为简直太过于平淡了,单身父亲在一个暑假陪女儿在土耳其度假,DV拍的一些模糊、零散的片段,他们的日常对话,游玩,吃饭,假期临近结束的不舍,分离。《晒后假日》太平淡了,没有任何装腔作势的技巧和任何精心编排的结构,但是后劲之大,我到现在都很震惊,可能太理解这种平静生活所昭示的无能为力了吧。又或者是这种如同镜子一般的一个陪伴女儿的普通的假期生活,我深知后面排山倒海的回忆是什么样的。
《巴黎夜旅人》也是中年突然丧婚的母亲和孩子们的生活,让我看到了另一种用温柔的力量抵抗生活的样子,其实并不是抵抗,是真正的把自己放在了那个适合的舒服的位置。前夫离开后,她才意识到自己竟然什么都不会,慢慢的从找工作开始,慢慢了解孩子,了解父亲,了解自己,其实这才是真正要花很多时间去做的事情,但因为我们总以我们的工作很忙为借口去故意忽略这一切,在亲密关系里我们其实都是懦夫。女人找到了那个舒适的位置,其实也是慢慢找到的,也许她也并不觉得她找到了,但随着心的流动去接受,用她的节奏去行动,这样很完美,人们正是因为害怕自己的节奏被打乱而害怕去处理亲密关系,因为那些让你在乎的人总是在分分钟打乱你的情绪。所以能用温柔的力量把家人的关系调和出一个完美或者说适配的节奏,让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身心舒畅爱意满满其实是非常难的,也是我们作为子女作为父母作为朋友作为家人能做的最好的也最微不足道的事情,就因为他看起来太微不足道了,让我们这些大主角都觉得不屑去做。呵呵,我们真可怜,能让自己和自己爱的人都感到开心的事情都不屑去做,成天还觉得自己能拯救世界。所以呢,看到女人最后用她那种“什么都不会”的巧劲儿,或者说像无条件的温柔对待一个从街上捡来的无家可归的小女孩那样,你深知刺痛她的也同时刺痛你,你深知你给出去的东西根本无所谓收回来,你了解过无条件的爱才懂被爱的人其实就是你的救赎,是他们让你还拥有爱的能力,在这之后她所拥有的是真的她想要拥有的一切,她才不是什么都不会的女人呢,更不是什么都没有的女人。
Aftersun是苏格兰导演编剧Charlotte Wells的第一部长篇。电影讲的是11岁的Sophie和父亲Calum在土耳其一个主要供英国人光顾的度假村度过的一个夏日假期。
整个度假几乎没发生什么大事,他们每天在泳池边的长椅上晒太阳,在自助餐厅用餐,晚上看一些俗气的娱乐表演。但导演通过很强的影像风格,把这个看似平淡的故事一步步推向了高潮。这篇影评记录一下我最喜欢的几个地方。
【回忆的模样】
【回忆的宿命感】
【假想的同频】
【30岁的人生】
【回忆的模样】
那次旅行发生在九十年代末,现在的Sophie已经差不多到了她父亲当时的年纪,有了自己的伴侣和小孩,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一段Sophie视角下的回忆。导演没有简单得打个“二十年前”的字幕来告诉观众这是一段回忆。影片开场,少年Sophie将镜头对准父亲,采访他11岁的时候是否想过他到了现在的年纪会做什么。Calum没有回答。画面突然凝固,看这段录像的人(也就是成年Sophie)开始快速倒带,从那场对话倒回到假期真正的起点。表明了这是一段发生在过去的故事。
这种“录影带“式的风格被运用到了极致。影片画面选择柔和的调色、充满夏日气息的饱和度、和低像素手持摄影机的颗粒感。摄影师经常让画面偏离中心,视线不稳定。回忆的主要对象Calum,常常没有直接出现在画面里, 而是间接出现在各种镜面的反射中——电视机屏幕、相机取景器,玻璃门的倒影、茶几表面、墙上的影子。有一个镜头是从锁孔中窥视屋内的Calum。甚至有一段父女在餐桌边的对话,是在看一张拍立得照片逐渐成像的过程中听完的。
这样的画面始终将观众始终置于Sophie的回忆视角里。Calum的形象是模糊的,时而在画内时而出画,在小孩眼里大人很多时候就是“模糊”无法理解的。这就是导演心中回忆的样子——支离破碎、难以捉摸、无处可寻、又无处不在。
我很喜欢影片里经常出现的滑翔伞镜头。Sophie看倒度假村的其他游客乘坐悬挂式滑翔机在天空中航行,便问Calum他们可不可以也去坐,Calum再一次没有回答。当父女两人静静待在海边,青蓝色的天空中就会出现滑翔伞轻盈地滑过他们的头顶,自由而洒脱。有时远空的滑翔伞如箭头般连成虚线,倒影在泳池中像漂浮的树叶。这种漫不经心的镜头,很像是翻看相册时偶尔一两张随手拍下的风景照。虽然没能坐成滑翔伞,但Sophie仍然拥有的这些碎片的记忆,足以勾起对亲人的追思。
【回忆的宿命感】
除了构建回忆的画风,导演的细腻更体现在她对细节的把控。关于Calum状况不好这一点,她从不明说,而是把种种迹象都埋在了表象之下。
第一天在酒店房间安顿好时已是深夜。画面下半部分的前景,是Sophie躺在床上熟睡,发出浅浅的呼吸声。然后对焦变换到上半部分的后景,透过关闭的玻璃门可以看到,Calum在阳台上抽着香烟,有节奏地来回摆动。画面保持在这个构图看Calum跳了一分多钟。
看到这里其实电影还没进入任何实质剧情。这理应是很正常的,赶路一天疲惫的父亲享受独处的时刻。但我当时看到这个场景,莫名感到有些怪异和害怕。他的摆动游离着一丝失控,有那么几秒甚至担心他会摔下阳台。
这是影片第一次释放出一种隐隐约约的不安感。除了阳台的摆动,还有很多类似细节:
- 一出场Calum手就受了伤,打着石膏
- 过马路时Calum不怎么看路,直到大客车驶出画面他才出现在马路对面
- 有天晚上他光着脚摇摇晃晃地站在阳台栏杆上
- 游戏厅的屏幕上闪着“Game Over”的字样
- 在地毯商储藏室里,Calum躺在刚买的地毯上,好像如释重负得到了短暂的休息
- 有天夜里他光着身体独自在房间里哭泣
这种不安感的堆积,在假期的最后一晚迎来了爆发。当 Calum 拒绝加入 Sophie 的卡拉 OK,Sophie独自一人在台上唱着Losing My Religion(歌词非常应景),声音中恳求着父亲的加入,而Calum只有一动不动的背影。那天夜里,喝醉的Calumn踉跄走到海边,大步冲进海里游泳,他很快消失在黑暗里,我们只能看到岸边翻起的浪花,海浪声随着Calum的消失逐渐增强,直至如雷鸣,一度以为他已经被大海吞没。
看完全片会发现,虽然整个故事是少年Sophie视角下的回忆,但很多Calum的场景Sophie并不在场,比如Calum在酒店房间哭泣,他半夜去海中游泳,都不可能出现在Sophie的记忆里。这些场景更像是成年Sophie通过想象在脑海里填补了旅行的空白。已经为人父母的成年Sophie,回顾这次旅行,想对父亲到底经历了什么一探究竟。她想知道当她在享受假期的最后一晚,跟着哥哥姐姐们闲逛,和游戏厅认识的男生初吻,这些时间父亲到底在做什么。所以我们看到的Calum一部分是Sophie记忆里的他,一部分是Sophie在已知悲剧发生的前提下,给记忆中的父亲重新上色后的他。
我们的大脑有时会通过事后的认知,来重新定义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件。特别是对逝去亲人的记忆,带着父亲为什么会离开的疑问,越是努力探寻过往,越能体会到强烈的宿命感,似乎种种迹象都预兆了结局。
【假想的同频】
导演在假期中还穿插着了一些超现实的夜店狂欢片段。成年Sophie站在拥挤的舞池里,隐约看到父亲在断断续续的频闪灯下跳舞。夜店的画面一半在完全的黑暗中、只听得见电音;另一半闪光灯刺眼到无法看清Calum的全貌。
度假时Sophie曾为父亲的舞姿感到尴尬,而此刻她试图走过去,想找到他。她现在能更加理解父亲,内心有好多想说的话。即使是最实在最具体的那块父亲留下的土耳其地毯,Sophie放在床边每日感受踩触,也无法把父亲的轮廓勾勒得更清晰。她想要亲自站在父亲的面前,得到答案。
在这一层面上,Aftersun是一场假想的感同身受,一次20年后的同频。成年的Sophie能以少年Sophie没有的视角来看待发生的事情。这种隔空相望的视角让影片有了挽歌的忧伤。
【30岁的人生】
最后想聊聊Calum的经历,虽然导演保持高度克制,但还是能从一些对话和情节中看出他被哪些事情困扰。他感情生活不顺利,婚姻失败,经济上也很拮据。他的童年大概率也不幸福:
Sophie问: “你 11 岁生日是怎么过的?”
Calum:“我11岁时没人记得我的生日,当我告诉妈妈时她很生气,揪着我的耳朵让我爸开车送我去玩具店挑礼物”
Sophie:“这有点太沉重了”
Calum:“It’s ok”
可能正是因为这种原生家庭的创伤,让Calum想做个好爸爸,给女儿物质上的满足。小孩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但辜负小孩期待对父母是痛苦的,这给Calum很大的挫败感。
还有一段对话是我全片最喜欢的一段台词。Sophie和母亲住在爱丁堡,也是Calum的家乡,但他后来搬去了伦敦。Sophie问他会不会搬回来时:
Calum说:“对我来说家乡的一切已经翻篇了,仅此而已。一旦你离开了那里,就会有这种你不再完全属于那里的感觉,不再真正是那里的人。 爱丁堡就…我从来没觉得我真正属于过那里”
Sophie:“我觉得那里是我的家”
Calum:“挺好的。 我很高兴你这么想。 但你永远不知道你最后会定在那里。 你可以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 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 你有的是时间”
这段话是Calum最接近敞开心扉的一次。年近三十,有一段失败的婚姻和一个不怎么见面的女儿,四处漂泊的他没有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当Calum对女儿说“你有的是时间”的时候,他是否觉得自己已经没有时间了。
我曾看到有人在网上写过,人一路往外走究竟意味着什么?其实意味着你不再习惯扎根在一个地方生活,没有一个可以称之为“回去”的地方。很大概率你没法拥有一种确定的人生,就是要习惯来来走走、聚聚散散、得到又失去。究竟要走到哪里,才能看到一种想要生活的可能?这也许就是为什么Calum会说“我很难想象我会活到40岁,因为30岁已经够难了”。
Aftersun的中文是“日晒后用品”,用来给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的皮肤做保湿。白天在海滩充满了阳光和乐趣,只有夜幕降临时皮肤才开始感到灼烧。在那个表面上无忧无虑阳光斑驳的假期过去二十年之后,它似乎依然是Sophie一生中最美丽最令人心碎的回忆。
人生有那么一刻,我们会把父母和自己分离开,意识到在我们到来之前他们有很长一段属于自己的人生,他们也曾跟我们同龄,一样年轻。特别是当我们对人生充满焦虑疑惑时,我们会好奇他们曾经过着怎么的生活,年轻时是怎样的人。Aftersun正是在用回忆去做这件事。
一部细腻而感伤的私电影,名字起的是真好,年幼的我可以肆意去感受海滩烈日的温暖,无视大人世界里的各种错杂,即便受伤自有父亲去抚平一切,当那绯红的晒斑褪去后所有的难过与痛苦不会留下任何痕迹,那段DV被记忆过滤的只剩下欢笑,经年之后回顾起来才想起背后的苦痛而失声痛哭。留白做的精彩,略去了各种缘由,那些哭泣和漫舞都充满想象,作为处女作处理的非常高级。
看完我一直在想父亲之后发生了什么,导演并没有真的交代,但我想应该是自杀了,从电影里面一些父亲的镜头能看到他的抑郁和痛苦,而且这也是成为了导演想拍这部电影的动机吧,对于她的回忆最开心的一段时光,却是父亲最痛苦的时光,演员和剪辑都让人难以相信是电影,真实的就像是导演把脑子里的记忆灌入了每个观众的心里
年度最佳。视听明明很炫技,情感仍然很真挚。同样年纪去回望记忆里的父亲,才是最深情的女性凝视。
保罗麦斯卡居然都能演爹了,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正常人》里青春靓丽的男高中生……夏天故事、回忆散文屡见不鲜,但能像导演的长片首作拍得如此具有层次感实在难得。影像、回忆、梦境、现实多重交织,破碎的意识和危险的幻想为影片着上一层忧郁的文学质感。尤其声音的渐变、叠化、舒展,处理得相当到位,犹如身临其境。十一岁的假期充满了牵绊、暧昧与困惑,所有陪伴的欢乐缠绕在摄影机录下的诀别一刻,回看时才发现原来开头就已悄悄奏响一支肝肠寸断的夏日终曲。
又一部令人惊艳的电影,还是处女作!“本片的苏格兰女性编导35岁,持标准的三短一长(三部短片后编导第一部长片)电影作者成长路径,并无其他电影制作部门从业经历,在全球范围也是最快速的独立导演路径。” 本片为极个人化的童年回忆,11岁女儿随父亲的海边假日之旅,什么似乎都没有发生,什么又似乎都发生了,编导让你在尽情享受父女美好时光的同时,去探索人生与情感;过去的录像视频及35mm 拍摄的当下、未来、真实、幻觉混杂组合,尽显电影影像及视听组接之美、之迷!看后也阅读了一些豆友们的解读,各具特色,足见这部处女作的光彩。新技术设备使编导、演员、摄影从过去的技术控制中解放出来,未来的影视作者更可以像小说家一样自由地用“视听笔”去自书己见,自写其爱,自创风格喽!赞数字网络时代的新一代作者们!
好强的处女作啊!看完后劲十足。导演试图以一些私影像的片段,将观众一起拉进记忆的海洋中,去寻找那些模糊的、散落四处的、关于主角父亲的记忆。这种模糊和不确定,反而成为影片的最大魅力。好像一场梦,有些哀伤,却带来无尽回忆。
《晒后假日》让我想到《捕香蕉鱼的好日子》。影片信息给得如此克制,但只要有过想死念头的人,看到那位父亲的第一眼,大概就能辨别出那种意志。对于一个真正决定自杀的人来说他爱的人是无法成为留住他的理由的,但在此之前是最有力的借口,《晒后假日》展现的就是女儿作为借口和父亲共同度过的一段温暖、轻缓但有沙砾般粗糙感和灼烧感的时光,只不过她当时意识不到,只有在多年后两人镜面般位置互换时才能从影像和回忆里一点点窥见父亲的心境碎片,才能理解那首生日歌的意义,舞蹈的意义,“无论如何我都爱你”里“无论如何”的意义
夏天结束了。叙事藏的很深,全靠一些蛛丝马迹暗示,甚至直到结尾都不能确定那些日子的背后究竟是怎样的,但这不就是我们对童年那些看似开心记忆的留存吗?父女之间的情感展现的太细腻了,很多细节在看完后越品劲越足,作为第一部长片,实在惊人
片并不长但却是今年最漫长难熬的影院观影,屡屡觉得它该结束了结果后面还有。刻意埋藏戏剧性爆点却始终找不到合适机会引爆的憋闷,更不用说有画蛇添足之嫌的时间跨越回溯。可惜的是浪费了小女主天赋的表演才能和充沛细腻的情绪。
他真的,长了一副抑郁症很严重的脸。
导演前途无量。在长片首作中就有如此饱满且自洽的表达,通过娴熟的视听技巧摸索出独属于自己的声音,角色的那些内心小情绪细腻又神秘,到最后我们或许对他们依然一无所知,但忧伤情绪早已不经意从35mm胶片上90年代末的夏日回忆里渗透而出。
温柔细腻、令人沉醉的处女作,年度十佳。1.片头的DV画面与一连串破碎、模糊的蒙太奇,恰似全片的预演,随即切入的黑暗舞厅中成年女主闭目&睁眼的特写,也将影片标记为一次对儿时记忆的重构之旅,忽明忽暗、闪烁不定的舞动空间也如穿透岁月雾墙、想象填补真空。2.碎片式的场景,配上精妙的转场、叠化、移焦,予人回忆与幻梦的特质,连绵又不无断裂。3.限制性视角、高饱和的色彩与低回忧伤恰到好处的配乐,使微末平常如电话亭、走廊道的事物都浸染上直戳人心的情感力量。4.或许,电影能够唤起的最弥足珍贵又绵延久远的,正是无可名状却无比广阔的情感、情绪氛围,曾新鲜暖融却尘封已久的生命体验,还有人人难免、后知后觉的怅恨与恍悟。5.大量镜面反照,借助电视、DV与镜子构建多重空间。6.安哲般的横摇长镜变换时空,穿透岁月的凝望与拥抱。(9.0/10)
把“小心翼翼”雕琢到毫厘之间,父亲始终在往下down,女儿一边小心托住他,用一种不符合孩子的早熟过早尝试领悟成年人的痛感。这种痛感同肉欲与灵魂相勾连,最终抵达一种突然的下坠(游泳池里撞进肉体的交缠),这样的快乐竟然会导致痛苦…父亲也在避免把死意扩散开来,他小心翼翼不坠落不淹没不流泪,却也依然不笑不唱不能做一个体面的父亲。整个电影就在这种脆弱的平衡和微妙的一点点的失重感中走完了一百多分钟,充满了生命的美好和过度美好的痛感。
如果说前面的舞池镜头是让我眼睛刺痛的同时重重地锤在我的心口上,那最后十分钟就好像银河哗啦一声,向我的心坎上倾泻了下来。2022最佳
“父亲也是人”,一旦在午夜梦回时悟到这一点,余生也就难得安宁。
对保罗·麦斯卡的印象还停留在《正常人》,结果这就喜当爹了。像兄妹般的奇妙父女关系,女儿就像在追赶着父亲的脚步走进成人世界。看似无忧无虑的假期,只有在多年后从DV和回忆中才惊觉日光下的影。很难相信这是新人导演的处女作,去戏剧化的叙事和时空交汇的手法不明觉厉。电影打满了私人印记,可惜我无从求证...
2022戛纳影评人周-法国文创协会选择奖。9分,初看有点平,不过后半小时力量起来就很有意思了,重看一下其实开头已经预叙了:女主角(只在很少的几个镜头出现)回忆起11岁和父亲在土耳其度假村的那个夏天,很多事情不去解释(如,父母是不是离婚了,是不是父亲去世了所以收到了当年拍的DV之类),通过大量细节来表现回忆的机制(film as brain),并以DV作为记忆的媒介装置(开头用电视看DV时女主角那个在屏幕上的倒影太棒了-“幽灵媒介”),最后细节堆积起来,非常感人。大概75分钟时候才把这个回忆挑明,和最后一支舞混剪的蹦迪戏(之前也出现过一次)大概是主观想象,而且蹦迪拍得实在是太有特点了(完全是瞬间印象式的影像),等到最后结尾那个告别和缝合在跨越时空的横摇长镜头的父女,就真的很让人感动了
像濡湿了的纸巾,含满水:开始很轻,而后一点点舒展开来。
开头的录像带放映时电视倒影显现出成年的女主的视角,开始女孩童年与父亲的土耳其之旅,结尾再次从电视放映镜头慢摇回成年女主正面镜头形成完整的结构塑造,摄影机落幅通过剪接慢摇至另外一个时空的父亲手持DV镜头,完成作者私人性的连接。再说导演塑造的一个父亲形象是颠覆了传统的刻板印象:脆弱、被放大的抑郁症情绪的成年男人困境;一场裸背痛哭戏是最爱。私人性是因为作者藏了太多父亲具体故事线的叙述,添加了更多的无叙述的情绪戏,导致在观看过程中怀疑导演在各种细节里藏了父亲双性恋的秘密,但分析起来还是我的过度解读了。但父亲脱离故事「死亡」的暗示,倒是通过许多镜头展现:黑夜跑向大海、站在阳台栏杆上张开双臂以得到舒适的享受,过马路时不顾大货车的喇叭依旧若无其事的走过去等等都是对人物的塑造。
看了四十分钟实在看不下去了,也不能怪男主角演不入戏,这个人物就不合理。一个算不上中产的,精神bum(喜欢练太极,早育、离婚、单身,坐大巴出游),在看起来像80年代的欧洲花了850镑买了块土耳其地毯。electronic wabisabi的核心要义还得是有产阶级的空虚感啊。你无产阶级闹啥呢。前有sink or swim,后有索菲亚科波拉的那个父女同游,真的不必浪费钱拍这种东西了。